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制度的政治基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江苏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制度的政治基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江苏专用)

‎    专题(一) 中国制度的政治基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主旨解读]‎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阶段。‎ 阶段一: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阶段二: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阶段 线索一:君主专制 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分割相权,即把相权一分为二(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二是转移相权及其机构,其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向皇帝身边的人转移,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向外朝转移。‎ 线索二:中央集权 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线索三:选官制度 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的目的而变化的,因此其本质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线索1 中央体制——从“公天下”到不断完善的“家国一体”‎ ‎[理清发展线索]‎ 时期 发展历程 先秦 ‎(萌芽)‎ 王位世袭制使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周王既是天下大宗,也是最高领袖 秦朝 ‎(创立)‎ 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隋唐 ‎(完善)‎ 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从而分散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 明朝 ‎(强化)‎ 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清朝 ‎(顶峰)‎ 康熙时,设置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深化历史理解]‎ ‎1.宗法观念对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 ‎(1)“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在皇位继承上,历代帝王大多遵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原则。‎ ‎(2)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亲亲是宗法制度的基础,在统一的帝国中,亲亲的宗法原则通过儒家的鼓吹与发挥,成为专制政治的一种补充。‎ ‎(3)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惯性力量:几千年来,王朝国姓屡经更迭,王朝政治模式却一如既往,宗法制是维系王朝政治的重要力量。‎ ‎2.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演变 个人权力 由分散到集中 由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 地方权力 由独立到中央集权 ‎ 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 政治制度由贵 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 由周朝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朝皇帝任命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 权力执掌 由贵族到官僚 ‎ 国家权力由周朝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官员行使 ‎3.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方式 ‎(1)削弱相权 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消灭。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①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②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机构:即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 ‎(4)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 ‎4.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1)专制政治日趋完备和强化。商周时期的专制主义表现为宗法制下的集权政治,它以西周时期为典型;秦朝以后的专制主义表现为中央集权,宋朝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官僚机构不断膨胀与吏治的制度化、法制化。中国古代调整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官制度的行政法律规范,从唐代起已经自成系统,制度的完备和规范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3)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政治制度中的基本矛盾。其基本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地方服从中央、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 ‎[真题例证]‎ ‎1.(2018·江苏高考)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解析:选D 题干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尚书省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其地位非常重要,故D项正确。唐朝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没有剥夺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故A项错误。唐代负责起草诏令的是中书省,尚书省是执行机构,故B项错误。唐代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尚书省不能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故C项错误。‎ ‎2.(2016·江苏高考)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解析: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题干中的“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是受到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影响,体现的是宗法观念,故选D项。‎ ‎[聚焦命题热点]‎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且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  )‎ A.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B.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 C.