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
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4分,共48分。) 1.山东大鼓被称之为北方大鼓的鼻祖,是中国北方地区现存最早的汉族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山东大鼓主要流传于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中心的广大鲁、苏、豫地区,20世纪后期以来,山东大鼓逐渐趋于衰落,现在仅有少数演员还能演出。材料表明 ①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②传统文化日趋衰落,无法适应时代变迁 ③山东大鼓是山东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必须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山东大鼓被称之为北方大鼓的鼻祖,是中国北方地区现存最早的汉族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①符合题意。20世纪后期以来,山东大鼓逐渐趋于衰落,现在仅有少数演员还能演出。这启示我们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④符合题意。 ②: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②错误。 ③: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2午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3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下面还有“BEIJING2022的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 ①说明文化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②既展现中华文化,又体现文化的多祥性 ③源于设计者的灵感,形象展示活动的活カ ④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既展现中华文化、又体现文化的多祥性,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④符合题意;文化的力量在实践中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①排除;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设计者的灵感,③排除。故选C。 3.奋斗者、追梦人,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荣耀身份。奋斗者、追梦人是一群“勇毅而笃行”的人。下列选项与“勇毅而笃行”体现的民族精神一致的是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③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勇毅而笃定”体现了伟大奋斗精神。①②选项均体现了伟大的奋斗精神,与题意相符。③选项体现了伟大团结精神,故排除。④选项体现的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伟大的爱国情操,与题意不符。选A。 4.从《甄嬛传》《芈月传》《步步惊心》 霸屏,到《延禧攻略》《如懿传》的热播,宫廷文化传播的不断升温,确实起到丰富大众文化娱乐生活的作用,但是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负面影响包括:精心演绎“宫斗”情节,恶化当下社交生态;不吝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英模光辉;宣扬奢华享乐之风,冲击克勤克俭美德;片面追逐商业利益,弱化正面精神引导。对此,国家要: ①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与引导,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 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如何解决宫廷文化传播产生的负面影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对企业的要求,①不符合题意,排除;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对个人的要求,④与题意不符,排除;要解决宫廷文化传播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应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与引导,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②③正确;本题选C。 5.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大肆摧毁当地的文化机关,废除原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并代之以日伪的教材,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中华文化的做法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 ②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的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中并不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故ABCD项错误。题中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故本题选D项。③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中华文化的力量 点评:因果型选择题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构成因果关系的选择题,一般根据材料与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判断。一般采用探因寻果直选法、因果优选法、因果排除法。 6.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南开大学新入伍大学生的回信中指出,自古以来,我国文人志士多有投笔从戎的家国情怀。抗战时期,许多南开学子就主动奔赴沙场,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爱国、奉献的精神内涵。如今,你们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为广大有志青年树立了新的榜样。这说明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爱国主义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抗战时期,许多南开学子就主动奔赴沙场,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爱国、奉献的精神内涵。如今,你们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为广大有志青年树立了新的榜样。这说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没有体现爱国主义贯穿于民族精神各个方面,③不合题意。 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④错误。 故本题选A。 7.—段时间,一些痴迷于技术和算法的互联网新闻客户端出于用户数量和流量的考虑,推送信息越来越“简单粗暴”。点开一篇文章,它会迅速用大量相似的内容刷屏,用户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阅读者被“信息茧房”包围,被算法、流量和点击量绑架。这种文化现象的存在 ①源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 ②会在无形中使阅读者的思维变得简单狭隘 ③导致落后腐朽文化蔓延,阻碍大众文化传播 ④限制了网络传媒特有的共享沟通互动等功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这种文化现象的存在,源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会在无形中使阅读者的思维变得简单狭隘,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①②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互联网新闻客户端出于用户数量和流量的考虑,推送信息越来越“简单粗暴”,并非是推送落后腐朽文化,也不会限制网络传媒特有的共享沟通互动等功能,③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8.“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材料表明 ①中华民族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祖国统一是爱国主义的永恒主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家国情怀”是对自己国家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文化心理密码”,这体现了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说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故②正确;材料中的中“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这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故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家国情怀,是爱国主义,没体现中华民族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故①与材料无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祖国统一并不是爱国主义的永恒主题,故④ 错误。故选B。 9.当前,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 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内容建设和创新 ④加强互联网传播手段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①②符合题意。 ③: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③错误。 ④: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一批“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时代楷模”的事迹厚重感人,影响深远,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这告诉我们 ①榜样的力量对人的价值观形成起决定作用 ②要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③应从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道德力量 ④先进典型事迹是人们道德素养的核心与标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①选项错误,该观点过于夸大了榜样力量的作用。④选项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时代楷模”的事迹厚重感人,影响深远,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这告诉我们应从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道德力量,要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②③选项符合题意入选。选C。 11.“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发出时代强音,为改革发展的理论指导定调。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我们青年一代就要 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 ③用经典涵养正气、指导实践,提升文化自信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我们青年一代就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③适合题意;②④均是从国家角度分析,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12.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先天就有的,不是随意就可以得到的,也不会自发地产生。怎样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实践。这启示我们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①必须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 ②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 ③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意志和自觉行动 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先天就有的,不是随意就可以得到的,也不会自发地产生。