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3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 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 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 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 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 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 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 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 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 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 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 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 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 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 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这类 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 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 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 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 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 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 文化遺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 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特 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規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 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台舞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 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 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 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 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 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 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 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 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 活态保护致力于保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答案】1. C 2. C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 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 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 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 等等。C 项“以防失去原有风格”分析错误,对传统艺术进行西式改编,将会失去的是“本 真的艺术特性”。故选C。 【2 题详解】 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 项,文章没有对“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作比较,因为二者都 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都不是保护。故选 C。 【3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 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 项,“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说 法错误,原文只是说“(使其‘雅化’)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对能否获得 成功,并未有明确的说明。B 项,“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 分”说法缺少根据,文章中只是说“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 的即兴表演” 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并非所有的自发的载歌载舞 活动。C 项,“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说法错误,原文说这样“能较好地保 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故选D。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 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 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 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 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 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 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 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 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 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 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 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 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 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 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 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 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 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 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 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 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 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 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 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 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 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 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 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 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 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 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多情的 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5.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 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 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 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6. 根据原文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 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 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 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答案】4. B 5. D 6. D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 项,“他对古今长短,各 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 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 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 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 证的方法。D 项,“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说“使其有如此强 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故选 D。 【6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 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要扣住题干要点 结合原文逐项判断。A 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无中生 有,原文第一段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 人。