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课后习题:期末测评 Word版含解析
- 1 - 期末测评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5 题。 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 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 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 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评点苏诗》卷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似 流星。”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所写:“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 后。”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 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 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 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 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 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 算得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摘编自钱锺书《通感》) 材料二 阅读《荷塘月色》,我们感受到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心去感受荷塘月 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察,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 色”。 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 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样的描 写,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 拟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 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 创作中是不多见的。描写得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得细,体味得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 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 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 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塘月 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 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 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朱 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 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 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地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 “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 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 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 - 2 - 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 的国语”》)。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 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 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读荷塘月色》) 材料三 1927 年 7 月,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想回扬州,他的两个孩子在扬州他的父亲那 里。但他与父亲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闹得很僵,他怕回去之后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决。这样 的心情表露在《荷塘月色》中,就是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这证明朱自清在 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 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 贴近朱先生的本意至少也是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曾说:“只有参加 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 家,都指着我生活”,“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 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 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老婆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 能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的认识有点少见多怪,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 B.“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 C.“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 D.“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 答案 A 解析 A 项,“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的认识有点少见多怪,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 中“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的说法于文无据,在文中并没有这样的认知。 2.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答案 C 解析 A项,“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 辞。B 项,“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运用了比喻修辞。C 项,“塘 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可 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D 项,“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 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读者凭常有经验质疑朱自清“树上的蝉声”,表明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 B.《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 C.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 D.对《荷塘月色》情感中“自由”的理解,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也要从伦理的角度。 答案 A - 3 - 解析 A 项,“读者凭常有经验质疑朱自清‘树上的蝉声’,表明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 中“表明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曲解文意,材料二中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 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表明不能凭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 4.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请简要概括。(4 分) 参考答案①从艺术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描写技巧)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诗意意境;②从作者 朱自清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来赏析《荷塘月色》;③从语言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语言自然 新颖;④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来赏析《荷塘月色》的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解析原文“这样的描写,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作者正是这样地努力去发掘蕴 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 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等这些信息可以概括归纳出是从艺术手法 的方面赏析的;据“描写得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得细,体味得细”“整篇《荷塘月色》均体 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可知,是从 作者朱自清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来赏析《荷塘月色》的;据“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 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 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可见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赏析的;据“《荷塘 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 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能分析概 括出是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的方面来赏析的。 5.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都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观点,这样的引用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①引用朱自清本人的观点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观点;②引用朱自清本人的观点也为了 增强文章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③引用朱自清的一些观点可以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蕴。 