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ww.ks5u.com 荆州中学2019级9月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 分)‎ ‎1.下列仪器加热时不用垫石棉网的是( )‎ A. 圆底烧瓶 B. 蒸馏烧瓶 C. 烧杯 D. 蒸发皿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圆底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A不选;‎ B. 蒸馏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B不选;‎ C. 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C不选;‎ D. 蒸发皿能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故D选;‎ 故选D。‎ ‎2.某卡车上贴有标志,则它运输的化学品可能是( )‎ A. 液化气 B. 浓硫酸 C. 核废料 D. 食盐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液化气是易燃品,不属于腐蚀品,故A不选;‎ B.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属于腐蚀品,故B选;‎ C. 核废料具有放射性,属于放射性物品,故C不选;‎ D. 食盐不具有腐蚀性,不属于腐蚀品,故D不选;‎ 故选B。‎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不需用的仪器是(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用不到分液漏斗,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需要的容量瓶可能是100mL的容量瓶,但如果配制250mL硫酸溶液,则需要250mL容量瓶。‎ ‎4.下列有关实验用品的使用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NaOH固体时,将NaOH直接放在托盘上的滤纸上 B. 容量瓶用于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但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使用 C. 保存汽油和苯等有机溶剂应选用细口瓶和橡胶塞 D. 用托盘天平称取11.72g食盐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称量NaOH固体时,应该将NaOH放在烧杯中称量,故A错误;‎ B. 容量瓶用于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使用,故B正确;‎ C. 汽油和苯能够使橡胶发生溶胀,保存汽油和苯等有机溶剂的细口瓶口不能使用橡胶塞,可以选用塑料塞,故C错误;‎ D. 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用托盘天平不能称取11.72g食盐,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 铁摩尔质量就是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 含有NA个氧原子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25mol D. 40gNaOH溶于1L水,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答案】C ‎【解析】‎ ‎【详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故A错误;‎ B、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铁的摩尔质量是56g/mol;所以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质量,故B错误;‎ C、N=n·NA,所以n=,NA个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1个硫酸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mol=0.25mol,故C正确;‎ D、根据NaOH溶于水后溶液体积会变化,虽然NaOH物质的量是1摩尔,但溶液体积并不是1L,因此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1,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c=中的V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6.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1,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 蒸馏 B. 分液 C. 过滤 D. 蒸发 ‎【答案】A ‎【解析】‎ 己知丙酮(C3H6O)无色液体,可溶于水,密度小于lg/mL,沸点约为56℃,水与丙酮互溶,无法用分液法分离,可利于水的沸点明显高于丙酮(C3H6O,沸点约为56℃)的性质,采取蒸馏法分离。‎ ‎7.现有下列四种因素:①温度②压强③气体微粒数④气体微粒大小,只改变一种因素时对气体摩尔体积(Vm)有显著影响的是()‎ A. 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全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对于气体来说,温度和压强不同,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不同, 微粒本身大小可忽略不计。‎ ‎【详解】气体摩尔体积是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即6.02×1023‎ 个气体分子所占的体积;分子数一定时,气体体积由分子间距离决定。对于气体来说,温度和压强不同,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不同,而微粒本身大小远小于微粒间的距离,则微粒本身大小可忽略不计,所以影响气体摩尔体积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和压强,故选C。‎ ‎8.科学家已经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的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 A. 原子数 B. 分子数 C. 体积 D. 物质的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这两种物质都为1g,则n(H3)=mol,n(H2)=mol;‎ A、mol H3有1mol H原子,mol H2有1mol H,故二者的原子相同,A正确;‎ B、mol H3和mol H2的分子数不同,B错误;‎ C、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气体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mol H3和mol H2的体积不同,C错误;‎ D、mol H3和mol H2的物质的量不同,D错误;‎ 故选A。‎ ‎9.下列关于物质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气体能还原灼热的氧化铜,则该气体一定为H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Ba2+‎ D. 向某溶液中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 ‎【答案】D ‎【解析】‎ ‎【详解】A.某气体能还原灼热的氧化铜,则该气体可能为H2,也可能为CO,故A错误;‎ B.产生的沉淀可能是氯化银也可能是硫酸钡,故B错误;‎ C.能和CO32-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Ba2+、Ca2+、Mg2+等,不一定是Ba2+,故C错误;‎ D.气体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原溶液中可能含CO32-,或SO32-,或HCO3-、HSO3-,故D正确;‎ 故选D。‎ ‎10.