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 ‎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它们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作直线运动,乙作曲线运动 B.tl时刻甲乙相遇 C.tl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D.tl时刻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2.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x=3 m,物体A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 m/s,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 A. 7 s B. 8 s C. 2s D. 3+2s ‎3.如下图所示,A、B、C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m、m0,作如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力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  )‎ A. 物体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B. 物体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C. 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0g D. 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0g ‎4.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 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2‎ C. 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0.75 m/s D. 质点在1 s末速度为1.5 m/s ‎5.如下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直角劈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若物体在其上匀速下滑,直角劈仍保持静止,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角劈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B. 直角劈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m)g C. 地面对直角劈有向右的摩擦力 D. 地面对直角劈有向左的摩擦力 ‎6.如下图所示,一只半球形碗倒扣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球的半径为R,质量为m的蚂蚁只有在离桌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R时,才能停在碗上,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那么蚂蚁和碗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C. D.‎ ‎7.如图所示,电灯悬挂于两墙之间,更换水平绳OA使连接点A向上移动而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则A点向上移动时(  )‎ A. 绳OA的拉力逐渐增大 B. 绳OA的拉力逐渐减小 C. 绳OA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 绳O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 ‎8.如图所示,伽利略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A固定,让小球从固定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B,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减小斜面倾角重复实验,直到斜面倾角为零.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 A. 日常生活中,不存在摩擦时物体的运动情形 B.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 C. 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 D.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9.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仅使其中的一个力保持方向不变、大小均匀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均匀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10.如下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 A. 向右做加速运动 B. 向右做减速运动 C. 向左做加速运动 D. 向左做减速运动 ‎11.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定滑轮,两物体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A.Q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向下 B.Q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上 C.Q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为零 D.Q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可能为零 ‎12.如图所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物体,在大小为F、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如果地面光滑,物体的加速度为a=‎ B. 如果地面光滑,物体的加速度为a=‎ C. 如果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 D. 如果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 三、实验题(共2小题 ,共16分) ‎ ‎13.如图为“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和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沙和沙桶的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为M.实验中将沙和沙桶的重力作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 ‎(1)实验前,在进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时,下列注意事项正确的是______‎ A.应该让小车连接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 B.必须让小车连接沙桶 C.纸带和沙桶都应连接 D.纸带和沙桶都不能连接 ‎(2)现保持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探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是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 Hz,每隔4个点选一个计数点,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通过实验得到多组加速度a、质量M的数据,为了方便准确地研究二者关系,一般选用纵坐标为加速度a,则横坐标为________(填“M”或“”).‎ ‎ ‎ ‎ 14.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1)为了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作出F-x图象并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N;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2.50 N,请在图乙中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的图示; (3)由图得到F合=________N. ‎ 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43分) ‎ ‎15.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小物块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物块跟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大小为F=20 N的水平推力作用于物块,则其上滑的加速度为多大?(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16.如下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A=10 kg,mB=20 kg,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一轻绳一端系住物体A,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今欲用外力将物体B匀速向右拉出,求所加水平力F的大小.(sin 37°=0.6,cos 37°=0.8,取g=10 m/s2)‎ ‎17.小球从空中h=20 m处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以碰前速度的60%竖直反弹到某一高度.