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 二轮复习:第十二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课件(42张)(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 二轮复习:第十二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课件(42张)(全国通用)

单元 十二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2018年全国Ⅰ卷,9)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第1题。 考点 1 地域联系方式及区位 【全国卷】 1.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条路段(  )。                   A.车流量大       B.平均坡度大 C.雾霾天多 D.两侧村庄多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区位因素,考查考生根据图文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为了安全,同一高速公路由于路况不同,不同路段限速也不同,即分段限速。影响限速的因素主要有弯道、隧道、上下坡、天气等,该高速公路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车流量相对较小,且四条路段车流量差异不会太明显;图中甲路段和丙路段都是东西向的路线,甲路段为重庆到泸州,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内部,丙路段为遵义到毕节,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内部,两条路段地势起伏相对较小,故甲路段和丙路段相对限速较高。而乙路段和丁路段都是南北向的,主要是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穿行的路线,地势起伏大,坡度大,直接影响交通安全,故平均限速较低。重庆周边地区雾霾天气都较多,但图中甲、丙两段高速公路限速较高,说明雾霾天气不是主要因素,高速公路一般较少经过小的居民点,故与两侧村庄多少无关。 B 答案 解析   (2015年全国Ⅰ卷,4~5)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所示)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2~3题。 2.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经济    C.位置    D.人口 3.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甘德国际机场是北大西洋航线的必经之地,是飞机飞离北美洲飞往欧洲的最后补给点,也是从欧洲飞达北美洲后的第一个补给点,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它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第3题,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的进步,飞机载油量增加,且单位距离油耗减少,飞机携带的燃油足以满足横跨大西洋的需要,不需要中途在甘德国际机场补给,故该机场失去了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C 答案 解析 D 4.[2016年全国Ⅲ卷,36(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 , 乘船沿内格罗河 ( 下图 ) 溯源而上 , 见两岸植被繁茂 , 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 , 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 , 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 , 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 …… 当晚他查阅资料 , 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 , 颜色乌黑 , 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即如何正确解读“很少有桥”,将“很少有桥”的设问细化为“不太需要桥(市场需求)、修桥太难(资金技术条件)、不用桥也可以(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修桥不好(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四个小问题,即可获得答案。 答案 解析 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河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5.[2018年北京卷,36(1)]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方卷】   列举该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任选其一概述分布特点。 海运、铁路、公路、航空。 海运分布特点:沿海分布,靠近城市。 航空分布特点:机场主要分布于北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区,靠近城市。 铁路分布特点:北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区。 公路分布特点:东部平原密集、西部山区稀疏。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考查考生根据图文信息归纳和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结合图例可知,该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海运、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分布特点任选其中一个运输方式进行回答即可。如公路整体分布不均,主要是受到地形的影响,导致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答案 解析 6.(2018年海南卷,22)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交通线路和聚落的影响,考查考生对地理问题的分析能力及诊断能力。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的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的主要交通线基本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及水文、地质灾害等方面。 答案 解析 7.(2017年天津卷,14)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甲 京津冀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 (1)结合图甲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 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密度的因素。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多,区域之间的联系越多,对交通的需求量越大;而且,经济越发达,区域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力量越雄厚,交通建设和技术条件越有保障;且从图示来看,津、京两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货物的中转量大,交通压力大,因此该区域的交通密度较大。 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建设的主要因素。从图示来看,从唐山到承德需要穿越山地,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大。第(3)题,主要考查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根据题干可知,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承德旅游资源丰富,通过旅游服务功能的提升,能够带动该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进而能够促进区域的就业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旅游业的发展也能够提高人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从而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 答案 解析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图甲所示信息说明原因。