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7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案
第7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2)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的时期,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国际上掀起了广泛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3)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特点和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做出重大调整,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知能强化课Ⅰ 独立自主,灵活多变—建国初至60年代的外交 一、建国初期的“一边倒” 1.背景 (1)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3)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民族独立。 (4)新中国建立之初,政权还不十分巩固,经济亟待恢复。 2.外交任务:打破被孤立、封锁的局面,为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创造条件;结束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史,开创独立自主外交的新局面。 3.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该政策是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区别于旧中国外交的最主要特征,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4.基本方针 (1)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和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3)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不再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5.成就 (1)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粉碎政治孤立企图。 (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获得苏联援助,打破美国经济封锁。 (3)1950~1953年,志愿军抗美援朝,为新中国建设赢得和平稳定环境。 [史学者说] 对“一边倒”的评价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 “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二、50年代中期外交政策的成熟 1.背景 (1)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亚非独立新兴国家增多,反殖反霸。 (2)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经济恢复发展。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 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 在处理国家之间关系中,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 特点 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意义 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促成印度支那(越南、老挝、柬埔寨)问题解决。 4.万隆会议 (1)背景: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一大批亚非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赢得了政治独立。 (2)召开:1955年4月,亚非新兴独立国家在印尼万隆召开会议。 (3)“求同存异”:面对帝国主义的干扰和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产生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倡导的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建立友好、团结和合作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万隆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60年代外交的曲折发展 1.背景:美苏争霸。 (1)美国继续敌视中国,阻挠大陆解放台湾;发动侵越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安全。 (2)50年代末期,苏联实行霸权主义,企图损害中国的主权;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并爆发局部武装冲突,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3)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奉行相对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4)亚非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增多,不结盟运动冲击美苏两极格局,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2.外交政策:“两只拳头打人”既反美又反苏;“一大片”团结广大第三世界国家。 3.表现 (1)在反美的同时,又与苏联全面对抗,基本上脱离社会主义阵营。 (2)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先后与柬埔寨、老挝、古巴等2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3)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中国与资本主义大国关系开始改善。 4.影响 (1)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大,出现了第二次建交高潮。到1969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五十个。中国已成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与大国对抗,造成孤立,1968年春,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感慨地说:“我们现在孤立了,没有人理我们了。”对小国外交主要靠经济援助,一些小国一旦得不到满足,往往“背信弃义”;同时也增加财政负担,影响人民生活。 [史学者说]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1969年,毛泽东(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泽东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他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 ——基辛格《论中国》 1.对“一边倒”政策的分析 (1)原因分析:战后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格局形成。新中国政权的建立与苏联的支持密不可分,苏联为其全球战略,必然要求新中国在外交政策上与其保持一致性。新中国建立之初,贫穷落后,政权还不十分巩固,需要苏联的继续扶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长期支持国民党政权,再加上双方意识形态的冲突,彼此对立敌视状态难以一时改变。因此,当时的中国只能“选边站”,除了“一边倒”,中国没有其他选择余地。 (2)政策理解:“一边倒”指总方向上倒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抗,主要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但这并不是绝对的,除社会主义国家外,新中国也和一些非社会主义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或欧洲传统中立国建交,这与苏联支持国际民族独立运动的方针并不矛盾。同时,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中的某些国家,如英国等也因为国家某些利益,承认新中国,但新中国政府还没有超越苏联的底线,与其正式建交。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比较项 三大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特点 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阵营 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影响 保障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 逐渐得到国际社会认可,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地位 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 (1)平等性: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均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上,体现了新中国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外交关系。 (2)革命性: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的三大政策体现了与帝国主义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3)结盟性:“一边倒”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 (4)过渡性:其形成过程是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的过程,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逐渐摆脱了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聚焦主题 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成就 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美国《商业周刊》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粉碎。