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曲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检测考试生物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曲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检测考试生物试卷

生 物 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题,1-40题,每题1分)‎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不包括下列内容中的( )‎ A.缩手反射的完成以细胞为结构基础B.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C.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D.兔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蓝藻②绿藻③发菜④紫菜 ⑤硝化细菌 ⑥酵母菌 ⑦大肠杆菌 ⑧链球菌 ⑨玉米 ‎ ⑩青蛙 A.①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⑥ C.①⑤⑥⑦⑧ D.①③⑤⑦⑧‎ ‎3.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型H7N9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也不是生命系统 B.—只变形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4.下列关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因此该试剂可将不同的色素分离开 B.研磨绿叶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C.用毛细吸管画滤液细线时,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D.色素分离后,在滤纸条最上方的色素是胡萝卜素,说明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5.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从图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甲图中的组合应是②④⑤‎ D.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②,同时提升镜筒 ‎6.如图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B.可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物质乙 C.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D.甲、乙、丙三物质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叶绿体中 ‎7.有关物质检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出现紫色 B.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Ⅳ染液,显微镜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 C.组织样液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 D.鉴定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震荡后再加CuSO4溶液 ‎8.观察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的是活细胞的各化学元素的含量,则甲应该为碳元素 B.若该图表示的是细胞的各化学元素占干重的百分比,则甲应该为氧元素 C.若该图为活细胞的化合物组成情况,则甲中含有的元素为C、H、0‎ D.若该图是已经完全脱水后的细胞的化合物组成情况,则甲是蛋白质 ‎9.下列有关生物体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g元素缺乏会造成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不足,从而影响体内氧气供应 B.一个RNA分子水解后能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 C.蛋白质和DNA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它们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D.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相同的 ‎1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B.线粒体外膜上没有运输葡萄糖分子和氧气分子的载体 C.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线粒体中则会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 D.叶肉细胞中色素都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11.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 a 上含有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B.组成物质 a、b、c、d 的基本单位共有 8 种 C.过程①的产物中有些具有生物催化作用D.过程②的场所是核糖体,该过程中有水生成 ‎12.如图为苹果成熟期有机物质含量的变化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的五种有机物质中最可能含有S的是酶 B.每个月采集苹果制备样液,用斐林试剂检测,则10月的样液砖红色最深 C.图中的酶最有可能是淀粉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小 D.图中五种有机物质中属于单糖的是果糖、葡萄糖 ‎13.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②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③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14.在细胞内的液体、血浆等人和动物的体液及植物的汁液中,都含有多种多样生物必需的溶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既是良好的溶剂,又是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还可以缓和温度变化 B.血浆中多种正、负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非常重要 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过低会导致肌肉发生抽搐 D.Mg2+是色素的必要成分,Fe3+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 ‎15.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B.物质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其脂溶性无关 C.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 D.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呼吸酶 ‎16.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糖脂,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B. B.②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和构成膜基本支架的作用 C.③可以是细胞器膜、核膜的主要成分 D.④由纤维素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 ‎17.现有两个临时装片,材料分别取自菜青虫和卷心菜,在显微镜下对这两个装片进行观察。下列观察结果和对应的判断,错误的有( )‎ ‎①若发现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卷心菜 ‎②若发现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菜靑虫 ‎③若发现细胞中含有纤维素,可判断该细胞来自卷心菜 ‎④若发现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菜靑虫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8.下列与教材实验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加速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染色,可用适宜浓度的盐酸处理细胞 B.