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66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66张)

历 史 大二轮复习 衡中学案 第二部分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 Ⅰ 、必考内容 二、近代中国 专题十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向分析 网络构建 知识重构 热点素养 专题训练 考 向 分 析 考纲展示 考情解读 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4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5 .大众传媒的发展 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对近代中国的经济考查较多,所占分值较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在题型上,兼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形式,难度相对较大。命题集中在经济结构的变化、民族工业的发展等方面 网 络 构 建 知 识 重 构 关键词: 自然经济解体、官办经济、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 ( 民族工业 ) 、近代化 1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 原因 ①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外国商品冲击。 ② 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中国农业经济中的 ___________ 成分减少。 ③ 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 (2) 表现: ①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强; ② ______________ 的分离。 考点一 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 自给 “耕”与“织” (3) 影响 ① 中国被迫卷入 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动摇了 ___________ 的基础。 ③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近代 ________________ 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 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封建统治 民族资本主义 2 . 近代中国主要的经济形式 (1) 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后不断瓦解,但在整个近代社会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 (2) 官办经济:包括近代前期的 ___________ 企业和近代后期的 _________________ 。前者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后者是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庸,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3) 资本主义经济:包括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经济势力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洋务 官僚资本主义 3 . 洋务运动 (19 世纪 60—90 年代 ) (1) 含义: 19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末,洋务派为挽救清朝封建统治而仿造西方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科技而创办近代企业。 (2) 目的:利用西方 ___________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 指导思想: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4) 性质 ① 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 ___________ 性企业。 ② 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 先进技术 封建 (5) 内容 类别 旗号 活动 军事工业 自强 创办 _______________ 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 民用工业 求富 兴办轮船招商局、 ___________ 煤矿、 ___________ 铁厂、湖北织布局 筹划海防 — 初步建成北洋、 ___________ 和福建三支海军 培养人才 — 兴办京师同文馆,培养军事、翻译和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安庆内军械 开平 汉阳 南洋 (6) 影响 ① 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 ___________ 的发展。 ②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展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 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 ________________ 。 ④ 是中国 ___________ 的开端。 资本主义 封建自然经济 近代化 【 规律认识 】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认识 (1)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 (2)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劳动力、必要的财富积累,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 (3) 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逐步沦为资本主义附庸的过程。 多角度审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 .知识角度 (1) 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在中国近代仍占主导地位。 (2) 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变为自然经济、外资在华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 近代企业主要是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 . 史观角度 (1) 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 (2) 从文明史观看,则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渗透、融合的产物。 (3) 从近代化史观看,则是近代中国经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开始。 〔 跟踪训练 〕 1 . (2018· 梅州 5 月模拟 )1871 年时,湖南、湖北的茶叶种植面积,较 10 年前增加了 50% ,有些地方以种茶取代种植其他作物,如平江 “ 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 ” ;浏阳地区 “ 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 ”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列强侵略的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 B .两湖地区的茶叶种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出口获利多 D .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 【 解析 】   材料中的 “ 有些地方以种茶取代种植其他作物 ” ,是因为茶叶出口受到西方欢迎,出口农产品获利较多,从而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答案为 C 项; A 、 B 两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D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只针对种茶面积的扩大,排除。 2 . (2018· 新乡三模 )1873 年,船政大臣沈葆桢改变福建船政局的经营方针,增加其商业性,将部分军舰改造为商船,这一计划得到总理衙门的同意并实施。这一举措旨在 (    ) A .使军事建设服务于社会经济 B .增强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的能力 C .缓解生产经营费用不足的局面 D .推动军事工业向民用工业转型 【 解析 】   材料 “ 改变福建船政局的经营方针,增加其商业性,将部分军舰改造为商船 ” 是要缓解生产经营费用不足的局面,故选 C 项;材料是 “ 部分军舰改造为商船 ” ,可见以上举措并非军事建设服务于社会经济,排除 A 项;材料的做法反而削弱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的能力,排除 B 项;材料的旨意不是推动军事工业向民用工业转型,排除 D 项。 C 关键词: 民族资本主义、资本输出、实业救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通货膨胀、官僚资本主义 1 .