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铁人中学 2019 级高一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试题说明: 1、本试题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 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 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 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 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 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 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 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 “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 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 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 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 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 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 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 “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 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 - 2 - 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 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 个互动互补的世界。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 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 同体。 (摘编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B. “以天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C. 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 D. “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 2. 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 B. 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C. 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旨在强调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 D. 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B. 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 C. 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D. 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一种狭隘的自信,无益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由文中““天下”是中国 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 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 - 3 - 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 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知 A 项正确。B 项由文中““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 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知强调的是一种 关系,并不是“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 项,文中“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 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 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知人格与精神气质是动态变 化的,并不能说明“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D 项文中“以“中庸之道” 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 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 补的世界”知“中庸之道”可以解决并不能消除文化冲突。故选 A 项。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 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 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文中“‘天下主义’是以 ‘天下’理念为核心”知,以“天下”为理念的是“天下主义”,不能由此判断“文章以‘天 下’理念为核心”,概念混淆,故选 B 项。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 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 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 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 致。由文中“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 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 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与“与西方文化相较,“天 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可知“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是不准确的, 故选 C 项。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 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 - 4 - 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 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 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 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 年 2 月 5 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 件: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 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 道开展试点示范。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可以满足三个 产业相互渗透融合的新动向,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 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摘编自《现代农业科技》) 材料二: 自从田园综合体这个词进入国家高层文件以来,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浪潮正在席卷全国。 田园综合体不仅成了文化旅游资本的宠儿,也成为中产阶级安放乡愁的载体。在本质上,田 园综合体是在乡村发展起来的新范式,是旧乡民、新乡民、新乡贤共同营造的现代田园理想。 田园综合体还原了农业的本质,还原了农业的生态循环之美、文化创意之美、休闲体验之美, 在此基础上,田园综合体开启了以乡村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文化旅游开发新模式。 田园综合体的内核是乡土经济逻辑,追求的是“农业集群+休闲产业集群”的利益最大 化。所以,田园综合体更加符合中国农耕社会的文化环境和地理环境。对于中国城市化进程来 说,田园综合体树立了逆城市化的成功范式。 (摘编自《楚天都市报》) 材料三: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中面临着文化重塑的过程,任何一个田园综合体的开发者,所面对的 风景是田园风景,但是所面对的当地居民可能是被异化的中间人(失去了乡民原本的淳朴,失 去了民俗文化的传承,“中间人”既不是纯粹的乡下人,也不是纯粹的城里人)。让中间人重 - 5 - 拾自己的民俗文化传承,重新找回田园心性,这是田园综合体能够具备灵魂的关键。 中产阶级的新田园文化和农民的旧田园文化之间需要找到一种平衡机制。这种平衡机制 的建立不依赖于管理运营者,也不依赖于任何商业模式,而是依赖于一种自由和谐的文化开 放机制。未来,基于田园综合体,一定会生成一种全新的乡贤文化形态。 (摘编自“搜狐网”) 材料四: “留住绿水青山,守住淡淡乡愁。”长久在钢筋水泥中生活的都市人大多有一个田园梦, 秀美的风光、传统农耕场景,蕴藏着从古至今的乡村美好意蕴。 浙江省绍兴市漓渚镇素有“国兰祖地、春兰故乡”的美誉,如今正在进行“花香漓渚” 田园综合体试点,其中的棠棣村是千亩花海的核心区块。“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 优”,2018 年,棠棣村成功创建为浙江省首批 3A 级景区村庄。漓渚利用兰花经济、美丽乡村、 乡村治理等优势条件,创建生态经营示范项目,“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即将美丽绽放。 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着新产业新业态,正在形成 一种新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改变着当地及周边乡村的发展格局,一幅推动乡村振兴的美丽 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摘编自《钱江晚报》《“田园综合体”载起乡村未来》) 4. 下列关于“田园综合体”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新型产业综合发展模式,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能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B. 田园综合体是旧乡民、新乡民、新乡贤共同营造的现代田园理想,其本质还是乡村社区, 不过是以新范式来呈现。 C. 田园综合体的内核是乡土经济逻辑,与城市经济逻辑不同,追求的是“农业集群+休闲产 业集群”的利益最大化。 D.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关键是被异化的“中间人”重拾民俗文化传承,找回田园心性,这样才 能进行真正的文化重塑。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前我国乡村正大力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花香 漓渚”项目就是一个例子。 B. 田园综合体不仅文化旅游价值较高,同时也为中产阶级安放乡愁提供了载体,因此在全国 各地出现了一股建设浪潮。 - 6 - C. 具有生态循环之美、文化创意之美、休闲体验之美的田园综合体还原了农业的本质,更加 符合中国农耕社会的特点。 D. 材料二指出了田园综合体的本质,材料三关注建设中的文化重塑,材料四则用真实的事例 说明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6. 请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田园综合体建设应有怎样的文化价值。 【答案】4. D 5. B 6. 答案(示例):①重构现代田园理想,留住乡愁。②激励“中间人”传承民俗文化,找回 田园心性。③创设自由和谐的文化开放机制,生成全新乡贤文化形态。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与选项相对应 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D 项,“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关键是被异化的‘中间人’重拾民俗文化传承”错误,由材料三 “让中间人重拾自己的民俗文化传承,重新找回田园心性,这是田园综合体能够具备灵魂的 关键”可知,“中间人”重拾民俗文化传承是“田园综合体能够具备灵魂的关键”,而非“田 园综合体建设的关键”,两者内涵不同。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题目,采用的是选择题形式,这类题目解答 时一般要注意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 B 项,强加因果,材料二原文说的是“自从田园综合体这个词进入国家高层文件以来,田园综 合体的建设浪潮正在席卷全国。田园综合体不仅成了文化旅游资本的宠儿,也成为中产阶级 安放乡愁的载体”,可以看出“田园综合体不仅成了文化旅游资本的宠儿,也成为中产阶级 安放乡愁的载体”是陈述对象,并不是“建设浪潮正在席卷全国”的原因。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 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再通读材料,根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区间,筛选出相关 信息,再进行概括。如本题要求“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田园综合体建设应怎样做使其具有 相应的文化价值”,已经指明信息就在材料二和材料三,考生只需要仔细阅读这这两则材料, - 7 - 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即可。材料二提到田园综合体“成为中产阶级安放乡愁的载体”, “是旧乡民、新乡民、新乡贤共同营造的现代田园理想”,由此可概括出重构现代田园理想, 留住乡愁;材料三提到“让中间人重拾自己的民俗文化传承,重新找回田园心性,这是田园 综合体能够具备灵魂的关键”,由此可概括出激励“中间人”传承民俗文化,找回田园心性; 材料三还提到中产阶级的新田园文化和农民的旧田园文化之间需要找到一种平衡机制,这种 平衡机制“是依赖于一种自由和谐的文化开放机制。未来,基于田园综合体,一定会生成一 种全新的乡贤文化形态”,据此可概括出创设自由和谐的文化开放机制,生成全新乡贤文化 形态。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 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 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 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 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彭 大 刷 子 张爱国 彭大刷子本名彭敬贤。 在九潭镇,说一个人有本事,就说他“有一把刷子”。彭大刷子确实很有“刷子”。那 年夏天,九潭镇遭受大涝。入冬,人们纷纷逃荒。彭大刷子却把一家老小安顿在家里,自己 光着两手去了百里外的省城太原。