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分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十一月统练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分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十一月 统练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新媒体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思维习惯、传播方式和交往模式。新媒体对传播时效的推进,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奏。快节奏、高效率成为新型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全时性特点不得不使人们时时保持一种待命状态。搜索引qíng( )的出现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也带来冲击,譬如,上网搜索成为不少人解决问题的途径,因而记忆策略也发生变化,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对传统传媒形式是一种解构。其话语方式更多地表现出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的特点。恶搞、嘲讽、质疑权威成为新媒体中一种常见的内容风格,并且能够迅速得到追捧和传播。大量短小、碎片化的信息,正在从不同方面质疑传统话语权威,解构现有的语法规则和话语结构,但是同时新媒体也通过对不同碎片的拼接,形成一种新的立体的全景式的图景,在解构权威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话语体系。当然,传播渠道的急速扩展,也必然造成冗杂、无效的信息充斥传输媒介,降低人们参与的热情。 新型移动终端的出现、物联网等迅速发展,人与物的直接“对话”越来越常见。互联网即时通讯、视频聊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物——人”的互动,手机、电脑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新媒体给社会交往带来了方便,但在享受技术优势时,也要防止人的异化,人创造了新的传播技术,不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控制,要防止为物所役。同时,要注意技术所带来的新的权利的不平等。技术的发展并不一定带来人的权利的延伸,个人权利的保证与其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以及其获取技术的难易程度相关。“技术上和理论上的平等,绝不意味着参与者事实上的平等。” 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带来的最为直接的收获就是表达渠道的扩展,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权利,都可以借助方便快捷的渠道使自己的声音被传递。但是渠道的扩展并不一定会带来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而不仅仅是能够表达,成为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同时,渠道的多元,要求传播内容的丰富和高质量,而信息相对过剩与优秀资源的稀缺,是目前的新问题。新媒体造就的趋向无限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会将人们引向精神的泯灭。一切处于矛盾中,等待着我们jué( ) 择和妥善处理。 【材料二】 麦克卢汉在研究广告时发现,信息时代的生产中,商品本身越来越具有信息的性质,成本中相当部分用于广告预算。商品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质量,并且越来越取决于它在消费者头脑中所营造的形象。 以旅行为例,旅行的过程与其说是在欣赏新的环境,不如说是在寻找已经在媒介里获得的想象,用实物来验证自己想象中的符号。于是“世界本身成为一个博物馆,馆中的藏品是在别的媒介里曾经见过的”。 这些吉光片羽的论述,提出了电子媒介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的世界被符号化了,我们所接触的不再是世界本身,仅仅是一些象征符号。我们借助这些符号来构建起对世界的想象,建构起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比如一双耐克的球鞋,在我们眼中,它并不只是一双鞋,那个商标让我们联系到乔丹、美国、潮流——当然,它的价格也会比一般的国产球鞋贵很多,尽管它们很可能就出自于同一家工厂。我们所消费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商品,更重要的是它所象征的世界——一个建构的品牌故事。麦克卢汉提出:“技术最明显的封闭作用,是创造需求。”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进一步发挥了麦克卢汉这一思想。他提出,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拟像的世界,真与假很难区分。有时“假”的拟像甚至会比“真”的还要真。比如我们看到的体育比赛中的慢镜头,它并不是人眼在现场所看到的场面,而是一个对现实的拟仿,但是我们会认为它比真实的过程更加真实。这种拟像已经变得比真实还要逼真的现象,他将其称为“超真实”。电影《黑客帝国》就是按照这种哲学理念创作的。人们以为自己生活在花花世界,其实只不过是身上插着无数导管生活在营养液里,但是这个想象中的“母体”真实得让人流连忘返,甚至不愿面对痛苦的现实。 