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实验回扣学案(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实验回扣学案(全国通用)

第 2 讲 实验回扣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 38 个“不” 1.药品的规范存放,取用的使用 (1)试纸①___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__ (2)②__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__,更③__不能品尝__药品的味道。 (3)液态溴有毒且易挥发,应贮存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加水封,④__不能用橡胶塞__;盛 NaOH 溶液的试剂瓶⑤__不能用玻璃塞__而应用橡胶塞。 (4)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⑥__不得抛弃__,也⑦__不要放回原瓶__(活泼金属钠、钾等例 外)。 2.实验器材的规范使用 (1)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⑧__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__ (2)酒精灯的使用,⑨__不能用一个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__,⑩__不可用嘴吹 灯__,燃着时⑪__不可添加酒精。__ (3)烧瓶、烧杯、锥形瓶⑫__不能直接加热__。 (4)试管中的液体⑬__不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__;加热时试管口⑭__不能对着人__。 (5)量筒⑮__不可用于配制溶液或作反应容器__;⑯__不可用于加热__。 (6)使用胶头滴管“四不能”:⑰__不能接触容器内壁__,⑱__不能平放和倒拿__,⑲__ 不能随意放置__,未经清洗的滴管⑳__不能吸取别的试剂__。 (7)锥形瓶在做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21 __不需干燥__,○22 __不能用待装液润洗__。 (8)酸式滴定管用来盛装酸性溶液,○23 __不能盛装碱性溶液__;碱式滴定管用来盛装碱性 溶液,○24 __不能盛装酸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__。 (9)容量瓶○25 __不能长期存放溶液__,更○26 __不能作为反应容器__,也○27 __不能加热__, 瓶塞○28 __不能互用。__ 3.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 (1)测反应混合液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混合液中但○29 __不能接触容器内壁__; 测蒸气的温度时,水银球应在液面以上,○30 __不能插入溶液中__。 (2)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31 __不能用蒸馏水湿润__。 (3)过滤时○32 __不能搅拌__,否则会损坏滤纸;在蒸发浓缩结晶时○33 __不能将溶液蒸干 __,否则有的物质温度过高时会受热分解。 (4)钠、钾着火,○34 __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或水扑灭__,应用干燥的沙土盖灭。 (5)浓硫酸○35 __不能干燥碱性及具有还原性的气体__,CaCl2○36 __不能干燥 NH3__。 (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时○37 __不能再加蒸馏水__。 (7)进行焰色反应时,选用的材料本身灼烧时○38 __不能带有颜色__,最好选用铂丝或无锈 铁丝。 二、化学实验中的 16 个“先与后” 1.实验器材的规范使用 (1)加热试管时,①__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__。 (2)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②__先检查是否漏水,后洗涤干净__。 (3)组装仪器顺序:③__先零后整__,由左至右。④__先里后外__,拆装置与之顺序相反。 (4)称量药品时,⑤先在两盘上放一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性药品放在小烧杯等玻璃 器皿中),再放药品。 2.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 (1)制取气体时,⑥__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__。 (2)用排液法收集气体时,⑦__先移导管后撤酒精灯。__ (3)用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要⑧__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再将 试纸靠近气体检验。__而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要⑨__先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少许滴 到放在表面皿中央的干燥 pH 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__ (4)中和滴定实验,用蒸馏水洗净的滴定管、移液管要⑩__先用待盛液洗涤 2~3 次后, 再盛装试液。__注入滴定管中的液体液面开始在“0”刻度以上,当赶走滴定管尖嘴部分的空气 后,溶液液面应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 (5)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应⑪__先验纯后点燃__,比如 H2 的爆炸极限是在与氧气混合 4% 到 74.2%时,如果不验纯,就不知道集气瓶内有没有掺杂的氧气,点燃时就容易爆炸;净化 气体时,应⑫__先净化后干燥__。 (6)做焰色反应实验,每做一次,铂丝都应当先蘸取浓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后再做 下一次。做钾的焰色反应实验时,⑬__先通过蓝色钴玻璃,再观察火焰颜色。__ (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溶液时,溶解或稀释后的溶液应⑭__先冷却再移入容量瓶__。 (8)浓硫酸沾到皮肤上,⑮__先迅速用干布擦去,再用水冲洗,__千万不得先用水冲洗; 碱液粘到皮肤上,立即用较多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9)检验蔗糖、淀粉水解程度时,⑯__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 NaOH 溶液中和 H2SO4,再 加银氨溶液或新制 Cu(OH)2 悬浊液。__ 三、化学实验中的 7 个“上、下” 1.收集气体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29 的用①__向上__ 排空气法收集,小于 29 的用 __向下__排空气法收集。 2.分液操作时,②__下层液体__应打开旋塞从__下方放出__,③__上层液体__要从分液 漏斗的__上口倒出__。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在引流时,玻璃棒的上面不能靠在容量瓶口,而下端则 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的内壁上(即④__下靠上不靠,下端靠线下__)。 4.用水冷凝气体时,冷凝管中水从⑤__下端口流入上端口流出__(逆流原理)。 5.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⑥__水银球应在液面下,而测蒸气温度时,应在液面上。__ 6.制气体实验中,⑦__长颈漏斗的末端插入液面下,而用分液漏斗加液时,漏斗下端不 能插入液面下。__ 四、化学实验中的 5 个“0” 1.滴定管①__“0”刻度在滴定管的上部__(但不是最上端),在量取液体的体积时,液面 不一定要在“0”刻度,但要在“0”刻度以下;滴定管读数时,装液或放液后,需等 1~2 min 后 才能观察液面高度。 2.量杯、量筒、容量瓶没有②__“0”刻度。__ 3.温度计的③__“0”刻度在温度计的中下部。__ 4.托盘天平中的④__0 刻度在标尺的最左边__,天平在使用时要调“0”,使用后要回 “0”。 5.实验记录中的⑤__一切非“0”数字均是有效数字。__ 五、化学实验中的 15 个数据 1.实验仪器的精确度 (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①__0.1_g__。 (2)10 mL 量筒的精确度为②__0.1_mL__;100 mL 量筒的精确度为 1 mL,无“0”刻度,小 刻度在下方。 (3)滴定管的精确度为③__0.01_mL__,“0”刻度在接近上口处。 (4)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只能读取一个值,该数为容量瓶的容量值。 2.实验操作时的有关数据标准 (1)试管在加热时所加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④__1 3__,且要与桌面成⑤__45°角__;用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夹在离管口⑥__1 3__处。 (2)液体取用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⑦__1~2__ mL。 (3)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为其容积的⑧__1 4~2 3__。 (4)烧杯、烧瓶加热时盛液体量均为容积的⑨__1 3~2 3__,蒸发皿加热时液体量不宜超过容 积的⑩__2 3__。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烧杯和玻璃棒要洗涤⑪__2~3 次__。 (6)用烧杯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时一般加到距离刻度线⑫__1~2_cm__处要改用胶头滴管 定容。 (7)中和滴定实验时,酸碱指示剂的用量一般是⑬__2~3__滴。 (8)在测定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为保证加热过程中使结晶水全部失去,实验中需加热、 称量、再加热、再称量,直到最后两次称量值之差不超过⑭__0.1__g。 (9)焰色反应完毕,要把铂丝放在盐酸中浸渍⑮__2~3_min__,再用蒸馏水洗净,保存在 试管中,使它洁净不沾污垢。 六、化学实验中的 20 种方法 1.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SO 2-4 的操作方法 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先加过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若有沉淀则静置后取上层清液继 续实验);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里含有 SO2-4 ,反之则证明溶液里 不含 SO2-4 。 2.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Cl-的操作方法 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先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若产生白色 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溶液里含有 Cl-,反之则证明溶液里不含 Cl-。 3.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NH +4 的操作方法 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检验产生的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溶液里含有 NH+4 ,反之则溶液里不含 NH+4 。 4.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Fe3+的操作方法 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酸钾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里含有 Fe3 +,反之则证明溶液里不含 Fe3+(若溶液里只含有 Fe3+也可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沉淀的颜 色)。 5.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Fe2+的操作方法 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先滴加几滴硫氰酸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新制的氯水(或 通入氯气),若溶液变血红则证明溶液里含有 Fe2+,反之则证明溶液里不含 Fe2+。 