淀粉酶与淀粉常温下混合后,快速置于预设温度环境中可减小实验误差 C.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时,水解后需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 D.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橙黄色颗粒 ‎19.自体吞噬是细胞中降解和再生细胞组分的一个基本过程。科学家观察到细胞能够通过将自身内容物裹入到膜结构中来破坏内容物,从而形成袋状的囊泡结构,这种囊泡结构能够被运输到再循环小泡结构中进行降解,这种小泡结构称之为溶酶体。不属于自噬作用的是( )‎ A.促进新生细胞的细胞膜上各种蛋白质的降解 B.为细胞内新细胞器的构建提供原料,即细胞结构的再循环 C.衰老的细胞进入编程死亡过程中的细胞内的吞噬 D.清除降解细胞内受损伤的细胞结构、衰老的细胞器 ‎20.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细胞,其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核膜上的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C.生物膜系统包括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也包括视网膜、口腔粘膜等 D.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等有关 ‎21.如图是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的生物膜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所在的细胞结构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 B.②所在的细胞结构中不可能含有色素 C.③的内膜向内折叠可以增大酶的附着位点 D.④的外膜可以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 ‎2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功能复杂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B.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 C.能将染色质染成深色的物质有醋酸洋红、龙胆紫和改良苯酚品红溶液等碱性染料 D.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也是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 ‎23.下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属于生物膜系统,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A. B.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C.③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有利于DNA和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24.下面的数学模型能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 A.人体红细胞中K+吸收速率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 B.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C.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 D.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 ‎25.如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图中S1为0.3mol/L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0.3mol/L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初始时液面高度一致,A装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刚刚开始时,装置A和装置B中水分子从S2侧进入另一侧的速度一样 B.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 C.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D.若不加入酶,装置A、B达到渗透平衡时,S1溶液浓度小于S3溶液浓度 ‎26.溶酶体内的pH—般稳定在4.6左右。当pH升高时,溶酶体膜上与H+和Na+转运有关的蛋白V-ATPase和TPC等将发生相应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其最适pH均接近4.6‎ B.pH为4.6时,TPC的活性受mTORCl蛋白的抑制 C.TPC通道打开时,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溶胶 D.pH升高时,更多的H+以易化扩散方式进入溶酶体 ‎27.如图表示的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在生物膜中是均匀对称分布的 B.②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头部疏水,尾部亲水 C.甘油、CO2、H2O通过该膜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D.由于②是静止的,①是运动的,决定了膜的结构特性具有流动性 ‎28.下列关于选择透过性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重要特征 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由磷脂和糖类组成 C.人工脂双层膜能让O2通过,不能让Ca2+通过,属于选择透过性膜 D.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体现了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29.如图1~4为表示物质浓度或氧气浓度与物质跨膜运输速度间关系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1与3表示,则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 B.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2与3表示,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C.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同,B、D两点的限制因素有共同点 D.将图2与4的曲线补充完整,曲线的起点应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 ‎30.市场上新鲜的蔬菜叶片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A到B,细胞大量吸水可导致细胞膜破裂 B.从B到C,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C.此类蔬菜需在纯水中浸泡较长时间方可清除残留农药 D.从曲线可知表面残留的水溶性有机农药可被植物细胞吸收 ‎31.下图表示在20℃、不同pH条件下,向等量的反应物中加入等量的某种酶后,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此实验中,不同pH为自变量,生成物的量为因变量,20℃为无关变量 B.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C.该酶的最适pH为5‎ D.若将温度改为15℃,酶的最适pH不会发生改变 ‎3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酶提供反应开始时所必需的能量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 C.酶的化学本质并非都是蛋白质D.—个酶分子只起一次作用,然后就被破坏了 ‎3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有几项是正确的( )‎ ‎①是有分泌功能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都含有酶 ④酶都是有机物 ‎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⑥酶能起催化作用 ‎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A.2 B.3 C.4 D.5‎ ‎3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实验组加酶液、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 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一般不选择淀粉酶为实验对象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底物与酶混合后再调节温度 D.