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1618高考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态系统1618高考题

生态系统16-18高考题分类 ‎1(2018海南卷. 19题,2分)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愤怒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 B.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 C.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 D.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 ‎2(2018海南卷. 20题,2分)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 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3(2018海南卷. 21题,2分)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 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 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4(浙江2018年11月选考1,2分)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树造林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B.全球气候变暖可减缓永冻土融化 C. 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D.大气中CO2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5(浙江2018年11月选考27,2分)【加试题】下列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陆地生态系统也是如此 B. 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擞金字塔倒置时,其数量金字塔也是倒置的 C. 海洋中的含碳量高于大气圈,但CO2还能通过扩散作用从大气圈得到补充 D. 由于海洋面积约占地球的71%,该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高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倍 ‎6(2018年4月浙江卷,第2题,2分)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 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 B.增加化肥的使用 ‎ 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 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 ‎7(2017年海南卷,18题,2分)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 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8(2017年海南卷,19题,2分)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 B.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 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 D.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 ‎9(2017江苏9)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0(2017年11月浙江卷,第1题,2分)下列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A.沙漠 B.苔原 C.草原 D.热带雨林 ‎11(2017年11月浙江卷,第4题,2分)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防治措施的是  ‎ A.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工作 B.建立污水处理厂  ‎ C.禁止工业废水超标排放 D.给汽车安装排气净化装置 ‎12(2017年11月浙江卷,第10题,2分)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网中的植食动物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B.陆地生态系统中通常以捕食食物链为主 C.捕食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D.难降解的有害物质会沿着食物链转移和富集 ‎13(2017年11月浙江卷,第13题,2分)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包括其粪便中的能量 B.生产者能将约10%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相同条件下恒温动物的体重净增长低于变温动物消费者 D.消费者营养级具有的能量与该级消费者的平均体重成正相关 ‎14(2017年4月浙江卷,第8题,2分)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B.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 D.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 ‎15(2017年4月浙江卷,第15题,2分)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最大数量 ‎ B.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 C.环境容纳量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 D.种群的指数增长会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 ‎16(2017年4月浙江卷,第27题,2分)【加试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生产量和生物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B.顶极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小于同类型的非顶极群落 C.因海洋生态系统中以捕食食物链为主而导致生物量为倒金字塔形 ‎ D.食高等植物的消费者比食单细胞藻类的消费者具有更高的次级生产量 ‎17(2016年全国I卷,第5题,6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18(2016年全国卷Ⅲ,第5题,6分)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19(2016海南卷.20题,2分) 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 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 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 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实物 ‎20(2016海南卷.21题,2分) 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 ‎21(2016江苏20)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22(2016年全国浙江卷,第5题,6分)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 ‎23(2016年10月浙江卷,第6题,2分) 酸雨产生的多种危害中, 不包括 A.伤害陆地植物 B.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C.产生温室效应 D.破坏土壤肥力 ‎24(2016年10月浙江卷,第9题,2分) 某海湾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大型鱼类种类减少,将导致 A.生物群落发生演替 B.食物网复杂程度降低 C.食物链的环节增多 D.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25(2016年4月浙江卷,第2题,2分)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A.多开汽车 B.火力发电 C.植树造林 D.燃煤取暖 ‎26(2016年4月浙江卷,第6题,2分)地球上具有最丰富生物基因库的是 A.水稻田 B.草原 C.荒漠 D.热带雨林 ‎27(2018年全国I卷,第29题,10分)回答下列问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分解者通过__________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28(2018年全国卷Ⅱ,第31题,11分)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这一建立在“威慑”与“恐惧”基础上的种间关系会对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此方面的研究属于“恐惧生物学”范畴。回答下列问题:‎ ‎(1)当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有可能增加。