取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反弹的高度是多少?‎ ‎(2)从开始下落到第二次落地,经过多长时间?‎ ‎18.国庆大假期间,国家取消了7座及其以下的小车在收费公路上的过路费,给自驾游带来了很大的实惠,但车辆的增多也给交通道路的畅通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国家规定了免费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在专用道上可以不停车拿卡或交卡而直接减速通过.假设收费站的前、后都是平直大道,大假期间过站的车速要求不超过vt=6 m/s,事先小汽车未减速的车速均为v0=30 m/s,制动后小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1=4 m/s2.试问:‎ ‎(1)大假期间,驾驶员应在距收费站多远处开始制动?‎ ‎(2)假设车过站后驾驶员立即使车以a2=6 m/s2的加速度加速,则车因减速和加速过站而耽误的时间为多少?‎ ‎ ‎ 答案解析 ‎1. C ‎【解析】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线不是运动的轨迹,A错误;tl时间内甲图线围成的面积大于乙图线围成的面积,则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甲、乙未相遇,B错误,C正确;t1时刻,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D错误.‎ ‎2.A ‎【解析】 B物体减速时间t1==5 s①‎ 由逆向思维法,在5 s内 v=2axB②‎ 得xB==25 m ‎5 s内A的位移xA=vAt1=20 m 设B停止运动后A再经t2追上B物体 t2==2 s 故A追上B用时t=t1+t2=7 s,选项A正确.‎ ‎3.A ‎【解析】A、B、C都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选B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上若再受摩擦力,就不可能做匀速运动,故A、B间无摩擦力;再选A、B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绳的拉力,因为处于平衡状态,故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对C分析可知绳的拉力等于m0g,故只有A正确.‎ ‎4.D ‎【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x=v0t+at2,得=v0+at,故在-t图象中知,图象的斜率k=a=,a=1 m/s2,截距b=v0=0.5 m/s,A、B错误;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v1==0.5+×1×1=1 m/s,C错误;质点在1 s末速度为v=v0+at=0.5+1×1=1.5 m/s,D正确.‎ ‎5.A ‎【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因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直角劈静止不动,即整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竖直方向上地面对直角劈的支持力等于物体和直角劈整体的重力,水平方向上地面若对直角劈有摩擦力,无论摩擦力的方向向左还是向右,水平方向上整体都不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整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整体受力如图所示,故只有A项正确.‎ ‎6.C ‎【解析】蚂蚁在离桌面高度等于R时,‎ 蚂蚁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 Ff=mgsinθ,FN=mgcosθ,‎ 而cosθ==.‎ 所以μ==tanθ=,故C正确,A、B、D错误.‎ ‎7.D ‎【解析】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利用图解法可知绳OA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故A、B、C错误,D正确.‎ ‎8.BD ‎【解析】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不需力来维持,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推翻了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选项B、D正确.‎ ‎9.BC ‎【解析】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使其中的一个力的大小在一段时间内均匀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均匀增大到原来的大小的过程中,物体的合力从零开始均匀增大,又均匀减小恢复到零,则物体的加速度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到零,故C正确,D错误;物体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先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A错误.‎ ‎10.AD ‎【解析】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知小球所受的合力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的加速度方向向右,小球和小车具有相同的加速度,知小车具有向右的加速度,所以小车向右做加速运动或向左做减速运动.故A、D正确,B、C错误.‎ ‎11.BC ‎【解析】 设斜面倾角为θ,对Q进行受力分析,将物体Q的重力G进行正交分解,沿斜面方向:Gx=mgsinθ;垂直斜面方向:Gy=mgcosθ.当mgsinθ>FT时,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当mgsinθ=FT时,静摩擦力为零;当mgsinθ<FT时,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故选项B、C正确.‎ ‎12.BD ‎【解析】以物体运动的方向为x轴,垂直于运动方向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将拉力F正交分解.当水平地面光滑时,如图甲所示,x轴方向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就是F2=Fcosα,所以加速度a==,A错误,B正确.当物体与地面间有摩擦时,如图乙所示,y轴方向上物体无加速度,即合外力为零,所以有FN=mg-Fsinα,而物体与水平地面间有滑动摩擦力,则Ff=μFN=μ(mg-Fsinα);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Ff=ma,解得a=,C错误,D正确.‎ ‎      甲        乙 ‎13.A 2.0 ‎ ‎【解析】(1)平衡摩擦力时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若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得到平衡,故选A.‎ ‎(2)由图可知x12=3.10 cm,x23=5.10 cm,x34=7.10 cm,x45=9.10 cm,x56=11.10 cm,可知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Δx=2.00 cm,根据Δx=aT2得,加速度a==m/s2=2.0 m/s2.‎ 因为a与M成反比,所以作a-图线.‎ ‎15.6 m/s2‎ ‎【解析】建立直角坐标系,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将各力进行正交分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x方向:Fcosθ-mgsinθ-Ff=ma①‎ y方向:FN-mgcosθ-Fsinθ=0②‎ 滑动摩擦力Ff=μFN=μ(mgcosθ+Fsinθ)③‎ 所以由①②③得 a=‎ ‎=6 m/s2.‎ ‎16.160 N ‎【解析】分析A、B的受力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 由题意知,A始终静止,故在x轴方向上有:‎ FTsin 37°=Ffl①‎ 在y轴方向上有:‎ FTcos 37°+FN1=mAg②‎ 而Ff1=μFN1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FN1=60 N,Ff1=30 N;‎ B匀速运动,则在x轴方向上有:‎ F=Ff1′+Ff2④‎ 又Ff1′=Ff1⑤‎ 在y轴方向上有:FN2=FN1′+mBg⑥‎ 又FN1′=FN1⑦‎ Ff2=μFN2⑧‎ 联立④⑤⑥⑦⑧得F=160 N.‎ ‎17.(1)7.2 m (2)4.4 s ‎【解析】(1)小球第一次落地时有v=2gh,‎ 得v1==m/s=20 m/s,‎ 反弹的速度v2=60%v1=12 m/s,‎ 则反弹的高度h2==m=7.2 m.‎ ‎(2)小球第一次落地的时间t1==s=2 s,反弹后做竖直上抛运动,运用整体法有h′=v2t2-gt 落地时h′=0,得t2==s=2.4 s,‎ 故从开始下落到第二次落地的时间 t=t1+t2=2 s+2.4 s=4.4 s.‎ ‎18.(1)108 m ‎(2)4 s ‎【解析】设小汽车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小汽车进站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距收费站x1处开始制动,则:v-v=-2a1x1‎ 代入数据解得x1=108 m       ‎ ‎(2)小汽车通过收费站经历匀减速和匀加速两个阶段,设经历的总时间为t1,前后两段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则:总时间t1=+=(+) s=10 s 在加速阶段:v-v=2a2x2‎ 代入数据解得:x2=72 m 则总位移x=x1+x2=180 m      ‎ 若匀速通过,所需时间t2==s=6 s 则车因减速和加速过站而耽误的时间Δt=t1-t2=4 s.‎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