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凯里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题时,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7小题,每题2分,共计11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不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下列制度与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相关联的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土族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本所生,亲疏不多”“人伦”可知,这副对联体现了对血缘关系的重视,选项A正确;分封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选项B排除;郡县制在行政管理中打破了按照血缘关系分配,选项C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2.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中国爆发了大规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这场运动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19年和巴黎和会可知,这一运动是五四爱国运动,选项选项D正确;戊戌变法时间是不1998年,排除A;辛亥革命时间是1911年,排除B;新文化运动兴起时间是1915年,选项C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信息1919年和巴黎和会,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3.1945年8月,艾青在其诗《人民的狂欢节》中欢呼:“这是伟大的狂欢节! 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此时,人民所鼓舞是应为 A. 辛亥革命爆发 B. 国民革命结束 C. 红军长征结束 D. 抗日战争胜利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45年以及“胜利”“解放”等信息可知,这一年抗日战争胜利,选项D正确;辛亥革命1911年爆发,选项A正确;国民革命是1927年结束,而且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选项B排除;红军长征结束时间是1936年,排除C。‎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涉及的时间信息,以及“胜利”“解放”等解读。‎ ‎4.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经过充分审议表决,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是 A. 《中华民国宪法》‎ B. 《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54年以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可知,这一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项C正确;1946年12月25日,国民大会通过《中华民国宪法》,1947 年1月1日由中国南京国民党政府颁布,这不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选项A排除;《中华民国临时宪法》颁布于191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时间是194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点睛】解题关键是结合材料时间和“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为实行中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提出的,选项C正确;孙中山、毛泽东均未提出“一国两制”构想,选项A、B排除;江泽民不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选项D排除。‎ ‎【点睛】基础题,准确记忆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这一基本知识点。‎ ‎6.2004年6月28日,温家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表达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平等互惠的共同愿望 B. 只适用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 C.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 由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首先提出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与国之间解决问题的基本准则,选项C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选项A、B排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提出的,选项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是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7.“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决议……会场一片沸腾……”会议代表们为之欢欣鼓舞的是 A. 《联合国宪章》制定并通过 B. 《海洋法公约》制定并通过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并通过 D.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可知,这一历史性事件是中国重返联合国,选项D正确;选项A是1945年通过的,排除;选项B是1982年制定并通过的,排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提出的,选项C排除。‎ ‎8.古代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乡间居民步行进城,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但在通往公民大会会场的、道路上有“交通禁行”标志,就雅典民主范围而言,被这一标志禁行的人应该有 ‎①奴隶 ②妇女 ③外邦人 ④成年男性公民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拥有雅典公民权的是本城邦成年男性,因此奴隶、妇女和外邦人不得参加公民大会,选项A正确;选项B、C、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雅典公民的概念。‎ ‎9.有人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的法制观念对近代欧美国家的法律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法律观念应该是 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私有财产不可分割 C. 人人平等,公平至上 D.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罗马法中蕴涵的法制观念对近代欧美国家的法律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之所以能够影响后世,是因为其蕴含的自然法精神,即人人平等,公正之上,选项C排除;罗马法是奴隶社会,其存在君主,因此其不反对专制,排除A;罗马法是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反对私有财产分割,排除B;D是中国古代的司法观念,排除。‎ ‎10.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明文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和停止法律的执行;不能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和保持常备军;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由此,英国确立了 A. 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制度 B. 资产阶级君主专制制度 C.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D.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英国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议会权力上升,因此可以证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选项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自由,而且并不存在自由民主制度,排除A;英国确立的是民主制,而不是君主专制。排出B;英国保留了国王,因此其不是民主共和制,选项C排除。‎ ‎11.詹姆斯·罗伯逊认为:“权利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有可能滥用职权,”“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为了最有效地避免总统滥用职权,美国制定并颁布了《1787年宪法》制约其权利,确立了 A.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 B. 民主选举众议院和参议院议员的原则 C. 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的原则 D. 人人平等,公正之上的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三权分立限制总统权力滥用选项A正确;选项B体现的是国会的组建原则,与限制总统权力无关,排除;两党轮流执政和限制总统权力无关,排除C;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美国在1787年宪法中通过三权分立的原则限制总统权力。‎ ‎12.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巴黎公社爆发于1871年3月18日 B.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D. 其失败原因是无产阶级觉醒不够,领导集团内讧和分裂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爆发于1871年3月18日,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D表述有误,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选项A、B、C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巴黎公社运动正值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因此革命失败具有必然性。‎ ‎13.有人认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其理由是 ‎①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②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③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 ‎④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的统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察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次革命沉重的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B、C概括不全,排除。