某溶液中含有Na+、Cl-、K+、SO42-四种离子,测得溶液中Na+、K+和SO42-浓度分别为2mol•L-1 、2mol•L-1 和1mol•L-1 ,则溶液c(Cl-)中为 A. 2mol/L B. 0.5mol/L C. 1.5mol/L D. 1mol/L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Na+、K+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2mol/L,2mol/L,1mol/L,含有Na+、Cl-、K+、SO42-四种离子的溶液,溶液呈电中性,则有c(K+)+c(Na+)=c(Cl-)+2c(SO42-),故c(Cl-)=c(K+)+c(Na+)-2c(SO42-)=2mol/L+2mol/L-2×1mol/L=2mol/L,故选A。‎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的相关知识。‎ ‎11.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mL1mol•L-1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 150mL1mol•L-1的NaCl溶液 B. 75mL2mol•L-1NH4Cl溶液 C. 150mL3mol•L-1的KCl溶液 D. 75mL1mol•L-1的MgCl2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50mL 1mol/L的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3=3mol/L。‎ A.150mL 1mol/L的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1mol/L,故A错误; ‎ B.75mL2mol/L的NH4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2mol/L,故B错误; ‎ C.150 mL 3mol/L K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3mol/L,故C正确;‎ D.75mL 1 mol/L Mg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2=2mol/L,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溶液中不水解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12.在标准状况下,若V 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n,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 Vn/22.4 B. 22.4n/V C. Vn/5.6 D. 5.6n/V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molCH4中含氢原子4NA个,即氢原子个数n个的CH4物质的量n(CH4)=n/(4NA)mol,n(CH4)=V/22.4,解得NA=5.6n/V,D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粒子、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13.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 A. 用加入适量NaCl溶液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杂质 B. 用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 C. 向某无色溶液中仅加入AgNO3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Cl-‎ D. 先后滴加石蕊试液和BaCl2溶液,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溶液鉴别开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Cl和硝酸银反应得AgCl沉淀,但又引入了新杂质NaNO3,故A错误;‎ B.CO2和HCl都能与NaOH反应,应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故B错误;‎ C.检验氯离子时,应先加入稀硝酸排除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干扰,再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说明有氯离子,故C错误;‎ D.先加入石蕊试液,盐酸、硫酸溶液呈红色,氢氧化钠溶液呈蓝色,硫酸钠和硝酸钾不变色,然后加入BaCl2溶液,硫酸钠和硫酸分别生成沉淀,可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体中含NA个原子 B. 标准状况下,0.1NA 个H2O的质量为1.8g,体积为2.24L C. 常温常压下,NA个氦气分子的质量为4g D. 标准状况下,22.4L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碳原子数为0.5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H2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N2和H2均为双原子分子,共含2NA个原子,故A错误;‎ B.0.1NA 个H2O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标况下,水不是气体,体积不是2.24L,故B错误;‎ C.NA个氦气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氦气的摩尔质量为4g/mol,1mol氦气的质量为4g,故C正确;‎ D.标况下,22.4L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1mol,而CO、CO2的分子中均只含1个碳原子,故1mol混合气体中含1mol 碳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15.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和N2,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都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 氧气比氮气的质量大 C. 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 氮气中的含有的原子数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A.相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O2)∶n(N2)=∶,由PV=nRT可知,两种气体的压强之比为∶,故A错误;‎ B.相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相等,故B错误;‎ C.相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相等,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O2)∶n(N2)=∶,故C错误;‎ D.相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相等,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O2)∶n(N2)=∶,两种气体含有的原子个数比=∶<,氮气中的含有的原子数多,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难点为A,可以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体积的气体,压强之比=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判断。‎ ‎16.如果mgNO2由x个原子构成,则2mgC2H6O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 A. 3x B. 6x C. 9x D. 12x ‎【答案】B ‎【解析】‎ ‎【详解】mg NO2的物质的量==mol,mg NO2由x个原子构成,故mol×3×NA=x,则NA=mol-1;2mg C2H6O的物质的量==mol,故2mgC2H6O中含有的原子数=mol×9×NA=mol×9×mol-1=6x,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52分)‎ ‎17.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把有关试剂和操作的字母标号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A.蒸馏 B.结晶法 C.加适量水,过滤 D.在空气中加热(或灼烧) E.加适量盐酸,蒸发 F.萃取分液 G.