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狗的长毛和羊的短毛 B. 兔的长毛和白毛 C.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D. 大麦的高秆与矮秆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例如豌豆的高茎与矮茎,绵羊的粗毛与细毛。’ 【详解】狗和羊不是同种生物,A错误;长毛和白毛不是同一性状,B错误;黄粒与圆粒不是同一性状,C错误;大麦的高茎与矮茎就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是相对性状,D正确。 【点睛】相对性状的概念必须要求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三点都具备才属于相对性状。 2.下列哪项不是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A. 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 从多因子到单因子的研究方法 C. 应用统计学的方法 D. 科学设计实验程序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孟德尔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有:①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②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采用了由单因子(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因子(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③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④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运用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综上分析,从多因子到单因子的研究方法不是孟德尔成功的原因,B正确,A、C、D均错误。 3. 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杂交组合 后代性状 一 红花A×白花B 全为红花 二 红花C×红花D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 A. 红花为显性性状 B. 红花A的基因型为Rr C. 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 D. 白花B的基因型为Rr 【答案】A 【解析】 杂交组合一,红花A与白花B杂交,后代全为红花,说明红花为显性性状,进而推知:红花A的基因型为RR,白花B的基因型为rr,A正确,B、D错误;红花C与红花D杂交,后代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说明红花C与红花D均为杂合子,二者的基因型相同,均为Rr,C错误。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显隐性的判断。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如下: 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 4.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不能产生的配子是 A. Aa B. AB C. ab D. aB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文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产生的配子为AB、Ab、aB、ab。可见,在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不能产生Aa的配子,A正确,B、C、D均错误。 【点睛】在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A和a、B和b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A和B组合、A和b组合、a和B 组合、a和b组合。 5.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不能产生的配子是 A. YR B. Yr C. yR D. YY 【答案】D 【解析】 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能产生的配子是YR、Yr、yR、yr,ABC正确,D错误. 【考点定位】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分离规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 杂合紫花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紫花和白花,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A. 表现型 B. 基因型 C. 性状分离 D. 伴性遗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等位基因位于 A. 姐妹染色单体上 B.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 C. 非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D.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答案】D 【解析】 姐妹染色单体同一位置上基因一般相同;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且控制着相对性状。 8.下列哪一项不是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 A. 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 B. 最先采用人工杂交的实验方法 C. 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D. 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答案】B 【解析】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完成了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作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A正确;先进行人工杂交实验,属于孟德尔的实验过程,而不是其遗传实验取的成功的原因,B错误;孟德尔首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进行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C正确;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是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D正确。 9.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进行杂交实验,产生的F1是黄色圆粒。将F1自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分别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 A. 1:1:1:1 B. 3:1:3:1 C. 3:3:1:1 D. 9:3:3:1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亲本为YYRR×yyrr,子一代为YyRr,子一代自交获得子二代,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所以D正确。A、B、C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0.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 A.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B.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C. 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D. 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答案】B 【解析】 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故选B。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11.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中的一个时期示意图,该细胞的名称是 A. 精原细胞 B. 卵原细胞 C. 初级精母细胞 D. 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D 【解析】 依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单体彼此分离判断出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再依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获得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12.下列属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点是 A. 同源染色体联会 B. 同源染色体分离 C.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D. 