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高一年级2019年10月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60 分) 1.有学者指出,“西周分封制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故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该学者强调的是,分封制 A.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B. 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 C. 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D. 方国制向中央集权制过渡 【答案】D 【解析】 【详解】仔细研读材料可知,该学者是站在西方与东方人口交融的角度来研究 分封制的,因此他强调的应该是分封制推动了各族群的交融,故选 D 项;若要论述分封制展拓了西周的疆域,需要有不同地域受封的史实,而材料并未涉及这样的史实,排除 A 项;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只是该学者对分封制论述的一个方面,但并不能全面概括该学者的观点,排除B 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周王的权力因为分封制的实行而发生了什么变化,因此无法得出分封制强化了周王的集权这一结论,排除 C 项。 2.春秋时期沿袭推行的爵禄制带有“品位分等”的特点,有爵即有禄,采邑或禄田世袭领有。 战国出现的“谷禄制”则倾向于“职位分等”,体禄依附于职位而非个人,职务中断即不再享有相应的傣禄。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 贵族政治己退出历史舞台 B. 选官制度走向成熟 C. 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强化 D. 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爵禄制到谷禄制体现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故选D项;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逐步瓦解,而非退出历史舞台,A 项表述有误,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官员任命方式的转变,未提及选官制度,排除B项;C项“空前强化”与事实不符,排除。 3.据史料记载,商朝时期,王位“兄终弟及”的现象非常普遍;西周时期,王位“父死子继”则成为定制,并逐步确立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这反映了 A.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程 B. “家国”观念随社会发展而变化 C. 保障了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D. 体现了王位继承者“优胜劣汰”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商朝王位由“兄终弟及”逐步转变为“父死子继”,由以前的兄弟之间的大家族观念逐步发展成为父子之间的小家庭,原因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观念越来越浓厚,家国观念也出现变化,故B正确;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故A错误;王位“兄终弟及”“父死子继”都保障了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可持续发展,不是材料主旨,故C错误;材料与“优胜劣汰”无关,故D错误。 4.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古代中国 A. 以民为本的思想 B. 家国同构的观念 C. 分封及宗法意识 D. 君舟民水的理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认为治国与治家的法则相类似,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治国理念,故选B项;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为予民土地、予民农时、轻徭薄赋、予民恒产,排除A项;材料中古代治国理念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但未提及分封制,排除C项;材料认为治国如治家,爱民如子的君民关系不等同于君舟民水,排除D项。 5.下表是周朝各诸侯国之间战争的次数及君主姓氏的相关统计表(姬姓是周朝的国姓),该历史现象表明了 君主姓氏 姬姓—姬姓 姬姓—非姬姓 非姬姓—非姬姓 战争次数 130 331 328 A.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B. 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 C. 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D. 方国制向中央集权制过渡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周朝各诸侯国之间战争次数尤其是“姬姓—非姬姓”“非姬姓—非姬姓”不断增多,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C项;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的私有,排除A项;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排除B项;方国制存在于夏商之际,材料是周朝宗法分封制,排除D项。 6.在对周代墓葬的考古挖掘中,棺椁的重数是辅助判断墓主人身份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天子棺椁四重,公、侯伯子男、大夫,等差分别为三重、二重、一重。士不重,但用大棺。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礼乐制度 D. 禅让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材料反映周代墓葬通过棺椁的重数的反映墓主人身份地位,故C正确;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与通过棺椁的重数的反映墓主人身份地位无关,排除A;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与通过棺椁的重数的反映墓主人身份地位无关,排除B;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周代墓葬的考古挖掘中,棺椁的重数是辅助判断墓主人身份的重要依据”,结合所学周代礼乐制度的内容和目的分析解答。 7.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右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 官员 职能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典客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宗正 皇室事务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 少府 皇室财政 A. 突出了权力的制约平衡 B. 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 C. 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 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表格可以看出秦朝还有专门的官员来管理皇室的“家务事”,这体现了家国同治,所以选B正确;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存在权力的制约平衡问题,A排除;材料根本就没体现出等级制度以及行政效率提高之类的信息,CD排除。 8.秦朝在郡一级地方,除了郡守以外,设有郡尉和郡监两个郡一级长官。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与此相似的是,在一县之内,亦分别设置令(长)尉、监。由此可见,秦朝 A. 地方所有署吏均由中央任命 B.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 C. 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 中央军政大权均掌握在皇帝手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结合所学,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朝廷任免,直接对皇帝负责,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B正确;A表述太绝对,错误;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9.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说明 A. 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 B. 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C. 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 D. 皇位世袭不可转移 【答案】A 【解析】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大意是:天子使用玉料来制作印玺,群臣从此都不敢再这样使用了,反映了皇帝独尊,因此选A;皇权至上指皇帝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一身,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C、D与材料无关,排除。 10.春秋初期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一郡制度,“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一县两级制。这一历史现象 A. 造成分封制彻底崩溃 B. 说明官僚政治已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C. 