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宁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集宁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计48分)‎ ‎1.近年来,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为此,国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从劳动价值论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因为 ‎①商品的质量是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 ‎②商品的质量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④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产品的服务和质量是产品使用价值的体现,开展质量行动就是因为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③④正确切题。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商品的质量,①说法错误;商品的交换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是商品的质量,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点睛】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注意:使用价值不决定价值,但使用价值好的商品有利于实现价值,一个人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2.2019年1月,特斯拉第一个海外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产业区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第一个获批在中国独资建厂的外资车企。特斯拉技术先进,国产化将带来“鲶鱼效应”,搅动中国汽车产业生态。不考虑其他因素,以下图示(P为价格,Q为数量,D为需求线)正确反映了特斯拉国产化带来的影响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特斯拉技术先进,国产化将带来“鲶鱼效应”,搅动中国汽车产业生态。特斯拉国产化可通过降低成本,降低汽车价格来扩大销售,这样会加剧汽车行业竞争,导致本土品牌的需求量减少,①③项正确反映了特斯拉国产化带来的影响;②项表示特斯拉品牌价格上涨,与题意不符;④项表示本土品牌需求量增加,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有何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既定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于相互替代的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对于互补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3.当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倾向于选择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消费需求从基础功能性需要逐步升级为享受性需要,添加了更多情感因素,融合了对品牌、文化、时尚等多方面的追求。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00后开始成为消费主力军,这些年轻群体对新鲜事物接受更快,更追求时尚和独特的风格。对此,生产和零售企业应 ‎①挖掘细分市场需求,把握目标客户消费特点 ‎②从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转变为关注商品的价值 ‎③以对品质和情感因素的关注取代对价格关注 ‎④构建高效品牌架构和战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针对80后、90后、00后的消费特点以及这些年轻群体对新鲜事物接受更快,更追求时尚和独特的风格这些情况。生产和零售企业应挖掘细分市场需求,把握目标客户消费特点,构建高效品牌架构和战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①④项符合题意;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生产和零售企业既要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又要关注商品的价值,②项说法错误;随着消费升级,消费需求添加了更多情感因素,但仍然会重视价格的因素,对品质和情感因素的关注并不能取代对价格关注,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是把商品当作统一体对待的,消费者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而生产者希望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需求,顺利实现价值。‎ ‎4.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自‎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该税收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①激发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 ‎②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③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放贷 ‎④改变金融企业税收负担预期 ‎⑤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A. ①→②→④→③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①→⑤ D. ⑤→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等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这一政策会改变金融机构税收负担预期,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从而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激发小微企业经营活力,其传导路径为④-③-②-①;税收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是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起的,而贷款利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起的,针对部分企业贷款的税收政策的调整会引导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方向,但并不会改变贷款利率,⑤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税收作为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就是通过征税来引导企业按照国家鼓励的产业发展方向进行投资决策。‎ ‎5.2018年以来,由于美元持续加息,全球非美货币对美元汇率承压走低。为缓解本币过度贬值带来的不利经济影响,多国(地)纷纷跟随美元加息,但中国坚持不加息,且保持了6.8%的较高经济增速和人民币汇率相对强势,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中国不加息政策效应的发生机制是 ‎①保证经济转型所需资金 ‎②保持货币供应相对充裕 ‎③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④增强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心 ‎⑤保持国民经济中高速增长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①→②→③‎ C. ③→②→①→⑤→④‎ D. ②→①→③→⑤→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不加息的政策,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人民币相对强势,其发生机制,即政策效应的形成机理是:不加息可以保持货币供应相对充裕,从而使经济转型升级所需资金充裕,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进而保持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心,人民币自然也就会保持相对强势,故正确顺序应该是②→①→③→⑤→④,D项排序正确。答案选D。‎ ‎6.我国探月工程面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社会资本、企业参与嫦娥四号任务,并以此为试点,探索引入社会资本的新模式。这种做法:‎ ‎①有利于减轻探月工程的财政负担,加速航天技术创新 ‎②旨在发挥不同所有制资本优势,促进民营经济的创新 ‎③意在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专项研发 ‎④表明国家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集中人力财力办大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探月工程面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社会资本、企业参与并探索引入社会资本的新模式。这种做法意在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专项研发,有利于减轻探月工程的财政负担,加速航天技术创新,①③符合题意;我国探月工程面向社会资本开放,目的是通过发挥不同所有制资本优势,促进航天技术创新,而不是促进民营经济的创新,②说法错误;材料强调要发挥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④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怎样实现的?‎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①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②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7.2018年,我国增值税改革从5月至10月合计减税2980亿元,个人所得税改革实施当月就减税316亿元,前10个月落实支持“双创”税收优惠政策共减税6789亿元。