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4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二十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北京22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年级 生物学科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在内环境中的物质有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血浆蛋白、激素等;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有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等。 【详解】内环境包括组织液、淋巴和血浆,①正确;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②错误;葡萄糖、CO2和胰岛素都可以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正确;突触小泡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④错误。因此,以上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③,故选A。 2. 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 D. 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稳态的有关内容。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不会生稳态失调疾病,但有可能患遗传病等,C错。故本题选C。 3.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 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构成的缓冲体系 C.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增强,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形成减少;反之,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减弱,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形成增多,排尿增多。 【详解】 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减弱,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A错误;内环境缓冲体系主要由H2CO3和Na2CO3构成,B错误;细胞代谢在细胞内进行,内环境是细胞外液,C错误;内环境的变化,机体进行调节通过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完成,D正确。 4.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 A. 浆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B淋巴细胞 D. 效应T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体内接触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效应T细胞。故D正确。 故选D。 5.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 BC段下降的原因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 AB段由于缺氧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 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使乳酸含量增加;BC段下降是由于乳酸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2)转化为其他物质。 【详解】A、AB段上升是由于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所致,A错误;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能运输更多的氧气,B正确; C、AB段上升是由于此段时间内人体的无氧呼吸加强所致,而不是只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 D、在BC段,乳酸与NaHCO3反应,D错误。 故选:B。 6.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 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 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 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 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可以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单向传递。 【详解】刺激一个神经元会引起后一个神经元的兴奋,说明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给予某种药物后,神经冲动被阻断,因为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量不变,故AD错误;若该药物与神经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则会引起下个神经元的兴奋,C错误;很可能是该药物破坏了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的受体,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不能兴奋,B正确。故选B。 7.如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 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 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 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存在反馈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方式①是人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进行信息传递;方式②是下丘脑- 垂体分泌激素进行信息传递;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传递速度慢,存在反馈调节;方式③是神经调节,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 【详解】A、从图示看出:方式①和②都经过血液循环,因此传输速度缓慢,而方式③只经过神经纤维,通过电信号进行传递,因此速度很快,A正确;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要经过突触,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的液体是组织液,B错误; C、体温调节涉及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①和②属于体液调节,③属于神经调节,C正确; D、方式①②属于激素调节,其调节方式存在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B。 8.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A. 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 B. 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3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 C. 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 D. 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答案】B 【解析】 兴奋在突触处以神经递质传递信号,所以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A正确;由于c处表示抑制,b处表示兴奋,所以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3处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B错误;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完成人体膝跳反射,C正确;由于反射弧中突触的存在,所以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D正确. 【考点定位】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9.当人处于高温炎热的环境中时,不会发生的是( ) A. 温觉感受器兴奋性增强 B. 皮肤血流量增加 C. 血浆渗透压维持稳定 D.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应是温觉感受器兴奋,A正确;人处于炎热环境时,皮肤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多,B正确;正常情况下,内环境中的血浆渗透压维持稳定,C正确;处于炎热环境时,散热增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掌握程度,比较简单.