‎ ‎14.下列关于美国“冷战”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与社会主义国家合作,放弃反共反苏政策 B. 提出“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开始 C. 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植和控制西欧 D. 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合作,实行反共反苏政策,选项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选项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在杜鲁门主义后实行马歇尔计划,扶植和控制西欧,进一步遏制苏联,选项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冷战的目的在于遏制共产主义,但并不诉诸武力,选项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15.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关于重农抑商政策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巩固封建统治 B. 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C. 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 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正常增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所以答案选C。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了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治的发展和稳定,巩固了封建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故其它三项均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名师点睛】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①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商业资本发展和向手工业资本转化,严重地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维护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地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的恶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 ‎16.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 B. 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 企业大多数由政府出资兴办 D. 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影响下产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私人出资兴办,选项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其产生的原因是自然经济解体、外商企业利润刺激和和洋务企业的技术诱导,因此选项A、B、D 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17.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认为当时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劳动人民与剥削阶级的矛盾 B. 小农经济与工业经济的矛盾 C.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 D. 人民群众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农业国之间的矛盾,选项D正确;1956年剥削阶级已经消灭,选项A排除;选项B并未准确反映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即未体现出人民群众的诉求,排除;选项C表述不符合史实,中共八大召开时我国并未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排除。‎ ‎18.1905年梨园泰斗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首映成功。该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是 A 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 B.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C.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D. 中国第一部获国际荣誉的影片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定军山》是我国第一步自己拍摄的电影,选项C正确;《定军山》是一部黑白电影,选项A排除;《定军山》是无声电影,排除B;《渔光曲》是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选项D排除。‎ ‎19.英特尔公司的副总裁肖恩·玛洛尼认为:“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世界上所有的知识。”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授 B. 使人们的生活更快捷和方便 C. 绝不会造成网民对网络生活的沉迷 D. 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是一把双刃剑,会造成部分人沉迷网络,选项C表述绝对,符合题意;互联网可以实现双向互动,使得人们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互联网正在深刻的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交往方式,选项A、B、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20.17世纪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垄断世界航运业并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国家是 A. 俄国 B. 法国 C. 德国 D. 荷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和“海上马车夫”可知,这一国家是荷兰,选项D正确;俄国、德国、法国在17世纪上半期并未垄断世界航运业,而且也没有“海上马车夫”之称,选项A、B、C排除。‎ ‎21.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假如你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英国人,生活中不能享受到的是( )‎ A. 可以乘火车外出旅游 B. 可以乘飞机周游世界 C. 可以用机器纺织的棉布做衣服 D. 可以乘坐轮船在江河湖海上游览观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第一次工业革命”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飞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不正确。其余ACD三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成果 ‎22.下列事件中与下图(图略,图中有1929字样)提供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的是 A.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B. 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C. 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 D. 美国爆发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29年可知,这一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选项D正确;俄国十月革命时间是1917年,选项A排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是1640年,选项B排除;普鲁士完成统一是在1871年,选项C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材料时间1929年。‎ ‎23. 罗斯福就职演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 发展工业生产,提高就业率 B. 整顿金融业,召募银行职员 C. 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D. 拓展服务业,扩充服务人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故C正确。发展工业生产,提高就业率,不符合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整顿金融业,故B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拓展服务业,扩充服务人员,故D排除。‎ 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内容 ‎24. 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国家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这一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 B.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政府宏观调控的商品经济体制 D. 政府间接控制的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斯大林体制的内容有:①所有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②管理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经济体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斯大林经济体制排斥商品和市场。因此斯大林模式体现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特点,故ACD错误,答案选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特点 ‎【详解】‎ ‎25.1944年美、苏、中、法等国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随之建立。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 ‎②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③确立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 ‎④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⑤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美元为中心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这一体系适应了美国对外进行经济扩张的需要,使得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从世界经济范围来看,这一贸易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因此①②③④⑤正确,选项D正确;选项A、B、C概括不全,排除。