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C 【解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不联会,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而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是不联会,也不会分离的,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C正确;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错误。 13.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B.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 D. 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核融合 【答案】C 【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A正确;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正确;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C错误;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核融合,D正确。 14.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DNA、染色体的相关叙述,正确的 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每个DNA分子上都有一个基因 C. 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 D. 基因在每个染色体上都成对存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AN和蛋白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的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因此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的基因,B错误;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体有有两个DNA分子,如果不复制,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C错误;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才是成对存在的,D错误。 【点睛】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而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可能是相同的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 15.下列个体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文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纯合子的内涵、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纯合子是指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据此可推知:aaBB 为纯合子,A正确;AABb、AaBB 和aaBb均为杂合子,B、C、D均错误。 16.下图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A. 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Ⅱ5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Ⅰ1 C. Ⅰ2和Ⅱ4的基因型相同 D. Ⅱ3是杂合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可知遗传系谱图中的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因为伴X显性遗传病,父亲患病,女儿肯定是患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或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详解】依据系谱图只能排除遗传病不是伴X显性遗传病,不能确定遗传病类型,A错误;如果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5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Ⅰ1,如果是隐性遗传病,则Ⅱ5的致病基因来自父母双亲,B错误;如果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Ⅰ2和Ⅱ4都不患病,故基因型相同,如果该病是隐性遗传病,Ⅰ2和Ⅱ4都不患病,但都是携带者,基因型相同,C正确;如果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3是纯合子,如果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则Ⅱ3是杂合子,D错误。 【点睛】遗传系谱图中,先分析遗传病的类型,再依据表现型来确定基因型,如果不能确定遗传病类型,在分析每一个选项时都要分情况讨论,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17.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 A. DNA B. 蛋白质 C. 多糖 D. RNA 【答案】A 【解析】 噬菌体属于DNA病毒,只含有DNA和蛋白质,,而且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因此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8.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 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 D. 沃森和克里克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来研究DNA的分子结构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是: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b、能自我复制,保持上下代连续性;c、能指导蛋白质合成;d、能产生可遗传变异。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放射性的S或放射性的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进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遗传物质能储存遗传信息,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样可能蕴含多种遗传信息,A正确;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转化因子,B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完全分开,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细胞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细胞外,因此实验更有说服力,C正确;沃森和克里克采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研究方法,建构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关的实验过程及其得出的实验结论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19.一个DNA分子片段中有鸟嘌呤500个,腺嘌呤与鸟嘌呤之比是2:1,则这个DNA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的数目为 A. 1 500个 B. 3 000个 C. 4 000个 D. 8 000个 【答案】B 【解析】 DNA中G鸟嘌呤500个,A腺嘌呤与G鸟嘌呤之比是2:1,则A腺嘌呤为1000个,因A腺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G鸟嘌呤,可求出碱基总数为1000+1000+500+500=3000,每一个脱氧核苷酸中含有一个碱基、一个磷酸、一个脱氧核糖,则脱氧核糖的数目为3000个,B正确。 20.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B.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C. 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答案】C 【解析】 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A正确;DNA分子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B正确,C错误;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D正确。 21. 在双链DNA分子结构中,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下列碱基配对正确的是 A. A-T B. A-G C. T-G D. T-C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DNA分子中A和T配对,G和C配对,故A正确,其余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22.任何一种生物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就是DNA分子的特异性。下列能决定DNA分子特异性的是 A. A/T B. (A+T)/(G+C) C. (A+G)/(T+C) D. G/C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的特点是稳定性、多样性和特异性,稳定性是指稳定的结构,多样性是指D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多样的,而特异性是指每个DNA分子都有其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详解】在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随意DNA分子中,A=T,G=C,(A+G)=(T+C),所以决定DNA分子特异性的是(A+T)/(G+C),B正确,A、C、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23.