呼吸酶基因是否表达,是判断细胞是否分化的依据之一 ‎35.下列涉及ATP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苯和乙醇的跨膜运输都不需要消耗ATP B.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 C.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D.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为放能反应,此反应正常进行需要ATP提供能量 ‎36.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衰老细胞内因为酪氨酸活性降低,色素沉积而出现老年斑 C.神经元的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D.癌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 ‎37.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生长发育示意图,图中甲~戊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b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丁与戊因遗传物质不同而发生分化B.乙和丙的染色体组成不同 C.a过程是有丝分裂,b是细胞分化D.甲、丁、戊中的蛋白质完全不相同 ‎38.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39.下图甲为某动物(2N=8)体内的一个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图乙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甲的Ⅰ段数值可表示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B.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图甲中的Ⅱ段所示数值可表示图乙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 C.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甲中的Ⅰ段所示数值可表示图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 D.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乙细胞分裂时期一定位于图甲中的Ⅱ段 ‎40.‎ 无论是减数分裂还是有丝分裂,都可以将生物组织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观察减数分裂一般选择雄性生物的生殖器官作为实验材料 B.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所产生的染色体变异均可用显微镜观察到 C.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细胞增殖时,观察染色体最好的时期是中期 第II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60分)‎ ‎41.(12分)草莓比较耐阴,若将其栽种在光照强度较弱的温室大棚里可能更加适宜生长。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遮光处理对草莓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材料:二叶期草莓幼苗若干、遮阳网(网内光强为自然光强1/3左右)、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实验步骤与分析: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草莓幼苗若干,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遮阳网进行处理。将两组草莓幼苗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至植株长出6片叶左右,测得其净光合速率如图1所示。‎ ‎(1)图1中,对照组呈现“双峰”型曲线的原因是 。据图1分析,实验组有机物累积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与预期不符,判断依据为 。‎ ‎(2)有同学推测遮阴可能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反应,并据此继续进行实验得到图2的结果。由图2可知,实验组利用CO2效率降低,可能原因是遮阴使叶片温度降低,导致____________。‎ ‎(3)某同学推测,适当遮光可能导致叶绿素含量增加,以适应弱光环境。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该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简单的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欲提高草莓的光合速率,可改变______________ (填“CO2浓度”或“遮光比例”)再作进一步研究。‎ ‎42.(20分)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甲、乙中a~f所示装置,(呼吸底物是葡萄糖)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能够验证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装置是_________(用字母按顺序表示),可用图丙中的_________过程表示(用标号表示);如果将d装置内的酵母菌换成乳酸菌,并与b连接,能否观察到b中出现混浊的现象?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2)图乙中,X烧杯中放置的是_________溶液。如果e的液滴不移动,f的液滴右移,则此时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是酵母菌的呼吸过程,产生物质B的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物质E可用_________试剂检测,其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4)图丁是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氧浓度为b时,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_________________。‎ ‎43.(12分)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具体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唾液1 mL。‎ ‎②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的淀粉液2 mL,‎ ‎③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 mL。使各试管中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④将1~5号试管均放入37 ℃温水中恒温水浴。‎ ‎⑤反应过程中,每隔1 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如表所示:‎ 项目 ‎1‎ ‎2‎ ‎3‎ ‎4‎ ‎5‎ pH ‎5.00‎ ‎6.20‎ ‎6.80‎ ‎7.40‎ ‎8.00‎ 颜色 ‎++‎ ‎+‎ 橙黄色 ‎+‎ ‎++‎ 注:“+”表示蓝色程度。‎ ‎(1)实验设计中,因变量是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选择37 ℃恒温的理由是__________。‎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反应速率过快,应当对唾液进行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的操作中有一处错误,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16分)下图甲是五个细胞(A〜E)分裂的示意图,图乙是一个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请分析完成:‎ ‎(1)若图甲所示细胞来自同一个体,则该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最多为__________条,细胞D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 ‎(2)若该个体有两对等位基因(Yy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与图甲中D细胞相对应的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 ‎(3)图乙中,c段对应图甲中的细胞__________,基因分离定律发生于__________段,‎ 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的比例仅为1:1的是__________段 ‎(4)D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 ‎ ‎(5)细胞周期是指: ‎ 生物答案 ‎1.D 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神经细胞为结构基础,A不符合题意。