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内蒙古开鲁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内蒙古开鲁县一中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必须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因为 ①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②利用规律就能造福于人类社会 ③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惩罚 ④自然界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和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原理。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唯物论的角度有两点应注意,一是自然界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这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二是自然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惩罚,这就是我们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因,③④入选;①是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自然界,要求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自然界,与必须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不构成因果关系,可排除;②夸大了对规律的尊重,实际上我们需要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忽视对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消极无为的表现,不选。故本题答案为C。 2.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欢在此歇脚。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这告诉我们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松懈。材料从一个角度说明 ①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是事业成功的条件 ③意识能够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活动 ④人们可以认识,改变和利用客观规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材料没有体现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①不合题意。 ②③:旅游的人会在“快活三里”休息,而挑山工不会,因为害怕“发懒”, 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材料从一个角度说明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是事业成功的条件,意识能够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活动,②③符合题意。 ④: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④错误。 故本题选C。 3.面对火热的人工智能,有专家指出,人工智能要完全达到人类水平,有自发的情感和创造性,是很难实现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实现的。该观点是基于 ①人工智能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无法形成意识 ②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物质工具,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 ③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人工智能不具备这一特性 ④人工智能是有独立意识的人类制造物,无法取代人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材料观点是基于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工智能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无法形成意识。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物质工具,是对人的智能的延伸,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 ③错误,意识不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 ④错误,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物质工具,不具备人类的意识; 故选A。 4.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追求精益求精的传统,有“一丝不苟”的说法。古人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他们持之以恒,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这正是今天我国逐步走向制造强国所应大力倡导的“工匠精神”。材料中大力倡导“工匠精神”的哲学依据是 ①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②认识源于实践,又推动实践的发展 ③正确的意识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的表达是错误的,应是“转化”;认识有双面性,有推动也有阻碍的,②的表达不对。“工匠精神”推动制造强国,“逐步走向”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③④符合题干。 此题考查意识的作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所以我们要走向制造强国必须倡导“工匠精神”, ③正确;“工匠精神”追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持之以恒,这是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④正确;物质第一性,物质派生意识,①说法错误;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推动实践发展,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最鲜活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是因为它 ①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 ②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新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正确反映了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④正确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日益接近终极真理的正确认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②③:之所以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新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是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②③符合题意。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而不是提供了物质力量,①错误。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存在日益接近终极真理的正确认识,④错误。 故本题选C。 6.随着权健、无限极等一个个保健品神话的破灭,国内的保健品市场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不少使用保健品的人陷入了恐慌和焦虑中,他们从昔日对保健品的盲目“迷信、依赖”,一下子反转到“怀疑、全面否定”。人们对保健品的认识体现了 ①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对保健品认识的过程性 ②人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③对保健品的认识受到主体和客体因素的制约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原有认识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人们对保健品的认识体现了对保健品的认识受到主体和客体因素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也表明人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永无止境的,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反复性影响但不能决定认识的过程性,① 错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认识的发展不是一个不断推翻原有认识的过程,而是认识在不断地超越自身,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7.嫦娥四号在世界上首次借助地月中继通信卫星实现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并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巡视探测,其搭载的科学实验项目验证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理论,这为我国未来的太空探索打下坚实基础。这主要说明了 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具有真理性 ②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并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④获得认识是为了填补人类对于月球背面认知上的空白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真理是客观的,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就是真理,不因是否经过检验而改变其真理性,①错误;材料说明了人们对月球背面的认识借助了中继通信卫星等物质手段,②入选;嫦娥四号为我国未来的太空探索打下坚实基础说明实践历史地发展着,中国航天事业是无数不同时代的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的结果,③入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的实质是认为认识的目的是深化和拓展认识本身,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为B。 8.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寓“救”于“行”,边走边学 、边学边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认识论角度看,开展研学旅行的理由是 ①学生在研学旅行中获取比书本知识更可靠的直接经验 ②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研学旅行能更好促进知与行的统一 ③研学旅行能在超越历史条件中推动已有真理不断发展 ④学生可在研学旅行的亲身实践中学习和验证书本知识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①:获取的书本知识属于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不能说哪一个更可靠,①错误。 ②④: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研学旅行”活动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学习和验证知识,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②④符合题意。 ③:真理具有条件性,不能超越历史条件推动已有真理发展,③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实践的四大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即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都具有客观性。)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即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人的有目的的活动。)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即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历史上每个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④直接现实性活动。 3.认识的来源与途径:①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实践。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9.2019年诺贝尔奖三位得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了为应对不同氧气水平而调节基因活动的分子机制,这也为防治贫血、癌症等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这表明 ①认识是一种螺旋式的循环运动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目的 ③科学研究的价值在于造福人类 ④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被控制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认识不是一种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①错误。 ②③: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了为应对不同氧气水平而调节基因活动的分子机制,这也为防治贫血、癌症等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也表明科学研究的价值在于造福人类,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④: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被认识和利用的,但不是可被控制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为:①实践为认识提供新问题和新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新的认识工具。③实践不断提高人的判断和推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为:①只有处在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的实践,②能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10.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庆典讲话中指出:“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 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C. 世界是永恒变化发展的 D.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案】C 【解析】C: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庆典讲话中对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的描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世界是永恒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C符合题意。 AB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都不是唯物辩证法道理,AB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物质世界是一个永恒地变化发展着的世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我们的认识都在不断的发展中。 发展是事物具有前进上升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 11.移动支付引发了一场支付方式的革命,不仅仅是年轻人,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也逐渐接受和习惯“扫一扫”这种“掏手机”的消费方式,它大大方便了居民的生活。由此可见 A. 事物处在普遍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B. 新建立的联系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C. 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可以建立事物新的联系 D. 人们完全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相关知识。A项“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表述错误,联系具有条件性;B项“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表述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C项“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表述错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移动支付引发了一场支付方式的革命,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D正确。本题选D。 12.据传,某人遇到豆腐滞销,因怕豆腐变坏,血本无归,便将豆腐切成小块,配以盐、香料,置于坛中,并封其口,以为这样便可造出腐乳来。谁知过了一些日子打开坛口,腐乳没做出来,豆腐臭气熏天。试尝之,其味鲜美。遂将此臭豆腐试销,竟获得顾客好评,臭豆腐从此流传开来。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从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之中把握事物 ②大胆利用和借助美好愿望直接创造出新事物 ③敢于颠覆传统,推动新事物不断成长和壮大 ④联系是多样的,要善于把握和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特点。臭豆腐的产生体现了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与周围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要善于把握和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①④符合题意。人的美好愿望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不能直接创造出新事物,②错误。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对待传统不能全盘否定,③错误。答案为D。 13.榫卯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榫卯的精巧结构印证了 ①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决定着事物整体功能的发挥 ②部分的性质和功能变化受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的制约 ③有序的部分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④整体中各部分的性质和功能既相互区别叉相互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着整体的功能,而不是决定,①错误。 ②:材料不是阐释整体对部分的制约,未体现部分的性质和功能变化是否受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的制约,②排除。 ③④: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这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这说明有序的部分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也说明整体中各部分的性质和功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1)两者相互区别: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2)两者相互联系: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3)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4.2020年3月1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等一揽子“三农”领域重点改革方案。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A. 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B. 系统优化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C. 抓住主流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D.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A 【解析】A:材料中,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等一揽子“三农”领域重点改革方案。这样做从哲学上讲是因为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应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A符合题意。 B: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B错误。 C:抓住主要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关键,C错误。 D: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主义的强大动力,不是根本动力,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错误。 故本题选A。 15.习近平在谈到领导工作的方法时强调,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要一以贯之地贯彻。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 ③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 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钉钉子的事例表明量变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事例钉钉子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是从量变到质变,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是从新的量变再到新的质变,说明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入选。①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对于事物的发展而言,量变和质变都很重要,不存在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的结论,排除。