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独流中学等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联考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静海区独流中学等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联考化学试题

静海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份四校联考高二年级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第Ⅰ卷 选择题(共20题;前十道每题2分,后十道每题3分,共50分)‎ ‎1.反应X+Y=M+N的能量变化关系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断裂X、Y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M、N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B. X、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N的总能量 C.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才可发生 D. 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示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A.吸热反应的焓变为正,则断裂X、Y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高于形成M、N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故A错误;‎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X、Y的能量总和低于M、N的能量总和,故B正确;‎ C.反应为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如氢氧化钡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为常温下发生的吸热反应,故C错误;‎ D.X+Y=M+N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X、Y的能量总和低于M、N的能量总和,但无法判断X的能量是否低于M的,Y的能量是否低于N的,故D错误;‎ 答案B。‎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强电解质,后者为弱电解质的是 A. 硫酸,氨水 B. 食盐,酒精 C. 碳酸氢钠,冰醋酸 D. 硝酸钾,硫酸钡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酸是强电解质,氨水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A错误; ‎ B.食盐是NaCl,属于电解质,酒精是化合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因此属于非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钠是NaHCO3,属于强电解质,冰醋酸是乙酸的俗称,乙酸是弱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因此属于弱电解质,C符合题意;‎ D.硝酸钾和硫酸钡都是盐,属于强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 B. 已知燃烧‎7.80 g乙炔(C2H2)气体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389.9 kJ的热量,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 ΔH=-389.9 kJ· mol-1‎ C.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 D. 在101 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表示氢气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1) △H=-571.6 kJ·mol-1‎ ‎【答案】D ‎【解析】‎ ‎【分析】‎ A、燃烧热指的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注意生成的水应为液态;‎ ‎ ‎ B、根据n=m/M计算出乙炔(C2H2)气体的物质的量n(C2H2),然后根据n(C2H2)及对应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 ‎ D、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要求进行书写,注意物质聚集状态和反应的焓变。‎ ‎【详解】A、燃烧热指的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注意生成的水应为液态而不能为气态,所以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l) △H=-890.3 kJ·mol-1,故A错误; ‎ B、‎7.80 g乙炔(C2H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7.8g/‎26g/mol=0.3mol,0.3mol 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389.9 kJ的热量,则2mol C2H2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389.9 kJ×2/0.3mol=2599.3 kJ,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599.3 kJ· mol-1kJ· mol-1,故B错误;‎ C. 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其衡量标准是生成的水为1mol,故无论稀H2SO4和Ca(OH)2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其中和热恒为57.3 kJ·mol-1,故C错误;‎ D、标注出物质聚集状态和反应的焓变,在101 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g)+O2(g)=2H2O(1) △H=-571.6 kJ·mol-1,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反应热可分为多种,如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在101Kpa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书写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应以生成1 mol 水为基准。‎ ‎4.一定条件下,在容积固定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在10s内的浓度由5降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 B. 升高温度,可以加快逆反应的反应速率 C. 增加的浓度或降低温度都会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D. 反应足够长时间,、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浓度降为零 ‎【答案】B ‎【解析】‎ ‎【详解】A. 10s内,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故A错误;‎ B.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故B正确;‎ C. 增加H2的浓度会加快该反应的速率,降低温度会使反应减慢,故C错误;‎ D. 可逆反应中物质不能100%转化,无论时间多长,N2、H2浓度都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5.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 反应物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B. 升高温度,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C.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缩小容器容积增大压强,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D.