考生要能够识记体温调节中枢;区分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以及区分识记寒冷调节和炎热条件下调节方式的区别。 10.夏季,健康人从炎热环境进入低温空调房间后,会引起 A. 大脑皮层冷觉感受器兴奋 B. 皮肤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 C.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D. 垂体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体温调节等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健康人从炎热环境进入低温空调房间后,即受到低温的刺激,会引起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A错误;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的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C正确;体温调节中枢对传来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将兴奋通过有关的传出神经传到皮肤毛细血管等效应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B错误;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下丘脑,促进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D错误。 【点睛】理清体温调节的机理,形成知识网络。 11. 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 B. 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 C. 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 D. 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前角灰质,轴突一直到大腿前方的肌肉,A正确;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而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神经后角神经根,每个神经元接受传入轴突,并至少发出以下3种树突,和运动神经元直接、通过中间神经元再和运动神经元、还有就是和上行神经元传输到大脑,B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作用于后膜后会迅速被酶分解,C错误;核糖体是蛋白质(或多肽)合成的场所,分泌蛋白类(或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D正确。故选:C。 12.DNA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中一段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终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以下关于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疫苗能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DNA作为抗原物质 B. 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后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将变长 C. DNA疫苗在人体内直接表达为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D. 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知,该疫苗是由基因制成的,基因的表达产物属于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判断选项。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基因本身不是抗原,基因的表达的产物才是抗原,A错误; 该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后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B错误;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疫苗基因的表达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属于抗原,C错误; 该疫苗的本质是基因,抗原是基因表达的产物,所以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体液免疫调节的过程和基因、蛋白质和抗原之间的关系,明确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属于免疫调节过程中的抗原。 13.科学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应用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检测其效果,将未感染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分为A、B两组,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B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 B. B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控制产生抗H5N1型病毒抗体的基因 C. A组小鸡存活是H5N1型疫苗和有关淋巴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 D. A组小鸡存活最可能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给A组小鸡注射H5N1 型疫苗,相当于抗原,引起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详解】A、B组小鸡注射H5N1型病毒,因为体内没有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全部死亡,A正确; B、淋巴细胞中产生某种抗体的基因始终是存在的,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错误; C、给A组健康小鸡注射H5N1型疫苗,A组小鸡的体内可产生一定量的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和少量的记忆细胞;当H5N1型病毒再次进入A组小鸡体内,这些抗体和少量的记忆细胞最终会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H5N1型病毒)清除, C正确; D、A组小鸡存活最可能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免疫预防、特异性免疫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识记二次免疫的基本内容。 14.下图是表示机体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抗原刺激机体后,先产生抗体后进行细胞免疫 B. 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 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D. 若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引发的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抗原刺激机体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同时进行,A错误; B、浆细胞由于要形成分泌蛋白——抗体,所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更多,B正确; C、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C正确; 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进而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因此引发的二次免疫应答比初次免疫应答反应快且强,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15.下图1、2为实验的初始状态,以下关于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和图2的实验结果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而图3则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B. 图1的实验结果A、B都不弯曲,但原因不相同 C. 图2中的实验结果是放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N的不弯曲 D. 图3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 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琼脂能让生长素通过,而玻璃片不能。 