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田家炳高二2020-2021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学科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的政治意识 中国是政治意识非常浓厚的国家,它不仅以顽强延续的社会制度,享有四千年的文明史,还以名家辈出的政治家彪炳于世。这是中国人的幸事,因为有运筹帷幄的人才治国理政,使王朝绵延亘久,创造了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历史传统的文明古国;也是中国人的不幸,当世界迈进近代化的潮流,中国却束缚于沉重的政治桎梏,步履维艰,长期领先世界发展的中国,落后于时代,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的创伤。 中国人政治意识之强,不仅表现在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体制,激励各阶层的人士学而优则仕,走上从政的道路,源源不断地涌现政治精英,还在于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广大民众潜移默化地接受政治教化。以伦理政治为本位的文化,形成生活方式的意识形态化,这是培育政治家的最佳土壤。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化的主要表现,是无所不在地维护等级序列。生活是实实在在的,一饮一食,一衣一帽,莫不有具体生动的样式和内容,在中国的衣食住行、节日喜庆、休闲娱乐、日用器物,无一例外成为等级序列的载体。 穿衣着装是衣食住行之首,封建制度的等级性首先在衣冠服饰方面有强烈的体现。如果说人人不可须臾分离的衣服,在各个国家、各种文化形态中都有等级之别的话,但在中国列为道德化的表征,王朝礼制的重要内容,在世界服装史上也属罕见。一身衣衫从质料、色彩、款式、花纹无不被历代礼制所规范,赋以等级序列和身份地位的含义,由此形成衣冠之治的规章和传统。冒犯者被认为越礼逾制,要受到法律制裁,因穿衣服不当而获罪的,史不绝书。 - 18 - 衣冠服饰在古人看来,不仅是防寒、实用、审美的消费品,更是等级身份、伦理政治物质化的形态。从这里可以理解,明代男子常见的发型是将头发盘在头顶,蒙上巾帕,称之为“一统天下”;清代男子与此相反,在头上剃去四周的头发,留下中间,梳成一条辫子,垂于脑后,寓意“削平四周,留守中原”。明清易代之际,为剃发还是留发,梳辫子不梳辫子,多次酿成血腥暴力,甚至引发屠城的严重事件,这是生活方式政治化到极致的表现。 生活方式如此政治化,在前现代中国无处不在,无处没有。古人倡导“百姓日用即道”,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穿衣吃饭,家常日用,无一不是天道伦理的体现。最典型的是故宫建筑群,这种左右对称、高低有序的组合,实际上是政治格局的延伸。平民百姓家居的四合院也是如此,布局体现的是家长制中尊卑有别、贵贱分明的人际关系。从形式到内容,也是封建家庭伦理的展示。 再看,中国最著名的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前三部是政治性小说,即使是儿女情长、充满脂粉气的<红楼梦》,被现代人阐释为世家大族由盛而衰的百科全书,也属微型的政治小说。在明清风行的讲史、评书、戏曲,诸如《隋唐演义》《封神榜》《杨家将》等等脍炙人口,为民众津津乐道的,也多为国家兴亡,政权更迭的政治故事。 中国人何以在衣食住行,文化娱乐方面自觉或不自觉地凸现浓厚的政治意识?归根结底,是中国具有生活方式、等级序列、伦理道德三位一体的文化模式,在这种文化模式中,衣食住行和民众娱乐不仅仅是生活、享受的消费品,也是非文本的思想教本。中国人从权贵到平民都有浓厚的政治情结,这对凝聚广土众民的国家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正是生活方式政治化的机制,又导致民族心理承载封建意识的重负,百年来中国的思想启蒙往往从生活领域发端,冲击政治秩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拥有顽强延续的社会制度是中国人的幸事,它使中国绵延亘久,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历史传统的文明吉国。 B.曾经在世界发展中长期领先的中国,面对近代化的潮流,却因浓厚的政治意识而步履维艰,并落后于时代。 - 18 - C.中国历史上政治名家辈出,这与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体制对人才的激励和国家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分不开。 D.