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广东省深圳市学调资源中心2020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质量检测文综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深圳市学调资源中心2019届高三高考5月适应性质量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游侠,继承了儒、墨两家的一些特点,形成了其独特的侠义精神。西汉初期,游侠对乡里秩序的稳定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受到平民的欢迎。汉武帝之后,游侠精神逐渐衰弱。游侠精神衰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小农经济的稳定 C. 儒墨思想的没落 D. 大一统政府体制影响 【答案】D 【解析】 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大一统思想,加强了专制集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因此出现“汉武帝之后,游侠精神逐渐衰弱”的现象,故选D项;受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缓慢,排除A项;“游侠对乡里秩序的稳定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受到平民的欢迎”说明游侠精神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小农经济的稳定不是其衰弱的原因,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儒学获得独尊的地位,故C项错误。 2.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年),武宗想出关打猎游乐,在居庸关被巡关御史张钦杖剑挡驾,无奈悻悻而还。后来武宗乘张钦巡视他处之机,黑夜微服偷偷出关,一路都生怕张钦追拦。这一史事表明 A.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 监察制度走向成熟 C. 官僚体制制约皇权 D. 北方边防体系严密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的“在居庸关被巡关御史张钦杖剑挡驾,无奈悻悻而还”来看,皇帝也不能轻易打破已经形成的规章制度,说明皇权受到官僚体制的制约。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皇权受到制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监察制度,排除B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反映的是皇权与官僚体制的关系,排除。 3.据《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 A. 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 B. 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 C. 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 D. 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雕版印刷术促进了“经籍……流布”,即文化的发展传播,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故C项错误;活字印刷属于宋代,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学生应该结合唐代雕版印刷术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同时注意区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不同。 4.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 新航路开辟影响 D. 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答案】D 【解析】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城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从而减少了人口向大城市流入,因此大城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D选项正确。明清时期大都市人口规模缩小主要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减小了大城市对人口流入的吸引力,小农经济的发展和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缩小关系不大,A选项错误。明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材料所述现象没有直接联系,B选项错误。明清实行海禁政策,新航路开辟对明清两朝城市的发展影响较小,C选项错误。 5.《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与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时间最接近的事件是 A. 《本草纲目》问世 B. 经典力学产生 C. 瓦特改良蒸汽机 D. 洋务运动兴起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中的关键词“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可知所指的两个学说分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由所学可知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的时间分别是1859年《物种起源》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也就是在19世纪中期,D选项符合题意。《本草纲目》成书于万历六年,也就是1578年,A选项排除。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标志经典力学产生,B选项排除。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C选项排除。 6.1928年初,共产党人方志敏等领导了弋阳、横峰起义,随后他又开展游击战争建立苏维埃政权形成了以磨盘山为中心的贛东北革命根据地。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 完全照搬了俄国的十月革命 B. 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C. 达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共识 D. 解决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共产党人方志敏领导武装起义,并建立革命根据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探索,故B正确;根据“形成了以磨盘山为中心的贛东北革命根据地”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探索,并非照搬俄国的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道路,排除A;材料只有方志敏领导武装起义并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个例,无法体现达成“共识”,排除C;材料只是说明方志敏建立苏维埃政权,无法体现中国共产党“解决了革命领导权问题”,排除D。 7.法学家在评价某部法律文献时指出:“(它)既传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内容与精神,又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开启了新中国人民民主宪政的基础。”这部文献 A. 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 B. 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C. 