【详解】A、图1和图2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而图3说明靠外侧生长素浓度大,植物生长快,不是体现两重性,A错误; B、图1中A由于玻璃片的阻挡作用,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植物不生长不弯曲;而B由于尖端遮光,植物直立生长,不弯曲,所以它们不弯曲的原理不相同,B正确; C、由于M和N都是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央,又因为没有感受单侧光的胚芽鞘尖端,所以都直立生长,不会弯曲,C错误; D、图3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多,促进生长,因而长成卷须状,D错误。 故选B。 16.下图中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乙表示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图中c点所对应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 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a、b、c三点都起促进作用,d点起抑制作用。乙图中,①、②表示生长状况不如无生长素,说明生长素起抑制作用;③表示生长状况与无生长素时相同,说明生长素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其生长;④表示生长状况比无生长素时好,说明生长素起促进作用,由于图中c点对应的生长素溶液起促进作用,所以所对应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④,D正确。 故选D。 17. 为了探究光照和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了如图所示处理。一段时间后,①③④均明显向上弯曲生长,②弯曲生长不明显。根据上述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B. 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C. ①和②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D. ③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单侧光和重力的作用效果一致,使植物弯向上生长,④均匀光照,对植物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没有影响,重力的作用是使植物弯向上生长,结果植物弯曲向上生长,该实验不能说明重力和单侧光谁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A错误;①单侧光和重力的作用效果一致,使植物弯向上生长,④均匀光照,对植物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没有影响,重力的作用是使植物弯向上生长,结果植物弯曲向上生长,该实验不能说明重力和单侧光谁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B错误;①上方照光以及重力影响都使向地侧生长素多促进生长得快,弯向上生长;②弯曲生长不明显,说明重力与单侧光的共同作用使向地侧和背地侧生长素分布量差别不大,C错误;③只受重力影响;④中光照不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受重力影响弯向上生长,③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D正确。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18.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胚芽鞘、茎节间切段等离体器官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某研究小组对此进行探究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不能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A. IAA比GA促进植物生长作用明显 B. IAA和GA具有协同作用 C. 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促进作用 D. 可外加赤霉素使幼嫩的矮小植株增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通过加IAA、加GA和不加激素三条曲线的比较可以看出GA和IAA都对茎的伸长起促进作用,并且IAA的作用更明显。再将加IAA和GA的曲线与其他三条相比,其促进伸长作用最明显,说明二者有协同作用。 【详解】A、通过加IAA、加GA和不加激素三条曲线的比较可以看出GA和IAA都对茎的伸长起促进作用,并且IAA的作用更明显,A正确; B、将加IAA和GA的曲线与其他三条相比,其促进伸长作用最明显,说明二者有协同作用,B正确; C、从图中曲线不能看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促进作用,C错误; D、由于GA也有促进茎段伸长的作用,因此可以采用外加GA的方法使幼嫩的矮小植株增高,D正确。 故选C。 19.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能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而脱落酸能加快植物衰老,对α-淀粉酶的合成起抑制作用,两者在α-淀粉酶的合成中的相互作用如右图。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抑制剂在第11h加入(见图中“↓”)。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抑制α-淀粉酶的产生 B. 在α-淀粉酶的合成中,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 C. 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其作用机理是促进mRNA合成 D.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信息可知,6-甲基嘌呤能抑制mRNA合成,图中曲线显示赤霉素和脱落酸处理种子中淀粉酶含量与用赤霉素和6-甲基嘌呤处理种子淀粉酶含量,都远低于单独用赤霉素处理的对照组,说明脱落酸与6-甲基嘌呤的作用可能相同,都能抑制α淀粉酶的合成。 【详解】A、α淀粉酶的合成经过转录和翻译,6-甲基嘌呤通过抑制mRNA合成而抑制α淀粉酶的产生,A正确; B、在在α淀粉酶合成中,脱落酸与赤霉素是共同作用的,且作用相反,B正确; C、由图示可知脱落酸的作用结果和6-甲基嘌呤类似,作用机理肯是抑制了mRNA的合成,C错误; 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D正确。 故选:C。 20.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 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 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 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答案】C 【解析】 鹰是黑线姬鼠的天敌;鹰的迁入率增加,其种群数量会增加,捕食黑线姬鼠增加,黑线姬鼠种群密度将下降,A正确。根据第一次捕获数量/总数量=第二次捕获的带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总数,有100/总数量=2/280,可推出总数量=(100×280)/2=14000,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4000/140=100只/hm2,B正确。群落的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群落中物种的数目并没有发生变化,C错误。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营养级越高,流入的能量越少,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种群的特点、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21.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B. 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C. 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 D. 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甲能够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乙从甲获取能量,为消费者,A正确; 该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同时能量也可以扩散到外界,所以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B正确; 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正确,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所以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内容。 22.狒狒种群中存在等级,经个体间的战斗较量之后,体格最强壮、最凶猛的雄狒狒成为“首领”,它在选择食物、与雌性交配中都处于优先地位。“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种群,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种群。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狒狒种群通过种间竞争建立了等级制度 B. 