强化了君主专制独裁 D. 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集权趋势 【答案】D 【解析】 A不符合史实,战国时期分封制仍然存在,排除;秦朝废除血缘关系维系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表明官僚政治已完全取代贵族政治,排除B;秦朝建立君主专制制度,C错误;材料阐释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情况,属于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从分封制逐渐向郡县制过渡,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D正确。 11.秦朝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 A. 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 B. 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 C. 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 D. 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不能说明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排除A;根据“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可以得出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C正确,B错误; D项说法绝对,排除。故答案选C选项。 12.《汉书》记载:(秦朝)“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吏为秩,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这说明秦朝 A. 建立了严密的地方统治秩序 B. 实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C. 建立了完整的中央行政体制 D. 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可知,秦朝在地方上推行县制;“十里一亭,亭有长”“乡有三老、有秩、蔷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县级以下,又设有乡、亭、里等行政单位,从中可以看出秦朝在地方上建立了比较严密的地方管理体系。材料涉及的是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并没有提及皇权、中央体制,B、C项均可排除;地方行政机构的划分并不是等级制度,D项也不对;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易错警示】本题考查秦朝地方行政机构的划分。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郡设郡守,县设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县”隶属于郡。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从上到下依次为郡、县、乡、里等。 13.古代皇帝集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组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属于 A. 前者 B. 两者兼有 C. 后者 D. 两者皆无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拔一批低级官吏为郎,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决策机构“中朝”,对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为“外朝”的权力进行削弱,所以,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属于前者,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4.宋太宗进一步完善了“锁院制度”:大臣被任命为知贡举官后,需要立即入住贡院,与外界隔绝直至考试结束。贡举官为皇帝临时任命,不设固定官员。当时锁院制度完善的主要作用是 A. 杜绝了科举作弊现象 B. 增加了平民入仕的通道 C. 减少了国家养官的开支 D. 维护了选官的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宋代的“锁院制”、 贡举官为皇帝临时任命,不设固定官员等可知,其作用在于防范有人科举作弊,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选官的公平公正,所以D项为正确答案;但这并不能“杜绝”科举作弊,A项错误;“锁院制”针对的是科举选官程序的规范化,这并不会增加平民入仕的道路,也不会减少国家的财政开支,B、C两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规范考试程序,有利于公平公正的实现。 15.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A. 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B. 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 C. 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 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根据材料可知,三省官员都是皇帝亲近和直接指挥的秘书、宦官和侍从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了侵夺以丞相为首“外朝”的权力而设立的“内朝”,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政府效率的提高;D项错误,三省在隋唐时期成为定制,不是在魏晋时期。 16.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互不统属,其目的是 A. 削弱王国势力 B. 强化节度使权力 C. 加强君主专制 D. 废除丞相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的“二府三司”是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达到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故C项正确。削弱王国势力的是西汉时期的推恩令,故A项错误。节度使是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置的官吏,故B项错误。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故D项错误。 17.下列属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①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②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③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 ④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北宋吸收前朝教训实行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立通判监督地方长官,同时设立转运使消除地方财政基础,. ①②③正确;九品中正制选官是魏晋时期实行,北宋是科举制度,选择A项正确。 18.自隋唐以来,尤其明清时期,“官本位”思想已经在每个读书人的心里牢牢地扎根了。读书做官已成为科举时代的主导思想。这导致 A. 不学无术之风发生了逆转 B. 一批锐意创新人才的产生 C. 专制统治的基础得以扩大 D.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科举制的产生,使得读书做官成为了知识分子追求,有利于官员的选拔,统治者可以笼络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有利于专制统治的基础得以扩大,C正确;A说法不正确;科举以四书五经为内容,尤其是明清八股取士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B 不正确;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置,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举制的相关内容,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办法,使下层民众做官成为了可能,科举制的史实有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能让不同阶层的人参与国家政治事务,进而扩大了统治基础,以此作答即可。 19.下表是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对比 时期 职位 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其他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上传下达,备皇帝顾问 表中的史实表明当时 A. 君主专制的强化 B. 官僚机构的膨胀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行政效率的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朝的内阁相对于清朝的军机处而言,其仍然具有一定的权力,但是军机处彻底成为传达君主旨意的工具,这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选项A正确;材料未反映出官僚机构的变化,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权,排除C;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认识到军机处和内阁都是皇权强化的表现。 20.隋唐时期形成了三省六部制,三省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与决策、审议、执行相对应的部门是 A.