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专题二十二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专题二十二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必备知识】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知识框架】 【知识整合】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1.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3.①“另起炉灶”含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③“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1.提出 1953 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 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和缅甸,两国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实践: ①1954 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 ②1955 年的万隆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4.意义: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因为它是在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前提下提出的,既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莫定了基础。 ②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5.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成就: 1949.10—1950.10 与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交 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1953 年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4 年 参加日内瓦会议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 1955 年 参加万隆会议 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极力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 ②20 世纪 70 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过程 1971 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的优势通过了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23 国提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驱逐台湾代表的提案,宣布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 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是美国孤立封锁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表明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国际社会对新中国普遍认同; ③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享有较大的发言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我国同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三.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1.过程: ① 1971 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② 1972 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系的重大突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 1978 年,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 ④ 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 2.意义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促进了中国外交的发展,许多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西方国家对中国长达20 多年的封锁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二).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过程:1972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4.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①提出和平与发展战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 ②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具体表现为实行不结盟政策;(就是中国不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因为我们总结了历史经验,结盟就会在某种程度受制于别人,就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另一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如果中国同任何国家结盟,就可能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不利于世界形势的稳定。) ③重视发展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④积极开展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立和平的周边环境 ⑤坚持长期对外开放政策 四.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 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 ①谋求国际热点地区问题的公正解决; ②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③推动裁军; ④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的席位; 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 ㈡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重视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3.加强与欧盟的关系 4.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组建上海合作组织(2001 年,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共同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方面做出了贡献) 5.中国外交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6.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加强交流与合作。 主要史实: ①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促进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健康发展。1993 年,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中国第一次成功地在上海举办了高级别大型国际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倡议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③与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与欧盟各国关系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中法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1998年亚欧会议期间,中国与欧盟领导人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④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与发展: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上海五国机制”; 7.2001年,中、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首脑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在2001年的上海峰会上,由中国倡导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2003年,举行了首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8.模式: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9.意义:有利于维护中亚和平;对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