十天后,彭大刷子挑着两袋粮食回来了,半袋留家里,其 他的送给镇上逃不了的老弱病残。有人问他怎么弄来的,彭大刷子胸脯一拍:“你们只管吃, 我自有刷子!”于是,“彭大刷子”在九潭镇叫开了。 彭大刷子在太原城用的什么“刷子”?进城那天,彭大刷子碰上一个玩把戏的,就跟着 看了一下午。次日一早,彭大刷子竟然堂而皇之地开起了自己的把戏场子,什么滚刀山、下 火海、口吐火蛇,一个个玩得溜儿熟。彭大刷子又人高马大,国字脸棱角分明,说话字正腔 圆,有磁性,有感染力。太原城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每天追着看,还不断拿钱砸他。 就这样,彭大刷子每每在太原城玩上几天把戏,就往九潭镇送一回粮食,再回城接着玩。 一天,彭大刷子正玩着把戏,一伙土匪骑着马闯过来。彭大刷子都跑了几丈开外,却见 一个骨瘦如柴的小男孩傻站在原地,于是他一个飞身迎上,抱着小男孩从马蹄间滚了出来。 - 8 - 彭大刷子把小男孩送回家——哪里是家?就是街角一个临时搭建的小窝棚,棚里还有一个老 人。彭大刷子一问,老人是东北人,日本人占领了东北,他一家八口一路逃向关内,到了太 原就剩下了爷孙俩。彭大刷子丢下一把钱要走,老人却拉住他:“恩人救命之恩,老汉陨首难 报。若不嫌弃,老汉愿以祖传手艺相赠……” 一听说手艺是制刷子,彭大刷子哈哈大笑:“老人家,九潭镇都叫我彭大刷子,若有幸承 教,在下则名副其实也。” 同样半天工夫,彭大刷子就把破竹、制板、造型、磨光、钻孔、选鬃毛、栽毛固根、剪 平修齐等一整套制刷手艺,掌握得门儿清。 灾害过后,彭大刷子回家开起了九潭镇第一家制刷作坊。彭大刷子的刷子,刷毛是上等 猪鬃,不断裂,不变形;毛根蘸了松树脂,不松动,不脱落。彭大刷子还将黑白淡红、淡黄 的猪鬃搭配起来,在刷面上点缀出双喜聚宝盆、花鸟虫鱼等各式图案。彭大刷子的刷子,不 仅是日用品,还是艺术品。九潭镇的人都买疯了。 日本人围攻九潭镇那天,一名中国守军副官找到彭大刷子,要买一千把刷子。彭大刷子 问要这么多做什么。副官说,他们发现每次战斗前,用刷子将战马的毛刷几遍,战马就精神 抖擞,战力大增。彭大刷子胸膛一拍,向副官保证三天内一把刷子不少。副官问多少钱。彭 大刷子立马变了脸,擂着胸膛:“兄弟们在前线拿命与鬼子干,如果要钱,我彭敬贤还是中国 人吗?还是人吗?”副官热泪盈眶,给彭大刷子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三天制一千把刷子,彭 大刷子完成不了,就发动全镇的人,手把手地教。老婆有点想不开:“我们家好不容易有了这 门手艺,一旦镇上的人都会了,我们以后吃什么?” “我就不说国难当头大家与小家的话了,单说将来,等我们把日本人撵进大海,九潭镇 人人制刷,家家卖刷,将是一番何等景象?”彭大刷子静静地看着远方,“等天下太平,我 彭大刷子要让我九潭镇成为刷子镇,让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来我九潭镇买刷子。”三天后, 当彭大刷子将一千二百把刷面上呈“中国必胜”的刷子送去时,中国守军全体将士整齐列队, 向他敬礼。 不久后,虽然九潭镇军民誓死抵抗,但九潭镇还是沦陷了。鬼子们也不知哪里得来的消 息,要彭大刷子先制一百把“大日本皇军”的刷子给他们试试。彭大刷子摁了摁胸口,点了 头。 九潭镇的人不干了,骂彭大刷子“日本狗”“狗汉奸”,连老婆孩子也骂他。彭大刷子 不吭声,连夜上了一趟山,回家后把自己关进作坊里,制刷子。 几天后,当日本兵看到二三百把精美的“大日本皇军”刷子时,拍着彭大刷子的肩膀, - 9 - 哈哈大笑。 然而第二天,日本兵就端着枪嗷嗷大叫地冲进彭大刷子家——那些“大日本皇军”的刷 子在马身上才刷了几下,就掉了色,成了“大呆王”。不仅如此,刷毛上还不知道被彭大刷子 用了什么,凡是被刷过的马,皮肤红肿瘙痒,溃破流脓,焦躁不安,毫无战斗力。令日本兵 恨得牙痒痒的是,彭大刷子已带着一家人上了五台山,参加了游击队。 如今,彭大刷子彭敬贤已去世三十年,九潭镇也早已成了他当年梦想的刷子镇,九潭镇 依然传颂着他的故事,并且把一切坏人叫作“大呆王”。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以“彭大刷子”和“彭敬贤”——绰号和本名为开头,两者反差鲜明,目的是表现主 人公既粗犷豪放又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格的特征。 B. 水涝、土匪、逃向关内、日本人围攻九潭镇等细节构建了小说的时间框架,营造了一个内 忧外患的乱世氛围,为主人公的英雄形象提供了时代背景。 C. 小说结尾虽与主要情节无关,但照应了文中“我彭大刷子要让我九潭镇成为刷子镇”,同 时也说明彭大刷子的精神长存于家乡,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D. 小说语言既有口语化倾向,如“门儿清”“把日本人撵进大海”“嗷嗷大叫”等,也有一 定的古典色彩,如“陨首难报”“若有幸承教,在下则名副其实也”。 8. 小说塑造彭大刷子这一形象时多处使用对比,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9. 有人说,该小说在文学上具有鲜明的传奇色彩,请你先说说“传奇”在文学上的特点,再 具体说明这个特点在该小说中的具体表现。 【答案】7. C 8. ①家乡人们纷纷逃荒与彭大刷子将一家老小留在家里,自己去百里外的 太原找粮食回来救济老弱病残的乡亲形成对比,体现彭大刷子有魄力,重乡情;②彭大刷子 为完成一千把刷子的任务将自己的技艺传给全镇的人,与妻子认为这样做会抢走自己的饭碗 形成对比,表现了彭大刷子的无私与爱国精神;③乡邻亲人对彭大刷子的指责怒骂和彭大刷 子的默不作声、闭门制刷形成对比,体现了他隐忍负重、深沉睿智的性格。 9. “传奇”在文学上的特点是情节离奇或人物言行不同寻常。这个特点在本文中的具体表现 有:光着两手去的太原,十天后挑着两袋粮食回到家乡;在太原城里碰上一个玩把戏的,看了 一下午,第二天早上自己就可以开把戏场子;在土匪马蹄下救孩子,孩子爷爷传授他制刷子 的技艺,恰好应了他彭大刷子的名号;彭大刷子巧妙地让日本鬼子的战马丧失了战斗力,在 鬼子抓他之前带领家人参加了游击队。 - 10 -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主题、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 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 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 误。题干要求“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项,“小说结尾看似与主要情节无关”说法错误。结尾有“九潭镇也早已成了他当年梦想的 刷子镇,但九潭镇的人依然传颂着他的故事,并且把一切坏人叫做‘大呆王’”,其实是点 出了情节的后续,不能说与情节无关。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如本题“小说塑 造彭大刷子这形象时多处使用对比,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题干明确说明小说在塑造人物 形象时使用了对比,考生就要抓住小说中体现对比的地方,然后通读文章,圈画出文章中塑 造彭大刷子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然后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具体分析,文章在塑造彭大刷子时多处使用对比手法。(1)比如文章第三段,九潭镇遭受大 涝时,把彭大刷子和人们进行对比,“那年夏,九潭镇遭受大涝。入冬,人们纷纷逃荒。彭 大刷子却把一家人安顿家里,自己光着两手去了百里外的省城太原。十天后,彭大刷子挑着 两袋粮食回来了,半袋留家里,其他的送给镇上逃不了的老弱病残”,遭受水涝,人们是纷 纷外逃,彭大刷子是将妻儿留在家中,独自一人光着两手去百里外的省城太原找粮食,把彭 大刷子和人们的做法放在-起对比,突出了彭大刷子有魄力、重乡情。(2)文章第十一十二两 段,彭大刷子为了完成中国守军订制的一千把刷马的刷子,把制作刷子的手艺传给全镇的人。 与老婆不原意制作刷子的手艺传给全镇的人形成对比,彭大刷子“就发动全镇的人,手把手 地教”,而老婆有点想不开“我们家好不容易有了这门手艺,一旦镇上的人都会了,我们以 后吃什么?”,彭大刷子“我就不说国难当头大家与小家的话了,单说将来,等我们把小鬼 子撵进大海,九潭镇人人制刷,家家卖刷,将是一番何等景象? ”彭大刷子静静地看着远方, “等天下太平,我彭大刷子要让我九潭镇成为刷子镇,让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来我九潭镇 买刷子。”两者放在一起对比,表现彭大刷子的爱国精神与无私。(3)文章第十四十五两段, 日本人找彭大刷子订制一百把刷子,乡亲们指责驾彭大刷子和彭大刷子老婆孩子,“九潭镇 的人不干了,骂彭大刷子‘日本狗’‘狗汉奸’,连老婆孩子也骂他”,与彭大刷子的表现 - 11 - 默不作声形成对比,表现彭大刷子忍辱负重的性格特征。