B 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做出革新”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列举 一系列诗人要论证的观点是“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截取,尽其所长,而且不为一 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C 项,“作者在情感上一视同仁”曲解文意,从第三 段的论述看,作者列举“逃避”和“被击败”这两种回应危急的方式,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 对杜甫“正面担荷”这种应对方式的欣赏和肯定。故选 D。 【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 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 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05 年,当时正在建设的北斗二号系统的原子钟突遇问题。原子钟就如同一块“手 表”,为卫星导航用户提供精确的时间信息服务。高精度的时间基准技术直接决定着系统导 航定位的精度,对整个工程的重要性如同人的心脏。 当时还想引进,但人家就不给你。因为这是个高精度的东西,他们要对我们进行技术控 制。没有原子钟,这个系统基本上就是空中楼阁。 国外的技术封锁,坚定了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的信念。大家有了一个共识,核心关键技术 必须要自己突破,不能受制于人。当时北斗人有一句话,“六七十年代有原子弹,我们北斗 人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原子钟”。 他们成立了三支队伍同时开展研发,并在基础理论、材料、工程等领域同步推进。就这 样,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科研团队就攻克了原子钟这个最大技术屏障。不仅如此,现在用 在北斗三号上的原子钟,已提升到每 300 万年才会出现 1 秒误差的精度,完全满足了我国的 定位精度要求和卫星的使用寿命。 (摘编自“央视网”) 材料三: 2018 年 7 月 29 日 9 时 48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 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第 33、34 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是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的第四次发射。两颗卫星均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 北斗三号系统第 9、10 颗组网卫星。 根据计划,今年年底前将建成由 18 颗北斗三号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提供服务。从这次发射开始,北斗卫星组网发射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密度期。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四: 据俄罗斯《劳动报》网站 8 月 26 日报道,中国已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 的“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展开激烈竞争。今年北斗系统将开始向“一带一路”沿线 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两年之后,北斗将向全球提供导航服务。 报道认为,中国对太空领先地位的积极争夺令美国等太空强国感到不安。尽管中国每年 对太空项目的 60 亿美元投入与美国的 400 亿美元相差甚远,但中国发射的卫星数量却与美 国不相上下。此外,中国还打算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载人登月的国家。 报道称,在与美国竞争的同时,北京努力发展与俄罗斯在太空领域的合作。两国正在进 行有关建立联合轨道空间站的谈判。俄罗斯也希望与中国共同研制超重型火箭。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 7. 下列对材料一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由写意的司南、太极阴阳鱼、北斗星等要素组成,充满浓厚的中 国传统文化气息。 B. 北斗星自古是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两者 的结合彰显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C. 该标识象征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为人们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同时还蕴含我国卫 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D. 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彰显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全球的宗旨,也寓意着它是由多 个国家共同研制和开发的成果。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原子钟”影响着系统导航定位的精度,北斗二号系统的“原子钟”曾出现问题,后经 科技人员的集体努力,这个最大技术屏障被攻克。 B.2018 年 7 月 29 日,我国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北斗三号系统第 9、10 颗组网卫 星,此后进入北斗卫星组网发射高密度期。 C. 我国计划在 2018 年年底前建成由 18 颗北斗三号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提供服务,两年之后将向全球提供导航服务。 D. 俄罗斯网站称,尽管中国对全球导航系统的投入不到美国的六分之一,但中国发射的卫 星数量却与美国不相上下,并表示俄罗斯希望与中国展开合作。 9. 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中,央视网、新华网、参考消息网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D 9. ①“央视网”侧重介绍我国科技人员凭借自力更生的信念攻克“原子钟”难关,突出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的自主性;②“新华网”侧重介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进展和计划,突出 其发展迅速,③“参考消息网”侧重介绍俄罗斯网站对中国太空领域发展的评价,突出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 【7 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概念 内涵。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 然后抓住文中与所要理解的概念相关的内容理解。最后将选项内容与文中相对应的内容进行 比较。 D 项,“寓意着它是由多个国家共同研制和开发的成果”理解有误。从“网格化地球和中英 文文字”并不能推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由多个国家共同研制和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是中国独立研发的成果。 故选 D。 【8 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 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 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D 项,“中国对全球导航系统的投入不到美国的六分之一”分析错误,材料四中说的是“中 国每年对太空项目的 60 亿美元投入与美国的 400 亿美元相差甚远”。 故选 D。 【9 题详解】 的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 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 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本题要求分析后三则材料中, 央视网、新华网、参考消息网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材料二中,第一节讲北斗二号系统的 原子钟突遇问题,第二节讲当时想引进外国技术,第三节讲外国对中国进行了技术封锁,这 坚定了中国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的信心,第四节讲中国成立科研团队,终于攻克难关,解决了 技术难题。因此可概括“央视网”侧重介绍我国科技人员凭借自力更生的信念攻克“原子钟” 难关,突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自主性。材料三中,第一节中讲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 卫星,第二节对这两颗北斗导航卫星进行介绍。前两节讲发展现状,第三节讲北斗卫星导航 系统的发展规划。可总结出“新华网”侧重介绍我国的进展和计划,突出其发展迅速。材料 四是从俄罗斯《劳动报》的角度报道,第一节强调激烈竞争下,我国北斗系统将先向“一带 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然后将向全球提供导航服务。第二节讲中国在太 空领域的发展令美国有压力,中国打算实现载人登月。第三节讲中国努力发展与俄罗斯在太 空领域的合作。可以概括为“参考消息网”侧重介绍俄罗斯网站对中国太空领域发展的评价, 突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国际影响力。 【点睛】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 然后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整体处理。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在具 体的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 作用的。概括时,要提取精要,独立归纳。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 求归纳的角度不一致,这时,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归 纳概括。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要注意防止要点遗漏。 (四)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08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 巢一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 己。奥运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志愿者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奥运志愿服务的 实践产生了一种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的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 奥运这一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盛典,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 国际视野。因此,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 建构将对北京 2022 冬奥会有所助益。 (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 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 促进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奥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 青少年社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 人、社会团体或某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 者行为动机为主的解释范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职业技能 和强化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 能简单地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内,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 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面对社 会、面向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种层面上,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 社会进步”的价值オ得以彰显。 (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 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宠。然而,在共享单车发展正盛的同时,违规停车、 私自上锁、丢弃及破坏单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公司也尝试采取一 些措施,除了运营人员加强维护之外,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 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以此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 出一群单车猎人,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 共享单车正常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 们将此称为“打猎”。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 体现出在消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作为消费者的单车猎人也逐渐 体现出一定的公民意识,他们参与治理并形成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 (摘编自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一一以摩族猎人为例》) 10. 下列对“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 入奥运会,最终成就自己。 B.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对“鸟巢一代”志愿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将这 段经历内化为一种志愿精神。 C. 志愿服务不能单纯理解为志愿者只有奉献,没有获得,其实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提升个 人价值、增长职业技能等会有所帮助。 D. 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 为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 1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鸟巢一代”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形成了集体记忆,其中蕴含 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契合度较高。 B. 共享单车公司除了让运营人员加强维护外,还尝试通过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帮助解决破 坏单车等多种问题。 C. 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违规停放、私自上锁和丢弃单 车等不文明的行为。 D. 单车猎人的群体性行为有助于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构建在共享单车公司之外的民间力 量参与治理的新格局。 【答案】10. A 11. C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 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最后对选项中的 句子进行观察,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 果关系,或者是否是因果倒置,最后将选项和原文及题干细心比照判断。 A 项,“最终成就自己”无中生有。原文说“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 2022 冬奥会有所助 益”,但没有说最终成就自己;再根据材料二“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 步’的价值才得以彰显”等内容可知,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本质上是奉献的,强调社会意 义。 故选 A。 【11 题详解】 的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 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最后对选项中的 句子进行观察,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 果关系,或者是否是因果倒置,最后将选项和原文及题干细心比照判断。 C 项,“为了维护共享秩序的建立”错误。原文表述为“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 程中……”单车猎人的行为客观上维护了共享秩序的建立,这是结果,而不是他们的目的。 文中也说“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出现。 故选 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 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 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 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 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 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 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 “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 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 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 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 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 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 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 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 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 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 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 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 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古诗文阅读(共 34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宪,字允中,晋阳人,世以军功为牙校。宪始童丱(guàn),喜儒学,励志横经,不 舍昼夜。太原地雄边服,人多尚武,耻于学业,惟宪与里人药纵之精力游学,弱冠尽通诸经, 尤精《左传》。尝袖行所业,谒判官李袭吉,一见欣叹。既辞,谓宪曰:“子勉之,将来必成 佳器。”石州刺史杨守业喜聚书,以家书示之,闻见日博。 庄宗为行军司马,广延髦俊,素知宪名,令朱守殷赍书币延之。岁余释褐交城令,秩满, 庄宗嗣世,补太原府司录参军。十二年,庄宗平河朔,念籓邸之旧,征赴行台。十三年,授 监察,赐绯,署魏博推官,自是恒簪笔扈从。从讨张文礼,镇州平,授魏、博、镇、 冀十 郡观察判官,改考功郎中,兼御史中丞,权镇州留事。庄宗即位,宪学识优深,尤精吏道, 剖析听断,人不敢欺。 初,庄宗行即位之礼,卜鞠场吉,因筑坛于其间,至是诏毁之。宪奏曰;“即位坛是陛 下祭接天神受命之所,自风燥雨濡之外,不可辄毁,亦不可修。魏繁阳之坛,汉汜水之坛, 到今犹有兆象。存而不毁,古之道也。”即命治之于宫西。数日,未成。会宪以公事获谪, 阁门待罪,上怒,戒有司速治行宫之庭,碍事者毕去,竟毁即位坛。宪私谓郭崇韬曰;“不 祥之甚,忽其本也。” 四年二月,赵在礼入魏州。时宪家属在魏,关东俶扰,在礼善待其家,遣人赍书至太原 诱宪。宪斩其使,书不发函而奏。既而明宗为兵众所劫,诸军离散,地远不知事实,或谓宪 曰:“蜀军未至,洛阳窘急,总管又失兵权,制在诸军之手,又闻河朔推戴,事若实然,或 可济否?”宪曰:“治乱之机,间不容发,以愚所断,事未可知。愚闻药纵之言,总管德量 仁厚,素得士心,余勿多言,志此而已。”四月五日,李存渥自洛阳至,口传庄宗命,并无 书诏,惟云天子授以只箭,传之为信。众心惑之,时事莫测。左右献画曰:“存渥所乘马已 戢其饰复召人谋事必行阴祸因欲据城宁我负人宜早为之所但戮吕郑二宦且系存渥徐观其变 事万全矣。”宪良久曰:“吾本书生,无军功而致身及此,一旦自布衣而纡金紫, 向来仕 宦非出他门,此画非吾心也。事苟不济,以身徇义。”翌日,符彦超诛吕、郑,军城大乱, 燔剽达曙。宪初闻有变,出奔沂州。既而有司纠其委城之罪,四月二十四日,赐死于晋阳之 千佛院。明宗郊礼大赦,有司请昭雪,从之。 (选自《旧五代史·张宪传》,有删改)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存渥所乘马/已戢其饰/复召人谋事/必行阴祸/因欲据城/宁我负人宜早/为之所/但戮吕郑 二宦/且系存渥/徐观其变/事万全矣 B. 存渥所乘马/已戢其饰/复召人谋事/必行阴祸/因欲据城/宁我负人/宜早为之所/但戮吕郑 二宦/且系存渥/徐观其变/事万全矣 C. 存渥所乘/马已戢其饰/复召人谋/事必行阴祸/因欲据城/宁我负人/宜早为之所/但戮吕郑 二宦/且系存渥/徐观其变/事万全矣 D. 存渥所乘/马已戢其饰/复召人谋事/必行阴祸/因欲据城/宁我负人/宜早为之所/但戮吕郑 二宦/且系存渥/徐观其变/事万全矣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童丱(guàn),指童子。丱,丱角,儿童发式。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蛮夷童 丱,犹能以学成忠。” B. 簪笔扈从,插笔于冠或笏,以备书写。古代帝王近臣、书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装束。 C. 总管,古代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D. 