怎样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实践。这启示我们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②③符合题意。 ①: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①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 ④:我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018年6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7年来,成员国之间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今后,中国将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 【答案】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推动上合组织发展既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符合各成员国的利益。 ②上海合作组织提出并践行“上海精神”,符合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践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 ③上海合作组织作为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促进了成员国间的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为维护区域乃至世界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④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适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互利共赢。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题目限定运用国际社会知识作答。解答本题,考生可首先构建国际社会的知识体系,然后结合材料,做到理论与材料有机结合。针对材料成员国之间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考生可从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适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互利共赢、上海合作组织作为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促进了成员国间的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为维护区域乃至世界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考生可从维护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点睛】原因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题型特点 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2.解题方法 对于原因类试题的解答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分析其必然性,也就是分析这样做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步,分析为什么要、为什么能这样做。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答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样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步,联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还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组织答案时,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分层说明。 3.失分警示 原因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既要明确设问主体,如“党”“政府”“公民”等,又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原因,如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好,得分也是往往要打折扣的。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大党,一条小船。1927年嘉兴湖的小小红船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远航,成为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源泉。从深山翠竹中孕育井冈山精神,到雪山草地上熔炼长征精神,从宝塔窑洞中生发延安精神,到“进京赶考”路上锤炼西柏坡精神,从建设时期的干劲豪情,到改革岁月的激情壮志,共产党人的昂扬斗志和革命精神成为支撑民族精气神的主心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解决,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党的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实现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 ,需要将红色火种播进一代代年轻人的心中,鼓起信仰风帆,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伟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激活红色基因,让红船精神绽放时代光芒,用伟大精神去推动伟大实践,使革命精神成为奋进新时代的不竭动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述红船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分析为什么要弘扬红船精神,用伟大的精神去推动伟大实践。 【答案】(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以红船精神为起点和基础,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源泉。红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内容,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复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弘扬红船精神,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精神力量,发挥先进的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的精神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解析】 此题以“红船精神”为背景材料,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述红船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并说明为什么要弘扬红船精神,用伟大的精神去推动伟大的实践。”设置有两个问题,即“简述红船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弘扬红船精神,用伟大的精神去推动伟大的实践。”分别属于反映类试题和原因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属于微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分别对两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于第一个问题,考生要根据民族精神的时代性特征回答出“红船精神”作为革命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发展和丰富即可。对于第二个问题,考生可分别从民族精神的地位、作用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点睛】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重要性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必要性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现状: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共享单车开启城市运营,短短几个月已成为城市街头一号。就在共享单车给市民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各种尴尬:私加车锁让别人没法用、被骗子乱贴二维码、部分车辆遭恶意损坏……诸如此类的不文明用车行为时有发生,既影响了他人的利益,也给中国人的整体形象抹了黑。“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体现为社会的进步状态,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照着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方式,善良、诚信、知礼、守法……都是其应有之义。文明是社会进步的起点,整治不文明行为需要政府部门主导,也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身作则,做文明人。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根除不文明行为。 材料二 “家”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关键点,是一座桥。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训、家风传承的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美德,它是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例如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陈子昂,他的成才与家教密切相关。其父陈敬元,一生不肯入仕。他弥留之际留给儿子的家训是:居家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和平以待人、为官务守廉正、凡事当留余地、恤贫苦乡亲、敬老兼爱幼、富不淫贫不盗。之后的100多年,他的儿子、孙子和重孙,都遵循此家教,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1)结合材料一,谈谈应怎样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传承优良家风在新时代的文化意义。 【答案】(1)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内化为人们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②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 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社会风尚。 ④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贡献意识。 (2)①有利于丰高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传承优良家风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④为培育文明风尚身体力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⑤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共享单车给市民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各种尴尬,传承优良家风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对人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自信、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一,谈谈应怎样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社会风尚;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贡献意识;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说明传承优良家风在新时代的文化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通常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在审题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等知识分析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