‎ ‎26.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其弊端逐渐显露,反经济全球化的运动开始出现。这表明 A. 经济全球化违背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B.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C. 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各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D. 经济全球化只有利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导,是最大的获益者,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出现了反全球化现象,选项B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选项A排除;选项C表述绝对,排除;发展中国家如果有效利用全球化浪潮,会促进本国经济发展,选项D正确。‎ ‎27.汉武帝统治时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下列关于儒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说 B. 孟子、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C. 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最终确立 D. 北宋时期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理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确立了正统地位,选项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儒家思想的创立者是孔子,其核心思想是“仁”,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北宋时期,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理学。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A、B、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28.黄宗羲认为:“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由此可见其思想主张是 A. 工商兼本 B. 反对封建礼教 C. 天下为公 D. 反对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可知,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可见其反对君主专制,选项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黄宗羲的政治主张,而非经济主张,选项A排除;黄宗羲并不反对封建礼教,选项B排除;材料体现的是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从其言论无法看出天下为公的主张,选项C排除。‎ ‎29.19世纪四十年代,受林则徐委托编写《海国图志》,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 魏源 B. 左宗棠 C. 李鸿章 D. 张之洞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四十年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魏源,选项A正确;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是洋务派,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自强”,选项B、C、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准确记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脉络。‎ ‎30.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由此兴起。这场运动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维新变法运动 D. 辛亥革命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15年和人物“陈独秀”以及《新青年》可知,这场运动是新文化运动,选项A正确;义和团运动爆发于1899年,排除B;维新变法运动爆发时间是1898年,排除C;辛亥革命时间是1911年,排除D。‎ ‎【点睛】解题关键是材料涉及的时间、人物和杂志。‎ ‎31.20世纪初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为其制定了革命纲领,并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下列关于三民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B. 辛亥革命是对三民主义的伟大实践 C. 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平均地权”‎ D. 三民主义包含了彻底的反帝主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三民主义并未明确提出反帝主张,选项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三民主义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平均地权”。选项A、B、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3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瞿秋白 D. 邓小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知,该人物是邓小平,选项D正确;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均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时间限定,选项A、B、C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把握题干时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几个重要里程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有与时俱进品质 ‎ ‎②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③三者之间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 ‎④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者之间具有继承发展关系,因此选项C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1978年,因此毛泽东思想不具备现实指导意义,④错误,选项A、B、D排除。‎ ‎34.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 管理地方行政 B. 监督郡县长官 C. 征收地方赋税 D. 掌管地方军事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刺史制度。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故选B。A、C、D三项均错误,刺史不负责地方的具体事务。‎ 点睛:西汉行政区划,由于社会文化和民俗等背景和政治形势,不同于秦朝的郡县二级的建制。而且汉武帝首创的以州刺史部为监察区的做法,发展到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第一次出现了古代中国史上的州郡县三级建制,给后世带来了深远影响。‎ ‎35.如图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现象,这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时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故本题选B。A发生于1840-1842年,且侵略者尚未占领北京。C发生于1894-1895年。D发生于1900-1901年。‎ ‎36.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 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答案】D ‎【解析】‎ 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改变。ABC均正确。故选择D。‎ ‎37.下图所示文献是在下列哪一会议上制定通过的?‎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八大 ‎【答案】C ‎【解析】‎ 图中展现的是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颁布的,A是1949年召开B是1949年春C正确D是1956年。‎ ‎38. 为进一步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会议是 A. 1945年波茨坦会议 B. 1954年日内瓦会议 C. 1955年万隆会议 D.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B ‎【解析】‎ ‎【分析】‎ 略 ‎【详解】‎ ‎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一次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故B正确。‎ ‎39.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直接推动了 A.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结束长期敌对状态 C.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为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故B项正确。A项,题干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无关,排除。C项,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确立外交关系,排除。D项,题干信息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无关,排除。‎ ‎40. 古代罗马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 A. 自然法 B. 习惯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目中时间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此时期用的是公民法,在帝国时期用的是万民法,所以正确的是C项。‎ ‎41. 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小国林立是古希腊的主要特点。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性格 B. 经济条件 C. 政体形式 D. 地理环境 ‎【答案】D ‎【解析】‎ 希腊多山,城邦之间交通不便,且有海洋阻隔,导致各个城邦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没有中央集权的条件,所以各个城邦基本自治。又由于地理因素,没有一个城邦有条件在如此环境下达成统一,所以小国林立。故选D。‎ ‎42.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 A. 内阁制 B. 两党制 C. 总统制 D. 