上述举措的共同目的在于 ‎①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②缩小收入差距,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③贯彻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④完善分配政策,提升经济发展效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设问是上述举措的共同目的,“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只对企业,未涉及个人,①不符合题意;“缩小收入差距,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只对个人,未涉及企业,②不符合题意;增值税、个税“双创”税收优惠政策的共同目的在于贯彻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完善分配政策,提升经济发展效率,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财政就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增长滞缓、需求不足时,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增发国债、适度增加赤字,刺激总需求的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采取紧缩型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发国债、压缩赤字规模)抑制总需求的增长,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思路,主要强调通过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创新)的配置优化、提高使用效率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下列做法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的是( )‎ ‎①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打造中国产品优质名片 ‎②积极推动个税改革,增加税前抵扣项目,减轻居民税负 ‎③转变外贸出口方式,提高出口产品数量 ‎④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打造中国产品优质名片,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①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②体现了需求侧改革的要求,不符合题意;③不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排除;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通过劳动要素的配置优化,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④符合题意。本题选B。‎ ‎9.‎2018年11月5日,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拉开帷幕,3600多家参展企业齐聚上海,参展国遍及五大洲,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展会期间举办了多场大型供需对接活动,促进展会成交。举办进口博览会 ‎①是中国主动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 ‎②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③表明中国是自由贸易的主导力量 ‎④是基于进口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多家参展企业齐聚上海,参展国遍及五大洲,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和最不达国家。展会期间将举办多场大型供需对接活动,促进展会成交。这说明举办进口博览会是中国主动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①②项符合题意。‎ ‎③:中国是自由贸易的重要推动力量,不是主导力量,③错误。‎ ‎④: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起基础性作用,④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A。‎ ‎10.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一“已变”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也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起点。与此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根据这对“已变”和“未变”,我们要 ‎①顺应“已变”,提出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 ‎②顺应“已变”,把改革作为新时期的中心工作 ‎③立足“未变”,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④立足“未变”,努力实现区域之间同质化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已变”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也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起点,这要求我们顺应“已变”,提出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①符合题意;经济建设是新时期的中心工作,②表述错误;“未变”是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要求我们立足“未变”,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③符合题意;努力实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而不是同质化发展,④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11.‎2018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自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行动者、示范者,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对此公民可以:‎ ‎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工作 ‎②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管,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③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参加各类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④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践行生态环境责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自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行动者、示范者,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对此公民可以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践行生态环境责任,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参加各类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为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贡献,③④符合题意。‎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不是民主监督方式,①说法错误。‎ ‎②: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管是政府的职能,不是公民的职责,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1)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怎样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我们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 ‎12.习总书记强调,必须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探索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在有实际需要的地方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落实这一精神的意义在于 ‎①完善多元共治的农村社区治理结构 ‎②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基础性工程建设 ‎③拓宽村民参政议政的渠道,提高参政意识 ‎④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强化社会管理职能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③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参政议政的渠道的拓展的问题,且观点的表述与题意不符。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府,故表述“行政管理”是错误的。故排除④。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探索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在有实际需要的地方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落实这一精神的意义在于完善多元共治的农村社区治理结构,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基础性工程建设。①②选项入选。选B。‎ ‎13.我们已处于一个多元的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令人感叹。