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 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反应速率增大,当活化分子发生碰撞且有生成物生成时,发生化学反应,此时的碰撞为有效碰撞,以此解答。‎ ‎【详解】A.当活化分子发生碰撞且有生成物生成时,发生化学反应,此时的碰撞为有效碰撞,如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则不是有效碰撞,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故B正确;‎ C.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则增大气体的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故C正确;‎ D.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加,故D正确;‎ 答案为A。‎ ‎6.已知CaSO4·2H2O脱水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2H2O(s)=CaSO4.1/2H2O (s)+3/2H2O (g) =83.2kJ/mol CaSO4.1/2H2O (s)=CaSO4(s)+1/2H2O (g)‎ 又知:CaSO4·2H2O(s)=CaSO4(s)+2H2O (l)=26kJ/mol H2O (g)=H2O (l)=-44kJ/mol 则:为 A. 30.8kJ/mol B. -30.8kJ/mol C. 61.6kJ/mol D. ‎ ‎-61.6kJ/mol ‎【答案】A ‎【解析】‎ ‎①;‎ ‎③;‎ ‎④;‎ 根据盖斯定律,③-①-④×2,得, ,故A正确。‎ 点睛:盖斯定律是指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化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历程无关。所以可以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的焓变。‎ ‎7.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s)+3B(g)⇌‎2C(g)+2D(g),下列描述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 ‎①C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2a mol C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⑤n(A):n(B):n(C):n(D)=1:3:2:2‎ ‎⑥B的浓度不变 A ①③⑤⑥ B. ①③④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A的质量不发生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2a mol C,都体现的逆反应方向,故错误;‎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⑤达平衡状态时,n(A):n(B):n(C):n(D)可能等于1:3:2:2,也可能不等,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错误;‎ ‎⑥B的浓度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故选:B。‎ ‎8.对于反应A2(g)+3B2(g)=2AB3(g)来说,下列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A2)=0.01mol/(L·s) B. V(B2)=1.0mol/(L·min)‎ C. V(AB3)=0.9mol/(L·min) D. V(A2)=0.4mol/(L·min)‎ ‎【答案】A ‎【解析】‎ ‎【详解】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因此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若A、B、C、D4个选项都用v(A2)表示反应速率,分别是0.6 mol/(L·min)、0.333mol/(L·min)、0.45mol/(L·min)、0.4mol/(L·min),则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故选A。‎ ‎9.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A B C D 研究目的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平衡体系中增加N2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示意图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更少,P1>P2,选项A错误;‎ B.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降低,选项B错误;‎ C.平衡体系中增加N2的浓度。在这一瞬间,反应物的浓度突然增大,生成物的浓度不变,所以v(正)>v(逆),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直至达到新的平衡,选项C正确;‎ D.加入催化剂,由于改变了反应途径,化学反应速率大大加快,缩短了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0.下列变化过程中,⊿S<0的是: ( )‎ A. 干冰的升华 B. NH3 (g) +HCl (g) ==NH4Cl (s)‎ C. 氯化钠溶于水中 D. CaCO3 (s) 分解为CaO (s) 和CO2(g)‎ ‎【答案】B ‎【解析】‎ A、干冰升华变化过程中固体变化为气体,熵值增大,△S>0,故A错误;B、NH3(g)与HCl(g)反应生成NH4Cl(s),熵值减小,△S<0,故B正确;C、氯化钠溶于水中变化过程中固体溶解到水中形成溶液,熵值增大,△S>0,故C错误;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熵值增大,△S>0,故D错误;故选B。‎ 点睛:结合反应及变化的特征分析判断熵值的变化是解题关键。熵变是体系混乱度(或无序度)的量度,同一物质,气态熵大于液态熵,液态熵大于固态熵;不同物质生成的气体体积越大,熵值增加,熵变为正值,气体体积减少,熵值减小,熵变为负值。‎ ‎11.利用KSCN检验FeCl3溶液中的Fe3+,原理为Fe3++xSCN-Fe(SCN)x3-x,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①加入KCl固体 ②加大体系压强 ③升温 ④加入FeCl3固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加入KCl固体,对反应方程式中的离子浓度无影响,反应速率不变; ‎ ‎②反应中无气体参与,加大体系压强,速率不变; ‎ ‎③升温,加快反应速率; ‎ ‎④加入FeCl3固体,增大Fe3+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选A。‎ ‎12.高温下,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为K= ,恒容时,升高温度,H2的浓度减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 CO2(g)+H2(g)‎ B. 升高温度,K值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O2(g)+H2(g) CO(g)+H2O(g),选项A错误;‎ B、升高温度,H2的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K值增大,选项B错误;‎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选项C错误;‎ D、高温下,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为K=,则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O2(g)+H2(g) CO(g)+H2O(g),恒容时,升高温度,H2的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即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平衡常数应用和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及平衡常数的影响。