这主要说的是( ) A.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B.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英法等西欧盟国先于美国同中国建交 解析:选A “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是指美国对华实施的外交孤立政策,而题干中“幻想已被粉碎”说明美国外交孤立政策的失败,而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标志着中国正积极步入世界外交舞台,A项正确。 2.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十项原则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不结盟运动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原则;1970年和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宣言都接受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因为其( ) A.推动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B.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C.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D.得到了世界上多数国家的认同 解析:选B 材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和联合国大会上都得到认可,并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主要是因为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B项正确。D项是结果,不是原因,排除。A、C两项明显不符合题意。 [思维升华] 新中国的破冰之旅——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对于提升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发言权以及国际形象,突破以美国为首的反共派孤立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1)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通过此次会议,全世界又一次看到中国人民为祖国安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为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进行的不懈努力和发挥的积极作用。 (2)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这次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会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3.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其意在说明( ) A.“一边倒”外交政策已经过时 B.中国奉行积极务实的外交原则 C.外交即将迎来宽松的外部环境 D.外交工作已经产生重要影响 解析:选B 依据材料中“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可知,中国认为“冷战”并不影响不同制度的国家间的交往,这是务实外交原则的一种体现,故答案为B项。A、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叙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4.1957年底,毛泽东说:“现在国际上一般都公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是否做得到那是另外一个问题。美国首先就做不到……从外交政策和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但是,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个共产党的对外关系的总路线,就不能只限于和平共处……还有一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问题。”材料说明了( ) A.毛泽东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错误的 B.美国的敌视等原因使新中国一度偏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阶级斗争思维是影响中美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D.“革命外交”不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 解析:选B A项曲解了毛泽东的原意,排除;阶级斗争思维是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但非决定性因素,故C项错误;当时处于两极对峙时期,“革命外交”是与当时的时代特征分不开的,故D项错误。美国长期推行对华敌视政策,使毛泽东等领导人错误地估计了国际斗争的重要程度,从而一度偏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项正确。 [思维升华] 历史解释要求不断地接近历史真实。第3题引入了一个新概念——务实外交,务实外交指的就是淡化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而以国家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本题旨在说明务实外交的原则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存在的,是有历史渊源的。从历史中为当前外交原则找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4题提供了一个与教材不同的新观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并非一直得到贯彻,而是由于各种原因一度偏离,直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才得到切实的贯彻。本题也提醒大家,做题时一定要从材料出发,突破思维定式,打破对教材知识的僵化理解。 三、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思考] 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独立自主”与“一边倒”政策是否矛盾。说明理由。 [教你读史] 史料一信息“要有独立精神”表明新中国要在独立平等的基础上发展与各国间的关系,为此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指引下,提出“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三大外交方针。 [提示] 不矛盾。“一边倒”政策是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的,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是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史料二] 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二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 [教你读史] 史料二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解读史料时要抓住关键信息“不同意见”和“共同愿望”理解周恩来所持的主张,即“求同存异”。 [提示] 愿望: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和平),发展经济。策略:“求同存异”。 知能强化课Ⅱ 与时俱进,共谋新篇—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后附“高考研究课”] 一、外交关系的突破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标志:1971年10月25日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局势的重大变化使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2)进程: ①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②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签署,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同时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④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对中国的影响: 外交环境 中美关系的改善是20世纪70年代震惊世界的大事,追随美国的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掀起与中国建交的高潮,美国围堵中国的联盟彻底崩溃。苏联也开始检讨对华政策,中国的外交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经济建设 中美建交后,中国执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祖国统一 中美建交后,美国从台湾撤军,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外国势力从台湾的撤退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逐渐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和平统一方针,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 教育生活 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留学的目的地逐渐从苏联转向美国,促进了中美的文化交流,中国人的生活日益受到了美国的影响 3.