虚假,暴力、低俗等不良信息的存在和传播如宏伟建筑中的残砖败瓦,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提出,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材料表明 ‎①国家运用专政职能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依法行使表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 ‎③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④公民利用网络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题干未涉及专政职能,①与题意无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②错误;“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反映了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③正确;“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反映了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④正确。故选D。‎ ‎14.‎2018年8月24日,按照党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决策部署和《监察法》的有关规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国家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工作办法》,决定建立特约监察员制度,并对特约监察员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旨在 ‎①健全组织架构,推动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 ‎ ‎②有效制约权力,促进政府树立和维护权威 ‎③完善监督机制,促进国家公职人员提高履职能力 ‎④实现自我净化,打造用信任代替监督的反腐环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知识。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旨在健全组织架构,推动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完善监督机制,促进国家公职人员提高展职能力,①③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未涉及政府,②不合题意;“信任”不能代替“监督”,④表述错误。本题选A。‎ ‎15.‎‎2019年4月16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各地要充实、加强基层养老工作力量,强化区域养老服务资源统筹管理。健全市场机制,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上述要求有利于:‎ ‎①创新社会管理,建设有限政府 ‎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 ‎③实现基层政权建设与群众自治的有机结合 ‎④促进社会治理多元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中所提出的要求,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建设有限政府,促进社会治理多元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①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建设法治政府问题,②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涉及基层政权建设,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①各级政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法制轨道上开展工作。政府履行基本职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②我国正在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生活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16.按法定程序,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首先应该由中共中央提出“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然后由国务院根据建议编制“十三五”规划(草案),再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最后由国务院负责实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共中央是国家最高领导机关,全国人大是最高立法机关,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 B. 在中共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国务院履行政府职能 C. 全国人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各自行使自己权力,并互相制衡 D.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领导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工作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首先由中共中央提出“十三五”规划的建议,这是因为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再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这是因为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最高决定权,最后由国务院负责实施,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这体现了国务院履行政府职能,B 正确;中共中央是党的领导机构,不是国家机关,排除A;中共中央不行使国家权力,且人大与政府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排除C;中共中央领导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工作,排除D。故选B。‎ ‎17.习近平指出,民主集中制包括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要把民主和集中有机统一起来,真正把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变成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工作优势。下列做法体现民主与集中有机统一的是:‎ ‎①某市通过价格听证会听取代表意见,形成公交调价方案 ‎②某村党支部要求支委与书记保持一致,以提高决策的民主性 ‎③某领导强调要尊重本部门实际,有选择地执行上级政策 ‎④某地因地制宜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某市通过价格听证会听取代表意见,形成公交调价方案,既发挥了民主,又体现出了集中,某地因地制宜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既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又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故①④正确。‎ ‎②:某村党支部要求支委与书记保持一致,体现的是集中,没有体现出民主,②错误。‎ ‎③:某领导强调要尊重本部门实际,有选择地执行上级政策,无法体现出集中,③错误。‎ 本题选B项。‎ ‎18.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指出,今年是全国政协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把握人民政协新的历史方位,坚守信念和定力,汲取经验和智慧,推动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人民政协是 ‎①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和合作平台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和组织形式 ‎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①错误。‎ ‎②:人民政协不是政治联盟,②错误。‎ ‎③④: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和组织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9.2018年,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国外交用一张十分亮眼的成绩单,提振了世界的信心。外交部长王毅说:“中国外交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不为任何迷雾所惑,不被一切风浪所阻。”中国外交之所以亮眼的原因有 ‎①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②积极贡献中国智慧,构建中国主导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寻求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积极发展全球结盟伙伴关系 ‎④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国外交之所以亮眼的原因有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错误,错在“主导”;我国对外坚持不结盟,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故在对外交往上,我国不称霸、不结盟、也不想成为世界的“主导”,获得“领导权”。‎ ‎20.美国‎2018年2月28日通过“台湾旅行法”,鼓吹台美官员“互访”。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表示美国已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并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中方的态度表明 ‎①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②在涉及国家利益问题上,中国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③领土争端、国家间的冲突仍是当前国际社会斗争的焦点 ‎④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神圣不可侵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美国通过“台湾旅行法”,鼓吹台美官员“互访”,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神圣不可侵犯,中方的态度表明在涉及国家利益问题上,中国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②④符合题意。