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96页
文档介绍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物理复习大全 第一章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但声音并没有立即消失 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①人靠声带的振动发声 ②笛靠空气柱振动发声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用无线电的原因) 声音与介质和温度有关 感知声音的过程 声波 鼓膜振动 听小骨振动 听觉神经 大脑听觉中枢 耳聋 神经性耳聋 非神经性耳聋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 颌骨把声音传给听觉神经 引起听觉 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木棒,另一端抵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演奏声 双耳效应: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不一样,人据此区分声音的方位 声音的特性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越快 频率越大 声音越高 ②响度(声音的大小)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③音色(声音的区别)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噪声 从物理角度讲:由发声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噪声 从生活上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人们要听见的声音有干扰的都属 于噪声 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①声源处减弱 ②传播过程中减弱 ③人耳处减弱 声音的应用 ①声音能传播信息 (次声波预示天气) ②声音具有能量(超声波用来 打 B 超 声纳 雷达……) 注:①人的听觉范围:20Hz—20 000Hz ②弦乐器发声 /弦越短: 越细 越紧音调越高 空气柱乐发声:柱越短 越细音调越高 ③道路两旁加隔音板---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摩托车加消声器---在声源处减弱 戴耳罩---在人耳处减弱 ④经常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声学的知识概念 V 固 ›V 液 ›V 气体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 第二章 光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大小无关 像是倒立的实像 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便在身后出现影子 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模型法) 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快为 3×108 m/s= 3×105 km/s V 空气›V 液 ›V 固(此点恰好与声速相反) 光年是长度单位 注:“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的形状与像的形状无关 经典例题: 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 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 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称为光 的反射 反射定律 1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法线都在同一平面 ②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居法 线两侧 2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④当垂直入射时 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 0 度 ⑤反射过程中光线是 可逆的(注意顺序:反射在前) 两种反射类型:镜面反射 漫反射 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发射出去 镜面反射 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实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材料:玻璃板 白纸 两支相同的蜡烛 刻度尺 本实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1) 用玻璃板的原因:方便寻找像的位置 (2) 使用刻度尺:为了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 使物与像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为了证明物像大小相同 (4) 检验像的虚实:用白纸做屏幕放在玻璃板后,观察白纸,白纸上没有想的形成,说 明平面镜所形成的虚像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虚像。 经典例题: 画出发光点 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图中 P 点的光路图 KEY: 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平面镜成像作图 (1)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旋转光线 (3)旋转平面镜(即旋转法线) (4)互成直 角平面镜 注: ①迎着月光走,亮的地方是水坑;背着月光走,暗的地方是水坑 ②黑板反光是发生镜面反射;我们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③在桌子上铺白纸,把一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从侧面看纸比较亮(发生了漫反射) ④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发散的光进入眼睛,而不是眼睛发光 ⑤平面镜读数: ⑥自行车的“车灯”是一个垂直的平面镜 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B.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 A B A¹ B¹ 平面镜数也是考光学 的重点,考试的时候 把试卷纸当作平面翻 过来读数就可以得出 镜面上的示数 S C.平面镜中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像 D.