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 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 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2017年江苏卷,11~12)“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 8.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2000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11年 9.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解析】第8题,“‘绿色出行’新理念”指提倡骑自行车和乘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石化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读图可知,自行车出行比例从1986年到2011年逐步下降,2011年后开始回升,公共交通也是在2011年后明显上升,小汽车出行比例则在2011年后快速下降,所以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始于2011年。第9题,市民出行方式发生变化,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比重上升,汽车比例减少,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但不会扩大城市地域范围,也没有改变城市服务功能,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没有产生影响。 D 答案 解析 B 10.(2016年天津卷,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自然环境的恶化;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 【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从地理角度可推测衰落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恶化,水草被破坏;沿线古文明中心衰落,缺少物质补给。第(2)题,由题干可分析出地域联系的发展趋势为网络化、综合化、多样化、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等。第(3)题,据题干可知“我国西部一些城市……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故为应对这种变化,应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 解析 (2)由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光缆信息传输等组成的新“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 (3)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答出2点即可) 网络化;综合化(立体化;多样化);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答出3点即可) 考点 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全国卷】 1.(2018年全国Ⅰ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埃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答案 解析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中国、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开通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与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相比,)大大缩减产品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其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 (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俄罗斯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 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 第(1)题,港口是新建的,对本项目的价值是解决高纬度海域海洋运输轮船停靠的问题,从材料可知该项目的原料模块体积大,重量大,需通过海运,运输量巨大,配建港口能够保证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项目建成后,依托港口将天然气产品向目标市场运送,可以获得长期且稳定的经济收益。对于周围区域的发展来说,港口可以扩大联系,原本落后、开发程度低的区域有了发展契机,海上经济活动可以以此为基地加强联系;另一方面,读图可知陆上区域有鄂毕河,联系范围广,港口靠近河口,可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第(2)题,由材料可知,模块化施工方式指“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再进一步分析这样做的目的,项目是有工期时间限制的,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可以同时开工,这样就可以缩短工期;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了施工量,能够避免因当地气温低、能源不足等条件限制影响施工,减少现场施工的时间和降低施工难度。第(3)题,市场竞争力需要先明确市场在哪里,再分析比较优势。据材料可知,该项目的市场在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市场距离较远;传统运输需要走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相比之下,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输距离近,可以节约时间和运输成本,产品的市场价格就会降低,同类产品的比较优势明显。第(4)题,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是开发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俄罗斯具有资源优势和开发的技术优势,材料中提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建了85%模块的建造,这表明我国制造业强。另外,相比较而言,我国资金、运输能力、市场等也有优势。 2.(2015年全国Ⅱ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 路网特点:线路较少(密度较低);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作用: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 答案 解析 (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 (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答案合理即可) 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 (4)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 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 本题主要考查尼日利亚的铁路运输特点、布局及建设的相关知识。第(1)题,交通运输网的特点一般从交通网的密集程度和连接的地区进行回答。读图可知,尼日利亚的铁路路网线路较少,密度较低,主要连接了内陆和沿海港口。尼日利亚的经济以农矿业为主,修建铁路可以便于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第(2)题,读图可知,尼日利亚拟建的沿海铁路几乎与海岸线平行,自东向西,横贯沿海地区,连接两条通往内陆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第(3)题,读图中经纬网可知,尼日利亚沿海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在此气候条件下进行铁路建设,主要是预防中暑、晒伤、食物中毒、蚊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和瘴气等问题。第(4)题,主要考查铁路建设涉及的工业部门。