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历史月考卷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共40选项,每项2分,共80分)‎ ‎1、商人的宗教观念是万物有灵论,诸神中有帝或上帝等。帝或上帝主要具有自然权能与战争权能,在人事权能上仅作用于商王本身,而不作用于王以外的其他人,据此可知(  )‎ A.商朝时原始宗教开始出现 B.中国早期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C.皇权独尊的思想已经确立 D.中央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  )‎ A. 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实现脱离 B. 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 C. 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D. 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 ‎3、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 A.宗法分封制形成中 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 ‎ 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 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 ‎4、有学者认为:“片面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必然会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当代化或当成当代的历史。以这种历史观指导历史写作,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历史的伪造者,尽管自认为是合理地构建过去。”由此可见,该学者强调(  )‎ A. 回到特定时代去认识历史 B. 历史研究材料的选择性 C. 努力发掘历史的现实意义 D. 历史叙述逻辑的严密性 ‎5、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能对得起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 A.盟约对春秋各诸侯的政治约束 B.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休系 D.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 ‎6、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 A. 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 B. 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 C. 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 D. 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 ‎7、平王东迁后,在各封国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险恶的国际关系。他们都了解国王的权力和荣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唯有凭借自身力量才能生存。下列孟子的哪一言论与其背景相近( )‎ A.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舍生而取义者矣” D. “教亦多术矣”‎ ‎8、刘建军在其编著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一文中指出:“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文中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难以实现的原因是(  )‎ A.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B.周天子建立起绝对权威的统治秩序 C.周王室衰微 D.封建经济尚未形成 ‎ ‎9、“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里的一段歌词,歌词中体现的“家国一体”的观念来源于(  )‎ A. 中央集权 B. 君主专制 C. 郡县制 D. 宗法制 ‎10、在谈到我国古代农民心中的理想社会的时候,有学者认为,农民心中的最理想的国家形态其实是“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他们喜欢把官吏被称为‘父母官’,他们心目中的皇帝应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 A. 家国同构观念 B. 宗法血缘关系 C. 中央集权意识 D. 安土重迁理念 ‎11、据记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燕王哙行禅让,让位给燕相子之,遭到诸国反对,认为这么做是“上逆于天,下不顺于人”的倒行逆施。这表明当时( )‎ A. 宗法秩序仍受到重视 B. 天子之位争夺激烈 C. 周王强化“共主”地位 D. 周王干涉他国内政 ‎12、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B. 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 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D. “大一统”的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13、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动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秦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去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直接原因在于秦朝与西周的(  )‎ A.生产工具的差异 B.政治制度的差异 C.社会观念的差异 D.经济形态的差异 ‎14、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欲拜故秦骑士李必、骆甲为骑将时,两人以“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相拒。有学者据此推论,秦朝的统一形态是不完善、不完备、不彻底的。该推论的研究视角是 A.军事制度 B.法律制度 C.政治制度 D.文化心理 ‎1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指 A.统一度量衡 B.嬴政自称始皇帝 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16、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帝”与“王”被“皇帝”所取代,本质上反映了( )‎ A. 嬴政神化皇权的意图 B. 嬴政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 中央集权发展的结果 D.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17、下列有关秦朝皇帝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皇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B.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 C.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 D.皇权与三公九卿相互制衡的民主政治 ‎18、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19、《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B.设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设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监察百官 D.设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20、王夫之在《论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中说:“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因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测,有如是夫!”下列说法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 A. 郡县制的推行是秦速亡的原因之一 B. 秦行郡县的目的是为了“行其大公”‎ C. 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为害滋多”D. 反对实行君主制 ‎21、“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在政治方面,秦朝给中国留下的印记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22、关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众说纷纭,近代大部分史学家持否定的态度,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指( )‎ A. 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 B. 确保政府选拔官员的公平公正 C. 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D. 