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5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 ※专题概述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由秦朝创立并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西汉汉武帝巩固“大一统”,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巩固,隋唐完善并创新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宋朝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明清强化并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从而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于巩国国家统一、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和抵御外来侵略,具有积极作用;但容易激化阶级矛盾,导致专制独裁,暴政统治、政治腐败,在明清时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消极作用。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推动了封建化进程;都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都增强了经济实力。 ※选择题 1. 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这种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2. 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内容中,能体现“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的“大政策”是( ) A.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B. 废除井田,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D.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 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 A. B. C. D . 4. 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推恩令 D. 科举制 55 5. 如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 序号 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 1 禁原语、胡服 2 改鲜卑姓为汉姓 3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A. 推动经济发展 B. 促进民族交融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实现南北统一 6.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靖滩之役 7. 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反映了宋朝统治者推行的国策是( ) A. 重武轻文 B. 重农抑商 C. 重视教育 D. 重文轻武 8.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域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 C.创立科举制 D.推行行省制度 9. 根据右图内容判断,图中的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 D.雍正帝 10. (2019·广东深圳)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 A.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不利于皇权的加强 C.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11.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批判了( )A. 焚书坑儒 B. 明朝八股取士 C. 独尊儒术 D. 清代的文字狱 12. 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权柄。材料中“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 ) A.设置军机处 B. 大兴文字狱 C. 实行八股取士 D. 设立锦衣卫 13. 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呈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 A. 皇帝的辛劳 B. 仪式的完善 C. 地方的无权 D. 君权的强化 55 14.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思想控制的加强 C. 文化专制的强化 D. 君主集权的加强 15. 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如图是某同学复习该内容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有误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非选择题 16..(2019·山东日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变革: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公元前207年,也就是秦始皇去世才四年,秦王朝就覆灭了。不过,尽管秦朝的统治是如此的短命,它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深刻而持久的烙印”主要指什么? 材料二 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汉武帝时,“府库并虚”,富商大贾们“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甚至“因其富厚,交通(勾结)王侯”。 ——白寿彝《中国通史》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2)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前期存在着一系列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的解决措施。这一系列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55 材料三 宋代儿童启蒙教育《神童诗》开篇就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宋时有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表明宋朝读书风气盛行,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人社会观念的变化与宋代采取的什么治国之策相关?谈谈你对这一政策的认识。 17.识读图片,完成下列要求。 序号 图片 反映的历史事件 1 左图是西周 ① 制度 :加强对地方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 左图是商鞅舌战群儒,“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② 。 3 左图是秦朝创立的 ③ 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55 4 左图 左图是北魏孝文帝,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 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 5 左图所示的制度是明朝强化君权的中央官制,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6 左图是故宫里的一建筑,它“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建筑指的是 ④ 机构 (1)上图是某班中国古代史部分图片展,请你将①②③④处内容补充完整,以完成设计任务。 (2)如果将图片分类布展,你将如何分类,并写出分类依据。 (3)依据序号3、5、6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55 专题二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及边疆治理 ※专题概述 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谛造的,和平友好相处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有:战争、和亲、设置机构、册封等。 2.新疆、西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选择题 1.史书记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我国历史上“通西域”始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2.(2019·海南)右图记录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这些措施( ) A.结束了南北分裂 B.削弱了北魏实力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加强了君主专制 3.(2019·莱芜)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约占6%。这在历代汉人建立的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这说明唐朝( )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避免了民族间的战争 C.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D.致力于商业贸易发展 4.“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这评述的是( ) A.唐蕃和亲的意义 B.宋夏议和的影响 C.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原因 5.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6.图中文字为“还我河山”,下图历史人物率部抗击( ) A.辽军 B.金军 C.西夏军 D.元军 55 7.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 灭亡西夏 B. 统一蒙古 C. 建立元朝 D. 定都大都 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A.清朝 B.元朝 C.宋朝 D.辽朝 9.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当时,负责管理今天台湾地区的机构是( ) A.安西都护府 B.中书省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 10.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A.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 B.澶渊之盟有利于民族交往 C.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D.设立驻藏大臣 11.(2018·济南)2018年5月,台湾当局再次被排除再世界卫生大会之外,因为承认“九二共识”是台湾方面通向世界卫生大会的唯一“通关密码”。下面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史实是( ) A.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 B.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C.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 D.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2.我国历史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 A.台湾 B.东北 C.西藏 D.新疆 13.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印证该特点的是( ) A.册封达赖、班禅 B.郑和下西洋 C.澶渊之盟 D.迁都洛阳 14. 清朝前期,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的首领是( ) A.戚继光 B.渥巴锡 C.郑成功 D.郑和 15.(2019·张家界)根据“宣政院”、“台湾府”、“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等内容,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55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国家的产生和社会改革 ※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的设立,使汉王朝的政令通行西域,汉王朝有权对西域诸国册封国王,任命官吏,调遣军队,征发粮草。这表明,早在二千年前,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葱岭等地在内的新疆地区已成为我们伟大祖国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由于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保障了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的畅通,在南、北两条通道上,商人使者往来频繁,大大地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1)写出汉朝时管辖西域的机构名称。