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6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传记阅读课件(60张)
传记阅读 第 3 讲 文本探究 - 3 - 文本探究题分值高 , 难度大 , 是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这类试题的提问方式及答题模式 , 文本探究题可分为两类 : 概括阐释类和观点阐释类。深入研究这两类试题的答题规律 , 考场上便能从容应答。 - 4 - 一 二 一、 (2016· 全国 Ⅲ 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1~4 题。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 , 便一改旧习 , 自誓 “ 能文不为文人 , 能讲不为讲师 ”, 力倡 “ 君子之为学 , 以明道也 , 以救世也 ” 。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 , 也为了摆脱纠缠 , 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 , 他以游为隐 , 将家事稍作安排 , 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 , 自康熙元年 (1662) 起 , 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 , 南北往返 , 风尘仆仆 , 行万里路 , 读万卷书 , 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 , 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 , 如与平日所闻不符 , 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 , 偶有遗忘 , 就翻书温习。 - 5 - 一 二 据他在《书 < 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 > 后》回忆 , 自己曾临泰山 , 谒十三陵 , 登恒山 , 抵太原 ,“ 往来曲折二三万里 , 所览书又得万余卷 ” 。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 , 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 , 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 ; 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 , 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 , 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 , 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 “ 速于成书 , 躁于求名 ” 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 , 以 “ 明学术 , 正人心 , 拨乱世 , 以兴太平之事 ” 为宗旨 , 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 (1670) 初刻八卷本刊行后 , 他又不断增改 , 至康熙十五年 (1676), 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 , 他从小读书 ,“ 每有所得 , 辄记之。其有不合 , 时复改定 ” 。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 , 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 , 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 , 命名为《日知录》 , 供后人研讨。 - 6 - 一 二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 “ 博学于文 ”“ 行己有耻 ” 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 , 虚怀若谷 , 严于律己 , 注重友情。在他看来 , 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 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 , 古人学有所得 , 未尝不求同志之人 , 所以 , 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 , 他始终推友之长 , 虚己待人 , 以友为师 , 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 , 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 , 对同时代的十位 “ 同学之士 ” 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 , 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 , 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 , 皆知先生为通儒。 - 7 - 一 二 顾炎武一生 , 始终关注 “ 国家治乱之源 , 生民根本之计 ”, 早年奔走国事 , 中年谋求匡复 , 即使暮年独居北方 , 依旧念念不忘 “ 东土饥荒 ”“ 江南水旱 ” 。直到逝世前 , 病魔缠身 , 他仍然以 “ 救民水火 ” 为己任。他主张 , 天生豪杰必有所任 ,“ 拯斯人于涂炭 , 为万世开太平 ”, 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 , 有其特定的原因 , 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 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 , 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 , 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 :“ 保天下者 ,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 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 “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 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是颇有道理的。 (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 - 8 - 一 二 相关链接 ① 顾炎武 (1613—1682), 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 , 字宁人 , 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 …… 遍游华北 , 所至访问风俗 , 搜集材料 , 学问广博 , 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 , 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 , 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 “ 心、理、性、命 ”, 提倡 “ 经世致用 ” 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 ( 摘自《辞海》第六版 ) ② 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 …… 深信他不但是经师 , 而且是人师。 (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 9 - 一 二 1 .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 , 离家出游 , 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 , 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 B. 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 , 沿途考察人文地理 , 验证文献记载 , 搜集著述材料 , 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 , 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 C. 顾炎武南北往返 , 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 , 览书万余卷 , 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 , 终成一代大家。 D. 顾炎武足迹半天下 , 广交贤豪长者 , 又在《广师》中对十位 “ 同学之士 ” 推崇备至。他的弟子潘耒称赞他 , 天下无贤不肖 , 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 - 10 - 一 二 E. 顾炎武一生奔走 , 始终以豪杰自视 , 虽没有完全实现他 “ 救民水火 ”“ 兴太平之事 ” 的雄心壮志 , 但唯其如此 , 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A 项 , 顾炎武 “ 不顾家庭 ” 的说法于文无据 , 离家出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原文的表述是 “ 为了 …… 也为了 ……”, 没有轻重之分 , 看不出哪一个 “ 更重要 ” 。 C 项 , 《音学五书》不是出游期间所著。 E 项 , 顾炎武的著述事业是其实现 “ 救民水火 ”“ 兴太平之事 ” 的雄心壮志的有机组成部分 , 其雄心壮志未能完全实现 , 不是成就其著述事业的前提条件。 答案 解析 关闭 BD - 11 - 一 二 2 . 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 , 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 ?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 ① 坚持独立思考 , 注重学术创新 , 从不蹈袭前人 ; ② 积少成多 , 不断增改 , 务本求真 ; ③ 严谨笃实 , 勤勉治学 , 持论公允 , 留待后人检验。 解析 : 要着眼于原文第二段 , 重点关注其中的引文 , 然后进行总结概括。 - 12 - 一 二 3 . 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 , 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 , 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 ?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 ① 推重 “ 博学于文 ”“ 行己有耻 ” 的古训 , 谦虚谨慎 , 严于律己 ; ② 经世致用 , 学问广博 , 开一代学术风气 ; ③ 善于推人之长 , 以友为师 , 虚怀若谷 , 博采众长。 解析 : 结合文本理解后人对顾炎武的评价。解答这一问题 , 要紧紧扣住 “ 经师 ” 和 “ 人师 ” 两个方面 , 即治学和做人。概括原文顾炎武治学的艰苦经历以及他待人接物的独特之处。 - 13 - 一 二 4 . [ 观点阐释类 ] 后人将顾炎武 “ 保天下者 ,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 归纳为 “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 。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 ,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参考答案 : ① 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 ; ② 在顾炎武看来 , 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③ “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 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 ; ④ 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 , 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 (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 , 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 ) 解析 : 解答该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并揭示 “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 爱国主义的思想内涵 , 进而揭示这一思想在新时期新背景下的积极意义。解答该题可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 , 要求观点明确 , 理由充分 , 论述合理。 - 14 - 一 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1~4 题。 马寅初 : 风雨人生一百年 马寅初十几岁时 , 维新之风吹到家乡。他受维新思潮的影响渴望外出读书。 1901 年秋 ,20 岁的马寅初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系。 1906 年秋 , 他进入美国耶鲁大学矿冶系学习 , 后入哥伦比亚大学改学经济学专业。 当时 , 留美的中国学生获取学位的 “ 窍门 ” 是写论文时选择导师不熟悉的有关中国问题。马寅初在哥伦比亚大学写博士论文时 , 却把《纽约市的财政》作为题目。他对纽约进行了翔实的调查后 , 高质量地完成了论文 , 此文还被哥伦比亚大学选为教材。 - 15 - 一 二 马寅初回国后 , 应邀到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 20 世纪 30 年代前期 , 他又担任南京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为了显示 “ 礼贤下士 ”, 蒋介石请马寅初担任立法院的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长 , 实际上就是南京政府的最高经济顾问 , 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 面对千疮百孔的民族经济 , 马寅初一直在寻求救国良策。抗战初期 , 马寅初满怀救国激情在重庆参与整顿经济。然而 , 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买办资本借抗战名义聚民财入私囊。马寅初见此怒不可遏 , 在立法院提出向发国难财者征收 “ 临时财产税 ” 的议案。此论一出 , 各界轰动。他还在演讲中直斥蒋介石 :“ 有人说委员长领导抗战 , 可以说是我国的 ‘ 民族英雄 ’ 。