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案:第3单元 12 石钟山记 Word版含解析
- 1 - 一、读准字音 彭蠡.(lǐ) 桴.(fú) 铿.然(kēng) 磔磔.(zhé)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镗鞳..(tāng tà) 识.(zhì) 无射..(wú yì) 二、辨识通假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模糊) (2)汝识之乎(“识”同“志”,读“zhì”,知道) (3)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同“拷”,敲打) 三、一词多义 (1)鼓 噌吰如钟鼓.不绝(击鼓) 一鼓.作气(词语)(击鼓) 令赵王鼓.瑟(《廉颇蔺相如列传》)(弹奏) 微风鼓.浪(激荡、掀动) (2)是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是) 辨清是.非(词语)(正确) 是.说也(这、这样) (3)得 得.双石于潭上(得到、找到)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 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收获) - 2 - (4)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巩固)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坚决) 余固.笑而不信也(本来) 四、词类活用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名词作状语,乘船,坐船) (2)事不目.见耳.闻(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亲眼,亲耳) (3)微风鼓.浪(名词作动词,激荡、掀动) (4)而此独以钟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5)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动用法,使……鸣叫) (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7)桴止响.腾,余韵徐歇(形容词作名词,响声,声音) (8)大石侧.立千尺(名词作状语,在旁边) 五、古今异义 (1)自以为得其实.. 古义: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 今义:实际上,副词。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古义:到……去。 今义:适合,舒服。 (3)空中..而多窍 古义:中间是空的。 今义:天空中。 六、文言句式 (1)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 (2)此世所以不传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3)得双石于潭上。(状语后置句,得双石于潭上,即“于潭上得双石”) 译文: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 (4)而大声发于水上。(状语后置句,大声发于水上,即“大声于水上发”) - 3 - 译文:忽然从水上发出巨大的声音。 (5)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不余欺,即“不欺余”) 译文: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定语后置句,“之”为定语后置标志,铿 然有声之石) 译文: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 (7)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译文: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 七、文白对译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 山焉。”郦元以为 《水经》上说:“彭蠡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石钟 下临 深潭,微风鼓浪,水 石 相 搏, 声 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掀动波浪,湖水和石头相击,发出的声音 如洪钟。 好像大钟一般。 鼓:激荡,掀动。搏: 击。洪钟:大钟。 是说也,人 这个说法,人们 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 不能 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 鸣 也, 而况石乎!至 唐李渤始访其 遗踪, 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所在地, 得 双 石 于 潭上,扣而 聆之 ,南 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山 声 函 胡,北 音 清 越,桴止 响腾, 石的声音重浊模糊,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悠扬,鼓槌停止了(敲击), 余 韵 徐歇。 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 是:这。虽:即使。遗踪:旧 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扣:敲击。胡:模糊。越:悠扬。 桴:鼓槌。腾:传播。徐:慢 自以为得 他自己认为找到了 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 之 铿 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 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 此 独 以 钟 名,何 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而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 - 4 - 哉? 为什么呢? 尤:更加。 是:这样。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 饶 之德兴 尉,送之至湖口,因 得 观所谓石钟者。 到饶州的德兴县任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 适:到…… 去。赴:就任。 寺 僧使小童持 斧,于乱石间择其一 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 二扣 之,硿硿焉。余固 笑 而不信也。 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 使:让。 焉:相当 于“然”,形 容词词尾。 至 暮夜月明,独 与迈 乘小舟,至绝壁下。 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 大 石侧 立千尺, 如猛兽 奇鬼, 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 森然 欲 搏 人;而山上栖鹘,闻 人声亦惊 起, 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隼,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 磔 磔 云 霄 间;又有若老人 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 或 曰此 鹳鹤也。 有人说这是鹳鹤。 至:到。侧:倾斜。 磔(zhé)磔:鸟鸣声。 余方心动 我正内心惊恐 欲 还,而 大 声 发于水上,噌 吰如钟鼓不绝。 想要回去,忽然从水上发出巨大的声音,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 心动:内心惊恐。