(3分)依据材料一,概况这一机构的设立在当时的作用。(3分) 材料二 序号 图片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1 1264年,中央设总制院,后更名为 ①____,管理全国佛教和西藏及其它藏区事务。左图为这一机构印。 2 1653年,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主持前藏。左图为五世达赖喇嘛金印。 3 1713年,康熙帝册封格鲁派另一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主持后藏。左图为册封五世班禅的圣旨。 4 1727年,雍正帝设立②_______,是中央派驻西藏的最高行政长官,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藏区。左图为官员的令牌。 (2)请你在上面①②处填写相应内容。(4分)你将如何将材料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4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55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和吐蕃建立良好的关系,唐太宗满足了松赞干布想与大唐通婚的愿望,将W公主嫁给松赞干布,W主入藏时,带去了大量的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还带去了很多手工工匠,给西藏地区带来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 (1)材料中的“W公主”是哪位历史人物?据材料一分析,她的入藏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 材料二 唐朝以后,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逐渐脱离了过去小范围分散活动的态,…(在中原北部)建立了能与汉族王朝对峙和使之臣附的中原北朝。与之同时,在边疆的其他诸民族政权,则被视为列国。……此后,北方相继建立的中国型少数民族王朝,一个比一个规模大,一个比一个汉化程度高,元朝统一全国,将地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推向最高峰。 (2)请列举材料中建立“中原北朝”的少数民族有哪些?(至少2个)据材料二分析,“中原北朝”与“汉族王朝”的对峙为中华民族发展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三 元朝既不同于秦统一出现的全国王朝,也不同于隋唐统一的全国王朝,是以不分华夷、不分中外的“中华一体”的全国王朝,代替分华夷、分中外的“天下一体”的全国王朝。 (3)在“中华一体”的理念下,元朝时形成了哪一新的民族?清朝分别在西藏、新疆地区设置了哪些行政管理机构进行有效边疆管辖? 专题三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专题概述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特点:以和平友好为主,到明中后期开始出现冲突和侵略 ;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启示: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选择题 1.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里的“他”是( ) 55 A. 汉武帝 B. 董仲舒 C. 卫青 D. 张骞 2.英国人威尔斯在他的《世界简史》中写道:“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据此判断该历史时期是:( ) A.春秋战国 B.汉唐 C.明清 D. 近代时期 3.(2019槐荫二模)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反映的史实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郑和下西洋 4.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 它是玄奘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它是( ) A. 《唐本草》 B. 《大唐西域记》 C. 《西游记》 D. 《金刚经》 6.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 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闭关锁国的危害 7.史载,郑和船队在占城时,“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 A. 加强了经济交流 B. 发展了航海技术 C. 树立了明朝国威 D. 促进了政治交往 8.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上述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岳飞抗金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左宗棠收复新疆 9.下列历史事件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是( ) ①岳飞抗金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文天抗元 ④雅克萨之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55 10.澳门自1999年回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A. 英国 B. 日本 C. 荷兰 D. 葡萄牙 11.郑成功曾有过这段话: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这里的“贵国”指的是( ) A.英国 B.西班牙 C.荷兰 D.日本 12.“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其法律依据是( ) A. 《尼布楚条约》 B. 设置台湾府 C. 雅克萨之战 D. 设置伊犁将军 13. “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一带一路”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加强亚欧非三洲的联系 C.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 东西方文明交往通道 14.“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未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B. C. D. 15. 《中国历史十五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 闭关锁国 B. 休养生息 C. 轻徭薄赋 D. 重文轻武 ※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 陆上丝绸之路 图二 海上丝绸之路 55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两条丝绸之路路线开通的朝代。写出为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起点 A 和终点C。 (填图中字母代表的名称)指出图二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图中的哪一条航线? (填写数字序号) 材料二 (3)依据材料二,概况陆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序号 图片 图片说明 1 左图人物是 ① ,他率船队七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的航海活动,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2 左图是广州十三行,清政府对外采取 ② 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 左图人物是 ③ ,他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他有“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的情怀。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55 4 左图人物是 ④ ,66岁高龄时到达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5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如左图)。加以管理。 (1)上面是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设计的“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图片展,请你在上面①②③④处填写相应内容,完成设计任务。 (2)请将以上图片需分类布展。你将如何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我国古代交往有什么特点? 专题四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抗争 ※专题概述 近代史首先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签订的《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且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人民抗争的是一部近代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优良传统。 ※选择题 1. 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 55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五四运动 2.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一位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园。”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 A. 英国军队 B. 英法联军 C. 美英联军 D. 八国联军 3.(2019·济南市中期末)小兰在学习某节课时对重点内容进行了如下总结 ,请问她学习的课程主题是( ) 时间 时间 1851年 金田起义 1853年 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 天京事变 1864年 天京陷落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 4.(2019·济南历下期末)同学们学习了《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发现两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下面哪一项不是它们的相似之处( ) A.赔款 B.开放通商口岸 C.割地 D.允许开设工厂 5. 2018年9月21日,国家文物局证实在大连庄河海域的沉船就是124年前中弹沉没的北洋水师的“经远舰”。据此可以判断,该舰参与了( )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北伐战争 C. 护国战争 D. 百团大战 6. 如图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 A. 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 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7. 如图所示的漫画“龙的挑战”,实际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华的一次战争,其对应的是( ) 55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习近平主席指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下列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是(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变法图强,维新变法”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9. (2019·济南长清期末)“挥笔九一八,昂首啸长空。国耻民族恨,历经百年痛……莫忘民族恨,警钟要长鸣。”材料中所纪念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B.中华民族的全国性抗战开始 C.中国人民的十四年抗战开始 D.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 10.(2019·贵州贵阳)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由邹韬奋主编的时事政治性刊物《抗战》在上海创刊。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1. (2019·济南高新模拟)在近代,中国政党的关系对中国革命影响重大。国共两党的关系经历了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过程,其中“再合作”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国家在中国利益的需要 B.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的需要 C.日本侵华加剧了中国民族危机 D.国民政府内战政策完全失败 12. 如图纪念的事件被称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一事件是指( )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南京大屠杀 13. 