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1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1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

第11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抨击资本主义,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共产党宣言》的问世,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是工人阶级争取建立理想制度的一种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3)俄国革命经历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也经历了从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夺权的转变。‎ ‎(4)十月革命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知能强化Ⅰ 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历史条件 经济 随着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阶级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爆发,要求政治权利,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思想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主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另一方面批判继承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 ‎2.诞生 ‎(1)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主要内容: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3.历史意义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二、巴黎公社 ‎1.历史背景 ‎(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国民自卫军,导致了巴黎两大阶级矛盾的激化。‎ ‎2.公社成立 ‎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革命措施 ‎(1)政权建设: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保障人民的权利。‎ ‎(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等。‎ ‎4.失败原因 没有掌握经济命脉,没有联系其他革命力量,没有发动广大农民,没有成熟政党的领导。‎ ‎5.历史意义 ‎(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三、全面认识巴黎公社 ‎1.爆发的偶然性 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普法战争失败后的法国巴黎,外有敌军侵略,内有临时政府投降卖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导致革命仓促爆发,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条件并不具备。因而巴黎公社革命只不过是特殊条件下一个城市的起义。‎ ‎2.失败的必然性 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巴黎公社人民以革命的手段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 ‎3.意义的深远性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第一次给资本主义以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革命应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 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必须要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必须掌握足够的武装力量;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必须与农民结成联盟。‎ ‎1.(2018·河南名校联考)《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已经破坏了。”这一论述(  )‎ A.否定了资产阶级历史作用 B.批判了资产阶级对近代世界进步的阻碍 C.认同了资产阶级价值观念 D.肯定近代以来世界发生的社会历史变革 解析:选D 材料中“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已经破坏了”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方面的积极作用,即资产阶级推动了近代世界的进步。‎ ‎2.(2018·孝义摸底)自19世纪中叶马克思写下自己的著作以来,事态的发展并未遵循他所预示的明确的模式。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穷人没有变得更穷,相反,工人们变得愈来愈富裕,因而也就愈来愈满足于现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完善 B.共产主义运动受到各国的压制 C.工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的进步 D.工人和资本家的政治地位趋同 解析:选C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完善于二战之后,并且福利政策也非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满足于现状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反映的内容无关;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进行和随之而来的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普通工人的工资乃至生活水平也获得了相应的提升,故C项正确;D项属于明显的常识和逻辑错误。‎ ‎3.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工业革命加剧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 B.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 C.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 D.社会主义成为英国工运的指导思想 解析:‎ 选C 题干引用了不同时期的两段史料,第一段史料说的是工人阶级是资产阶级政权的支持者,没有提出任何政治要求;第二段史料说明工人阶级要参与国家管理,这是一种十分鲜明的政治要求,反映出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工人阶级斗争的变化而不是英国社会贫富分化,排除A项;题干引用的两则材料都没有体现出“联合”的要求,B项脱离材料;题干所述发生在《共产党宣言》发布前,题干中也没有提及社会主义思想,排除D项。‎ ‎4.(2018·河北八所重点中学联考)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做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 (  )‎ 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 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 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解析:选B 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的时代,英国这位思想家言论中的“阶级”指的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体系的制度”指的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带来的一系列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因此B项正确。通过材料中的“试图”“夸张”“忽视”等词可以看出该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基本否定的态度,排除A项;C、D两项与材料没有关系。‎ ‎5.有学者认为“这场革命”是“19世纪初期以来工人运动的高峰与总结,它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暴力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正确性,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次城市起义。”材料中的“这场革命”(  )‎ A.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B.是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一次尝试 C.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D.结果是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解析:选B 据材料信息“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暴力学说”“特定条件下的一次城市起义”可知说的是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一次尝试,故选择B项。巴黎公社没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故A项错误;C项说的是俄国二月革命,D项说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均不符合题意。‎ ‎6.“男女公民们:自从巴黎人民举起了红旗,同时向飘扬在凡尔赛的法国三色旗和飘扬在普鲁士人占领的炮台上的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以来,到今天已经过去21年了。”(恩格斯《巴黎公社二十一周年给法国工人的贺信》)这反映了巴黎公社(  )‎ ‎ A.具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 B.承担着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任务 C.没有科学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D.英勇无畏精神与斗争策略值得借鉴 解析:选B 从材料中“红旗,同时向……法国三色旗和……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可知,巴黎公社革命除了反对法国资产阶级专政,还承担了反对普鲁士侵略的使命,故其具有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双重性质,答案为B项。‎ ‎7.