6.检验含有 Fe3+的溶液中含有 Fe2+的操作方法 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滴加少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说明含有 Fe2+。 7.检验某含有大量 SO 2-4 的溶液中是否含有 Cl-的操作方法 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先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 加少许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里含有 Cl-,反之则证明溶液 里不含 Cl-。 8.检验溶液中含有 SO 2-3 的实验方法 取待测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先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充分过滤,取 沉淀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加 热褪色后的溶液红色复现,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 SO2-3 。 [注意]要排除 HSO -3 的干扰。 9.检验 NH4Cl 固体中是否含有 Na2SO4 的操作方法 取少许固体试样置于试管中,充分加热,若试管中无固体物质残留,说明氯化铵固体中 不含硫酸钠,反之则含有硫酸钠。 10.证明亚硫酸钠已经被氧化的实验方法 取少许亚硫酸钠试样置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至不再 产生气体,再向其中滴加几滴 BaCl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亚硫酸钠已经被氧化。 [注意]不能用稀硝酸或硝酸钡溶液,防止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 11.检验二氧化硫气体的操作方法 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溶液红色复现,说明气体是二 氧化硫。 12.证明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的实验方法 取少许碳酸钠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使溶液呈红色,再向红色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的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碳酸钠溶液的碱性为碳酸 根水解所致,即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13.证明 HA 是一元弱酸的实验方法 ①取 NaA 溶于水配制溶液,测溶液的 pH,若溶液的 pH>7,则证明 HA 为一元弱酸。 ②准确配制 0.01 mol·L-1 的 HA 溶液,测其 pH,若 pH>2,则证明 HA 为一元弱酸。 14.证明 NH3·H2O 为一元弱碱的实验方法 ①测 NH4Cl 溶液的 pH,若 pH<7,则证明 NH3·H2O 是一元弱碱。 ②配制 0.01 mol·L-1 的 NH3·H2O,测其 pH,若 pH<12,则证明 NH3·H2O 为一元弱碱。 15.证明两种酸酸性强弱的实验方法 利用相对强的酸可以制取相对弱的酸的反应原理设计实验,如证明草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的方法是:向盛有少量 NaHCO3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草酸溶液,若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无色无味气体,说明草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16.证明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方法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规 律设计实验,要求实验过程中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①证明 Cl2 的氧化性大于 Fe3+的方法: 向含有 KSCN 的 FeCl2 溶液中通入 Cl2,若溶液变成血红色,则说明氧化性:Cl2>Fe3+。 反应原理为:Cl2+2Fe2+===2Fe3+2Cl- ②证明 I-的还原性强于 Fe2+的方法: 向含有淀粉的 KI 溶液中加入 FeCl3 溶液,若溶液变成蓝色,则说明还原性:I->Fe2+。 反应原理为:2Fe3++2I-===2Fe2++I2 17.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的方法 气流通过试剂的先后顺序以及作用分别是: 18.实验室证明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铜并检验产物二氧化碳的实验设计 CO 气体依次通过的实验装置以及各装置的作用如下: 硬质玻璃管 (盛CuO,主反应装置)⇨澄清石灰水 (检验CO2) ⇨NaOH溶液 (除去CO2) [注意](1)点燃酒精灯之前一定要检验 CO 的纯度。 (2)先通一氧化碳驱除装置中的空气后再点燃主反应装置的酒精灯。 (3)停止加热硬质玻璃管后要继续通入 CO 直至玻璃管冷却。 (4)NaOH 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便于尾气燃烧。 (5)实验现象: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9.实验室进行乙二酸分解产物(H2O、CO2、CO)的检验的实验设计 已知信息:(1)乙二酸的熔沸点较低,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容易气化;(2)草酸钙是难溶 于水的白色沉淀。 各实验装置以及各装置的作用如下: [注意](1)草酸蒸气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要事先除去草酸蒸气。 (2)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不利于一氧化碳的燃烧,要事先除去二氧化碳。 (3)也可以用碱石灰一次性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4)要有尾气处理装置,常用燃着的酒精灯消除 CO 对空气的污染。 20.