狒狒种群内个体的分工合作需要信息交流 C. “首领”优先享有配偶有利于优良基因的传递 D. 战斗较量对战败个体不利,对种群的延续有利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种群的概念,知道生态系统内信息传递的类型和作用,理解生存斗争与生物进化间的关系。 根据题意可知,狒狒种群通过种内斗争建立了等级制度,A错误;狒狒种群内个体的分工合作需要信息交流,B正确;“首领”优先享有配偶有利于优良基因的传递,C正确;战斗较量对战败个体不利,对种群的延续有利,说明生存斗争有利于种群的进化,D正确。 23. 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 A. 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 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 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冲量 D. 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变大;当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不变;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变小。 【详解】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A错误;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划生育的影响,因此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实际,C正确;在K值时种群的数量最大,此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多,D错误。故选:C。 24.黑龙江省东北部森林群落主要分为三个演替阶段: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针叶林为顶极群落。对黑龙江省东北部不同生境中鸟类多样性调查,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地区 鸡西 双鸭山 七台河 鹤岗 鸟类 多样性 指数 针叶林 2.045 1.568 2.007 1.131 针阔混交林 2.134 2.689 2.378 1.985 阔叶林 1.238 1.256 1.189 1.058 A. 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鸟类的多样性持续增加 B. 针叶林是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的稳定群落 C. 鸟类多样性指数高低与植物类型的丰富程度有关 D. 可通过样方法采集数据,再统计计算多样性指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表格分析可知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鸟类的多样性先增加后降低,A错误;针叶林为顶极群落,是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的稳定群落,B正确;植物为鸟类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环境,所以鸟类多样性指数高低与植物类型的丰富程度有关,C正确;可通过样方法采集数据,再统计计算多样性指数,D正确。 考点:群落的演替 25.美洲热带的切叶蚁只吃它们用叶子碎片“种”出来的真菌A;真菌B会攻击并毀坏切叶蚁的菌圃;—种生活在切叶蚁身上的放线菌能产生抑制真菌B生长的抗生素:这种放线菌主要靠切叶蚁独特的腺体分泌物生存。根据上述信息,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 切叶蚁单一的食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上述生物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C. 切叶蚁和真菌B的种群数量相互制约 D. 切叶蚁和放线菌互惠互利,共同进化 【答案】B 【解析】 美洲热带的切叶蚁只吃它们用叶子碎片“种”出来的真菌A,其单一的食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生物群落包括该地区所有的生物,而题干中只有切叶蚁、真菌A、真菌B、放线菌等少数生物,B错误;一方面真菌B会攻击并毀坏切叶蚁的菌圃,另一方面—种生活在切叶蚁身上的放线菌能产生抑制真菌B生长的抗生素,这种放线菌主要靠切叶蚁独特的腺体分泌物生存,说明切叶蚁和真菌B的种群数量相互制约,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切叶蚁身上的放线菌能够分泌抗生素抑制真菌B的生长,减弱真菌B对切叶蚁的菌圃的攻击。同时放线菌主要靠切叶蚁独特的腺体分泌物生存,说明切叶蚁和放线菌是互惠互利,共同进化的,D正确。 26.欧亚苔原生态系统的旅鼠以苔草为主要食物。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可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减少了旅鼠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即苔草的“化学防御”。图为某一时期旅鼠种群密度与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研究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生产者苔草的种群增长受其密度制约 B. 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样地一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 C. 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降低 D. 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稳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2.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详解】A、苔草密度过高其个体之间会进行种内斗争,即生态系统生产者苔草的种群增长受其密度制约,A正确;B、据图分析,这一时期样地一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最高,可以推测样地一中旅鼠种群密度降至极低水平是此前一段时间旅鼠种群密度过高所致,B正确; C、据图分析,这一时期样地三中旅鼠种群密度最大,可以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增高,C错误;D、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维持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稳态,D正确。故选C。 27.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l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宽),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B. 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C. 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 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答案】B 【解析】 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数量越少,说明距离石头越远越不利于躲避天敌,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A正确;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降低,B错误;据图中数据可知,随距石头的距离不同,生物分布也不同,故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C正确;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有效降低蝗虫的数量,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正确。 28.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 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 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 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 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于鲈鱼以鱼a、鱼b为食,鲈鱼产量增加,但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减少,根据能量传递逐级递减,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A正确; B.土著鱼在与鲈鱼是捕食关系,不是竞争,故B错误; C.根据营养关系,浮游动物总量应该是先增加,而后减少,故C错误; D.根据营养关系,浮游植物总量应该先减少后增加,故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A。 【定位】本题综合考查了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的相关知识点和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属于容易题。 