河朔,泛指黄河以北地区。“朔”在空间上指北方,在时间上指农历每月的初一,晦日 是农历每月三十。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宪聪敏好学,在学问上有造诣。太原地势雄险偏僻,当地的人多尚武力,耻于读书, 而张宪却精通《左传》,并得到了判官李袭吉的称赞。 B. 张宪性格耿直。庄宗下令拆毁即位坛,他引经据典,陈述即位坛是接天神受命之所,因 此遭到贬谪,在阁门待罪。 C. 张宪忠心耿耿。赵在礼想通过善待张宪家人来引诱张宪投降,但张宪不为所屈,斩了来 使并将未打开的信件上奏朝廷。 D. 张宪感念君恩。左右献策要求杀掉吕、郑两个宦官,并且拘留李存渥,张宪被迫同意, 决定若不能成功,便以身殉义。 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多尚武,耻于学业,惟宪与里人药纵之精力游学,弱冠尽通诸经,尤精《左传》。 (2)庄宗为行军司马,广延髦俊,素知宪名,令朱守殷赍书币延之。 【答案】12. B 13. D 14. B 15. (1)人多崇尚武力,以读书为耻,只有张宪与同乡药纵之专心游学,二十来岁时就通 晓所有经典。 (2)庄宗任行军司马时,广泛接引名士,向来得知张宪的名气,命令朱守殷带着书信礼物 去邀请他。 【解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 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李存渥所骑的马,已收起了装饰物,他又召人去谋划事情,必干暗 害的事,接着便想占据城垒。宁肯我对不起人,也应早作对付他的准备,只要杀掉吕、郑两 个宦官,暂时拘留李存渥,慢慢观察事情变化,事情就万无一失了。” “存渥所乘马”“乘马”词组,之间不断开,排除 CD; “宜早为之所”“宜”,应该,放在句首,之前断开,排除A。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此类题在于平时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如称 谓、习惯、官职、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都要加以理解和识记。 D 项,“‘朔’……在时间上指农历每月的初一,晦日是农历每月三十”错误,朔日,农历 每月初一;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故选 D。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 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 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 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B 项,“他引经据典,陈述即位坛是接天神受命之所,因此遭到贬谪,在阁门待罪”错误, 张宪并非因劝阻庄宗拆即位坛而遭贬谪。最后一段,“宪初闻有变,出奔沂州。既而有司纠 其委城之罪,四月二十四日,赐死于晋阳之千佛院”,即张宪刚听到变乱,出城奔到沂州。 不久有关官员追究他弃城出逃之罪,四月二十四,赐死于晋阳的千佛院。 故选 B。 【15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 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 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 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 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 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 “耻”,以......为耻;“里人”,同乡 人、同乡;“弱冠”,二十岁。(2)“素”,向来,一向;“赍”,携带、持;“延”,邀请, 聘请。 【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留、补、删、换、调。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 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 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 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 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 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 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 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参考译文: 张宪,字允中,晋阳人,世代因军功担任牙校。张宪自童年时代起就喜爱儒学,一心研 读经典,不分白天黑夜。太原是遍地中的重镇大邦,人多崇尚武力,以读书为耻,只有张宪 与同乡药纵之专心游学,二十来岁时就通晓所有经典,尤其精通《左传》。曾在衣袖中带上 自己的习作,去谒见判官李袭吉,李袭吉一见就欣赏赞叹。告辞时,对张宪说:“你努力吧, 将来一定会成为优秀的人才。”石州刺史杨守业喜欢收藏书籍,把家里书给张宪看,张宪的 见闻一天天渊博。 庄宗任行军司马时,广泛接引名士,向来得知张宪的名气,命令朱守殷带着书信礼物去 聘请他。一年后开始任交城县令,任期届满,庄宗继承父位,补任他为太原府司录参军。十 二年,庄宗平定河朔,想到他是自己军府的旧人,征召张宪到行台。十三年,任命他为监察 御史,赐给他红色官服,任为魏博推官,从此一直以文章随从效劳。随从讨伐张文礼,平定 镇州后,任命为魏、博、镇、冀十郡观察判官,改任考功郎中,兼御史中丞,代理镇州留守 事务。庄宗即位后,张宪学识广博高深,尤其精通做官的方法,分析裁决问题,他人不敢欺 隐。 起初,庄宗举行即位典礼,经占卜认为在球场很吉利,于是在球场中修筑礼坛,到这时 就下诏毁掉礼坛。张宪上奏说:“即位坛是陛下祭告接引天神、接受天命的地方,除了风吹 而燥裂、雨打而浸蚀之外,不可随意毁掉,也不可修复。魏国繁阳的坛、汉朝汜水的坛,到 今天仍有兆象。保存而不毁坏,这是古人的法则。”立刻下令在行宫西边修建球场。过了几 天,没有建成。恰逢张宪因为公事受到责难,在阁门等待治罪,皇上大怒,戒令有关部门加 快修建行宫宫庭,碍事的人全部撤离,最后还是毁了即位坛。张宪私下对郭崇韬说:“太不 吉利了,忘掉了自己的根基。” 四年二月,赵在礼进入魏州,此时张宪的家属正在魏州,关东地区开始动乱,赵在礼善 待张宪的家人,派人带着书信到太原引诱张宪。张宪杀掉来使,信不启封就上报朝廷。不久 明宗被众兵劫持,各军离散,由于张宪相隔遥远不知事实,有人对张宪说:“蜀军没有到来, 洛阳窘迫危急,总管又失去兵权,被控制在众军手中,又听说河朔的人拥戴他,事情果真是 这样,大概还有救吗?”张宪说:“安定和动乱的转换,其间的缝隙不能容头发,以我的推 断,事情还不可确知。我听药纵之说过,总管德行广大,仁慈宽厚,向来深得军心,其余不 用多说,记住这些就行了。”四月五日,李存渥从洛阳来,口传庄宗的命令,并没有诏书, 只说天子授予一支箭,作为凭信传示。众人感到疑惑,当时事态不可预测。身边的人提供谋 略说:“李存渥所骑的马,已收起了装饰物,他又召人去谋划事情,必干暗害的事,接着便 想占据城垒。宁肯我对不起人,也应早作对付他的准备,只要杀掉吕、郑两个宦官,暂时拘 留李存渥,慢慢观察事情变化,事情就万无一失了。”张宪过了很久才说:“我本是一介书 生,没有军功而身居此位,一日间从平民而佩金印紫綬,生平做官都没出自他人门庭,这个 计策不是我的心愿,事情若有不成功,我就为道义而献身。”第二天,符彦超杀吕、郑二人, 军城大乱,烧杀抢劫到天亮。张宪刚听到变乱,出城奔到沂州。不久有关官员追究他弃城出 逃之罪,四月二十四,赐死于晋阳的千佛院。明宗祭天仪式后大赦天下,有关部门请求为张 宪昭雪,明宗同意了。 (二)阅读下面诗歌(每题 3 分,共 9 分) 1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小题。 夜起 黄遵宪①(清)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 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②。 沉阴噎噎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 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睡几人醒? (注)①黄遵宪:(1848 年 4 月 27 日~1905 年 3 月 28 日)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 东梅州人。晚清著名诗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曾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被解职后归家闲居, 此诗写于闲居期间。②鹅击海东青:暗指俄国侵占我国东北部分地区。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檐铁和风铃在风雨中撞击、晃动,发出了“千”“百”声。诗人运用以声衬静的 手法,表现了夜晚的宁静。 B. 颔联写出了诗人长夜无眠,盼望天亮的心情,“又惊”句揭示了诗人无眠夜起的原因。 C. 颈联感慨天色阴沉的日子太多,月光虽然明亮,却是残月,天空虽有星星,却只寥寥数 颗。 D. 尾联“吾独立”照应诗题“夜起“,与下文的“万家酣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 诗人鲜有同道的孤独处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 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 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诗歌 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项,“以声衬静,表现夜晚的宁静”错误。檐铁和风铃发出的“千”“百”声写出了雨之 大风之狂,照应下句“雨横风狂”,并非“以声衬静,表现夜晚的宁静”。 故选 A。 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① (唐)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①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 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②其那:怎奈。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颔联的“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未被进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 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 关心。 B. 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照应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 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C. 本诗以景结情,以秋蝉凄厉的鸣声收束全诗,将作者的种种悲愁寓于其中,言有尽而意 无穷。 D. 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叙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 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 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 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 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 项,“不敢抱怨”、“对仕途的关心”分析错误,颔联意指莫说君主没有重用自己,怎奈 世间仍不太平,并未表露不敢抱怨和关心仕途的情感。 故选 A。 18.