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平衡常数表达式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明确平衡常数的含义,即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据此可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书写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另外也需要注意平衡的移动方向只与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有关系。‎ ‎1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 焓减小的反应通常是自发的,因此不需要任何条件即可发生 C. ΔS<0的化学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D. 等质量的硫磺固体和硫蒸气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加热是化学反应的条件,与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没有必然联系,故A错误;‎ B. 焓减小的反应通常是自发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如燃烧反应需要加热,故B错误;‎ C. △H-T△S<0反应可自发进行,焓变或熵变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不够准确,故C错误;‎ D. 气态比固态能量高,燃烧为放热反应,则等质量的硫磺固体和硫蒸气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故D正确;‎ 故选D。‎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水的电离常数是1.0×10−14‎ B. 中性溶液的c(H+)=‎ C. 纯水在‎100℃‎时,c(H+)>10−7mol·L−1,所以此时纯水中c(H+)>c(OH−)‎ D. 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 ‎2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0×10-14,A错误;‎ B. 中性溶液中c(H+)=c(OH−),又因为c(H+)·c(OH−)=KW,所以溶液中的c(H+)=,B正确;‎ C. 水的电离吸热,加热促进电离,纯水在‎100℃‎时,c(H+)>10-7mol·L-1,但纯水显中性,所以此时纯水中c(H+)=c(OH−),C错误;‎ D. pH<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有关系,D错误;‎ 答案选B。‎ ‎15.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 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 B. 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悬挂液滴 C. 取NaOH溶液时先平视读数,后仰视读数 D. 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次~3次 ‎【答案】C ‎【解析】‎ ‎【详解】A、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造成V(标准)偏高,根据c(待测)=,可知c(标准)偏高,选项A错误;‎ B、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悬挂液滴,对结果无影响,选项B错误;‎ C、取NaOH 溶液时先平视读数,后仰视读数,会使氢氧化钠的体积偏高,测定结果偏低,选项C正确;‎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次~3次,会使氢氧化钠的体积偏多,造成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多,测定结果偏高,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误差的分析,注意最终分析标准液滴定时消耗的体积大小为判断的依据,易错点为选项C,取NaOH溶液时先平视读数,后仰视读数,会使氢氧化钠的体积偏大。‎ ‎16.25℃‎时,0.005mol•L﹣1Ba( OH) 2溶液的pH值为(  )‎ A. 10 B. ‎11 ‎C. 12 D. 13‎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钡为二元强碱,氢氧根离子浓度为氢氧化钡浓度的两倍,‎25℃‎时,0.005mol·L-1Ba(OH)2溶液,则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0.01mol·L-1,根据Kw=c(H+)×c(OH-)=1.0×10-14,计算c(H+),根据PH=-lgc(H+)计算。‎ ‎【详解】氢氧化钡为二元强碱,氢氧根离子浓度为氢氧化钡浓度的两倍,‎25℃‎时,0.005mol·L-1Ba(OH)2溶液,则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0.01mol·L-1,根据Kw=c(H+)×c(OH-)=1.0×10-14,计算c(H+)==10-12mol·L-1,PH=-lgc(H+)=1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碱溶液pH的计算,解题关键:明确pH与浓度的关系,注意求碱溶液的pH,要先通过Kw由氢氧根离子浓度求出氢离子浓度,再求pH。‎ ‎17.25℃‎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氢离子的浓度为1×10-12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pH=12 B. 该溶液pH=2‎ C. 该溶液pH=12或2 D. 不能确定溶液pH ‎【答案】C ‎【解析】‎ ‎【详解】A、‎25℃‎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氢离子的浓度为1×10-12mol·L-1, ‎ 说明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酸和碱都能抑制水的电离。若是碱,则该溶液pH=12,若是酸,溶液的pH=2,故A错误;‎ B、由A可知: 该溶液pH=2或pH=12,故B错误;‎ C、该溶液pH=2或pH=12,故C正确;‎ D、可以确定该溶液pH=12或2 ,故D错误;‎ 故选C。‎ ‎18.对于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等体积pH=3的盐酸比较,跟足量锌粒反应产生的H2更多 B. 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pH变为4‎ C. 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溶液pH降低 D. 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与足量的锌反应生成氢气的量与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酸浓度:pH=3的醋酸>pH=3的盐酸,等体积等pH的醋酸和盐酸,酸的物质的量:醋酸>盐酸,则生成氢气的量:醋酸>盐酸,故A正确;‎ B.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所以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为:3<pH<4,故B错误;‎ C. 加入醋酸钠固体后导致c(CH3COO-)增大,抑制醋酸电离,则c(H+)减小,溶液的pH升高,故C错误;‎ D. 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但是醋酸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导致溶液中c(H+)减小,但是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则溶液中c(OH-)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19.反应‎4A(s)+3B(g)═‎2C(g)+D(g),2min内B的浓度减少0.6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2min末时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为0.3mol/(L•min)‎ B. v(B):v(C):v(D)=3:2:1‎ C. 在这2min内A和B的转化率之比一定为4:3‎ D. v(A)=0.4 mol/(L•min)‎ ‎【答案】B ‎【解析】‎ ‎【分析】‎ A.