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带解析
铁人中学2017级高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1.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地思索;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 A. 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B.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D. 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哲学的产生的知识。哲学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和实践,故选项C正确。选项AB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答案选C。 【点睛】哲学虽然产生于实践,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是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随着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推动着哲学进一步发展。 2.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于2018年由中国承办,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览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这段话表明 ①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 ②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 ③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④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表明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①④符合题意;哲学从特殊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一般规律,②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不是一门综合性科学,③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哲学的研究对象。 3.哲学烤不出面包,酿不成美酒,更无法变作金钱,但它可以给人以智慧。这启示我们 ①物质可以变精神,但精神不可以变物质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③世界观决定社会和人生的进展 ④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哲学可以给人以智慧,启示我们一定要学好哲学,用好哲学,因为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②④项符合题意;意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所以说物质可以变成精神。反过来,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就是说,它能反映客观事物并形成观念,从而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所以说精神也可变成物质。①项说法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但决定不了社会和人生的进展,社会和人生的进展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故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4.目前,科学家可以准确的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A.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 B.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 C.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D.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科学家可以准确的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说明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符合题意;AC 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B与题意无关。本题选D。 5.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曾提出172个“天问”。下列选项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吾心既宇宙 ④我思故我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气,理依赖于气,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体现;②认为世界是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体现;③④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人的意识,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 【点睛】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关系 基本形态 基 本 观 点 优 点 局 限 性 联 系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把自然观与历史观在辩证法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起来 6.2018年,亚洲鲤鱼被评为世界十大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物种。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从中国引进这些鱼类,以改善生态,但随着数量的增加,亚洲鲤鱼已经向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的“五大湖”区繁殖,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美国政府于2009年底开始大规模捕杀亚洲鲤鱼。美国政府从2014年开始斥资180亿美元将耗时25年建堤坝防止五大湖遭到亚洲鲤鱼入侵。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应该人为的去改变 ②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应该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规律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不利于人的自在事物的联系,人类可以加以改造,①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④错;②③本身正确且与题意相符。故本题答案为C。 7.下述文字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的正确顺序是 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③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体现的哲理是物质是运动的(水天上来、奔流);②体现的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忧惧才见鬼出);③体现的是规律的客观性(岁月无情的变迁);④体现的是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常道、常数、常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②→①→④→③,B正确,A、C、D错误。所以本题选B。 8.由于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汽车“限行”成为许多城市的选择。对此,有的人认为这无论对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还是减轻空气污染都是极好的选择,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而且还是对公民权利的限制。对“限行”政策的不同认识表明 ①认识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 ④人们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对“限行”政策认识的不同,没有体现对“限行政策”认识的变化,①不选;对“限行”政策的不同认识都是对交通和空气污染这些客观存在的反映,这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真理的客观性,③不选;对“限行”政策的不同认识表明人们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 9.现实世界的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 A. 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B. 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C. 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 D. 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性,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C正确且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错在“本质”;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B说法错误,错在“正确”;D说法错误,错在“直观”;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意识的本质:如何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光有人脑不能产生意识,意识的产生还离不开客观存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也才会产生意识。②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无论何种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③从意识的主体看,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不同人因立场、思维方式、知识构成、世界观等主观因素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识。 10.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0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标志中华民族百年的“大飞机梦”终于取得了历史性突破。0919大型客机从2008年7月研制以来,坚持“自主研制、国际合作、国际标准”技术路线,攻克了100多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目前,形成了以中国商飞为核心、面向全球的较为完整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由此可见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0919试飞成功。