以伦理政治为本位的文化促使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化,生活中的一饮一食一衣一帽,都可以体现不同的等级序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亮明观点,并从正反两方面对中国人政治意识浓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B.第2段通过对比政治意识在社会体制和生活方式上的表现,突出强调了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化的重要。 C.文章从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和文化娱乐方面分析了政治意识在中国人生活方式上的影响。 D.本文结尾采用设问方式,指出中国人在生活方面政治意识浓厚缘于中国独特的文化模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穿衣着装在各个国家、各种文化形态中都是有等级之别的,但因穿衣服不当而获罪的情况却只有在中国才存在。 B.因为明代男子将头发盘在头顶,清代就要求在头上剃去四周的头发,衣冠服饰在古人看来是伦理政治物质化的形态。 C.中国传统的房屋多是左右对称、高低有序的组合,这体现了生活方式的政治化,是尊卑有别等天道伦理的体现。 D.中国古典小说多为国家兴亡、政权更迭的政治故事,如《红楼梦》,虽更多儿女情长和脂粉气,却依然属于微型的政治小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18 - 耍猴世家秘诀 尹全生 初中还没毕业,我的同桌葫芦就被他爹逼着退学,继承祖业学耍猴去了。耍猴的第一道“工序”是驯猴。他家驯猴有术,祖上秘传,驯出的猴子鬼精,会骑山羊会写字,还会给人剃头呢! 我大学毕业从事物种研究后,总想找机会了解葫芦家驯猴术的玄机。 一次借出差的机会我回到了故乡。见到阔别的葫芦后,我就问起他家的驯猴术。也许是因为我们儿时关系极铁,也许他断定我不会与他争市场,没给我吃闭门羹,说:“驯猴子并不很难,诀窍在如何选猴。” 他说他将要成立一支新的耍猴队,要从经过初步驯化的猴子中优选,并让我亲眼看看。 选猴地点在他家围着高墙的后院里,接受优选的猴子有十几只。葫芦说这些猴子是从几百只猴子中初选出来的。初选时,在南瓜上掏个小洞,当着猴子的面塞进好吃的,猴子便会伸爪子进去掏。笨猴子抓一大把,紧攥着不放,爪子就抽不出来,急得吱吱叫;而这十几只猴子则知道松开爪子,一点一点朝外扒食物。 我眼见的优选,是让猴子们顶砖块。葫芦挥鞭一甩,猴子们就个个头顶砖块飞跑。等到猴子们发喘时,葫芦拉我进屋里,隔着窗帘缝向外窥视。 有只斜眼猴子见葫芦离去,随即丢了砖块捉虱子。葫芦看了一阵去推窗。听到窗响,那只斜眼猴子忽地爬起来,顶着砖块就疯跑,而且装出气喘吁吁的样子。 葫芦对我说:“这就是我选出来的猴子。” “你选这只斜眼猴?” “对!耍猴耍猴,要靠猴子挣钱。只有聪明伶俐的猴子才能学成高明招数,也才能帮主人挣到钱。” 我说:“可这畜生太奸猾了!” - 18 - “奸猾倒不怕。有绳子拴着、吃食引着、鞭子管着哩!” 葫芦靠耍猴起家,成了方圆百里的首富。他早已不再亲自耍猴了,只管驯驯猴子,大多时间是想怎么逍遥就怎么逍遥。他雇了不少人,组成十几支耍猴队到外地挣钱,北到哈尔滨南到三亚都有他的耍猴队,每年向葫芦交款。我问款怎么个交法,葫芦说一年交一次,按实际收入的百分之十五交纳。“你没有跟着,怎么知道每个耍猴队实际收入是多少?” “这不用担心,他们都会如数交来。” 我摇头表示怀疑。 葫芦坦然一笑道:“这里面有个选人问题,必须选出精英人来。精英人比精英猴更重要。” 我问如何选人,他说还是让我亲眼看看。 选人的地点仍在他家后院里选猴的地方。接受选择的是十几个外乡打工的小伙子。葫芦端来十几碗绿豆,一人面前的水泥地上撒一碗,之后让他们各捡各自面前的,一颗不能少,看谁捡得快。 喊一声“开始”后,葫芦便带我进屋里,还是隔着窗帘缝向外窥视。 那些小伙子见我们离去,大都伸出双手,急匆匆把绿豆拢作一堆,用手捧进碗里,转眼就完事了。只有一个歪嘴小伙子,不急不躁,一颗一颗地捡,而且还在皱眉数数,一五一十,极其认真。 葫芦看了一阵带我走出去,对那帮小伙子说:“不论捡完的没捡完的,都停下来。你们到外耍猴,一个月想得多少钱哪?” 众人七嘴八舌地喊,有的说两千,有的喊一万,而那歪嘴小伙子却一言不发,只是缩头缩脑地站着,夹尾巴狗似的。 葫芦问他:“你想要多少?” 歪嘴小伙子又抓脑袋又抓屁股,抓出了一脸苦兮兮的笑,吭吭哧哧道:“你说给多少,俺就要多少。” - 18 - 葫芦把歪嘴小伙子留下了,说这就是难得的耍猴人选。 我说:“为什么要选这个笨的家伙?” “笨倒不怕。再笨的人,有绳子有吃食有鞭子,还能管不住猴子?” 晚上葫芦请我喝酒。我称赞葫芦的选猴选人之道,他则说惭愧,说小时候的理想也是上大学、搞物种研究,如今却沦落到下九流田地。 我说:“假设你同我一样搞物种研究,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自然条件具备,那十几只猴子哪个先进化为人?” “当然是斜眼猴。” “还有——如果自然条件具备,那十几个小伙子谁先退化为猴子?” 