-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用版: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作业)
第10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2019·湘潭模拟)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十字街头,大庭广众之间……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这说明五四运动( ) A.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 B.知识分子是运动的主力军 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2.(2019·襄阳一模)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其中有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近代中国保守主义、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近代中国民粹主义、近代中国三民主义、近代中国科学主义、近代中国实用主义、近代中国改良主义。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 B.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 C.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 D.中国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 3.(2019·滨州二模)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的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的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由此可知( ) A.陈独秀反对学生的爱国行为 B.爱国主义成为那一时期的主旋律 C.山东问题激发爱国主义产生 D.五四运动的浪潮阻碍了社会发展 4.(2019·咸宁联考)1919年5月,《每周评论》转载选录了《晨报》等报纸的9篇评论,集中批驳法律制裁的谬论,赞扬学生运动,指出学生风潮出于爱国心,光明磊落,青岛事件为全国人民所注目,学生运动得到各方舆论之同情。这些评论( ) A.给五四运动以有力支持 B.改变了五四运动的方向 C.掀起了全国罢工的风潮 D.揭露了外交失败的原因 5.(2019·德州一模) 1919年,上海《申报》刊登了《青岛问题之外论》(1月5日)、《巴黎会议之中国问题》(2月4日)、《中日青岛问题之紧急》(5月3日)、《青岛问题警讯志》(5月6日)、《都人对青岛问题之奋起》(5月7日)、《巴黎中国代表之抗议》(5月16日)等一系列报道。这些报道( ) A.直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B.迫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促进了中日外交争端解决 D.有助于读者了解山东问题进展 6.(2019·绵阳二模)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 ) A.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 B.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 C.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 D.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方向 7.(2019·咸宁联考)1923年中共三大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指示,通过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定。这一决定( ) A.实现了各阶级的联合 B.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 C.避免了党派间的斗争 D.扭转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8.(2019·昆明一模)据中共北方局机关刊物《政治生活》周刊记载:“(1925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这主要得益于( ) A.中国共产党的妥协让步 B.中国国民党的正确领导 C.国共合作的强有力推动 D.国民党得到民众的支持 9.(2019·乌鲁木齐一模)1926年11月,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明确要求中共必须使正在挺进的中国革命“超出资产阶级民权范围”,发展到工农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农村要进到土地革命,城市要准备没收外国在华大企业,并将铁路、交通等收归国有。这一指示( ) A.为国共两党的合作埋下隐患 B.推动了国民革命向农村发展 C.使中国革命重心发生了转移 D.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直接失败 10.(2019·桂林联考)有人在考察武昌时说: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按户悬挂,布旗不备,以纸代之;政治口号之多,超于国内各香烟公司广告之上,譬曰:“政权归于革命的民众”“拥护革命中心力量”。这一场景出现( ) A.印证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得益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11.(2019·怀化模拟)孙中山在1923年元旦发表的国民党宣言中说:“前代革命虽起于民众,及其成功,则取独夫而代之,不复与民众为伍。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害,所抒发者民众之情感。故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这一论述( ) A.阐明了辛亥革命存在的弊端 B.反映了组建国民党的紧迫性 C.认识到国民革命的依靠力量 D.提出了国民革命的基本纲领 12.(2019·重庆调研)1927年7月毛泽东提出农民武装可以“上山”,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同月,中共中央决定组成中央前敌委员会负责领导武装暴动。这些意见和决策( ) A.初步总结了大革命的教训 B.促进了国民革命的新发展 C.贯彻了八七会议的新方针 D.标志着革命重心转入农村 13.1918年11月底,一战结束,巴黎和会即将召开,怀着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困惑,梁启超在蒋百里等人陪同下前往欧洲考察,后写下《欧游心影录》一书,记录了他在欧洲所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面怎生是好……俄国过激派政府,居然成立……从前多数人嘲笑的空理想,却已结结实实成为一种制度,将来历史价值,最少也不在法国大革命之下,影响自然是及于别国。 材料二 第二件也因为正在做正义人道的外交梦。以为这次和会,真是要把全世界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根本改造,立个永久和平的基础。想拿私人资格将我们的冤苦,向世界舆论伸诉伸诉。也算尽一二分国民责任。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 材料三 中国人最喜欢换招牌。抄几条宪法,算立完。改一个年号,便算共和。至于政治社会的内容,连骨带肉,都是前清那个旧躯壳。 (1)据材料一指出“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过激派政府”进行的革命“历史价值”何在。 (2)材料二中“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指什么?这次“外交失望”直接引发了什么运动?有何重大影响?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的观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状作出评述。(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道: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C。材料中“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表明具有广泛性,C项正确。 2.D。五四运动时期产生的社会思潮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人们急需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这充分体现了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与加强,D项正确。 3.B。材料中陈独秀说“自山东……十万八千丈”,爱国“天经地义”,这直接体现了在当时爱国是社会的主流意识,是主旋律,B项正确。 4.A。材料中的“9篇评论,集中批驳法律制裁的谬论,赞扬学生运动,指出学生风潮出于爱国心,光明磊落,青岛事件为全国人民所注目,学生运动得到各方舆论之同情”对五四运动有支持作用,A项正确。 5.D。根据材料中的“1919年,上海《申报》刊登了《青岛问题之外论》(1月5日)、《巴黎会议之中国问题》(2月4日)、《中日青岛问题之紧急》(5月3日)、《青岛问题警讯志》(5月6日)、《都人对青岛问题之奋起》(5月7日)、《巴黎中国代表之抗议》(5月16日)等一系列报道”可知,这一时期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报道有利于国人及时了解青岛问题的具体进展,D项正确。 6.A。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是符合中国革命实际需要的指导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A项正确。 7.B。材料中的“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有利于国共两党的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运动,B项正确。 8.C。根据材料中的“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可得出其主要源于国共合作的成果,C项正确。 9.A。共产国际的指示使中国革命“超出资产阶级民权范围”与国民党合作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相矛盾,为国共两党合作埋下隐患,A项正确。 10.B。北伐不到半年时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建立武汉国民政府,得益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B项正确。 11.C。这一论述认识到国民革命的依靠力量是广大的民众,C项正确。 12.A。材料中的“1927年7月毛泽东提出农民武装可以‘上山’,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可以理解为用武装斗争的方法来回击国民党反动派,A项正确。 13.(1)原因:经历了一战。 价值: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提供借鉴,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2)失望: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运动:五四运动。 影响: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同意。辛亥革命后,中国虽然有宪法,共和政体,但整个社会的内容没有变化。 论证:政治上虽有民主共和的招牌,依然是独裁统治;经济上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虽有短暂的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据主体;思想文化方面,虽然民主共和思潮不断涌现,旧的思想文化依旧根深蒂固;社会生活方面,虽然革命带来一定的变化,但旧的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依然存在。 不同意。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论证:政治上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经济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科学思想进一步传播,动摇了儒家思想的主体地位;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新式婚姻、礼仪、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时尚文化。 14.观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论证: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发起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社会生活上,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