但是照我看 , 只能说是 ‘ 家族英雄 ’ 。因为他包庇他的家族亲戚 , 危害国家民族啊 !” 马寅初切身感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 , 认识到自己的强国理想不可能在这样黑暗的政权下实现。 - 16 - 一 二 面对民族的灾难 , 马寅初开始关注共产党。 1939 年 , 他同周恩来、王若飞会面 , 听到他们对抗战形势和中国前途的介绍 , 让他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与周恩来的一席谈话 , 改变了马寅初的人生轨迹。后来 , 他回忆说 :“ 在 1939 年以前 , 我是不与共产党一起的 , 自那年起直到现在 , 无时无刻不与共产党在一起。 ” 马寅初的言行 , 使蒋介石恼怒万分。 1940 年 12 月 , 马寅初被强令 “ 外出考察 ”, 实际上是先后被送往贵州息烽和江西上饶的集中营关押。马寅初被捕引起了各界愤慨 , 共产党人也组织力量进行营救。 1944 年 ,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大溃败 , 各界一片指责之声 , 蒋介石被迫恢复马寅初的自由。 - 17 - 一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年近古稀的马寅初焕发了青春。 1951 年 , 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 , 一上任就马上倡导北大教师开展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对中国建设的长远规划 , 他也进行了深入思考。 1953 年 , 新中国首次人口普查发现全国已有 6 亿人 , 增长率又达每年 2.2% 。马寅初忧心忡忡地认为这将会 “ 影响工业化 ”, 应当实行计划生育。他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写成提案。 1957 年 , 他把提案提交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后来 , 这篇提案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 这就是著名的《新人口论》。 - 18 - 一 二 对于控制人口的主张 , 周恩来曾表示赞成。毛泽东开始也认为有可取之处。然而翌年 , 国内开始搞 “ 大跃进 ”, 人多是大好事等错误观念一度泛滥。在康生、陈伯达的煽动下 , 从 1958 年到 1959 年 , 全国各大报刊掀起了批判马寅初的风潮 , 《新人口论》被说成是 “ 马尔萨斯主义在中国的翻版 ” 。好心的人劝他公开认个错 , 但为了坚持真理 , 马寅初坚定地说 :“ 不怕油锅炸 , 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 “ 文革 ” 期间 , 周恩来起草的保护名单中包括马寅初 , 得到毛泽东批准 , 这使他免遭劫难。 1972 年 , 马寅初患直肠癌后 , 周恩来又亲自批准为他进行手术。 1982 年 5 月 , 马寅初安详长逝时 , 距他的百年诞辰只差一个月零十四天。这位百岁老人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风风雨雨一百年。 ( 摘自徐焰《红色记忆 :70 位名人的故事》 ) - 19 - 一 二 相关链接 ① 1957 年下半年 ,“ 反右派 ” 斗争的政治风暴席卷全国 , 康生、陈伯达积极主张把马寅初划为 “ 右派 ” 。在这关键时刻 , 周恩来挺身而出 , 仗义执言。周恩来明确指出 : 马寅初这个人有骨气 , 有正义感 , 是爱国的 , 他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 国内外都有影响 , 不能划为 “ 右派 ” 。 ( 摘自《马寅初力主计划生育遭批判》 ) ②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 , 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 ,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摘自 1982 年《胡耀邦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 20 - 一 二 1 .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马寅初一生不断追求新思想。他十几岁时受维新思想的影响 , 渴望外出读书 ;1906 年留学美国 ; 抗战时期又开始接近共产党。 B. 马寅初十分鄙视中国留学生写论文投机取巧的行为 , 把《纽约市的财政》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 , 并以实际调查为基础完成论文。 C.1939 年以后 , 中国共产党与马寅初建立密切联系。他从共产党人身上看到民族的希望 ; 他被捕后 , 又因为共产党人的营救而获释。 D. 中共十二大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 , 此时距马寅初首次提出 “ 计划生育 ” 近三十年 , 历史证明马寅初在人口问题上眼光是长远的。 E. 马寅初利用自己的学识 , 积极建言献策。他的著名的《新人口论》 , 先是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 之后又作为提案提交给人大会议。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B 项 ,“ 马寅初十分鄙视中国留学生写论文投机取巧的行为 ” 原文中没有明确说法。 C 项 ,“ 因为共产党人的营救而获释 ” 原文无据。 E 项 , 时间先后倒置。 答案 解析 关闭 AD - 21 - 一 二 2 . 在不同历史时期 , 周恩来对马寅初有哪些影响 ? 请结合材料 , 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 ① 抗战时期 , 周恩来改变了马寅初的人生轨迹。 ② “ 反右派 ” 斗争时期 , 周恩来为马寅初仗义执言。 ③ “ 文革 ” 时期 , 周恩来尽力关心、保护马寅初。 解析 : “ 在不同历史时期 ”, 首先要根据文章内容划分历史时期 , 然后寻找周恩来对马寅初的影响。抗战时期 ,“ 与周恩来的一席谈话 , 改变了马寅初的人生轨迹 ” 。 “ 反右派 ” 斗争时期 , 周恩来挺身而出 , 仗义执言 , 保护马寅初。 “ 文革 ” 期间 , 周恩来起草的保护名单中包括马寅初 , 这使他免遭劫难。 1972 年 , 马寅初患直肠癌后 , 周恩来又亲自批准为他进行手术。 - 22 - 一 二 3 . 抗战时期 , 马寅初为什么 “ 开始关注共产党 ”? 请结合材料 , 简述其原因。 参考答案 : ① 面对民族灾难 , 他一直在寻求救国良策。 ② 国民党的腐败 , 打破了他的强国之梦。 ③ 他从共产党人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解析 : 答案主要集中在第四、五段 , 关键语句有 “ 面对千疮百孔的民族经济 , 马寅初一直在寻求救国良策 ”“ 马寅初切身感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 , 认识到自己的强国理想不可能在这样黑暗的政权下实现 ”“ 面对民族的灾难 , 马寅初开始关注共产党 ”, 在与周恩来、王若飞会面后 , 他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 23 - 一 二 4 . [ 概括阐释类 ] 在当今社会 , 马寅初身上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 请结合材料 , 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 ① 严谨治学 , 脚踏实地。写博士论文不走捷径 , 在翔实的调查的基础上 , 高质量地完成论文 ;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写成《新人口论》。 ② 不畏强权 , 仗义执言。