沃森和克里克在发表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论文后,又提出了DNA自我复制的假说。下列有关假说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NA复制时,双螺旋将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B. 以解开的两条单链为模板,以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C. 形成的DNA分子包括一条模板单链和一条新链 D. 形成的两个DNA分子是由两条母链、两条子链分别结合而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以前进行的复制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个双链DNA变成两条一样的双链DNA的过程,每条双链都与原来的双链一样。这个过程是通过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来得以顺利完成的。 【详解】DNA复制时,双链解旋,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A正确;以解开的两条单链为模板,以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链上,B正确;形成的DNA分子包括一条模板母链和一条新的子链,C正确;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新形成的DNA包括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D错误。 【点睛】DNA的复制时,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双链解开,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子链,这样DNA复制后,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24.某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下列有关此DNA在连续复制时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 B. 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2(m-A)个 C. 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 D. 在n次复制过程中,总共需要2n(m-A)个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双链DNA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恒等,数量等于碱基总数的一半。故A+C=m,DNA分子含C=(m-A)个。复制一次,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m-A)个,A正确。第二次复制增加了2个DNA分子,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m-A)个,B正确。第n次复制增加的DNA分子数为2n/2=2n-1,需要2n-1(m-A)个,C正确。在n次复制过程中,共增加的DNA分子数为(2n-1)个,需要(2n-1)(m-A)个,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结构特点及复制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5.用32P标记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让该DNA分子在31P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4次,则含32P的子代DNA分子个数是 A. 1 B. 2 C. 8 D. 16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让一个DNA分子在31P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4次,共形成16个DNA.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有两个DNA分子中含有32P31P,14个DNA分子中含有31P31P,则含32P的子代DNA分子有2个。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6. 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则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A. 26% B. 24% C. 14% D. 11% 【答案】A 【解析】 该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则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1—46%=54%,根据配对碱基在整个DNA分子和单链中比例相等,则H链中胸腺嘧啶比例为54%—28%=26%,则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的比例为26%。选A。 【点睛】“归纳法”求解DNA分子中的碱基数量的计算规律 (1)在DNA双链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同,即A+G=T+C。 (2)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同,即若在一条链中=m,在互补链及整个DNA分子中=m。 (3)非互补碱基之和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DNA分子中为1,即若在DNA一条链中=a,则在其互补链中=,而在整个DNA分子中=1。 27.若下图是果蝇某条染色体上的一段DNA分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眼基因含有多个核糖核苷酸 B. 白眼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 白眼基因位于细胞质内 D. 白眼基因基本单位是4种碱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S基因控制果蝇的白眼,所以是有遗传效应 的DNA片段。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位于细胞核内;组成基因片段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有4种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故B正确。 考点:基因的概念、基本单位。 点评: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考查了基因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8. 从下列物质的结构层次看,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 ) A. 脱氧核苷酸→基因→染色体→DNA B. 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 C. 基因→脱氧核苷酸→染色体→DNA D. 基因→DNA→脱氧核苷酸→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成百上千的脱氧核苷酸构成了基因,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选B。 【考点定位】脱氧核苷酸、基因、DNA与染色体的关系 【名师点睛】基因与脱氧核苷酸、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关系 内容 基因与脱氧核苷酸 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称为遗传信息 基因与DN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基因与染色体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图解如下: 29.下图所表示的生理过程的名称、碱基数、核苷酸数依次为 A. RNA 复制、4 种、4 种 B. DNA 转录、4 种、4 种 C. DNA 复制、5 种、5 种 D. DNA 转录、5 种、8 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复制时,两条链都可以作为模板,ATP提供能量,在酶的催化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代DNA分子,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ATP提供能量,在酶的催化下,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分子,图中所示过程为转录。 【详解】图中过程为DNA的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分子,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碱基相同时,核苷酸也不相同,故图中共有五种碱基,8种核苷酸,故D正确,A、C、D错误。 【点睛】一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包括一分子碱基(A、T、G、C)、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一分子的核糖核苷酸包括一分子的碱基(A、U、G、C)、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磷酸,故两类核苷酸如果碱基相同,核苷酸的种类也不相同,因为它们所含的五碳糖不同。 30. 