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钢城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 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 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 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D. 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诸侯用九鼎说明春秋时期诸侯觊觎王权,而不是诸侯争霸,胜者为王,故A错误;春秋时期,周朝王室衰落,各诸侯开始觊觎王权,因此建造九鼎,反映出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故B正确;诸侯用九鼎与尊王攘夷无关,故C错误;“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说明诸侯私自建造九鼎,并不是表明大国诸侯问鼎中原,故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主要反映出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专制王权强大 C.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 集体观念浓厚 ‎【答案】C ‎【解析】‎ ‎【详解】姓氏体现了宗法血缘关系,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是受到家族宗法观念的影响,故C正确;女性也有姓氏,故中国人重视姓氏并不能体现男尊女卑思想,故A错误;重视姓氏与专制王权无关,故B错误;姓氏体现的是宗法血缘关系,不是集体观念,故D错误。故选C。‎ ‎3.“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可以推断出应该是与秦始皇有关,而秦朝统一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因此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郡县制,故B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推行的地方制度,故C项错误;行省制是元朝实行的地方制度,故D项错误。‎ ‎4.秦朝的中央官职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秦朝政体的本质特征是 A. 职位细化,各司其职 B.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九卿属于行政机构,但是其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显然是化国为家的体现,目的是突出皇权的至上,故D符合题意。选项A、B是现象,不是“本质”,故排除;材料和选官制度无关,排除C。‎ ‎5.西汉末年,出现“宗室衰弱,外无强蕃,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扦(抵御)国难”的局面,王莽篡位才得以成功。这表明王莽篡位成功的重要原因是 A. 推恩令的推行 B. 七国之乱的发生 C. 郡国并行制度的建立 D.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外无强蕃,天下倾首服从”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割据的隐患,大大加强中央集权,但也导致中央出现问题时地方无力相助解决,因此王莽会篡位成功,故选A项;七国之乱发生于汉景帝时期,排除B;郡国并行建立于汉初,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于汉武帝时期,均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D。故选A。‎ ‎6.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 “立嫡以长不以贤”‎ B.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D “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 ‎【答案】B ‎【解析】‎ ‎【详解】“立嫡以长不以贤”指的是宗法制,与科举制无关,故排除A项;“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描述的是科举制的相关内容,符合题意,故选B项;“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指的是察举制,“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指的是九品中正制,故排除C、D项。‎ ‎7.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 A. 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事务 B. 设“三衙”,收精兵 C 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 D.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答案】A ‎【解析】‎ ‎【详解】“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体现出宋太祖为了避免繁镇割据重演,选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故A项正确;设“三衙”,收精兵,这是军事方面的措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这是财政方面的措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强干弱枝”“守内虚外”“重文轻武”是北宋的治国政策,故D项错误。‎ ‎8.《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A. 推行郡县制度 B. 设置枢密使 C. 实行三省制 D. 实行行省制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推行郡县制度是秦朝时期的措施,时间不符,排除A。设置枢密使是北宋削弱相权、分割军事权的措施,而且与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无关,排除B。实行三省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皇权,与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无关,排除C。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名师点睛】元朝时期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其作用:①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③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9.《明史•职官》记载:“阁臣之预务自此(明成祖)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段材料反映了明成祖时的内阁 A. 是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的代表 B. 实为皇帝顾问的特定秘书机构 C. 成为中央政府运转的中枢机关 D. 实为皇帝幕僚的最高决策机构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 “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可知,内阁主要是帮助皇帝编写文件,其实质是皇帝特定的秘书机构,B项正确。题干中主要阐述的是内阁的职能以及这个机构所处的地位和性质,其中并没有涉及和皇权的对抗,排除A。从题干中“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内阁并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排除C、D两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10.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机构:“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所有的大臣都是兼职而且要亲自跑腿,从法理上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但是实际上是权力的核心。”该机构是 A. 清代军机处 B. 元代中书省 C. 宋代枢密院 D. 唐代门下省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军机处不是正式的中央机构,军机处官员的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替皇帝办事,但它却又是皇权高度强化的重要标志。故A项正确。元代中书省、宋代枢密院、唐代门下省都不是临时机构,故都排除。‎ 点睛: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11.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这有利于打击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促进奴隶制国家发展,故①②正确;③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开始,而不是完善;④任何民主政治都不可能满足所有公民参政要求,故③④与题意不符,所以答案选C。排除ABD。‎ ‎12.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代表两种不同文明 B. 古代的中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C. 古希腊人的一部分是指雅典全体居民 D. 