29.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972年北点地梅种内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 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 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 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详解】A、分析图示曲线可知,1972年北点地梅种群密度比1975年的大,个体间种内斗争也大,A错误; B、纵坐标为种群密度(表示单位面积的个体数)横坐标为时间,而死亡率可看成单位个体数在单位时间死亡的个体数,从图中数据可知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B正确; C、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舍弃所得数据,C错误; D、从5年数据可看到,种群密度每年都在下降,D错误。 故选B。 30.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 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 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动物的生命活动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神经调节比激素调节更加迅速准确,激素调节在神经调节的影响下进行。肾上腺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作用。 【详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部位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A正确;惊吓刺激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接触等刺激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B正确;由题中信息: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从而加快心跳,说明神经系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由题中信息: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效应器即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心脏),说明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心脏活动,C正确;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D错误。故选D。 31.下图甲是某种初级消费者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乙是该种生物在某调查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析图甲可知,该岛屿上该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3000只 B. 图乙可知20年间该种群数量先增后减 C. 分析图乙可知,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20年 D. 图乙第15年时种群数量最少,可相当于图甲1880年的种群数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甲:1820~1850年,由于环境较适宜,种群的数量快速增长;1850~1865年间由于受环境资源的影响,导致种内斗争加剧,进而该种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1865年以后,种群数量处于动态平衡,达到K值。 图乙:0~10年,λ>1,种群数量增加;10~20年,λ<1,种群数量减少,第20年种群的数量最少。 【详解】A、分析图甲可知,该岛屿上该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2000只,A错误; B、分析图乙可知,0~10年,λ>1,种群数量增加;10~20年,λ<1,种群数量减少,B正确; C、分析图乙可知,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10年时,C错误; D、图乙第20年时种群数量最少,可相当于图甲1880年的种群数量情况,D错误。 故选B。 32.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移动要消耗ATP C. 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静息状态时细胞消耗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维持静息电位时钾离子外流,主动运输摄取钾离子可以保证能够有足够的钾离子外流,同时也能调节细胞的渗透压。不管细胞是否处于静息状态,都会发生相应离子的进出,(1)钾离子外流相当于协助扩散(2)吸收钾离子——主动运输,此时需要消耗ATP。 【详解】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会产生大量的ATP,A正确; B、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的方式被释放出来,这个过程要消耗ATP,但释放之后,穿过突触间隙属于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 C、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ATP,C正确;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过程中,将Na+排出细胞,同时将K+摄入细胞,此过程为逆浓度的主动运输,消耗ATP,D正确。 故选B。 33.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成分不能含有 A. 蛋白质 B. 葡萄糖 C. 无机盐和维生素 D. 氨基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被人体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要被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详解】蛋白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要被消化为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不能作为营养物质从静脉输入人体,A符合题意;B、C、D是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物质,可作为营养物质从静脉输入人体。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掌握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情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4.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结构和②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 长期缺乏蛋白质摄入会使c液减少 C. ③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D. 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毛细淋巴管壁,③是组织细胞,a是血浆,b是淋巴,c是组织液。 【详解】A、①是毛细血管壁,其细胞生活在血浆和组织液中。②是毛细淋巴管壁,其细胞生活在淋巴和组织液中。因此,①结构和②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不相同,A错误; B、长期缺乏蛋白质摄入,引起血浆蛋白含量过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分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导致组织液c液增多,a液减少,B错误; C、③是组织细胞,组织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可刺激呼吸中枢参加体液调节,C正确; D、丙酮酸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而不是在组织液c液中,D错误。 故选C。 35.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 a-b段,该种群数量增长趋缓最主要原因是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C.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 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o~b段东亚飞煌的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a点数量大约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蝗虫种群增长速率最大;a~b段蝗虫种群增长率下降,种群密度仍在增大;d~e段东亚飞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详解】A、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看,0点到b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大致呈“S“型,a点的数量大约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煌虫种群有最快的增长速率,故防治时间应在a点之前,A正确; B、种群一开始增长就有环境阻力,B错误;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后,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导致种群内出生率下降,可防止种群增长至c点,C正确; D、d~e段东亚飞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故选B。 