葫芦说当然是歪嘴。他想了好久又笑着补充说:“我在前,歪嘴在后。”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小说中的“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既是故事的亲历者,又是“耍猴世家秘诀”的见证者,同时正是我的好奇和追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小说借葫芦在“选猴”“选人”时标准截然不同的情节安排,表达了对朴质品质的肯定,引发读者对纯真人性沦落现象的反思。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如选人时歪嘴小伙子“一言不发,只是缩头缩脑地站着,夹尾巴狗似的”等,就充分表现了歪嘴的“笨”。 D.小说生动有趣,将主人公取名为“葫芦”,把选出的“精英猴”称为“斜眼”,“精英人”称为“歪嘴”,都颇富意蕴,极具讽刺效果。 5.简要分析文中“耍猴世家”的“秘诀”是什么。(6分) 6.小说的题目为《耍猴世家秘诀》,却在讲完“秘诀”后又加入晚上“我”和葫芦的谈话,这样安排有何好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 18 -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高桢,辽阳渤海人。五世祖牟翰仕辽,官至太师。桢少好学,尝业进士。斡鲁讨高永昌,已下沈州,永昌惧,伪送款以缓师。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既破永昌,遂以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天会六年,迁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加太子太傅。在镇八年,政令清肃,吏畏而人安之。十五年,加太子太师,提点河北西路钱帛事。 天眷初,同签会宁牧。及熙宗幸燕,兼同知留守,封戴国公,改同知燕京留守。魏王道济出守中京,以桢为同判,俄改行台平章政事,为西京留守,封任国公。是时,奚、霫军民皆南徙,谋克别术者因之啸聚为盗。海陵患之,即以桢为中京留守,命乘驿之官,责以平贼之期。贼平,封河内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迁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莒王。 桢久在台,弹劾无所避,每进对,必以区别流品,进善退恶为言,当路者忌之。荐张忠辅、马讽为中丞,二人皆险诐深刻,欲令以事中桢。正隆例封冀国公,桢因固辞曰:“臣为众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海陵知其忠直,慰而遣之。及疾革,书空独语曰:“某事未决,某事未奏,死有余恨。”薨,年六十九。海陵悼惜之,遣使致奠,赙赠加等。 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 - 18 - B. 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 C. 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 D. 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太子太师,指太子的老师,后来逐渐成为虚衔。文中指为高桢加衔。 B. 相传舜置天下为十二州,设立州牧。“牧”是州的行政长官,文中是“管理”的意思。 C. 台,即御史台,是古代的中央监察机构,主要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D. 古代的爵位分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文中的“公”是指当时给高桢的封爵。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高桢少年好学。即使祖上为官,也不曾荒废学业,还曾经学习准备考取进士。 B. 高桢依法办事,为政清明。他在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等八年任期里,能使官吏敬服,百姓安定,体现了他高超的治政能力。 C. 高桢不畏权贵,敢于担当。他痛打海陵王宠幸的人,检举官吏等罪状无所回避,以致掌权的人憎恨他,想借机中伤他。 D. 高桢忠于政事,正直严肃。他虽然因病免官了,但还惦记着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上奏,唯恐死后留有遗憾。 - 18 -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为众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① 陈师道② 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 小市③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晓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注】①寇十一:即寇国宝,从陈师道学。白门,徐州城门名。②陈师道,北宋诗人,元祐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曾任徐州教授。本诗作于元符三年春天,宋哲宗死,徽宗即位,之前反对变法、遭严酷打击的元祐党旧臣逐渐被召回。③小市:徐州地名。 1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诗题中的“和”字表明这是一首和诗,应是诗人为酬答寇十一同题材的诗而作。 B.首句写登城所见的雄伟壮丽之景,“屹相望”写出了楼观高耸对峙的样子。 C.第二句写徐州城的地理形势,此处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堪称一方重镇. D.第四句写诗人回家之后伫立门前,晚风吹动衣衫,顿生凉意,让人怅惘不已。 - 18 - E.第六句写游子青春年少便能重见故乡与上句中孤臣白首才被召回形成对比。 1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6小题,12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作者辞官回家,让他激动而神往,质本洁来还洁去,菊前松下才是他孤洁灵魂的栖所。 (3)《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4)《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苏轼以酒祭奠江月寄托其旷达之情对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 三、语言表达题(本题共6小题,24分) 《红楼梦》作为中国的经典名著,在语言方面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读者细细品读,就不难发现,辩证思维背后深刻的哲理意蕴是缔造这种语言魅力 的因素。《红楼梦》的语言,_______________,繁简得当;作品中运用大量浅显易懂的成语来表现深刻的意蕴,这种普遍的意义让作品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历久而弥新 - 18 - 。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自然是作品中黛玉和王熙凤那充满幽默的语言。虽然二者的语言风格不尽相同,但是两人都喜欢______________,而林黛玉引用的大多是传统文学和古语的典故,读来让人_____________。例如作品的第三十七回中,一群女子开诗社作诗取乐,探春为自己取名“蕉下客”。黛玉听后立刻说。“快牵了他去炖脯子吃酒”。正当大家迷感不解之际,黛玉引用“蕉叶覆鹿”的典故让人们无不开怀大笑。我们在为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而感到敬佩的同时,黛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才情也不禁为之赞叹。还有在第二十回,黛玉在宝钗的生日聚会时想着对宝玉说:“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这句话让在场的人们不禁笑了起来。在这里黛玉引用《水浒传》中两个经典的戏名达到了诙谐而讽刺的艺术效果。这正好符合了当时看戏的气氛,隐晦地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我们再看王熙凤的语言,口语化的俚语、俗语和歇后语是王熙凤经典的语言风格,读来趣味横生,让人捧腹,而在这些语言中,王熙凤泼辣和犀利的性格特征也表露无遣。 14.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举足轻重 雅俗共赏 有例可援 忍俊不禁 B.不可或缺 有口皆碑 有例可援 情不自禁 C.不可或缺 雅俗共赏 引经据典 忍俊不禁 D.举足轻重 有口皆碑 引经据典 情不自禁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在为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而感到敬佩的同时,也不禁为黛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才情而赞叹。 