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① 王维 绿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 科头②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王缙 身名不问十年馀,老大谁能更读书。 林中独酌邻家酒,门外时闻长者车。 (注)①卢象:诗人,王维之友。崔处士:崔兴宗,王维内弟,隐居未仕。②科头:不戴帽 子,把头发挽成髻。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首诗都通过描写林亭清幽雅静的环境,表达了两位诗人对崔处士的敬慕之情。 B. 崔处士久居山林,或独酌美酒,或潜心读书,不修边幅,不拘礼节,不问功名。 C. 王维用“松”来表现人物品格的方式,与陶渊明《饮酒》中“菊”的手法相同。 D. 两诗表达方式各有侧重,王维描写崔处士的外貌举止,王缙则记叙人物的事迹。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 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 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诗歌 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项,“两首诗都通过描写林亭清幽雅静的环境”错误。王维的诗歌确实写了林亭的清幽环 境,比如“绿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但是王缙的诗并没与写林亭的环境。 故选 A。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6 空,每空 1 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批评世俗之人投机取巧、毫无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 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 (3)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泰山神奇秀丽、遮 天蔽日的雄奇风姿。 【答案】 (1). 固时俗之工巧兮 (2). 偭规矩而改错 (3). 盈虚者如彼 (4). 而卒 莫消长也 (5). 造化钟神秀 (6). 阴阳割昏晓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 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 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 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 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 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工、兮、偭、卒、 钟、割。 三、语言文字应用(共 6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民创造历史,历史造就英雄。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 改革、革命、建设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 唱响在历史的天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涌现出一批批英雄模范人物。行程万里,礼赞英雄从 来都是最动人的乐章。或是赤胆忠心献身国防事业,或是全心全意服务民生福祉,或是 _______推动科技创新……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功勋模范人物,是新中国 英模群体的典型代表,是人民的光荣,国家的财富。铭记他们的历史功绩,尊崇他们的英雄 风范,彰显了关心英雄、珍爱英雄、尊崇英雄的国家态度。( )功勋模范人物不仅是国 家栋梁、民族先锋、社会楷模、行业_________,也是我们身边可爱可敬、可亲可感的榜样。 以身许国的崇高风范、奉献牺牲的高尚情怀、 __的奋斗品质、矢志创新的敬业态度、 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功勋模范人物身上,生动地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国家 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活动,扬起信念风帆,树立模范标杆,有利于在全社会推动形成 ________、崇德向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不断培厚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革命、建设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 在历史的天空唱响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 B. 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革命、建设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 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在历史的天空唱响。 C. 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 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在历史的天空唱响。 D. 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 在历史的天空唱响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 2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鞠躬尽瘁 翘楚 默默无闻 择善而从 B. 呕心沥血 魁首 当仁不让 择善而从 C. 鞠躬尽瘁 翘楚 默默无闻 见贤思齐 D. 呕心沥血 魁首 当仁不让 见贤思齐 2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国家最高荣誉,是无上的荣光,也是激发亿万人民奋勇前行 的 巨大力量。 B. 作为激发亿万人民奋勇前行的巨大力量,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无上的荣光,是国 家 最高荣誉。 C.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激发亿万人民奋勇前行的巨大力量,也是国家最高荣誉,是 无 上的荣光。 D.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无上的荣光,是国家最高荣誉,也是激发亿万人民奋勇前行 的 巨大力量。 【答案】20. D 21. C 22. A 【解析】 【20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 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 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A 项,“改革、革命、建设”语序不当,不合历史逻辑,应改为“革命、建设、改革”。 B 项,“改革、革命、建设”语序不当,不合历史逻辑,应改为“革命、建设、改革”;暗 换主语,“全国各族人民”后无谓语。 C 项,暗换主语,“全国各族人民”后无谓语。 D 项,正确。 故选 D。 【21 题详解】 该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 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 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第一空处:“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 此处的语境是指贡献出全部精力推动科技创新,所以应该用成语“鞠躬尽瘁”。 第二空处,“翘楚”喻指秀美的林木,后比喻杰出人才或事物。“魁首”指首领,多用在同 辈中才华居第一的人。此处的语境是指功勋模范人物是行业的杰出人才,所以应该用成语“翘 楚”。 第三空处,“默默无闻”指做了好事不声张,不图名利。“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 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此处的语境是指功勋模范人物做了好 事不声张、不图名利的奋斗品质,所以应该用成语“默默无闻”。 第四空处,“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学,按 照好的做。此处的语境是指有利于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的氛围, 所以应该用成语“见贤思齐”。 故选 C。 【2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 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 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其一,内容上,先解说其荣誉级别,然后评价赞美,最后说作用。其二,结构上,“是…… 是……是……”是直接判断评价。 故选 A。 【点睛】成语意义具有整体性,而且意思是约定俗称的。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就 会导致理解不确切,由此而造成的运用错误,就属于望文生义。有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 中,已经附带上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褒义,或中性,或贬义。成语运用是否正确,主要看它 是否符合语境,和整个句子的氛围吻合,和人称相应,和句意一致,使用就是正确的,忽视 语境,就会导致用词不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女排夺得 2019 年女排世界杯冠军,成功_________,这是中国女排赢得的第十个世 界大赛冠军,也是她们为新中国 70 华诞送上的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领袖致电祝贺,勉励 大家继续保持昂扬斗志,不骄不躁,再创佳绩。 作为三大球中唯一一支夺取过世界冠军的运动队,早已被超越体育本身意义的中国女排 的影响力,不仅是激励国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更是时代的集体记忆。尽管成 绩有起伏,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终代代相传,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 自尊和自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同样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一个个“腊子口”“娄山关”等待我们去战胜。( )。_________ 的女排精神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激发我们发扬好女排精神,在新的征程中赢得新胜利。发 扬女排精神,就要在逆境中决不放弃,在低谷中坚持拼搏,在挫折后勇于奋起,始终保持昂 扬向上的奋斗姿态。我们要从女排精神中_________力量,坚定信心、勇毅笃行,不畏强手、 敢打敢拼,以强大的闯关实力奔向中国梦的光明未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_________就能实现的。”让我们牢记领袖的 嘱托,以中国女排为榜样,发扬女排精神,保持昂扬斗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为民族复 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努力创造不负新时代的更大业绩! 