36.在由裸岩向森林的原生演替过程中,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延续的时间最长,草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快,木本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又逐渐减慢。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慢是因为土壤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 B. 在草本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年生植物逐渐取代了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 C. 木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较慢是因为木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 D. 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到达顶极群落时均是森林群落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群落演替的类型: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慢是因为土壤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A正确; B、在草本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年生植物逐渐取代了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B正确; C、木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较慢是因为木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C正确; D、并不是所有群落最终都能演替到森林群落,还与气候等环境因素有关,D错误。 故选D。 37.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需立即摘除眼球,否则后果严重。其原因如下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 ①代表过敏原 B. 不摘除受伤眼球,会引发自身免疫病 C. ②代表溶酶体酶 D. ④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能迅速增殖、分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①代表晶状体蛋白称为自身抗原物质,A错误; B. 不摘除受伤眼球,自身抗原物质(如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发挥免疫效应,产生抗体攻击正常的眼球,引发自身免疫病,B正确; C. ②代表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C错误; D. ④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增殖分化,D错误。 故选B。 38.下图为某生态系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过程中的能量流动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④之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②占①④之和的百分比为这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③用于植食性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 人类利用④中的能量种植种植食用菌,以延长食物链进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某一营养级的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其中粪便中的能量是该营养级未同化的能量。 2、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1)自身呼吸作用消耗;(2)流向下一个营养级;(3)被分解者利用;(4)未被利用。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详解】A、①④之和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①④与植物的呼吸消耗量之和即为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等于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错误; B、能量传递效率为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①④之和不是生产者的同化量,B错误; C、植食动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即为有机物而积累量,C正确; D、食用菌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D错误。 故选C。 39.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人类采用过引入狐狸和黏液瘤病毒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缺少天敌 B. 狐狸防治兔子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狐狸可能喜欢捕食袋鼠 C. 粘液瘤病毒使欧洲兔致命,对袋鼠影响不大的原因是病毒的专性寄生 D. 病毒诱导欧洲兔发生抗性变异使c年后其种群数量回升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欧洲免急剧增加,呈现J型曲线,而袋鼠减少,引入狐狸后欧洲免数量小幅度减少,而袋鼠仍然减少,说明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引入黏液瘤病毒后,欧洲免的数量减少,而袋鼠的数量恢复。 【详解】A、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缺少天敌,A项正确; B、狐狸防治兔子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狐理可能喜欢捕食袋鼠,B项正确; C、病毒对寄主有选择性,所以黏液瘤病毒使欧洲兔致命,对袋鼠影响不大,C项正确; D、c年后欧洲免种群数量回升的原因是欧洲免由于变异的原因存在抗性差异,病毒的存在只是起了选择作用,D项错误。 故选D。 40.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藏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当鹰迁入并在栖息于林中后,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鹰。 【详解】A、鹰的迁入使黄雀的数量减少,这导致蝉的天敌(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导致蝉的数量减少,A错误; B、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也会达到一个环境容纳量K值,B错误; C、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C正确; D、鹰的迁入不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能量依然按照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41.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_________。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________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鳙的____________。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_____________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增加了水库群落的_____度,调整了该生态系统______结构,进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继续将投放鲢、鳙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提出一条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生产者 (2). (生物)群落 (3). 捕食对象/食物 (4). 捕食者/天敌 (5). 明显下降 (6). 鲢、鳙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 (7). 丰富 (8). 营养(食物链和食物网) (9). 