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如果将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食物网只有三个营养级的某生态系统中,使得甲、乙两种植食性动物间的竞争结果发生了反转,即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假定该反转不是由于顶级肉食性动物的直接捕食造成的,那么根据上述“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若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在某地区的森林中重新出现,会减轻该地区野猪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根据上述“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产生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9(2018全国卷Ⅲ,32,10分)下图是某农业生系统模式图:‎ ‎(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生活垃圾中的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 ‎(2)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 。‎ ‎(3)有机肥在土壤中经分解,转化可产生NO3-,通常植物根系对NO3-的吸收是通过 运输完成的。‎ ‎30 (2018天津卷8,10分)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据表回答:‎ 碳量 西黄松生态系统 生产者活生物量 ‎(g/m2)‎ 死有机质 ‎(g/m2)‎ 土壤有机碳 ‎(g/m2)‎ 净初级生产力*‎ ‎(g/m2·年)‎ 异养呼吸**‎ ‎(g/m2·年)‎ 老龄 ‎1 2730‎ ‎2 560‎ ‎5 330‎ ‎470‎ ‎440‎ 幼龄 ‎1 460‎ ‎3 240‎ ‎4 310‎ ‎360‎ ‎390‎ ‎*净初级生产力: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 ‎**异养呼吸: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1)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稳定性。‎ ‎(2)大气中的碳主要在叶绿体_________部位被固定,进入生物群落。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____________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生产者活生物量中;其中,部分通过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的呼吸作用,部分转变为死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解作用,返回大气中的CO2库。‎ ‎(3)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老龄群落。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_________(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 ‎31(浙江2018年11月选考,6分)29.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生存着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等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捕食食物链反映了各种生物之间___________的关系。食物链数量的改变与生态系统内生物_________的变化相关,并能影响生态系统的能力。‎ ‎(2)分别测定所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值,可以分析能量在 之间的流动情况。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可分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和_______的能量两大部分。在相同条件下,恒温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变温动物,其主要原因是恒温动物_______。‎ ‎32(浙江2018年11月选考32,7分)【加试题】回答下列(二)小题:‎ ‎(二)某农业生态丁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l)该农业生态工程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是________。对该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可从系统内部的投入和产出、______________、系统的有效贡献等三方面进行核算。‎ ‎(2)若要提高该工程的经济效益,可采用农业生产的技术_________在桑基上再种植大豆,也可采用农业生态工程的_________技术放养适量的鸡鸭等动物以调整该工程的产业结构。‎ ‎ (3)某小组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开展适用于该生态工程的抗虫植物改良研究。为提高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效率,除考虑导入方法、筛选条件、防止污染外,还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农杆菌介导法是目前植物转基因的常用方法,该方法的基本过程是农杆菌感染植物时,并将其插入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欲获得稳定遗传的抗虫性强的转基因植物品种,则转入的抗虫基因必须能在受体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2018浙江卷4月,29,6分)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字母______表示大气中的CO2,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含量夏季______‎ 冬季。‎ ‎(2)CO2被生产者吸收转变成体内物质进入生物群落,再被图中的A、B的_______和C的分解作用以及E的燃烧,转变成CO2后再重新循环。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______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 ‎(3)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可将D的含义改为__________,其他字母及文字代表的含义不变,还需要修改之处有:增加“光→A”、取消“→E→D”、____________‎ ‎34(2018年北京卷,第31题,16分)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 。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 。‎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的 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鳙的 。‎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右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 ,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 。‎ ‎(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 ,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继续将投放鲢、鳙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 活动(工业、农业、旅游等)对该水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5(2018年江苏卷28,8分 )‎ 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图1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图2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____________。‎ ‎(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 ‎(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___________。‎ ‎(4)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7.6%。‎ ‎(5)经检测,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___。‎ ‎(6)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6(2017年海南卷,28题,8分)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然而食草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蚱蜢→青蛙→蛇→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7(2017江苏26,8 分)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__演替。 ‎ ‎(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_。