2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艰难险阻被克服,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需要团结的作风 B. 克服艰难险阻,需要团结的作风,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 C. 艰难险阻被跨越,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需要团结的作风 D. 跨越艰难险阻,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需要团结的作风 2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卫冕 历久弥新 汲取 敲锣打鼓 B. 蝉联 经久不衰 汲取 沸沸扬扬 C. 蝉联 经久不衰 吸取 敲锣打鼓 D. 卫冕 历久弥新 吸取 沸沸扬扬 2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女排早已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不仅是时代的集体记忆,更是激励国 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 B. 中国女排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不仅是时代的集体记忆,更是激励国人接 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 C. 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女排早已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不仅是激励国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 的精神符号,更是时代的集体记忆。 D. 中国女排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不仅是激励国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 神符号,更是时代的集体记忆。 【答案】23. D 24. A 25. B 【解析】 【2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 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考生选择 时应注意选项句子和前后文话题是否统一、前后是否勾连、事理是否相承以及有无语病等问 题,难度适中。 A 项,“艰难险阻被克服”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艰难险阻不能克服。故该 项不恰当。 B 项,“克服艰难险阻”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克服”与“艰难险阻”不搭配;另外, “需要团结的作风,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语序不当,应为“需要坚强的意志, 需要拼搏的精神,需要团结的作风”。故该项不恰当。 C 项,根据语境,省略的主语是“我们”,不是“艰难险阻”,无须采用被动句式。故该项不 恰当。 故选 D。 【24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一般应从以下地方思 考:首先,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其次,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再次, 要注意词语使范围,搭配的对象;然后,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 的信息;最后,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 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第一空,卫冕:体育竞赛中指蝉联冠军,保住上届取得的冠军地位;蝉联:绵延不断;连续 相承。此处指成功保住上届取得的冠军地位,使用“卫冕”恰当。可以排除 B 项、C 项。 第二空,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或者是指一样 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经久不衰:形容某 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问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一般用作谓语。此处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 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的女排精神,使用“历久弥新”恰当。 第三空,汲取:指取水,引申为吸取,吸收;吸取:用不同方法吸收。采用,采取,得到。 联系语境“我们要从女排精神中”吸取力量,使用“汲取”更恰当。可以排除 D。 第四空,敲锣打鼓:指欢庆祝贺。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锣鼓喧天,用敲锣打 鼓来表示喜庆。此处指绝不是“轻轻松松”大造声势大肆宣传就能实现的,使用“敲锣打鼓” 更恰当。 故选 A。 【2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 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 句的常见类型。 画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超越体育本身意义的是“影响力”而不是“中国女 排”,排除AC;二是不合逻辑,“不仅……更……”表递进,文中强调的是“国人接续奋 斗、 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此句应放到“更”后面,排除D。 故选 B。 【点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 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 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近日,一对基因编辑双胞胎女孩在中国健康诞生,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 婴儿。消息一经公布便引起巨大震动,公众纷纷质疑其背后的伦理问题。 对于科技上的创新来说,我们应该支持,毕竟这是人类文明从疾病阴霾走出明天的方式。 不过,正因为科技中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让它可能成为一把杀伤力巨大的“双刃剑”。所以, 在面对科技的突破时,不能不保持足够的敬畏。科学的意义,( )。 基因编辑, 应该是服务于人的健康,服务于人的整体福利。但是,正如我们在 分析克隆问题时曾经说的,“解决了可行性再考虑合理性是不负责任”。蒸汽机改变了人类 生产生活的面貌,但发明者最初只是为了排除矿井的地下水。而这样的“意外收获”,不能 总是 。在“科学的前沿,伦理的边缘”,技术不当使用所带来的后果 ,开 不得丝毫玩笑。对这一次实验本身及结果,科学界会如何进一步回应仍需观察,但可以相信, 这样的科学伦理大型普及现场,将凝聚起更多人参与到科学的探讨与发展中来。因为,这是 人类 的大事。 2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于科技上的创新来说,我们应该支持,毕竟这是人类文明从疾病阴霾走向明天的方式。 B. 对科技上的创新,我们应该支持,毕竟这是人类文明走出疾病阴霾走向明天的方式。 C. 对于科技上的创新来说,我们应该支持,毕竟这是人类文明走出疾病阴霾到明天的方式。 D. 对科技上的创新,我们应该支持,毕竟这是人类文明冲出疾病阴霾走出明天的方式。 2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于展现其天使的一面,而非魔鬼的一面;不在于让人类自毁长城,而在于为人所用 B. 不在于展现其魔鬼的一面,在于其天使的一面;在于为人所用,而非让人类自毁长城 C. 在于展现其天使的一面,而非魔鬼的一面;在于为人所用,而非让人类自毁长城 D. 不在于展现其魔鬼的一面,不为人所用;在于其天使的一面,不让人类自毁长城 2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归根结底 天遂人愿 不堪设想 生死攸关 B. 总而言之 天遂人愿 不可估量 休戚相关 C. 归根结底 一厢情愿 不可估量 生死攸关 D. 总而言之 一厢情愿 不堪设想 休戚相关 【答案】26. B 27. C 28. A 【解析】 【26 题详解】 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 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 配不当、残缺等问题。横线的句子,“对于科技上的创新来说,我们应该支持”不合逻辑, 主客体颠倒,排除 AC 项;“从疾病阴霾走出明天的方式”搭配不当,可改为“走向明天”, 排除 D。故选 B。 【2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 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 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结合括号之前的语境可知,“面对科技的突破时,不能 不保持足够的畏惧”,双重否定表肯定,意思是先正面肯定,后否定,先“展示天使的一 面”“为人所用”后“并非魔鬼的一年”“自毁长城”,排除 BD;前后照应句式一致,排除 A。故选 C。 【28 题详解】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归 根结底”是归结到根本上; “总而言之”意思是总地说起来。语境是“从根本上说应该是服 务于人的健康”。故选“归根结底”,排除 BD 项。“一厢情愿”指只是单方面的愿望,没有 考虑对方是否同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主语应该是人。“天遂人愿”意思是上天顺从人 的意愿。形容事态恰如所望。语境是“这样的‘意外收获’,不能总是恰如所愿的”, 故选“天 遂人愿”。排除 C 项。“不堪设想”意思是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 的地步。“不可估量”,不可以估计。形容数量大或程度重。“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 利害一致。“生死攸关”,关系到生和死,徘徊在生和死的中间。指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故选 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芯片产业大发展的机遇面前,我们的条件是否成熟呢?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取得了_______的成绩,经济发展_______,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外汇储备领 先世界其他国家,可以说,在资金方面,经过多年的储备,我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也已有了专业人才队伍,而各种类型的芯片公司也______。值得 一提的是,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一大批芯片公司_______,涌现出了如华为海思、豪威 科技、汇顶科技等芯片设计公司,尤其是华为海思,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排名前五的芯片公司。 在半导体制造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 )随着全球 晶圆产业链的大转移,这些企业成为我国芯片产业大发展的有力保证。可以说,我国已经基 本产生了一条完善的芯片产业链,使得中国芯片产业有了能够走上国际舞台,参与国际竞争。 2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举世闻名 与日俱进 俯拾皆是 崭露头角 B. 举世瞩目 一日千里 比比皆是 崭露头角 C. 