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 D.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 解析:选C 西周时期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没有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西周天子处于至尊权威,但未达到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题干中“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可知西周利用血缘巩固统治,故C项正确;西周时期异姓诸侯也是其联合对象,如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等,故D项错误。‎ ‎2.史学家柳翼谋说:“始皇时代……以一政府而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下列表述与此观点不符的是(  )‎ A.出击匈奴、巩固边疆 B.设置郡县、管辖地方 C.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D.控制思想、文化专制 解析:选C 抓住材料“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即汉承秦制来分析。秦朝蒙恬、汉朝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故A项不符合题意;秦、汉都推行郡县制,故B项不符合题意;汉武帝独尊儒术,秦朝以法为教,此处二者不同,故C 项符合题意;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本质上都是文化专制,故D项不符合题意。‎ ‎3.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  )‎ 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D.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 解析:选D 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官僚机构,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与材料中“唐初三省制”不符,故A项错误;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且与材料中“尚书省执行”不符,故B项错误;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故C项错误;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可减少政令失误,有利于决策合理化,故D项正确。‎ ‎4.“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  )‎ A.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B.妨碍皇权高度集中 C.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解析:选D 从材料“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可知该机构是清代的军机处,它的建立加强了皇权,故D项正确;A、B、C三项皆不符合题意。‎ ‎5.“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  )‎ A.传达皇帝旨意 B.参与行政决策 C.总领全国政务 D.负责监察百官 解析:选A “廷寄”上谕是传达皇帝的旨意,故A项正确;军机处无决策权,故B项错误;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不是总领全国政务,故C项错误;军机处无监察权,故D项错误。‎ 线索2 地方体制——从“天下共主”到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制度 ‎[理清发展线索]‎ 时期 发展历程 周朝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 秦朝 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汉朝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封国制导致“七国之乱”,“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朝 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 ‎[深化历史理解]‎ ‎1.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演变趋势及规律 ‎(1)趋势 ‎①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②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2)规律 ‎①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实行分级管理。在不同历史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组成层次或为郡县或州县两级制,或为州郡县或路府(州)县、道府(州)县三级制,或为省路府(州)县四级制,构成了从上到下由中央层层控制的严密的地方统治机构。‎ ‎②分割地方权力,使其各有所主,相互制约,是朝廷在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通常规定地方行政、军政、财政、监察诸权分立,长官各设正、副,彼此制约。‎ ‎③对主要长官规定任期年限并须籍贯回避。‎ ‎2.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演变过程上,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②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③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2)影响 ‎①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派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②地方行政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地方作用。‎ ‎[真题例证]‎ ‎1.(2015·江苏高考)《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解析:选A 材料大意为:天子与不同爵位的贵族在朝会时处在不同的位置。 由此可知,周代贵族在朝会的时候有尊卑之分,这反映的是分封制下形成的森严的等级序列,故A项正确。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是秦代实行的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是汉初实行的政治制度,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B、C、D三项。‎ ‎2.(2011·江苏高考)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由“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可知元初江浙行省凡事皆需要上报朝廷,由“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可知江浙行省获得了紧急事务的处置权,B项正确;A、C、D三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均排除。‎ ‎[聚焦命题热点]‎ ‎1.《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晋昭侯封桓叔(昭侯之叔)于曲沃。师服预言:‘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师服意在(  )‎ A.离间宗亲关系 B.取消分封制度 C.维系统治秩序 D.