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变异发生在细胞内,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只能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所以遗传和变异也发生在细胞内,B不符合题意;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如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不符合题意;兔属于多细胞生物,因此兔的单个细胞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符合题意。故选D。‎ ‎2.D 绿藻是真核生物;紫菜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玉米是高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青蛙是真核生物。蓝藻、发菜、硝化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均属于原核生物,故选择D。‎ 常见原核生物 ‎3.B 【解析】甲型H7N9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寄生在活细胞中时具有生命特征,A错误;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因此一个变形虫既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个体,B正确;精子具有细胞结构,C错误;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命系统,D错误。‎ 4. A ‎ 5. ‎5.B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A项错误;丙为高倍镜下的视野,从图乙转为丙,应先移动标本,使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由于高倍镜下视野较暗,应增大光圈,使视野明亮,然后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B项正确;若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应使用放大倍数大的物镜,高倍物镜与装片的距离更近,甲图中的组合应是②③⑤,C项错误;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把像移到视野中央后,不改变目镜,不能提升镜筒,应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D项错误。‎ ‎6.C 【解析】据图可知,物质甲的组成元素为C、H、O、N、P,并且参与染色体组成,故物质甲为DNA,DNA是该动物的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是主要遗传物质,A项错误;组成物质乙的元素有C、H、O、N、S,‎ 且物质乙参与染色体的组成,故物质乙是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呈紫色,B项错误;物质丙的组成元素有C、H、O、N、P,并且参与生物膜的构成,可知物质丙是磷脂,磷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项正确;叶绿体的双层膜属于生物膜,含有物质丙(磷脂)和物质乙(蛋白质),叶绿体基质中含有少量的物质甲(DNA),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和基质中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都属于蛋白质(物质乙),因此甲、乙、丙三物质能同时出现在叶绿体中,D项错误。‎ ‎7.D 【解析】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A错误;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Ⅳ染液,显微镜观察有红色颗粒说明有脂肪,B错误;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还需要水浴加热,因此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还不能说明没有还原糖(34页),C错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应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D正确。‎ ‎8.D 结合图示可知,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中,占鲜重最多的是O元素,A错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中,占干重最多的是C元素,B错误;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有的元素是H、O,C错误;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D正确。‎ ‎9.D 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因此铁元素缺乏会造成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不足,从而影响体内氧气供应,A错误;一个RNA分子水解后能得到4种核糖核苷酸,B错误;不同的DNA分子都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因此DNA分子的多样性与其空间结构无关,C错误;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都只有葡萄糖,D正确。‎ ‎10.B 【解析】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A错误;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氧气分子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线粒体,因此线粒体外膜上没有运输葡萄糖分子和氧气分子的载体,B正确;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但C6H12O6→丙酮酸发在细胞质基质中,线粒体中会发生丙酮酸→CO2,C错误;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都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液泡中含有的水溶性色素与光合作用无关,D错误。‎ ‎11.A 据图分析可知,物质a为基因、物质b为mRNA、物质c为tRNA、物质d为具有催化作用的RNA(即酶)。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位于mRNA上,A项错误;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其基本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RNA(包括b、c、d)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B项正确;过程①是以DNA为模板生成RNA 的转录过程,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C项正确;过程②表示翻译,其场所是核糖体,在该过程中会发生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水和肽链,D项正确。‎ ‎12.C 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而大多数酶的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特征元素是S,故最可能含有S的是酶,A正确;斐林试剂可用于检测还原糖,图中的果糖、葡萄糖均为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在6~11月期间,葡萄糖含量变化不大,而10月果糖含量最多,故该月的苹果样液砖红色最深,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随着酶含量的不断增加,淀粉的含量不断减少,故图中的酶最可能是淀粉酶,在淀粉酶的催化下,大分子的淀粉发生水解,致使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C错误;图中的果糖、蔗糖、葡萄糖、淀粉均为糖类,其中属于单糖的是果糖、葡萄糖,D正确。