举世瞩目 一日千里 俯拾皆是 锋芒毕露 D. 举世闻名 与日俱进 比比皆是 锋芒毕露 30.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除中芯国际、上海华虹等一大批中国高科技企业外,三星、英特尔等国际大厂在国内还 开办了合资工厂。 B. 不仅中芯国际、上海华虹等一大批中国高科技企业涌现出来,而且三星、英特尔等国际 大厂在国内也开办了合资工厂。 C. 国内一些合资工厂是由三星、英特尔等国际大厂开办的,也出现了中芯国际、上海华虹 等一大批中国高科技企业。 D. 除三星、英特尔等国际大厂在国内开办了合资工厂外,还出现了中芯国际、上海华虹等 一大批中国高科技企业。 3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国已经产生了一条基本完善的芯片产业链,使得中国芯片产业有了走上国际舞台、参 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B. 我国已经基本树立了一条完善的芯片产业链,使得中国芯片产业有了走上国际舞台、参 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C. 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条完善的芯片产业链,使得中国芯片产业能够走上国际舞台,参 与国际竞争。 D. 我国已经产生了一条基本完善的芯片产业链,使得中国芯片产业能够走上国际舞台,参 与国际竞争。 【答案】29. B 30. D 31. C 【解析】 【2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 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第一空,举世闻名:全世界都能听到其名 声,形容名声极大。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语境中强调的是取得的成绩优异,故 应选“举世瞩目”。第二空,与日俱进: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进步,形容不断进步或提高。一 日千里:形容进展极快。语境中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快,故应选“一日千里”。第三空,比比 皆是:到处都是,形容非常多。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 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语境中强调的是芯片公司多,故应选 “比比皆是”。第四空,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崭露 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语境中强调的是列举的公司表现突出, 故应选“崭露头角”。故选 B。 【3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 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 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从语境来看,括号前说的是“我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 力”,所以括号内应强调我国的实力;括号后说的是“这些企业……有力保证”,所以括号内 应落脚在中国企业上。分析本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 两项强调的是“合资工厂”,可排除: C 项中“国内一些合资工厂是由三星、英特尔等国际大厂开办的”没有落脚在中国企业上, 可排除 C 项。故选 D。 【3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 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 分析画线句可以发现,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基本产生了一条完善的芯片产 业链”中,“产生”与“产业链”不搭配,可将“产生”修改为合适的动词;二是句式杂糅, “有了能够走上国际舞台,参与国际竞争”是“有了……的机会”和“能够……”两种句式 的杂糅,修改时只保留一个句式即可。四个选项中,A 项和 D 项,第一处语病没有得到修改; B 项,将“产生”改为“树立”,依然不搭配。故选 C。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 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 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 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 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 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 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 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 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 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 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 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 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 致。如 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 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 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 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 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 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 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32.《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① 的② 和③ 的④ 。 A. ①黛玉②金锁③宝玉④通灵宝玉 B. ①宝钗②通灵宝玉③宝玉④金锁 C. ①宝钗②金锁③宝玉④通灵宝玉 D. ①宝钗②金锁③宝玉④补天之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根据阅读时的积累,并结合具 体的语境,联系书中相关的情节,对比选项,确定答案。 “金”是指薛宝钗的金锁,“玉”是指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贾宝玉的玉刻着:“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宝钗的金锁上刻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内容上刚好凑成一对。 故选 C。 33.下列对《红楼梦》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湘江水逝楚云飞”,是贾探春的判词。 B.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勇晴雯病补孔雀裘”,“孔雀裘”是贾母送给贾宝玉的。 C. 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正面文字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D. 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 取“原应叹息”之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识记能力。该题的难度越来越大,原来考查的时候,仅仅是 考查对名著情节、人物特点等识记能力,分析近几年的考题,我们会发现,考查的内容越来 越细致、具体,包括重要的形象、情节、主题、艺术特色、个人感受等。应对方法:一要点 面结合,范读与精读相结合,既要了解情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把握全篇的主题思想与语言风格。 A 项,“湘江水逝楚云飞”,不是贾探春的判词,而应该是史湘云的判词。表述错误。 故选 A。 3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清科举制度的等级由低到高是乡试、院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被称为“秀才”、 “举人”、“贡士”、“进士”。 B. 古者五十岁知天命,称为“艾”;六十岁花甲,称为“耆”;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 为“耄耋”;百岁之寿称为“期颐”。 C. 官职的升迁一般可用拔、擢、迁,官职的调动一般可用改、转、徙,官职的降级一般可 用陟、贬、谪、左迁,官职的罢免一般可用罢、黜、免、废。 D. 古人的名为幼年时父母命名,供长辈称呼。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 六岁许嫁行笄礼,不得取字。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 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 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 项,“明清科举制度的等 级由低到高是乡试、院试、会试、殿试”错误,“由低到高”应为“院试、乡试、会试、殿 试”。C 项,“官职的升迁一般可用……迁,……官职的降级一般可用陟……”错误,“迁” 表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 迁”“迁谪”表示降职。“陟”表示提升官职,如诸葛亮《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不宜异 同”。D 项,“古人的名为幼年时父母命名,供长辈称呼。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 字,女子十六岁许嫁行笄礼,不得取字”错误,“名”一般是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辈所取; “字”,又叫“表字”,男子20 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 15 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 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选项中“女子十六岁许嫁行笄礼,不得取字”错误。 故选 B 项。 3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让他的学生谈谈各自的志向,子路抢着发言,冉有、公西华、曾皙是在老师点名后 才发言的。最后,曾皙的发言得到了老师的赞许。(《论语》) B. 小说主人公大卫的母亲改嫁后,继父对大卫的管教近乎残忍,强迫他挂着写有“小心! 他咬人!”的纸板牌,并把他送到伦敦的寄宿学校。(《大卫•科波菲尔》) C. 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王熙凤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 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红楼梦》) D. 堂吉诃德沉迷于骑士小说,忍不住要去行侠仗义。他四处冒险,上演了很多闹剧。他大 战风车,以致连人带马摔在地上,折断了长枪。