(4)自己制作刷子“彭大刷子不吭 声,连夜上了一趟山,回家后把自己关进作坊里,制刷子”,后文介绍的“刷子在马身上才 刷了几下,就掉了色,成了‘大呆子’,在马身上才刷了几下,就掉了色,成了‘大呆王’, “凡是被刷过的马,皮肤红肿瘙痒,溃破流脓,焦躁不安,毫无战斗力”刷子的行为形成对 比,体现了彭大刷子隐忍负重、深沉有智的性格。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内容,把握作品体裁特征的能力。考生首先要理解传奇的文学特点, 可以联系唐传奇、明清传奇等作品的特点进行概括,突出情节离奇、人物不同寻常的特点。 然后从小说中找出相应的出人意料的情节即可。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如本题“有人说,该小 说在文学上具有鲜明的传奇色彩,请你先说说传奇'在文学上的意义,再具体说明这个特点在 该小说中的具体表现",是要求学生说说“传奇”在文学上意义,并具体说明“传奇"这个特 点在本小说中具体体现。作答时,要先明确什么是“传奇”,“传奇”在文学上的意义,然 后结合"传奇”的特点分析这篇小说在情节、形象方面体现出的“传奇”的特点。传奇,传, 有“传说”的意思。奇,指奇异事迹。是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故事,是小说体裁 之一。很显然传奇是指小说在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然后通读文章,在文离奇或人物 行为不寻常。然后通读文章,在文章中找出本文在情节离奇之处和人物彭大刷子言行不同寻 常之处。 具体分析,文章离奇之处有:文章第三段,写彭大刷子“自己光着两手去了百里外的省城太 原。十天后,彭大刷子挑着两袋粮食回来了”,一个人什么也不带,到百里之外一人生地不 熟的省城,十天竟然搞回来两袋粮食,离奇;文章第四段,写彭大刷子跟着一个玩把戏的看 了一个下午,第二天一大早竟然“堂而皇之地开起了自己的把戏场子”,还“什么滚刀山、 下火海、口吐火蛇,一个个玩得溜儿熟”,离奇;文章第六段,写彭大刷子土匪马蹄下救小 孩“都跑了几丈开外,却见一个骨瘦如柴的小男孩傻在原地,于是一个飞身迎上,抱着小男 孩从马蹄间滚了出来”,竟然能从土匪的飞奔的马蹄下救出小孩,毫发无伤,离奇;接着把 孩子送回家,孩子爷爷竟然把祖传的手艺制刷子的手艺传给了彭大刷子,恰巧应了彭大刷子 的名号,离奇;文章第十段,中国守军副官介绍向彭大刷子订制一千把刷子的原因“每次战 斗前,用刷子将战马的毛刷几遍,战马就精神抖擞,战力大增”,彭大刷子的刷子竟然有这 等功效,离奇;文章第十七段,写彭大刷子制作刷子的时候巧用手段,让日军的战马失去了 战斗力,彭大刷子竟然在日军抓他之前“已带着一家人上了天柱山,参加了游击队”,离奇。 根据以上分析,分条作答即可。 - 12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聂昌,字贲远,抚州临川人,始由太学上舍释褐..,为相州教授。用蔡攸荐,召除秘书郎, 擢右司员外郎。时三省大吏阶官视卿监者,立都司上,昌以名分未正,极论之。诏自今至朝 请大夫止,以直龙图阁为湖南转运使,还为太府卿、户部侍郎,改开封尹,复为户部。昌本 厚王黼,既而从蔡京,为黼所中,罢知德安府。又以乡人讼,谪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衡州。 李纲之罢,太学生陈东及士庶十余万人,挝鼓伏阙下..,经日不退,遇内侍辄杀之,府尹王时 雍麾之不去。帝顾昌俾出谕旨、即相率听命。王时雍欲置东等狱,昌力言不可,乃止。昌再 尹京,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仗部走委巷乃释 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居。昌悉弹治正法,而纵博弈不之问,或谓令所禁,昌曰:“姑从所嗜, 以懈其谋,是正所以禁其为非尔。”昌旧名山,至是,帝谓其有周昌抗节之义,乃命之曰“昌”。 金人南侵,京师复戒严。拜同知枢密院,入谢,即陈捍敌之策,曰:“三关四镇,国家藩篱也, 闻欲以畀敌,一朝渝盟,何以制之?愿勿轻与,而檄天下兵集都畿..,坚城守以遏其冲,简禁 旅以备出击,壅河流以断归路。前有坚城,后有大河,劲兵四面而至,彼或南下,堕吾网中 矣。臣愿激合勇义之士,设伏开关,出不意扫其营以报。”帝壮之,命提举守御,得以便宜 行事。会金人再议和,割两河,须大臣报聘..。诏耿南仲及昌往,昌言:“两河之人忠议勇劲, 万一不从,必为所执,死不瞑目矣。傥和议不遂,臣当分遣官属,促勤王之师入卫。”许之。 昌往河东,至绛,绛人闭壁拒之。昌持诏抵城下,缒而登。州钤辖赵子清麾众害昌,抉其目 而脔之,年四十九。建炎四年,始赠观文殿大学士,谥曰忠愍。 (选自《宋史·聂昌传》,有册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仗部走/委巷 乃释缚/分所掠而去 B. 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仗部走委巷/ 乃释缚/分所掠而去 C. 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仗部走/委巷 乃释缚/分所掠而去 D. 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仗部走委巷/ 乃释缚/分所掠而去 - 13 -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释褐”本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文中指聂昌开始担任官职。 B. “阙下”文中指陈东及士庶因李刚被罢职而请愿跪伏的皇城大门。 C. “都畿”指京都及其周围的地区,文中的“都”指宋朝都城开封。 D. “报聘”文中指金人提出议和条件后,宋朝须要派使臣回访金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聂昌正直敢谏。无论是担任右司员外郎时还是同知枢密院时,他都积极谏言,且被采纳。 B. 聂昌屡陷争端。先因随从蔡京被王黼中伤,不再担任德安知府,后因同乡官司被贬衡州。 C. 聂昌惩恶有方。面对狡猾的凶恶少年他把他们全部正法,而对赌博的行为他却放纵不问。 D. 聂昌深忧国事。他不但反对割让国土以求太平之策,而且主张积极备战以强化国家安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谓令所禁,昌曰:“姑从所嗜,以懈其谋,是正所以禁其为非尔。” (2)三关四镇,国家藩篱也,闻欲以畀敌,一朝渝盟,何以制之? 【答案】10. D 11. B 12. B 13. (1)有人认为这是法令禁止的事,聂昌说:“姑且顾从他们的爱好,来减弱他们谋乱,这 正是用来禁止他们为非作歹的办法啊。” (2)三关四镇是国家的藩卫,听说要将它们割给金人,(金人)一旦背弃盟约,(我们)凭借什 么来抵御他们呢?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 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 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昼”为名词作状语,修饰“为盗”,其后不可断,所 以“昼”前断句,“盗”为名词,作“为”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其后断句,排除 AC;“入 官民家攘金帛”的意思是“进入官吏百姓家抢金帛”,所以中间不能断开,“三两辈”是“两 个人”的意思,作为定语后置,修饰“党”,其后断句,排除选项 B,故选 D。 句子翻译:有些坏少年作乱,白天做强盗,进入官吏百姓家抢金帛,离开时,把两三个自己 同党绑起来,声称捉贼,手持兵器穿街过巷,于是解绑,把掠来的财物分光离去。 【11 题详解】 - 14 -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 选项“皇城大门”错误,“阙下”在这里指“皇 宫外面”。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 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 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B 选项“不再担任德安知府”错误, 根据原文“罢知德安府。”的意思是“罢去前职任德安知府”。故选 B。 【13 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赋分点:(1)或:有的人。嗜:爱好。懈:减弱。以:用来。(2)畀:割给。渝:背 弃。何以:“以何”,凭借什么。制:抵御。