‎ ‎13.A 【解析】①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多糖,此生物应该是动物,①正确;‎ ‎②此生物一定不是植物,因为有糖原的合成,糖原为动物多糖,②错误;‎ ‎③将淀粉分解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最终合成糖原是在动物体内完成的,所以上述关于糖的转化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③错误;‎ ‎④糖原是动物细胞储存能量的多糖,淀粉是植物细胞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二糖,④正确; 答案选A。‎ ‎14.D 【解析】水既是良好的溶剂,又是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还可以缓和温度变化,A正确。血浆中的离子对维持血浆渗透压有重要作用,B正确。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过低会导致肌肉发生抽搐,C正确。Mg2+是色素中叶绿素的必要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D错误。‎ ‎15.B 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A正确;脂溶性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溶于通过细胞膜,因此物质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其脂溶性有关,B错误;主动运输可以使离子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保证了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因此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C正确;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附着更多的呼吸酶,D正确。‎ ‎16.C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成分及功能等知识,理解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和成分,准确识别图中各结构或成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是糖蛋白,具有识别和信息交流的作用,A错误;②是膜蛋白,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等作用,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B错误;③是磷脂分子,是细胞器膜、核膜等各种生物膜的主要成分,C正确;④由蛋白质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D错误。‎ ‎17.A 【解析】菜青虫是动物,卷心菜是植物,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植物细胞可能含有叶绿体,所以若发现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卷心菜,①正确;若发现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则该细胞可能来自菜靑虫,也可能来自卷心菜,②错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若发现细胞中含有纤维素,可判断该细胞来自卷心菜,③正确;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中心体,而卷心菜是高等植物,若发现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菜靑虫,④正确;综上分析,错误说法只有1个,故选A。‎ ‎18.C 【解析】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染色需要保持细胞的活性,不能用盐酸处理,A错误。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为减小实验误差,需先把淀粉酶与淀粉分别在预设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再混合,B错误。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时,水解后需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以去除盐酸,防止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正确。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要用到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错误。‎ ‎19.A 【解析】自噬作用是指细胞将自身内容物裹入到囊泡结构中来破坏内容物,细胞膜上各种蛋白质不会进入囊泡结构中,细胞膜上各种蛋白质的降解不属于自噬作用;通过自噬作用,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可以将囊泡内容物分解,为细胞内新细胞器的构建提供原料;衰老的细胞凋亡时,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通过自噬作用被分解;通过自噬作用,可以清除、降解细胞内受损伤的细胞结构和衰老的细胞器。选A。‎ ‎20.D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的台盼蓝不能通过,因此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细胞,其细胞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A错误;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大分子物质并不能自由通过,B错误;生物膜系统指的是细胞内的所有膜结构,包括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但是不包括视网膜、口腔粘膜等,C错误;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等有关,D正确。‎ ‎21.B ‎ ‎①为两层平行的双层膜结构,是叶绿体膜的一部分,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A项正确;②为单层膜结构,可以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或细胞膜等膜的一部分,若为液泡膜,则②所在的细胞结构(液泡)中可能含有色素,B项错误;③的外膜光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的嵴可以增大膜面积,进而增大酶的附着位点,为线粒体膜的一部分,C项正确;④的双层膜上有核孔,为核膜的一部分,核膜的外膜可以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D项正确。‎ ‎22.D 【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或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膜含有大量的磷脂,磷脂的作用在每种细胞膜中是相同的,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靠膜上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来决定,如载体蛋白、受体蛋白、通道蛋白、糖蛋白等,A正确;染色体和染色质本质是相同的,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的有丝分裂前期或者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变粗形成染色体,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B正确;能将染色质染成深色的物质有醋酸洋红、龙胆紫,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对染色体染色是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用的,C正确;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应该是细胞质,D错误,所以选D。‎ ‎23.A ①是核膜,具有双层膜,4层磷脂分子层,属于生物膜系统,其功能是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②是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但原核细胞和病毒没有染色体,B错误;③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错误;④是核孔,有利于mRNA等大分子物质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但具有选择性,DNA不会从细胞核出来进入细胞质,D错误。‎ ‎24.B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进行有氧呼吸,K+吸收量与氧气浓度无关,与图不符,A错误;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逐渐增加,符合题图曲线,B正确;底物浓度为0时,反应速率也是0,因此曲线的起点应该是原点,与题图不符,C错误;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不断吸水,吸水能力逐渐减小,与题图不符,D错误;故选B。