【材料三】 媒介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从传统的印刷媒介到不断完善的电子媒介,它们和它们承载的信息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社会个体的认同。在此意义上,媒介成为现代社会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经。在传统社会中,社会教化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团体、教堂来实现。而在最近的半个世纪,大众传媒越来越成为社会教化的重要手段。国外的研究表明,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中,儿童要观看长达5000小时的电视节目,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在电视机前度过的时间大约18000小时,而同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只有12000小时。媒介以其无处不在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即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介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媒介被称为“第二课堂”,一方面边缘化了家庭的教育角色,另一方面对体制化的学校教育形成冲击和挑战。 媒介与信息的结合导致信息的极大丰富。面对不可确知的世界,除了用制度力量对信息传播加以规范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大众本身媒介素养以自救。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佩恩基金会资助的电影与青少年研究(1929—1932)已经开始关注媒介对儿童的影响。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英国开展了与电影媒介相关的课程,是全球推行媒介教育最早的国家。1933年,英国文学批评家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在《文化和环境:培养批评意识》一书中,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了阐述。他们认为,新兴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是在推销“低水平的满足”,这将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会对青少年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因此,教育界应以系统化的课程或训练,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澳大利亚在20世纪70年代将媒体素养教育作为抵制西欧和好莱坞流行文化的策略和方式,通过法令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每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12年级教育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美国也以教授批判性的收看电视技巧为切入点,开始了媒介素养教育,并逐渐纳入教育体制。中国内地新闻传播学界从1994年起,将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提上日程。 媒介素养教育的初衷和目标即是培养公众对大众媒介动作的熟悉并保持批判意识,致力于对大众媒体商业和宣传手段、技巧进行公开揭示,以此来匡时救弊。因为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的信息系统,并非完全自足自为,而是组织的产物,有自身的利益诉求。随着人们对媒介功能和影响的认识不断深入,现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已经由单纯抵制抗拒媒介的控制,逐渐扩展到增强对媒介认识、识别和运用能力提高的层面,即获取、分析、评价与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 1. 给拼音写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引qíng( ) 譬( )如 冗杂 ( ) jué( )择 2. 对材料一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媒体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但增加了人们的记忆负担。 B.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内容风格,冲击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威,并且改变了现有的语法规则和话语结构。 C. 新媒体各项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使人们的交往更加便利。 D. 媒体形态的多元化,让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渠道,都获得了社会参与的权利。 3. 新媒体的发展也有一些消极的影响,请结合材料一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4. 根据“材料二”,没有充分体现电子媒介时代符号化特征的一项是( ) A. 年轻人排队购买新款苹果手机 B. 人们到早市购买农民自产的蔬菜水果 C. 