能使中央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 ‎23、汉遇“七国之乱”,唐遭“安史之乱”,汉、唐时期的这两次叛乱体现的冲突是( )‎ A. 神权与王权 B. 皇权与相权 C. 中央与地方 D. 外戚与宦官 ‎24、据《汉书》记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并发现迄今为止最早的孔子图像。有人因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据此可知( )‎ A. 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 B. 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 C. 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 D. 所有历史叙述必须有文物印证 ‎25、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同时有所不同,有学者说汉初采用的是一种混合体,“混合体”指的是(  )‎ A. 郡县制 B. 皇帝制 C. 刺史制 D. 郡国并行制 ‎26、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 )‎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27、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一人,独立行使监察职能。刺史制度(  )‎ A. 完善了地方行政机构设置 B. 成功解决了诸侯封国问题 C. 实现了对丞相的权力制衡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8、史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此材料直接说明唐代三省六部制( )‎ A.利于丞相筹划全国政务 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 C.减少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29、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 (后来改为“中书门下”)的出现明显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出现 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存在相权集中扩大趋势 ‎30、从整个科举考试史的角度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和探索阶段。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考生的声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度( )‎ A. 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B. 考生的名望决定结果 C. 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D. 主要受制于士族门阀 ‎31、北魏时期地方官任期多为六年,隋朝几经改革定为四年,唐宋时期,州县官严格遵守一年一考课,三年一升迁的考核任期制。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B. 社会稳定官员晋升较快 C. 监察制度不断发展 D.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32、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 A.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D.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 ‎33、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同时据记载,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男子20岁成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要到23岁才开始服兵役,期限一年。这反映了汉代 ‎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边疆不稳战事频繁 D.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 ‎34、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府户籍登载的主要对象是郡县管理下的交纳赋税的自耕农。官府直接控制下的屯田民、兵士、手工业者等不在其中;私家依附人口、奴婢及流亡人口未纳入官府户籍;寺院僧尼及依附人口也不在户籍中。关于这一时期的户籍登记状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封建经济发达,人身自由度增加 B.自耕农和部分依附人口承担官府赋役负担 C.中央集权削弱,多种地方力量并存 D.庄园经济盛行,其实质是自然经济 ‎ ‎35、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工商业城市的条件不包括 ( )‎ A.经济重心南移 B.交通运输便利 C.政治中心南移 D.海外贸易发达 ‎36、 战国中后期,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也尝试为法治寻找“道”的依据,《吕氏春秋》一书则兼容了儒、墨、道、法诸家言论。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 A. 儒家思想备受秦国重视 B. 法家地位有所下降 C. 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D. 思想专制局面形成 ‎37、“……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这材料主要体现了以下哪家思想(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38、‎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 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 ‎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 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39、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唐宋学者把传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融合。这体现了(  )‎ A. 中国文化的发展空前成熟 B. 中国文化的先进性 C. 中国传统文化居主体地位 D.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40、“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主张( )‎ A.由汉武帝提出 B.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C.是文化宽容政策 D.有利于学术的自由发展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20分)‎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东汉童谣 材料二 中正任久,爱憎由己,而九品之法渐弊。遂计官资以定品格,天下惟以居位者为贵。尚书仆射刘毅以九品者,始因魏初丧乱,是军中权时之制,非经久之典也,因用土断,复古乡举里选之法,上疏曰:“夫九品有八损,而官才有三难,皆兴替之所由也。人物难知,一也;爱憎难防,二也;情伪难明,三也。今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威福,夺天朝权势,爱恶随心,情伪由己,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 ‎——杜佑《通典﹒选举典》‎ 材料三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 ——钱穆在《国史新论》‎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其选拔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12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项选官制度存在的弊端(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制度的积极影响。(5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商人的宗教观念是万物有灵论”,“诸神中有帝或上帝”,“帝或上帝主要具有自然权能与战争权能,在人事权能上仅作用于商王本身””可知商人的王权具有神秘色彩,B选项符合题意。原始宗教在商朝之前就已经出现,A选项排除。皇权独尊是在秦朝确立的,C选项排除。中央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准确把握。‎ ‎2、【答案】D ‎【解析】A.西周时期王权和神权,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脱离选项,表述是不准确的。比如周天子,仍然借助天的意志来维护统治。B.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对后世的影响。C.材料是中央官僚机构职能调整的表现,而不是由官僚机构调整和决定。D.从材料可以看出西周将巫和史分离,将宗教仪式的预言家和记述历史事实的人区分开来,这样职责更加明确,工业更加细腻,更能够体现出统治阶级的要求,这体现了政治理性的特征。