面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 , 他提出向发国难财者征收 “ 临时财产税 ” 的议案 , 并指责蒋介石是 “ 家族英雄 ” 。 ③ 忧国忧民 , 一片赤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 他一直寻求救国良策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 建议实行计划生育。 ④ 坚持真理 , 不怕牺牲。他面对错误批判毫不妥协 , 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 24 - 一 二 解析 : 马寅初优秀的品质散见于全文。求学期间 , 他不像其他中国留学生一样 “ 写论文时选择导师不熟悉的有关中国问题 ”, 而是高质量地完成了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他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写成提案 ”, 这些表现了他治学严谨 , 脚踏实地。面对国民政府的腐败 , 他在立法院提出向发国难财者征收 “ 临时财产税 ” 的议案 , 并指责蒋介石是 “ 家族英雄 ”, 这表现了他不畏强权、仗义执言的精神。 “ 面对千疮百孔的民族经济 , 马寅初一直在寻求救国良策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马寅初又忧心人口问题 , 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 反右派 ” 斗争中 , 面对全国各大报刊掀起的批判风潮 , 马寅初毫不妥协 , 表现了他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 - 25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概括阐释类 热点突破 典例 1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 : 于敏 少年时代的于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 , 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惨痛的记忆 , 也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愿望。上大学后 , 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 , 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毕业不久 , 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专心从事 “ 原子核理论 ” 研究。当时 , 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 , 他就拼命学习 , 很快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 , 站在了国际前沿。 - 26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20 世纪 60 年代初 , 有关部门做出部署 , 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原子弹研究一步。于是 , 钱三强找于敏谈话 , 让他参加氢弹原理研究。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 , 意味着自己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 , 隐姓埋名 , 长年奔波。但是 , 于敏欣然服从了组织的安排 , 开始新的研究。从原子弹到氢弹 , 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 , 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 , 苏联用了四年零三个月 ,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再加上我们的设备不足 , 国内当时仅有的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 , 有 95% 的时间是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的 , 只留下 5% 的时间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是 , 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就人手一把计算尺 , 废寝忘食地计算 , 直至获得所需的数据。 - 27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从 1960 年到 1965 年初 , 在艰难的科研攻关中 , 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 , 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 , 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5 个多月后 , 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 , 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 爆炸成功后 , 于敏接着对氢弹的小型化、提高比威力等做了优化设计 , 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 - 28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20 世纪 80 年代 , 在原子弹、氢弹等技术相继突破后 , 一些曾经和于敏共同奋战在核武器研制一线的骨干相继离开九院 ① 。于敏也曾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 回去做基础研究。但是 , 他稍加权衡就放弃了离开九院的想法。他对别人说 :“ 虽然下面还有不少人 , 但掌握物理设计全面的也就是自己了。在这个时候把任务全交给下面 , 显然是不行的。 ” 因为他知道 , 第一代热核武器虽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 但性能还需要提高 , 必须发展第二代核武器。于是 , 他留了下来 , 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正是由于于敏等科学家们的先见之明 , 中国在禁止地上核试验后 , 及时转入地下核试验 , 随即又在全面核禁试前取得了应有的试验数据 , 使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可以说 , 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 , 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 29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于敏为人谦虚 , 待人诚恳。他给同事讲东西从来不保留 , 从来不怕别人超过自己。改革开放后 , 一些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在他的启迪下 , 写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 , 写上他的名字请他审阅时 , 他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抹掉。由于极为平易近人 , 于敏私下里被同事和晚辈们亲切地称为 “ 老于 ”“ 于老爷子 ” 。