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1)“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分别指1972年2月28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8月17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 (2)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我国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 4.中日关系正常化 (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 (2)标志: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交联合声明。 (3)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5.继续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友好关系 中国打破外交孤立局面,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与西方大国取得外交突破的同时,依然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政治援助,与中国建交的第三世界国家日益增多。 [史学者说] 对中国外交的认识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二、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背景: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②战争的危险虽然存在,但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增长,维护世界和平还是有希望的。 ③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和周边环境。 (2)表现: ①不结盟政策: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②多边外交: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 ③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世界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 (3)影响: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不可忽视的力量;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 2.新时期重大外交活动 (1)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发挥中国在联合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决策作用;积极参与联合国安理会组织的维和行动,对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2)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促进亚太地区合作发展。 (3)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①成立:2001年,中、俄、哈、吉、塔、乌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②活动: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经济文化等领域广泛交流。 ③意义:维护中亚地区和平稳定,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4)参与多边经济领域的外交活动:1980年,中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2001年底,正式加入WTO。 (5)意义: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性和地区性组织,扩大并深化了多边外交关系,为中国在新世纪拓宽发展空间奠定了良好基础,赢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国际信誉,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史学者说] 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认识 可以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只是没有美国的指手画脚。……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因此上合组织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些截然不同国家都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欧亚巨人》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美、中苏关系 1.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 (1)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对抗。 ①根本原因: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新中国成立后,又推行孤立政策。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走向缓和,最终正常化。 ①从美国方面看: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 ②从中国方面看:中国国际地位提高;面临来自苏联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①中美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矛盾在所难免。 ②中美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双方可作出妥协,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 2.中、俄(苏)关系的发展演变 (1)从新中国成立初到50年代末:友好合作阶段。 ①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给予中国大量的经济、技术上的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坚决地站在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走苏联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对抗和僵持阶段。 ①为与美国争霸,赫鲁晓夫提出要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建议,遭到中国拒绝,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②1960年,苏联撕毁全部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议。 ③中苏边境甚至发生武装冲突,从北面构成对中国的威胁。 (3)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开始恢复正常化。 ①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由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苏联的对外政策从扩张转向收缩,因此,开始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②苏联解体后, 中俄关系稳定发展,形成了一种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原则的新型的国家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贡献。 二、新时期中国外交 1.多边外交 (1)多边外交是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 (2)多边外交上升为指导国家对外政策的思想和理论,则是多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相提并论的常有“单边主义”、“孤立主义”。但在很多情况下,学者们在具体运用这两个概念时往往并不作严格区分,例如最早提出“多边主义”概念的基欧汉就认为多边主义是“通过特别的安排或通过制度协调三个以上国家的国家政策的实践”。 (3)作为一个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日益上升的发展中大国,在各个议题领域的国际机制的框架下进行的多边外交活动是当前及未来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维度。参与、创建和建设国际机制则是中国在广泛的世界政治事务中实现和增进国家利益所不可或缺的战略选择。 2.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 (3)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5)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聚焦主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 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阅读下图,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是( ) A.甲是中国,乙是英国,丙是法国 B.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英国 C.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D.甲是法国,乙是日本,丙是美国 解析:选C 在20世纪50~70年代的大国关系中,始终处于对抗状态的应该是美苏两个大国,故甲、丙可能是美、苏;而20世纪50年代两国友好、20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应该是中苏两个大国,所以乙、丙可能是中、苏;20世纪50年代对抗、20世纪60年代对抗、20世纪70年代缓和的两国关系,应该是中美之间的关系,所以甲、乙可能是美、中两国。故选C项。 2.1977~1979年,中共领导人以及各类代表团的出访活动呈现迅速增长势头,该出访潮在特殊历史时期发挥的特殊历史作用主要是( ) A.服务于资金技术引进的需要 B.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 C.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开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视野 解析:选B 题目所给的时间是“1977~1979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中共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积极出访有利于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B项正确。