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 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 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 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 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 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 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 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 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聂昌,字贲远,抚州临川人。由太学上舍身份开始做官,任相州教授。因为蔡攸的推荐, 被授命为秘书郎,提升为右司员外郎。当时三省大员官阶与卿、监相同的人,都站在都司的 - 15 - 上面,聂昌认为名分不正,极力争论。诏令从今以后立于都司之上者到朝请大夫为止。以直 龙图阁身份任湖南转运使,回到京师任太府卿、户部侍郎,改任开封尹,又重任户部侍郎。 聂昌本来与王黼感情很好,后来随从蔡京,被王黼中伤,罢去前职任德安知府。又因为 与同乡人发争诉讼,被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在衡州。 李纲被罢免,太学生陈东及士大夫、庶民百姓十几万人,在皇宫外面跪伏着,整日不退, 遇到内侍就杀死,府尹王时雍赶不走人群。皇帝让聂昌出宫去宣谕旨意,人们相继听命。王 时雍打算把陈东等人关进牢狱,聂昌极力坚持不同意,才停止此议。 聂昌再次出任京尹,有些坏少年作乱,白天做强盗,进入官吏百姓家抢金帛,离开时, 把两三个自己同党绑起来,声称捉贼,手持兵器穿街过巷,于是解绑,把掠来的财物分光离 去,人民不得安居乐业。聂昌把他们全部正法,却放纵赌博不问,有人认为这是官府应禁止 的,聂昌说:“且随他们的爱好.来减弱他们谋乱.这正是用来禁止他们为非作歹的办法啊。” 聂昌原名叫作“聂山”,到这时,皇帝认为他有周昌抗节之义,于是命名他为“昌”。 金人向南侵犯,汴京又宣布戒严,朝廷任命他为同知枢密院。入宫谢恩时,就陈述抗敌 之策说“:三关两镇,是国家的藩卫,听说要将它们割给金人,如果金人一旦背弃盟约,那 我们凭什么来抵御他们呢?希望不要轻易将三关两镇割给金人,只能檄令天下军队集结在京 城四郊,坚固城守来遏止敌人的攻击,挑选劲旅以备出击,堵塞黄河以断敌归路。前面有坚 守之城,后面有大河,精锐部队四面而至,敌人如果南下,就会掉入我的陷网中了。我希望 纠集勇义之士,设下埋伏开关迎敌,出其不意攻击敌营来报答皇上。”宋钦宗认为是壮举, 命令他统管守御,可以见机行事。 遇到金人再次议和,割让两河,必须由大臣出使报聘。诏令让耿南仲及聂昌前往,聂昌 说:“两河民众忠义勇劲,万一不服从,一定被他们捉拿不放,我是死不瞑目啊。如果和议 不成,我就分遣属官,督促勤王之师入京护卫。”皇帝同意了。走到永安时,与金将粘罕相 遇,他的随从自称閤门舍人,阻止聂昌相见,命令用牍子赞名相见,聂昌不同意,争辩多时, 最终以客礼相见。聂昌前往河东,到了绛城,绛城人闭城拒其入内。聂昌手持诏令到了城下, 用绳索攀登上城。绛州兵马钤辖赵子清指挥士兵杀害聂昌,并挖出他的眼睛切成碎块,终年 四十九岁.建炎四年(1130),才追赠为观文殿大学士,谥号为忠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① - 16 -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两个“穷”字含义不同。前者指“生活贫穷”;而后者则作“穷尽”讲。 B. 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战乱中社会的纷扰反衬了弟侄静心好学尚礼。 C. 尾联是对侄子的慰勉之辞,作者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赞美并鼓励了弟侄。 D. 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15. 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 【答案】14. A 15. ①绿竹摇曳影落书案,泉水潺潺声来耳边,“竹影”与“泉声”表现 了弟侄书房周遭景致的清幽。②在纷乱的战争环境下弟侄仍能静心读书,清幽的景致也是弟 侄清静内心的体现。③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弟侄勤勉专注求学态度的赞美之情。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歌进行分析,主要的 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 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 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项,“生活贫穷”错误,第一个“穷”并非生活的贫苦,而是境遇的困窘。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赏析诗句,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 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 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赏析语句分两 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二是综合 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本 题要求简析诗歌颈联情景交融的妙处,属于定向赏析型。考生赏析时,侧重于对诗歌的颈联 - 17 - 情景交融特色的分析,作答时立足于整体,着眼于局部。解答时,先初步解读诗歌颈联两句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的意思,即: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 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竹影”与“泉声”,诗人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 表现弟侄书房周围景色的清幽、静谧。而“书案”与“砚池”则表现了弟侄“在干戈地”仍 能静心读书,一切景语皆情语,弟侄书房周围景色的清幽、静谧正是主人公心境的体现,诗 人借此赞美弟侄在纷乱的战争环境下仍能静心、好学、尚礼。 【点睛】赏析诗句题是以句子为赏析对象的一种题型。“句子”可以是某联或某阕这些局部 语言。题干用语一般为“请赏析……句”“请赏析……联的妙处”“请从角度赏析……两 句”。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 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 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 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赏析语句分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 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 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答题步骤: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 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有时还要根据该句在全诗 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赏析:这首诗是杜荀鹤为侄子的书堂所题的诗,目的是勉励侄儿为了终身的事业,要珍惜光 阴,勤奋学习。首联先叙侄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诗人以此 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信守儒家尊奉的道德规范,重视修 身立德,“家山虽在干戈地”,仍要“常修礼乐风”。对比之中既明弟侄的勤勉好学,更显 其卓然的高洁品格。颈联则由人写到书堂之景: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 入砚池。