建立中央集权 解析:选C 从材料“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师服认为晋国本是侯国,不应分封建国,没有体现离间宗亲关系,故A项错误;从材料“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可知师服认为分封制可以维护统治,故B项错误,‎ C项正确;从材料可知师服赞同分封制,但分封制下诸侯有自主权,不属于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2.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解析:选D 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是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 ‎3.如图是《西汉时期诸侯控制户数变化示意图》,其中最能反映这一时期中央集权趋势的是(  )‎ A.①至② B.①至③‎ C.②至③ D.②至④‎ 解析:选D ①至②阶段西汉诸侯控制户数呈现增加趋势,说明诸侯力量的强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A项错误;①至③阶段西汉诸侯控制户数增加,并且如果中央政府对于这样的现象实行不控制政策,依然是呈现继续发展的趋势,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B项错误,同理,C项错误;②至④阶段反映了由于西汉政府采取了控制其发展的政策,使诸侯控制户数呈现减少趋势,体现了这个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符合史实,故D项正确。‎ ‎4.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这种权力运作方式(  )‎ A.着眼于集体议政监督皇权 B.保障行省正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 C.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D.体现了行省正官之间的分权制衡 解析:选D 重大事项由各行省正官集体议决,而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体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5.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  )‎ A.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 B.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使得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解析:选C 依据材料“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可以判断是元朝的行省制度。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故A项错误;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遏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故B项错误;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严格制约,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C项正确;行省制度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是加强皇权,故D项错误。‎ ‎   线索3 选官制度——从贵族政治到影响深远的科举取士 ‎[理清发展线索]‎ ‎[深化历史理解]‎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从本质上看,选官制度是加强统治、强化皇权的重要手段。其发展趋势如下:‎ ‎(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2.全面认识科举制 ‎(1)科举制的特点 贤能治国,‎ 为我所用 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儒家经义为主,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都秉承着儒家传统教义,兼备治理国家、建设国家的能力 标准客观,‎ 竞争公平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方式获得官位,考试内容是固定的儒家经义,统一根据考试成绩去录取优秀人才,科举考试时间固定,这些体现了相对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 立法保护,‎ 稳定延续 科举制是国家自上而下进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由国家推动运行的,因此它有立法保障,受到政府保护 ‎(2)科举制的影响 社会整 合功能 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 推动文 化发展 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 巩固国 家统一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推动世 界文明 选才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真题例证]‎ ‎1.(2018·江苏高考)如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解析:选B 据图文信息,“雀”与“爵”相通,“猴”与“侯”同音,该画像石体现的“射爵射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显贵地位的追求,故B项正确。这里的“射爵射侯”反映的是人们的理想追求,不能反映出当时人们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也不能反映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和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故A、C、D三项错误。‎ ‎2.(2016·江苏高考)“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解析:选A 据材料可知,宋代科举考试使用“糊名法”‎ ‎,把试卷卷首的考生姓名、籍贯等都封住或者裁去,以防评卷官徇私舞弊,说明考试程序更加公正,故A项正确。这一变化与取士科目、进士地位和录取人数均无关,故排除B、C、D三项。‎ ‎[聚焦命题热点]‎ ‎1.东汉光武帝之时,察举制实施中有了“授试以职”的正式规定,即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这一规定(  )‎ A.打破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 B.体现对官员吏治才能的重视 C.彰显公开竞争的选官原则 D.意在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解析:选B 战国时期军功爵制打破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故A项错误;“授试以职”体现在被举荐到中央前需要有从政的历练,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了“公开竞争”的原则,故C项错误;材料是向中央举荐官员任职,与地方政府无关,故D项错误。‎ ‎2.《晋书·卫瓘传》载:“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据此可知(  )‎ A.卫瓘主要代表士族门阀的利益 B.卫瓘认为察举制具有教化功能 C.官制改革使民俗更加淳朴和顺 D.魏晋以察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解析:选B 卫瓘是对九品中正制提出批评,他不代表士族门阀的利益,故A项错误;“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表明卫瓘认为察举制具有教化功能,故B项正确;C项在题干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魏晋是以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故D项错误。‎ ‎3.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种种提案。