文化学者登泰山 D. 人们规划华东五市精品线路游 5.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从国外的研究可以看出,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中,儿童成长过程中,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超过了同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 B. 被称为“第二课堂”的媒介对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削弱了家庭的教育功能,就是影响之一。 C. 青少年的不良行为,是新兴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普及流行文化、推销“低水平的满足”导致的。 D.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已经由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单纯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逐渐扩展到提高媒介的认识、识别和运用能力的层面。 6. 你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包含哪些内容?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回答。 【答案】1. 擎 pì rǒng 抉 2. A 3. (1)冗杂、无效的信息充斥传输媒介。(2)人们可能被新媒体控制(奴役)。(3)新技术带来新的权利的不平等。(4)新媒体造就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可能将人们引向精神的泯灭。 4. B 5. C 6. 学会对信息有选择的利用,正确评判新媒体表达渠道的价值;揭示拟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公开揭示大众媒体商业和宣传手段、技巧,提升学生的识别能力;培养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字形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考查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等。成语题注意感情色彩和多义词。 引擎qíng :把(如热能、化学能、核能、辐射能和升高的水的势能等形式的)能量转变为机械力和运动的机器,即发动机。 譬pì如:比如的意思。 冗rǒng杂:繁杂,缺乏统一协调,指作品长而混乱,毫不连贯。 抉jué择:挑选;选择(用于较正式的场合或书面)。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A项,“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但增加了人们的记忆负担”错误。原文表述是:“新媒体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思维习惯……加快了社会的整体节奏。快节奏、高效率成为新型的生活方式,……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也带来冲击……因而记忆策略也发生变化,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可见只是说改变了社会的思维习惯,“冲击了”人们的思维习惯,记忆策略发生变化,并非增加了人们的记忆负担。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类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题干为“新媒体的发展也有一些消极的影响,请结合材料一内容进行简要概括”,“概括”有别于“简要分析”和“概述”,意思是从大的方面加以分类、汇总、整合,不必举例子。答题区域为“材料一”,“消极影响”指带来的弊端、困扰、副作用等反面的信息内容。 首先,从材料一第二段结尾部分“传播渠道的急速扩展,也必然造成冗杂、无效的信息充斥传输媒介,降低人们参与的热情”中提炼出答案(1)(1)冗杂、无效的信息充斥传输媒介。。 其次,从材料一第三段“但在享受技术优势时,也要防止人的异化,人创造了新的传播技术,不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控制,要防止为物所役。同时,要注意技术所带来的新的权利的不平等”中归纳总结出答案(2)人们可能被新媒体控制(奴役)和(3)新技术带来新的权利的不平等。 最后,从材料一的最后一段“但是渠道的扩展并不一定会带来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而不仅仅是能够表达,成为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而信息相对过剩与优秀资源的稀缺,是目前的新问题。新媒体造就的趋向无限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会将人们引向精神的泯灭。一切处于矛盾中,等待着我们抉择和妥善处理”中提炼总结出答案(4)新媒体造就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可能将人们引向精神的泯灭。 【4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分析比较的能力。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找”和“比”两种做法。