‎ ‎①: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材料未体现中国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排除①;‎ ‎③: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和反霸的斗争仍是当前国际社会斗争的焦点,③错误。‎ 故选C。‎ ‎21.梁启超高度重视思想的力量。他指出:“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的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直接转换为物质力量 ‎③思想文化的演进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该观点肯定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①符合题意,‎ ‎②:该选项中“直接”说法错误,②排除。‎ ‎③:该选项中“决定”夸大了文化的作用,③排除。‎ ‎④:“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可见,梁启超的观点中,肯定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2.当今,看似繁荣的国内儿童书市场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孩子们“如数家珍”的大多数童书都是外国书籍,如美国的《贝贝熊》、法国的《不一样的卡梅拉》等,“西餐”悄然成为孩子们“餐桌上的主菜”。这引发了很多有识之士的担忧。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②依托深厚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 ‎③应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觉抵制“西餐”文化的传播 ‎④开发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原创童书,增强文化认同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题中事例强调我国儿童书市场民族文化的缺失,说明要依托深厚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同时开发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原创童书,增强文化认同感,②④符合题意。‎ ‎①:题中事例强调我国儿童书市场民族文化的缺失,而不是强调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①说法错误。‎ ‎③: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而不是自觉抵制西方文化,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我们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②(基本途径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同时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基本途径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⑤文化创新要依靠人民群众,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⑥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3.“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不论是在哪里,每当这首优美的乐曲响起,各族人民都会共情共鸣,跟着乐声一同吟唱,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这种激荡在各族人民心中的情感 ‎①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②体现了各族人民对找们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火炬,体现了我们共同价值追求 ‎④深深植根于中华各族人民心中,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④:由材料可知,这种爱国情感深深植根于中华各族人民心中,体现了各族人民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火炬,体现了我们共同价值追求,排除①③。‎ 故本题选B。‎ ‎【点睛】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整体精神风貌。‎ ‎24.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到西方推动的各种“颜色革命”,我们可以管窥到西方文化霸权的顶层设计和霸权逻辑,以及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失控的灾难性后果。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需要 ‎①用开放的胸怀对待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②提高文化安全意识,筑牢文化发展的安全屏障 ‎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抵制各种外来思想影响 ‎④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激发自身文化发展的内在活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定文化自信。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不是指导思想的多元化,①错误。‎ ‎②④:面对西方文化霸权的顶层设计和霸权逻辑,以及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失控的灾难性后果,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需要提高文化安全意识,筑牢文化发展的安全屏障,要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激发自身文化发展的内在活力,②④符合题意。‎ ‎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抵制各种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③错误。‎ 故本题选D。‎ ‎25.‎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坠落、生活上腐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 ‎①坚定信仰,增强辨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 ‎②发挥理想信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③发挥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坠落、生活上腐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坚定信仰,增强辨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①④符合题意。‎ ‎②:理想信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其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②说法错误。‎ ‎③:材料未涉及发挥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6.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逐斯融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路中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将其融入中国道路,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完美“超越式传承”。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中国道路意在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强基固本 ‎②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③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中国道路,能够促进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作用,意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强基固本,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故①②正确;③④选项不是材料中所要表达的目的,故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27.一个人的青春是平庸无奇还是璀璨夺目,“觉醒”堪称关键变量。“觉醒”了的青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即使处于痛苦、困厄之中,也能潜心积蓄站起来的力量。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意识能动性是对事物正面的、理想化的反映 ‎②高昂的精神时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推动作用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精神力童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材料中“觉醒”的力量,是指意识的能动作用,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推动作用,能调节人们的生理活动,②③符合题意;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具有促进作用,并非所有意识都是正面的,①错误;精神力量要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的力量,④错误。故选C。‎ ‎28.2018年12月,优酷等平台打造了一款选拔类综艺节目,通过人工智能选出了相关嘉宾。对用户来说,或许从选角那一刻起,背后就藏有新技术的“大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工智能具有独立的意识,是新的实践主体 B. 