0919大型客机从2008年7月研制以来,坚持“自主研制、国际合作、国际标准”技术路线,攻克了100多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①④项符合题意;②项指实践的含义,与题意不符;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人的孤立的活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11.党的十九大一致同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的过程 ④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但说循环的过程这一说法错误,故①错误;真理探索的过程性不是由认识的无限性决定的,故②错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表明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的过程,故③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表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该思想将指导引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应为D。 【点睛】 学习认识论知识注意以下易错点: ①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成分 ②真理是永恒的 ③真理能超越历史条件 ④真理在不断推翻中发展 ⑤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 ⑥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 12. 早期的电灯泡,在使用不久后灯泡内部会发黑。开始人们认为是其中的空气引起的,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定在尽可能地把灯泡内部抽成真空,可是发黑的问题依然存在。后来,米尔兰博士提出向灯泡内充入某种气体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实验,最后确定用氩气替代真空,终于解决了灯泡发黑的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②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螺旋式的上升 ④突破思维定势和自然规律的制约能够推动事物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解决灯泡发黑的问题的过程是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体现,说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螺旋式上升的,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突破自然规律的制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辩证的否定观、革命的创新精神在高考中多与系统优化方法、发展观点、意识的能动性结合在一起考查。应注意以下两点: (1)掌握辩证的否定观应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反对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极端化行为。 (2)树立正确的权威观,既不可无视权威,也不能迷信权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 13.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十九大描绘了我国今后30多年发展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和美好蓝图(见图)。这一部署 ①坚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②告诉我们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 ③表明事物的运动是前进的上升的 ④符合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十九大描绘了我国今后30多年发展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和美好蓝图。这一部署坚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做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④适合题意;量积累到一定的度才引发质变,②是错误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③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14.1G是移动通信语音时代的开始;2G可以浏览一些文版信息;3G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并处理图像、音乐等;4G让我们随时看电影不再成为奢侈;5G相比4G,将在容量、传输速率、可靠性等方面实现质的提升。从1G到5G,这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表明 ①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③量变的总和构成事物的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事物在量变到质变、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的过程中前进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1G到5G,反映了移动通信水平的不断提高,说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事物在量变到质变、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的过程中前进,②④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移动通信的发展了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①与题意无关;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③说法错误。本题选B。 1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 ①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 ②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指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因为善行很小而不去做。小的坏事会积累成大恶,小的善行会积累成大善。从哲学上看,这句话体现了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矛盾上方地位的转化,从而导致质变。故题肢①④正确。本题答案选B。 考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16.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年十分不幸,贫穷、饥饿、别人的侮辱时时伴随着他。当他满怀希望成为一名歌手时,嗓子坏了,但他没有萎靡不振,而是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经过艰苦的跋涉,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安徒生的事例启示人们 ①没有人希望在人生道路上直线前进,一帆风顺 ②既要对前途抱有坚定的信念,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③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人生发展的基本过程 ④挫折和逆境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所有人都希望在人生道路上直线前进,一帆风顺,①说法不对。题干中安徒生的事例告诉人们既要对前途抱有坚定的信念,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人生发展的基本过程,②③正确。④中“更有利于”说法欠妥。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7.中共中央在北京、山西、浙江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①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 ②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存在发展 ③不断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动实践发展 ④坚持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①项符合题意;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坚持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④项符合题意;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上层建筑的调整,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②项与题意不符;③项与题意无关;正确选项为B。 【点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8.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成就——“梅花扑鼻香”,过程——“大胆去尝试”,现状——“黄金无足色”,未来——“仍须傲霜雪”。下列关于改革的论述解读正确的是 ①梅花扑鼻香——要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鼓励人民适度享受 ②大胆去尝试——要破除僵化教条思想观念,推进改革创新 ③黄金无足色——要分清改革现状的主流和支流,解决主要矛盾 ④仍须傲霜雪——要正视深刻转型中积累的改革问题,迎接挑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①选项“鼓励人民适度享受”的表述不当。③选项错误,要分清改革现状的主流和支流,与解决主次矛盾无关。大胆去尝试要求要破除僵化教条思想观念,推进改革创新;仍须傲霜雪说明了要正视深刻转型中积累的改革问题,迎接挑战;故②④选项入选。选C。 19.《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该节目旨在通过比赛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使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这说明 ①辩证的否定意味着抛弃传统,不迷信权威 ②辩证的否定是肯定中有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③创新意味着在互不相容中推动事物发展 ④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B 【解析】 ①说法错误,辩证的否定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肯定中有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②④符合题意,中国的思想文化宝藏是极为丰富而珍贵的,要吸收并继承旧事物中的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但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说法错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本题选B. 