目前 ,88 岁高龄的于敏仍是单位的重要 “ 顾问 ” 。每每遇到难题或重大决策时 , 就会想到要请 “ 于老爷子 ” 出山 , 以他平生所学 , 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提供宝贵的建议。 注 ① 九院 : 第九研究院 , 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 1965 年 1 月 , 于敏奉命调入九院。 - 30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相关链接 ① 于敏记忆力惊人 , 平时很少记笔记 , 但他满脑子装的都是数据。靠大量的数据 , 他能很快对一个事物做出物理 ( 学上的 ) 判断。这是一项特殊的本领 , 被简称为 “ 粗估 ” 。这种 “ 粗估 ” 方法被何祚庥院士称为理论研究的灵魂。 ( 摘自《我所了解的 “ 氢弹之父 ” 于敏》 ) ② 1955 年 , 以朝永振一郎 (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 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代表团访华 , 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大为惊叹。回日本撰文 , 称于敏为中国的 “ 国产土专家一号 ” 。对此 , 于敏说 ,“ 土专家 ” 不足为法 , 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 , 但留学后须 “ 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 ” 。 ( 摘自陈海波《于敏 : 愿将一生献宏谋》 ) - 31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③ “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 , 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 …… 一个人的名字 , 早晚是要没有的 , 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 , 便足以自慰了。 ”1988 年被正式解封的于敏 , 这样对记者说。 ( 摘自余晓洁《绝密忠诚 —— 记中国氢弹功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 ) 作为一名 “ 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 ”, 于敏有哪些精神 ?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8 分 ) 参考答案 : ① 有探索自主创新之路的精神。在原子核理论研究、氢弹研制中进行开创性研究。 ② 有淡泊名利、甘心奉献的精神。为了核事业 , 不计个人得失 , 隐姓埋名近三十年。 ③ 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开放的胸襟。不遗余力 , 为核事业出谋划策和培养中青年科学工作者。 ④ 有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服从安排 , 调整研究方向 , 长期留在九院 , 从事核武器事业研究。 - 32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怎样得满分 常见的设问方式 : ① 传主的某种品质表现在很多方面 , 请结合全文 , 谈谈你的理解。 ② 传主被评为 “××” 的人 , 结合全文 , 谈谈你的看法。 ③ 传主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④ 传主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请结合原文分析他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 33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1 . 审要求 , 明确方向。概括阐释类试题 , 往往要求考生对传主的人生经历、优秀品质、理想追求、思想、主张、成功原因等方面进行概括 , 审题时 , 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从哪方面进行概括。 2 . 读原文 , 寻找信息。确定方向后 , 要浏览全文 , 寻找相关信息。主要信息包括两种 : 一种是概括类信息 ( 评价类信息 ), 如淡泊名利、谦逊、勇于担责等 , 这样的信息一般为一个词 , 要照抄下来作为答案 ; 一种是事件类信息 , 是对传主经历的叙述 , 要概括归纳后作为答案。 解答概括阐释类试题时 , 要结合原文分点阐释 , 一般答题模式为 : ① 分论点 + 论据 , ② 分论点 + 论据 , ③ 分论点 + 论据 , ④ 分论点 + 论据。 - 34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潮打空城寂寞回 —— 朱偰的人生和石头城 朱偰出生在浙江海盐县。幼时 , 执教于北京大学的父亲朱希祖躬自授读 , 谆谆教诲 , 期望良殷 , 朱偰亦立志自奋。朱自清在北大求学时期 , 是朱希祖的学生。朱偰才思敏捷 , 胜朱自清一筹。 1932 年 7 月 10 日 , 朱自清在日记中写道 :“ 与朱偰君一同赋诗 , 朱得句敏于我 , 诗成 , 皆出彼手。 ”1932 年 , 朱偰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 , 任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 , 兼国立编译馆编审 , 年仅 25 岁。 - 35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从 1950 年始 , 朱偰陆续将父亲的藏书捐献给国家。至此 , 涵养了朱氏家族文脉的藏书 , 经历了岁月动荡、战争硝烟 , 如江河朝宗于海 , 由私有变为公藏。后来 , 他被任命为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 , 主管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 1956 年 8 月 , 朱偰接到紧急报告 , 说许多人在城南拆明代的古墙。朱偰心急如焚 , 立刻赶到毁城现场。高高耸立的古城墙成为一堆瓦砾废墟 , 已经被拆到了中华门城堡附近。著名的石头城遗址被拆得面目全非 , 幸好最有代表性的地段的鬼脸城还未被拆除。令朱偰痛心疾首的是 , 他们把从古城墙上拆下的条石敲成小石子来铺路。东吴和南朝的遗迹 , 南京最古老的一段城墙 , 顿时灰飞烟灭。 于是 , 焦急万分的朱偰赶到南京市政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 坚持要保护鬼脸城。他四处奔走 , 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呼吁 , 并电告文化部。 - 36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1956 年 9 月 23 日 , 朱偰如鲠在喉 , 不吐不快 , 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南京市城建部门不应该任意拆除城墙》一文 , 痛说 “ 南京人民都知道加以爱护的南京城墙 , 现在竟遭市政建设部门局部破坏 , 实在是不可原谅的一种粗暴行为 ”, 他 “ 希望南京市人民委员会立即查明责任 , 加以处理 , 并设法制止利用城砖、拆除城墙的行为。有关责任部门应该立即做出检讨并作为教训 , 以避免今后再有此类事件发生 , 致使国家文物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 。 这篇文章被《光明日报》转载 ,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朱偰为了保护南京古城墙对南京方面的批评 , 成为他被打为 “ 右派 ” 的祸根。 - 37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同样做过抗争以保护古城墙的还有梁思成 , 他的种种努力 , 也未能阻挡住拆除北京古城墙的时代风潮。朱偰被撤销一切职务 , 行政上降两级。 1959 年 , 被打入另册的朱偰 , 到出版社当编辑 , 时常被发配到农场 , 进行割麦子、拉板车、垒猪圈等重体力劳动。在生命的低谷之中 , 他的精神是高扬的 , 他以历史人物为素材 , 写了一些作品。 1966 年 8 月 26 日 , 南京图书馆的造反派、红卫兵和南京工学院的红卫兵抄了朱偰的家。抄家之后是无休止的批斗。但是对于保护城墙的罪名 , 他永远不会低头认罪 , 他说 :“ 关于拆城墙 , 我向政府提出批评 , 完全是从爱护文物出发 , 请允许我保留意见。 ” - 38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朱偰晚年在回忆年少的读书时光时说 :“ 那时我佩服鲁仲连 , 功成不居 ; 我爱好乐毅 ,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 我喜欢荆轲、聂政 , 支持正义 , 剪除强暴。那时我立志做一个大丈夫 , 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 生于文化世家 , 文化的印记已经渗透到他的骨子里。中国传统的文人 , 虽身躯柔弱 , 但精神上充满浩然正气。 第四次写回忆录被没收之后 , 在生命中最后一个夜晚 , 朱偰化身为士可杀不可辱的大丈夫 ; 宁为玉碎 , 不为瓦全。他选择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 朱偰去世十年后 , 得以平反。他的终生至交刘海粟送来挽联 : 真理长存 , 铁骨丹心昭百世 ; 是非论定 , 文章经济耀千秋。 一轮明月照耀着南京城残存的城墙 , 潮打空城寂寞回。朱偰的悲剧 , 带着无尽的历史沧桑 , 萦绕于此 , 逝去的再也不会回来。 ( 有删改 ) - 39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相关链接 ① 朱偰 (1907—1968),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929 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 , 为经济学博士 , 曾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教授等。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的大规模拆毁南京明城墙的过程中 , 朱偰先生向政府提出意见 , 加以制止 , 最终阻止了南京的拆墙风潮 , 这才有中华门瓮城和石头城的巍然屹立至今。 ② 朱偰这么解释自己对于文物保护的热情 :“ 夫士既不能执干戈而捍卫疆土 , 又不能奔走而谋恢复故国 , 亦当尽其一技之长 , 以谋保存故都文献于万一 , 使大汉之天声 , 长共此文物而长存。 ” ③ 江苏作协主席艾煊在《帽子和城墙》一文中说 :“ 朱偰的那一顶难受的紧箍帽子 , 为南京人换回了一座中华门。因此有人建议 , 南京人是否可用社会集资 , 在中华门城堡上为朱偰立一塑像。 ” - 40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④ 朱偰一生治学态度严谨 , 他对金陵古迹的热爱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 促使他研究中外历史和南京明故宫遗址 , 撰写了一批极有价值的研究性文章 , 精心绘制了南京古迹图。 ( 摘自百度 ) 作为一位文人 , 朱偰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 ① 才华横溢 , 博学多识 : 他学贯中西 , 青年得志。 ② 正直执着 , 坚持真理 : 他挺身而出 , 保护南京古城墙 , 勇敢撰文 , 批评政府有关部门。 ③ 严谨治学 , 孜孜不倦 : 他研究中外历史和南京明故宫遗址 , 撰写了一批极有价值的研究性文章 , 精心绘制了南京古迹图。 ④ 有崇高的气节、不屈的灵魂 : 永远不承认保护城墙的罪名 , 宁为玉碎 , 不为瓦全。 - 41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解析 : 朱偰特有的人格魅力在选文中呈现得较为分散 : 青年时 , 他才思敏捷 , 较早得志 ; 在保护古城墙的斗争中表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正直和执着 ; 在 “ 文革 ” 斗争中 ,“ 对于保护城墙的罪名 , 他永远不会低头认罪 ”“ 支持正义 , 剪除强暴 ”“ 宁为玉碎 , 不为瓦全 ”; 在治学方面 ,“ 朱偰一生治学态度严谨 ”“ 撰写了一批极有价值的研究性文章 , 精心绘制了南京古迹图 ” 。这些都是他特有的人格魅力。 - 42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观点阐释类 热点突破 典例 2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运熙 : 平淡中自有丘壑 2 月 8 日凌晨 , 著名文史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运熙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 离开了他所挚爱的研究 , 离开了他所牵挂的学生。 王运熙 1926 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山县 , 从小就爱好古典文学。后来 , 王运熙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成为陈子展的助手。陈子展治学兼通新旧文学 , 目光宽广 , 思路开阔。他在和王运熙谈话时 , 滔滔不绝 , 上起先秦汉魏 , 下至现代的一些学者和作家。正是在这样一种名师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情形下 , 王运熙走上了他的治学之路。 - 43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从 1978 年到 1996 年退休 , 王运熙主持的语言文学所集中了多位学科带头人 , 下设 6 个研究室 , 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 , 成为学术研究的重镇。语文所成立以后 , 一个重要的成就就是完成了三卷本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编写。 1983 年到 1996 年 , 王运熙又在原有基础上与顾易生共同主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 七卷本 ), 历时十余年 , 对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的研究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 , 把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王运熙一生专注于学问 , 甘于淡泊 , 白首未改此心。他曾经说 :“ 上海的大闸蟹很好吃 , 但不吃也无所谓 ; 但不让我看书写书 , 那就一天也受不了。 ” 虽是玩笑 , 却道出了他虽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心境。 - 44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王运熙赠给学生吴承学一本《文心雕龙探索》 , 他在书的扉页题写 “ 治学自警语 ”:“ 全面观照 , 准确把握。正本清源 , 探明原貌。 ” 他的治学亦如此 , 不求新、不求奇、不媚俗、不趋时 , 从文献中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 , 做最平实的学问。