这一时期的外交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资金,但是相对于B项来说,这不是主要的历史作用,排除A项;题干没有说明出访哪些国家,C项的叙述过于具体,排除;开阔视野只是其作用的一个方面,排除D项。 [思维升华] 厘清新中国成立后对外交往的几个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 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国家团结合作。这一方针是对“一边倒”的补充,本质上并不对立 新中国政权已经稳固,国力有所增强,不再唯苏联马首是瞻 20世纪50年代后期 20世纪60年代以后 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打破“一边倒”束缚,同法国等西方大国正式建交。但这一时期的外交基本没有突破传统“敌友分明”的“单边外交”思维,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并逐渐走向正常化 改革开放后 中国展开广泛的“多边外交” 在厘清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关系的同时,更要明确外交政策服从于国家发展战略,20世纪70年代末,正是国家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初期,对外交往也服从于这一战略发展的需要,联想到这一点,第2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3.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日建交 解析:选A 依据题干所给图片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的第三次建交高潮发生于197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引发了西方各国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故A项正确。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中日建交是在1972年,故B、C、D三项错误。 4.1961年12月美国操纵联大通过所谓“重要问题”提案,规定凡任何改变中国代表权的提案,都必须由联大2/3多数支持才能通过。其主要国际因素是( ) A.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 B.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团结协作 C.亚非拉国家国际影响力增强 D.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发展 解析:选C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召开,加之20世纪60年代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而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亚非拉国家的支持,C项符合题意。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国内因素,非国际因素,排除A项。社会主义国家当时较少,而且已经出现问题,故B项中“团结协作”说法有误。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发展与中国代表权问题关系不大,排除D项。 [思维升华] (1)对历史事件的原因要在理解基础上记忆 可对原因进行分类,把握主次、内外之别。例如第4题,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有多种,但这些原因是有差别的。历史原因是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台湾占据,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直接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客观原因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开始寻求改善中美关系。 (2)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原因的方法 根本原因 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主观原因 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 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三、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5.1950年,加拿大认为不需谈判即可与新中国建交,但在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态度后,加拿大遂搁置了此事,但在1970年最终与新中国建交。中加建交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欧美对华政策的变化 C.中加两国的现实需要 D.意识形态对抗的淡化 解析:选C 由材料信息可知,加拿大的对华态度确实受到了美国影响,但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中加两国建交,这表明国家间建交的决定性因素是现实需要,C项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持续提高,但中加直到新中国成立20年后才建交,由此可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不是两国建交的决定性因素,排除A项;欧美对华政策的变化、意识形态对抗的淡化不符合题意,也不符合当时史实,排除B、D两项。 6.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 ) 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日美关系 B.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 C.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 D.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解析:选C 中日关系超过日美关系,与材料中“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中日建交的背景,故B项错误;由时间信息“1972年”可知,当时东西方处于冷战状态,材料中“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表明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故C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与材料中“1972年”不符,故D项错误。 [思维升华] 对国家间关系的规律性认识 从以上两题可看出,国家间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这错综复杂的关系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1)国家间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一切外交活动都围绕国家利益展开。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的相悖是国家间摩擦的根源。 (2)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变化还受到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形势的影响。 (3)国家间关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敌对和战争,也有各种形式的友好往来。 (4)国家间关系的演变还受制于各国的历史传统、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各国各派政治势力的斗争。 四、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现在世界上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 [思考] 史料一体现的外交思想反映了当时世界政治、经济的什么特征?如何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 [提示] 特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认识: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根本目的不变;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没有变,但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和平共处的基本准则没有变。 [史料二] “一带一路”实质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时代主题,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对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词语注释》 [思考] 据史料二概括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 [提示] 有利于维护周边和平环境,推动中国和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高考研究课 本讲命题点分析与前瞻预测 [考过什么] 2010~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考点 卷别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全国卷Ⅰ 2016·中苏关系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全国卷 2010·中苏关系,不结盟政策; 2010·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变化 [考情分析] 本讲考点在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中出现率不高,即使考查也仅局限于中苏关系的变化,因为中苏两国关系的发展见证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演变。试题问题设计都是从背景或原因的角度命题,考查中苏关系变化的原因或影响,且开放性不强,基础性的命题趋向明显。 [怎样考的] 1.(2016·全国卷Ⅰ)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解析: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外交情况。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故A、D两项错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比较少,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及时调整外交政策,由“一边倒”转向反对以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借此缓解中国面临的压力,于是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上升的情况,故B项正确;全方位外交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故C项错误。 2.(2010·全国卷)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运用能力。题干材料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不再和苏联结盟,这是中国不结盟政策的体现。 3.(2010·全国卷)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外交关系的史实。1960年前后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开始走向瓦解,B项正确。“三个世界”理论是毛泽东于1974年首次公开提出的,故A项错误;美苏两国间的关系和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在1960年前后都没有显著的变化,且与材料背景无必然联系,故C、D两项错误。 [规律总结] 本部分内容的考查题目富有创新性和时代性,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设置问题情境,根据问题需要确定考查的内容是本部分命题的特点;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以及能力。 [还可能怎样考] 周年纪念:2019年是新中国建国七十周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外交事业不但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发展,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开创新局面。,学术热点:“全球治理与中国外交”是目前重要的学术热点,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全球治理的内涵、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方式以及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等问题。将新中国的历史和外交置于全球视野之下,是高考命题的新趋势。 [热点预测] 1.中国20世纪50年代联合苏联实行“一边倒” ,60年代实行反帝反修两条线,70年代坚持“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90年代确立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新世纪则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拓展总体外交。外交战略调整的历程说明我国外交( ) A.以意识形态为转移 B.受到美苏两国支配 C.与时俱进灵活多变 D.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解析:选C 以意识形态为转移,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实行的外交政策的反映,故A项错误;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以得出我国外交与时俱进灵活多变,故C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以后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故D项错误。 2.新中国初期的对外交往主要是偏向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一边倒”,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开放。这说明新中国的外交( ) A.适应了多极化国际格局 B.据形势变化进行调整 C.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D.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 解析:选B 两极格局指的就是美苏两极对峙,中国从“一边倒”到向西方资本主义开放,这些外交政策都带有浓厚的两极政治色彩,并没有体现多极化的时代新特色,故A项错误;新中国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适时地改变外交政策,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务实调整,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这一时期新中国的外交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将意识形态作为外交活动的唯一依据,但并未摆脱它的影响,故C项错误;单从材料我们无法看出新中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要求,故D项错误。 3.周恩来在谈到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时说:“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中美来往的收获就在这里。”这说明中美关系的突破( ) A.提高了中国的大国形象 B.推动了中国重返联合国 C.促进了中美间友好交往 D.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 解析:选D 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中国提高大国形象,促进中美友好交往,但材料反映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给中国带来的国际影响,故A、C两项错误;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是在1972年,故B项错误;从“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中美来往的收获就在这里”,可知中美关系的改善,推动了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建交热潮,故D项正确。 4.据统计,仅2013年,我国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外交足迹遍及亚非欧美四大洲22个国家,接待了64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来访,与300多位外国政要进行了双边会见等接触,与各国达成近800项合作协议。由此可见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新时期外交( ) A.重视与发达国家合作 B.侧重于反对霸权主义威胁 C.涵盖面更加广泛均衡 D.致力于解决南北差距问题 解析:选C 由材料“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外交足迹遍及亚非欧美四大洲” 可见中国新时期外交并非只重视与发达国家合作,故A项错误;材料中中国与各国达成近800项合作协议并非专指军事合作方面,故B项错误;中国新时期奉行无敌国外交,与各国进行多方面的合作,说明新时期外交涵盖面更加广泛均衡,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突出体现解决南北差距问题,故D项错误。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石家庄模拟)1949年10月2日,苏联政府第一个宣布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断绝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10国相继与新中国建交。这表明( ) A.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十分激烈 B.美国遏制新中国政策的失败 C.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 D.新中国杜绝与西方国家交往 解析:选C 材料反映了在苏联影响下社会主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未体现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故A项错误;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美国遏制新中国政策的失败,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新中国建立初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建交,体现了新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C项正确;“一边倒”外交政策是在美国等国家敌视新中国的背景下推行的,新中国在建立初期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但并不代表新中国杜绝与西方国家交往,故D项错误。 2.毛泽东曾指出:“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是一种错误的想法。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曾大规模接受苏联的经济援助。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在自身财力紧张、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也开始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并不断扩大援助规模。下列对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 A.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成就主要得益于苏联援助 B.新中国的对外援助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困难 C.新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 D.