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定期合理投放鲢、鳙;控制性捕杀鲢、鳙的捕食者;控制人类活动(工业、农业、旅游等)对该水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解析】 【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的有关知识。种群的增长受食物、天敌等的影响;群落是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该区域所有的生物;群落中不同种生物可能存在竞争、捕食、寄生或共生关系,要根据题意作出判断;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增加某种生物,既要考虑它的被捕食者,又要考虑其天敌,还要考虑环境容纳量。 【详解】(1)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作为浮游动物的食物,故藻类属于生产者;水库中的各种生物,就包括了这一范围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群落;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本水库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要调查投放区鲢、鳙鱼的食物,即上一营养级藻类和浮游动物生物积累量,投放适量的鱼苗;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还要防止其天敌的捕食,故应捕杀鲢、鳙鱼的天敌; (3)据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显著下降,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投放鲢、鳙鱼捕食浮游动物和藻类,导致浮游动物减少,银鱼的食物来源减少,导致银鱼数量下降; (4)通过投放鲢、鳙,增加了水库群落的丰富度,调整了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具体措施是:适量地投放鲢、鳙;适量增加投放浮游动物确保鲢、鳙有足够的食物来源;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控制鲢、鳙鱼的天敌数量;减少人类活动对水库的干扰等。 【点睛】其一要理清藻类、浮游动物、银鱼、鲢、鳙鱼的种间关系:藻类被浮游动物和鲢、鳙所食,浮游动物被鲢、鳙及银鱼所食;其二投放鲢、鳙鱼,既要考虑其食物,又要考虑其天敌,还要考虑水库的容纳量。 42.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在23 ℃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均匀。 (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_____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_。浓度为0.001 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 (5)图2中,浓度为0.1 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__(“舍弃”或“修改”或“如实填写”),为检验该浓度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_____。 【答案】 (1). 调节 (2). 1 (3). ①氧气 (4). 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 (5). 切段中内源激素 (6). 7.0mm (7). 有 (8).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9). 如实填写 (10). 重复实验 【解析】 【分析】 分析图2:A溶液浓度为0时作为对照组,实验一中,A溶液浓度在0~1mg/L时,随着A溶液浓度升高,切段的平均长度逐渐增大;A溶液浓度在1~10mg/L时,随着A溶液浓度的升高,切段的平均长度逐渐减小;实验二结果与实验一类似,只有A溶液浓度为0.1mg/L 时,实验所得数据偏差较大,但也要如实记录。 【详解】(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的一类化合物。由图可知,本实验中1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震荡培养可增加溶液中的氧气的量,还能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混合均匀。 (3)对照试验的溶液为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所以根据单一变量原则,生长素类似物A应该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可以减少切段自身产生的内源生长素对实验的影响。 (4)据图2,生长素类似物A溶液浓度为0的即为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7mm;与7mm比较,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有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5)试验得到的数据要如实填写,误差大的还应该重复试验。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3.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甲图所示)。“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乙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正常人体内,兴奋到达神经—肌肉突触时,储存在______________中的乙酰胆碱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导致 _____和_________,使乙酰胆碱受体数量_________和功能部分丧失,表现为重症肌无力。 (2)根据乙图分析: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________,X 激素的分泌量_________。由此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________,但该病患者自身的产热量_______散热量。 (3)在“重症肌无力”与“Graves氏病”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都是_________,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4)由上述分析可知,人体的稳态调节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突触小泡 (2). 乙酰胆碱受体被胞吞并分解 (3). 未胞吞的受体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 (4). 减少 (5). 减少 (6). 增加 (7). 高 (8). 等于 (9). 抗原 (10).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左侧的突触上,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抗体结合后被胞吞并分解;右侧的突触上,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抗体结合从而无法与乙酰胆碱分子结合,导致乙酰胆碱无法发挥作用,表现为重症肌无力. 分析乙图:X激素是甲状腺激素,Y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由于Graves氏病患者产生的抗体与受体结合后会发生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效应,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当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抑制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因此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减少;由于病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较多,新陈代谢旺盛,体温会偏高. 【详解】(1)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图可知,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导致乙酰胆碱受体被胞吞分解和未被胞吞的受体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结果合乙酰胆碱量减少和功能部分丧失. (2)据图乙所示,X为甲状腺激素,Y为促甲状腺激素.“Graves氏病”患者体内产生了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且生理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该抗体及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促进甲状腺分泌更多的甲状腺激素(X),X抑制垂体继续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使绝大多数组织耗氧量加大,产热增加,因此体温一般比正常人高,但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3)对于“重症肌无力”与“Graves氏病”患者来说,体内的乙酰胆碱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都是抗原,从而引起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 (4)人体内环境在神经、体液及免疫调节共同作用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点睛】【点睛】 本考查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识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考生在分析图甲时能够进行图文转换,根据题图进行解答;能够识别图乙中激素的名称,识记体温调节的机制,明确体温恒定时产热等于散热. 