用一块木板挡在像的前面,可以挡住镜中的像 凸面镜和凹面镜 凸面镜:发散光 凹面镜:会聚光 应用:汽车观后镜 放大 镜 应用:太阳灶 汤 勺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交界点上)这种现象叫光的折 射 折射定律 ①折射光线 入射光线 分居法线两侧(三线共面) ②折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射 入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 0 度 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③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④光 路是可逆的 ⑤当折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 折射同时发生 ⑥ 光的折射看到的是虚 像 且虚像的位置总是比实际像的位置偏高 光的折射作图 ① ② 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A 是一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B 为暗盒右侧平面 上的一个圆孔,C 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 B 相同的厚玻璃板、凹透镜、凸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 B 中,发现在光斑 C 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比圆孔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 B 的那个光学器件( A ) A.只能是凸透镜 B.只能是平板玻璃 C.只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 D.平板玻璃、凹透镜、凸透镜都有可能 三棱镜偏折光路图 筷子在水偏折 (易错)筷子是 固体不是光线, 偏折后实物在上 面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 KEY: 光的色散 白色光不是单色光,而是复合光,光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透明物体 由透过它的光的颜色决定 不透明物体 由表面反射色光的颜色决定 白色反射所有颜色的光 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看不见的光 一切物体都在发射红外线 同时也在接收红外线 红外线的应用:电视遥控器 红外烤箱 红外夜视仪…… 紫外线的应用:验钞机 紫外消毒灯…… 光的考点应用: ①光的直线传播:立竿见影 日食月食…… ②光的发射: 湖光倒影 猴子捞月 平面镜成像…… ③光的折射: 潭清疑水浅 海市蜃楼 钢笔筷子错位…… ④光的色散:人工虹…… 经典例题: 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物理学角度看 C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 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 白纸饭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光的本领强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凸透镜 中间厚 边缘薄 会聚光 凹透镜 发散光 中间薄 边缘厚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成像条件物距(u) 成像的性质 像距(v) 应用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F﹤v﹤2f 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F﹤u﹤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 0﹤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V﹥f 放大镜 测凸透镜的方法: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发现纸上有 一个亮点,用尺子量出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注:一切实像都是倒立的 一切虚像都是正立的 当光透过: 理解概念:焦点 焦距 主光轴 光心 该点是难点,有些 知识讲解详细而复 杂且易遗忘。所以 最重要是理解不要 一味的去死记参考 书上的所谓规律 注意:没有所 谓的黑光,我 们看见的黑色 是因为物体吸 收所有的光, 所 以 呈 黑 色 的。白光是复 合光 透镜的三条基本光路 归纳:所有光斜射入透镜(凸凹)都平行射出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经过焦点 光路是可逆的 ②经过焦点的光线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经过光心的光线折射后传播反向不变 运用以上的三条光线,便可以画出所有透镜的图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 像成在光屏中央。 (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 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3)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之一:“像距和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答:不合理,只通过两组数据就得出结论,结论没有普遍意义。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1)成像原理不同 实像:物体上每一点射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光线会聚到一点所成的像 虚像:物体上每一点射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光线散发,但其反方向延长线相交 与一点 (2)承接方式不同 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观看 虚像:只能用眼睛观看 透镜作图 注:会聚光不一定相交于一点,发散的作用实质是使光线远离;会聚的作用实质是使光线靠 近 (1) (2) (3) 会聚光在透镜之内就会聚了 所以是凹透镜。有时此类在 做之前用可以直尺分析是否 过早会聚或发散答案: F F F F 眼睛和眼镜 物体 → 光 → 视网膜 → 视神经 → 大脑 正常的眼睛:近点 大约 10cm 远点是无限远 明视距离 25cm 近视眼:晶状体太厚 戴凹透镜(眼镜) 远视眼:晶状体太薄 戴凸透镜(眼镜) 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 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 是____________的实像(选项“正立”或“ 倒立”)。 KEY: 凸 倒立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 望远镜 物 镜 的 作 用 倒立放大 实像(相当于投 影仪) 物镜的作用 倒立缩小 实像(相当于照 相机) 目 镜 的 作 用 正立放大 虚像(相当于放 大镜) 目镜的作用 正立放大 虚像(相当于放 大镜) 视角 视角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视角越大 观察物体越清晰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材料:凸透镜 两支蜡烛 光屏 光具座 实验过程:将凸透镜 蜡烛 光屏调节到同一高度,测量物距 u 和像距 v 并纪录像的性质特 点 该实验的结论:当 u›2f 时,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当 F‹u‹2f 时 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 注: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偏高,要使像呈在光屏中心,应该将①光屏向上移动②将凸透 镜 向 下 移 动 该试验不可能成的像:正立缩小的虚像 第四章 物态变化 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热平衡:只发生热交换而未发生其他变化,热总是由高温系流向低温系统。