噌吰(chēnɡ hónɡ): 形容钟鼓的声音。不绝:不断。 舟 人大 恐。徐而 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 察 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 浅深,微 波 入焉, 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 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 罅(xià):裂缝。涵澹:水 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舟回至两山间,将 入 港口,有 大石 当中流, 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 可 坐 百 人,空中而多窍,与 风 水 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 相 吞 吐,有 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 - 5 - 如乐作 焉。 好像音乐演奏。 窍:窟窿。窾坎(kuǎn kǎn): 击物声。镗鞳(tānɡ tà):钟鼓声。 因笑 于是我笑着 谓 迈 曰:“汝识之 乎?噌 吰 者,周景王之无 对苏迈说:“你知道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 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 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代的人 不余欺也!” (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因:于是。识:知道。 不余欺:即“不欺余”。 事 不 目 见 耳 闻,而 臆 断其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 有 无,可 乎?郦元之所见 闻, 殆与余同, 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 而 言 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 泊 绝 壁 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乘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 之 下,故 莫 能知;而渔工水师虽 知 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 而不能言。 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 殆:大概。详:详细。终:终究。 莫:没有谁。言:用文字表述、记载。 此 世 所 以 不 传 也。而 陋 者 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然而浅陋的人 乃 以斧斤考击 而 求 之,自以为得 其 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 实。余是以记之 ,盖叹郦元之简, 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 而笑 李渤之陋也。 嘲笑李渤的浅陋。 所以:……的缘故。实:事情 的真相。简:简略。陋:浅陋。 [资料链接] 豪放乐观的词人——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谥文忠。苏轼才华横溢,成就斐然,是北宋成就最 - 6 - 高的文学家,但仕途坎坷,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常一贬再贬,因“乌台诗案”几 乎丢掉性命。苏轼常年贬官在外,任地方官期间,同情人民,注意兴修水利、防 灾、赈灾工作,为老百姓所敬仰。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诗作清新豪健, 格调流畅,想象丰富,独具风格;散文明快犀利,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文理自 然;其词突破前人局限,豪迈不羁,气势雄浑,想象丰富,才情奔放,开豪放一 代词风。其散文《留侯论》《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都 是千古流传的名篇。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副使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 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 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文本鉴赏]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 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 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出自己的写作 意图。实质上表达了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态度。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答案]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不可臆断,注重调查 任务一 理解文本内容 1.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 - 7 - “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人 姓名 得名由来 作者 态度 作者依据 郦道 元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 如洪钟 人常 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 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渤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余尤 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 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实地考察,有没有遇难 而退?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景物有高空的栖鹘,水上有鹳鹤。②静态——大石,动态——栖鹘。 ③用比喻绘形——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④直接绘声——栖 鹘磔磔云霄间。⑤比喻拟声——鹳鹤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作者实地考察,见 此情状、声音令人毛骨悚然,气氛阴森恐怖,探访困难,心动欲还,忽然噌吰如 钟鼓不绝之声却吸引了作者“徐而察之”,反映了他镇静而坚忍的探索精神。 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有大 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终于搞清了石钟山得名的 原因。 3.第二段能否只揭示考察的结果而略去游览的过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可以。第一,如果略去游览的过程,只揭示考察的结果,本文就不 成其为游记,而是一篇纯粹的议论文了。第二,如果略去游览的过程,考察过程 中惊恐骇人的场面不加渲染,就不足以揭示求真过程的艰难危险,也就无法说明 长期以来无人去探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原因所在了。