44.下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激素B是生长激素,它由__________细胞合成。 (2)若激素B是胰岛素,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功能。由图可知,受体b同时还具有 ___________作用。 (3)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应具有与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受体。 (4)蛋白激酶能够使某些种类的蛋白质发生磷酸化(会改变所带电荷),使其_______改变,从而使蛋白质的活性发生变化。 (5)若甲状腺激素与激素A的作用机理相似。甲状腺激素与___________中的受体a结合并通过___________进入细胞核,进而促使细胞合成特异的mRNA,经过___________合成新的蛋白酶,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在人体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表现出__________关系。 【答案】 (1). 垂体 (2). 信息交流(信息传递) (3). 催化 (4). 神经递质 (5). (蛋白质)空间结构 (6). 细胞质 (7). 核孔 (8). 翻译 (9). 协同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激素A进入细胞与受体a结合后再进入细胞核,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来调控生理效应。激素B没有进入细胞,直接与细胞膜上的受体b结合引起细胞内的生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若激素B是生长激素,它由垂体细胞合成。 (2)胰岛素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由图可知,受体b同时还具有催化作用。 (3)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和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可能具有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受体。 (4)蛋白激酶能够使某些种类的蛋白质发生磷酸化(会改变所带电荷),使其空间结构改变从而使蛋白质的活性发生变化 (5)若甲状腺激素与激素A的作用机理相似,甲状腺激素与细胞质中的受体a结合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促使细胞合成特定的mRNA,再经过翻译过程合成新的蛋白质,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在人体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都可以促进个体生长发育,表现出协同关系。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激素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能力,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5.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牌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类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答案】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1:1:1 稳定 活动能力 单向性 逐级递减 【解析】 【详解】(1)种群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幼年个体、成年个体、老年个体的比例,可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幼年(0+ 1+ 2+):400个,成年(3+ 4+ 5+ 6+ 7+ 8+):400个,老年(9+ 10+ 11+ ≥12):400个,故幼年:成年:老年=1:1:1,故稳定型,稳定型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密度保持相对稳定。 (2)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性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特征中种群的年龄组成、种群密度,涉及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知识点 4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的血小板减少。IVIG是一种人血浆制备的抗体混合液,急症ITP患者可通过注射IVIG降低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科研人员获得患ITP的小鼠,用于研究IVIG的作用机制。请回答问题: (1)患ITP小鼠自身的血小板被作为____,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由____产生的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形成_____,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导致血小板过度破坏,出血风险升高。 (2)IVIG制品中的主要成分是IgG抗体,其结构包括 Fab 和 Fc片 段(图1所示)。不同IgG抗体Fc段结构差异较小,但Fab片段的结构差异较大,后者决定了抗体与抗原结合的_______性。 (3)研究人员分别用IVIG、Fab片段和Fc片段注射患ITP的小鼠,检测血小板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2。该实验结果说明IVIG可以________________,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是__________片段。对照组小鼠应注射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抗原(外来异物) (2). 浆细胞 (3). 沉淀或细胞集团(抗原-抗体复合物) (4). 特异 (5). 减缓患ITP小鼠体内血小板降低 (6). Fc (7). 等量生理盐水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ITP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ITP小鼠自身的血小板被作为抗原,抗体与血小板结合,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导致血小板过度破坏,血小板数量降低;急症ITP患者可通过注射IVIG降低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据图2可知,注射IVIG可以减缓患ITP小鼠体内的血小板降低;现有抗小鼠抑制性受体F的抗体,若IVIG的作用与巨噬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F相关,则利用抗体抑制受体后,血小板的数量与注射IVIG相似,据此可设置三组实验,第一组给患ITP小鼠注射适量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第二组给患ITP小鼠注射适量IVIG作为对照组,第三组给患ITP小鼠注射等量抗小鼠抑制性受体F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实验组,若IVIG的作用与巨噬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F确有关系,则实验组中小鼠的血小板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详解】(1)患ITP 小鼠自身的血小板被作为抗原,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由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导致血小板过度破坏,出血风险升高。 (2)IVIG制品中的主要成分是lgG抗体,其包括Fab和Fc片段。不同lgG抗体Fc段结构差异较小,但Fab片段的结构差异较大,后者决定了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 (3)研究人员分别用IVIG、Fab片段和Fc片段注射患ITP的小鼠,检测血小板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2。相比于对照组、Fab片段和Fc片段组中血小板数量的变化,IVIG可以减缓患ITP小鼠体内的血小板降低,且Fc片段组延缓血小板数量的下降效果仅次于IVIG组,说明起作用的主要是Fc片段。对照组小鼠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点睛】本题以ITP为背景,考查有关人体免疫相关知识,涉及自身免疫及抗体作用机理,重在考查学生根据免疫学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