当二者的温度相 等时即达热平衡。 温度计(这里专指实验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矫正方法: 常考于生活应用 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性质)制作而成的 体温计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缩口,原因是:便于拿出体外进行 读数 如图表示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________℃. 测量温度计的步骤: A 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 B 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C (观察)确定温度计的量程 D 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E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中,待示数稳定后,(在液体中)进行读数 F 取出温度计 整理器具 注:地球上的最高气温 57℃,最低气温为-89.2℃。现在要做一支地球上任何地方、任 何时候都能用的温度计,应从表中选用的液体是酒精 以下是四种液体在一个大气压下的凝固点和沸点 物 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8.8 357 酒精 -117 78 甲苯 -95 111 水 0 100 经典例题: 有一支不准确的温度计(刻度均匀),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稳定时为 5 ℃;将它插 入沸水中(1 标准大气压下),示数稳定时为 95 ℃.若将它插入某温水中,示数稳定时为 32 ℃,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 ℃. 沿 A 点易读数这是应用了凸透镜 成放大的虚像 注: 1 当两只温度计大小不同(内径 不同)同时插入一杯热水(同 一温度的液体)两只温度计示 数相同,内径不影响读数(没 说高度相同喔),但内径大的 读数更准确。(相对于肉眼的 读数来说) 在做本单元的习题时,有可能考到,本步骤是根据几道题合并成 的,答案不唯一,有时选择会少掉其中的一个过程 温度计读数是中考常考(或者说必考)的知识点 分析:如图,这支温度计的 5 ℃刻度线,即它的零刻度线以上第 5 条刻线,实际表示 的是 0 ℃;它的 95 ℃刻线,即它的零刻线以上第 95 条刻线,实际表示的是 100 ℃.可见, 它的 90 格代表了 0~100 ℃,每格代表的温度值为: 9 10 90 C100 格 ℃/格.(这是解题的关键) 它的 32 ℃刻线在实际 0 ℃以上第 27 条刻线,这之间有 27 格,求出这 27 格实际代表 的温度就是温水的温度: t= 9 10 ℃/格×27 格=30 ℃ 所以,该题的答案是 30 ℃. 下表为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应 选用( AA ) 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三种物态变化 ①熔化(吸热)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放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在熔化过程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但温度不断上升 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经典例题: KEY: 3 固液共存 凝固 一个吸热,一个放热 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 25℃;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EY:这里不给出答案,不懂问物理老师 ②液化(放热)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使物体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汽化(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形式:(1)蒸发 (2)沸腾 注:当晶体处于熔点时,可能是固体, 可能是液体或者是固液共存,即三种情 况都有可能,选择题常考 如图 3-2 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 知: (1)锡的熔点是_________℃。 (2)AB 段图象表示的是___________,BC 段表示的是 ___________过程,这段过程中___________保持不 变,但必须从外界___________。CD 段表示的是 _______,DE 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EF 段表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锡必须向外__________,FG 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过程。 (3)锡熔化过程经过_______________分钟,在 3—6 分钟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_________, 9—12 分钟内锡处于_________过程,锡在 3—6 分钟 内与 9—11 分钟内的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1)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温度高低 ②液体表面积大小 ③液体上方的流速 经典例题: 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以及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有关,为了 通过实验探究蒸发的快慢是否与这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三组实验,每组实验中分别 滴在两块玻璃板上的酒精质量相等.请根据下图中所示情景回答问题: (1)根据甲组实验可以判定液体蒸发的快慢与__________是否有关; (2)根据乙组实验可以判定液体蒸发的快慢与__________是否有关; (3)根据丙组实验可以判定液体蒸发的快慢与__________是否有关. (2)沸腾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影响液体沸腾快慢的因素:气压(气压增大,沸点升高:高高压锅的原理) 1. 