解析分析材料二、三中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观点的作用,如材料二中“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 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 觉,也都可以有诗’”就是为了证明下文的“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地努力去 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 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材料二中“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 ‘不欧化的口语’……《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 ‘顺眼’的境地”,证明了分论点“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 同时也增强了本文观点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材料三《荷塘月色》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 宁静”就是为了论证文章作者自己提出的观点:“而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 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 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文章作者引用的朱自清自己说的内容“只有参加革 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 都指着我生活”,“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 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 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老婆 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并且引用朱自清本人的原话增加了文章的说服 力和权威性。文章中引用的朱自清的这些观点或说法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底蕴,使文章更具有 文化色彩。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6~9 题。 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 梁 衡 - 4 - ①像一场战争突然结束,2014 年林区宣布了禁伐令,喧闹的伐木场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在打扫 “战场”时,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原始林。2016 年盛夏时分我有缘造访了这最后的一片原始林。 ②我们在这里换上迷彩服、长筒靴,每人一把伞。虽然天正降大雨,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 林地进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③正走着,忽然听见右边不远处有哗哗的流水声。踩着朽木、草墩,钻过横七竖八的灌木。 忽然眼前一亮,一条溪流从山上奔腾而下。眼前这条溪流无法与我见过的任何一条流水相比较, 因为它没有留下一丝人类活动的痕迹。仰望山顶只见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 胧的雨,半山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或炸起雪白 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 ④我们退回老林,雨时停时下,云忽开忽合,大家就举着手机、相机抓紧时间照相采景。 ⑤人类虽然早已进入现代文明,但是总忘不了找寻原始。这是因为它,一是大自然的原点, 可由此研究自然界的进化,包括人类自己;二是人类走出蛮荒的出发的起点,是生命的源头,我们 有必要回望一下走过的来路。判断一个地方是不是够原始,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有没有人的 痕迹。从纯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一种干扰和玷污。所以探险家总是去寻找那 些还没有人文污染过的地方。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前人没有留下诗词,无文。 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只有你与自然在悄悄地私语。 ⑥虽是来看原始森林,但先要说一说这里的石头。国内很有名的一处石景便是云南的石林, 那是一片秀气的石柱。还有贵州天星桥,那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精巧。而这里的石头一律是巨 大坚硬的花岗岩,浑圆沉稳,高大挺拔,无不迸放着野性。石的分布无一定规则,或独立威坐,或双 门对峙,或三五相聚,或隔岸呼唤,各具其态。 ⑦现在要说一说在乱石间争荣竞秀的苔藓了。这是整个林区的大地毯,是森林里所有生命 湿润的温床。它生在地上、树上、石上,绿染着整个世界,不留一点空白。最让人感动的是它的 慈祥,它小心地包裹着每一根已失去生命的枯木。那些直立的、斜依的、平躺于地的大小树干, 虽然内里已经空朽,你轻轻一碰就是一个洞,但经它一打扮,都仍保持着生命尊严。绿苔与枯树正 在悄然作着生命的转换。 ⑧老林子中最美的还是大树,特别是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有一棵树,我叫它“一木穿石”, 我们平常说“水滴石穿”,可是有谁真的见过一滴水穿透了一块石头?现在,我却见到了一棵树,一 棵活着的树,硬是生插在一块整石之上,霸气十足。它的须根向四周摸索,拳握住一点点沙尘,然 后蛰伏在石面的稍凹之处,聚积水分,酝酿能量。松树的根能分泌一种酸液,一点一点地润湿和软 化石块。成语“相濡以沫”是说两条鱼,以沫相濡,求生命的延续。而这棵红松种子却是以它生命 的汁液,去濡润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终于感动了顽石,让出了一个小小的空间。它赶紧扎下一条 须根,然后继续濡石、挖洞、找缝,周而复始,终于在顽石上树起了一面生命的大纛。 ⑨如果说刚才的那棵树有男性的阳刚之烈,下面这棵便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它生在一根窄 长的条石上,两条主根只能紧抓着条石的边缘向左右延伸,然后托起中间的树身,全树就成了一 个丁字形,一个标准的体操“一字马”。那两条主根是她修长的双腿,树干是她曼妙的身躯,挺胸拔 背,平视前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棵树的根与身子长得一般的粗细,一样的匀称,一样的美丽。 好一个“幽谷美人”。 ⑩我们就这样在绿色的时间隧道里穿行,见证了大自然怎样在一片顽石上诞生了生命。它 先以苔草、蕨类铺床,以灌木蓄水遮风,孵化出高大的乔木林,就成了动物直至我们人类的摇篮。 这时再回看那艘石头巨舰,是泰坦尼克号?是哥伦布的船?是郑和下西洋时的遗物?都不是。它沉 静地停在这里,是特别要告诉我们,假如没有人的干扰,地球是什么样子,大自然是什么样子,我们 曾经的家是什么样子。当年我们屈从了这片原始林,现在它给我们友好的回报,留下了一面大镜 子,照出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朝代之兴替;以这片原始林为镜, 可知生命、人类和地球的兴替。 - 5 - 我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早年林区运木材的小火车路,不为伐木,是准备开展原始森 林游。 6.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标题“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中,“原始林”点明了本文的描写对象,而“幸存”一词表现了作者的 思想情感。 B.作者一行不顾大雨换上迷彩服、长筒靴,带着雨伞,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说明作者一行造访 原始林兴致浓厚。 C.作者认为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干扰与玷污,所以喜欢原始林的三无境界,在这里可以与自然亲 密接触。 D.结尾写作者一行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小火车轨道,不为伐木,而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 作者为此感到欣喜。 答案 D 解析 D 项,“作者为此感到欣喜”错误,应该是为此感到“忧虑”。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主体部分的顺序非常清晰,从发现原始林,到进入原始林,再到最后下山离开,有头有尾,脉 络分明。 B.作者描写原始林里的石头,写云南石林、贵州天星桥是为了在对比中突出原始林里的石头野 性十足的特点。 C.文章非常注意段落间的过渡,比如第⑨段开头运用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段落 内容自然衔接。 D.文章依次写了原始林里的河流、石头、苔藓、大树,步步递进,层层深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立 体的世界,让人如临其境。 答案 D 解析 D 项,“步步递进,层层深入”错误,这些景物之间并没有层层深入的关系。 8.本文作者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生动,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哪三种手法?请赏析。(4 分) 参考答案①运用叠词,生动描写了激流及其所处环境,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增强了语言的韵 律感和音乐美。②运用比喻修辞,将“溪流”比喻为“哈达”,语言优美,形象地描写了激流的悠长。 ③运用拟人。“跌跌撞撞”,将溪流人格化,描写出溪流的动态美。 解析“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胧的雨,半山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 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运用叠词,生动描写了激流及其所处环境,使人有身临其境之 感,也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和音乐美。句子“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溪 流”比喻为“哈达”,语言优美,形象地描写了激流的悠长。句子“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 圆圆滚滚的石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跌跌撞撞”将溪流人格化,描写出溪流的动态美。 9.文章在描写景物的同时,还有一些不失时机的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分) 参考答案①通过议论直接表明作者游览原始森林时的感受和观点;②以描写为铺垫,通过议论 升华文章的主旨;③不失时机的议论充实了文章的思想容量,使文章深刻精警,促人思考,增加了 文章的思想魅力。 解析内容上,“一是大自然的原点,可由此研究自然界的进化,包括人类自己”“二是人类走出蛮荒 的出发的起点,是生命的源头,我们有必要回望一下走过的来路”分析人类总忘不了找寻原始的 原因。结构上,“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前人没有留下诗词,无文。今天我们进 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引出下文探寻原始森林。主旨上,“成语‘相濡以沫’是说两条鱼, 以沫相濡,求生命的延续。而这棵红松种子却是以它生命的汁液,去濡润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 终于感动了顽石,让出了一个小小的空间。它赶紧扎下一条须根,然后继续濡石、挖洞、找缝, 周而复始,终于在顽石上树起了一面生命的大纛”,通过议论直接表明作者游览原始森林时的感 - 6 - 受和观点。“当年我们屈从了这片原始林,现在它给我们友好的回报,留下了一面大镜子,照出了 人类文明的进程。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朝代之兴替;以这片原始林为镜,可知生命、 人类和地球的兴替”,不失时机的议论充实了文章的思想容量,使文章深刻精警,促人思考,增加了 文章的思想魅力,升华文章的主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0~14 题。 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谭以父任为郎,好音律,善鼓琴。简易不修威仪,博学多通,能文章, 有见地,不谄媚,而喜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 哀平间,位不过郎。傅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是时高安侯董贤宠幸,女弟为昭仪..,皇后日 已疏,晏默默不得意。谭进说曰:“昔武帝欲立卫子夫①,阴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 今董贤至爱而女弟尤幸,殆将有子夫之变,可不忧哉!”晏惊动,曰:“然,为之奈何?”谭曰:“刑罚不能 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皇后年少,希更艰难,或驱使医巫,外 求方技,此不可不备。又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贻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谦悫②,此 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晏曰:“善。”遂罢遣常客,入白皇后,如谭所戒。后贤果风太医令真钦,使 求傅氏罪过。遂逮后弟侍中喜,诏狱,无所得,乃解,故傅氏终全于哀帝之时。及董贤为大司马,闻 谭名,欲与之交。谭先奏书于贤,说以辅国保身之术,贤不能用,遂不与通。 世祖..即位,征待诏.。