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早期政治制度特点,要求学生结合夏商和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夏朝和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其次要了解西周政治制度的内容特征,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书本知识和材料的能力。‎ ‎3、【答案】B ‎【解析】‎ ‎4、【答案】A ‎【解析】该学者认为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历史观指导历史写作,会导致“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历史的伪造者”,即仅仅站在当代的立场无法真正认识本来的历史,因此可以看出该学者强调要回到特定时代去认识历史,故A正确;该学者探讨的不是对材料的选择,而是对历史观的认识,故B错误;CD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片面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必然会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当代化或当成当代的历史。以这种历史观指导历史写作,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历史的伪造者,尽管自认为是合理地构建过去”。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史学研究方法是人类认识历史的“桥梁”。由于历史内容极为丰富,并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史学方法也就不能单一化,而应该丰富多样。史学家在具体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时,亦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5、【答案】D ‎【解析】考点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先秦;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材料中呈现的齐鲁两国因为盟誓而重修于好,但这并不等同于盟约对各诸侯都有约束力,故A项错误;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鲁国是周公,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宗族观念,故B项错误;从时间判断,此时处于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走向瓦解,周王室衰微,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必须服从天子分封体系”的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从齐国君主退兵,说明认可盟誓有“世世子孙无相害”,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的功效,进而得出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尚存在着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故D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朝统一以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实行郡县制,确立单一制的中央集权模式。故答案为A项。宗法制的瓦解与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无关,排除B项;秦朝统一后并非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C项;三公九卿制对巩固君主专制有利,与中央集权制没有决定性关系,排除D项。‎ ‎7、【答案】A ‎【解析】‎ ‎8、【答案】C ‎【解析】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原则遭到破坏是“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难以实现的原因。‎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A ‎ ‎【解析】根据材料,人们把官员叫做父母官,把心目中的好皇帝叫慈父,都体现官员和家庭人伦的关系,故A选项符合题意。官员和百姓没有血缘关系,B选项排除。中央集权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材料和中央集权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安土重迁思想,D选项排除。‎ ‎11、【答案】A ‎【解析】燕王“让位给燕相子之”,不符合宗法制的规定,遭到诸国反对,说明当时宗法秩序仍受到重视。故答案为A项。材料所述不是对天子之位的争夺,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周王采取的措施,排除D项。‎ 点睛:宗法制度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本题材料中的“燕王哙行禅让,让位给燕相子之,遭到诸国反对”,说明诸国认为应当遵守宗法制。‎ ‎12、【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可知,经历了分裂的混乱后,人民内心深处渴望统一安定。隋唐中央集权制没有消除地方分裂割据,唐末即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故A项错误。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但题干未涉及,故B项错误。专制主义是指皇帝独揽大权,但这不意味着它能维护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巨大的作用,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等信息人民内心追求统一,渴望安定,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故D项正确。‎ ‎13、【答案】B ‎【解析】抓住材料提供信息与“直接原因”分析,生产工具的差异是其中原因,但不是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秦朝能调动大批人力物力兴建大型工程,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现权力集中,有利于兴建大型工程,而西周分封制下,地方权力大,中央政府权力小,无法调动大批人力物力兴建大型工程,故B项正确;社会观念的差异与能否调动大批人力物力兴建大型工程无关,故C项错误;经济形态的差异应该是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故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秦,虽死犹存”” ‎ 说明秦朝虽然灭亡,但秦朝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这种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本题选择D。‎ ‎16、【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称号的来源是秦始皇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皇帝称号是权力的体现,故C选项符合题意。君权神授是神化皇权,A选项排除。材料与效法明君无关,而是秦始皇认为比他们强,B选项排除。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郡县制,D选项排除。‎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B ‎【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汉政治统治,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皇帝祭天表明“自己“承天”,而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表明皇帝和普通百姓是有区别的,借助不同的等级秩序来强化自身的统治,正确选项是B项;君主专制体制的根源来源于经济,不是宗教,排除A项;CD项不是作者主要意图,排除。‎ ‎19、【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的信息说明官吏为官没有监督机制,故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进行监察百官,故本题选择C。‎ ‎20、【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实行郡县制,对天子并不利,所以国家的寿命是不长久的;王夫之认为实行郡县制是秦朝没有长久的原因。所以答案选A。秦行郡县的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CD与题意无关,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21、【答案】B ‎【解析】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分析选项可知B正确。 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科举制是从隋朝开始的选官制度,行省制是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均不合题意,故排除ACD。 故选:B。本题考查郡县制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皇帝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得出结论,难度偏低。‎ ‎22、【答案】D ‎【解析】材料考查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点,那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故D选项符合题意。专制独裁是其弊端,A选项排除。