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与政治文明的发展作业
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与政治文明的发展 72.[人文主义]1454年,意大利学者曼内蒂在批驳教皇英诺森三世所著的《人的灾难》时写道:“上帝是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终是最有力量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这反映了作者( ) A.认为人与神是平等的 B.主张放弃基督教信仰 C.倡导进行宗教改革 D.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文字“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终是最有力量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可知,这体现的是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故选D。 73.[文艺复兴歌颂的主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在以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的同时,又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并以此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软弱性 B.文艺复兴摧毁了神学世界观 C.古希腊罗马文化有反专制色彩 D.文艺复兴歌颂自然与人性 答案 D 解析 A项说法与材料矛盾,排除。B项错在“摧毁了”,是抨击天主教神学世界观,排除B。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不是古希腊罗马文化有反专制色彩,排除C。所以选D。 74.[达·芬奇的艺术]现代学者称达·芬奇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在绘画、人体解剖、机械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达·芬奇( ) A.创立了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 B.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C.反教会特权和君主专权 D.成为时代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巨人 答案 B 解析 伽利略创立了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故A项错误;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而且根据材料“ 他在绘画、人体解剖、机械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伟大成就”,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时期以反教会特权和君主专权为特征,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达·芬奇在科学领域尚不能称之为巨人,故D项错误。 75.[文艺复兴与宗教的关系]文艺复兴时期,骄傲的人文主义者喜爱研究异教拉丁诗人,但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这些人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得到许多富有的教会人员的欣赏。这说明( ) A.教会人员是文艺复兴的推动者 B.人文主义者避免与基督教冲突 C.基督教的包容性助力文艺复兴 D.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 答案 D 解析 文艺复兴反对神学禁欲苦行,抨击教会腐朽,但从“但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可知,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故D项正确。 76.[宗教改革的兴起]中世纪晚期,基督教理想与罗马教会现实之间出现严重分裂,形成了神性和人欲相分裂的尴尬状况,宗教改革运动旨在以基督教的圣洁理想来批判罗马教会的卑污现实,促成了日耳曼民族的崛起和基督教世界的大分裂。可见,宗教改革的动因之一是( ) A.克服基督教社会的文化矛盾 B.推动日耳曼民族的近代化转型 C.维护基督教世界内部的大团结 D.反对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欺压 答案 A 77.[路德的“因信称义”]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是对教皇统治宗教信仰方式的严厉打击,故C项正确;A项与题干意思相反;B项材料没有提及;材料中没有提及基督教会,故D项错误。 78.[孟德斯鸠的观点]“随着对峙的加剧,激进派领袖对这场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 并将其转化为革命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材料论述的这场运动( ) A.标志着西欧人文主义的复苏 B.提倡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理念 C.设计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这场运动是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之一,而通过对思想成果转换为公民、社会契约等,可知属于启蒙运动,标志着西欧人文主义复苏的是文艺复兴,故A项错误;提倡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宗教改革上,故B项错误;三权分立属于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故C项正确;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故D项错误。 79.[伏尔泰的思想]几乎法国所有的启蒙学者都推崇中国文化,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的发现对思想界来说,同哥伦布在自然界的发现是同等重要的大事。这说明了( ) A.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了法国启蒙思想 B.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宣扬人文主义 C.中国文化成为法国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D.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构建理性王国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可知,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把人文主义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故D项正确。 80.[卢梭的思想]历史学家赫乔·韦尔斯说:“卢梭的学说不但批判了现存的社会结构,而且批判了一切社会组织……卢梭思想的盛行,使那种通过感情冲动和纸上谈兵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倾向大大增加。”该学者的观点是( ) A.卢梭思想具有破坏性的一面 B.自由平等是普世的价值 C.人天生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 D.卢梭的思想更具民主性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卢梭的学说“批判了一切社会组织”,而社会的运行必定要依赖组织结构的有效运行;同时,“卢梭思想的盛行,使那种通过感情冲动和纸上谈兵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倾向大大增加” ,可见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解决由于卢梭的影响出现了过度主观的倾向,不利于科学决策,故卢梭的思想具有破坏性的一面,A项正确。 81.[康德的思想]“在早期的古希腊哲学中,看到人在认识过程中的自主与能动地位的哲学家只能被看作异端,如智者们。