液体沸腾的两个条件:①达到沸点 ②继续加热 两者缺一不可 实验:水的沸腾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 (但有些题目故意考察读温度计或读表,使水的沸 点不在 100℃,记得以原题为标准,此点易失分) ②为了缩短加热到沸点的时间,可采用(1)减少水的质量 (2)提高水的初温 (3)密封加热 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升华(吸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凝华(放热)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熔化和凝固只发生在固体和液体之间 知道有这么回事 汽化和液化只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之间 二者可互相转换,不存在其他中间过程 升华和凝华只发生在固体和气体之间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 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 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 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 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 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 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 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KEY:这里不给出答案,不懂问物理老师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这些要死记中考查物态变化逃不出这几点) (1)“下雪不冷,化雪冷”( 雪后寒)是因为雪在熔化(融化)的过程中要吸热,因此周 围的温度要降低 (2)舞台效果、人工降雨、樟脑丸变小、冻衣服变干,这些都是升华现象 (3)雨、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霜、雪、雾凇、冰雹(小冰晶)都是凝华现象 (4)北方严冬,玻璃窗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成小冰晶, 附在玻璃内壁 (5)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重是因为库内的水蒸气附在肉上 (6)外科手术常用一种叫氯乙烷的液体(冷冻剂),其沸点为 13.1℃,能使皮肤局部麻痹, 是因为氯乙烷汽化吸热(制冷) (7)用同样多的 0℃和 0℃的冰冷却食物,用冰的效果更好,因为冰除了有像水一样热传递 的功能,在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吸热。 (8)为了加快雪的融化速度,撒上盐或盐水是因为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 (9)灯泡(灯罩)用久了会变黑,是因为灯泡使用时,灯丝放热,使钨升华成钨蒸汽,遇 到温度低的灯泡壁凝华成小颗粒。 (10) √ 气固 液 凝固 放热 熔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汽化 吸热 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往下飘。 白气是空气中水遇冷凝结而成的呈雾状小水滴,之所以往下飘,一方面是由于液体要比空气 来得轻,另一方面其周围的冷空气的重量也要比热空气大,因此白气一定是向下飘的。(在 旧题中,会找到这样的题,不过大多都是以选择题出考) (11)冰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豆腐里的水先 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 (12)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 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替代氟利昂进行工作的. 如图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时就会 ___________,流到冷凝器里就会____________.这样就 可以使冰箱的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填“吸热”或“放热”) KEY:吸热 放热 物态变化易错、易漏、易混经典题: 液体沸腾的两个条件:①达到沸点 ②继续加热 两者缺一不可 例 1:如图所示,当烧杯内的水加热到沸腾,试管中的水会沸腾吗? 分析:很多人会认为:试管中的水回沸腾,烧杯中的水会把热量传递给试管,从而使试 管内的水沸腾,该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烧杯里的水沸腾后,保持沸点(温度)不变, 所以试管中的水问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二者不存在温度差, 试管中的水无法从周围继续吸热,不满足沸腾的条件,所以 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例 2:小明将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水沸腾后肥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 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则观察到烧瓶里的水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会再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且又浇上冷水,故不会沸 D.从火焰上拿开到向瓶底浇上冷水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会沸腾 例 3: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 部慢慢加热, 如图 2—15 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分析:因冰是晶体,所以冰全部熔化之前,温度保持恒定(熔点). 试管中冰的温度达到熔点后,由于试管内外温度相同,试管中的冰不能吸热.所以试管中的 冰不会熔化.本题的答案为选项 C. 例 4: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 时间的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请在下图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请在图上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 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如果有一天你要急于喝一杯奶 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 5min,然 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 茶中,然后冷却 5min.你认为方法 的冷 却效果 好. KEY:这里不给出答案,不懂问物理老师 液化现象中常出现的“白气”到底是什么东西? 分析:很多人认为是水蒸气。该观点是错误的,水蒸气是眼睛看不见的,白气是小水珠。(以 后做题,只要出现白气,都是小水珠。) 经典例题: 1、考点:能说出生活环境中的常见的温度值 2、考点:判断物态变化 3、考点:知道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情况 4、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的区别 5、考点:晶体熔化实验 6、考点:熔化、凝固的条件 7、考点:不同物体沸点不同 8、考点:沸腾的条件 例 1. 图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_____,读做______;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_____,读做______。 例 2.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 1 标准大气压时,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 95℃。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 5℃。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 32℃时,实际温度是( ) A. 27℃ B. 30℃ C. 32℃ D. 37℃ 例 3.