(《堂吉诃德》)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 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 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B 项,“继父……强迫他挂着写有‘小心!他咬人!’的纸板牌”错误,强迫大卫挂着写有 “小心!他咬人!”的纸板牌的不是大卫的继父,而是寄宿学校的校长克里古尔。原文相关 情节是,有一次当继父用鞭子打大卫的时候,大卫把他的手咬伤了。这一下他把大卫监禁了 五天,之后又送到一所寄宿学校。大卫在这所学校里受尽了屈辱和摧残。一开始,校长秉承 摩德斯通姐弟的旨意,在他身上挂了一块写有“当心他,他咬人”的告白牌,之后他又无数 次地忍受校长的鞭打。这就是大卫人生的开端。 故选 B。 3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格是作家、艺术家在文艺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创作个性,如李白的奔 放 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豪放旷达等。 B. “流派”是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由艺术见解和创作风格相近似的作家、艺术家所形成的文 学派别。如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的“花间派”,以归有光为代表的“桐城派”,以闻一多、 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等。 C. 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们 的代 表作分别为《装在套子里的人》《羊脂球》《警察与赞美诗》等。 D. 报告文学是一种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学体裁,说它是报告是就其主题的真实性而言, 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方法而言。夏衍的《包身工》是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文学常识包括中国古代 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 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 的评价等。 B 项,“以归有光为代表的‘桐城派’”错误。归有光是“唐宋派”。归有光均崇尚唐宋古 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 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故选 B。 37.下列文学常识 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依次 是指王安石、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 B. 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古诗。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相对应;二是 对于古代诗歌的泛称,以区别于现代诗歌。 的 C.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 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D. 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 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识记能力。文化常识,是很多高中生一听就头大的语文难点,而 且往往也是众多学生考试当中的“丢分大户”。其实,如果平时学习中能积累一些古文方面 的常识,那么试题就会变得简单许多。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 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 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 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 项,“青莲居士……”,依次是指王安石……错误,青莲居士是李白。 故选 A。 【点睛】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 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 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 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 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 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 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 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38.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 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 B. 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 C. 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 D. 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句意,然后抓住诗句中具有 代表性的关键信息,辨析所描绘的劳动场景。也可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的选项。①中“连枷” 是脱粒用的农具,这句话意思是,场院内声音如轻雷鸣响,一夜农民挥舞连枷打稻子一直响 到天亮。所以①对应的劳动场景是“打稻”。 ②中“縠纹”常用以喻水的波纹,这句话意思 是,疏密之间种下的水稻像一片绿色的毯子,行走在稻田中水纹荡漾。所以②对应的劳动场 景是“插秧”。③中“畴”是田地之义,“翠浪”指流入稻田之水,这句话描写了古代用水 车灌溉稻田的情景,对应的劳动场景是“车水”。 ④中“机杼”指织布机,所以对应的劳动 场景为“织布”。故选 C。 39.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某中学文学社团准备举办以某位作家为专题的展览。以下是 该展览的版块标题:①家道中落国势危 ②别求新声于异邦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 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⑤万众同仰“民族魂” 下列语句也可以作为该展览版块标题的一项是( ) A. 凤凰涅槃,女神再生 B. 流亡南洋,坚持抗日 C. 我以我血荐轩辕 D. 当年海上惊雷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先分析题干所提 供的板块标题,找到这些标题的共性,然后再进行选择。题干说这是以某位作家为专题的展 览,考生可以借助提供的板块标题判断出该人物是谁,然后再进行选择。分析所提供的五个 标题来看,应是与“鲁迅”有关,“家道中落国势危”是鲁迅所处的家国背景;”别求新声 于异邦”是说鲁迅求学日本的经历;“横眉冷对千夫指”是鲁迅的诗作;“斯世当以同怀视 之”是鲁迅所说;“万众同仰‘民族魂’”是肯定鲁迅的精神价值。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发现, A 项,“凤凰涅槃,女神再生”应与郭沫若有关;B 项,“流亡南洋”的应是郁达夫;D 项,“当 年海上惊雷雨”应是曹禺。C 项,“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诗作《自题小像》中最后一 句,也与鲁迅相关。故选 C。 四、微写作(20 分) 40.近日某学校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严肃课堂纪律,在教室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不 但可以识别每个进出教室的学生,还能识别学生发呆、打瞌睡、玩手机等行为;每个同学每 节课的低头次数、举手次数等信息也会被记录在案,作为综合测评成绩的重要指标。对此有 人表示支持,有人表示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50 字左右。 【答案】我支持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安装监控系统无疑是对学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督促措施。 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有益的。诚然,没有人喜欢一直生 活在监控之下,但是从课堂的意义来看,课堂是教书育人的园地,是莘莘学子勇攀知识高峰 的阶梯,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无旁骛的学习才是正途。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若是我 们都能做到认真听讲,就算按照监控系统也不会有如坐针毡的感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 要回顾微写作的要求,然后结合本题的要求进行写作。 “微作文”需要关注审题立意、语言运用、结构创意等方面的特点。任何一篇习作,不论篇 幅多少,都有主题,微作文更是如此,考生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将自己对于主题的理解阐释清 楚,并结合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择其精要来表达。从语言运用方面来说,受篇幅限制,学生 不能自由、细致地表达,而要凝练自己的语言,简单来说要做到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旁征 博引、情景交融。开篇即要扣题,抓住立意点,表达自己对主题的认知,可以借鉴名人佳句 引起共鸣,可以事理结合提炼认知,即便是选择“瞬间镜头”的细节描写,也要体现“紧扣 心弦”的一点,丝丝入扣,撩动人心,“于无声处听惊雷”,一语惊醒赏文人。在结构选择 上,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小段式,或者抒情议论的排比式,或集中,或分层,都可以在有限 的篇幅内阐释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引起读者的共鸣。不要仅仅平铺直叙,而是要让有限的文 字体现层次感,逐步提升情感和认知层次,有一咏三叹之感,带给你富有层次的体验,不断 心灵深处的共鸣唤起。 首先要分析写作的要求,如本题“对此有人表示支持,有人表示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要 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50 字左右”,然后分析材料中涉及的事件是什么,支持者的理 由是什么,反对者的理由是什么,明确了这些之后即可进行写作。从材料来看,事件是“在 教室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的作用是“可以识别每个进出教室的学生,还能识别学生 发呆、打瞌睡、玩手机等行为;每个同学每节课的低头次数、举手次数等信息也会被记录在 案,作为综合测评成绩的重要指标”;这种做法的目的是督促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好的,所 以支持者可以从这种做法的目的、学生的责任以及课堂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分析,如反对可以 从这种做法侵犯学生的隐私方面分析。答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表明观点,然后陈述理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