②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实现质变,且量变既包括数量的增减,还包括场所的变化,并不是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量变与质变状态 ①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引起质变,而且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事物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质变又为新了量变开辟道路,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由此循环,不断前进。 ③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要坚持适度原则。反对“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16.下图漫画《斩断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地赢得出路》主要告诉我们 ①要把握矛盾斗争性,做到“向死而生” ②身后如果有退路,更易心存侥幸和安逸 ③退路和出路之间并没有任何客观的联系 ④身后无退路,有利于激励自己赢得出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④:漫画《斩断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地赢得出路》主要告诉我们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身后如果有退路,更易心存侥幸和安逸;身后无退路,有利于激励自己赢得出路,②④符合题意。 ①:漫画强调要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化,不体现把握矛盾斗争性,①说法错误。 ③:退路和出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们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向积极方向转变。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17.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由点到面,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与公民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治理体系。这说明我们 ①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通过改变事物的属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克服矛盾的斗争性 ④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与公民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治理体系,体现了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哲学道理,①正确。 ②:事物的属性是客观的,不能改变,②错误。 ③: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克服矛盾的斗争性”的表述错误,排除③。 ④:题目中,我国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要求垃圾分类要坚持因地制宜,体现了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8.麻雀喜食高粱,会造成粮食减产。但科学家们发现,麻雀对高粱也会“挑食”。我国科学家最近揭晓了麻雀对不同高粱品种“挑食”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既为培育抗鸟的高粱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同时也为设计开发新型绿色农药来防治农业鸟害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表明 A. 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 创新思维决定人类实践活动的变化发展 C.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并相互转化 D. 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答案】D 【解析】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错误。 B:该选项过于夸大了思维的作用,排除B。 C:真理和谬误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相互转化,C错误。 D:针对麻雀对高粱也会“挑食”的现象,科学家揭开了背后的谜底,这也为设计开发新型绿色农药来防治鸟害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表明了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D正确。 故本题选D。 19.区块链技术是一项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领域的相关技术,在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数字金融、物联网、物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从哲学上看,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发展 ①拓展劳动对象,创造新的物质存在 ②更新生产工具,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构建新的联系,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④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社会制度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②: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由题意知,区块链技术是一项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领域的相关技术,区块链技术作为技术发展上的创新,能够更新生产工具,推动生产力发展,②符合题意。 ③: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在客观联系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由题意知,区块链技术是一项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领域的相关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金融、物联网、物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可见区块链能够构建新的具体联系,推动社会生产进步,③符合题意。 ①: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不能“创造新的物质存在”,①说法错误。 ④:材料强调的是创新对生产力的影响,并无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④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创新的作用 ①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微观考点: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力三要素)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生产关系三要素:所有制、分配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 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0.2019年7月26日,在全国律协新闻发布会上,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介绍,我国即将启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改工作。这次修改,将为解决新形势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法治保障。启动上述法律的修改工作 ①体现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②是基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要靠改革来实现 ③有助于使我国的法律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④有助于使我国的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①:这次修改,将为解决新形势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法治保障,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符合题意。 ②: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往住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②错误。 ③:《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改为解决新形势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法治保障,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利益,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未涉及生产关系,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1.为维护医院安全秩序,惩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2020年3月26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草案)》进行一审。北京首次通过立法保障医院安全表明 A. 上层建筑的调整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 社会意识的变化促进社会存在的巩固 C. 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影响社会存在 【答案】D 【解析】D:北京首次通过立法保障医院安全,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影响社会存在,维护医院安全秩序,惩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D符合题意。 A:材料强调上层建筑的调整会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不体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A与题意不符。 B: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社会意识的变化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巩固,B错误。 C: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C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22.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实现全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为此必须继续采取产业精准扶贫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兜底脱贫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等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根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致贫的原因多样,印证了矛盾着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 ②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了意识可以促进脱贫工作的开展 ③脱贫的任务艰巨,要求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 ④脱贫的时间紧迫,必须超越历史条件,创新扶贫开发路径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①: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致贫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见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①正确。 ②: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了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没有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②不符合题意。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打贏脱贫攻坚战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因此,脱贫的任务艰巨,要求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③正确。 ④:脱贫的时间紧迫,需要创新扶贫开发路径,但不能超越历史条件,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3.混放是垃圾,分类成资源。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既是对新发展理念的贯彻,也是生活方式的转型,如垃圾焚烧发电既产生了“环境效益”,又带来了“能源效益”。这说明 ①价值选择的合理性决定价值判断的正确性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基于社会实践而形成 ③科学理论将事物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 ④物的价值能随着时空及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①: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因此,“价值选择的合理性决定价值判断的正确性”说法错误,①排除。 ②④:“混放是垃圾,分类成资源。”、“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既是对新发展理念的贯彻,也是生活方式的转型”,这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基于社会实践而形成,物的价值能随着时空及条件的改变而变化,②④符合题意。 ③ :科学理论能指导实践将事物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但科学理论本身不能将事物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⑴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⑵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相对性)。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在阶级社会,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特征。人们的社会地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人们所站的立场、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会导致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相对性)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24.2020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他在回信中表示,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用行动诠释了 ①发扬拼搏精神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①错误。 ②③ :“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这说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说明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④:材料涉及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④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1.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人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即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既要看物质贡献也要看精神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就看他为社会、人民贡献了什么。 2.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⑴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⑵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掘好、利用好丰富文物和文化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确定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 《方案》明确提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促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积极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完善机制,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方案》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广泛宣传引导,强化督促落实,确保《方案》部署的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1)《方案》明确提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之光。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哲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就国家推动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出三条建议。 【答案】(1)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②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以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③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規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对文物和文化资源要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积极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完善机制。 (2)①要加强政策保障,统筹利用发展改革、文化和旅游、文物等部门资源,发挥宏观政策综合效应。②要广泛宣传引导,深入解读中国特色国家文化公园理念,大力宣传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营造浓厚舆论氛围。③要分别制定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对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解析】本题以《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为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材料重要信息的获取能力和理解能力。特别是第二小题,更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水平。 (1)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考查“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之光,所以作答本题需从材料中找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以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积极拓展思路、创新方法(体现了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等。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运用课本上相应的知识点组织答案即可。 (2)本题属于建设类主观试题,要求结合材料就国家推动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出三条建议,这也是开放性试题,解题时所提出的建议必须有利于推动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如制定相应政策、分别制定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等。本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理解意识的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继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后,无人超市又成为了人们最新的热议话题。2017年7月初,在第二届淘宝造物节上,阿里推出无人超市“淘咖啡”,短短几天后,阿里的无人超市在杭州街头开业,引发各方关注。“无人超市”依靠计算机视觉,生物识别,以及传感器,意在形成“物联网+支付”的新模式。业内人士表示,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无人零售模式还并未成熟,面临诸多考验,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信用体系和保障体系的打造。无人零售至少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才会完全走进我们的生活,在这之前还需要做好其它方面的准备。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发展观的原理,谈谈你对“无人超市”无人零售的认识。 【答案】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无人超市; ②事物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无人零售模式还并未成熟,面临诸多考验,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得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无人零售至少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才会完全走进我们的生活,在这之前还需要做好其它方面的准备。 【解析】本题以继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后,无人超市又成为了人们最新的热议话题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辩证法的发展观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辩证法发展观的原理,设问指向谈谈你对“无人超市”无人零售的认识,要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无人超市、无人零售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的冲刺期,必须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淮脱贫,要研究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尸,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指施,做到措施精准;要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要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 【答案】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实现精准状贫,精准脱贫。