而重新恢复人在认识过程中的自主与能动地位,这是康德的伟业。”材料中康德的“伟业”是指他倡导( ) A.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 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C.对异端哲学思想的彻底批判 D.独立的思考与理性的判断 答案 D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康德“重新恢复人在认识过程中的自主与能动地位”,这恰恰是康德宣扬理性主义的结果,故D项正确;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故B、C两项与这一主旨相悖。 82.[英国代议制的确立]直到18世纪初,英国国王的权力还是相当大的。乔治一世有权更换大臣、赐给称号和年金,乔治三世也保有个人选择大臣权。由此推知( ) A.当时的英国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英国代议制的建立加速封建势力瓦解 C.国王是当时英国政治制度的权力中心 D.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具有渐进性的特点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直到18世纪初,英国国王的权力还是相当大的”等信息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仍掌握行政权,D正确;据材料不能判断英国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英国代议制的建立加速封建势力瓦解,B错误;材料“18世纪初”,结合所学可知国王不是当时英国政治制度的权力中心,C错误。 83.[英国议会改革]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坎农所说:“贵族权力在1761年达到顶峰”,英国“从外观上看和原来别无二致,所有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被保留下来,但实际上它比原来更狭隘、更具有寡头性质。”材料可用来说明英国( ) A.资产阶级革命的迫切性 B.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C.殖民霸主形成的可能性 D.工业革命的必然性 答案 B 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1640—1688年间,A项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此时英国政体“更具有寡头性质”,可见贵族权力过大,议会改革削弱贵族权限是必然,B项符合题意;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英国政治问题,不是经济,D项排除。 84.[美国政体原则]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指出: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力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辨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为此,美国( ) A.参、众两院分权与制衡 B.政体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 C.内阁首相掌握国家大权 D.强调各邦可以有一定的自治权 答案 B 解析 为了避免民众对国家宪政体制和社会秩序的不良冲击,美国宪法反对人民对司法权的最终控制,而代之于人民权力受到严格控制的“三权分立”制度和更加严格的“法治”规则、平衡制度,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参、众两院的分权与制衡”,故A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内阁首相是否掌握国家大权,故C排除;D项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排除。 85.[联邦宪法]18世纪80年代,不管签署的是《邦联条例》还是《联邦宪法》,美国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精英们所追求的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政体,而是建立一个最有利于保护私人利益,以及最便于统治的政府形式。《邦联条例》到《联邦宪法》的转变过程,反映了当时的美国( ) A.选择宪法和政体的观念基本不变 B.希望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 C.力图确立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体制 D.坚持奉行妥协机制和实用精神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精英们促成《邦联条例》到《联邦宪法》的转变,说明他们在私人利益和政府形式之间作出了一定的妥协,体现了美国政治精英的妥协机制和实用精神,故D正确。 8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君主派最为讨厌的“共和国”一词最终被塞进了宪法,共和派(特别是激进共和派)原本希望建立更能体现“民主”色彩的一院制议会,但最后还是确立了参、众两院制议会体制。这体现了( ) A.当时各派的妥协 B.当时各派不满意该宪法 C.当时法国政治环境复杂 D.宪法的不稳定性 答案 A 解析 “君主派最为讨厌的‘共和国’一词最终被塞进了宪法”“共和派原本希望建立……一院制议会,但最后还是确立了参、众两院制议会体制”表明双方都做出了让步,A项正确。 87.[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这说明( ) A.德国的民主政治程度比较低 B.联邦议会地位明显高于帝国议会 C.帝国宪法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帝国宪法是一部封建性质的宪法 答案 A 解析 材料表明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有权控制议会、任命宰相等,说明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传统,德国的民主政治程度比较低,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地位的高低问题,故B选项与材料无关;虽然帝国宪法保留了专制传统,但标志着德国代议制的建立并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从而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选项错误;帝国宪法是一部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故D选项错误。 8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说:“他们还在梦想用试验的办法实现自己的社会空想……而为了建造这一切空中楼阁,他们就不得不去央求资产阶级放软心肠,解囊施舍……所以,他们就愤怒地反对工人的一切政治运动。”马克思意在强调( ) A.资产阶级的残暴性 B.阶级调和的必要性 C.阶级斗争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的阶段性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他们还在梦想用试验的办法实现自己的社会空想……而为了建造这一切空中楼阁,他们就不得不去央求资产阶级放软心肠,解囊施舍……所以”等信息可知,这是空想社会主义企图与资产阶级合作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马克思提出应该与资产阶级斗争,而不是妥协,C正确。 89.[俄国十月革命]“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迫切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最终被群众抛弃” 可知,二月革命后,群众的迫切需要是生存与和平问题,而临时政府却继续参加一战,并且还惨遭失败,故临时政府被群众抛弃就是因为不能满足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的需要,B项正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