分液 ‎(1)除去氧化铜中少量铜( )‎ ‎(2)除去碳酸钙晶体中少量氯化钠( )‎ ‎(3)除去氯化钙固体中少量碳酸钙( )‎ ‎(4)分离汽油和水( )‎ ‎(5)除去硝酸钾固体中少量的食盐( )‎ ‎(6)从溴水中提取得到溴单质( )‎ ‎【答案】 (1). D (2). C (3). E (4). G (5). B (6). F ‎【解析】‎ ‎【分析】‎ ‎(1)铜能够与氧气反应转化为氧化铜;‎ ‎(2)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晶体溶于水;‎ ‎(3)碳酸钙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 ‎(4)汽油和水不混溶,会分层;‎ ‎(5)硝酸钾、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 ‎(6)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详解】(1)除去氧化铜中少量铜,可以在空气中加热,将铜氧化生成氧化铜,故答案为:D;‎ ‎(2)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晶体溶于水,可以加适量水后过滤分离,故答案为:C;‎ ‎(3)除去氯化钙固体中少量碳酸钙,可以加适量盐酸,将碳酸钙转化为氯化钙,然后蒸发,故答案为:E;‎ ‎(4)汽油和水分层,可以选择分液法分离,故答案为:G;‎ ‎(5)硝酸钾、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可以选择结晶法分离,故答案为:B;‎ ‎(6)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选择萃取分液法分离,故答案为:F。‎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4),要注意汽油和水不混溶,无需萃取,直接分液。‎ ‎18.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Na2CO3、Na2SO4和NaCl,现将固体溶于水分装在3支试管中通过实验验证。‎ ‎(1)在第一支试管里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有_______生成,证明固体中有_______。‎ ‎(2)在第二支试管里先加入足量______后,再加入BaCl2溶液,当观察到有______生成, 证明固体中有________。‎ ‎(3)在第三支试管里先加入足量________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当观察到有__________生成,证明固体中有________。‎ ‎【答案】 (1). 气泡 (2). Na2CO3 (3). 稀盐酸 (4). 白色沉淀 (5). Na2SO4 (6). 硝酸钡 (7). 白色沉淀 (8). NaCl ‎【解析】‎ ‎【分析】‎ 碳酸根离子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硫酸根离子和盐酸酸化的钡离子反应能够生成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硝酸酸化的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碳酸根离子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向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气泡生成,说明混合物中有碳酸钠,故答案为:气泡;Na2CO3;‎ ‎(2)在第二支试管先加入稀盐酸,排除其它阴离子的干扰,再加氯化钡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就说明混合物中有硫酸钠,故答案为:稀盐酸;白色沉淀;Na2SO4;‎ ‎(3)在第三支试管里先加入足量的硝酸钡,过滤,排除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干扰,再向滤液中再加入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混合物中有NaCl,故答案为:硝酸钡;白色沉淀;NaCl。‎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3),要注意排除Na2CO3、Na2SO4对检验NaCl的干扰。‎ ‎19.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根据标签上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取任意体积的该浓硫酸时,下列物理量会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选填相应字母编号)‎ A.溶液密度 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溶液质量分数 D.溶质的物质的量 ‎(2)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4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的稀硫酸。‎ ‎①该学生需要用量筒量取________mL上述浓硫酸进行配制。‎ ‎②该实验中除了量筒、玻璃棒和烧杯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后面横线选择填写相应字母标号A、偏高;B、偏低;C、无影响)‎ I、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凹液面读数_________‎ II、转移时容量瓶中已经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 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__‎ Ⅳ、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__________‎ ‎【答案】 (1). D (2). 27.2 (3).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 A (5). C (6). B (7). B ‎【解析】‎ ‎【分析】‎ ‎(1)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分析判断;‎ ‎(2)①首先根据c=计算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配制4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的稀硫酸,需要选取5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再依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②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步骤分析各步需要的玻璃仪器,再分析解答;③依据c=分析,凡是能够使n偏小或者使V偏大的操作都会使溶液的浓度偏小,反之,溶液的浓度偏大。‎ ‎【详解】(1)A.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密度与所取体积的多少无关,故A不选;B.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所取体积的多少无关,故B不选;C.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所取体积的多少无关,故C不选;D.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cV,与所取体积的多少有关,故D选;故答案为:D;‎ ‎(2)①c===18.4mol/L,配制4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的稀硫酸,需要选取5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设需要浓硫酸体积V,稀释前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18.4mol/L×V=1.0mol•L-1×500mL,解得V=27.2mL,故答案为:27.2;‎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③Ⅰ.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凹液面,量取的浓硫酸偏多,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多,溶液的浓度偏高,故答案为:A;‎ II.转移时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n和V都不产生影响,溶液的浓度不变,故答案为:C;‎ 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故答案为:B;‎ Ⅳ.