苏联援助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 解析:选A 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成就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苏联援助,不是“主要得益”,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3.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力图打破两极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 B.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C.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根本对立 D.根源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解析:选B 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加强和邻近国家及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打破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不是力图打破两极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故A项错误;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可以看出其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故B项正确;C项本身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根源问题,故D项错误。 4.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建立友好关系。这一外交政策提出的背景是我国( ) A.提出了“另起炉灶”方针 B.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C.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解析:选C 1953年中国提出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凡愿意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中国均愿意与之建交,这符合材料中内容,故C项正确。 5.(2018·江西重点中学联考)日内瓦会议开始时,周恩来阐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说:“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这段话表明中国政府( ) A.开始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国际公认准则 C.推动了印度支那局势走向缓和 D.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解析:选C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开始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准则,故B项错误;日内瓦会议是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中国的外交立场有利于推动印度支那局势走向缓和,故C项正确;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是在万隆会议上,故D项错误。 6.(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是不断变化的,首先是全面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到后来我国奉行反苏反美的“两个拳头打人”政策,再到联美遏苏的“一条线,一大片”政策,再到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的全新外交战略。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 A.一般来说国家间没有情谊可言,有的只是利益 B.在美苏争霸时期,中国对于亲美亲苏犹豫不决 C.社会主义在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处于弱势位置 D.中国外交政策调整根源于自身安全和国际局势 解析:选D 新中国成立后,维护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依据国际局势变化调整外交政策,故D项正确。 7.就1970年的第25届联大,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这说明( ) A.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 B.新中国国际影响力日渐凸显 C.美国对华的冷战思维在加强 D.发展中国家坚决支持新中国 解析:选B 材料无法体现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A项错误;影响外交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中国国家实力增强、第三世界国家大力支持条件下实现的,B项正确;根据题意,美国是在分析事实,并未提出具体的冷战思维的加强,故C项错误;题目中提到了“几个国家”,并未提出是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故D项错误。 8.从1949年苏联第一次在联合国要求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到1971年的20多年间,苏联对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态度也经历了从坚定、毫无保留的支持,到支持但不再提案,再到只支持、不发言、不提案三次不同的转变。这表明( ) A.苏联态度的转变与中美关系变化密切相关 B.中苏关系恶化使苏联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 C.苏联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中苏关系发展状况 D.苏联对华政策中的利己主义倾向日趋明显 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时间段中,中美之间一直处于敌对状态,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再到只支持、不发言、不提案”说明6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的态度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三次转变受中苏关系的影响,故C 项正确;材料中看不出利己主义的日益发展的趋势,故D项错误。 9.(2018·邯郸摸底)1969年,尼克松总统同法国领导人戴高乐谈及中国问题,并希望从戴高乐那里得到一些建议。戴高乐认为:如果美国开始发展同中国的关系,那么意味着中国将可能进入联合国,会产生很大的国际影响,但是他不相信这会有什么糟糕的结果。这说明( ) A.法国极力阻挠中美关系改善 B.中美关系事关国际格局演变 C.中国崛起改变美法外交战略 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解析:选B 材料中“他不相信这会有什么糟糕的结果”表明他赞同而非阻挠中美关系改善,故A项错误;“如果美国开始发展同中国的关系,那么意味着中国将可能进入联合国,会产生很大的国际影响”说明中美关系事关国际格局演变,故B项正确;材料中内容与改变美法外交战略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对于中美关系的改善,与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无关,故D项错误。 10.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 A.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 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 解析:选D 从材料中国致力于与美国、俄罗斯、欧洲和金砖国家等重要大国和国际集团构建友好关系,反映出中国努力构建大国之间的稳定均衡关系,故D项正确。 11.(2018·山西名校联考)以下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情况统计表,该材料最适合用于研究改革开放时期( ) 1949~1978年 1979~1991年 亚洲 45 53 非洲 14 17 欧洲 18(都为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36(其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8次) 大洋洲 9 北美洲 7 拉丁美洲 10 A.“一边倒”政策的放弃 B.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转变 C.“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 D.多边外交的形成 解析:选D “一边倒”政策在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后就已经放弃,故A项错误;非洲属于第三世界国家,从两个时间段对比差别不大(14和17),故B项错误;“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主要在于苏联解体,是在1991年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从改革开放时期国家领导人出访情况可知多边外交的形成,故D项正确。 12.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原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的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着较清醒的认识 B.当前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冷战”行为 C.国际局势既趋向缓和又表现出紧张对抗 D.没有厘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特点 解析:选D 上海合作组织是新时期处理睦邻关系的方式,遵循“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不同于区域集团组织,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3个月里,同11个国家建交,它们均为苏联阵营的国家。