选举议会和议会立法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的代议机构是议会,故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选举议会和议会立法,故D项正确;内阁不是代议机构,故A项错误;两党制属于政党政治,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总统也不属于代议机构,故C 项错误。故选D。‎ ‎43.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B. 成立华约组织 C.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 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故C项正确;A项是政治方面的措施,排除;B项是军事方面的措施,排除;D项不是经济方面对峙的措施,排除。‎ ‎【点睛】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的关键信息。‎ ‎44. 我们从东汉画像石中的农耕图(图5)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A. 牛耕技术最早出现于东汉 B. 东汉时期没有一牛挽犁的耕作技术 C. 东汉时期开始使用曲辕犁 D. 东汉时期有用耦犁耕作的技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图中是两头牛牵引的耦犁耕作技术,又称二牛抬杠。所以D项正确。A项错误,牛耕技术最早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B项错误,因为二牛抬杠回转不便,在某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耕作技术。C项错误,唐代出现曲辕犁。‎ 考点: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 点评:产工具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我国春秋以前主要是采用的石器耕作;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铁制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得到普及。与此同时,牛耕技术也发展起来。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我国古代的农业走向了精耕细作的类型。到了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45.古代制瓷业中出现了釉下彩绘技术,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使图案与器形相映成趣。这种技术最早出现于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清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唐朝晚期在长沙的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故选B。‎ ‎46.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 A.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 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 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D.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清朝限制“机户”拥有百张以上织机,这反映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故A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材料反映的实质,应排除;D项表述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结合所学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解答。‎ ‎47.‎ ‎ 据统计,1912—1919年的八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②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 ‎③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 ④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 A. ①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和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可知为民族工业短暂春天阶段。根据所学可知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爱用国货等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市场条件。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为其提供了政策保障。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为其提供了有利的国内环境。因此D项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48.下面是“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它反映了当时中国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 D.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B ‎【解析】‎ 表格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逐渐成为主导,说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B正确;A是1952年;C是1958年;D是1978年。‎ 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 A、两头看,项间比:‎ ‎①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B、察变化、译文字:‎ 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49. 面对1929—1933年空前的危机,罗斯福为挽救美国经济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计划经济 B. 以供给创造需求 C.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D.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答案】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新政是针对当时的自由放任政策无法扭转危机而采取的措施,实行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实行计划经济。以供给创造需求是供给学派的观点,主要针对的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涨问题。因此答案为D。‎ ‎50.1902年,上海的一个黄包车夫在看到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时有感而发,“完了!这东西要是多起来,我就得失业咯,到时候一家人的生计就没着落了。”该新式交通工具是 A. 轮船 B. 火车 C. 汽车 D. 飞机 ‎【答案】C ‎【解析】‎ 有可能使得黄包车夫失业的新市交通工具应该是在城市内使用的陆上交通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应该是指汽车,故选C;轮船不属于陆上交通工具,故排除A;B不属于城市内的交通工具,故排除B;D也不属于陆上交通工具,而是空中交通工具,故排除D。‎ ‎51.“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这一材料反映出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是( )‎ A. 维持汇率稳定 B. 消除贸易壁垒 C. 促进自由贸易 D. 提供发展援助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投资”、“用于生产事业”、“资源的开发”可知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帮助会员国建设,提供发展援助,D项正确。维持汇率稳定属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排除A。BC项是关贸总协定的职能,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词“投资”、“用于生产事业”、“资源的开发”,逐一排除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52. 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①有利于文化传播 ②有利于改变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 ‎③有利于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④有利于民间形成积极向学的风气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汉代的太学,其积极作用是有利于改变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儒学称为正统思想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所以③错误。‎ ‎53.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A. “天人感应”‎ B. “工、商皆民生之本”‎ C. “存天理,灭人欲”‎ D.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人感应”为汉代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工、商皆民生之本”为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故B项正确;“存天理,灭人欲”为宋明时期理学家的主张,故C项错误;“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为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故此题选B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54. 近代中国各种思想家层出不穷,严复的主要成就是 A. 翻译《天演论》 B. 领导实业救国 C. 领导新文化运动 D. 编写《海国图志》‎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其中严复的主要成就是翻译《天演论》来阐述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并且提供了理论武器,故A正确。B不是严复的实践C他不是新文化的领导者D是魏源的作品。‎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55. 下面是对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的描述: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和会场后面“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交相辉映。会场两侧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四周24面党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该会议应是 A. 中共二大 B. 中共三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24个春秋,应是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 年。