B.在为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而感到敬佩的同时,我们也不禁为黛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才情所赞叹。 C.我们为黛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才情所赞叹的同时,也不禁感到敬佩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 - 18 - D.我们在赞叹黛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才情的同时,不禁为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而感到敬佩。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表面这些话虽然是说给宝玉听的,其实语锋直指宝钗 B.虽然表面这些话是说给宝玉听的,其实语锋直指宝钗 C.表面这些话虽然是说给宝钗听的,其实语锋直指宝玉 D.虽然表面这些话是说给宝钗听的,其实语锋直指宝玉 1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3分) A.我每次去西安,都要光临古城的标志大雁塔,凭栏远眺,饱览大好风光。 B.听说我们要去他家拜访,李老师特别激动,在家充分准备,已经恭候多时了。 C.贤弟,犬子在贵公司工作,愚兄就把他托付于你,还望你多多照顾。 D.你身为名师的弟子,竟然弄虚作假,真是忝列门墙,有辱师门。 1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国务院日前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中国医师节”的设立,对于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医患矛盾解决了,医生整体收入水平就会大幅度提高,医生就会成为社会上最受尊重的职业。 ① “中国医师节”的设立,不一定能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 19、下面是关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共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材料一 2017年12月,“佛系青年”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成为流行词,其含义是指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有目的地放下,看破红尘,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种生活态度。 材料二 匠系由匠人精神演化而来,极度重视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匠系青年任性、执着、坚持,专注、开放、创新,死磕自己,追求美好。就像丁磊所言:我只想安静地做个匠系青年。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何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18 - 1.A(对第一段“这是中国人的幸事”中的“这”理解错误) 2.B(不是对比,是中国人政治意识强的两个方面;本段也并没有突出强调后者) 3.C (A“只有”无中生有。B不存在因果关系,只是列举明清两代男子发型政治论。D《红楼梦》不是国家兴亡、政权更迭的政治故事) 4. D (“都极具讽刺效果”以偏概全。) 5.(1)选猴子时挑选“聪明”的猴子。(2)选人时挑选“笨”的人。(概括3分,分析3分) [解析]解答本题要找到文中有关“选猴”和“选人”的段落,并进行分析总结。由第3段“驯猴子并不很难,诀窍在于如何选猴”,第10段“只有聪明伶俐的猴子才能学成高明招数,也才能帮主人挣到钱”以及第12段“奸猾倒不怕......管着哩”可知,选猴子时要挑选“聪明”的猴子。由第16段“这里面有个选人问题,必须选出精英人来。精英人比精英猴更重要”,第25段“这就是难得的耍猴人选”以及第27段“笨倒不怕.....还能管不住猴子”可知,选人时要挑选“笨”的人。 6.(1)从情节内容看:“我”和葫芦的对话将小说引入另一重境界,从而延展了小说的情节和内容。(2)从人物塑造看:“我”和葫芦的谈话更突显了斜眼猴子的“聪明”和歪嘴的“笨”及其象征意义,使形象更加丰满。(3)从主旨表达看:以“我”和葫芦假设猴子进化和人退化的人选为结局,引发读者对人性本真的思考,从而深化了主旨。