【点评】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20.“不学古人,法无一可;全似古人,何处着我?”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A. 辩证否定就是彻底否定 B. 事物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 C.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D.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不学古人,法无一可;全似古人,何处着我?”这一观点强调既要学习古人,又要超越古人,体现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故C符合题意;A题肢属于形而上学否定观,排除;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既肯定又否定,B既克服又保留,故D题肢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21.“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做出的重大判断。基于这一判断,党中央进行重大战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引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表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④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③说法错误;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④说法错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基于这一判断,党中央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符合题意;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引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说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②符合题意。本题选B。 22.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迸发出无穷智慧。“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山定树、树定根、人定心”……这些富有创建的主意都是人民群众首先提出来的,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坐在屋里想不明白的事,到群众中就能找到答案。这里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有 ①坚持群众路线,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只要尊重群众意愿,就能取得实践的成功 ③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①④适合题意;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中国共产党吧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当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23.下列诗句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答案】D 【解析】 【详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A选项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不符合题意;B说明人的认识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不符合题意;C说明人们的实践活动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不符合题意;D说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符合题意。本题选D. 24.“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十九大”等成为2017年度新闻热点,“怼”“打call”“freestyle”等成为年度潮语,这些都是我国2017年经济社会生活的反映。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2017年度新闻热点、年度潮语,反映了2017年经济社会生活,说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本题选B。 25.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长期被认为是脑部病变引起的,但最近研究发现,它可能源于肠道细菌,证据显示,随着肠道细菌控制食欲,通过迷走神经影响大脑,改变大脑结构,这一发现为探索帕金森病发病源及其诊疗方法提供了新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 ①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病变的人脑产生了错误的意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治疗疾病的需要推动对病因的认识变化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对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要进行具体分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对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正是治疗疾病的需要推动对病因的认识变化。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对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要进行具体分析,②④项符合题意;帕金森病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错误意识,①项说法错误;真理在与错误的斗争中发展,但真理是经实践验证的正确认识,真理中并没有错误,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26.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天地不老——某市201路公交车上的最美寄语充满了诗情画意。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天地不老”的现象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以最美寄语为载体,考查物质与运动、物质与意识等相关知识,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该观点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7.2017年是中国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关键之年。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让人们开始思考未来哪些职业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这反映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能够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③人工智能作为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当前人工智能获得快速发展,客观的发展形势让我思考未来人工智能应用到哪些行业,解放人的劳动,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工智能的作为发展的新事物,说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①④符合题意;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②表述错误;人工智能不是自在事物的联系,③排除。故选C。 28.“树上结两瓜”这原是讽刺一些人不懂农业生产而异想天开的笑话,如今却在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变成了现实,当地瓜农开始试验搭架,使两瓜吊在空中,由于上下四面透气,成熟期提前了5〜8天,瓜形好,甜度也增加了不少。这表明 A. 客观规律可以被人们创造和改变 B. 人们在自然面前是无所不能的 C.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D.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战胜自然规律 【答案】C 【解析】 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被创造、改变或消灭,故A错误;人们在自然面前是无所不能的说法错误,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故B错误;“树上结两瓜”由原来的不可能到现在的实现说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故C符合题意;D错在“战胜”,无论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都要尊重客观规律。故本题答案为C。 29.一杯豆浆加一个鸡蛋是很多市民的营养早餐搭配。然而,近日很多网站发帖质疑这种早餐搭配不合理,称豆类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剂,它会干扰鸡蛋中的蛋白质吸收,容易引起腹泻。经央视《是真的吗?》记者实验证明,网传说法并不可信,煮熟的豆浆和鸡蛋搭配是安全的。这说明了 ①真理和错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认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④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正确的认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统一,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认识的深化对事物的发展不能起决定作用,故排除;上述材料表明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故题肢①④正确;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实践的特征、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 30.数百年来,“少了一个钉子,丢了一个国家”古老的英格兰民谣代代相传,广为传唱。它叙述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说的是1485年英国查理三世与里奇蒙德亨利决战争夺英国统治权,给马钉掌时因缺少几颗钉子,查理的马有一只马掌没有钉牢,结果在战斗中,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查理被俘虏。由于一时的疏忽导致了一世的遗憾,一个小小的细节毁灭了一个王朝 A. 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 B.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到决定作用 C. 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就不成其为部分 D.