在研究《文心雕龙》时 , 王运熙的结论与北方一些学者 , 如中华书局的周振甫 , 山东大学的陆侃如、牟世金 , 西北师范大学的郭晋稀等几位先生的观点并不相同 , 在当时引起了争论。王运熙认为《文心雕龙》是一部指导写作的书 , 并不是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和美学著作。他以原著文本为研究的出发点 , 努力把握刘勰整个文学思想体系 , 避免先入为主 , 用现代文学理论去套。因此得出的结论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认同 , 逐渐被大家接受并信服。 - 45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 王运熙先生做学问有独到的见解却不故作高深 , 从不说过头话 , 都是结合实际来讲 , 这种做法让人十分敬佩。 ” 国家图书馆原馆长、文心雕龙学会会长詹福瑞告诉记者。 王运熙常为学生讲起近代以来的学术流派 , 信古、疑古、释古三派中 , 他将自己定位为释古 —— 既不盲目信古 , 也不一味疑古 , 而是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 , 准确地分析、鉴定 , 恰切地评述、印证 , 最后得出平实、适中的结论。 “ 创新 ” 在王运熙那里具有不同的含义 —— 求实即是创新。他认为古典文学研究面对的是浩繁的历史材料 , 人们在面对这些材料时难免众说纷纭 , 其中便会夹杂很多误解 , 而研究如果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材料 , 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 消除误解 , 这就是学术创新。 - 46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复旦大学教授、王运熙的弟子杨明告诉记者 , 王运熙一生孜孜不倦 , 只为求真求实。刘勰的《文心雕龙》中 “ 风骨 ”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 如何理解众说纷纭。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前期 , 曾有过热烈的讨论 , 流行的学说认为 “ 风骨 ” 代表 “ 文章的内容 ”“ 纯洁的思想 ”“ 合乎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 ” 等。王运熙对材料进行穷尽性的搜集 , 然后条分缕析 , 最后得出结论 : 刘勰所谓风骨 , 是指作品的艺术风貌、表现效果而言 , 不是就思想内容的高下邪正而言。 与此相承 , 王运熙也澄清了当时对建安风骨的误解。很多学者认为 , 建安风骨主要是指那些表现社会动乱、人民苦难的诗歌的思想内容。王运熙则认为 , 南朝人所说的建安风骨只是指建安诗文爽朗刚健的风貌。 - 47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王运熙服膺《礼记 · 中庸》中的 “ 博学之 , 审问之 , 慎思之 , 明辨之 , 笃行之 ” 和《史记 · 五帝本纪》的 “ 好学深思 , 心知其意 ”, 将其作为治学的座右铭。王运熙的治学正是对这两句话的最好注解。 “ 不作惊人之语 , 无剑拔弩张之势。但他很了不起 , 了不起就在于忠于学术 , 坚守学者的良心。 ” 杨明对王运熙的治学品行推崇有加。 直到去世 , 王运熙一直居住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一套 48 平方米的旧房子中 , 从 1978 年至今 , 已有四十余年 , 每天都能听到火车进出的轰鸣声。正是从这间斗室 , 走出了我国文学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吴承学 , 也培养出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批中坚力量 , 其中很多已然成名成家。 王运熙是在凌晨离世的 , 一如往常一般平静。 “ 生如夏花之绚烂 , 死若秋叶之静美 ”, 恰可比拟。 ( 节选自 2014 年 2 月 22 日《中国教育报》 ) - 48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本文的题目是《王运熙 : 平淡中自有丘壑》 , 你怎么理解 “ 平淡 ” 与 “ 有丘壑 ”?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8 分 ) 参考答案 : “ 平淡 ” 指王运熙先生的为人和治学态度。 ① 王运熙先生的为人 : 甘于淡泊 , 安贫乐道。 ② 先生的治学态度 : 不求新、不求奇、不媚俗、不趋时 , 从文献中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 , 做最平实的学问。 ( 或 : 做学问有独到的见解却不故作高深 , 从不说过头话 , 都是结合实际来讲 )( 或 : 不作惊人之语 , 无剑拔弩张之势 ) - 49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 有丘壑 ” 指王运熙先生各方面的成就巨大。 ① 学术贡献 : 主持语言文学所 , 先后编辑出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 把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② 学术创新 : 忠于学术 , 对治学有自己的理解 ; 对一些学术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 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③ 培养学生 : 培养出了我国文学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吴承学 , 也培养出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批中坚力量 , 其中很多已然成名成家。 - 50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怎样得满分 常见的设问方式 : ① 有人认为 “××”, 也有人认为 “××”, 请谈谈你的看法。 ② 对文中的 “××” 观点赞成还是不赞成 ? 为什么 ? ③ 怎样理解传主的 “××”?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④ 文章某段中说 “××”, 怎样理解这句话 ?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 51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1 . 审题干 , 明确观点。观点阐释类试题 , 需要提炼观点 , 有时候题干会给出两种观点让考生选择 , 有时候需要考生对某一观点进行判断 , 有时候需要考生从文中提炼观点。答题时 , 先要根据题干要求 , 明确自己的观点。 2 . 读原文 , 寻找论据。明确观点后 , 要细读原文 , 判断是否需要分解分论点 , 并从原文中寻找能够证明观点的论据 , 不能脱离原文。论据往往散见于全文 , 所以读原文时 , 要逐段搜寻论据 , 避免遗漏要点。 - 52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答观点阐释类试题 , 首先要明确观点 , 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点阐述 , 最后结合现实或个人写出自己对观点的见解。答题模式一般为 : 观点 + 阐释 ( ① 分论点 + 论据 , ② 分论点 + 论据 , ③ 分论点 + 论据 , ④ 分论点 + 论据 )+ 见解。 - 53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汉学家叶嘉莹 上官云 5 月 10 日 , 海内外各界人士齐聚天津南开大学 , 共贺叶嘉莹先生九十华诞。