后大司空宋弘荐谭,拜议郎给事中,因上疏陈时政所宜,曰:“臣闻国之废兴 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 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书奏,不省。 是时帝方信谶.,多以决定嫌疑。有诏会议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欲以谶决之,何如?”谭默然 良久,曰:“臣不读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 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出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乐,道病卒,时年七十余。 初,谭著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上书献之,世祖善焉。《琴道》一篇未成,肃 宗使班固续成之。元和中,肃宗行东巡狩,至沛,使使者祠谭冢,乡里以为荣。 (节选自《后汉书·桓谭传》,有删改) 注①卫子夫:汉武帝的皇后。②悫:诚实、谨慎。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 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 B.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 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 C.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 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 D.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 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 答案 C 解析“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三句 间形成顶针回环修辞,“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 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关系,结构上词性字数等也对应,据以上分析排除 A、D 两项。“夫”作为句 首发语词,之前应该停顿;“然而”引领下文,与上文形成对比转折关系,之前应该断开,排除 B 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昭仪,为中国古代后宫妃嫔的第一级。昭仪始置于西汉元帝时期,当时为仅次于皇后的位号, 位同丞相,爵比诸侯,北魏亦沿用。后世至明均曾设置,地位已经下降。 - 7 - B.诏,是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谶,指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也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D.世祖,古代帝王的庙号。开国的帝王,子孙以其功最高,称为世祖。 答案 D 解析 D 项,“开国的帝王,子孙以其功最高,称为世祖”错,“世祖”是指中国皇帝的庙号之一,一般作 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的特定庙号。他们虽不是王朝的最初建立者,但 往往开辟了该王朝的一个全新历史时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桓谭博学多才,著有《新论》《琴道》,但由于生活中不拘小节,不重仪表,好发表意见指责他人, 所以常受排挤。 B.桓谭为人正直,劝诫傅皇后的父亲傅晏遣散门客,谦虚谨慎,多加提防董贤。傅氏一家在哀帝时 期终于能保全性命。 C.桓谭不善谄媚,在董贤结交他之前,他写信给董贤,陈述辅佐国家保全自身的办法,但董贤并未 采纳他的意见,桓谭于是不与他往来。 D.桓谭敢于批评时政得失,因极力反对皇帝迷信谶语,险遭杀身之祸,经苦苦哀求才幸免于难,最 后被贬出京城。 答案 A 解析 A 项,“但由于生活中不拘小节,不重仪表,好发表意见指责他人,所以常受排挤”错,原文“而 喜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意思是“而且喜欢批评那些庸俗的读书人,因此很受排挤”,可知受排 挤的原因是“喜欢批评那些庸俗的读书人”,而非“生活中不拘小节,不重仪表,好发表意见指责他 人”。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 (2)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贻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谦悫,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 参考答案(1)刑罚不能施于无罪之人,邪恶不正直之徒不能战胜正直之士。读书人凭借才智求取 君恩,女子凭借谄媚讨好的办法求取皇上恩宠。 (2)君侯您凭借皇后父亲的尊贵而广泛结交宾客,一定会授人以柄,招致非议,不如遣散门客, 务必坚持谦虚谨慎,这是修身齐家躲避灾祸的办法。 解析重点字词:(1)无罪,无罪之人;正人,正直之士;以,凭借;要,求取。(2)尊重,尊贵;多通,广泛结交; 贻,授人以柄;谢遣,遣散。 14.哀帝时期,桓谭如何帮助傅氏度过劫难,保全了性命?请简要说明。(3 分) 参考答案(1)防备他人驱使的医巫和在外寻求的占卜星象的方士。 (2)劝谏皇后的父亲遣散门客,谦虚谨慎。 解析原文“皇后年少,希更艰难,或驱使医巫,外求方技,此不可不备”,意思是“皇后年轻,求取恩宠 更加艰难,有人驱使医巫,在外寻求占卜星象的方士,这不可不防备”,可概括出“防备他人驱使的 医巫和在外寻求的占卜星象的方士”;原文“又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贻致讥议。不如谢 遣门徒,务执谦悫,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意思是“君侯您凭借皇后父亲的尊贵而广泛结交宾 客,一定会授人以柄,招致非议,不如遣散门客,务必坚持廉洁谨慎,这是修身齐家躲避灾祸的办 法”,可概括出“劝谏皇后的父亲遣散门客,廉洁谨慎”。 参考译文桓谭,字君山,沛国相县人。桓谭凭借父亲的关系担任郎官,喜好音律,善于弹琴。他不 拘小节,不注重仪表,博学多才,擅长写文章,有独到见解,不讨好逢迎,而且喜欢批评那些庸俗的 读书人,因此很受排挤。 哀帝、平帝年间,他的职位没有超出郎官。傅皇后的父亲孔乡侯傅晏对桓谭很友好。这时 候,高安侯董贤受到宠幸,他的妹妹是昭仪,皇后一天天被疏远,傅晏默默无语很不得志。桓谭劝 - 8 - 说道:“先前武帝要册立卫子夫做皇后,暗中寻求陈皇后的过错,而陈皇后最终被废黜,子夫最终被 册立。现在董贤最受宠爱,而他的妹妹又特别受到宠幸,恐怕要有卫子夫替代皇后那样的变故, 能不担忧吗?”傅晏很受触动,说:“是这样的,对此怎么办呢?”桓谭说:“刑罚不能施于无罪之人,邪 恶不正直之徒不能战胜正直之士。读书人凭借才智求取君恩,女子凭借谄媚讨好的办法求取皇 上恩宠。