一般说来分两步走:第一步,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地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画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第二步,比较选项和与选项有关的文中信息。必须掌握设置干扰项的方式,找准原文的关键词句,细心与题干对照。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比对:①是否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混淆;②是否偶然、必然混淆;③是否指代混淆,是否主客颠倒,是否偷换概念;④是否现实和设想混淆;⑤是否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混淆,是否无中生有;⑥是否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颠倒。题干为:根据“材料二”,没有充分体现电子媒介时代符号化特征的一项是。本题可使用排除法,先找出符合题干中:充分体现电子媒介时代符号化特征的选项,剩下的就是答案项。 首先提取答题区域:以旅行为例,旅行的过程与其说是在欣赏新的环境,不如说是在寻找已经在媒介里获得的想象,用实物来验证自己想象中的符号。于是“世界本身成为一个博物馆,馆中的藏品是在别的媒介里曾经见过的”。 我们的世界被符号化了,我们所接触的不再是世界本身,仅仅是一些象征符号。我们借助这些符号来构建起对世界的想象,建构起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比如一双耐克的球鞋,在我们眼中,它并不只是一双鞋,那个商标让我们联系到乔丹、美国、潮流——当然,它的价格也会比一般的国产球鞋贵很多,尽管它们很可能就出自于同一家工厂。我们所消费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商品,更重要的是它所象征的世界——一个建构的品牌故事。麦克卢汉提出:“技术最明显的封闭作用,是创造需求。” 从中可见A项“年轻人排队购买新款苹果手机”中苹果手机具有符号化特征,C项“文化学者登泰山”中“泰山”是符号化特征, D项“人们规划华东五市精品线路游”中“华东五市精品线路游”是符号化特征。 B项“人们到早市购买农民自产的蔬菜水果”不能充分体现符号化特征。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相关内容进行理解分析推断的能力,选项的内容不一定是原材料中句子的照搬,可能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以变通、转换,甚至添加了出题者或客观或主观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的变通,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题干为: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C项,“青少年的不良行为,是新兴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普及流行文化、推销‘低水平的满足’导致的”错误。本选项可以联系生活思考,以便化陌生为熟悉变复杂为简单,大家知道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原因有很多,选项给出的只是客观原因之一,还应该有主观价值观、选择、自制力等很多因素。选项表述太绝对。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有(1)整体阅读语言材料。把握语言材料的内容要点,即明确文中透露的信息点。(2)根据题干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阅读,查找与题干相对应的信息源,辩别真伪,筛选所需信息。(3)在阅读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将文章前后进行比照、勾连,归纳出文章大意。这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操作过程。整体感知的直接体现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概括准确是整体感知正确的表现,是深入解读的基础。整体感知的环节,对以往“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面面俱到”“肢解式的模式分析”是一次革命,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理念的贯彻与落实。本题题干为“你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包含哪些内容?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回答”,此题联系第3题的消极影响来思考,有针对性的规避或解决负面问题即可作出答案。 首先,针对“因而记忆策略也发生变化,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当然,传播渠道的急速扩展,也必然造成冗杂、无效的信息充斥传输媒介,降低人们参与的热情”等弊端,学会对信息有选择的利用,正确评判新媒体表达渠道的价值。 其次,针对“在享受技术优势时,也要防止人的异化,人创造了新的传播技术,不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控制,要防止为物所役”“新媒体造就的趋向无限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会将人们引向精神的泯灭。一切处于矛盾中,等待着我们抉择择和妥善处理”等问题,教学生自制。 然后,针对“同时,要注意技术所带来的新的权利的不平等。技术的发展并不一定带来人的权利的延伸,个人权利的保证与其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以及其获取技术的难易程度相关。