中央集权和官员选拔公平与否无关,B选项排除。中央集权是相对中央和地方,而分割相权是皇权和相权,C选项排除。‎ ‎23、【答案】C ‎【解析】“七国之乱”是汉帝国中央与地方王国之间,矛盾激化;“安史之乱”是唐帝国中央与地方藩镇的矛盾问题;二者综合可知,均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冲突。故答案为C项;A B 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 ‎24、【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史料实证要多方印证,要有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即选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出土文物只是一方面的证据,“最接近”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文献记载的确具有主观性,但是不一定不足为信,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历史叙述不一定必须有文物印证,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5、【答案】D ‎【解析】爵错学知识可知汉初采用的是一种混合体制度是,郡国并行制,故D正确。 ABC不符合题干“混合体”的要求,排除。故选:D。本题主要是考查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题的关键词是:有学者说汉初采用的是一种混合体。本题主要是考查汉朝的统治措施,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26、【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抓住材料“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来分析,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郡县制是地方服从中央,符合材料,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不符合材料,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27、【答案】D ‎【解析】‎ ‎28、【答案】C ‎【解析】‎ ‎29、【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根据所学知识,隋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目的是通过分散相权加强君主专制;唐初确立三省制以后,由于三省事权分立,往往产生弊端,唐太宗遂决定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三省制逐渐向三省合一制发展。中书门下体制建立以后,三省机构依然存在,且三省出入命令的分工在形式上更趋严密和完善。但三省与宰相分离,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府署,独立于三省机构之上,所以D符合题意;A、B、C体现不出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 ‎30、【答案】A ‎【解析】“还要看考生的声名、家世、地位等”等字眼足以证明唐代的科举制度还很不完善,仍然继承了原来前代选官制度的遗风,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唐代的科举制度不仅仅是名望决定结果,选项B的说法过于片面,不符合题意,排除;唐代的科举制度是否得到平民的认可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唐代的科举制度不再受制于士族门阀,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31、【答案】D ‎【解析】“地方”官员任期的缩短、考核制度的严格在本质上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加强,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未体现出科举制度完善和监察制度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A、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自身正确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32、【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宋代不抑土地兼并带来经济发展的景象,可知允许土地私有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口增长,农业发展,没有体现中央集权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土地私有带来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没有体现导致社会矛盾恶化,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人口增加和农业发展,没有体现农民赋税减轻,故D项错误。‎ ‎33、【答案】D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材料反映的信息有两层意思:一是汉代的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省吃俭用,耕三年可有“一年之蓄”;二是男子20岁成年(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服役开始的年龄是23岁,期限是一年。A、B、C三项表述材料不能反映,故均排除。政府规定男子在23岁之后才开始服役,这样男子可以在20—23岁进行三年耕种后结余“一年之蓄”,然后去政府服役一年,服役期满回家继续耕种,那么在丁男离家(服役)的时间里农户家庭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即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故D项正确。 ‎ ‎34、【答案】A ‎【解析】‎ ‎35、【答案】C ‎【解析】‎ ‎36、【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没有受到秦国的重视,秦国重视的是法家思想,故可排除A;战国中后期,法家思想逐渐受到统治者们的重视,所以B的说法违背了史实,故排除B;依据材料中的“《吕氏春秋》一书则兼容了儒、墨、道、法诸家言论”这一信息可知,在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的趋势,故选C;思想专制局面形成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可排除D。‎ ‎37、【答案】B ‎【解析】材料意思是说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属于法家思想,B正确;儒家强调仁政,A错误;墨家主张非攻,C错误;D主张无为思想,排除。‎ ‎38、【答案】A ‎【解析】‎ ‎39、【答案】D ‎【解析】材料“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唐宋学者把传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融合”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解题的关键是“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唐宋学者把传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融合”。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命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40、【答案】B ‎【解析】‎ 二、非选择题 ‎41、【答案】(1) 选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 标准:品行(德行、孝廉);门第(出身);考试成绩 ‎ ‎(2)弊端:缺乏公正性、公平性和客观性(具有封闭性,民意无从体现);很难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3)影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和行政效率;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促成普遍的读书风尚;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体现一定的公平公正。‎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据材料二“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威福”、据材料三“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方面回答这分别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品行、门第、‎ 考试成绩等方面回答其选拔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2)本题根据材料一“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据材料二“夺天朝权势,爱恶随心,情伪由己,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缺乏公正性、公平性和客观性、难以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等方面分析两项选官制度存在的弊端。‎ ‎(3)本题据材料三“平民社会,穷苦子弟……也可跃登上第”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历朝沿用、读书风尚、公平公正等方面分析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