探究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水后红色褪去的原因的实验设计 褪色原因:(1)氯水中的成分与 NaOH 反应消耗了 NaOH,使溶液的碱性减弱所致。 (2)氯水中的次氯酸发挥了漂白作用所致。 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1)正确,若溶液不变红色则(2)正 确。 [注意]实验的关键是检验酚酞是否还存在。 三、教材重要实验再观摩 1.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方法、装置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把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进行分离 (1)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 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 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若滤液浑浊,需重新过滤 分离易溶性固体溶质 (1)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 度过高造成液体溅出 (2)当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 余热蒸干液体 (1)萃取:利用溶质在 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 解度的不同,用一种 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 一种溶剂的组成的溶 液里提取出来 (2)分液:两种液体互 不相溶且易分层 (1)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 溶剂中大 (2)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互不反 应 (3)萃取剂与溶质易分离 (4)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 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 倒出 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 液体混合物 (1)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 管口处 (2)蒸馏烧瓶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防 止液体暴沸 (3)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下口进水,上 口出水 2.溶液的配制 (1)配制流程 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2)配制图示 3.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实验现象:有气体产生,且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反应原理:3Fe+4H2O(g) =====△ Fe3O4+4H2。 4.Na2O2 与水反应 将水滴于盛有少量 Na2O2 固体的试管中,立即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气体的 成分。 反应原理:2Na2O2+2H2O===4NaOH+O2↑。 5.鉴别 Na2CO3 和 NaHCO3 分别用 Na2CO3 和 NaHCO3 做实验,观察现象。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药品 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Na2CO3 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Na2CO3 加热不分解 NaHCO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NaHCO3 =====△ Na2CO3 NaHCO3 加热分解 +H2O+CO2↑ 能生成 CO2 6.Fe3+、Fe2+的检验 在 2 支试管里分别加入 5 mL FeCl2 溶液和 5 mL FeCl3 溶液,各滴入几滴 KSCN 溶液,观 察现象。 待检溶液 滴入 KSCN 溶液 FeCl3 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FeCl2 溶液 溶液不变色,但再滴入氯水后溶液变成红色 7.氨气的喷泉实验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 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实验现象:烧杯里的溶液由玻璃管迅速进入烧瓶形成美丽的红色喷泉。 实验结论:氨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8.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反应原理: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9.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反应原理:2H2SO4(浓)+Cu =====△ CuSO4+2H2O+SO2↑。 10.石蜡油的分解实验 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 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生成一定量的气体。 ①将气体通入酸性 KMnO4 溶液中,观察现象是 KMnO4 溶液褪色。 ②将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是溴的四氧化碳溶液褪色。 11.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现象:饱和碳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以闻到香味。 反应原理:CH3COOH+CH3CH2OH浓H2SO4 △ CH3COOCH2CH3+H2O。 12.铝热反应实验 将干燥的氧化铁与铝粉的混合物放入纸漏斗中,在混合物上面加少量 KClO3 固体,中间 插上一根镁带,并将镁带点燃。 实验现象: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放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 沙中。 