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我们可以想见其弟侄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尾联是对侄 子的劝勉之辞,劝弟侄莫荒废时光、学业。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 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若就其佳句来 说,真如行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人砚池中”,写景诗句诗 情画意,情景交融,却又自然晓畅。同时,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体现的是杜荀鹤的 一个显著艺术特征。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在顺风中呼喊为喻,形象阐明学习能借助外物提高自己的道理时说, - 18 - “_______________ ”,声音并没有加大,“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不堪入耳的 乡野音乐,反衬琵琶女的演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 句传神地勾画出了英雄当年驰骋沙场,收拾河山的豪壮场景。 【答案】 (1). 顺风而呼 (2). 而闻者彰 (3). 岂无山歌与村笛 (4). 呕哑嘲 哳难为听 (5). 金戈铁马 (6). 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 性默写两种类型。本题属于理解性背写。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 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 以下字词书写:“呼”“彰”“笛”“呕哑嘲哳”“戈”“虎”。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 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 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 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 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 “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作出奋斗并找回自我的人物,既然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 安排合适的去处,因而找回不久又走失了,而陶渊明不仅找回了自我,还找到了这个去处, 那就是安静。 民众在乎轰动,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在乎故事,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于是他 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也处于文人的关注之外。直到宋代,苏东坡才发现了陶渊 明的光彩,于是,陶渊明成了热门。由此可见,( )。陶渊明信仰自然,追慕自然, 投身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 于是他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 生灭过程,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 - 19 - 17.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作出奋斗的人物,因为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 排合适的去处 B.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作出奋斗并找回自我的人物,因为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 排合适的去处 C.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作出奋斗并找回自我的人物,但是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 排合适的去处 D.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作出奋斗的人物,但是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 排合适的去处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化上真正的高峰很可能被数百年之久朦胧在民众心间的云雾遮盖 B. 文化上真正的高峰很可能被朦胧在民众心间的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 C. 朦胧在民众心间的云雾很可能把文化上真正的高峰遮盖数百年之久 D. 朦胧在民众心间的云雾很可能数百年之久地遮盖文化上真正的高峰 19.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B. “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 C. 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D. 他们除了寄人篱下——流落他乡——悲愤自戕之外,也就没有别的结局了。 【答案】17. D 18. B 19. C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解答此类试题时,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 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A 项,关联词 “因为”与下一句“因而”搭配不当,表达不连贯。 B 项,“立誓作出奋斗并且找回自我”语序不当,关联词 “因为”与下一句“因而”搭配不 当,表达不连贯。 C 项,“立誓作出奋斗并找回自我”语序不当。 - 20 - D 项,划线处存在两处语病,“立誓作出奋斗并找回自我”语序不当,应是“立誓找回自我并 作出奋斗”。“既然……”关联词误用,可以改为“但是”,和前一句形成转折关系。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 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 中。 A 项,表述强调“朦胧在民众心间的云雾”存在时间之长,没有强调“遮盖”“文化上的高 峰”之久。根据语境,前文说“于是,陶渊明成了热门”,后文说“陶渊明信仰自然,……”, 由此可知此句主语还应是“陶渊明”,即是“文化上的高峰”,根据主语一致原则,排除 C 项、 D 项。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以及对标点符号在文中作用的判断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 需要掌握常见的点号和标号在文中的作用,比如破折号的作用有声音延长或停顿,表示话题 转换,表示解释说明,表示意思递进等,然后结合题目与选项进行分析。 A 项,表示声音延长或停顿; B 项,表示话题转换;C 项,表示解释说明; D 项,表示意思递进。 故选 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 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 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 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 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 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 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 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 21 -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①______。