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 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既继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可知,材料指的是新中国的《共同纲领》,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A选项正确;确立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的是1954年宪法,B选项错误;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1982年宪法,不选C选项;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1954年宪法,不选D选项。 8.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由此可知,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主张 A. 肯定神学世界观 B. 理性批判宗教学说 C. 同教会进行和解 D. 彻底否定宗教神学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可知,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故选B项;启蒙思想家否定神学世界观,排除A项;材料强调对宗教神学的理性批判而非同教会的和解,排除C项;“彻底否定”过于绝对化,错误,排除D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启蒙运动的内容分析解答。 9.英国早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霍布斯(1588—1679年)认为数学语言是唯一一种理性的话语形式。之后,数学语言被科学家莱布尼茨和牛顿当作新的物理语言来使用,这使得数学语言成为了理性象征。这一现象 A. 直接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产生 B. 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最终形成 C. 反映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相互推动 D. 说明了英国成为欧洲启蒙运动中心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的“数学语言被科学家莱布尼茨和牛顿当作新的物理语言来使用,这使得数学语言成为了理性象征”来看,说明随着科学的发展,启蒙思想家宣扬的理性主张更加深入人心。故答案为C项。直接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是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排除A项;牛顿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但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B项;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排除D项。 10.美国宪法制定者之一汉密尔顿认为:“民众是反覆无常的,他们甚少会冷静地判断是非善恶。因此,我们必须在政府中为出身富裕的阶层永久地保留一定的地位,他们可以对民众复杂多变的情绪要求作出理性的判断……也就可以保持政府的正常和良好运作。”据此反应汉密尔顿主张美国实行是 A. 共和制 B. 两院制 C. 总统制 D. 联邦制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国会由众议员和参议员组成,参议院往往比众议院保守,改革议案在众议院通过后,往往在参议院搁浅,或被长时间拖延。而宪法规定一项立法须经两院通过才能成为法律,这一立法程序能够制约两种倾向,迫使双方都作出一定让步,使得法律较为稳妥。“民众是反覆无常的,他们甚少会冷静地判断是非善恶”反映了众议院比较激进的特点,“他们可以对民众复杂多变的情绪要求作出理性的判断”反映了参议员比较保守的特点,“也就可以保持政府的正常和良好运作”说明汉密尔顿主张实行参议员和众议院的两院制,故B正确;共和制是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制度,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总统制指由选民分别选举行政和立法机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联邦制是由几个成员国(如共和国或邦、州等)联合组成统一国家的政治体制,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民众是反覆无常的,他们甚少会冷静地判断是非善恶” “他们可以对民众复杂多变的情绪要求作出理性的判断”,联系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分析解答。 11.巴黎公社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社委员会,公社委员会同时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实行普遍的直接选举,公社的一切管理人员直接向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的监督,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重要经验。这里的“经验”是指 A. 为民主集中制提供了借鉴 B. 为民主共和制度开辟了道路 C. 为直接民主制积累了经验 D. 丰富了三权分立理论的内涵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的“公社委员会同时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公社的一切管理人员直接向选民负责”等信息来看,巴黎公社一方面确立了民主制度,另一方面又实行民主基础上的权力集中,为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集中制提供了借鉴。故答案为A项。民主共和制度最早由资产阶级确立,排除B项;公社委员会由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权力,说明巴黎公社实行间接民主,排除C项;“公社委员会同时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说明巴黎公社不是实行三权分立体制,排除D项。 12.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自由放任”才是最好的经济政策,坚决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然而,罗斯福总统也经常谈到“自由”,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大自由”的概念,有力推动了“新政”的顺利进行。这一现象说明 A. “新政”因遭到激烈反对而不断趋向保守、稳健 B. 罗斯福试图让步以缓和与反对者间的矛盾 C. 传统理念可改造成为改革服务的精神动力 D. “新政”未改变“自由主义”的政策内涵 【答案】C 【解析】 根据“罗斯福总统也经常谈到‘自由’,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大自由’的概念,有力推动了‘新政’的顺利进行”可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经过改造,推动了罗斯福新政的顺利进行,故C正确;材料反映罗斯福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进行改造,促进了新政的顺利进行,材料无法体现新政不断趋向保守、稳健,排除A;材料反映罗斯福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进行改造,促进了新政的顺利进行,材料无法体现罗斯福试图让步以缓和与反对者间的矛盾,排除B;根据“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大自由’的概念,有力推动了‘新政’的顺利进行”可知,罗斯福创造性的利用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改变了“自由主义”的政策内涵,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共135分 13.