小明在学习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之后,准备归纳一个专题名称,以下最不恰当的专题名称是( ) A. 内战烽火 B.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55 C. 血肉筑长城 D. 国共第二次合作 14. 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某次会战”是指( )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15. (2019·济南长清模拟)板书是浓缩的教学过程。根据下面的板书设计,课题应该是( ) A.北伐战争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非选择题 16.(2019·济南长清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签订《南京条约》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等税收作担保;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材料一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 材料二 在近现代历史上,每每在中华民族气运的关键时刻和转折点上,总能发现日本幽灵般的身影,一再打碎中国“起沉疴、图崛起”的希望,是让近代中国屡次沉沦的梦魇。 ——王海涛 《日本改变中国》 (2)近代历史上,日本第一次“打碎中国‘起沉疴、图崛起’希望”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三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军在这里借故寻衅,点燃了中日两国全面战争的战火……由于这场仗是扭转中国人民命运的一场民族战争,因此,卢沟桥和宛平城响亮的名字便得以永志青史。 —— 《一寸河山一寸血》 (3)“点燃了中日两国全面战争战火”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的性质。 55 17.识读图片,完成下列要求。 序号 图片 反映的历史事件 1 左图是禁烟民族英雄①:在他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 左图是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② 。 3 左图是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 ③ ,有诗为证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4 左图 左图是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5 5 左图是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这场运动是④ 。 6 左图是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的台儿庄战役.这次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1)上图是某班中国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抗争图片展,请你将①②③④处内容补充完整,以完成设计任务。 (2)如果将图片分类布展,你将如何分类,并写出分类依据。 (3)通过上述①②③④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你有哪些认识? 。 专题五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专题概述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各阶层仁人志士开始了开始了救亡图存的近代化探索。在学习西方器物制度层面,19世纪60— 55 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层面,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进行了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方面激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是一个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过程。这一探索历程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选择题 1.(2019·济南长清期末)下图为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反映的史实是( ) 一、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三、设立新式学堂 四、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漫画针砭时弊,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历史真相。如下漫画反映的事件( ) A. 践行“实业救国”政策 B. 开启中国近代化道路 C. 进行制度变革尝试 D. 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3. (2020·南通模拟)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 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 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4.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 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B. 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 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 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5.(2019·德州二模)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 55 A.曾国藩 B.康有为 C.邹容 D.陈独秀 6.(2019·宜昌中考)“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缘于他们参与了(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充满曲折,如图①处所示道路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义和团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8.(2019·济南历城期末)章士钊曾称赞某人为“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人应该是( ) A. 孙中山 B. 李鸿章 C. 康有为 D. 陈独秀 9. 如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 A. 公元1912年 B. 公元1918年 C. 公元1919年 D. 公元1920年 10. 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12.(2020江苏南通模拟)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 A. 救亡图存 B. 巩固清朝统治 C. 向西方学习 D. 发展资本主义 55 13.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他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 A.民主共和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维新变法 14.“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 A. 民主共和 B. 民主科学 C. 实业救国 D. 变法图强 15.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A. 旗袍四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B. 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C. 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D. 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非选择题 16.(2020市中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空坐标 (1)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一次次入侵,中国的有志之士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的探索。请完成 材料一中ABCD的时间轴。 材料二: (2)材料二中“革命”期间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取得了哪 些重大成果?(9 分) 55 材料三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 民主革命,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在新的社会寻找新的 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3)依据材料三,说明为什么说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近代化探索都失败了?(3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机器制造一事”的目的,并举一例。(4分)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变动...较之以往更为剧烈、更为复杂,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规模进一步扩……开始了外资在华大规模设厂浪潮。 ——丁守和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4分) 材料三: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主张的“全变”比洋务运动的“小变”的进步之处。(4分) 专题六 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探索 ※专题概述 55 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探索,从时间纬度上来说,是从1919年到1949年,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可以把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国民革命到土地革命,第二阶段抗日战争时期,第三个阶段解放战争时期。 ※选择题 1.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00年前就有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社会主义时代 C.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2.“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3.《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4.下图生动体现了“长征精神”。对其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战胜所有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战胜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C.团结友爱,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D.追求民主科学,斗争到底的爱国主义精神 5.1936年 12月《桂林日报》登载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材料中的“陕变”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55 6.下图八路军、新四军臂章使用于( ) A.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期间 B.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时期 C.局部抗战期间 D.全面抗战期间 7.“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旅顺大屠杀 B.东三省沦亡 C.血染卢沟桥 D.南京大屠杀 8.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材料中所述这场战役的领导人是( ) A.杨虎城 B.李宗仁 C.林彪 D.彭德怀 9.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其中21个师投入侵华战争。1939年,日本陆军共41个师,其中34个师投入侵华战争。1941年,日本陆军共51个师,其中34个师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用于侵华。由此可见( ) A.中国战场上只有中国人民在积极抗日 B.日本不断地减少侵华战争的兵力总数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实力严重不足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10.