现实的世界是人 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人们通过阅读,不仅能进入不同时空的世界, 更为重要的是,②______: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 烈,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③______;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 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答案】 (1). ①还拥有另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 (2). ②人们从读书学会做人 (或:读书可以提升人的精神世界); (3). ③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或从善)。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 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 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根据“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以及“从鲁迅学得批判 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可知,第一处应为“还拥有另一个精神世界”;根 据“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鲁迅学得批判精 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可知,第二处应“人们从读书学会做人为”;根据“这 就是读书使人避恶”可知,第三处应为“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5 个字。 为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按照最高 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世界级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目前上海已累计建设 5G 基站近 500 个; 2019 年 3 月 30 日上午,首个 5G 手机对话在沪拨通,上海成为全国首个 5G 试商用城市。到 2021 年,将实现 5G 网络在全市的深度覆盖,在工业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健康医疗、城市管 理等领域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应用解决方案,把上海打造成为 5G 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 创新策源地。 【答案】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各大领 域把上海打造成 5G 建设和应用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 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其 - 22 - 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 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学会删除无关 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 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先概括再提 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结合“为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 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按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世界 级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把上海打造成为 5G 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分 析,第一句主要讲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后面材料主要讲在各领域把上海打造成 5G 建设和应用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 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 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 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 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 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 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 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 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 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 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据统计,我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 3500 万吨,接近于中国粮食总产量的 6℅。我 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 93 克,浪费率为 11.7℅,大型聚会食物浪费率达 38℅, 学生盒饭有 1/3 都会被扔掉。 材料二: 2020 年 8 月 12 日,央视新闻在节目中批评了部分网络大胃王吃播浪费严重的现象。主播 们看似狼吞虎咽地大吃大喝,甚至吃下数人份的食物,其中不乏部分主播通过剪辑等手段来 掩盖假吃现象,有些主播甚至使用催吐的方式达到吃下更多食物的假象。 - 23 - 材料三: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 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 材料四: 先辈们敬粮食若神明,不容丝毫亵渎。粮食有生命,也有灵性,吃饭不只是口舌之快, 还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人们咀嚼粮食也是咀嚼时光。人与粮食同行,有辛苦,有温暖,有 感恩,有敬畏…… ——提炼自葛亚夫散文《感恩粮食,感谢光阴》 上述数字与文字,对你一定有所触动,请从以下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一、请你以铁人中学李华的身份给某著名美食类直播节目主播迟美美写一封信,针对直播中 浪费粮食的行为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学校拟组织举办一次以“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作为演讲选手, 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注意对象,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示例: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从我做起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从我做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道出了节约粮食、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然而今天,随 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节约粮食的意识越来越淡薄,浪费粮食的现象的屡见不 鲜。