诞生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南沿海 ) (1) 原因: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___________ 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___________ 的进一步解体。 (2) 代表企业:上海 _____________ 、广东南海 __________________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3) 评价:改变了中国的 ___________ 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考点二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外商企业 自然经济 发昌机器厂 继昌隆缫丝厂 经济结构 2 . 初步发展 (19 世纪末 ) (1) 原因:列强对华 ___________ 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 ___________ 的限制; ___________ 思潮的推动。 (2) 表现:商办企业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 影响:为维新变法和 ___________ 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资本输出 民间设厂 “实业救国” 辛亥革命 3 . 短暂春天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1) 背景 ① 民国的建立及其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② 民族资产阶级受 “ 实业救国 ” 思潮的影响投身实业。 ③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 ___________ 运动的推动。 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___________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 反帝爱国 欧洲列强 (2) 表现 ① 1912—1919 年, ________ 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② 代表人物有 ___________ 、荣宗敬、荣德生等。 (3) 结果: _________________ 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整个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4) 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 _____________ 革命阶段的到来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纺织 张謇 第一次世界大战 新民主主义 4 . 较快发展 (1927—1936 年 ) (1) 原因: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并开展 “ ___________________ ”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 表现: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橡胶等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3) 影响: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5 . 日益萎缩 (1937—1945 年 ) (1) 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 (2) 表现:沦陷区大量企业被日军毁灭或吞并;国统区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3) 影响:内迁的民族工业为 ___________ 胜利提供了物质支持。 6 . 陷入绝境 (1945—1949 年 ) (1) 原因: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民政府的恶性 ___________ 政策和繁重的捐税盘剥;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2) 表现:工厂、矿山、店铺等纷纷倒闭。 (3) 影响:使民族资产阶级认清了国民党政权的反动面目,民族资产阶级与国民党决裂,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胜利作出贡献。 抗战 通货膨胀 新民主主义革命 【 规律认识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及曲折发展的启示 (1) 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的表现 ① 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 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 ③ 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 (2) 启示 ① 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 ② 善于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 ③ 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 ④ 提供充足的资金,以科技为先导。 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 促进因素 ① 列强侵略: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② 政府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 “ 新政 ” 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 实业救国 ”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 “ 实业救国 ” 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 民族精神: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⑤ 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 (2) 阻碍因素 ①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 自身因素: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 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 跟踪训练 〕 3 . (2018· 河南普通高中毕业班 4 月高考适应性考试 ) 一战期间列强对华输出棉纱量持续减少,而日本却迅速增加,开始超过英国,跃居首位。这反映了 (    ) A .列强均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 .日本的经济实力已超过英国 C .日本乘机扩大对华经济侵略 D .日本在侵华中始终获利最大 【 解析 】   根据所学一战期间放松对中国侵略的不是所有列强,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虽然被美德超过但经济实力仍位居日本之上,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一战期间由于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侵略,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故 C 项正确;根据材料只能得出一战期间日本侵华占据优势,但无法得出始终获利最大,故 D 项错误。 C 4 . (2018· 辽宁联考 )1937 年 7 月后东部大量工厂内迁,西部地区根据地理条件就地办起很多厂矿,如广西有色金属、甘肃玉门油田,时任资源调查委员会主任翁文灏先生所说 “ 今日正应利用抗战机会,充分开发西南及西北各省 ” ,并自行设计和仿造一些机器设备,成立很多研究室和实验工厂。材料中措施反映了 (    ) A .官僚资本迅速扩张 B .民族经济深受打击 C .战略资源有所保障 D .工业布局合理调整 【 解析 】   材料里体现不出官僚资本,故 A 项错误; 因为战事所以工厂内迁,但不能说工业布局 “ 合理调整 ” ,故 D 项错误;材料里没有体现民族经济遭受打击与否的内容,故 B 项错误; 西部地区有许多资源可以开发,如有色金属、石油等,为抗战提供了战略资源,故 C 项正确。 C 关键词: 中山装、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安居工程、报刊、电影、电视、互联网 1 .变迁的原因 (1) 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冲击。 (2) 政府 ( 如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新中国 ) 、重大政治文化运动 ( 如维新变法、 ___________ 、新文化运动 ) 的推动。 (3) 西方民主、平等的民主思潮的传播。 (4) 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5) 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 考点三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辛亥革命 2 . 