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答案】B 【解析】 【详解】“少了一个钉子,丢了一个国家”,说明一个关键的环节,对于整个事件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体现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到决定作用,B符合题意;ACD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本题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话语权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就国家事务和相关国际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近年来,中国国际话语权正在不断提升。 习近平指出,“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挨骂”就是在话语权上存在问题。当前,中国发展和治理的势头都不错,但在世界上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甚至国家形象屡屡遭到刻意的丑化,究其原因,缺乏话语权是很关键的因素。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提升话语权必须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话语要为国际所认可,就不能总是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增强中国特色话语的国际融通,一方面要通过对世界上的主流话语加以借鉴改造,即话语上的“借船出海”。中国的发展没有也不能偏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对于人类文明共识的东西,我们另起炉灶是不明智的。另一方面,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结合材料,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 【答案】①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具其特点。中国“话语”要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文化智慧的民族性。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与同类都具有共性。中国“话语”要体现国际性,为国际所认可。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中国要提升话语权必须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为背景,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本题,首先要审好设问的知识范围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知识”,理解这一知识范围的内容及方法论要求;其次,要注意审读材料,把握其中的关键语句,将其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知识联系起来。依据材料信息“提升话语权必须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可从矛盾具有特殊性角度,说明中国“话语”要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文化智慧的民族性;可从矛盾具有普遍性角度,说明中国“话语”要体现国际性,为国际所认可;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角度,说明中国要提升话语权必须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点睛】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四部曲: 一、抓主体。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二、定范围。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 三、找措施。从教材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从材料中找措施。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 四、联材料。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本轮国家机构改革的视野宽、站位高,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次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全方位优化和重构。此次改革方案的鲜明特点就是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实现了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全方位优化和重构。本轮国家机构改革体现出系统性改革、结构性优化和整体性推进三大特征。所谓系统性改革,就是从改革的顶层设计上,强调国家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的统筹性和系统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孤军深入、单打独斗式的改革。所谓结构性优化,就是要国家的机构职能配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重新优化配置,提高国家机构运行效率。所谓整体性推进,就是由于本轮国家机构改革涉及面广,具有全局性,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改革策略。 结合材料,运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合理性。 【答案】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要求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在机构改革中要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 ②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机构改革从整体上把握系统的功能和性质;做到了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国务院着眼于改革的整体性,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改革问题,把各部分各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改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为背景,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于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合理性。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设问的知识范围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能准确理解本知识范围的具体原理内容及方法论;其次,要注意理解材料信息,理解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三大特征,把握每一特征的内涵,并与所学原理联系,将原理内容、方法论和材料结合作答。依据题意可知本轮国家机构改革体现出“系统性改革、结构性优化和整体性推进三大特征”,依据三个特征的具体内涵,可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角度,说明在机构改革中要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从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及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角度,说明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改革问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锐意进取!40年来,改革创新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新观念、新事物、新风尚、新方式、新思路层出不穷。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于2017年底由央视和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隆重推出。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破除陋习,大胆探索,求真务实,在题材选择、节目模式和内容表现等方面会采用不同于以往的新方式,该节目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改变了观众的观影习惯和顺序,深得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喜爱。在创作实践中,不仅要有创新意识,还得立足自身的文化资源,尊重文艺创作的规律,才能创出新品。随着《国家宝藏》节目的播出,文物变成了“网红”,也激发了大家参观博物馆的热情。 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材料中《国家宝藏》节目的成功制作,给予我们哪些方法论的启示。 【答案】①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采用不同于以往的新方式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 ②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既调查研究,又大胆探索,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自身的文化资源。 ④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尊重文艺创作的规律创造出新品。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的成功播出为背景,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于唯物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材料中《国家宝藏》节目的成功制作,给予我们哪些方法论的启示。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设问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论”角度,理解这一知识范围的具体原理内容及方法论要求;其次,要明确设问的指向是“方法论的启示”,不可以回答世界观的内容;再次,要注意审读材料,将材料信息与哲学方法论知识联系作答。依据材料信息“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采用不同于以往的新方式,该节目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可与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联系作答;“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破除陋习,大胆探索,求真务实”,可与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联系作答;“在创作实践中,不仅要有创新意识,还得立足自身的文化资源”,可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作答;“重文艺创作的规律,才能创出新品”,可与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联系作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