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七大 ‎56. 图7所示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施行于 A. 新中国初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片中邓小平题词的时间是“一九八三年”可知教育方针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故D项正确。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57.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用行动来回答上述问题的科学家是 A. 邓稼先 B. 袁隆平 C. 李四光 D. 杨利伟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涉及的是粮食问题可以知道这是要求的农业方面的成就,所以B正确,其水稻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大量增加,C是地质学家D是航天员A是科研人员。‎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3个选项是正确的。只答一项且正确的,给1分,答两项且正确的,给2分,全部选项正确,给4分。若所答项中既有正确又有错误的答案,则不给分,也不倒扣分。)‎ ‎58.小说《列强路》中有这样的描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炮火已将远东的大门敲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即将席卷而起,古老的中国将陷入列强争夺的深渊。”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A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选项A、B正确;《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是19世纪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选项C、D排除。‎ ‎59.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下列关于红军长征的表述,正确的有 A. 由于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干扰,红军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 B.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 红军长征的胜利,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结束 ‎【答案】B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长征时间为1934年至1936年,在此期间,遵义会议纠正了军事上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长征结束,选项B、D正确;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选项A排除;红军长征胜利时间是1936年10月,西安事变时1936年12月12日,两者时间不符,选项C排除。‎ ‎60.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彻底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重新分化和组合,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关于当今世界形势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亚非拉国家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 B. 存在日、俄、中、欧盟几大力量中心 C.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多极格局终结 D.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答案】AB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壮大,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选项A正确;两极格局瓦解后,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是重要的多极化力量,选项B正确;当今世界,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选项D正确;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并非多极格局终结,选项C排除。‎ ‎6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飞速发展,出现了“黄金时期”(“短暂春天”)。其发展的内部条件有 A. 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 B.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一些障碍 ‎【答案】AB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国内政局相对稳定,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一些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选项A正确;国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如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选项B正确;辛亥革命推翻帝制,颁布奖励实业政策,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选项D正确;欧洲列强忙于一战,这是外部原因,排除C。‎ ‎62.“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史诗。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浓墨重彩地铺陈开来……”下列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由此开始 B.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 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D. 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答案】C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选项C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我国经济建设步入新时期,因此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重大的转折时期,选项D正确;一五计划是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开始,选项A排除;我国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与题意时间不符,选项B排除。‎ ‎63.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确定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利弊共存,其弊端有 A. 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B. 长期执行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C. 实行余粮收集制,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D.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答案】AB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长期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选项A正确;斯大林模式下,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忽视市场调节作用,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选项B正确;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苏联国家体制僵化,选项D正确;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当时斯大林尚未执政,斯大林模式也未形成,排除C。‎ ‎64.“中国古代辉煌的技术成就中,对世界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四大发明。”下列论述与之相吻合的是 A. 彻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B. 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C. 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D. 使人类社会迎来了信息化时代 ‎【答案】B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对新航路开辟起到了重大作用,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选项B正确;造纸术的发明和引用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传播,选项C正确;爱因斯坦相对论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选项A排除;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使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选项D排除。‎ ‎65.丰富灿烂的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一笔珍贵财富。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 楚辞是李清照等人创作的新体诗歌 C. 李白以浪漫主义创作赢得“诗圣”的美誉 D. 《三国演义》《红楼梦》是明清时期的著名长篇小说 ‎【答案】A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具有现实主义特征,选项A正确;明清时期小说繁荣,这一时期出现了《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代表作品,选项D正确;楚辞是屈原创作的新体诗歌,选项B排除;杜甫是“诗圣”,选项C排除。‎ ‎66.达尔文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使生物学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在多个学术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下列关于达尔文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发表生物学巨著《物种起源》‎ C. 认为上帝创造万物,物种永恒不变 D. 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 ‎【答案】B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在其代表作《物种起源》中阐述,选项B正确;达尔文主要理论内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主张,选项D正确;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提出的,排除A;选项C是教会主张,与进化论相反,排除。‎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