‘技术上和理论上的平等,绝不意味着参与者事实上的平等’”现象,要有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 接着,从“麦克卢汉在研究广告时发现,信息时代的生产中,商品本身越来越具有信息的性质,成本中相当部分用于广告预算。商品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质量,并且越来越取决于它在消费者头脑中所营造的形象”中,得出“公开揭示大众媒体商业和宣传手段、技巧,提升学生的识别能力” 最后,从材料二最后一段得出“揭示拟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从材料三最后一段得出“培养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7.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 《醉翁亭记》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其中安排了不少对句,使句式整饬工稳。 单句成对的有“日出而林霏开”对“ ________________”;“野芳发而幽香”对“________________”。 双句成对的,有“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对“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 很多到杭州旅游的人,喜欢去西湖边小酌,非为珍馐美酒,实为湖光山色,这恰应了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③《岳阳楼记》描写景物动静结合,其中描写洞庭湖微波时水面月光及无风时水中月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用《岳阳楼记》里的话说,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王朝灭亡的路子,这些发人深省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如果后人仅仅是哀叹其命运而不以史为鉴,只能使后人不断哀叹之。 ⑥《阿房宫赋》中的秦朝统治者喜欢纷华奢侈,极尽搜刮之能事,而挥霍起来大手大脚,不加珍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云归而岩穴暝 ②佳木秀而繁阴 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③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④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⑤ 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⑥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名句默写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灵活地把握试卷中前后语境是否和所背诵的文句相契合。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暝”“繁阴”“酿”“洌”“跃”“璧”“具”“暇”“鉴”“锱铢”等,这些都是容易出问题之处。 三、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题。 那里的世界只剩下一种人 ①他,或她,在楼梯台阶上倚墙或栏杆一坐,打开书本,台阶这尺多见方的空间,便是其私人属地。于是,楼梯左右两侧,自上而下,有序无声,便有两行书室。若哪处空着两个台阶,就有人悄无声息地坐进去,好像坐进阶梯教室那么自然。 ②那两行个体书室里的人,用心捧着那一本本书。上下楼梯的人,小心翼翼地,生怕侵犯了左右两行私家属地。我从他们的世界路过,轻轻地走下楼,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③这就是京城著名的楼梯——从三联书店的一楼通往地下一层的楼梯。 ④席地而坐是三联给予读者的特权,读者可以一天24小时不花钱享受“悦读”。我不由得想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里可谓“书架前,书堆间,书人不释卷”。 ⑤一眼镜男,肤色与衣裤的颜色和他身前身后的一架架书的色系相近,感觉他在这地上一定坐了很久很久,坐到和书架们长得越来越像。有人在那两行书架间找书,走到他跟前,只能从他腿上跨过去,他已经穿越到他书中的世界里,并不知道有人从他的世界穿越过去。 ⑥一书生搬了一厚摞书,在书架间找到一张塑料凳,立刻在此凳上安营扎寨。他坐下后,先长出一口气,然后双腿合拢,权当书桌,把那堆书码放在这“桌”上,再用眼镜布擦擦眼镜片。安家完毕,他靠在身后的书架上,双脚前又是高高的书架。他的“家”在书山的谷底,光线是绝不充足的,但他是绝对满足的。那架势,好像要一本一本细细读来,沉醉在自己的家园。 ⑦一个小女孩,她光洁的长发,纯白的泡泡袖,婴儿肥得可爱。她在“学术研究”的牌子下,吃力地来回抱起一摞又一摞的学术书籍。据说她的家长要买很多的书,可是腿脚不便没有很多的力气。她一定不懂学术,可是她一定与众不同。 ⑧又两行书架间,一对少男少女都在读自己的书。少男,白T恤,黑框镜,牛仔长裤。少女,白帆布鞋,天蓝裙,松松地挽了条发辫搭在肩上。突然就想起“花前月下”4个字,那又如何比得上书前书下的诗意和对精神旅途的思恋? ⑨有一种两层的用来取书的梯子,能坐在梯子上的是佼佼者了。一个小男孩,脖子上挂着家门的钥匙。左手握一瓶打开的矿泉水,右手捧着一本翻开的书。坐在“高岗”上,喝口水,看看书,这孩子是这个书店里“头等舱”的享受者了。 ⑩书店一楼靠窗处和地下一层都有一行小方桌,桌上有一个小台灯,桌旁可以坐两个人。比起书架间的“书人雕像”,这两行桌旁坐的都是神仙了。