(4)从艺术效果看:结尾处葫芦的补充说明含义丰富,引人深思,耐人寻味;而突转的情节又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性效果。(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从情节内容看,“我”和葫芦的谈话延展了小说的情节和内容;从文章主旨看,奸猾的猴子先进化为人,而老实巴交的人却先退化为猴子,以此引发读者对人性本真的思考,深化了主旨。 7、D 解析:“方严”,方正严肃,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危坐终日”“不一谈笑”是面对“妻孥”时的表现,所以“对妻孥”前应断开,排除C - 18 - 8、B 解析:B项,文中“牧”是州的行政长官,为官职名,并不是管理的意思。 9、C 解析:C项,对“他痛打海陵王宠幸的人”的解说有误,根据文意,正确的说法是,他痛打海陵王宠幸的人以致“权贵震惊恐惧”。 10、(1)此时,高桢的母亲在沈州,高桢于是前来投降,把高永昌送投降文书不是出于诚心一事告诉斡鲁,斡鲁于是进攻。 解析:遂:于是、就 诚:名词作动词,出于诚意 “告以永昌降款非诚”,状语后置 我被很多小人嫉妒,恐怕不能免除罪行,怎么还可以接受封爵呢? 解析:为:被 免:免除罪行 尚:怎么 【参考译文】 高桢,辽阳渤海人。他的第五代祖父高牟翰在辽国做官,官至太师。高桢年少时就喜欢学习,曾经从事进士举业。金朝斡鲁攻打高永昌,攻下沈州后,高永昌畏惧,假装送投降文书作为缓兵之计。此时,高桢的母亲在沈州,他于是前来投降,把高永昌送投降文书不是出于诚心一事告诉斡鲁,斡鲁于是进攻他。打败高永昌后,任高桢为同知东京留守事,授予猛安。天会六年,高桢升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加封太子太傅。他在位八年,治政法律清明严肃,官吏敬服而百姓安定。天会十五年,高桢被加封太子太师,提点河北西路钱帛事。 天眷初年,高桢为同签会宁牧。等到金熙宗到达燕京,高桢兼同知留守,封为戴国公,改任同知燕京留守。魏王完颜道济出兵守卫中京,让高桢担任同判,不久改任行台平章政,任西京留守,封为任国公。这时,奚、霫地军队百姓都向南迁移,谋克别术趁机聚集众人为盗。海陵王对此很担忧,就让高桢担任中京留守,命令他乘驿马赴任,并用平定盗贼的期限要求他。盗贼平定后,高桢被封为河内郡王。海陵王到达中京,高桢在夜间戒备森严。皇帝的贴身侍卫冯僧的家奴李街喜等都得到海陵王的宠爱,他们曾经夜里饮酒冒犯禁令,高桢把他们打得要死,因此权贵们很震惊恐惧。高桢升为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为莒王。高桢被策授为司空,进封代王,仍为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 - 18 - 高桢长期在御史台,检举官吏的罪状无所回避,每次到朝廷回报,一定区别官级,推荐好的官员,撤职坏的官员,掌权的人很憎恨他。就推荐张忠辅、马讽担任中丞。这二人非常阴险邪恶,掌权者想叫他俩找事中伤高桢。正隆年间高桢以例封为冀国公。高桢借故(趁机)推辞说“我被很多小人嫉妒,恐怕不能免除罪行,怎么还可以接受封爵呢?”海陵王知道他忠诚正直,安慰并且派遣他赴任。等到高桢因病免官,他还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独自说:“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上奏,死了也有遗憾。”高桢六十九岁时死去。海陵王很惋惜,派使臣前去祭奠,加倍赠送丧葬财物。 高桢性情威严,家里没有供养歌伎。即使很炎热,也未曾解带脱衣。他和妻子、儿女面对面坐一天,也不谈笑一句,他就是这样缄默无语。 11.(5分)D.E(D项“让人怅惘不已”不当,诗人的心情应该是轻松愉悦的;E项“青春年少”和“与…….形成对比”错误,诗中“青春”指春天,它与“白首”只是形式上的对仗,不是意义上的对比。杜甫有诗句“青春作伴好还乡”。答对一项2分,答对两项5分) 12.(6分)①诗人登楼观览的轻松愉快。前两联写诗人登上城门饱览山河风光,直到小市张灯才萌生归意,意兴盎然,轻松愉悦。(如答“对徐州城雄伟壮丽之景的赞叹”给1分)②政局变化、旧友回乡的欣慰喜悦。颈联写元佑党人喜逢新政被召回,被流放贬谪的朋友终于能重回故乡,诗人为此感到喜悦。(如答“‘孤臣白首’的伤感”给1分)③想要归隐江湖又不甘心退出仕途的矛盾心情。尾联写明知自己与富贵无缘,却又不能忘怀功名,自由自在归隐江湖。(每答出一点給2分,其中“情感”1分,“具体分析”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3.(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 (3)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4)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5)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 18 -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4.C [解析]“举足轻重”侧重指重要且影响全局。