古希腊部分城邦实行民主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只不过是城邦中小部分男性公民的民主,至于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是没有民主权利可言的,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历史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古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较少。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向西亚的航路上布满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古希腊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孕育在黄河流域,平原广袤,土壤肥沃,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农耕,中国是典型的内陆文明,A选项正确,排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地方设置了一套完整的官制,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个方面加强中央集权,中央权力集中在君主手中,秦朝之后中国历代都实行君主专制,B选项正确,排除。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根据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可将城邦政体划分为若干类型,其中贵族制和民主制是古希腊城邦中最为流行。除贵族制和民主制外,古希腊城邦还存在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D选项正确,排除。‎ ‎13.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 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 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 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 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职人员行使职权必须接受公民大会的监督,失职者皆受惩处,这反映出古希腊民主体制对预防行政专制制度性设计,答案选D,A B两项含义材料并未直接体现,C项说法错误,公职人员对公民大会没有制约作用。‎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特征 ‎14.有人评价某法律:“它对已经存在的习惯法的最主要的规矩作了无关紧要的补充和修订,公布了更有社会意义和迄今为止仅为贵族所知的引起争论的规则,使之成为可以有章可循的法规”该法律是:‎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 C. 万民法 D. 《民法大全》‎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中该法是对习惯法的修订与补充,并且是有章可循的法规,可知本部法律应当是《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虽然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但是作为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答案选B。习惯法代表着贵族的利益,他们可以随意更改所谓的法律,也就是依照贵族意愿形成的习惯法,排除A;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排除C;《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排除D。‎ 点睛:在高考中的考查比重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从题型上看,有从选择题向非选择题发展的趋势;从内容上看,罗马法形成的过程、内容、实质及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是考查的重点;从命题角度上看,注意以下视角:一是对罗马法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二是与近代西方法系相联系,分析罗马法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及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15.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材料说明 A. 罗马法完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 罗马法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得以在近代推广 C. 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D. 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说法过于绝对,罗马法是奴隶社会时期的法律,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所以B不正确,题干阐述的是罗马法对近代西方法制建设的影响,而不是要突出英国是否重视法律,所以D项也不正确,因而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法·影响 ‎16.《全球通史》写道:“他们(罗马人)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即国际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这部法律”是指古代罗马的 A. 习惯法 B. 公民法 C. 自然法 D. 万民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罗马法按照形式可以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按照适用范围可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万民法是罗马的国际法,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自由民。D正确;A属于形式分类,不符合材料主旨;公民法指适用罗马公民的法律,B错误;自然法是一种法律理念,不是法律条文,C错误。‎ ‎17.有人说17世纪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 A. 光荣革命 B. 颁布《权利法案》‎ C. 形成责任制内阁 D. 进行议会改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1689年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从诸多方面对王权进行限制,使其逐步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王被套上“紧箍咒”意即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权利法案》的颁布就是起到了此作用,B正确;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并未开始限制王权,A项错误;责任内阁制是1721年确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议会改革是对议会内部关系的调整,与限制王权无关,排除D。‎ ‎18. 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参加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说明 A. 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B. 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 英国王室可以取代内阁和首相 D. 英国王室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一系列权力,国王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没有实际权力,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对外代表英国。所以ABC不符合英国国王的实际情况。查尔斯代表英国国王交接仪式,体现了英国王室的象征作用,对外代表英国,故选D。‎ ‎19.有学者指出:“美国宪法的设计者的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民主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 确立了共和制 B. 实行民选政府制度 C. 规定修宪程序 D. 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不是民主最大化”、“仅仅是制衡最大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是分权与制衡,这与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三权分立”一致,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题干材料信息无从体现共和制,体现的是民主原则,排除A;B项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体现的是民主原则,排除;C项体现的是民主原则,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美国民主共和制政体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 ‎20.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其称赞的是 A. 邦联制 B. 联邦制 C. 三权分立制 D. 总统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美国的联邦制提到,即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各州有一定的自主权,联邦政府有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邦联制被联邦制取代,故A项排除。