科技进步让人工智能成为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 C. 人工智能体现了人类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 D. 人工智能能够模拟人的思维并具有主动创造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人工智能并不具有独立的意识,也不是实践的主体,只有人具有意识,人才是实践的主体,A错误。‎ B: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使人脑,而不是科技进步,B错误。‎ C:人工智能的相关行为都是人类意识在改造世界的体现,C正确。‎ D:人工智能能够模拟人的思维,但并具有主动创造性,D错误。‎ 故本题选C。‎ ‎29.‎ 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应得出的结论是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每一个认识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只要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就发现了真理 ‎④错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真理和谬误。①④:“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这一自白告诉我们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错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①④符合题意。‎ ‎②:谬误转化为真理是需要一定条件下的,因此不是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②错误。‎ ‎③:“只要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就发现了真理。”说法过于绝对化,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真理与谬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30.‎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伶仃洋天堑变通途,使粤港澳之间的交通往来更加便捷。这说明 A.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科学技术的产物 B. 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可以建立事物新的联系 C. 充分发挥主现能动性就能创造联系 D. 人们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社会实践的产物,A 错误;人们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可以建立事物新的联系,而不是根据人自身的需要,故B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不能创造联系,故C错误;港珠澳大桥的正式开通,使伶仃洋天堑变通途,使粤港澳之间的交通往来更加便捷,这说明人们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正确理解该内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不能把普遍联系理解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事物总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在这一点上是无条件、绝对的;而某一具体事物与另一具体事物是否有联系,则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 ‎(2)联系的普遍性不仅指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联系,还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联系。 ‎ ‎(3)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等同于联系。联系的普遍性是联系的特征之一,另外,联系还具有客观性、多样性特征。 ‎ ‎(4)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31.‎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人生最幸福。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成功没有年龄界限,只有起步不同,努力的起点不同,但努力的人最美丽,努力者的世界最精彩!材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①坚持价值观的指引,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要脚踏实地,把人生奋斗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 ‎③奋斗能减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 ‎④要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强调个人努力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启示要脚踏实地,把人生奋斗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观点强调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启示要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入选。①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通过个人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与价值观指引、奉献社会无关,排除。③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奋斗能够克服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但并不能减少障碍与困难,排除。故本题选D。‎ ‎32.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政策为此不断调整,由“普遍一孩”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这表明 ‎①人口状况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 ‎②生产方式必须与我国的人口政策相适应 ‎③人口状况的客观性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④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从“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可得出结论人口状况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①入选。‎ ‎②:人口政策必须与生产方式相适应,②错误。‎ ‎③:人口作为社会的构成因素(还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等)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体现了人口状况的客观性,③入选。‎ ‎④: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只是影响因素,④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52分)‎ ‎33.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增强,2019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全面爆发。‎ 大健康产业是指以健康产品制造业为支撑,以健康服务业为核心,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满足社会健康需求的全产业链活动,横跨一、二、三产业,如第一产业中的有机农业、中草药种植;第二产业中的健康食品、医药及健康装备器材制造;第三产业中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健康金融服务等。‎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大健康产业正成为各方资本竞相追逐的朝阳产业。2012年大健康产业增加值规模为41742.1亿元,2016年大健康产业增加值上升到72590.7亿元,2030年大健康产业增加值或将达18万亿元。‎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意义。‎ ‎【答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扩大生态和健康等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创造新的消费动力(或推动消费升级),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助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或“创新经济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经济增长转向依靠内需驱动(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解析】‎ ‎【分析】‎ 此题以我国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为背景材料,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 ‎【详解】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经济生活”的知识,属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的“满足社会健康需求”、“横跨产业”、“正成为各方资本党相追逐的朝阳产业”等信息分别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三大产业融合,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推动健康产业供给侧改革,提升健康产品供给质量;助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和发展,为经济提升新动能;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点睛】“意义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介绍 ‎“意义”类设问往往以“意义”“作用”“影响”等词语为题眼,要求学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所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所具有的作用或所产生的影响作出具体分析。