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B )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 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 C.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例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B] A.春天,冰封的湖面解冻 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例 5、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如图所 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 因是( D ) 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 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 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例 6、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是吸热的是( ) A、熔化、液化、汽化 B、液化、汽化、升华 C、升华、汽化、熔化 D、凝固、液化、凝华 例 7、某同学在桦花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A ) A 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 B 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 C 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 D 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松的出现 例 8、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D ) A.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 B.冬天,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 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珠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例 9、在图中的四个图象中,表示萘熔化的图象是 ( ) 例 10、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 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拔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读取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 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只填写序号) 例 11、将冰、水组成的混合物放在 0℃的房间内,经过足够长的时间,观察到的物态变化是 ( ) A. 水全部结成冰 B. 冰全部化为水 C. 水不结成冰,冰也不化为水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例 12、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 0℃的房间内(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冰能不能继续熔 化? 例 13、将酒精从水与酒精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它们的( ) A. 密度不同 B. 体积不同 C. 熔点不同 D. 沸点不同 例 14、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试管装水后分别放入两个盛有水的容器内。乙试管所置的 容器有密封的盖子。若对容器加热使容器内的水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试管内的水都沸腾 B. 甲、乙两试管的水都不沸腾 C. 甲管内的水沸腾,乙管内的水不沸腾 D. 甲管内的水不沸腾,乙管内的水沸腾 KEY: 这里不给出答案,不懂问物理老师 第五章 电学 一、了解 电荷、元电荷、验电器、导体、绝缘体、电流方向、电路的组成等概念 注:一个带负电的带电体靠近(但不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张开一定 的角度。这是因为:带负电的带电体靠近金属球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使正电荷移动到 金属球,负电荷移动到箔片上表现出箔片带同种负电荷而张开。 二、看见电路,首先分析它的种类,是串联还是并联。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则有:I1=I2=I3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路之和,则有:I=I1=I2 常考的串联:节日小彩灯 常考的并联:家庭电路(包括教室) 经典例题: 在同一个电源两端接两只不同的灯泡,用电流表测得通过这两只灯泡的灯泡电流不相等,则 这两只灯泡的连接方式( C ) A 可能是串联 B 一定是串联 C 一定是并联 D 串联、并联都可以 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有两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它的连接电路在桌面下,无法看到,小明同 学试了一下,闭合开关时,两灯泡都亮,断开开关时,两灯泡都熄灭,这两个小灯泡究竟是 串联还是并联,请你提出几个可行的判断方法. 注:当两灯泡电压相同,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检验的方法,拔掉其中一个灯泡,看另一个是否还亮 三、电压表与电流表 电压表 电流表 用途 用于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用于测量电路两端的电流 符号和单位 符号 U 单位 V --○V -- 符号 I 单位 A --○A -- 连接 能够直接并联在电源两端,必须 与被测电路并联 不能够直接并联在电源两端,必须 与被测电路串联 量程 0~3 每小格表示 0.1V 0~15 每小格表示 0.5V 0~0.6 每小格表示 0.02A 0~3 每小格表示 0.1A 共同点 ①使电流从“+”接线柱进入“-”接线柱流出 ②不得超出所接入量 程 ③电流表、电压表起测量的作用,不影响电路 ④未知量程时要选 用大量程试触 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 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 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 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 致无电流。 注:两表快速向左偏转:接线柱接反 两表快速向右偏转:超出所接入量程 利用电压表串联在电路,测电路的通断 如图所示该电路有一处断开,请用电压表检测: 常考的电压值: ①1 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1. 