我累极的时候偶见有一空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会有这样的好运呢?我真要当一把神仙了。想想吧,我拥有了一把椅子和一角桌子! ⑪饭馆、市场,到处都是嗡嗡的人声,但这里,似乎回到默片时代,那银幕上打着的文字是:他在读书,她在读书…… ⑫三联有一种带万向轮的购书篮,拉动的时候,才让人惊觉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声音”。那声音,一下把我拉回到好多年前,哈佛的一个雪夜。那时,我陪先生在燕京学社访问。他天天读书到凌晨3点,无论如何也读不过来燕京图书馆的藏书。有一晚我们在学社复印了一千页书,直到凌晨4点多,我们拖着带万向轮的购物车走进寒夜的雪地,嫩黄的路灯,把冬雪染成暖色调。我们踩在积雪上的声响,使这幅暖色调的画面有了音响,有了动感,有了快感。我真想谱一曲《雪夜波尔卡》,如果我会作曲的话。 ⑬世界上最光明的灯,是书。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纸质书……不,我相信我不会见到这一天。 ⑭忽然又想起渥太华的国会图书馆,在一层层19世纪的拱形顶下,有一个显得格外小的门。推开那扇小小的门——哦,天!这是什么地方?我好像走进了一幅辉煌的经典油画。那阔大灿烂的三层楼,好像歌剧院的三层包厢。一本本书像贵族似的坐在一层层一格格包厢里,俯视着一个个走进来的深怀仰慕之情的本国人、外国人。图书馆的不少工作人员在工作,却没有一丝声音。他们被定身在这幅油画里。 ⑮走出国会图书馆,回头再看看那扇小小的门,想起那个“石门开”的童话。只要在山前叫一声“石门开”,山洞就大开了,里边堆满了耀眼的珍宝。 ⑯电脑可以取代图书馆的库存,但是永远不能取代图书馆的雍容美丽。 ⑰ 走出三联,偶回头,才发现沉沉夜幕里大玻璃窗内的书店这么明亮这么温暖,好像我在台下观看舞台上的灿烂,又似听到美声的歌唱:啊,我的太阳,灿烂的阳光。 ⑱此刻,我站在北京午夜的街头,望着三联书店的耀眼和美丽,想着,那里的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那里的世界,只剩下一种人:读书人。 (取材于陈祖芬的同名散文) 8. 下列各句中的“世界”,与“我从他们的世界路过”一句中的“世界”,在含意上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他已经穿越到他书中世界里 B. 并不知道有人从他世界穿越过去 C. 世界上最光明的灯,是书 D. 那里的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9. 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作者将三联书店的楼梯台阶称为“私人属地”,意在说明读书作为一种精神活动的高贵奢华。 B. 在凳子上安营扎寨一段,作者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将一个书生对书的痴迷表现得淋漓尽致。 C. 哈佛雪地夜行,作者写“嫩黄的路灯”形成“暖色调”,表现了沉浸在读书生活中的充实与温暖。 D. “那里的世界只剩下一种人”意谓真正的读书人稀缺,饱含作者对当代社会精神生活匮乏的忧思。 10. 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出自现代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作者以此表达自己对三联书店中的坐读者十分尊重、不敢相扰的心情。 B.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出自弘一法师李叔同的词作《送别》。作者以其为仿写对象,勾画出读者不花钱享受“悦读”的盛景。 C. “花前月下”出自唐代白居易《老病》诗“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作者意在借此表达对青年学生虚掷青春、游戏人生的批评。 D. “石门开”是作者联想的一个童话。童话这一文学体裁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作者以此浪漫之笔形象地表现出图书馆内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 11. 文章第⑩段中作者感叹说:“我拥有了一把椅子和一角桌子!”结合文意来看,这一感叹有哪些含意? 12.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⑪段有何作用。 13. 第⑯段中,作者认为电脑“永远不能取代图书馆的雍容美丽”。结合文意来看,这里的“雍容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8. B 9. C 10. C 11. ①累极的时候能够有一把椅子一角桌子,我是幸运的。②与那些阅读条件一般的读者相比,我能有一把椅子和一角桌子,可算“神仙”了。③三联书店的读书氛围感染了我,使我享有精神上的优雅与优越。 12. ①承接或小结上文,对读书人的沉醉与痴迷作了高度概括性的表达。②与饭馆、市场等场所相比较,突出了书店的安静,进而强化了对超越世俗的精神生活的推崇。③以默片的无声引出下文对声音的惊觉——“那声音,一下把我拉回到好多年前”,使文章自然地进入新的部分。④“似乎回到默片时代”,隐含着对传统生活方式包括阅读方式的怀念,为后文表达对纸质书的珍视作铺垫。 13. ①空间的阔大灿烂②书册的丰富高贵③影响的深远广泛④环境的典雅静穆 【8题详解】 解答该题,可以运用排除法,首先可以排除C项,C项的“世界”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然后比较剩下几个选项,A项是“书中的世界”B项“他的世界”D项是“自己的世界”,通过比较“世界”前面的几个定语可知,只有B项与题干中的“世界”的意思最为接近。 【9题详解】 A项“意在说明读书作为一种精神活动的高贵奢华”错误,原文没有这种意思;B项“拟人”手法错误,其中不属于“拟人”手法;D项“意谓真正的读书人稀缺”错误,而是表现了人们都沉浸在读书中了。 