此类设问的指向都比较明确,就是要求学生分析“意义”,所以审题的难度相对较小。但具体答题过程中要用到什么知识,或要从什么角度来分析意义,在设问中往往是没有明确说明的,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综合分析,所以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2.解题规律 解答“意义”类设问的题目,关键是找到答题的切入点。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答“意义”类设问可从以下四方面找到切入点。‎ 第一,根据设问的主体分析其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政治生活中常见的主体有党、国家(政府、人大、法院等)、人民、人大代表、公民等;经济生活中的常见主体有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另外,有时我们还可把主体扩大,如有些题目中可考虑对“农民”的意义、对“农业”的意义、对“农村”的意义、对“产业结构”的意义、对“国民经济”的意义等。总之,考虑意义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对“谁”有意义。 ‎ 第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意义。‎ 第三,确定范围分析其意义。在答“意义”类设问时,一般可考虑两个范围,一是知识范围,即把问题分解成“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文化意义”等小问题来分析;二是区域范围,即考虑对“当地”有何意义、对“国家”有何意义、对“世界”有何意义。当然,很多题目是两种范围要结合在一起分析。‎ 第四,回归教材分析其意义。即把设问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 ‎“意义”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抓住一个切入点进行分析,极易导致漏答。其实,在具体设问当中,并不一定是一个问题一个切入点的,而是在一个设问中蕴含着多个切入点,需要我们全面考虑,不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十大措施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小微企业有216万户,受惠面在90%以上,减税51亿元;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2700万户,减税189亿元。‎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 ‎【答案】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健康发展能吸纳阿亮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税负较重,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税收优惠可降低小微企业负担,有利于其生存与发展,引导和鼓励大众企业、万众创新。‎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考生要回答小微企业的重要性,即小微企业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回答小微企业的重要性,即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即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解决就业等;然后回答我国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措施,即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考点定位】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方法锦囊】 有关“原因类”设问的一般解法 解此类题一般是要理论结合现实来回答。具体地说,我们不仅要解释某种现象或某种结果产生的原因,有的还要从影响意义来说明,对负面的消极的要说危害,对正面的积极的要说意义。最后还要说明不这样做的后果,需要说明的是,阐述的原因要根据材料又不能拘泥于材料。对于原因类设问的解答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35.材料:‎2018年6月1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财政部负责人在作说明时表示,草案综合考虑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5000元/月(6万元/年)。按此标准并结合税率结构调整测算,取得工资,薪金等综合所得的纳税人,总体上税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财政部与全国人大的关系及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推动个人所得税改革?‎ ‎【答案】关系:①国家财政部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由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②政府是人大的执行机关,材料中,财政部必须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关于个人所得税法新的法律规定。‎ 原因:①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必须捍卫人民利益,减轻人民税负;②是由政府自身的性质和工作原則决定的,个税改革反映了政府捍人民利益积极做到对人民负责。③政府要积极履行职能,推动个人所得税改革是政府更好行使履行经济建设职能的需要。‎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说明国家财政部与全国人大关系及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推动个人所得税改革。本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小问题,考生在作答的过程中需要依次进行分析作答。针对第一个小问题,需要明确财政部属于政府单位,故主要说明国家财政部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财政部必须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关于个人所得税法新的法律规定即可。第二个小问题属于原因类主观解析试题,解答此类题目,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第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故主要可以从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原则以及职能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易混提醒:‎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 前者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 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指“一府两院一监察”,包括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等。它们的关系是后者对前者负责,由前者产生,前者对后者进行监督。‎ ‎3.“国家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 前者指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后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国人大既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又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而地方各级人大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 ‎36.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在发展对外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屡屡遇到各种障碍,有对我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质疑声音,有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意抵制,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摩擦与冲突,也有基于中国威胁论的无端抵毁……但是,重重障碍不能阻挡我们对外开放的步伐。‎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应对上述问题?‎ ‎【答案】①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要坚定的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进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③始终不渝的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化解中国威胁论。‎ ‎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要提高科技力和经济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以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每点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设问指向我国应如何应对上述问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主要包括:国际社会的成员、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我国的外交政策;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细化分析,实现知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考点:国家利益、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我国的外交政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