第三,略去气氛的渲染,对 考察过程中的惊险恐怖不做交代,文章的感染力必然大为减弱。 - 8 - 4.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关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虽然早有成说,但本文作者却不一味迷信和 盲从古人,而是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 渤的说法的怀疑。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在“暮夜”“乘小舟”实地考察。虽然 石钟山一带地处偏僻,地势险要,风险浪恶,但他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 不避艰险,亲身探访。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 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 结论,带有哲理的意味。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 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 主观臆断,而自愿实地考察的精神一致。 任务二 鉴赏表达技巧 5.本文是怎样把记叙和议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记游,不是为了表现石钟山的山光水色,而是为了阐明道理,因 而开篇引述郦道元和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 疑,以议论为下文的记叙定向,这样,下文就不可能泛泛写景,只能有的放矢了。 第二段虽然有过程的交代,有景物的描写,还有气氛的渲染,但重心始终只有一 个,就是考察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原因找到了,作者心中的疑团消逝了,问 题也就解决了,这样,第二段记叙游览的过程,也就成了实证的过程。在考察、 印证的基础上,文章又从个别升华到一般,让人领悟到了一个普遍的真理。这样, 文章把抽象的道理寓于生动的记叙之中,记叙、议论完美地糅合在一起,两种文 体的碰撞爆发出耀眼的火花,既阐明了深刻的道理,又给人美的享受,具有很强 的感染力、说服力。 - 9 -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叙议结合 文章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 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记叙部分;第三段是结论, 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 有无”的事理,属议论部分。第一段议论是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 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事和理、 叙和议,前后呼应,紧密结合,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2.写法指导 运用叙议结合“三注意” 叙议结合是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若只叙 不议,则是论据的堆砌;若只议不叙,又会流于空洞的说教。好的议论文,往往 要做到叙议结合,即把叙事与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句子或文章显得更有说服力,更真实,更能抒发作者强烈的情感或者某件 事或某个人或某个环境的特点。 叙议结合主要有三种表达形式:一是先议后叙(概括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 在文章的篇首,主要作用是提示和点题。二是先叙后议(总结式)。这时的议论往往 出现在文章或一段文字的结尾,其作用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启迪 思维等。三是边叙边议(包容式),即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议论,以发表对所叙事实 的看法。 运用叙议结合时要注意: (1)讲究条理。一个论证段落,是由叙带出议,还是由议带出叙,怎样巧妙地 引出,动笔之前应该考虑清楚,有序地阐述。 (2)讲究照应。即达到叙议照应周全,论述全面,逻辑严密。 (3)讲究交融。议论要紧扣叙述的内容而展开,叙述要紧扣议论观点进行,否 则叙归叙,议归议,叙议则完全脱节。 3.迁移运用 以“舍得”为话题,写一段叙议结合的文字,120 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示例】 你坦然地“舍弃”过吗?你能做到坦然面对“舍弃”和“获 得”吗?你能悟透“舍得”蕴含的智慧吗?你有达到“舍得”这个人生境界的勇 气吗?其实,舍得是对荣辱成败的超越,是对名利金钱的抵制,是比获取更为艰 难的抉择,是一种更为智慧的处世方式。 [素材采撷] 一 1.素材积累 为得石钟山名的由来,苏轼不畏艰难险阻,身临其境,下了真功夫,终于探 得命名真谛。“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是作者的感叹,“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发问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石钟山记》,篇幅虽短, 但意义深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今社会,我们也要下真功夫,做到真知、 真识、真心、真行。 【应用角度】 “实践”“质疑”“观察与思考”“传统与创新”等。 2.素材应用 如果你有志于写作,希望笔下的花鸟鱼虫、万紫千红都生动丰富,你少不了 观察;如果你有意于作画,期望画板上的人、景形象灵动,你少不了观察;即使 你埋头搞科研,但为了有所发现,为了破解自然之谜,你依然少不了观察。观察 是得到一切知识的首要步骤,须认真、细心,并长期坚持。 思考是将观察的结果进行比较、加工、进一步深化的过程。孔子说:“学而 不思则罔”,精辟地说出了思考的重要性。我们在求知的路上,要学会思考的方 法,养成思考的习惯,这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苏轼探求石钟山名字来历的亲 身经历,已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在求学之路上,要努力做到“观察与 思考齐飞”。 1.[先贤语录]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也。 (选自《礼记·学记》) [古文今译] 虽有精美的食物,如果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有很好的 - 11 - 道理,如果不学它,就不知道它的美好。 [知行启迪] 这句话强调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实践,重在汲取。在当今 这样的信息时代,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你不去学习就得不到。所谓“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与此同理。 2.[先贤语录] 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选自《孟子·告子》) [古文今译] 有的人,鸡狗丢失了倒晓得去找回来,本心失去了却不晓得去寻 求。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知行启迪] 这里所谓“学问之道”,当然就是求仁为善之道。孟子认为,善 虽是人生来所固有的,但在人心中并不是很牢固,在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下,很 有可能丧失。孟子说学问之道只是“求放心”,是因为考虑到人难免会出现道德 滑坡,而正是“求放心”使得道德修养的继续进行成为可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