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C.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之,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C、D不符合三省政务执行程序,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准确记忆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21.清初,南书房是翰林文人陪君王读书研学的内廷场所,“非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后因随奉“撰述谕旨”而“权势日崇”。这表明 A. 南书房已成为最高政务机关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C. 中央决策中心逐渐发生变化 D. 统治者重视选拔高水平人オ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看出“南书房由翰林院文人陪君王读书研习的内廷场所”发展成为“撰述谕旨”而“权势日崇”的机构可以得出決策中心发生变化,故选C。“南书房已经成为最高政务机关”不能从材料中体现“最高”,故排除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是军机处的设置,并不是南书房的设置,故排除B;“非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只是体现了亲信,不能体现出选拔高水平人オ”,故排除D 【点睛】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康熙时设立南书房。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乾隆帝时期复设军机处,从此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一直到清末。但归根结底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权的统治工具。 22.有学者讲二述明代内阁制度时说:“内外一应章奏。先由大学十看过,拿一张小签条,写出意见,送进宫甲,再山皇帝细阅决定……又称‘票拟’……待皇帝自己看过。拿这条子撕了,亲用红笔批下,名为‘批红’。批好拿出去,这便足正式的谕旨。”据此可知,明代 A. 皇帝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B. 内阁制度利于皇权专制加强 C. 中枢机构职责不断健全 D.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内阁大学士先看奏章,然后写好票拟即自己的处理意见,最终由皇帝批红决定。由此可知决策权最终在皇帝手中,所以内阁制度利于皇权专制加强,故B项正确。内阁仅有票拟权,决定权最终在皇帝手中,但材料并未强调官员的唯命是从,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内阁制度加强了皇权,没有涉及中枢机构的健全,C项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题干主旨是内阁制强化皇权,并不是明朝政治体制的僵化,故D项错误。 23.“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自己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 与皇帝“共治国事” B.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 “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引文是对清朝军机大臣职责的形象评述,从材料中的“依样画葫芦”到小心翼翼“把葫芦仔细看”,可以判断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即“跪受笔录”。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共治国政,其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与材料中“军机大臣”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是三省六部制中的尚书省的职能,与材料中“军机处”不符,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中书省的职能,与材料中“军机处”不符,排除。 24.中国古代存在这样的一个机构,“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该机构是( ) A. 中朝 B. 参知政事 C. 内阁 D. 军机处 【答案】D 【解析】 【详解】“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指的是这个机构最初是处理军务的机构,后来变成了一个与军国大事有关的机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就是雍正帝时处理对西北用兵事务的机构,后来发展成皇帝的侍从机构,故 D 项正确。中朝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故A项错误;参知政事是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故B项错误;内阁是明朝皇帝的内侍机构,没有决策权,故C项错误。 25.如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封建政治制度日趋衰落 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主要包含两对矛盾:一是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君权逐步加强,相权逐步削弱直至被废除;二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趋势是中央权力逐渐加强,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题干中的图示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之间矛盾的演变趋势,其实质是封建政治制度日趋衰落。故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反映的君臣关系不符,排除;图示并非只反映明朝内阁制度,排除B项;图示并非只反映三省六部制,排除D项。 点睛:秦朝三公九卿制下丞相权力相对过大。西汉武帝时形成内外朝制度,以此削弱相权,加强君权。隋唐时完善三省六部制,用分割相权的办法来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北宋宋太祖通过分割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的办法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元代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六部归入中书省,相权重新加强。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为皇帝提供顾问。清朝康熙帝时设立南书房,加强皇权;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26.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其认识应该主要源于 ①协定关税 ②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开放广州等五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协定关税和开放广州等五口通商,有利于英国对中国进行商品销售,促进英国的对华贸易。①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项。在通商口岸设工厂是中日《马关条约》的规定,赔款2100万银元对推动英国对华贸易作用不大,排除含有②或③的A、C、D项。 27.下图所示现象 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 A. 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仍在继续实施 B. 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 C. 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成效显著 D. 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货物经历了由增长到降低的变化,这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的要求不相适应,而且英国总结原因时认为是由于《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不足,所以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故选B项;1842年《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表明闭关锁国政策已经被打破,排除A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排除D项。 2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淸政府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他们希望以全免关税为条件,让西方列强放弃公使常驻北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并且交还广州城,并认为如此可以—劳永逸。这反映出当时淸政府部分官员 A. 近代主权意识的缺失 B. 仍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C. 希望保全中国国家利益 D. 事实上主导了中外谈判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淸政府部分官员宁愿失去关税主权,说明了近代主权意识的缺失,选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政策已经被打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损害更大的国家利益而非保全中国国家利益,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列强主导了中外谈判,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全免关税”意味着主权意识的严重缺失。 