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并且为争取抗战胜利及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1.1945年8月,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柳亚子所说“弥天大勇”是指毛泽东( ) A.领导湘赣秋收起义 B.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D.率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2.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 55 A.重庆谈判 B.渡江战役 C. 转战陕北 D.挺进大别山 13.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平津战役”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平津战役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 B.参加平津战役老兵写的回忆录 C.历史论著中对平津战役的描述 D.电影作品《平津战役》 14.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平津战役 ②转战陕北 ③解放南京 ④挺进大别山 A.④①③② B.③④②① C.①②③④ D. ②④①③ 15.百年前的某一天,《申报》记者老费前去采访大生沙厂的创办人-----一个主张实业救国的晚清状元,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 A.林则徐 B.张謇 C.曾国藩 D.李鸿章 ※材料分析题 22.(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当时羸弱的中国被迫接受其他大国在凡尔赛和平会议提出的条件。这促使北京大学学生发起街头示威和抗议,连带发起了民族主义运动,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从而复兴中国。这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开创性的时刻。 ——《第18 届香格里拉对话会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主旨演讲》(2019年5月31日)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运动”的名称,结合所学说出其地位。(4分) 材料二: 一大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规定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二大 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三大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文件还规定了要保持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独立性的一些原则。 (2)材料二是中共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内容,请你任选其一,依据相应材料分析其历史意义。(2分) 55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 的特点是什么?为开辟这条道路中国共产党都进行了哪些努力?(8 分) 23.(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序号 图片 反映的历史事件 1 左图是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人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情景。随后起义部队按计划撤出南昌,南下广东,但在途中遭到敌人的封锁,损失严重。但南昌起义打响了 ① ,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 左图是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的情景。1934年十月到1936年十月,历经两年的时间,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战略转移。其中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② 。 3 左图是九一八事变纪念碑。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沈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国人民的 ③ 开始了。 55 4 左图是彭德怀在前线指挥的是的情景。1940年下半年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纵横2000千米的战线上,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史称④ ,这次战役历时数月,战果辉煌。 5 左图是三大战役形势图,从1948年的九月到1949年的一月,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发动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6 左图是人民解放军登上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情景。1949年四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1)上面是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设计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图片展,请你在上面①②③④处填写相应内容,完成设计任务。(8分) (2)因受场地限制,以上图片需分类布展。你将如何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8分) 专题七 新中国成长之路 ※专题概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到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伟大转折,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55 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经济建设: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外交建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 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港澳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九二共识。 ※选择题 1.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全境解放 B.民族独立 C.国家富强 D.社会主义 2. 照片是历史的定格,口号是时代的呐喊。若为右边的历史照片配上口号,你认为哪句最合适(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C.“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成立 第2课 抗美援朝 第3课 土地改革 3. 学习历史需要把握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为其选择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 ) A.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B.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D.改革开放新时期 4. 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西藏和平解放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上内容出自(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6. 下列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合作化、公私合营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55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7. 电视剧《大宅门》讲述的是老北京一家百年药店白家“百草厅”的百年兴衰沉浮历史,这家民族资本家老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应走的发展道路是( ) A.公私合营 B.独立经营 C.投资国外 D.股份制经营 8.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好干部”是(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9. 在新中国历史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10.邓小平说:“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下放给农民。”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农业集体化 B.农业合作社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小明同学对改革开放的历史比较感兴趣,他收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由此判断他研究的内容主题是( ) A.国有企业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治建设 D.土地改革 12. 2019年4月,智利总统皮涅拉在中国访问期间,考察了被称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 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还有什么是这个城市制造不出来的!”这个城市是( ) A.南京 B.上海 C.深圳 D.青岛 13.1979年,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 14.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巩固新政权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15. 小明同学学习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后,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请你帮她完成,①②处应该是( ) 55 A.①马克思主义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①马克思主义②毛泽东思想 C.①邓小平理论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①邓小平理论②毛泽东思想 16. 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 A.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1 大学 三个代表 C. 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 17.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图一 过去购物凭票证 图二 今日商品任意买 18.“……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 A.“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B.依法治国的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19 . 历史老师在讲述“祖国统一”这个专题时,设计如下思维导图,其中方框中内容应该是 ( ) A. 一国两制 B.依法治国 C.和平共处 D.科教兴国 20. 2019年1月,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最新高度。“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B.实现两岸直接三通 C.促进两岸文化合作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1.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探究学习卡片。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一国两制”构想逐步形成 B.海峡两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55 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 22. 下图为“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表(累计)”,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段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3. 右图所示的纪念币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日内瓦会议 B.“乒乓外交” C.中日建交 D.中美正式建交 24.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设计“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图片展时,将邓稼先、屠呦呦、袁隆平的照片放在同一展区,其分类依据是( ) A.政治成就 B.科技成就 C.外交成就 D.社会生活 25. 