不能计算瞬时速率;‎ 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C.转化率与起始量有关、转化程度有关;‎ D.A为固体。‎ ‎【详解】A.不能计算瞬时速率,则2min末时B的反应速率无法计算,故A错误;‎ 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B):v(C):v(D)=3:2:1,故B正确;‎ C.转化率与起始量有关、转化程度有关,起始量未知,不能确定A和B的转化率之比,故C错误;‎ D.A为固体,不能表示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把握速率的计算、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转化率计算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A为固体,不能表示反应速率。‎ ‎20.如下图所示,反应2SO2(g)+O2(g) 2SO3(g);△H<0,在不同温度下、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φ(SO3)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大;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小,与实际不符合,故A错误;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大;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SO3的体积φ(SO3‎ ‎)越大,与实际不符合,故B错误;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小;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大,与实际相符,故C正确;由图象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小;温度一定时,压强越高,SO3的体积φ(SO3)越小,与实际不符合,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化学平衡图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21题10分,22题20分,23题20分,共50分)‎ ‎21.有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而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 ‎(1)在101kPa下,‎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 ‎①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_____生成物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l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lmol气态水放出241kJ的热量。‎ 经计算表中a为_____‎ ‎(3)炭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g)和标准状况下22.4LH2(g)吸收131.5kJ的热量,写出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当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A(g)+B(g)=C(g) ΔH1<0;A(g)+B(g)=C(l) ΔH2<0,则ΔH1____ΔH2。‎ ‎【答案】 (1). 大于 (2). H2(g)+1/2O2(g)=H2O(l) △H=-285.8 kJ· mol-1 (3). 436 (4). C(s)+H2O(g)=CO(g)+H2(g) △H=+131.5 kJ· mol-1 (5). >‎ ‎【解析】‎ ‎【分析】‎ ‎(1)①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②根据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热成正比,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 ‎(2)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3)吸热△H为正值;‎ ‎(4)由气体变成液体要放热,ΔH2的绝对值更大,则ΔH1>ΔH2。‎ ‎【详解】(1)①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②在298K、101kPa时,‎1g即0.5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则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2=285.8kJ热量,即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则表示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571.6 kJ·mol-1,或H2(g)+1/2O2(g)=H2O(l) △H=-285.8 kJ· mol-1;‎ ‎(2)若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1mol气态水放出241kJ热量,已知H-O键能为463kJ·mol-1,O=O键能为498kJ·mol-1,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H=-484kJ·mol-1,设1mol H-H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为X kJ,2X+498KJ-4×463KJ=-482kJ,解得X=436KJ;‎ ‎(3)炭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g)和标准状况下22.4LH2(g)吸收131.5kJ的热量,吸热△H为正值,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H=+131.5 kJ· mol-1。‎ ‎(4)当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A(g)+B(g)=C(g) ΔH1<0;A(g)+B(g)=C(l) ΔH2<0,由气体变成液体要放热,ΔH2的绝对值更大,则ΔH1>ΔH2。‎ ‎22.Ⅰ.对于反应3X(g)+Y(s)Z(g),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则生成Z的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升高温度:____________; ‎ ‎(2)减小压强:____________;‎ ‎(3)加入Y:______________;‎ ‎(4)加入催化剂_____________。‎ Ⅱ.将4 mol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则 ‎(1)用物质A表示反应速率为____。‎ ‎(2)2s时物质B的转化率为_____。‎ ‎(3)2s时物质A的浓度为_____。‎ Ⅲ. 氨气可作为脱硝剂,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6NO(g)+4NH3(g)⇌5N2(g)+6H2O(g)。‎ ‎(1)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应速率4v正(NH3)=5v逆(N2)‎ b.单位时间里每生成5mol N2,同时生成4mol NH3‎ c.容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d.容器内n(NO):n(NH3):n(N2):n(H2O)=6:4:5:6‎ ‎(2)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内,反应2NO2⇌N2O4,n(NO2)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用NO2表示0~2s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根据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反应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增大 (2). 减小 (3). 不变 (4). 增大 (5). 0.3 mol/(L•s) (6). 30% (7). 1.4 mol·L-1 (8). bc (9). 0.0075 mol/(L•s) (10). 