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思想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1年7月,(马克思)在同《世界报》记者谈话时就表示:国际工人协会没有规定政治运动的固定形式,它只要求这些运动朝向一个目标,“但是用什么方式来达到结局,应当由这个国家的工人阶级自己选择”;1872年9月,在海牙代表大会上,马克思也谈到,工人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以便建立一个全新的生产关系组织,“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 ——陈宇翔、余文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说》 材料二 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革命之所以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完全成热。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1917年10月24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会议通过的、 由列宁起草的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夺取政权方式上马克思的观点有了怎样的变化?在马克思的论著中,他是如何将社会主义学说牢固地置于科学基础之上的?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列宁认为选择革命方式要依据的两大因素分别是什么?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怎样的发展? (3)综合上述材料,请指出马克思、列宁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答案】(1)暴力革命不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各国工人阶级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选择(或和平方式也能取得政权)。撰写《资本论》,提出剩余价值理论,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亡和社会主义必胜。 (2)是否得到人民群众支持,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所占比重。在帝国主义战争中,社会主义可能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 (3)马克思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缔造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者。 【解析】 (1)变化:依据材料一“国际工人协会没有规定政治运动的固定形式,它只要求这些运动朝向一个目标,‘但是用什么方式来达到结局,应当由这个国家的工人阶级自己选择’”结合所学可知暴力革命不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各国工人阶级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选择(或和平方式也能取得政权)。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在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提出剩余价值理论,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亡和社会主义必胜。 (2)两大因素:依据材料二“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級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和材料三“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可知是否得到人民群众支持,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所占比重。发展:依据所学十月革命的意义可知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在帝国主义战争中,社会主义可能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回答马克思、列宁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2节俭观变化表 时代 节俭观 古代 墨子:“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荀了认为,德性高的“圣贤”可以而且应当奢华,需要反对的是那些地位不高、 德性不够的人超越等级或礼仪的消费,即“僭越”。 贾谊积极主张国家和个人都要多积蓄,反对奢侈浪费。 明嘉靖年间出现了崇奢黜俭,奢能致富的思想。 近代 梁启超说东方国家的衰亡,根源就在于崇俭。 晚清时上海报刊公开讨论“俭与奢”,发表题为《论治世不必偏重节俭》的文章。 民国初年,上海有人发起成立“俭德会”,天津商务总会告诫商人必须“遵节俭,尚素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雷锋:“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社会发展与节俭观”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论述。(明确写出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示例一: 论题:经济发展水平对节俭观念有重要影响。 经济水平落后促成节俭观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生产水平低下,社会产品匮乏,具有脆弱性,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家庭消费格局,为了保持一定积蓄,抵制生存风险,形成了“黜奢崇俭”的观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对缓慢,节俭成为民众普遍接受的观念。 经济发展冲击了节俭观念。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了“崇奢黜俭”的观念。近代以来,传统经济结构变革,过分节俭制约民族资本发展,于是崇俭观受到批判。 节俭观念的消长,受社会物质丰富程度影响。 示例二: 论题:节俭观念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节俭观的盛行有利于国家财富的积累。中国古代,“黜奢尚俭”的观念便于增加社会物资储蓄,以备军用赈灾之需,从而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国家统治。一五计划期间,节俭观普遍被接受,生活消费的节制,保证了国家集中物力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得以实现,成就了经济建设的飞快进步。 节俭观促成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中国古代倡导节俭,杜绝对生产资源的浪费,反对铺张浪费,维系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近代兴起的奢侈之风影响了社会风气,节俭观有利于抵制了不良风气的扩散,促使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健康发展。 在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的同时,不应丢弃节俭的传统美德。 【解析】 首先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围绕“社会发展与节俭观”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然后通读材料,归纳得出论题,根据材料古代“节俭则昌,淫佚则亡。”“需要反对的是那些地位不髙、徳性不够的人超越等级或礼仪的消费”“贾谊积极主张国家和个人都要多积蓄,反对奢侈浪费”,近代“梁启超说东方国家的衰亡,根源就在于崇俭”“遵节俭,尚素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结合“明嘉靖年间出现了崇奢黜俭,奢能致富的思想”,概括得出论题:经济发展水平对节俭观念有重要影响。最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我国古代以及近代和建国初期提倡节俭的原因,联系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说明经济发展冲击了节俭观念。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1道作答,若都做,则按每科第一题计分。