皇后年轻,求取恩宠更加艰难,或许有人驱使医巫,在外寻求占卜星象的方士,这不可不 防备。另外,君侯您凭借皇后父亲的尊贵而广泛结交宾客,一定会授人以柄,招致非议,不如遣散 门客,务必坚持谦虚谨慎,这是修身齐家躲避灾祸的办法。”傅晏说:“好。”于是遣散门客,入宫告 诉皇后,如同桓谭所告诫的那样。后来董贤果然唆使太医令真钦,让他寻求傅氏的罪状。于是逮 捕了皇后的弟弟侍中傅喜,奉诏立案,一无所获,才解除关押,所以傅氏在哀帝时期最终保全了性 命。等到董贤做大司马,听到桓谭的名字,想和他结交。桓谭先呈递书信给董贤,用辅佐国家保全 自身的办法来劝说他,董贤不能采纳,桓谭于是不与他往来。 世祖即皇位,征召桓谭为待诏。后来大司空宋弘推荐桓谭,拜议郎给事中,因而上书陈述当时 政事应注意事宜,说:“我听说国家的废兴,在于政事;而政事的得失,决定于辅佐是否得人。辅佐贤 明,贤俊之士充满朝廷,而治理能与世务相吻合;辅佐不明,议论的事不合时宜,举措就多失误。作 为国家的君主,都想兴教化建善政,然而政事不能治理好,是由于贤者意见不一。”奏章呈上后,皇 上不看。 这时,皇上正迷信图谶,常用来决定疑惑难明之事。皇上下诏令聚会商议,确定灵台的位置, 皇上对桓谭说:“我想用图谶来决定此事,怎么样?”桓谭沉默好久,说:“我不读图谶。”皇上问他原 因,桓谭又极力辩说图谶不合乎义理。皇上大怒道:“桓谭批评我无治国之正法,拉出去斩了他。” 桓谭磕头磕得额头流血,哀求很久才得以赦免。但被调出京城做六安郡郡丞,内心常感到闷闷不 乐,在上任途中病死,死时七十多岁。 起初,桓谭著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取名为《新论》,上书献之朝廷,世祖称好。《琴道》 一篇没有完成,肃宗令班固继续完成。元和中,肃宗到东边巡狩,至沛,派使者祭祀桓谭墓冢,乡里 引以为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 15~16 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 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②有风情,十首秦吟③近正声④。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⑤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 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④正声:雅正 的诗篇。⑤伏:服气。 15.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答案 C - 9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句的能力。《长恨歌》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其中对皇帝的好色误国作了形象的描摹。对于此诗,白居易自认为有风人之情、美刺之旨。《秦 中吟》则是白居易在贞元、元和之际写的一组反映民间疾苦的著名政治讽喻诗,符合《诗经》 中“雅诗”的传统。白居易首先举出自己诗歌创作中最著名、最具有代表性、流传最广的作品, 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创作用心。元稹写诗曾受到白居易的启发,李绅、白居易同写乐府,但白居易 的新乐府诗后来居上,令李绅自叹弗如,这都是事实。但诗中称元稹为“老元”,称李绅为“短李”, 又故称“偷”“伏”,显然系朋友之间的戏辞,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元、李、白三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 系。C 项称“短李”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16.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 分) 参考答案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 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首诗所蕴含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表 面上是自矜自诩,是对自己文章的夸耀,是对友人的戏谑,但实质上是不平,是辛酸,是自嘲。第三 联“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集中表现出了这一点。世上富贵人人羡慕,但“我”却命中 无份,看来只有身后的文章差可自慰。从作者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负中,不难看出其中所隐含的 不平和辛酸。当然,诗中也不乏对自己事业的自信和对才能的自豪。从诗的整体风格看,可以说 是亦庄亦谐,名曰“题卷”,而不囿于叙事;名为“戏赠”,却并非只是戏言。全诗整齐工整,一气呵成, 寓深意于轻松调侃之中,令读者于轻松的阅读中进入深思。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诗经·卫风·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早起晚睡、辛苦劳作的句子是 “ , ”。 (2)在《陈情表》中,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要报养祖母终老的句子是 “ , ”。 (3)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表 面上写诗人作书、品茶的闲适恬静生活,在这背后,却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答案(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3)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 茶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8~20 题。 秋意温凉,信步款款。一弦一柱,古筝柔柔, ① ,叶脉清晰风妩媚,叶随风转沙沙响,绕树三匝 还恋树,迟迟不肯安逸躺,原是落叶也恋秋风,原是落叶也尽享秋意,舞出一点点迷离舞尽柔美秋 韵。此间谁敢与落叶争秋,此间谁敢与落叶媲美,自旋一圈伊人也沉醉,自舞一段飞蝶也羞怯,自 吟一句任是旷世诗人也让三分,自描一笔即使绝代画师也惊叹于如此笔触。缕缕柔风,似是为落 叶伴奏,倾国倾城此刻也不能描尽如此惊艳的一幕。飘逸,清新,恬淡……便是我这凡夫俗子一见 也倾心,几点淡墨,也想为他倾尽;几点情愫,也想为他燃尽;几点温柔,也想为他絮诉。 立于蜻蜓点水之岸,涟漪随风散,睡莲懒伸腰,蜻蜓舞水涟,落叶浮水面,倾听水莲吟,点点滴 淌醉迷离,荷叶随风唱秋吟,水光潋滟荡秋色。这一汪秋水绵绵含秋情,这一汪秋水潺潺荡秋意, 水有情,物有情,人有情,享这秋意温凉,心头泛起古筝柔柔。指尖点起的古筝之音就如这水这般 轻柔,就如这蜻蜓这般清逸,就如这睡莲这般脱俗,闭眼这秋意竟让人如此沉溺,睁眼这秋色竟让 人如此着迷,放逐那些胡乱的念想,沉溺于秋天的旖旎风光, ② ,尽享秋意温凉,尽享古筝柔柔。