5V(不管是 7 号、5 号、1 号电池)②家庭电路的电压的电压 ③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 ④蓄电池的电压为 2V 分别用电压表接入各用电器,哪里有示 数,说明哪里断了。 因为当电路断开时, 电压表与电源形成闭合回路,直接测量 电源电压。 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考查实验 设计 (1) 写出实验需要用到的器材. (2) 在右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 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KEY:器材:电源、各 1 个,小灯泡 2 个,电压表 3 个,导线若干 I1 两 端 的 电 压 U1/V1 I2 两 端 的 电 压 U2/V2 I3 两 端 的 电 压 U3/V3 第 一 次 测 量 第 二 次 测 量 第 三 次 测 量 结论:U3=U1+U2 该实验常考的不足:①没有控制两灯泡的规格相同 ②以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没有普遍性 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则有:U=U1+U2 串联电压有分压的 作用 并联电路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则有:U=U1=U2 并联电路有分流的作用 两表专题 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或电键断开、闭合)时,怎样判断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 表的示数变化情况?这类问题不要求进行复杂的运算,一般按照以下步骤分析: (1)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 可用“去表法”:将电流表看作一根导线,将电压表从电路中去掉,这样可以简化电路,容 易弄清电路各元件的连接情况。 (2)明确各电表的测量对象。 (3)分析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化情况。 (4)根据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判断出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再综合运用串并联电路特 点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如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时,滑片向 a 端移动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泡变亮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泡变暗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 S 后发现两灯均不亮,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 动,而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则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 L1 的灯丝断了 B. L2 的灯丝断了 C. L1 和 L2 的灯丝都断了 D. 电流表坏了 如图所示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 b 向 a 滑动时,以下关于表 1、表 2 的性质和灯泡发光情况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表 1 是电流表,示数变大;表 2 是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B. 表 1 是电流表,示数变小;表 2 是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C. 表 1 是电压表,示数变小;表 2 是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亮 D. 表 1 是电流表,示数变大;表 2 是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亮 如图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是 ( ) A.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 P 由图中位置向 a 端移动,电表 、A 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 A. 减小, 减小,A 增大。 B. 增大, 减小,A 增大。 C. 增大, 减小,A 减小。 D. 减小, 增大,A 减小。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 P 向右移动时( ) A.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B.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 S,当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 P 向左移动时,( ) A. V 表示数不变,A1 表示数变大。 B. V 表示数变小,A1 表示数变小。 C. V 表示数不变,A2 表示数变大。 D. V 表示数变大,A2 表示数变小。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 S 闭合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为( ) A. 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 B. 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 C. 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 D. 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和灯泡电 阻都保持不变, 当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 P 由中点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 中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增大 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 C.电流表和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D.电流表和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 S 闭合,变阻器滑片 P 向 下移动时 ( ) A.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 B.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 C.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 D.