据统计,我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 3500 万吨,接近于中国粮食总产量的 6℅。现 在很多餐饮浪费已不再是原来的吃不了倒掉,而是演变成了故意浪费。因为这样,可以显示 出自己是多么的有钱,多么的奢侈。可是当我们在炫富、炫奢侈时,却很少有人考虑有多少 人还在挨饿?据调查,全球每年有 1.28 亿人死于贫困,更有甚者,全球每隔 6 秒就有一个儿 童被饿死。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发展, 人类所拥有的资源总是非常有限的,勤俭节约无论何时都值得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也应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因此,节约不仅是一种行为,更 - 24 - 是一种美德;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时尚,它是我国文化传承中的精华。而今因为生活 水平的提高,人们却已将“节约”两字抛在脑后,随意浪费粮食的现象让人痛心。 在国外,参加聚会,去饭店吃饭时,吃完盘中的食物是对厨师的赞赏,是对食物的肯定。 而在我国的一些人眼中,吃光盘中的食物却是一种卑贱,是一种被人看不起的行为。这不是 非常荒谬的吗?每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不做“必剩客”,争当“光 盘族”。 习近平主席近日也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我们对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 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应对灾难,维系生存,粮 食永远是现实的根本需要,务必珍惜!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将“节约”作为制约浪费的准则, 而企业也应该提供免费的餐盒、袋子,方便顾客把剩余的饭菜打包带回家。如果吃不了,那 我们就“兜着走”。 请我们共同爱惜粮食,别让“舌尖上的美味”变成“舌尖上的浪费”。拒绝“舌尖上的 浪费”,从我做起。 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一列举的触目惊心的 数字与材料二列举的令人气愤的现象,共同指向一个问题:当前普遍存在的、严重的粮食浪 费。珍惜粮食,拒绝浪费,全民行动,刻不容缓。材料三引用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粮 食安全”“危机意识”“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从客观形势角度指出,居安需思危,饱 食勿忘馁,新冠疫情让人类更清楚地看到自身的渺小,应对灾难,维系生存,粮食永远是现 实需要,务必珍惜!材料四引用文学作品中的诗意表达,将“粮食”与“神明”“生命”“时 光”联系起来,品味与粮食同在的“辛苦“与“温暖”,表达对粮食的“感恩”和“敬畏”。 对粮食进行由“惜”到“敬”的升华,超越了现实需要,是一种人类与自然休戚与共的理想, 是一种相互为一、生生不息的情怀!考生写作中,要围绕中心,全面结合材料,体现思维层 次。要联系现实,指出问题、分析问题,也要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意识。考生还要注意符合 文体要求,第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写一封信,第二个写作任务要求写一篇演讲稿。 参考立意: 1.打包丢人?浪费可耻! 2.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从我做起 3.餐餐光盘,科学点餐 - 25 - 4.拒绝铺张,健康饮食 5.坚守“粮”心,践行新风 可用素材: 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是美德,是素质,更是 责任。理性消费,不要攀比,争来面子,未必就争来了情谊。 2.点餐不随意,量度把握有意义。乱点一气,绝非阔气。掂量好了再点餐,剩菜剩饭太难看。 剩菜打包是节俭体现,绝不是丢面。 3.“暴食”吃播不可取,主播受了罪,趣味变了味。健康饮食才应支持。“吃播”主播若面 对镜头暴食,不仅浪费粮食,也会引导粉丝错误饮食。 4.推行分餐,自主择餐。转变就餐方式,桌席改自助,份饭精细化,让每个食用者都有吃得 自主权,按需按量点餐取食。吃得刚刚好,才是最大的口福。 5.制止餐饮浪费,学校要做好引导,让孩子从小对节俭意识有所体会。锅清、碗清、盘清, 是对食物的尊重,更是对劳动者的尊重。注意膳食平衡,拒绝暴饮暴食,爱吃也要会吃。 6.饭店多出小份菜,服务员提醒点菜适量,有良心、有温度的企业更受好评。使用公筷,实 行分餐,健康餐饮新风尚,从你我做起。践行节约,拒绝浪费,带动身边人,做个好榜样。 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古以来,敬天惜粮、勤俭节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富裕,餐饮浪费现象也不断出现。据《人民日报》报道,近日, 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 痛心!这让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再次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话题。 8.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机构对北京、上海、成都、拉萨 4 个城市 366 家餐馆 进行的实地调研发现,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 93 克/人/餐,浪费率为 11.7%。据测算,我 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 1700 万至 1800 万吨,相当于 3000 万至 5000 万人 一年的食物量。其中,大型餐馆、游客群体、商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 9.一头,是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另一头,是粮食安全面临多重压力。国际上,全球粮食 市场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增加,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预计,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全球面 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可能由 1.35 亿人增至 2.65 亿人。粮食安全可谓国家安全的重 要基础,浪费粮食虽然看上去是个人行为,但却可能产生全局性的危害。 10.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我们不仅要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做起,更要通过自 己的行动和意识去影响到更多的人,从而辐射和带动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进来,形成全民勤 俭节约、珍惜粮食的社会风尚。 - 26 - 行文思路: 议论文的思路和结构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并列式等结构方式。本文可用并列式结构, 首先提出中心论点: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从我做起。其次,提出分论点,进行并列式阐 述。可列举一些事例,加强论证力度。最后,总括全文,再次点题。结构上,做到首尾呼应。 - 2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