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考生对巴黎公社采取措施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及描述和阐释历史事实的能力。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可以使农民得到土地和劳动工具,进而阐明了其建立的政权与农民的利益一致,这说明巴黎公社希望得到农民的支持,故选D项。A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B项说法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知能强化Ⅱ 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俄国十月革命 一、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1)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仍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国际环境: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过程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3)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其他城市的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 ‎3.结果:建立政权 政治 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经济 通过《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外交 通过《和平法令》,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组织 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4.特点 理论角度 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学说 革命道路 革命由中心城市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 革命方式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 ‎5.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二、与十月革命有关的几个重要概念 ‎1.苏维埃 俄文COBET的音译,意思是会议或代表会议。它是在1905年革命中由俄国无产阶级创造的、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组织形式。它既是武装起义的领导机关,又是新政权的萌芽,为列宁首先发现、肯定并发展。二月革命后成为无产阶级的政权形式,十月革命后正式成为苏俄权力机关的名称,后为苏联宪法所肯定。后来,苏维埃通行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成为工农革命政权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代名词。‎ ‎2.布尔什维克 俄语音译,意为多数派。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同马尔托夫等机会主义者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在选举党中央领导机关时获多数,故名。此后,布尔什维克即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代称。‎ ‎3.共产国际 也称第三国际。1919年3月,在莫斯科召开共产国际成立大会。共产国际的任务是推翻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确立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实现共产主义。共产国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成员最多时包括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产党组织。共产国际是统一的世界共产党,各国共产党都作为它的支部,必须执行它的决定。它有权决定各国共产党的路线、策略和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可以否定或修改各国共产党的决定,开除和解散任何一个支部,向各国共产党派出常驻代表。为了联合英美反法西斯斗争,1943年6月,共产国际宣告解散。‎ 三、比较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异同 比较项 巴黎公社革命 十月革命 不同点 革命领导者 没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自发斗争 无产阶级政党 革命结果 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最后失败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影响 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开辟了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相同 点 革命性质 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 革命方式 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革命背景 都与大规模战争有关;分别是普法战争和一战;都与阶级矛盾尖锐有关 ‎1.以下是某同学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所做的整体发展的示意简图,对数字处史实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处革命后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政权 B.②处提出革命必须实行武力夺权目标 C.③处苏维埃政府率先对临时政府发难 D.④处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由理想变为现实 解析:选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四月提纲”中指出要和平夺权,七月事件标志着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工兵苏维埃进行镇压,故A、B、C三项均错误。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由理想变为现实,故D项正确。‎ ‎2. 俄国学者苏汉诺夫说,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农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列宁的全部“观念”怎么能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并行不悖?苏汉诺夫旨在(  )‎ A.批评“四月提纲”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 B.指责新经济政策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C.说明俄国革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 D.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国情 解析:选A 根据“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农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可得出列宁希望工人和雇农苏维埃掌握政权,而且要建立社会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四月提纲”的观点,故选A项。‎ ‎3.《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解析:选C 结合材料中的“列宁”“四月份”“半年后”,可知“第二次革命”指的是十月革命。“第一次革命”指的是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第二次革命”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项正确。‎ ‎4.判定历史事件和历史事物的性质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方法,历史事件和历史事物的性质一般是由其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的。我们认为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最主要的论据是(  )‎ A.由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领导 B.打倒地主、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 C.推翻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封建王朝 D.采取了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手段 解析:选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新政权采取措施摧毁旧的经济基础,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B项正确。A项只是评价政权性质的一个因素,不是主要论据,排除;推翻俄国封建王朝的是二月革命,C项错误;D项是革命方式问题,排除。‎ ‎5.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结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启蒙思想得以实践 C.开辟人民作主新时代 D.开创国家工业化新模式 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革命事件”指俄国十月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为俄国建立新型民主制度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故选C项。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而这仅仅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准备阶段,排除A项;启蒙思想在18、19世纪的法美等国已经进行实践,B项错误;开创国家工业化新模式是在斯大林时期,1917年革命只是为开创国家工业化新模式创造了条件,排除D项。‎ ‎6.某西方国家如此评价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俄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确实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这场革命也对其他国家的武装革命——枪杆子、笔杆子出政权,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十月革命首创了城市武装暴动 B.