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解析】‎ ‎【分析】‎ 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从改变外界条件对活化分子的浓度或百分数的影响角度分析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 Ⅱ.(1)根据C的平衡浓度计算C的生成速率,再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A的消耗速率;‎ ‎(2)根据反应式计算B的平衡物质的量,转化率=×100%;‎ ‎(3)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2s时物质A的浓度;‎ Ⅲ. (1)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 ‎(2)结合v=计算反应速率;‎ 浓度减小导致反应速率减小。‎ ‎【详解】Ⅰ.(1)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 ‎(2)减小压强: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3)加入Y:Y为固体,加入Y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4)加入催化剂: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Ⅱ.(1)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则C的生成速率为v(C)=0.6mol·L-1÷2s ‎=0.3mol/(L·s),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A)=v(C)=0.3mol/(L·s);‎ ‎(2)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 ‎2A(g)+B(g)=‎2C(g)‎ 起始(mol) 4 2 0‎ 转化(mol) 1.2 0.6 1.2‎ 平衡(mol) 2.8 1.2 1.2‎ 则2s时物质B的转化率为α=0.6mol÷2mol×100%=30%;‎ ‎(3)2s时物质A的物质的量为2.8mol,则其浓度为2.8mol÷‎2L=1.4mol·L-1;‎ Ⅲ. (1)a.反应速率5v正(NH3)=4v逆(N2),氮气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速率4v正(NH3)=5v逆(N2),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故a错误;‎ b.单位时间里每生成5mol N2,同时生成4mol NH3,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故b正确;‎ c.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物质的量之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或者浓度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2)用NO2表示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度为(0.04mol-0.01mol)÷‎2L÷2s=0.0075 mol·L-1·s-1.‎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反应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其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反应速率计算、平衡影响因素的理解应用等,难点Ⅱ.(2)有关转化率的计算,列出三段式,理清变化量,根据定义求解;易错点,Ⅲ. (1)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23.Ⅰ.(1)室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溶液的pH值范围_____;‎ ‎(2)室温下,pH=1和pH=3的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lg2=0.3、lg3=0.477、lg5=0.7)‎ ‎(3)在‎25℃‎时,100ml 0.6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0.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pH=______‎ Ⅱ.某烧碱样品含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 mL的容量瓶中定容配成250 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25 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几滴指示剂甲基橙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的标准盐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节液面,记下开始读数为V1‎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终点,记下读数V2‎ 回答下列各问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D→_____。‎ ‎(2)D步骤中尖嘴部分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终点时锥形瓶中颜色变化____________。‎ ‎(4)若酸式滴定管不用标准盐酸润洗,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会对测定结果(指烧碱的纯度)有何影响?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答案】 (1). 3<pH<4 (2). 1.3 (3). 1 (4). C (5). A (6). B (7). E (8). 排净气泡,充满液体 (9). 由黄色变为橙色 (10). 偏高 ‎【解析】‎ ‎【分析】‎ Ⅰ.(1)pH=a的弱酸,加水稀释到原来体积的10b倍,由于加水稀释时对其电离平衡有促进作用,故其a<pH<(a+b);‎ ‎(2)pH=1和pH=3的硫酸中c(H+)分别为:0.1mol·L-1、10-3 mol·L-1,先计算混合溶液中c(H+),再根据pH计算方法计算混合溶液的pH;‎ ‎(3)在‎25℃‎时,100ml 0.6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0.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n(碱)<n(酸),所以酸过量,溶液显示酸性,求混合溶液中c(H+);‎ Ⅱ.实验时应先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解后配制成溶液,量取待测液于锥形瓶中,然后用标准液进行滴定,结合滴定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详解】Ⅰ.(1)根据弱酸的稀释规律:pH=a的弱酸,加水稀释到原来体积的10b倍,由于加水稀释时对其电离平衡有促进作用,故其a<pH<(a+b),室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溶液的pH值范围:3<pH<4 ;‎ ‎(2)pH=1和pH=3的硫酸中c(H+)分别为:0.1mol·L-1、10-3 mol·L-1,先计算混合溶液中c(H+)=mol·L-1,混合液的pH=-lg≈1+lg2=1.3;‎ ‎(3)在‎25℃‎时,100ml 0.6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0.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n(碱)<n(酸),所以酸过量,溶液显示酸性,求混合溶液中c(H+)=mol·L-1=0.1mol·L-1,所以混合液的pH=-lg0.1=1;‎ Ⅱ.(1)实验时应先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解后配制成溶液,量取待测液于锥形瓶中,然后用标准液进行滴定,故答案为:C;A;B;E;‎ ‎(2)D步骤中尖嘴部分应充满液体,无气泡。‎ ‎(3)指示剂为甲基橙,变色范围为 3.1~4.4,终点时pH约为4.4,滴定终点时锥形瓶中颜色变化: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 ‎(4)若酸式滴定管不用标准盐酸润洗,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因标准液浓度变小,用量变大,测定结果偏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