涉及铁路建设的工业部门主要包括钢铁工业、机械制造、机车制造,另外还有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机车制造有关的工业部门。 3.(2016年江苏卷,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方卷】 材料一 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苏北振兴步伐,2016年5月,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若干政策意见》。 材料二 随着江苏省沿海高铁(①)、连淮扬镇高铁(②)、徐宿淮盐高铁(③)等开工建设,各省辖市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下图为江苏已有铁路与规划在建铁路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与规划建成后的铁路网相比,江苏省现有铁路网存在的明显不足是         、 , 这种不足对江苏省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  答案 解析 (2)规划在建铁路中部分路段沿京杭大运河延伸的有      (填序号)。淮安—盐城段和淮安—扬州段高铁工程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有        、        。  (3)规划在建的高速铁路网建成之后,淮安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   。  (4)新的铁路网对苏北振兴有哪些积极意义? 促进苏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高苏北产业发展水平,促进苏北与苏中、苏南生产要素的交流,促进南北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江苏省现有高铁线数量少,标准低,且分布多集中在京沪沿线,布局不合理。第(2)题,图中在建铁路②线沿京杭运河延伸;淮安—盐城段和淮安—扬州段均穿越湿地,地势低洼,河网密布,且地质条件较差。第(3)题,高速铁路网建成后,淮安将成为新的交通枢纽,与长三角的联系将更加密切。第(4)题,新铁路网建设将带动苏北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与苏中、苏南的交流与合作,缩小区域差异。 ② 部分铁路标准低 路基地质条件较差 地势低洼,河网密布 制约江苏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 密切了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 多条铁路交会,将成为江苏中部新的交通枢纽 布局不合理 4.[2016年北京卷,41(1)]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对马赛进行了刻画,下图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貌图。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读图,回答问题。   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 【解析】港口的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自然条件包括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和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经济腹地、城市依托等方面。 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口;腹地广阔。 答案 解析 高频考点 命题特点 备考启示 地域联系方式及区位 给出特定的货物,考查适宜的运输方式;给出特定区域或运输方式,进行运输方式比较,分析区位条件 以重大的交通运输技术或交通运输方式发展为背景,以区域为载体,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对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突出区域自然、人文环境与交通运输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列举某一小尺度区域内的交通变化案例,考查该变化对聚落、商业网点、甚至整个区域的影响 1.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1)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考点 1 地域联系方式及区位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高 水路运输 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 , 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 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 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 , 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 , 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 , 连续性强 , 管理方便 设备投资大 , 灵活性最差   (2)发展趋势: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3)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①原则:多、快、好、省。 ②图解: 【解题技法】  优选方法确定运输方式 根据货运的急需程度,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来确定运输方式。   2.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 (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①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图解 ②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 , 施工难度小 , 工程量小 , 工程造价低 山丘地区地势起伏大 , 施工难度和工程量大 , 造价高 ; 山区“之”字形线路营运里程长、成本高 地质 稳定地质可降低施工难度 , 保障运营安全 断层及地质灾害多发区 , 技术要求高 , 施工难度大 水文 河网稀疏的地区 , 桥涵长度小 , 利于施工 , 造价低 在沼泽地、冻土层及河网稠密区建设交通线 , 技术要求高 , 桥涵长度大 , 造价高 气候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 ; 酷热的干旱区 , 多雨的湿润区 , 跨海大桥建设中复杂的海洋气象条件及气象灾害等均不利于线路建设   ③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线的影响 ④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原则 交通选线要遵循“低、高、大、小”的原则。即成本要低,安全性要高,经济效益要大,环境破坏要小。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经济发达地区 : 一方面为线路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 ; 另一方面稠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可加强区间联系 , 加快客货流通 , 促进经济发展。