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在日本的工业发展中,政府扮演着一个非常积极的中心角色。早期很多新工厂都是政府出资兴建的,在经过初期的建设投资和实现生产之后,工厂就转到了私人手中。后来大量的私人工业在日本出现时,政府的意愿和政策仍起到很大的作用。纯粹追求利润从来不是日本企业的目的。日本公司常常争取荣耀和威信,工厂管理者认为有责任为国家服务、服从上级并增益和保护下级。这种态度直接来源于统治日本很多世纪的武士道精神 ——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二 1878年,日本国民经济中资本主义成份约占20%多一点,地主经济则不到18%,个体经济约占60%,1893年,资本主义经济的比重上升到35%—40%,个体经济的比.重约占45%左右,地主经济也有所发展,但在比重上则降至17%以下。 ——吕方和《简论明治维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政府扮演“中心角色”主要措施,概括日本工业化发展的独特性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政府在“原始积累”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评价日本独特的工业化道路。 【答案】(1)措施:政府投资殖产兴业;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表现:企业家的观念(或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或企业家不以纯粹追求利润为目的);武士道精神的传统。 措施:发行纸币;设立银行;地税改革;改革俸禄制度。 (2)变化: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比重不断上升;个体经济比重下降。评价:符合日本国情,迅速实现了富国强兵(或成为工业强国);为对外侵略扩张提供物质条件。 【解析】 (1)措施:根据“早期很多新工厂都是政府出资兴建的”得出政府投资殖产兴业;根据“在经过初期的建设投资和实现生产之后,工厂就转到了私人手中”得出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表现:根据“纯粹追求利润从来不是日本企业目的。日本公司常常争取荣耀和威信,工厂管理者认为有责任为国家服务、服从上级并增益和保护下级”得出企业家的观念;根据“这种态度直接来源于统治日本很多世纪的武士道精神”得出武士道精神的传统。 措施:结合所学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回答,即:发行纸币、地税改革、改革俸禄制度等。 (2)变化:根据“日本国民经济中资本主义成份约占20%多一点”“ 893年,资本主义经济的比重上升到35%-40%”概括得出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比重不断上升;根据“个体经济约占60%”“ 个体经济的比.重约占45%左右” 概括得出个体经济比重下降。评价:根据材料,并结合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分析解答,可从日本迅速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和为对外侵略扩张提供物质条件等角度回答。 1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期间,顾维钧与威尔逊以及美国代表团频繁接触交流意见。在顾维均看来,美国和意大利是与中国友好的国家,而日本则是中国最主要的敌人。顾维钧特地邀约了记者去看了巴黎郊外的华工墓地。(一战期间,近万名华工死于那场战争)在谈到山东攸关中华民族精神归宿的时候,他说:“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在会议期间他多次提到美国《十四点宣言》中的三条:凡外交事项,均须开诚布公执行之,不得秘密从事;对于殖民地之处置,须推心置腹,以绝对的公道为判断;国无大小,利权一律平等。在签订对德和约时,英国甚至表示,如果不签,中国将不能进入国联。然而在和美国代表团的讨论中,他发现通过签订对奥和约,中国也可以成为国联成员国。这一丝黑暗中的光明,让顾维钧下定了决心,不允保留,断然拒签。 材料二1919年2月4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收到北洋政府急电:东方之事,一定不要再提出与日本代表团不同的意见,并且要避免与日本代表团发生正面冲突……在一次代表团例会上,王正廷竞然与团长陆征祥并排就座。他认为自己代表南方,与陆征祥地位相当,应该享受联合主席的待遇……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英法一直希望日本能出兵西伯利亚,对日表示自己无意过度介入山东问题。 (l)据材料一概括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为维护民族权益所做的外交努力。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顾维钧的外交努力为何没能取得预期的成果。 【答案】(1)划分敌友,试图联美制日;争取国际社会的舆论同情;打文化心理牌,谋求收回山东权益;预留外交空间,寻找外交机会。 (2)北洋政府的外交定调不利于代表团的外交行动;国内派系斗争导致中国代表团内部纷争严重;英、法以牺牲中国利益换取联日反苏(俄);中国是弱国,弱国无外交。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美国和意大利是与中国友好的国家,而日本则是中国最主要的敌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为维护民族权益所做的外交努力。 (2)据材料二“北洋政府急电”、“王正廷……认为自己代表南方,与陆征祥地位相当”、“英法一直希望日本能出兵西伯利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政府外交政策、派系斗争、英法的态度等方面指出顾维钧的外交努力没能取得预期的成果的原因。 点睛:本题第一问从材料即可直接提取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为维护民族权益所做的外交努力的相关信息,但对于学生的语言概括和归纳能力要求较高,如“打文化心理牌”、“预留外交空间”等,这类答案语言需要在日常多积累;第二问的原因分析时特别注意对材料隐含史实的考查,如南北军阀派系斗争,就是典型例子。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西域道路奠定基础。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时年21岁)各率骑兵5万,深入漠北,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痛歼匈奴主力。此战改变了汉朝长期在对匈奴战争中的守势状态,一举打败匈奴,从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的边境安全。 ——摘编自《百度百科》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霍去病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霍去病对匈奴作战胜利的原因。 【答案】(1)贡献:①控制河西地区、为打通通往西域道路奠定基础;②深入漠北消灭匈奴主力,保障了北方边境安全;维护了西汉王朝的统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2)原因:①西汉王朝的强盛;②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充分准备;③汉武帝的支持和卫青的配合;④霍去病骁勇善战;⑤匈奴的掳掠不得人心。(答出其中四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贡献:根据“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西域道路奠定基础”得出控制河西地区、为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奠定基础;根据 “深入漠北,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痛歼匈奴主力”“从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的边境安全”得出深入漠北消灭匈奴主力,保障了北方边境安全;控制河西地区、消灭匈奴主力,维护了西汉王朝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原因:可从西汉王朝的强盛、作战的充分准备、汉武帝的支持、霍去病骁勇善战、匈奴的掳掠不得人心等方面进行总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