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故答案为:B。‎ ‎20.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某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 海带灰悬浊液,再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 ‎(1)实验操作①的名称:__________。‎ ‎(2)用于灼烧海带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坩埚 ‎(3)操作③中所用的有机溶剂可以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 A.苯(沸点80℃) B.四氯化碳(沸点76.8℃)‎ C.酒精(沸点 78℃) D.裂化汽油(易与碘反应)‎ ‎(4)操作过程③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有机溶剂(你所选的)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 H.静置、分层。‎ 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要经过蒸馏,如图是利用水浴加热的方式进行 蒸馏的实验装置,其中错误的有_________处。(碘的沸点184.3℃)‎ ‎(6)该实验进行蒸馏时,使用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最后晶态碘在________里聚集。‎ ‎【答案】 (1). 过滤 (2). D (3). AB (4). CBDAHGEF (5). 3 (6). 受热均匀且容易控制温度 (7). 蒸馏烧瓶 ‎【解析】‎ ‎【分析】‎ 以海带为原料获得少量碘单质:将海带在坩埚中灼烧得到海带灰,将海带灰浸泡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采用过滤的方法将残渣和溶液分离,得到含有碘离子的溶液,向水溶液中通入足量Cl2,发生的反应为2I-+Cl2=2Cl-+I2,向含有碘单质的溶液中加入萃取剂萃取,分液得到含碘有机溶液,最后蒸馏得到碘单质,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流程图,经过实验操作①,海带灰悬浊液分离为溶液和残渣,因此实验操作①为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2)灼烧海带时用坩埚盛放海带,用带铁圈的铁架台或三脚架和泥三角上放置坩埚,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所以灼烧海带时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坩埚、带铁圈的铁架台或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故选D;‎ ‎(3)操作③是将含碘水溶液变成含碘有机溶液,为萃取,所用的有机溶剂可以是苯或四氯化碳,酒精易溶于水,不能选用,裂化汽油易与碘反应,也不能选用,故答案为:AB;‎ ‎(4)萃取的实验步骤为: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B.把50mL碘水和15mL有机溶剂(你所选的)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H.静置、分层;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故答案为:CBDAHGEF;‎ ‎(5)由图可知,加热烧杯未垫上石棉网;蒸馏时温度计插入溶液,应是水银球应与烧瓶支管口相平;冷却水应下进上出。则错误为没有用石棉网,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溶液中,冷却水方向接反了,故答案为:3;‎ ‎(6)该实验进行蒸馏时,使用水浴的优点是:受热均匀且容易控制温度;四氯化碳沸点低于碘单质沸点,所以最后晶态碘在蒸馏烧瓶里聚集,故答案为:受热均匀且容易控制温度;蒸馏烧瓶。‎ ‎21.(1)0.3molNH3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与_______个H2O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 ‎(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气体X2跟3体积气体Y2刚好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A,则A的化 学式可表示为________。‎ ‎(3)在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条件下,H2与气体B的质量之比是1:8,则B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4)在25℃、101kPa条件下,同质量的CH4和气体C的体积之比是15:8,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 ‎(5)相同温度下在两个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 D、E中,分别充入相同质量的X气体和CO气体,D和E中的压强之比是7:16,则X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答案】 (1). 0.4NA (2). XY3或Y3X (3). 16 g/mol (4). 30 g/mol (5). 64 g/mol ‎【解析】‎ ‎【分析】‎ ‎(1)根据个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分析计算;‎ ‎(2)一定温度与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然后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确定化学式;‎ ‎(3)根据在同温同压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结合质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分析计算;‎ ‎(4)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物质的量之比,结合质量、摩尔质量的关系分析计算;‎ ‎(5)根据相同温度相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结合质量、摩尔质量的关系分析计算。‎ ‎【详解】(1)0.3molNH3分子中所含原子为0.3mol×4=1.2mol,1molH2O分子含有3mol原子,则H2O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即0.4NA个,此时与0.3molNH3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故答案为:0.4NA;‎ ‎(2)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气体与3体积Y2气体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A,由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X2+3Y2═2A,由原子守恒可知,A为XY3或Y3X,故答案为:XY3或Y3X; ‎ ‎(3)在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条件下,H2与气体B的物质的量相等,设氢气和B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则=,解得MB=16 g/mol,故答案为:16 g/mol;‎ ‎(4)在25℃、101kPa的条件下,====,解得:M(C)= 30 g/mol,故答案为:30 g/mol;‎ ‎(5)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相同温度相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此相同温度下在两个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 D、E中,分别充入相同质量的X气体和CO气体,则X气体和CO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因此=,解得:M(X)= 64 g/mol,故答案为:64 g/mol。‎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