变迁的表现 项目 表现 物质生活 ( 衣食住 ) 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民国时期 ___________ 流行,新中国成立初期服饰受政治的影响较大;鸦片战争后,西餐和西式住宅出现;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倡导 “ 菜篮子工程 ” ,城镇启动 “ ___________ ” 社会习俗 戊戌变法主张 ___________ ,废止缠足;婚俗从包办婚姻到自由恋爱,丧俗从土葬到火葬;民国时期开展剪辫、放足运动 交通工具 19 世纪 60 年代轮船出现; 19 世纪末铁路运输发展; 20 世纪 20 年代民航事业起步;新中国成立以来,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 中山装 安居工程 断发易服 项目 表现 通信工具 1877 年有线电报传入中国; 1882 年电话出现; 1906 年无线电报出现; 21 世纪手机用户激增 大众传媒 1873 年中国人开始自办报刊; 20 世纪 20 年代广播开始出现于中国; 1905 年中国第一部电影 《 ___________ 》 诞生; 1958 年中国第一家电视台诞生; 1993 年互联网在中国接通,目前用户总数已达世界前列 定军山 3 . 变迁的影响 (1) 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 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 (3) 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 总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 规律认识 】 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征规律 (1) 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 (2) 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 (3) 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步融合,但中国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 (4) 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影响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因素 (1) 从政治上看,有外在影响和内在巨变两方面的原因 ① 外在原因:鸦片战争使国门大开,西方工业文明传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主动地融入世界,引起社会生活的极大变化。 ② 内部原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对社会生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 从生产力角度上看,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① 火车、电灯、有线无线电报、电话、电影、电视等高科技成果,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 ② 汽车、火车、轮船的普及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活动的范围。 ③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生物工程、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等几个最主要的高科技领域都有所突破,这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3) 从思想启蒙和思想革命角度上看,欧洲的启蒙运动、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对人们的思想解放,对人的思想观念、衣食住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跟踪训练 〕 5 . (2017· 北京 ·15) 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下表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 (    ) A .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 B .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 C .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 D .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 谜面 谜底 生涯在镜中 照相处 海军 浜 成汤国旗 商标 为他人作寄书邮 达尔文 唐顺宗传位太子 立宪 A 【 解析 】   分析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谜底的 “ 照相处 ” 说明受到了西方器物的影响, “ 浜 ” 说明受到了西方军事的影响, “ 商标 ” 说明受到了西方经济的影响, “ 达尔文 ” 说明受到了西方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 “ 立宪 ” 说明受到了西方政治的影响,这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故 A 项正确; B 项中 “ 仅停留在器物层面 ” 的说法不正确,排除; C 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 D 项说法夸大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排除。 6 . (2018· 临朐 )1918 年夏,上海市议员江确生致函江苏省公署: “ 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时下衣服,实为不成体统,不堪寓目者。女衫手臂则露出 1 尺左右,女裤则吊高至 1 尺有余,及至暑天,内则穿衣粉红洋纱背心,而外罩以有眼纱之纱衫,几至肌肉尽露。 ” 这表明当时的上海 (    ) A .道德沦丧世风日下 B .政府禁止服饰西化 C .西方服饰普遍盛行 D .东西观念存在冲突 D 【 解析 】   根据所学可知,对于这位议员来说当时流行的这种妇女衣服确实是 “ 道德沦丧世风日下 ” 了,但首先从材料中只能看出这是他个人或者当时部分人的观点,其次不能因为妇女衣服这一方面的问题就推断出上海整个城市已经道德败坏了,故 A 项错误;材料只是某位议员个人的观点,并不能得出政府进行了禁止,故 B 项错误; “ 普遍 ” 一词从材料中无法看出,材料只能体现妇女中流行的某种服饰,故 C 项错误;从 “ 实为不成体统、不堪寓目者 ” 等字眼可以看出,材料想要体现的是东西观念在服饰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冲突,故 D 项正确。 热 点 素 养 一、考查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考查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素养,考查发现问题的能力及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017· 全国卷 Ⅰ ·28)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 20 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 1 钱。这一举措 (    ) A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A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社会环境及清王朝的政策调整,旨在考查考生史料分析的能力。清政府批准李鸿章的减税请求,这有利于增强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A 项正确;材料强调清政府减少对开平煤矿所产之煤的征税,这减轻了开平煤矿的负担,而不是加强了管理, B 项错误,排除;列强并未控制中国的煤矿业, C 项错误,排除;材料中的开平煤矿不能等同于中国的煤矿业,排除 D 项。 (2017· 全国卷 Ⅱ ·28)1879 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 “ 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 ” ;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 “ 协造 ” 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    ) A .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 “ 协造 ” 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 .军用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 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B 【 解析 】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 1879 年以前,各省所用福州船政局所造船只的费用都由福州船政局承担,之后则变为用船一方拨付材料费,这种 “ 协造 ” 方式可以减轻福州船政局的经济负担,缓解其经费压力, B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福州船政局转为商办, A 项错误;材料信息中用船方是政府,并未体现市场化, C 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近代造船业的经费困难,而不是走出困境, D 项错误。   (2018· 江苏 ·6) 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 “ 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 ” 。这表明,洋务企业 (    ) A .