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不同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求做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国家政策和当地实际相结合。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改变以在状贫工作中不分主次的做法。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和获取信息,分析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概括与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考生需明确本题的试题情境是材料,设问指向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 本题考查矛盾观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围绕矛盾主题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并结合材料去粗取精。从材料可以看出,本题主要从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等角度回答。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可以是“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坚持精准扶贫、精淮脱贫”、“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的冲刺期,必须……”、“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指施,做到措施精准”、“要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 要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将材料信息与知识点整合梳理,归类,对应,按照原理的世界观、原理的方法论、对应材料三步走形成答案要点: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扶贫脱贫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是我们要实现精准状贫,精准脱贫;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扶贫脱贫工作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不同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求做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扶贫脱贫要把国家政策和当地实际相结合。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这种不分主次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 【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解答思路一般是分析材料、找准原理、材料原理有机结合。分析材料是作答的前提,是阅读材料、归纳材料、处理材料、结合原理的有机统一过程。阅读材料,就是要通览、精读、领悟材料,也就是要读通、读懂、读透材料,抓住材料中对解题有利的关键信息;归纳材料,就是能概括出材料主旨,要求言简意赅;处理材料,就是对庞杂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类、筛选,利用有用,舍弃无用;找准原理,就是根据设问的知识限定、或者根据试题情境的关键信息、或者根据对材料主旨的概括以及每一层次的中心思想,把相关原理找出来并进行筛选。材料原理有机结合,就是实现材料与教材原理的对换,既可以将材料的中心论点与原理挂钩,也可以将材料的分论点与原理挂钩。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京剧是中国戏曲艺术之翘楚,积淀着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随着电影、电视剧等现代艺术形式和网络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京剧等传统艺术形式因节奏缓慢、形式单调等不足难以吸引年轻人尤其是“网生代"的关注,遭遇到许多挑战。 疫情期间,许多上海的文艺院团和艺术家以内容轻松、充满人文关怀的短视频、直播等“云剧场"形式,缓解了人们的焦虑心情。“云剧场”可不只是简单把录像转码成视频,充当艺术的搬运工。京剧院老生演员、梅花奖得主傅希如用京腔完成35秒不换气趣味挑战,收获了约20万次播放量,之后又推出一口气念完长达230字京剧念白的视频,吸引了不少网友参与挑战。京剧里虽然有很多大段念白的戏,但以慢节奏居多,若只是为了好玩“加速”,就会跟人物、情绪不相符。傅希如的视频之所以能点燃网友热情,是经过了精挑细选的。如他选取的《白虎节堂》念白,就是林冲在情势危急之下的申辩之词,不仅符合网络挑战的难度,趣味“加速”也不会折损传统戏曲的韵味。也正是非常时期的这场文艺战“疫”,让院团与艺术家重新审视新媒体的传播规律与“网生代”的审美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原理,分析为什么傅希如能够以京剧点燃网友热情。 【答案】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傅希如在传统京剧大段念白的基础上,调整了节奏,使其符合网络挑战的难度。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傅希如对京剧的再创作,既产生于传统戏曲,又吸取、保留和改造传统戏曲中积极的因素作为其存在发展的基础。 ③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傅希如这种艺术创作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韵味,又克服了传统戏曲的局限性,所以能够点燃网友热情。 【解析】本题以疫情期间京剧表演艺术家傅希如如能够以京剧点燃网友热情为背景材料,考查辩证否定观原理。 可结合材料中傅希如对京剧的再创作,从辩证否定的含义、特点、实质等方面,分析点燃网友热情的原因。 解答本题可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原理,分析傅希如能够以京剧点燃网友热情的原因。 材料反映傅希如在传统京剧大段念白的基础上,调整了节奏,使其符合网络挑战的难度,可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方面加以分析;材料反映傅希如大段念白可不只是简单把录像转码成视频,充当艺术的搬运工,而是对京剧的再创作,可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方面,说明傅希如的创作既产生于传统戏曲,又吸取、保留和改造传统戏曲中积极的因素作为其存在发展的基础;材料反映傅希如这种艺术创作不仅符合网络挑战的难度,趣味“加速”也不会折损传统戏曲的韵味,可从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说明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韵味,又克服了传统戏曲的局限性,所以能够点燃网友热情。 【点睛】辩证的否定: 原理内容:(1)辩证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业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方法论:①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②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9.2020年4月24日 是第5个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第50个生日。让我们聚焦“降魔人”吉坤,感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的发扬与传承。 众所周知,火箭燃料高危剧毒、易燃易爆。从事火箭燃料加注工作,犹如在刀尖上跳舞,是发射场出了名的“高危职业”,大家称他们为“降魔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加注技师吉坤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20多年前,吉坤立志要苦练专业本领、严把质量关口,练就了蒙着眼睛对120余个加注门进行精准盲操作的绝活,先后参与完成了60余次加注任务,实现了“一滴不漏定安全、一次成功”的加注标准,由他帮带的操作手都已成为各岗位的骨干力量。从事了20多年的加注工作,吉坤深深体会到,人生就是一次持续不断的加注,这个过程不可能重新来过,应当十分珍惜每一个岗位、每一种经历,把握现在、专心专注,唯有如此才能收获人生的精彩。 庆祝航天日,为的是让新一代的航天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每年航天日,吉坤都会为新入职的操作手讲述先辈们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他说:我要当好航天文化的“传播者”,引导大家不忘初心使命,让航天精神代代相传! 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知识,说明“降魔人”吉坤是如何践行初心使命,传承航天精神的。 【答案】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吉坤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不忘初心使命,铭记历史、传承航天精神。 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吉坤在火箭加注工作中,坚守岗位20多年,勇于实践,无私奉献,实现了“一滴不漏、一定安全、一次成功”的加注标准。 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吉坤为新入职的操作手讲述先辈们的事迹,也悉心培养帮带的操作手成为岗位的骨干力量。 ④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吉坤在火箭加注工作中,精益求精,苦练专业本领、严把质量关口,实现了人生的精彩。 【解析】本题以“降魔人”吉坤践行初心使命,传承航天精神为背景材料,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 可结合材料中吉坤的事迹,运用实现人生价值途径的知识对应说明即可。 本题要求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知识,说明“降魔人”吉坤是如何践行初心使命,传承航天精神的。 可结合材料中吉坤不忘初心使命,铭记历史、传承航天精神,说明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材料反映吉坤在火箭加注工作中,坚守岗位20多年,勇于实践,无私奉献,实现了“一滴不漏、一定安全、一次成功”的加注标准,说明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吉坤为新入职的操作手讲述先辈们的事迹,也悉心培养帮带的操作手成为岗位的骨干力量,说明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材料反映吉坤在火箭加注工作中,精益求精,苦练专业本领、严把质量关口,实现了人生的精彩,说明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点睛】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与途径(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贡献)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己的满足。(索取)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1)(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②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客观条件)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主观条件)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4)(主观条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