某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为…–C –C–A–T–G–C…,若以该链为模板,经转录后得到的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 A. …–G –G–T–A–C–G… B. …–C –C–A–U–G–C… C. …–C –C–A–T–G–C… D. …–G –G–U–A–C–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转录是指遗传信息从基因(DNA)转移到RNA,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形成一条与DNA碱基序列互补的mRNA的过程,生成的mRNA携有的密码子,进入核糖体后可以实现蛋白质的合成,转录仅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 【详解】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U配对,G与C配对),生成RNA的过程,故如果DNA模板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为…–C–C–A–T–G–C…,经转录后得到的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G–G–U–A–C–G…,D正确,A、B、C错误。 【点睛】DNA的复制和转录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是两个过程所用的酶的种类不同(分别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原料不同(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产物不同,但是都需要消耗能量。 31.下图是真核生物mRNA合成过程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R表示的节段①正处于解旋状态,形成这种状态需要解旋酶 B. 图中②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 如果图中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RNA聚合酶 D. 图中②合成后,在细胞核中与核糖体结合并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中所示为DNA的转录,在转录时,DNA双链解旋,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形成RNA分子,在转录时,双链解旋,形成RNA分子后DNA双链重新螺旋化。转录以基因为单位,所以一个DNA分子上可以有多个基因转录,产生多个RNA分子,而DNA的复制结果只有两个DNA分子。 【详解】R表示的节段①正处于解旋状态,形成这种状态不需要解旋酶,只需要RNA聚合酶,A错误;图中②是RNA分子,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B错误;如果图中③表示酶分子,它能催化转录,则它的名称是RNA聚合酶,C正确;图中的②是RNA,合成后从细胞核出来,与核糖体结合并控制蛋白质的合成,D错误。 【点睛】DNA复制和转录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是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都发生在细胞质内(无细胞核);都需要能量和酶。都是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须的。 不同点: 1、DNA复制结过是产生两个DNA分子;RNA转录是以DNA为模板一条链为模板进行合成,只形成一条链;2、另外,DNA复制的目的与RNA转录的目的不同,DNA复制是为了分裂,产生子代;RNA转录是为了合成蛋白质(mRNA),转运氨基酸(tRNA)或者是核糖体的结构组分(rRNA);3、DNA是半保留复制;RNA只是以DNA为模板合成一条链。4、DNA合成需要引物(一小段RNA);RNA合成不需要引物。 5、最后,DNA复制和RNA转录所用的反应底物不同,DNA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是核糖核苷酸;DNA复制和RNA转录需要的酶不同。 32.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 B. 如果要构成ATP,只要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 C. ③在超级细菌的遗传物质中只有4种 D. DNA分子中每个②均与一个①相连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干可知,图中①、②、③分别是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除②五碳糖外,还有③含氮碱基也不完全相同,即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为T;RNA的五碳糖是核糖,特有的碱基是U,A错误;如果要构成ATP,除了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还必须要求③为腺嘌呤,B错误;③含氮碱基在细胞生物中为5种,即A、G、C、T和U,在病毒中为4种,即A、G、C、T或A、G、C、U,C正确;DNA分子中,绝大多数②与2个①相连,只有末端的②与一个①相连,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核苷酸的基本组成和种类,特别是脱氧核苷酸与核糖核苷酸的异同,正确区分细胞生物和病毒所含有的遗传物质及组成是解答C选项的关键。 33.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一种半保留复制 B. 主要在细胞质中完成 C. 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 D. DNA分子完成解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 【答案】A 【解析】 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A正确;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复制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B错误;DNA分子复制以DNA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C错误;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D错误。 34.某学生用小球做分离定律模拟实验:每次分别从如图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再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重复多次.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同学模拟的是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但Ⅰ、Ⅱ桶内的小球总数可不等 C. 从统计数据来看,两小桶中摸出的D、d数量基本相等 D. 重复100次后,统计的DD和Dd组合的概率均约为25%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该同学模拟的是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正确。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但Ⅰ、Ⅱ桶内的小球总数可不等,相当于精子和卵细胞的数目可以不相等;正确。 C.从统计数据来看,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确保摸出的D、d数量基本相等;正确。 D.重复100次后,统计的DD、dd组合的概率都约为25% ,Dd组合的概率约为50%;错误。 考点:分离定律模拟实验。 点评:本题源于课本实验思路,又高于课本,启发学生联想,学习分析实验。 35.如图表示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靠氢键相连,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该图中的DNA片段的两条链不是反向,是同向的,A错误;该DNA片段的两条链是反向的,且遵循G与C配对的配对原则,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B正确;该图中的DNA片段的两条链不是反向,是同向的,C错误;该图中的DNA片段的两条链不是反向,是同向的,且G应该与C配对,D错误; 二、非选择题 36.下面是某DNA分子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其化学元素组成是_____________。 (2)DNA是_____________空间结构,3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 (3)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0.5,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A+G/T+C=0.5应为_____________。 (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RNA功能的是( ) A.作为某些细菌的遗传物质 B.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C.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D.参与核糖体的组成 【答案】 (1). 4 (2). C、H、O、N、P (3). 双螺旋 (4). 腺嘌呤 (5). 2 (6). A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① 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②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③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 = T、G=C。 