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 .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 .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 .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 解析 】   材料信息 “ 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 ” 说明洋务企业管理极为不完善,故 A 项错误; “ 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 ” 说明洋务企业过渡依赖西方技术,故 B 项正确;洋务企业是中国人采用机器生产经营的近代企业,故 C 项错误; “ 有些洋匠不懂技术 ” 不代表所有洋匠都为外行,故 D 项错误。 B   (2018· 全国卷 Ⅱ ·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9 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 “ 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 ” 。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 200 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 1949 年后收归国有。 —— 摘编自陈真等编 《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 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 【 答案 】 略 【 解析 】   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 “ 发现历史问题 —— 独立提出观点 —— 论证历史观点 ” 的能力,还考查考生准确而有逻辑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也是近几年考纲特别关注的地方。首先,考生要阅读材料,根据对材料的自我解读,发现和提取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启示,注意启示应该表达成要怎样或者该怎样的形式,例如:现代化发展要适合国情,不可盲目照搬别国经验;现代化要注意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现代化发展要因地制宜;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科技创新;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化发展会经历曲折;现代化是在曲折性中不断发展的;等等。然后再调动和运用所学过的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用具体的史实 ( 可以是正反两方面的史实 ) 来说明论证所提出的启示。 二、考查近代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社会生活的影响,考查唯物史观经济对文化、生活的决定作用。   (2017· 全国卷 Ⅰ ·29)1904 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9 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 1883 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 78% ,直隶亦有 172 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 351 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 .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A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及其地理分布特点,旨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中留日学生区域分布的不平衡表现在长江流域省份与东南沿海省份明显高于内地省份,这一状况与当时中国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有关, A 项正确; B 项 “ 革命运动 ”“ 高涨 ” 与材料信息 “ 1904 年 ” 不符,当时清政府正在推行改革,革命运动并不 “ 高涨 ” ,排除;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并未变化, C 项错误,排除;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与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没有直接关系, D 项错误,排除。   (2017· 全国卷 Ⅱ ·29)1913 年, 《 申报 》 登载的 “ 艾罗补脑汁 ” 广告称: “ 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 ” 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 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 .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 .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B 【 解析 】   本题考查社会生活的变迁,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信息 “ 先得谋补脑 ”“ 产品 …… 十分畅销 ” 可知,当时追求新思想成为一种时尚, B 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兴起于 1915 年, A 项与材料时间不符; “ 成为国民共识 ” 说法绝对, C 项错误;材料仅提及广告对产品销售的影响,无法得出 D 项。   (2017· 全国卷 Ⅲ ·28)1897 年,有人指出: “ 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 ”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D 【 解析 】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 “ 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 ”“ 天津亦有小轮 ” 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兴办实业,这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兴办实业限制的结果,故 D 正确;维新变法运动正式开始于 1898 年,与题干时间 “ 1897 年 ” 不符, A 项错误,排除; B 项是洋务运动时期的特点,与材料不符,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大肆对华资本输出, C 项错误。 三、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考查社会史观。   (2017· 全国卷 Ⅲ ·29)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 A .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 .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 .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 .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B 【 解析 】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婚礼仪式上既有传统的 “ 喜字纱灯 ” ,又有 “ 钢琴曲 ”“ 白纱 ” ,这体现了中西习俗的融合,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婚礼仪式,并未涉及婚姻自主和新郎新娘的出身信息,排除 A 、 C 两项;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体现的是政府的引导,并非主导, D 项错误。   (2018· 江苏 ·7) 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 《 海上第一名园 》 ,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    ) A .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 .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 .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 .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D 【 解析 】   《 海上第一名园 》 明显是写实的风俗画,不是以形求神的文人画,故 A 项错误;清末追求时尚还未成为国民共识,故 B 项错误;由图中的路灯和电线可知,此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最新的交通工具是汽车,而年画中并没有,故 C 项错误;年画中张园建筑风格偏向西化,与传统风格合为一体,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场景,有马车、有人力车,有礼帽、马褂、路灯、电线等,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故 D 项正确。 专 题 训 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