士人因而特别关心国运,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一起作了数十篇模拟策试,尔后果然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  )‎ A.有匡时济世的特点 B.有诗歌取士的特征 C.有制约君权的职能 D.有民主议政的特点 解析:选A 材料表明唐朝科举注重时政策试,白、元二人因精于此道而被选中,这说明唐代科举制有匡时济世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以诗歌取士,故B项错误;科举制选贤任能,有维护皇权的作用,故C项错误;科举制是封建政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法体现民主议政,故D项错误。‎ ‎4‎ ‎.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  )‎ 地区 时间 赴试人数 分配名额 录取比例 苏州 庆历五年 ‎200‎ ‎4‎ ‎50∶1‎ 绍兴二十六年 ‎2 000‎ ‎13‎ ‎154∶1‎ 福州 绍兴二十六年 ‎3 400‎ ‎62‎ ‎55∶1‎ 淳熙十年 ‎15 000‎ ‎62‎ ‎242∶1‎ A.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 B.名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 C.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 D.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 解析:选A 解试合格者人数增加,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的录取比例变小,说明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显著增加,考试难度加大,也就是说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增加,故A项正确;同一年名额分配苏州和福州人数不同,无法说明确保公平公正,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宋朝时期赴试人数显著增加,表明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故D项错误。‎ ‎5.唐代的科举制有“投牒自举”一项,就是自学有成就的人可以书面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后,再由州县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而宋代的科举制建立了糊名和誊录制度,既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名字、乡贯,也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级。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 A.唐代考生只能通过“投牒自举”方式参加科考 B.宋代糊名和誊录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舞弊现象 C.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的进一步僵化 D.严格选拔途径和手段从而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 解析:选D 从材料可以看出“投牒自举”只是参加科举考试的一种方式,故A项错误;宋代糊名和誊录制度有利于减少舞弊,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故B项错误;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的进一步僵化指的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故C项错误;宋代糊名和誊录制度有利于减少舞弊,从而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故D项正确。‎ ‎ [典例] (2014·江苏高考)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 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3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3分)‎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5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3分)‎ ‎[命题之“源”]‎ 本题围绕汉唐以来历代王朝如何调控中枢权力这一主题将三段材料贯穿起来,以考查考生解读史料、提炼要点,综合阐释史实的能力。就主题来说,历代专制王朝如何调控中枢权力,实际上就是君相关系的另一种表达,只是侧重点在专制政府的调控,而所谓调控,在本题主要针对的就是君相关系。‎ 材料一节选自《汉书·严助传》,意在说明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任用身边贤良文学之士,让他们参与议政和奏事,诘难外朝大臣,以达到“以内制外”的目的。汉初以来,丞相作为三公之首、百官之长,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一定制约。为了削弱相权,武帝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之传统,开始任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人为相。同时选拔一批资历较浅但有才能的官员,入宫侍从左右,参与议政决策,后来慢慢形成“内朝”(中朝),以抑制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僚权力。‎ 材料二节选了《旧唐书·刘祎之传》中的一段史料让大家理解:宰相刘祎之之所以不承认皇帝直接发布的诏令,是因为当时规定,诏敕须由中书省负责起草,经门下省政事堂审决后,报皇帝认可方能正式称“敕”,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则被视为违制。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厘清中书、门下两省的职能以及它们之间互相制衡的运作机制。需要了解,三省制度的运行采取集体决策制度,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个人专断造成决策的失误,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分散相权的作用。宰相刘祎之之所以质疑王本立宣读“敕书”的合法性,就在于他身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 ‎,却不知晓有此诏敕,表明此敕出笼违制。刘祎之的被赐死,表明在君主专制之下,皇权至上、人治大于法治的政治现实。‎ 材料三引自《明史·职官一》,意在说明,明初内阁大学士的职权仅限于充任皇帝高级秘书,负责代替皇帝起草诏诰、批阅大臣奏章,凡九卿等议定好的军国大事、重要典礼,阁臣要根据典制审核,斟酌上报皇帝。这些职权,从表面上看似乎与之前的中书省权力相当,但内阁不能统领六部,始终不是法定中央机构,虽然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上升,阁臣甚至掌握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但最后的审定权始终掌握在皇帝手中。孙悟空总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在对以上三段典型性史料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考生可以总结出历代专制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其基本策略,一是分散权力,如唐朝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既含有三省相互制约的因素,也含有分散相权的作用;二是权力的相互制衡,如汉武帝采取的“以内制外”之法,但无论采取怎样的方法,皇权至上的基本原则是不会改变的,这是专制主义的本质所在。本题的主旨正在于此。‎ ‎[失误之“因”]‎ 考生解读材料的某些缺陷是导致本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1)忽略对材料的提炼 本题表面上入手较易,实际上不是这样。