经济落后地区 : 建设交通线可促进资源 ( 矿产资源、旅游资源 ) 开发 ,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直达国道、铁路距离短 , 节省运营时间 , 提高运营效率 ; 地方性线路通过居民点多 , 运量大 , 运营效益高 社会因素 一方面 , 先进科技为线路建设提供保障 ; 另一方面 , 交通运输线建设可促进就业 , 缓解就业压力 , 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 , 加强民族团结 , 巩固国防 , 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环境因素 为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 , 交通线应尽量与之避开 ; 过境线路不要穿过城区 , 以减少对市区造成的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比较项目 比较内容 建设成本 包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搬迁成本等 路线长短 包括原有线路、建设距离等 沿线村镇 包括沿线村镇数量多少、规模大小、人口多少等 施工难度 地势起伏、桥涵多少、高寒缺氧、风雪、冻土等 沿线灾害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占用耕地 占用良田多少 生态影响 对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影响等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 站点类型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水域条件要利于航行、停泊 ; 筑港条件影响港口的规划建设 : 平原地形利于港口各设施布置 , 但航道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 , 但要求地势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因素 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影响港口兴衰 ; 城市为港口建设提供人和财物的支持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 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要求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 , 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 ; 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 , 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相连 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相连 地势开阔平坦 , 坡度适当 ; 低云、雾和暴雨较少 ; 风速较小 , 地势较高 , 地质条件较好 ; 远离城市   下图示意运距在500千米以上时,铁路、公路、水运及航空四种交通运输方式在运量、速度和运费方面的优劣程度。某一要素的圆圈越大表明这一要素越优越。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Ⅰ~Ⅳ所表示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 A.铁路、公路、水运、空运 B.水运、铁路、公路、空运 C.铁路、水运、公路、空运 D.水运、公路、铁路、空运 2.下列关于这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速度快,运输效率高,但运量小,技术要求高 B.Ⅱ运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慢,灵活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C.Ⅲ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D.Ⅳ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某一要素的圆圈越大表明这一要素越优越。据图可知,图中Ⅰ~Ⅳ所表示的运输方式占有优势的要素分别是运费、运量、速度、速度,运费最低的是水运;运费、运量、速度都有优势的是铁路;速度有些优势,机动灵活,但运量、运费没有优势,可能是公路运输;速度占明显优势的是空运。第2题,这四种交通运输方式中,Ⅰ速度慢,运输效率低,但运量大,技术要求较低;Ⅱ运量大,成本低,速度较快,灵活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Ⅲ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Ⅳ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小,速度快。 B C 答案 解析     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拉萨到日喀则铁路)于2014年8月16日正式通车运行,该铁路顺雅鲁藏布江穿越近90千米的峡谷区,沿线多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且铁路全线桥梁和隧道多。读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日喀则段示意图,回答3~4题。 3.拉日铁路走向选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耕地 4.拉日铁路线桥梁和隧道的比重较大,原因是(  )。 ①地质地形条件复杂 ②节约耕地 ③避让保护区 ④避免干扰聚落和其他交通线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拉日铁路走向多沿着地势相对平坦的河谷,受地形的影响较大。第4题,根据材料,拉日铁路“穿越近90千米的峡谷区,沿线多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可知,拉日铁路经过的地区地质地形条件复杂,保护区较多,导致其桥梁和隧道的比重较大。 C A 答案 解析   1.交通运输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聚落分布与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的变化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及其发展速度 考点 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的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如下图所示:   【知识拓展】 城市大型超市或批发市场区位及其形成原因 (1)区位:大型超市或批发市场出现在城市的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2)原因 ①郊区环路或高速公路附近交通运输便利; ②城市中心商务区建筑物密集、道路狭窄,汽车通行能力受限,驾车购物不便; ③郊区城市化,人口、企业向城市郊区集聚; ④城郊地区土地价格较低。     随着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不断向郊区延伸,高速公路出入口、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随着集聚区规模的扩大,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又称边缘城市。下图示意美国某边缘城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生产用地 B.居住用地 C.办公用地 D.零售业用地 6.图示边缘城市(  )。 A.人口的昼夜流动性大 B.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 C.空间上和中心城市相接 D.建筑物的密度比中心城市大 【解析】第5题,高速公路具有相对封闭的特点,在高速公路上不能像在普通公路上那样自由出入,所以车上需要配备一些日常用品,由此可推断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零售业用地。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边缘城市主要是在零售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后具备城市功能,所以该边缘城市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 D B 答案 解析 40 方法 水路交通发展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解题技巧 第一步:确定水路交通特点,包括航道形态、交通工具、地域的地形特征等。 第二步:由水路交通特点,分析推断城市形态特征。 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下图示意某地理研究小组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出的地理事物分布图层。读图,回答1~2题。 1.为了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最需要研究的叠加图层包括(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丙 2.①②两居民区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较平坦 B.河流交汇处 C.公路运输较便利 D.人口较稠密 【解析】 第1题,商业网点一般布局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方,丙图层示意交通分布,丁图层示意人口分布,与人口和交通相关的是商业布局。第2题,把河流、地形和公路三个图层叠加在居民区的图层上可以发现,图中居民区大都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①②两居民区位于河流交汇处,具有水运和供水优势;②居民区并不沿公路分布,故公路运输并不便利;无法判断人口分布状况。 答案 解析 C B 延时符 谢 谢 观 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