‎ ‎(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_______________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_______________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 ‎(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_______________。 ‎ ‎(5)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有_______________。若蛙类与猛禽之间还存在1个营养级,请写出该营养级中2类不同纲的生物: _______________。 ‎ ‎(2017年4月浙江卷,29,6 分)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 第29题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藻类固定的能量可通过 条食物链传递给绿鹭。绿鹭分别处于第 个营养级。‎ ‎(2)若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短期内水蚤的数量会 ,但对划蝽的影响并不大,这是由于该食物网较复杂,生态系统的 功能较强。‎ ‎(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鲶鱼粪便中的能量 (填“能”或“不能”)直接被水蚤利用。在该食物网中,体形较大的鲶鱼的数量比水蚤的少,其原因是 。‎ ‎39(2016全国卷Ⅲ,第31题,8分)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 。‎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 。‎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 。‎ ‎40(2016年四川高考卷,第9题,11分)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法。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____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____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____,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____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____,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___。‎ ‎41(2016江苏27)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鱼塘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____分解产生的。‎ ‎(2)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水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_________元素营养。‎ ‎(3)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_______法,分别统计______的种群密度。‎ ‎(4)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_________(填序号)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 ‎ ①好氧 ②光合放氧 ③厌氧 ④兼性厌氧 ‎(5)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2016年10月浙江卷,第29题)某苔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1所示,其能量流动过程如图2所示。‎ ‎ ‎ 图1 图2‎ 请回答:‎ ‎(1)图1中的生物构成了 条食物链,其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 种。‎ ‎(2)图1中生物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 ‎(3)图2中,甲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个营养级的传 递效率是 (用图2中的字母表示)。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通过 的同化实现的。‎ ‎43(2016年4月浙江卷,第29题)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 ‎(1)蛇在最长的食物链中处于第 个营养级。‎ 通常情况下,变温动物所在食物链的营养级数目 比仅有恒温动物的 。‎ ‎(2)在该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随季节更替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群落的第29题图 结构。若该群落由于火灾被毁灭,经若干年后此地又重新形成新的群落,这种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 ‎(3)图中的“→”除表示捕食关系外,还可以表示 的方向。‎ ‎(4)若狐侵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保持相对稳定,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D 15【答案】B ‎16【答案】B 17【答案】B 18【答案】C 19【答案】C 20【答案】B ‎21【答案】B 22【答案】A 23【答案】C 24【答案】B 25【答案】C ‎26【答案】D ‎27【答案】(10分)‎ ‎(1)协同进化(或答共同进化) ‎ ‎(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呼吸作用将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 ‎28【答案】(11分)‎ ‎(1)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大部分都损失了,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较少 ‎(2)甲对顶级肉食性动物的恐惧程度比乙高,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后甲逃离该生态系统的数量比乙多 ‎(3)大型肉食性动物捕食野猪;野猪因恐惧减少了采食 ‎29【答案】(10分)‎ ‎(1)有机物 将动植物遗体及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 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 ‎ ‎(3)主动 ‎30【答案】(10分)‎ ‎(1)恢复力 ‎(2)基质 360 消费者 分解者 ‎(3)大于 不能 ‎ ‎31答案: (1) 取食与被取食 种类数 自我调节 ‎ ‎(2)不同营养级 未利用 需消耗更多的能量用于维持体温恒定 ‎ ‎32答案:(1)物质循环 系统的实际消费 ‎2)间种种 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 ‎(3)重组DNA的质量和浓度、受体细胞的生长状态与密度 携带目的基因的Ti质粒 转移到受体细胞 。‎ ‎33【答案】(6分)‎ ‎(1)D 低于 (2)呼吸作用 大于 (3)非生物环境 取消D“→”A ‎34【答案】(16分)‎ ‎(1)生产者 (生物)群落 ‎(2)捕食对象/食物 捕食者/天敌 ‎(3)明显下降 鲢、鳙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 ‎(4)比例 ‎(5)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定期合理投放鲢、鳙;控制性捕杀鲢、鳙的捕食者;控制人类 ‎35【答案】(8分)‎ ‎(1)水草→甲→丁 ‎(2)丙和丁 捕食和竞争 ‎(3)传递给丙、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4)大于 ‎(5)丁 ‎(6)河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有限 ‎36【答案】(8分) ‎ ‎(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 ‎(2)自我调节的能力 ‎ ‎(3)青蛙 加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或其他答案) ‎ ‎37【答案】(8分)‎ ‎(1)次生 (2)捕食、竞争 ‎(3)物理 等距取样 ‎(4)浮游生物类 ‎(5)底栖动物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 蛇类、肉食性鱼类、鼠类(任写其中两类即可)‎ ‎38【答案】(6分)‎ ‎(1)8 4、5和6‎ ‎(2)下降 自我调节 ‎ ‎(3)不能 鲶鱼所处的营养级比水蚤的高,获得的能量较少 ‎39【答案】(6分)‎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 ‎(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40【答案】(11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 样方 S ‎(2)二、三 分解者 ‎ ‎(3)含氮的养料 互利共生 ‎ ‎(4)利马豆(2分) 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少(2分)‎ ‎41【答案】(7分)‎ ‎(1)蛋白质 ‎ ‎(2)N、P ‎ ‎(3)五点取样 各种害虫 ‎ ‎(4)①③④‎ ‎(5)竞争光照和营养、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 ‎42【答案】‎ ‎(1)10 3 (2)北极狐和雪鸮 (3)分解者 (b/a)×100% 生产者 ‎43【答案】‎ ‎(1)5 多 (2)时间 次生演替 (3)能量流动 (4)自我调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