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如今,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灾慈善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影响中国社会风尚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改革开放的推进 B.思想意识的改变 C.生活条件的改善 D.卫生知识的普及 ※材料分析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 (1) 材料一是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这一发言体现了什么方针? 55 材料二 如果说1971年中国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登上政治大舞台”“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志性事件。 材料三 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 90 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 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 度保证。十四大后中美关系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始于何时?根据材料二,分析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有哪些内在联系。 专题八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和扩展 ※专题概述 本专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和扩展,包括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两部分内容。17世纪中期 — 18世纪60、7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法、美等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范围内基本确立,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封建制度灭亡和资本主义发展。18世纪60、70年代 — 19世纪7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扩展,资产阶级通过战争或改革,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更深更广的范围扩展,如美国的南北战争,俄国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选择题 55 1、(2019·山西)《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是指( )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2019·北京)“17 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3、这次战役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战役,它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这次战役是( ) A.来克星顿枪声 B.萨拉托加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4、(2019·湖北)出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取得独立,主持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在美国民众心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历史人物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杜鲁门 5、“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 ) A.召开三级会议 B.攻占巴士底狱 C.颁布《人权宣言》 D.推翻专制王朝 6、(2019·山西)“它遵循古代罗马“法典”的传统,它所表现出来的启蒙和解放,对于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寻求自由与解放的人民,都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对于任何想建立新的法律秩序的人民也其有极大的益处。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文中的“它”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人权宣言》 7、“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 A. 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 B.得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拥护 C. 自始至终是正义战争 D.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8、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主题研究性学习,下列图片不能入选的是( ) 55 A.克伦威尔领导议会军 B.签署《独立宣言》 C.攻陷巴士底狱 D.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9、(2019·山东青岛)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关键词“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斯大林 10、《新全球史》中写到:“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 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 11、(2019·黑龙江绥化)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的文献是( ) A.《独立宣言》 B.《宅地法》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2、《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消除了种族歧视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13、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欧化”的主要措施是( ) A.废除贵族世袭 B.推翻幕府统治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文明开化 14、关于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摆脱了民族危机 B.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5、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D.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55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确立了民主政治体制,使英国社会长期动荡不安的局势得以稳定。当然这种政治体制存在许多弊端,例如,它保存了诸如贵族院、陈腐的选举制等封建残余,但是从此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革命。 ——《英国的法律和习惯》 (1)写出材料一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标志事件。根据材料一,总结英国“确立了民主政治体制”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麦迪逊先生(说):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开,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基本要求;三者相互独立,则是保证它们分开的基本要求。如果行政官要讨好议会才能再次当选,依赖心就会使行政官独立不起来……就会把议会弄成既是法律的制定者,又是法律的执行者。 ——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2)材料二中,麦迪逊认为如何才能保护公民的叔利?麦迪逊的观点最终得以在美国哪一部法律文献中体现? 材料二 大革命在法国摧毁了政治机构,废除了民事机构,改变了风俗与语言,重塑了政府的组织结构,动摇了社会基础。它还跨越了国界,打碎了欧洲的一顶顶王冠。蹂躏了欧洲的一个个民族。 ——摘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3)根据材料三,概括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不得摘抄原文)综合以上材料,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就必然会承认,这种转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 (1)列宁所说的“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证明列宁观点的正确性。 55 材料二 他(林肯)拥护联合,拥护美国的长久和平。他反对奴隶制,但他把奴隶制看作是次要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不应当被分裂成显然不同而相互倾轧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漫长的四年斗争中,他始终坚持一个不动摇的信念、一个坚定的意志。 ——书尔斯《世界史纲》 (2)材料中“漫长的四年斗争”指哪一战争?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肯“不动摇的信念”是什么? 材料三: 日本第一家缫丝厂 明治时期的学校教育 明治政府废藩置县 日本第一家缫丝厂 明治时期的学校教育 明治政府废藩置县 (3)依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综合以上材料,指出19世纪中期的时代特征。 专题九 美国史 ※专题概述 美国的出现,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成为世界第一强国。18世纪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结束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9世纪林肯领导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走在前列,促进了美国的崛起。1933年,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 55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称霸野心膨胀。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1991年苏联解体后结束。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选择题 1.在美国莱克星顿镇的中心区,耸立着一座手握步枪的民兵英姿雕像。这位民兵双脚坚定地踩中石墙上,两眼警惕地注视着前方。这座雕像被赋予的历史意义是( ) A.揭开独立战争的序幕 B.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C.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 D.独立战争出现转折 2.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当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系变成了一种政治桎梏,这个民族就必须打破这种桎梏”。下列法律文件的颁布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独立宣言》 3. 这次战役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战役,它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为美国人民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这次战役是( ) A.来克星顿枪声 B.萨拉托加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4.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这反映出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严重匮乏 B.英国殖民统治仍然阻碍着经济发展 C.工业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 D.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 5.有学者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工业化的深入和扩展重铸了一个强大而‘同质’的民族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这里的“同质”是指( ) A.推翻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 B.消灭了黑人奴隶制和种族歧视 C.统一的联邦和统一的经济制度 D.同一文化和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6.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 ) A.生产技术改进 B.蒸汽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应用 D.计算机的普及 7.