考生对第(1)问的回答就感觉颇为困难。主要原因在于,不少考生满足于照抄材料,不能进行有效提炼,如考生多能从材料中照抄“举贤良”、“举贤良文学之士”,但无法归纳身边近臣的概念;多数考生从材料中照抄“开东阁”、“朝觐奏事”等词句,但只有少数高分段考生能将其归纳为参与议政。同样,第(3)问失分的最主要原因还是考生归纳材料的能力欠缺。材料中对于内阁职责的表述比较明确,中等生基本可以找到答案,但却无法进行翻译和归纳,满足于将材料中“劝善规过”、“起草进画”、“审查签收”的字眼照抄,一些低分段考生甚至将整段的材料照抄。‎ ‎(2)缺少对材料层次的敏感性 材料一明显的有三个层次,一个层次对应于一个举措,但绝大多数考生答不出“令其诘难大臣”这一举措,就因为忽略了材料的这个层次。‎ ‎[高分之“计”]‎ ‎(1)增强主题意识 主题是主观题的灵魂,精品材料题的若干材料之间一定跳跃着一条生动而富有深度的主题线索。‎ 例如本题主题,引言有提纲挈领的提示: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最后有统括性的设问: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中间有分步的材料和设问引导。应该说,主题是非常明确的。本题也体现了主观题设问的一般特点,即每一项设问都围绕着主题线索,而在最后一问要求学生揭示主题。掌握这一特点,不仅是解题的需要,也是在平时历史学习中需要加强的方面,主题意识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2)有效提炼信息 答案隐含在材料与所学知识中。如何从中寻找答案?许多考生将之等同于关键词句的摘抄,这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提炼,即发现这些关键词句之间的关系,并凝炼成符合设问要求的要点,是为提炼。‎ ‎[满分之“答”]‎ ‎(1)举措: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 ‎(2)说明: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3)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 ‎(4)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原则:皇权至上。‎ ‎[专题过关高分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59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载:“周成王既黜殷命,参改殷官,制为周礼,以作天地四时之名,谓之六卿。立天官冢宰掌邦治,地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官司寇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事。各有徒属,周于百事。”材料主要表明西周(  )‎ A.践行了“阴阳五行”之说 B.官员职责明确分工细化 C.确立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制 D.官僚政治日趋完善成熟 解析:选B “阴阳五行”说是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材料的内容是官员分工,故A项错误;“立天官冢宰掌邦治,地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官司寇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事。各有徒属,周于百事”表明官员分工明确,故B项正确;西周确立森严的社会等级与材料的内容官员分工明确不符,故C项错误;官僚政治是从秦朝开始的,故D项错误。‎ ‎2.“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已无封建之事。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故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下列观点与材料不相符合的是(  )‎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 B.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C.西周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形成 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解析:选D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符合材料“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故A项不符合题意;“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符合材料“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故B项不符合题意;“周人即立嫡长”“其余嫡子庶子,皆……畴以国邑”反映了家国一体,故C项不符合题意;“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项符合题意。‎ ‎3.“乐”原指早期人们用以表达情感的文化活动,如诗歌、音乐、舞蹈等。西周时出现了十分严格的乐舞制度。祭祀时“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少八风。”这样的变化(  )‎ A.遵循血缘政治传统    B.带有鲜明等级色彩 C.强化了皇权的专制 D.顺应了儒学的发展 解析:选B 遵循血缘政治传统是指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少八风”表明森严的等级制度,故B项正确;强化了皇权的专制是在秦朝之后,故C项错误;儒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发展,故D项错误。‎ ‎4.唐代杜佑《通典》云:“天生丞民(百姓),树君司牧(统治),人既庶焉,牧之理得;人既寡焉,牧之理失……建国利一宗,列郡利万姓,损益之理,较然可知。”可见他主张(  )‎ A.贵族政治 B.分封制 C.郡国并行 D.郡县制 解析:选D 材料中杜佑认为“建国利一宗,列郡利万姓”,即实行郡县制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有利于百姓生计,故D项正确。‎ ‎5.《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解析:选C 分封制是“立列国”,与材料中“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不符,故A项错误;三公九卿是中央官职,与材料中“摒弃……重立列国的思想”的地方制度不符,故B项错误;据材料“公元前221年”,可知题干描写的是秦朝,秦灭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地控制,与材料中“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相符,故C项正确;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实行,与材料中“公元前221年的改革”的秦朝不符,故D项错误。‎ ‎6.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时,在周振鹤的《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请问这幅行政区划图描述了哪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 A.西周 B.秦朝 C.汉初 D.元朝 解析:选C 西周时期是分封制,故A项错误;秦朝是郡县制,故B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时期行政区划中有郡县设置,也有分封的王国和侯国,根据所学可以判断是汉朝初年的郡国并行制,故C项正确;元朝是行省制度,故D项错误。‎ ‎7.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选D 题干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出身卑微的读书人为了入仕,刻苦读书,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故选D项。官员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是两个概念,且“最优秀”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A项。