反应原理:Fe2O3+2Al =====高温 2Fe+Al2O3 1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将 NO2 球浸入冰水、热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浸泡在冰水中的 NO2 球的红棕色明显变浅,浸泡热水中的 NO2 球中的红棕色 明显加深。 14.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 方法。 15.铜锌原电池 装置如下图所示,用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盐桥,将置有锌片 ZnSO4 溶液和置有铜片的 CuSO4 溶液连接起来,然后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并在中间串联一个电流表。 实验现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有电流通过电路。 反应原理:总反应为 Zn+Cu2+===Zn2++Cu 锌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Zn-2e-===Zn2+ 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Cu2++2e-===Cu 16.电解 CuCl2 溶液 在 U 形管中注入 CuCl2 溶液,插入两根石墨棒作电极(见下图),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 纸放在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阳极)附近,接通直流电源,观察 U 形管内的现象和试纸 颜色的变化。 实验现象:阴极石墨棒上逐渐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在阳极石墨棒上有气泡产生,气体 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成蓝色。 反应原理:总反应:Cu2++2Cl- =====电解 Cu+Cl2↑ 阳极反应式为 2Cl--2e-===Cl2↑ 阴极反应式为 Cu2++2e-===Cu 17.铁的吸氧腐蚀实验 将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如下图所示的具支试管中。几分 钟后,观察导管中水柱的液面高于试管内的液面,其原因是发生吸氧腐蚀,2Fe+O 2+ H2O===2Fe(OH)2,致具支试管内的压强小于室外的压强,导管中水柱上升。 四、高考常考的 9 种物质制备实验系统再挖掘 1.Cl2 的实验室制备系统 [实验装置] [常考问题] (1)实验室制 Cl2 时,能否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 提示:不能;因为 MnO2 与稀盐酸不反应。 (2)实验室制得 Cl2 中混有哪些杂质气体?如何除去? 提示:Cl2 中混有 HCl 气体和水蒸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Cl2 中的 HCl,用浓硫酸除去 Cl2 中的水蒸气。 (3)尾气吸收时,能否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多余的 Cl2? 提示:不能;因为溶液中 Ca(OH)2 的浓度小,吸收不完全。 (4)如何确定集气瓶中的 Cl2 已收集满? 提示:集气瓶中充满了黄绿色气体。 2.SO2 的实验室制备系统 [实验装置] [常考问题] (1)能否用 Na2SO3 和稀硫酸制取 SO2? 提示:不能;原因是 SO2 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且 SO2 能与水发生反应,故用 Na2SO3 与较浓的 H2SO4 或浓 H2SO4 制备。 (2)B 装置的作用是什么?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你能写出酸性 KMnO4 溶液与 SO2 发生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吗? 提示:验证 SO2 具有还原性;B 装置中的紫红色褪色或颜色变浅;5SO 2+2MnO-4 + 2H2O===5SO2-4 +2Mn2++4H+。 (3)C 装置的作用是什么?观察到现象是什么? 提示:验证 SO2 的氧化性;溶液中产生黄色浑浊。 (4)装置 E 中铜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 提示:增大铜与浓 H2SO4 的接触面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5)用方案二制取 SO2 时,如何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提示:将铜丝抽出,反应停止;将铜丝伸入浓 H2SO4 中,反应发生,产生 SO2。 3.NH3 的实验室制备系统 [实验装置] [常考问题] (1)实验室制氨气时,能否用 NH4HCO3 代替 NH4Cl? 提示:不能;因为 NH4HCO3 受热分解产生 CO2 气体,会使制得的氨气中混有杂质气体。 (2)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或干燥氨气)。 (3)试管口堵一棉花团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支撑固定导管的作用,且减少 NH3 与空气的对流,提高氨气的纯度。 (4)如何通过实验证明试管中的氨气已收集满? 提示: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色,说明 NH3 已收集满;或将蘸 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说明 NH3 已收集满。 4.H2 的实验室制备系统 [实验装置] [常考问题] (1)实验室中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 H2,能否用稀硝酸代替稀硫酸? 提示:不能;因为锌粒与稀硝酸反应不产生 H2,而是生成 NO。 (2)长颈漏斗颈口为什么要伸入到液面以下? 提示:防止产生的 H2 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故长颈漏斗颈口必须伸入到液面以下。 (3)广口瓶中的导气管为什么进气管短,出气管长? 提示: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4)用装置 A 制取气体有何优点?中学化学中还能用该装置制取哪些气体? 