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 ) A.瓦特 B.爱迪生 C.卡尔本茨 D.海厄特 8.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毛泽东语)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是指( ) 55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北大西洋公约》 D.《辛丑条约》 9. 观察《1922~1939年美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图,导致美国某时期国民生产总值急剧下降的原因是( ) A.经济大危机 B.政治黑暗腐败 C.罗斯福新政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0.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B.战胜了社会主义 C.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D.消除了经济危机 11.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以“新政”救治美国经济。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 ) A.延续了自由放任政策 B.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C.注重立法和制度建设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2.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美国独霸世界 B.“一超多强” C.冷战政策 D.多极化趋势 13.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材料中的挑战是指( ) A.中国的快速发展 B.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C.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D.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14.下边的两幅图片,是美国企图实现由其主宰国际秩序的称霸战争。这场战争( ) 55 A.促使经济全球化形成 B.是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C.使中东和平受到威胁 D.强化联合国的主导作用 15.在20世纪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首先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实行老年保险和事业保险,使政府参与到社会保障事业中来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和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1)1933年罗斯福为什么说“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美国是如何应对这场危机的? 材料二 序号 措施 ①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 ②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全国劳工关系法》 ③ 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④ 通过《农业调整法》,限制产量 ⑤ 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 ⑥ 采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 (2)材料二的表格中,属于“新政”措施的有哪些(写序号)?通过这些措施,归纳“新政”的特点。 材料三 罗斯福的举措在美国国内引发尖锐的认知和冲突:保守派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竹杠”表示不满;激进派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广大中下层民众热情欢呼,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3)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55 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就是要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那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需要解放所有的奴隶,我愿意那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让另一部分奴隶听天由命,我也愿意那样做。 ——1862年林肯写给《纽约论坛报》编辑的回信 (1)材料一的“斗争”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回答,林肯出现既愿意“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又愿意“解放所有的奴隶”矛盾心态的原因。 材料二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实现独立以来美国在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方面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二战”结束时,美国的工业生产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1/2以上,出口额占1/3,黄金储备占3/4,谷物占1/3。与此同时,美国不仅军队庞大,装备先进,拥有核武器,而且在世界许多地区驻军。 ——岳麓书社《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成为美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1991年4月到2000年12月,美国经济运行实现了117个月的增长。 ——杨芳《美国新经济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3)依据材料,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国际地位。(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特征。 专题十 三次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 ※专题概述 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18世界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逐步确立,人类开始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尤其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全球普及,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55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西方国家的资本输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选择题 1.新航路的开辟,掀起了一场“商业革命”。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流入欧洲,又传到欧洲和美洲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小麦、水稻等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了美洲。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 A.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发展 B.人文主义开拓了欧洲人的探险精神 C.地圆学说得以充分证实 D. 世界连成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形成 2.(2019·济南长清模拟)“新型蒸汽机的出现,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是(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新经济时代 3.(2019·济南市中模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写道:“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材料中促进“铁路通行”的直接因素( ) A.治铁业的发达 B.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应用 C.内燃机的诞生 D.斯蒂芬森蒸汽机车的发明 4.(2019·济南市中期末)根据1841年的资料,在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工人数量占68.7%,毛纺织业中,工人数量占60%。据此可以推论出( ) A.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B.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C.工厂制度在英国工业生产中占据统治地位 D.英国工业革命从重工业开始 5.19世纪中期,“全世界都必须到英国购买铁轨”“英国生产的花布覆盖了全世界”。据此推知,英国( ) A.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完成了工业革命 D.推动了“三国协约”的形成 6.(2019·济南天桥期末)“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分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1850年,火车冒着黑烟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段描述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 ) A.改变了生产方式 B.提高了运输能力 C.促进了城市发展 D.加剧了环境污染 55 7.下图是中国、美国和德国制造业1750年-1900年份额变化对比图,其中,美国的份额大幅上升最直接的原因是( ) A.独立战争的胜利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信息时代的推动 8.(2019·济南槐荫期末)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以下使用这种“新动力”的交通工具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说到:“瓦特驯服了地下之火,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爱迪生则以天上之火的形式,用于照明和动力。”上述文字中提到的瓦特和爱迪生的贡献分别是( ) A.发明珍妮机,发明内燃机 B.改进蒸汽机,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 C.设计蒸汽机车,制造出汽车 D.改进蒸汽机,发明现代炸药 10.(2019·济南南山模拟)1933年,罗斯福总统收到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来信:“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实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实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 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充分利用市场调节 C.引导了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 11.(2019·济南市中期末)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为此,欧洲国家( ) A.成立联合国 B.发动世界大战 C.走向联合 D.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12.英国学者保罗•肯迪尼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日本培养出的工程师比任何西方国家都多得多(大约比美国培养的多50%),它还拥有近70万名研发人员,比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加在一起还多。材料反映了日本( ) 55 A.实行非军事化政策 B.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C.引进最新科技成就 D.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 13.(2019·济南学考)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其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截至2016年,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达164个。这反映出当今世界的局势是( ) A.世界格局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经济区域集团化 D.经济信息化 14.(2019·北京学考)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时指出:“商品、资金、技术、人员流通,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这句话说明( ) A.经济全球化能够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B.