题干信息与选官制度沿革下的官员道德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自由投考与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矛盾,故排除C项。‎ ‎8.钱穆在评价唐朝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材料反映唐朝的政事堂(  )‎ A.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 B.确保宰相掌握了决策权 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 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解析:选D “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中“始终”表述不当,故A项错误;唐朝的政事堂通过分相权以加强皇权,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唐朝的政事堂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故C项错误;材料关键信息“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强调政事堂在发布诏书上的权威地位,可见政事堂成为中央决策机构,故D项正确。‎ ‎9.北宋大中祥符四年,殿试进士新定条制:“举人纳试卷,内臣收之;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始付考官,定等讫。”“条制”说明宋代科举考试(  )‎ A.首创殿试制度 B.规定答题方式 C.力求公平公正 D.盛行徇私舞弊 解析:选C 首创殿试制度始于唐朝,故A项错误;“条制”没有涉及答题方式,故B项错误;“举人纳试卷,内臣收之;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始付考官,定等讫”这些举措是为了力求公平公正,故C项正确;徇私舞弊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10.有学者认为,元朝皇帝的职责在于“慎择宰相,委任责成”,“如欲赏一人,则当询诸省台……如欲罚一人,亦当询诸省台”。此举折射出元朝(  )‎ A.皇帝无为而治 B.行中书省事务繁多 C.相权高于皇权 D.中书省的权力过大 解析:选D 材料反映元朝宰相权力反弹,皇帝的权力削弱,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元朝的中央体制,而非地方行政制度,故B项错误;元朝相权增大,不等同于相权高于皇权,故C项错误;宰相是中书省的长官,宰相权力增大体现中书省权力过大,故D项正确。‎ ‎11.“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吐蕃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解析:选A 此题考查的是对元朝中央机构的理解。根据材料中的提示“吐蕃”,时间是元朝,而且跟佛教有关,并结合所学可知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宣政院,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项。‎ ‎12.有学者认为,由于明代以后实行分区或分省定额录取进士,各地考上的官员参与“廷议”,许多科举出身者未做官而成为乡里或地方与官府打交道的代言人,这类似于西方的代议制度。据此推知,科举制(  )‎ A.避免了考官与考生结党营私现象 B.有利于社会重学重教风气的形成 C.反映了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 D.起到了调动知识精英参政的作用 解析:选D 材料强调了科举制下士人参与政治的热情,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科举对教育、风气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的相关信息,无法反映各地经济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考上的官员参与‘廷议’,许多科举出身者未做官而成为乡里或地方与官府打交道的代言人,这类似于西方的代议制度”可知无论科举做官,还是科举未做官者,都积极参与政治,故D项正确。‎ ‎13‎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材料反映的本质是(  )‎ A.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机构 B.内阁大臣等同于宰相 C.内阁强化了君主专制 D.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可知,内阁不是法定的正式决策机构,内阁大臣对皇帝无制约作用,皇帝通过内阁掌控了政府,故选C项。A、D两项是表层信息,B项与史实不符。‎ ‎14.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在军机处“行走”的官员或为大学士,或为尚书,或为侍郎,同时兼理原官职。此后,大学士“必充军机,始得预政事”。这表明 (  )‎ A.低级别官员已无权参与朝政 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C.内阁地位已然被军机处取代 D.内阁权力开始弱化 解析:选C 材料中不能得出低级别官员已无权参与朝政的结论,故A项错误;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属于皇帝的侍从,故B项错误;大学士必须充任军机大臣才可参与政事,表明军机处已取代内阁的地位,故C项正确;清朝内阁无实权,D项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15.清朝的密折制度规定,皇帝特许的官员可以将相关政务、人事等方面的第一手情况“密折奏事”,由专人送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这一制度的推行(  )‎ A.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 B.利于皇帝严密掌控行政体系 C.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 D.建立起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 解析:选B 材料中仅仅是“皇帝特许的官员”可以“密折奏事”,并不是所有官员,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密折奏事”便于皇帝掌控行政体系,故B项正确;这一制度并不能消除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特许官员的“密折奏事”不是文秘制度建立的表现,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4分)‎ ‎16.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3分)‎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3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宗法制被破坏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秦朝统一以及所实施的地方制度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分析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元代的地方政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行省制度设立意义来回答。第(4)问,结合材料及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以及调整地方制度变化角度思考回答。‎ 答案:(1)原因:王室衰微;宗法制遭到破坏(血缘关系疏远)。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2)制度:郡国并行制。‎ 理由: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 ‎(3)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认识: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