提示:用该装置制取气体时能通过弹簧夹做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即打开弹簧夹,稀 H2SO4 注入试管中与 Zn 粒反应产生 H2,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时,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的气 体使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大于外界的压强,将液体压回到长颈漏斗中,当锌粒与稀 H2SO4 不再 接触时反应自动停止,中学化学中还可以用此装置制取 CO2 气体(大理石与稀盐酸)。 (5)如何通过实验证明广口瓶中已收集满 H2? 提示:用向下排空气法从导管 a 处收集一小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管口,靠近酒精灯的 火焰,若听到“噗”的一声,证明广口瓶中已收集满 H2。 5.O2 的实验室制备系统 [实验装置] [常考问题] (1)装置 A 的试管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提示: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炸裂。 (2)用装置 A 制取气体对反应物有何要求?中学化学中利用该装置还能制取哪些气体? 提示:用装置 A 制取气体要求反应物的状态必须是固体,中学化学中用该装置还可以制 取氨气。 (3)如何通过实验证明试管 a 中收集的气体是 O2? 提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 a 的管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收集的气体是 O2。 6.NO2 的实验室制备系统 [实验装置] [常考问题] (1)试管 A 中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 提示:铜丝表面有气泡产生,试管 A 上部空间充满红棕色气体,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2)如何控制试管 A 内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提示:通过抽动的铜丝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抽出铜丝,使铜丝与浓硝酸脱离接触, 反应停止。 (3)能否将 B 装置中的进气管与出气管调换? 提示:不能,原因是 NO2 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4)装置 C 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什么?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吸收多余的 NO2 气体,以防污染环境。 2NO2+2NaOH===NaNO3+NaNO2+H2O 7.NO(CO2)的制取与性质验证 [实验装置] [常考问题] (1)设计装置 A 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利用装置 A 生成的 CO2 气体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 NO 与 O2 反应生成 NO2,对 NO 的观察造成干扰。 (2)为达到实验装置 A 的目的,应如何操作? 提示:打开 K,且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当装置 C 中石灰水变浑浊时,关闭活塞 K。 (3)利用装置 E、F 如何验证 E 中的无色气体是 NO? 提示:将注射器 F 中的空气推入 E 中,或将 E 中的无色气体吸入到注射器中,若气体由 无色变为红棕色,说明 E 中的无色气体是 NO。 (4)装置 D 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吸收多余的氮的氧化物,并兼有防倒吸的功能。 (5)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能否用稀 H2SO4 代替盐酸? 提示:不能;因为 CaCO3 与稀 H2SO4 反应生成的 CaSO4 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 阻止了 H2SO4 与 CaCO3 的进一步反应。 8.Fe(OH)2 的实验室制备系统 [实验装置] [常考问题] (1)制取 Fe(OH)2 实验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提示:避免实验中 Fe(OH)2 与 O2 接触。 (2)制备 Fe(OH)2 时为什么要滴入稀硫酸? 提示:滴入稀硫酸,铁粉与稀硫酸反应产生 H2,用于排除 A 装置中的空气。 (3)实验中为什么要把 B 装置的导管口伸入到液面下? 提示:起液封作用,防止空气由导管进入 A 装置而导致 Fe(OH)2 被氧化。 (4)实验时,先挤压 A 装置的哪一个胶头滴管的胶头? 提示:先挤压盛有稀硫酸的胶头滴管的胶头,目的是先用稀硫酸与铁粉反应生成的 H2 排 除装置中的空气。 9.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备系统 [实验装置] [常考问题] (1)试管 a 中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是什么?能不能先加入浓硫酸? 提示: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不能先加入浓硫酸,原因是浓 H2SO4 密度大,且与 乙醇混合时放出大量的热易造成液体飞溅。 (2)由乙醇、乙酸制备乙酸乙酯时,为什么乙醇的物质的量要多于乙酸? 提示:乙酸、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增大乙醇的用量可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 进行,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3)b 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不能伸入到液面以下? 提示:防止倒吸。 (4)饱和 Na2CO3 溶液能否用 NaOH 溶液代替? 提示:不能;原因是乙酸乙酯在 NaOH 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 (5)如何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提示:用饱和 Na2CO3 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