近年来有些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动力 D.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 15.(2019·济南长清模拟)右图漫画《跨境网购》的实现得益于( ) 美 ①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②世界人口过快增长 ③互联网在全球普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煤产量和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重大发明。 材料二 德国大事年表(1871—1905年) 时间 史实 1871年 德国实现统一 55 1878年 德国政府发布了实行保护贸易制度的第一个声明 1885年 德国人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获得了“汽车制造专利权” 1903年 德国通过了《童工法》,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1905年 德国在采煤、冶金、化学等工业部门出现垄断组织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德国发展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威环境污染、资源枯溺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 ——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提出你的对策。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此前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各个地区也在这一时期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接的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材料一中“开始建立直接的联系”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述此事件的影响。(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二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飞速发展。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以来促进各国各地区联系不断加强的因素。 55 材料三 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挡不了全球化进程》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专题十一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概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以同盟国的战败而结束,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30年代,日本、意大利、德国法西斯先后发动局部战争,随之演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结束。二战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开始了40多年的冷战,世界也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随着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势力的增强,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选择题 1.(2019·济南长清模拟)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该死的联盟体系”是( ) A.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B.同盟国和协约国 C.北约和华约 D.欧洲联盟 2.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三国同盟形成 B.三国协约形成 C.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D.萨拉热窝事件 3.“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是指( ) A.《凡尔赛条约》 B. 《国际联盟盟约》 C.《九国公约》 D.《联合国家宣言》 55 4.(2019·济南天桥模拟)一战后,战胜国对战后世界作出了重新安排,确立了新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建立 B.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顾及到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D.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5.(2019·济南长清模拟)80年前的一场突袭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这场突袭战是( )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空袭法国 C.德国突袭苏联 D.日本偷袭珍珠港 6. (2019·济南市中期末)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1943年,导致希特勒由“骄傲”到“颓丧”的转折事件是( ) A.珍珠港事件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雅尔塔会议 7.(2019·山东威海)1941年12月 9日,国民政府发布《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正式对日本宣战。该布告是在哪一事件发生后迅速发布的?(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德国突袭波兰 8.(2019·济南天桥模拟)1942年1月1日,由美、英、苏、中四大国领衔,包括其余的22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规定:“加盟诸国应尽其兵力与资源,以打击共同之敌人,且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自此以后,“联合国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这里的“联合国家”指的是( ) A.国际联盟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联合国 D.欧洲联盟 9.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信中所提的“此次军事行动”( ) A. 表明反法西斯盟国开始联合行动 B. 成为了二战的主要转折点 55 C.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 促使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10.(2019·济南学考)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以下专题资源包。请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 资源 名称 论文 《绥靖政策的缘由及其影响》 视频 《偷袭珍珠港》 条约 《联合国家宣言》 图片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两极格局形成 11. 1945年5月9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激情犹酣之时,美国驻苏联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一段惊人论调:“人们在欢呼跳.....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是指(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 12.(2019·济南平阴期末)2018年4月27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该宣言指出:“两位首脑怀着尽早终结冷战造成的长期分裂和对峙、勇于开创民族和解……”宣言中提到的“冷战”开始的标志为(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实施马歇尔计划 13.(2019·济南长清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推行冷战政策。1949年,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德国的分裂 D.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14. (2018·济南学考)如图是世界历史上某一时期发展线索示意图,其中“1955年格局形成”指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格局 C.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 D.世界多极化格局 15.(2019·济南长清模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 55 A.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B. 经济全球化趋势 C.稳定的世界格局已定型 D.多极化趋势加强 ※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①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在1937年12月13日开始的南京大屠杀中,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 ②从1941年开始,日本用于华北、华中的军队,共有55万余人,约占同年关内日军兵力的70% ,超过侵入东南亚各国太平洋各地陆军兵力的总和。 ③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外长曾三次向日本提出,德日两国应迅速从东西向两面夹击苏联。但是日本为了应对中国战场,始终没能如德国所愿。 ④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会议,发表《开罗宣言》,确认中国的东北地区、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⑤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中国作为五大创始国之一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 (1)将材料一中相应内容填入下面表格。(填写序号) 观点 序号 日本侵略者犯下了滔天罪行 中国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材料二 ① 百团大战纪念邮票 . 中国 ②诺曼底登陆纪念邮票 . 法国 ③ 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邮票 . 马绍尔群岛 ④雅尔塔会议纪念邮票 . 马耳他 (2)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深远历史记忆。请仿照示例,从材料三①③④三枚纪念邮票中任选其一进行介绍。 55 示例:②诺曼底登陆纪念邮票:1944年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作战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3)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1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战后的世界是否能够维持持久和平?世界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持久和平之路?人们在不断思考……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了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 ——选自张瑞德《第一次世界大战》 (1)“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主要通过哪两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成了战后的格局?这一格局被称作什么? 材料二 有人将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绘制成下面的两幅示意图。 图一 图二 (2)请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世界格局的名称或趋势。并任选其中一幅,谈谈你对所选世界格局或趋势的认识。 55 材料三 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 ——摘自新华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激荡世界》 (3)依据材料三,为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中国提出了什么方案?你认为如何实现“中国方案”? 专题一 1-5 BDBCB 6-10 BDDAC 11-15 BDDDB 16.(1)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思想控制,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盐铁专卖。大大加强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颁布“推恩令”,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加强了皇权。 (3)重文轻武。