‎ ‎25.D 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实验刚刚开始时,由于装置A和装置B中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分别相同,所以水分子从S2侧进入另一侧的速度一样,A正确;由于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所以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B正确;装置A因渗透作用,水分子进入漏斗使液面上升,加酶后,漏斗中溶液浓度继续增大,液面会继续上升,但是由于蔗糖被水解酶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其中由于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所以漏斗内溶液浓度减小,而烧杯中溶液浓度增大,故漏斗中液面开始下降,C正确;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后,由于漏斗中溶液存在势能,所以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 溶液浓度,装置B中由于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最后两侧的葡萄糖溶液浓度相等,由于装置A中烧杯内的蒸馏水不可能进入到漏斗中过半,所以最后漏斗中蔗糖溶液浓度大于“U”型管两侧的葡萄糖溶液浓度,即S1溶液浓度大于S3溶液浓度,D错误。‎ ‎26.D 【解析】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的“酶仓库”,其pH—般稳定在4.6左右,A正确。根据图示,当pH在4.6左右时,mTORCl蛋白抑制TPC的活性,当pH升高时,mTORCl蛋白将不会抑制TPC,B正确。根据图示,TPC通道打开时,Na+从溶酶体内进入细胞溶胶不需要ATP,说明Na+为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溶胶,C正确。pH升高时,H+进入溶酶体需要消耗ATP,说明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溶酶体,D错误。‎ ‎27.C ①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有的蛋白质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因而其在生物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A错误;②是磷脂双分子层,其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分子可分为疏水性的尾部和亲水性的头部,B错误;甘油、CO2、H2O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膜,因而跨膜运输方式均相同,C正确;磷脂双分子(②)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二者决定了膜的结构特性具有流动性(56页),D错误。故选C。‎ ‎28.A 活细胞的重要特征是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A正确;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是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错误;人工脂双层膜能让O2通过不能让Ca2+通过,是因为人工脂双层膜没有载体蛋白,因此不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C错误;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体现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D错误。‎ ‎29.D 【解析】图1物质的运输速率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只受物质浓度差的影响,可判断为自由扩散;图2物质的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可判断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3物质的运输速率不随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不需要能量,可判断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图4物质的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能量和载体数量的限制,可判断为主动运输。综上分析,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1与3表示,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因此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A项正确;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2与3表示,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B项正确;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物质浓度和O2‎ 浓度,B、D两点的限制因素都是载体的数量,C项正确;图4的曲线的起点不能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因为无氧呼吸也能提供能量,D项错误。‎ ‎30.D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渗透吸水不会导致细胞破裂,A错误;从B到C细胞液浓度增大的原因是细胞吸收了农药,不能说明是否发生质壁分离现象,B错误;从细胞液浓度因吸水而下降,后又升高来看,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故此类蔬菜在纯水中浸泡较长时间不能清除残留农药,C错误;从曲线B—C段变化可知,表面残留的水溶性有机农药可被植物细胞吸收,D正确; 答案选D。‎ ‎31.C 【解析】依据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时间和pH,因变量是生成物的量,温度等其他能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变量均为无关变量,A正确;生成物的量在达到最大值之前,在相同时间内, pH从5升高到7所对应曲线的酶促反应速率依次减慢,说明酶的活性逐渐降低,B正确;在pH为5、6、7这三种实验条件下,pH为5时酶的活性最高,但因缺乏pH小于5和 pH在5~6之间的实验组,所以不能判断该酶的最适宜pH是5,C错误;酶的最适pH是酶的一种性质,不会因温度的改变而发生改变,D正确。‎ ‎32.C 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A错误.‎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在生物体内和体外都可以发挥作用,B错误 酶的化学本质并非都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C正确.‎ ‎—个酶分子可以多次作用,D错误.‎ ‎33.B 【解析】①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①错误;②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不能来源于食物,②错误;③活细胞都要发生代谢反应,所以活细胞都含有酶,③正确;④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④正确;⑤酶是蛋白质或RNA,而不是固醇,⑤错误;酶只起催化作用,不起调控作用,⑥正确、⑦和⑧错误;所以B选项正确。‎ ‎34.B 酶的高效性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高,若探究酶的高效性,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实验组加酶液、对照组加等量无机催化剂溶液,A 错误;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pH的不同,因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也会发生自然水解,所以一般不选择淀粉酶为实验对象,B正确;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由于酶具有高效性,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应先使酶溶液和底物溶液分别达到实验温度后再混合,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C错误;呼吸酶基因在活细胞中均能表达,因此呼吸酶基因是否表达,不是判断细胞是否分化的依据之一,D错误。