该评价承认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 C.西方国家暂时缓和了与苏联的关系 D.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 解析:选D 巴黎公社起义也是城市武装暴动,A项错误,排除。该评价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一次重大变革,但没有提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B项错误。C项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排除。结合材料信息“十月革命”“重大变革”“对其他国家的武装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判断出D项正确。‎ ‎7.《和平法令》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关于对外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列宁在报告中宣布:“我们应当帮助各国人民干预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当时,列宁签订和约的思想、其和平观的指向是(  )‎ A.用革命手段推翻沙皇专制政府 B.工人阶级掌握全部政治权力 C.以和平方式结束帝国主义战争 D.以革命战争维护苏维埃政权 解析:选C 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专制政府被推翻,故A项错误;据材料“帮助各国人民干预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可知,列宁签订和约的思想、其和平观的指向是以和平方式结束帝国主义战争,故C项正确;B、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这种观点的空想性体现在(   )‎ A.没有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的对象 B.工人运动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C.没有意识到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 D.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 解析:选D 材料中“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说明当时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产阶级、贵族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他们良心发现改善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显然是空想,故D项正确。‎ ‎2.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创办了棉纺织厂,他以慈善者的身份关心工人,禁止十岁以下的孩子进工厂工作。为了减轻工人的家庭负担,他第一次为五岁以下的孩子创办了幼儿学校,以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纪律为宗旨。对欧文这些举措评价正确的是(  )‎ A.具有空想性,违背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B.具有欺骗性,讨好工人是为了更好的剥削 C.具有进步性,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具有推动作用 D.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有影响 解析:‎ 选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文的举措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创办幼儿园,禁止儿童进工厂工作等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故A项错误;欧文并不是为了欺骗和剥削工人,故B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行为有助于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故C项正确;欧文的举措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有一定影响,但其举措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故D项错误。‎ ‎3.(2018·鞍山质检)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民主制中,社会中的个人不再与政治国家、公共领域和共同体相互分离、疏远和孤立,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自己的作品、表达和决定。马克思对未来民主制度的设想意在(   )‎ A.使国家制度的人民变为人民的国家制度 B.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找到了正确方向 C.把无产阶级的政治自由作为目标 D.阐明工人阶级是国家管理的主体 解析:选A “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自己的作品、表达和决定”可知国家制度完全由人民自己决定,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4.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这段材料表明(   )‎ A.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历史必然 B.法国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C.工业革命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D.巴黎公社实行无产阶级的专政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可以看出巴黎公社的出现并不是历史的必然,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只能”说明法国并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故B项错误;材料与工业革命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与巴黎公社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无关,故D项错误。‎ ‎5.巴黎公社最高权力机构公社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主席职务不固定,公社委员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各自投票的效力不会受到自己职务高低的影响。这说明巴黎公社(   )‎ A.鼓励工人阶级参与政治  B.实行政治生活民主化 C.体现了三权制衡的原则 D.推行平等的选举制度 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公社权力机构的运行,说明巴黎公社实行政治生活民主化,故B项正确。‎ ‎6.(2018·江西重点中学联考)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最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65年 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48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资本主义仍旧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的时期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不完全具备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D.社会主义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解析:选A 材料体现了工业革命和无产阶级运动,结合所学,无产阶级运动都以失败告终,表明资本主义尚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的时期,故A项正确;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并非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主要目标,故B项错误;该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依旧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故C项错误;该阶段更多体现的是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贫富两极分化的不满,故D项错误。‎ ‎7.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根植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解析:选D 这段材料以“但其”为界,前半句分析了十月革命的外因,后半句分析了十月革命的内因,认为十月革命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故选D项。‎ ‎8.李可夫在1917年讲道:“社会主义变革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根据现有条件,根据居民的生活水平,开始社会主义变革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没有力量和客观条件来做到这一点……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该讲话时的俄国(   )‎ A.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B.“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政权 C.一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 D.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 解析:选A “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表明无产阶级不能损害资产阶级的利益,当时的俄国处在二月革命后,故A项正确;“四月提纲”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故B项错误;一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事件,抛弃了对资产阶级的幻想,故C项错误;十月革命的目标指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超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范围,故D项错误。‎ ‎9.(2018·洛阳统考)1917年4月,列宁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逐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917年10月,党中央决定近期起义推翻临时政府。