不可或缺”强调重要且无法替代或缺少。这里的“哲理意蕴”并非能影响全局,用“不可或缺”合适。“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有口皆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与这里的语境不符合。“有例可援”指引用已有的事例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或借口。“引经据典”指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作为论据。“引经据典”更符合下文的语意。“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出来。“情不自禁”指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比喻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这里强调“笑”,用“忍俊不禁”适合语境。 15.D [解析]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错误:第一,语序不当,前后两个句子的语意间有轻微的递进关系,“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应属递进部分,应该放在后面陈述;第二,更换主语,第二个句子没有承接第一个句子的主语“我们”,而是换成了“文学修养和才情”。综上所述,只有D项修改正确。 16.B [解析]根据前后文的句意,可以判定“这些话是说给宝玉听的”“语锋直指宝钗”,因此排除C、D两项;根据主语与关联词语的前后顺序规则,这两个分句各有自己的主语,应该符合“关联词语十主语”的语言规则,由此排除A项。 17.C [解析]A项,“光临”是敬辞,用于贵宾的到来,不能用于自己。B项,“恭候”是敬辞,恭敬地等候,不能用于老师等待学生。D项,“忝列门墙”是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只能用于第一人称。 18.②医患矛盾解决了,医生整体收入水平不一定就会大幅度提高③医生整体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医生不一定就会成为社会上最受尊重的职业 - 18 -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从所给文段看,①句是对文段中“‘中国医师节’的设立....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的否定,也就是说否定的是表述不符合客观实际且绝对化的句子,依照这个形式,可找出文段中存在同样问题的另外两个句子:“医患矛盾解决了,医生整体收入水平就会大幅度提高”“医生整体收入水平就会大幅度提高,医生就会成为社会上最受尊重的职业”。最后按①句的形式表述出来即可。 19.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共同目标,需要央行和财政部共同努力。央行需要采取对内稳定物价、对外稳定汇率的货币政策,而财政部则需要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通过审题可知本图的主题是“经济增长”,也就是框架图中,央行和财政部门的共同目标;然后看一下央行和财政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最后把构思连缀成文,注意题干要求。 20. [写作指导]审读材料应注意两点,一是仔细品味每则材料,分析材料用意及指向,确定关键间,提炼中心词:二是注意比较两则材料,求同辨异,综合分析。参考立意: (1)从“佛系青年”角度: ①有目的地放下,不纠结于一点;②不求轰轰烈烈,注重平和淡然;③尊重内心,尊重自我,随顺本性; ④看淡名利,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2)从“匠系青年”角度: ①追求匠心,追求完美,锻造“匠艺”;②注重细节,坚守本心,追求卓越;③专注执着,自我坚持,不向世俗妥协;④死磕自己,精益求精;⑤心态开放,注重创新。 (3)从综合分析角度: ①坚定自我追求,听从内心召唤;②看淡名利,专注自我喜欢的事业;③既要注重细节,又不纠结于一点;④生活上达观平淡,事业上追求完美;⑤少年心事当拿云,坐着谈,何如起来行 - 1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