【详解】(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即图中的4,一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的磷酸、一分子的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的含氮碱基构成,所以,基本组成元素包括C、H、O、N、P; (2)DNA的空间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图中3与T配对,因此中文名称是腺嘌呤;(3)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即一条链上的A等于另一条链上的T,一条链上的G等于另一条链上的C,因此,当一条链中时,DNA分子另一条链该比值是此链的倒数即2;(4)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RNA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具有生物催化作用,故选A。 【点睛】本题是关于DNA和RNA的问题,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RNA一般是单链。只要熟记DNA和RNA的结构和作用就能够熟练的解答此题。 37.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 (1)A细胞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该细胞中含_____________个四分体。 (2)图中___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含同源染色体,B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3)C细胞中含__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其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联会 (2). 2 (3). A和B (4). 次级精母细胞 (5). 0 (6). 2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考查对减数分裂过程、精卵形成的不同的理解和应用。解答此题,可根据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和细胞质分裂方式判断减数分裂时期和细胞分裂类型。 (1)A细胞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称为联会,该细胞中含2个四分体。 (2)图中A和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含同源染色体,B细胞细胞质均等分裂,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 (3) C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向细胞两极运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0条染色单体,其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 38.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下表是豌豆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合 亲本性状表现 F1的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一 紫花×白花 405 411 二 紫花×白花 807 0 三 紫花×紫花 1240 420 (1)根据组合_______能判断出_______是显性性状。 (2)组合_______为测交实验,其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占_______。 (3)组合三的F1显性性状植株中,杂合子占_______,若取组合二中的F1紫花植株与组合三中的F1紫花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概率为_______。 【答案】 (1). 二或三 (2). 紫花 (3). 一 (4). 0 (5). 2/3 (6). 1/6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解答本题,应熟练掌握判断显隐性的常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基因型的推断和概率分析。 (1)组合二紫花和白花杂交后代全为紫花,组合三紫花和紫花杂交的后代出现白花,据此可判断判断出紫花是显性性状。 (2)组合一紫花和白花杂交,后代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为1∶1,为测交实验,其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占0。 (3)组合三亲本均为杂合子,F1共有三种基因型,AA∶Aa∶aa=1∶2∶1,显性性状植株中,杂合子占2/3;组合二中的F1紫花植株均为杂合子,与组合三中的F1紫花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概率为(2/3)×(1/4)=1/6。 【点睛】解答第(3)小题时,应明确组合三的后代中,显性性状植株的基因型为AA或Aa,不可能为aa,因此显性性状植株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而不是2/4(1/2)。 39.下面是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据图回答(设基因为H、h): (1)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6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9号和11号的致病基因分别来源于1—4号中的__________号和_____________号。 (4)8号与正常男子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5)9号与正常男子结婚,女儿是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X (2). (3). 2号和3号 (4). 2号 (5). 1/4 (6). 0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关于红绿色盲的问题,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在遗传系谱图中,确定了遗传病的类型,再依据表现型,确定个体的基因型,再计算子代的患病概率。 【详解】(1)色盲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2)6号个体不患病,他父亲是该病的患者,所以6号个体携带致病基因,其基因型是;(3)9号的致病基因来自其父母,而父母的致病基因分别来自第一代的2号和3号,11号的致病基因分别来源于来自6号,而6号的基因又来自2号。(4)8号虽然没有患病,但却是该病的携带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则夫妇的基因型分别XHXh和XHY是生出病孩的概率是1/4。(5)9号个体患病,基因型为XhXh,与正常男子XHY结婚,女儿是患病的概率是0。 【点睛】在计算患病概率时,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计算时患病概率再乘以性别的概率,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在计算患病概率时直接计算即可。 40.下面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_______酶,B是________酶。 (3)图示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来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 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 A,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M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半保留复制 (2). 解旋 (3). DNA聚合 (4).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5). 1/150 (6). 1/2 【解析】 【分析】 DNA的复制过程主要包括:1.在解旋酶的作用下DNA解开双链,形成两条母链,2.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作用下与两条母链结合,此过程中有能量供应,3.边解旋边复制直到两条母链完全分开,两个DNA分子形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详解】(1)图中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2)图中,A的作用是使双链解旋,故为解旋酶,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B是DNA聚合酶;(3)叶肉细胞中含有DNA的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如果DNA的复制发生在叶肉细胞,则进行的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4)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原来DNA的两条链最终分别进入到两个DNA分子中,所以释放出来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2/300,即 1/150。(5)若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 A,而另一条链是正常的,该DNA分子以正常链为模板复制的DNA全部正常,以突变链为模板复制的DNA全部异常,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出错的占一半,即 1/2。 【点睛】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在复制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而半保留复制的方式,保证了复制的准备进行,但复制也可能出现差错,也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