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分) - 10 - A.排比、比喻、比拟 B.排比、夸张、对偶 C.借代、对偶、比喻 D.借代、比喻、比拟 答案 A 解析“几点淡墨,也想为他倾尽;几点情愫,也想为他燃尽;几点温柔,也想为他絮诉”等句子运用了 排比的修辞手法;“叶脉清晰风妩媚”“睡连懒伸腰,蜻蜓舞水涟”等句子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 法;“指尖点起的古筝之音就如这水这般轻柔,就如这蜻蜓这般清逸,就如这睡莲这般脱俗”运用 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指尖点起如这水般轻柔,如这蜻蜓般清逸,如这睡莲般脱俗的 古筝之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 参考答案“如这水这般轻柔,如这蜻蜓这般清逸,如这睡莲这般脱俗”是修饰“古筝之音”的,原文 将这些修饰成分放在了最后,起到了强调作用,突出了古筝之音的“轻柔、清逸、脱俗”的特点, 使读者加深了对古琴之音的印象,而改写句子则起不到强调突出古筝之音特点的作用。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分析这句话的内容,描写的是古筝之音,表现古筝之音的“轻柔、清逸、脱俗” 的特点。然后找到两个句子表达上的区别,原句“如这水这般轻柔,如这蜻蜓这般清逸,如这睡莲 这般脱俗”是“古筝之音”的后置定语,修饰成分后置,起强调、突出的作用。最后结合句意再分析 这样表达的效果即可。 20.请在文中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4 分) 参考答案①立于叶落风舞之中 ②陶醉于古筝的婉转弦调 解析①写的是秋天叶落风舞的美景,照应“信步款款”,写了作者在秋天的踪迹,第二段第一句是 “立于蜻蜓点水之岸”,所以①处可以写成“立于叶落风舞之中”类似的意思。根据“尽享秋意温凉, 尽享古筝柔柔”可知②处应该指出“古筝”这一意象,再根据“沉溺于秋天的旖旎风光”的句式,可 以填“陶醉于古筝的婉转弦调”。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 分) ①互联网及电商产业的发展,②实体书店遭受了严重冲击。③近年来,随着新理念的发展, 实体书店开展由“倒闭潮”困境到“开店潮”的变革进程。④和几何书店一样,在网红书店兴起的 同时,⑤中国实体书店逐渐走出“寒潮”,⑥积极探索复合新业态。⑦如今,实体书店已经是继电影 院、超市之后,⑧成为大型购物和文化中心的“标配”。⑨然而业界也清醒地认识到,实体书店行 业的目前整体盈利能力依然较为薄弱。 参考答案①句子前面加上“随着”;③“开展”改为“开启(或出现)”;⑦去掉“是”;⑨“目前”移到“实体 书店”前。 解析①中途易辙,应在句前加上“随着”;③搭配不当,应将“开展”改为“开启(或出现)”;⑦句式杂糅, 去掉“是”;⑨语序不当,“目前”移到“实体书店”前。 22.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 50 字。(5 分) 长城是中华各民族不断碰撞、交流和融合的地带。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以长城为纽带,共 同创造演绎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长城在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往方面,也发 挥了重要作用。汉武帝派张骞凿空西城,汉宣帝又设置西城都护等,这些措施有力促进了中华民 族与世界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进一步交流和发展。围绕长城,还产生了 数不清的文学艺术作品。有关长城的诗词歌赋、民间传说等,成为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 11 - 答案示例长城见证了中华各民族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推动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催生 出众多文艺作品。 解析通读语段,可知陈述对象是长城,关键语句有:“长城是中华各民族不断碰撞、交流和融合的 地带”,即见证了中华各民族的碰撞、交流和融合;“长城在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 往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即推动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围绕长城,还产生了数不清 的文学艺术作品”,即催生出众多文艺作品。然后用一句话对以上分析的内容进行概括回答即 可。此类题概括时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中学生运动会纪录“沉睡”40 年无人破,高中班里引体向上少有人达标,体育课长跑改短 跑……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均有 不同程度提升,但体质下滑引发“好日子养出弱孩子”的担忧,被广泛关注。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令狐冲”为化名,面向本校(统称“阳光中学”)同学写一份倡议书,倡议大家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写作能力。题干要求学生针对材料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材料重点在于引导 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并思考自身,提出希望与建议。这就要求学生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 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材料讲述的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学生的体质却在下滑,“好日子养出弱孩子”。“中学生运 动会纪录‘沉睡’40 年无人破”“高中班里引体向上少有人达标”等,这些现象引发人们的思考。 本题写作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文体看,须符合倡议书的格式要求。如:标题自拟,可以以“关 于……的倡议书”为标题或副标题;下面第一行为称呼语,要顶格写;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落款 要有署名和日期;等等。二是从内容看,要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为主题,同时结合材料内容 体现对事件的“认识与思考”,并且针对“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一倡议提出希望与建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