这一政策变化(   )‎ A.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完成 B.受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 C.确立社会主义革命方针 D.满足了国民的和平要求 解析:选B 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是二月革命,故A项错误;发生七月流血事件后宣告了和平方式的破产,所以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故B项正确;“四月提纲”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故C项错误;十月革命后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满足了国民的和平要求,故D项错误。‎ ‎10.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后,立即遭到布尔什维克内部普列汉诺夫、加米涅夫等人的激烈反对。考茨基在1918年出版的《无产阶级专政》一书中,大肆攻击十月革命,把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比作“一个怀孕的妇女为了缩短她不堪忍受的妊娠期,竟然极其愚蠢地剧烈运动,以致早产”。这些现象反映出(   )‎ A.无产阶级政党认识层面的交锋激烈 B.当时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C.暴力夺权加快了俄国历史发展进程 D.布尔什维克党内思想混乱、矛盾尖锐 解析:选A 根据“遭到布尔什维克内部普列汉诺夫、加米涅夫等人的激烈反对”、“剧烈运动,以致早产”等信息可知当时并非党内所有人都同意列宁的主张,对于是否将当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存在分歧,故A项正确。‎ ‎11.列宁在回顾十月革命时说:“不仅同1789年和1793年相比,而且同1871年相比,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中都达到了极高的高度。”“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是指十月革命(   )‎ A.采取了暴力斗争的形式 B.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 C.缔造了新型的社会制度 D.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解析:选C 材料中列举的斗争和十月革命都采取了暴力革命的形式,因此不是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故A项错误;1789年革命、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也是从城市开始的,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其他的不是,故C项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故D 项错误。‎ ‎12.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 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解析:选A 依据题干时间“1917年3月”以及材料中“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的信息可知,彼得格勒苏维埃在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故A项正确。题干时间是二月革命后,当时临时政府还存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不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故B项错误;“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是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故C项错误;彼得格勒苏维埃只能掌握自己的军队,不可能掌握全部军队,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年轻时,范仲淹曾勉励他读《中庸》,学儒家之学。张载读完仍未感到满足,又读遍佛家、道家之书。几年后,又发现这些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回过头来求之六经,悟出了儒、佛、道互补的道理。回乡后,张载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前者是为了用儒家礼制净化民俗民风,后者则是为了缓和土地兼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对井田制,张载用心最多。他与学生买了一块地,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数井,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企图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根据龚杰《张载评传》整理 材料二 罗伯特·欧文,1771年出生在英国一个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欧文从小目睹了资产阶级对广大工人和劳动人民所进行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1800年,欧文管理了一个拥有2 500多个工人的工厂。他在自己的工厂里开始了第一步实验。他缩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禁止使用童工,取消针对工人的罚款制度,尽力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他创办了工人食堂、托儿所、幼儿园,设立工人学校,设立医疗费和养老金制度。欧文在提高了工人福利的同时也积攒了一大笔钱。‎ ‎1821年,他公开提出建立一个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共同劳动的新社会。1824年,欧文变卖了所有家产,从英国来到美国。他在印第安纳州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按照自己的理想建立起一个“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新和谐公社”的建立,引起了全世界注意,人们从世界各地纷纷赶来,热情参加和谐公社的建设。‎ ‎——根据柯尔[英]《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一卷》和《欧文文集》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载和欧文各自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张载和欧文都探索了理想社会,分析两者的异同。(13分)‎ 解析:第(1)问,张载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结合北宋的时代背景,从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经济领域和思想领域的变化,尤其是儒学危机和三教合流的相关内容分析。欧文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据材料二,结合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从工业的发展所引起的阶级矛盾等方面分析。第(2)问,据材料一“张载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 和材料二“他在自己的工厂里开始了第一步实验”两句话概括二者探索方式的差异,结合二者行动上的措施比较内容上的差异,最后根据二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上分析前提条件的差异。从空想性、理想性、实践性等方面概括其相同点。‎ 答案:(1)张载:儒学危机和三教合一的趋势;商品经济繁荣对民俗民风的冲击;土地兼并严重。‎ 欧文:工业革命开展,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尖锐;工人生活悲惨。‎ ‎(2)异:①方式上:张载以复古的方式在儒家经典中寻找理想社会;欧文: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开创性地探索理想社会。‎ ‎②内容上:张载的理想社会是以奉行儒家伦理道德和维持等级秩序为特色的;欧文的理想社会是财产公有,权利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 ‎③前提:张载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欧文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同:两者都缺乏实现的社会基础(空想);两者都充满了理想色彩;都强调天下大同(为公);都重视实验验证。(言之成理即可)‎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月革命算是否定了沙皇体制;十月革命也仍只否定了西方现代的代议政治,代之以一党专政。然则这一党专政的模型与尺度全无着落。列宁于1918年初迁居克里姆林宫的时候,他不可能有明确合理的蓝图,预筹日后的局面;多方面还是东扯西凑,因时就势。而且严格言之,斯大林之所经营,还是承袭上述7年的战时体制,否则今日70年后的改组开放就无法自圆其说。‎ ‎——节选自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作者的观点。(要求:围绕作者的观点展开评价;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解析:首先明确观点:根据材料“他不可能有明确合理的蓝图,预筹日后的局面;多方面还是东扯西凑,因时就势。而且严格言之,斯大林之所经营,还是承袭上述7年的战时体制,否则今日70年后的改组开放就无法自圆其说”得出观点:作者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没有明确合理的蓝图,所建立的政治制度是临时性的。其次进行观点的论述: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无产阶级政权的论述以及苏俄的实践、作者的立场两个角度进行论述。最后进行观点明确:苏俄(联)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答案:观点:作者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没有明确合理的蓝图,所建立的政治制度是临时性的。‎ 评价: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蓝图建构,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就已有了明确说明:建立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时,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不仅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而且拥有立法权。由此看来,苏俄(联)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作者站在西方资本主义立场,对十月革命解读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