三权分立制不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C项排除。总统制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无关,故D项排除。‎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联邦制 ‎21. 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宪法大都规定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国、美国的元首都是 A. 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世袭 B. 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C. 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D. 直接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近代英国、美国的元首分别是国王和总统,他们都是各自国家的代表,因此在外交上代表自己的国家,故B正确。‎ ‎22.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过程的曲折与反复,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曾获得了“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的称号。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是( )‎ 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法国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法国政体确立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共和制、君主制以及帝国等形式,与材料中 “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相符,故本题选择D。‎ ‎23.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 A. 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 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C. 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D. 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排除;B选项是美国总统的产生方式,排除;D选项描述的是内阁首相,排除。‎ ‎24.“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 法兰西第一帝国 C 德意志帝国 D. 意大利王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德国君主立宪制度特点:(1)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但皇权至高无上,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2)行政权和立法权没有真正分离,而且行政权制约立法权,任何法案必须经过皇帝批准才能生效。联邦议会(上议院)权力大,帝国议会(下议院)权力小。因此选C。‎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德国 ‎25.下列四种政治体制的图示,属于近代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结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相关所学可知,近代德意志帝国专制主义色彩浓厚,国家元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这符合A图示特征,因此A选项正确。B图示中议会选出总统,总统对议会负责,总统组织内阁,结合所学可知,这符合近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体制的特征,因此B选项错误;C图示中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由首相组织内阁,这符合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特征,因此C选项错误;D图示中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对皇帝符合,这符合古代中国秦朝政治体制的特征,因此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二、综合题 ‎26.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宗教,艺术,全部可以在那里找到它们的根 ‎——雪莱《希腊颂》‎ 材料三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古代中国雅典各自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2)结合材料二,谈谈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 ‎(3)材料三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则?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希腊:民主制度。‎ ‎(2)①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②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影响后世。(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注重证据的原则;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拷问。‎ 影响: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解析】‎ ‎【详解】(1)根据“秦朝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建立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希腊建立的是原始的民主制度。‎ ‎(2)根据“全部可以在那里找到它们的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可从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影响后世的角度进行作答。‎ ‎(3)根据“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应当求助于证据”可知罗马法注重证据,对待拷问的态度是主张合理而有节制的使用。影响可结合所学从近代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思想制定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利用和发展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封建以及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的角度进行概括。‎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 ‎——摘自《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材料二 《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 材料三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材料四 ‎ ‎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的全部陆军组成一支统一的军队,在战时、平时均由皇帝统率;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近代“间接民主”制的本质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出1787年宪法主要内容。‎ ‎(4)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二、三、四分析英美德三国元首与各自议会(或国会)之间的关系。‎ ‎【答案】(1)代议制民主。‎ ‎(2)限制王权,保障(扩大)议会的权力。‎ ‎(3)主要内容:联邦政体;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制;‎ ‎(4)英王是世袭的,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但受议会限制;美国总统由全民选举,与国会既分权又制衡。‎ 德国皇帝世袭且拥有大权,凌驾于议会。‎ ‎【解析】‎ ‎【详解】(1)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间接民主的本质即为代议制民主。‎ ‎(2)根据“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可知《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在于限制王权,保障和扩大议会权力。‎ ‎(3)根据“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是确立联邦政体,实行三权分立,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等。‎ ‎(4)综合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英国的国王世袭,不由议会产生,但受议会限制;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与国会之间形成分权制衡;德国的皇帝是世袭的,但保留了大权,甚至凌驾于议会之上。‎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