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宋朝偏重文治,却令社会出现过度文弱的弊病,民风文弱,军力不振,君臣畏战。 17.(1)分封制;商鞅变法;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军机处。 (2)分类:1 依据:地方管理制度 分类:2、4 依据:封建性质的改革 分类:3、5、6 依据: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强化(有其他分类,符合题意、有理即可) (3)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皇权至上。 专题二 1-5 BCAAC 6-10BBBCC 11-15DDABC 16. (1)答:机构名称:西域都护;作用:使汉王朝的政令通行西域,汉王朝有权对西域诸国册封国王,任命官吏,调遣军队,征发粮草;保障了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的畅通,商人使者往来频繁,大大地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2)① 宣政院②驻藏大臣; 分类:(1)分类:①④、②③;依据:按照管辖方式进行划分。 (2)分类:①、②③④;依据:按照朝代进行划分。(有其他划分方式,符合题意、有理即可) (3) 55 答:结论: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新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尊重民族差异,因地制宜,采用适合少数民族发展的民族统治政策;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17.答:(1)文成公主。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少数民族:契丹、女真、蒙古等。积极影响:北方少数民族汉化,从整体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3)回族。驻藏大臣;伊犁将军。 专题三 1-5 DBACB 6-10 CACDD 11-15 CACDA 16.(1)朝代:西汉;人物:张骞。 (2)A:长安、B:大秦或古罗马;航线:②。 (3)意义:①加强了汉王朝同西域各族的联系;②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③之后西汉设立了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回答三个方面,意思相近即可) 17.(1)①郑和 ②闭关锁国 ③戚继光 ④鉴真。 (2)以下分类写出一种分类、依据即可,有其他分类,符合题意也可 分类一:1、3、4;2、5 依据:人物、机构。 分类二:4;5;1、3;2 依据:朝代(唐朝、宋朝、明朝、清朝) 分类三:1、2、4、5;3 依据:和平交往;中外冲突 (3)唐宋时期以和平友好为主,到明中后期开始出现冲突和侵略;或由开放走向闭关。 专题四 1-5 BBBDA 6-10 CDDCD 11-15 CDADC 16.(1)侵华战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事件:甲午中日战争。影响: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回答一层意思即可) (3)标志: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性质: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7.(1) ①:林则徐;②:鸦片战争;③:邓世昌;④:五四运动; (2)分类:1 、3、5、6 依据:中国人民的抗争 分类:2、4 依据:西方列强的侵略 分类:1 、2、3、4 依据:旧民主主义时期 分类:5、6 依据:新民主主义时期 55 (有其他分类,分类合理、依据正确也可) (3)认识: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或者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专题五 1-5 ABDBB 6-10 BDACC 11-15 CACCB (1)答:事件: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答:指导思想:三民主义(3分) 成果: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分,每一点3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中君主专制有错别字不给分、也可以答成封建帝制。 (3)答:理由: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3分,只有一条即可) (1)答:目的:创办军事工业,以达到自强的目的。(2分)举例: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任一(2分) (2)答:变化:外资在华大规模设厂浪潮。(或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2分) 影响: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分) (3)答:进步: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试图以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挽救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也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4分) 专题六 1-5 DABDC 6-10 DDBDD 11-15 CDADB 16.(1)运动:五四运动;(2分) 地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分) (2)2分。任选其一作答 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促进了工人运动高涨。 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促进了工人运动高涨。 三大:促成国共合作,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国民革命发展(北伐)。 (3)道路: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分)(错别字不给分) 特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2分) 努力: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4分,任答两点即可,错别字不给分) 55 17. (1)①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③局部抗战 ④百团大战 (2) 分类一:1、2; 依据:土地革命时期。 分类二:3、4 依据:抗日战争时期。 分类三:5、6 依据:解放战争时期。 或者 分类一:1、2、5、6;依据:斗争对象:国民党。 分类二:3、4;依据:斗争对象:日本侵略者。 专题七 1-5 BDACD 6-10 BACBD 11-15 ACCBC 16-20 DDCAD 21-25 BADBA 26.(1)会议:万隆会议;方针:求同存异。 (2)事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或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时间:1972年。联系:中美关系正常化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美的不断发展。 专题八 1-5 DBBAB 6-10 CADAB 11-15 DCDBC 16.(1)事件:光荣革命或1688年宫廷政变;意义:使英国社会长期动荡不安的局势得以稳定。从此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革命。 (2)观点:只有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开,相互独立,才能保护人民权利。法律文献:1787年美国宪法。 (3)影响:摧毁了法国的旧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改变法国的社会习俗;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具有世界性影响。(答出符合题意的2点即可)主题: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17(1)事件:俄国1861年改革 原因:因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不动摇的信念”: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 (3)措施: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特征: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或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或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55 专题九 答案:1---5 ADBDC; 6---10 ABBAA;11---15 CCBBA 16.(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 (2)措施:①②④⑤;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3)①同意保守派观点,理由:确定工人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利益等。 ②同意激进派观点,理由: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③同意广大民众观点,理由: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17.(1)斗争:美国内战或者南北战争。 原因:林肯的出发点是维护联邦存在或者维护国家统一。 (2)政治制度:确立分权制衡的联邦制国家或确立总统共和制或民主共和制;经济制度: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国际地位:美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意思相近即可)特征:信息化、全球化。 专题十 参考答案: 1-5 DADCC 6-10 BCBDB 11-15 CDBAB 16.(1)持续增长或迅速增加。蒸汽机的改进和内燃机的发明。 (2)国家统一;政府的扶持(政策的支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科技创新);政府重视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保护知识产权;垄断组织的推动。 (3)积极影响是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人民生活舒适; 消极影响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溺和生态危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 对策:必须在发展经济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7. (1) 事件:新航路开辟; 影响: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工业革命的推动;交通运输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3)共建“一带一路”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等等。(答案不唯一,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55 专题十一 1-5 BDCCA 6-10 BCBCC 11-15 DBCBD 16. (1) 观点 史实 日本侵略者犯下了滔天罪行 ①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②③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④⑤ (2)答案示例:①百团大战纪念邮票: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邮票:苏联军民英勇抗敌,1943年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此次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在此之后,苏军不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④雅尔塔会议纪念邮票:1945年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在二战后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3)答案示例:战争是残酷的,给人们带来灾难,我们应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17.(1)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 图一:两极格局或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图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图一认识:一方面美苏争霸使世界动荡不安,另一方面美苏势力平衡避免世界大战爆发。 图2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经济实力是决定因素,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3)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设想: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加强国家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等。(言之有理即可) 5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