‎ ‎35.D 【解析】苯和乙醇通过自由扩散出入细胞,其跨膜运输都不需要消耗ATP,A项正确;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B项正确;所有生物均以ATP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说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C项正确;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为吸能反应,D项错误。‎ ‎36.D 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变,因此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衰老的细胞内,因为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所以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B错误;神经元的凋亡是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100),C错误;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蛋白质合成旺盛,而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因此癌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D正确。‎ ‎37.C a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加,属于有丝分裂,b过程使细胞种类增加,属于细胞分化,丁与戊的遗传物质相同,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故A错误,C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则染色体组成不变,所以乙和丙染色体组成相同,B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甲、丁、戊中信使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D错误,所以选C。‎ ‎38.B 39.C 40.D ‎1.中午温度高,蒸腾旺盛,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使光合速率下降 在实验时间内,实验组吸收的CO2总量少于对照组 暗 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降低 提取并用纸层析法分离遮光和未遮光情况下的草莓等量叶片中的色素,观察并比较叶绿素色素带的宽度遮光比例 解析 (1) 据图1分析,对照组草莓净光合速率在上午光照强度增加时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光合速率降低,因此曲线呈现“双峰”型。对比分析对照组和遮荫组的曲线变化趋势可推知,实验组(遮荫组)有机物累积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原因可能是:在实验时间内,遮阴组吸收的CO2总量少于对照组。‎ ‎(2) 图2显示,实验组(遮荫组)固定CO2的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O2的补偿点却高于对照组,说明遮阴使实验组的CO2的利用率降低,可能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究其原因是:遮阴使叶片温度降低,导致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引起实验组利用CO2的效率降低。‎ ‎(3) 欲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适当遮光可能导致叶绿素含量增加、以适应弱光环境的推测是否正确,其实验思路为:提取并用纸层析法分离遮光和未遮光情况下的草莓等量叶片的色素,观察并比较叶绿素色素带的宽度。‎ ‎(4) 综上分析,1/3左右自然光强,降低了草莓叶片利用C02的效率,因此欲提高草莓的光合速率,可改变遮光比例再作进一步研 -究。‎ ‎2.c-a-b或c-b-a-b ①④③ 否 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 NaOH 反应式略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或线粒体基质)(96页)酸性的重铬酸钾 ③ 5:1‎ 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中能够证明酵母菌有氧呼吸的装置是c-a-b或c-b-a-b,图丙中的①④③代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并产生乳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如果将d装置内的酵母菌换成乳酸菌,并与b连接,不会出现浑浊现象。‎ ‎(2)图乙中,e装置中X溶液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如果e的液滴不移动,f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方程式为:C6H12O6CO2+C2H5OH+能量。‎ ‎(3)图丙中物质B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二氧化碳,发生于线粒体基质;物质E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可以用重铬酸钾进行检测;图中③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有氧呼吸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 ‎(4)据图分析,图丁中氧浓度为b时,氧气的消耗量为3,表明其利用的葡萄糖为1/2;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8,表明有5个二氧化碳是无氧呼吸产生的,则其消耗的葡萄糖为5/2,因此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5:1。‎ ‎3.颜色变化 保证温度恒定,排除温度对实验过程的干扰;37 ℃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催化温度 淀粉已经完全分解 适当稀释唾液 将步骤③移到②之前 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pH是6.80,高于或低于此值,酶的活性都会降低 ‎ 解析(1)根据表中信息,因变量是颜色变化。温度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实验过程选择37℃恒温是为了排除温度因素对结果的干扰,且37‎ ‎℃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 ‎(2)由于淀粉遇碘液变蓝,而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淀粉已被完全分解。‎ ‎(3)反应速率较快时,可对唾液加水稀释,从而减慢反应速率。‎ ‎(4)该同学的操作应将步骤③移到②之前。‎ ‎(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结论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是6.8,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活性逐渐降低。‎ ‎4. 8 精细胞 YYRR、YYrr、yyRR、yyrr D b a、d 2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112页)‎ 解析(1)由图可知,该生物正常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最多应是有丝分裂后期8条染色体,图甲中 A是有丝分裂后期,B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是有丝分裂后期,D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因为B是细胞质均等平分,说明该动物是雄性个体,故D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2)若该个体有两对等位基因(Yy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D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所含基因种类可能是YR或Yr或yR或yr,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故有可能为YYRR、YYrr、yyRR、yyrr;‎ ‎(3)c段表示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与之对应的是D;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是b段,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为1:1的是a、d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