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仅增加了5个,达到22个,其中包括5个北欧、中欧国家和5个亚洲国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亚洲国家中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朝鲜和越南民主共和国,随后是印度和缅甸。由于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国家,中国领导人从交往中得到的经验是不同的。可以肯定的是,中国领导人是从与印度等国的交往中和从这类国家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立场、态度中,逐步获取经验并确定了新中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中国与印度的协议中首先提出,绝非偶然,它揭示了中国领导人认识国家关系问题的内在逻辑。 材料三 当周恩来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出现在国际多边外交舞台上时,新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也必须被置于有关政策的中心位置。正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周恩来不仅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和法国维护殖民统治利益的企图,而且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了关于印度支那三国是“统一的整体”、不从老挝和柬埔寨撤军等主张和在临时分界线问题上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周恩来的努力明显地展现出新中国从朝鲜战争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当它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时,既反对和防止敌对的大国在接近中国的国家和地区部署军事力量,也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 历史的发展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最终形成。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自牛军《新中国外交的 形成及主要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中所述情况的原因有哪些?(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中印协议中首先提出的目的何在?(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应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11分) 解析:第(1)问,结合时代背景和当时的国际局势分析原因。第(2)问,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国际背景和当时的国内背景分析概括其目的。第(3)问,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方针和外交政策的变化上概括其转变。 答案:(1)原因: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严重对立;中国“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限制;美国推行遏制政策的影响;朝鲜战争的冲击等。 (2)目的:为“一五”计划的开展营造安定的周边环境;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外交封锁;和平解决中印边界纠纷等问题。 (3)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极格局的背景下,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方针,具有鲜明的革命外交的色彩,主要建交国家是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强调阶级斗争,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此后的中国外交把国家作为外交的对象,更务实地以国家利益作为外交出发点和落脚点。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的主张和行为,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也是国家外交的体现。所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从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交是国家实施政策的手段之一,外交的目的归根结底也是国家的目的。一个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从根本上说不是国际环境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的内部政治决定的。外交在不同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提供了不同的历史经验:晚清并非弱国,晚清及近代中国的经验不是“弱国无外交”,而是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家的失败;美国对待外交的经验是强国无(需)外交,有实力即可,这是强权政治的逻辑;不少小国成功的经验是,外交是国家存亡和兴替的关键、立国之本和“小而不弱”的保证;曾经发动世界大战的德国和日本的经验是,选择战争走向毁灭,而放弃战争,选择和平的外交战略,则走向繁荣。 ——摘编自张清敏《外交的本质与崛起大国的战略选择》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外交与国家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解析:首先拟定论题,围绕“外交与国家发展”,可从材料所涉及的晚清、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选取一个为例,明确说明外交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当然也可以选取其他国家,但要注意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阐述;其次就选取的国家的外交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进行阐述,注意围绕主题,史论结合;最后简要总结,升华论题。 答案:示例一 观点:晚清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力衰弱、国家失败。 论述:晚清外交走向失败的过程是国力逐渐衰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因为晚清国力不济导致外交失败,而是外交失败导致国家衰落。在与西方列强相比,晚清政府所抱的不是弱国心态,而是始终坚持以“天朝上国”自居,夜郎自大。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被推翻的70余年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不仅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而且还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国际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外交的失败成为中国从世界中心被排挤到世界边缘的原因。因此,晚清的失败决非由于国力不支,而是由于观念的陈腐和制度的落后。外交失败是国家失败的一个表现,晚清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力衰弱、国家失败。 示例二 观点:新中国的外交与国家综合国力的壮大。 论述:1949年,新中国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政策,改变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地位,打破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新中国政权的封杀,为新中国的建设争取了相应的安全和资源。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为国内建设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周边环境。1955年亚非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中国与亚非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的关系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缓和并走向正常化,更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转机和突破,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关系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之后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新时期以来,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改革开放及和平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强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示例三 观点:苏联争霸外交导致国力衰败并最终解体。 论述:二战后,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强国,出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需要,积极与美国争夺全球霸权。先后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等组织,将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纳入到其争霸的轨道上来,并将苏联模式推广到了这些国家。苏联为了建立霸权,不断地将资源投入到相关的军事等重工业领域,导致农业等部门的生产遇到严重困难。期间虽有赫鲁晓夫进行农业改革,但是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方向。在军事上投入了过多的资源,并且为了维持其势力范围,还粗暴的干涉他国内政,甚至直接出兵他国,严重影响其国际声誉。最终积重难返,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本题亦可从日本、德国侵略导致其失败,和平外交促使其崛起;美国推行霸权,导致国力相对衰败等角度进行论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