在致答谢词时叶先生说 :“ 如果人有来生 , 我还愿做一个教师 , 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 ” 她是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汉学家之一 , 著作等身 , 精研古诗词 , 培养无数学生 , 被称为 “ 大师的老师 ” 。 1924 年 , 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传统世家 , 那时的叶家奉行儒学 , 恪守礼仪。闲暇时 , 父亲与伯父会声情并茂吟诵古诗 ; 母亲与伯母也会各执一册诗词选集研读。受此环境熏陶 , 叶嘉莹开蒙很早 , 六七岁便诵读《论语》 , 十几岁能写格律诗词 ,1941 年 , 她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 , 师从诗词名家顾随 , 打下深厚的古典诗词功底。 - 54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她容貌端丽 , 天资聪颖 , 是典型的民国 “ 闺秀 ” 。直到今天 , 叶嘉莹仍然打扮得十分齐整 : 留着纤长指甲 , 佩戴粉边眼镜 , 仪态优雅。或许是出于天然的气质 , 在辅仁大学读书期间几乎没有人敢随便跟她讲话 ,“ 直到毕业时同学道别 , 我才听说有男同学编派我 ‘ 孤芳自赏 ’‘ 我行我素 ’ 。很多人说我爱情诗讲得那么好 , 长得又不难看 , 但事实上 , 我真的没有感情方面的经验 ” 。 - 55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叶嘉莹的一生几乎与中国近现代史同步 , 她也经历了那个时代的幸与不幸 :1937 年抗战全面爆发 , 父亲随公司迁往后方 , 杳无音信 ;17 岁刚刚考取辅仁大学 , 母亲因病去世 ;24 岁婚后随丈夫迁至台湾 , 遭遇白色恐怖入狱 …… 在屡次磨难中 , 叶嘉莹丢掉了衣服、行李 , 却始终贴身携带恩师顾随的授课笔记。 “ 因为我知道那些东西的价值。天地之间 , 除了这些笔记 , 再也没有记录老师讲课的东西 , 是他把诗丰富美好的生命传达出来 , 所以 , 拼尽一切 , 我也要把这些东西带出来。 ” 在恩师影响下 , 对古诗、古典文化的热爱与研究一直伴随叶嘉莹的生活 , 包括 “ 白色恐怖 ” 时期。 “ 放出去后我没有工作 , 甚至没有桌子、床 , 先生仍在监狱 , 身边带着吃奶的孩子。我放弃研究还是不放弃 ?” 叶嘉莹自问自答 , 怅然叹息 ,“ 或许当时我内心仍然热爱着我的古诗 , 但在生活中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生活非常困苦 , 但是我还会背诗啊。 ” - 56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20 世纪 60 年代 , 叶嘉莹远赴哈佛教授中国古典诗词 , 并与人合作做古诗词研究。那段时光 , 让她受益匪浅的是哈佛大学图书馆丰富的藏书。 “ 我的办公室就在图书馆楼上 , 与我合作的美国教授为我提供很多方便 , 他告诉图书馆的人 : ‘ 你们五点钟闭馆 , 但是叶先生可以一个人留在里面看书。 ’ ” 为了尽可能节约时间 , 她每天很早起床 , 一杯咖啡、两片面包做个三明治 , 带到图书馆算作午餐 , 然后去馆外的推车买个三明治当晚餐 , 一直工作到天黑。 - 57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叶嘉莹逐渐在古诗词领域取得成就 , 于 1990 年被授予 “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 称号 , 她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2008 年 , 还荣获了首届 “ 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 ” 。单看文学领域的成就 , 很难把这位学者跟柴米油盐联系起来 , 而她将二者平衡得很好。虽然投入诗歌会忘记一切 , 但她一直挂在嘴边的话是 :“ 我不会因为能够读一点书就骄傲 , 在家里 , 媳妇儿就是媳妇儿。 ” 在北美教书时 , 为了节约开支 , 她 “ 算计 ” 租房地点 : 要离教书的学校近、离女儿学校近、离菜市场近。 “ 我白天带了三明治上班 , 背着大书包下班先到菜市场 , 抱着一堆纸袋子里的菜回家 , 洗菜切菜 , 洗米做饭 , 包括吸尘扫地都是我来做。 ” 这样的生活 , 她过了几十年。在台湾 , 女儿刚出生 , 她甚至会亲手洗涮尿布。在外甥眼里 , 舅妈就是洗碗做饭、伸手掏水沟的居家媳妇。直到他去加拿大 , 才知道这位常常蹲着洗尿片的女人竟然是大学教授。 - 58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 事实上 , 就算我一直教书 , 我也不是好为人师。 ” 她说 ,“ 我的 ‘ 好 ’ 是 ‘ 好为人弟子 ’ 。我喜欢学习。除了教书以外 , 虽然很忙 , 我仍然去听外文系的诗歌或诗歌理论的课程 , 我是下了功夫去学习的。 ” 此前一直两地奔波讲课的她说 :“ 回想我这一生 , 实在是幸运的。现在南开就是我的家 , 我的根就是在中国 !” ( 节选自 2014 年 11 月 6 日中新社刊文 , 有删改 ) 九十高龄的叶嘉莹在致答谢词时说 :“ 如果人有来生 , 我还愿做一个教师 , 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 ” 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理解 ? 请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 59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参考答案 :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叶嘉莹对毕生从事的古典诗词研究及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 同时也表现了她在该领域获得巨大荣誉而无愧于自己选择的欣慰。 ( 亮明观点 ) ① 叶嘉莹毕生热爱并执着于古诗词研究事业。七十年来 , 她一边研究 , 一边教书 , 虽历经磨难 ( 甚至在生活艰难的 “ 白色恐怖 ” 时期 ), 也从未放弃对古诗词研究事业的热爱。她远赴美国 , 教授古典诗词 , 潜心研究 , 执着于传播中国文化。 ( 结合材料论述一 ) ② 叶嘉莹在古诗词领域获得巨大荣誉 , 她无愧于自己的选择。她是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汉学家之一。她著作等身 , 精研古诗词 , 培养无数学生 , 被称为 “ 大师的老师 ”, 被授予 “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 称号 , 还荣获首届 “ 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 ” 。 ( 结合材料论述二 ) - 60 -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③ 任何人要想做到对自己所选择的事业无怨无悔 , 就必须对它充满热爱 , 并且执着地做好它。正是这份热爱和执着 , 推动着我们不畏困难 , 不断前进 , 创造成绩 , 直到成功。如此我们才能像叶嘉莹一样无愧于自己的选择。 ( 联系实际论述 , 观点阐发合理即可 , 不必拘泥于答案 ) 解析 : 这是一道观点阐释类探究试题 , 观点即对 “ 如果人有来生 , 我还愿做一个教师 , 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 ” 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表现了叶嘉莹对古诗词研究及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 表现了她对自己在古诗词研究领域取得巨大荣誉的欣慰 , 表现了她对自己所选择的事业无怨无悔。答题时 , 要结合材料具体阐释这三方面。此外 , 题干要求 “ 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 ”, 所以 , 还要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