29.国学大师钱穆曾指出,“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他之所以这样评价太平天国,主要依据是 A. 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进步性 B. 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 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D. 太平天国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答案】C 【解析】 【详解】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不是先进的生产力代表,无法领导中国走向进步,故C正确;材料反映出太平天国的局限性,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分析,不能说明“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排除;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D错误。 30.学者陈晓楠曾说:“这部充满时代气息的著作,既没有能够在太平天国内部化作征伐江山的动力,也没能对后世思想家产生任何的影响,……但依然给这个腐朽的农民起义运动,带来了一抹亮丽的新鲜的时代色彩。”材料所评论的著作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临时约法》 D. 《共同纲领》 【答案】B 【解析】 【详解】《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施政纲领,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目标,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排除A;从材料“充满时代气息”“ 一抹亮丽的新鲜的时代色彩”,可知是中国第一个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资政新篇》,故选B;《临时约法》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一部较完备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排除CD。 二、材料分析题 31.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分别概括其主要做法? (3)依据材料四,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4)综合材料二、三、四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答案】(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不同: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避免君主独断造成决策失误而亡国;而明太祖认为,设置宰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 唐太宗:宰相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明太祖:废除丞相。 (3)职能:军机处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时代特征: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4)相权逐渐遭到削弱,君权逐渐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并发展。 【解析】 【详解】(1)“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大变动”结合相关所学可列举“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等史实;“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结合相关所学可列举“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史实。 (2)分析材料二依据“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以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可得出唐太宗认为丞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避免君主独断,造成决策失误而亡国。依据“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可得出其住户要做法是百司与宰相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分析材料三可知明太祖认为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一身。依据“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并结合所学知其主要做法是废丞相,中央各部门分理政务,互不统属,皇帝总揽大权。 (3)职能:由材料中的“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军机处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4)依据上述回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体现了相权的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特点。故答案为相权逐渐遭到削弱,君权逐渐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并发展。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 700 多名状元、近 11 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 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 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多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我国 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 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 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 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材料二: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一直坚持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公 平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 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世家大族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 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改编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鸦片战争前,一些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人士,如顾炎武、吴敬梓、曹雪芹等人开始 对科举制度进行大胆、辛辣的批判;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对科举制 进行更猛烈更深入的批判。19 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对科举制的批判尤为 激烈,称其“箍人心”,“坏人才”,“毁实业”。在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清政府于 1905 年 正式废除了科举制。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一种观点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1)赞成第三种观点:科举制度对历史发展起消极作用。理由:单纯以儒家文化考试成绩录用人才,使得具有真才实学优秀人才,特别是技术性人才受到排斥。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主命题,以八股文进行考试,强化了儒家正统的正统地位,培养顺从皇帝的奴仆,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民主启蒙思想的发展。科举考试忽视科技知识,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缺乏科技和实用知识,无法满足近代工业发展的人才需要。科举制不利于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不利于近代新式学校发展和教育近代化。 (2)赞成第二种观点:科举制对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理由: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考试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也促进了古代,也促进了古代儒学教育的发展,弘扬了重文重教的社会风气。科举制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近代欧洲兴起的文官制度和现在我国的高考制度具有借鉴作用。 【解析】 【详解】首先提炼出材料中关于科举制的一个或两个观点。此题中共出现两个观点,即科举制对历史发展起到消极或积极作用。第二步说明自己的态度,即赞成科举制在历史发展中起到的消极作用或者积极作用。表明立场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提供的相关信息,围绕消极或者积极影响来回答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