【10题详解】 C项“作者意在借此表达对青年学生虚掷青春、游戏人生的批评”错误。该项中的一句本指美好的憩游环境。后多指易触发男女情思的环境。 【11题详解】 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原文中的相关语句提取信息,如根据“我累极的时候偶见有一空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会有这样的好运呢?我真要当一把神仙了”等语句可以提炼出答案的前两点;根据本文的中心意思可以总结出第三点。 12题详解】 分析作用题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从内容上来说,第11段写“饭馆、市场,到处都是嗡嗡的人声”是突出了书店的安静,从而表现对精神享受的向往;从结构上来说,11段属于中间段落,其作用可以从承上启下、铺垫、引起下文等角度考虑,回答时要具体答出承接了上文的什么内容,引起了下文的什么内容,为下文的什么内容做铺垫即可。 【13题详解】 解答该题,可以联系文中的相关信息总结概括,如“书店这么明亮这么温暖,好像我在台下观看舞台上的灿烂”总结出第一点;“一本本书像贵族似的坐在一层层一格格包厢里”总结出第二点;“三联书店的耀眼和美丽山洞就大开了,里边堆满了耀眼的珍宝”可以总结出第三点;“那里的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那里的世界,只剩下一种人:读书人”总结出第四点。 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4.根据下面要求,完成微写作。 《呐喊》是鲁迅的代表作,包括14篇小说。请你从《头发的故事》《风波》《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与猫》《鸭的喜剧》中任选一篇,展开联想,写一个片段。 要求:(1)为这个片段起一个题目。(2)描写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3)能够充分体现这个场景中主要人物的特点。(4)不少于150字。 【答案】《头发里的故事》 示例一:《双十节里的N先生》 N的脸色一会因激动而张得通红,一会兀自叹气,神色苍白。他说了一大通,总算停歇,似乎是说到了口渴。我的屋内霎时变得静极了,能听到围绕在黄灯下的小虫嗡嗡地闹着。他舔了下干裂的嘴唇,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竖起左手,张着嘴,刚要说话,却叉见我淡漠地眨着眼睛,终于闭了嘴。他脸色变得凝重了,皱着眉头,左手无力地拍了拍大腿,接着叹了口气。屋里随即又只剩嗡嗡的声响,陷入暗黄色的灯光里。见我终于是不愿听,他快速的起身取了帽子,默默走向门口。 示例二:《自言自语的N先生》 N先生回忆着那段过往,眼中似乎回放着过去发生的情景。自顾自地不停说着,像是好不容易找到了能任他倾倒的出口,不管对面人是否在听。“过去我剪了辫子上街总被人鄙视,现在便好了,没人敢讥刺我了。”他的眼中仿佛流露了一点满足与傲气,但也有点无奈,只要不打断,他便会继续回忆下去,回忆他往日留学的经历,发表着他的头发的故事和社会的故事。 《风波》 示例三:《辫子》 赵七爷远远的望见了七斤的头,大声叹道:“嗨呀,没有了这辫子,可是要杀头的!”原本心里就为此事惴惴不安的七斤双腿一软,险些没有站住:“这……这不怪我,不是我执意要剪的!”村中的人纷纷来到七斤家门口指指点点,这消息如同一道判决书,七斤一屁股瘫坐在台阶上,脸色煞白,冷汗不住的冒。周围人也都纷纷退了一步,似乎都怕被眼前这要被杀头的人连累。“早知好好待在家中就好了!何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解析】本题考查微写作能力。有关名著名篇阅读,所以要做好这道题必须广泛阅读,熟悉相关篇目及人物、情节等。微写作的考查要求常常与表达方式、修辞、句式、人称、角度等语言表达联系起来。从本质上说,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微写作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是改写、扩写、缩写、仿写以及种种片段性写作。从表达方式看,我们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本题要求已经明确到场景描写。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技法指导:场面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使场面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写作时要注意两点:(一)点面结合,有序可循;(二)活动为主,突出气氛。 示例1:《无辫的七斤》: 江南的水乡里,夕阳西下,晚回的七斤还是受到了责骂,都怪那个吃饭不点灯的旧习。七斤摸着自己光滑的头顶,又想到如今皇帝坐了龙庭,不禁哀叹一声:“哎怎么能把辫子剪了呢!”“快看,那是赵七爷来了,哼!,准是来来看你笑话的!”七斤媳妇咬牙切齿地抱怨道。果真,过了独木桥,赵七爷穿着他那件只穿了两次的竹布长衫,迈着大步走到院子里,“哟,这不是七斤么,如果这世道,你这辫子……”还没答话,不知何时围了一圈前来看热闹的人。七斤媳妇不禁怒火中烧。随手打了要食的六斤一掌。似乎还不够。七斤也觉得脸上无光,低头不语,满脑子想着如何弄上辫子来,直到众人散去也不知。 示例2 :《七斤想办法》:七斤和寻常一样捏着他的长烟管走进了院,坐在了房门槛上。这次他有些缓慢的吸着烟,他十分忧愁。放下烟管前,他仍旧想着咸亨酒店里听到的“皇帝坐了龙庭”。他一点头绪也没有,但又不能在人面前表露出来,连七斤嫂也不行,毕竟他可是“一名出场人物”。可是吃饭时赵七爷的那一番话着实吓到了他,“怎么办呢?”他心想,“我能怎么办呢?再去留个辫子?不行不行,太慢了……那去买一顶假的?哪里有人会弄顶假辫子呢?不行不行!唉,皇帝坐了龙庭,我能怎么办呢?我能怎么办呢?”他又咂了一口烟,接着想他的办法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