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上移动时, 电流表的示数_____,电压表的示数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如图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_______, 电阻中的电流变_____(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 S 闭合,且滑片 P 向左滑动时,各电表 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A1 表读数不变、A2 表读数变小、V 表读数变小 B.A1 表读数变大、A2 表读数变大、V 表读数不变 C.A1 表读数变小、A2 表读数变大、V 表读数变大 D.A1 表读数不变、A2 表读数变大、V 表读数不变 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已经连接好的电路。闭合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A 端移动, 则不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小 B.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减小 C.小灯泡越来越暗 S A1 A2 V L R1 R2 P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增大 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甲、乙两只灯泡都在发光,闭合开关 S,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 a 端 滑动时(设电源电压不变,灯丝电阻保持不变),则(多选) A.甲、乙两灯都变亮 B.甲灯变亮,乙灯变暗 C.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大 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 右移动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 B.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小 C.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如图所示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 S 闭合前,R2 两端电压为 U2, 开关 S 闭合后,R2 两端电压为 U2 ,比较可知,U2 ______U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 a 端 滑到b 端的过程中 D A.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减小 B.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C.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KEY:这里不给出答案,不懂问物理老师 电路故障专题 1.判断电路中电表的类型时,要抓住电流表和电压表在连入电路时的关键性区别:电流表 串联;电压表并联。 2.用电流表或电压表判断电路的故障, (1)电流表示数过大,一般是短路所造成的 (2)电流表无示数,可能是开路(断路)或所选的量程过大,指针不容易观察。 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接近或等于电源的电压,说明电压表所连的此段电路断开。 记住:在故障题里,电压表哪里有示数,哪里就断开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1、S2都闭合时,则( ) A.L1、L2 串联 B. L1、L2 并联 C.灯 L1 被短路 D.灯 L2 短路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适当,要使电铃和电灯同时有电流通过,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断开 Sl,闭合 S2、S3; B.断开 S3,闭合 S1、S2 C.闭合 Sl,断开 S2、S3; D.闭合 S2,断开 S1、S3 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若要使 L1 和 L2 两灯组成并联电路, 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情况是( ) A.S1、S2 断开,S3 闭合 B.S1、S2 闭合,S3 断开 C.S1、S2、S3 闭合 D.S1 断开,S2、S3 闭合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 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电阻 R1 =R2.当闭合开关时,若发现 两个电流示数相等,且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则出现的故障是( ) A.R1 短路 B.R1 开路 C.R2 短路 D.R2 开路 如图所示电路,两盏相同的电灯在闭合开关后都能发光. 过了一会儿,两盏电灯突然同时都不亮了,且电压表和 电流表的示数均变为零.如果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可能是( ) A.电灯 L1 断路 B.电灯 L2 断路 C.电灯 L1 短路 D.电灯 L2 短路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 后,灯 Ll、L2,都亮了.过一 会儿,其中一盏灯突然灭了,但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都不变,发生这一现 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灯 L1 短路 B.灯 L1 断路 C.灯 L2 短路 D.灯 L2 断路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 S 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流表的指针 几乎指在“0”刻度线不动,电压表指针则有明显偏转,该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 ) A.电流表坏了 B.灯泡 Ll 的灯丝断了 C.两个灯泡都断路 D.灯泡 L2 的灯丝断了 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 电压表示数明显变大,则 ( ) A.电阻 R 可能开路 B.电阻及可能短路 C.灯 L 可能开路 D.灯 L 亮度可能不变 如图所示,电源、导线和开关都接触良好.闭合开关 S 后两灯均不亮, 此时测得 a、b 间的电压为 U,a、c 间的电压也为 U,b、c 间的电压 为零.由此可判断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1)小明同学在连接电路时,将最后一根导线接好就 看见小灯泡发光,而且很亮,同时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较小,你认为他在连接电路时可能 存在的错误或不妥: (1) (2) (3) 电阻 符号 R 单位Ω 影响电阻的因素:导体的材料、(导体)长度、(导体)横截面积、温度(初中重点是前 3 个因素,“温度”会出现在新题里) 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材料不同,电阻不同 电阻大小与加在两端的电流和电压无关,电阻能改变电流和电压,但电压和电流不能改变电 阻,所以不能说,电压大 电阻大 电流小 注意:电阻大 电压大 电流小 电阻大 电压小 电流大 单位的转换 1A=1000mA=1000000μA 1kV=1000V 1kΩ=1000Ω 1 mA=1000000μA 1mV=0.001 1MΩ=1000kΩ =1000000Ω M 兆 k 千 个 m 毫 μ微 电阻中的经典考点 R1>R2 规律:越靠近纵坐标电阻越小(仅限此图) 经典例题:这是经典例题,在学电阻这条取经之路 知道影响电阻的 3 个因素 就行了 电流 电 压 电阻 3 进制 物理中许多单位间的换算,都是相差 1000 1 把电阻丝 R 均匀对折,对折后阻值为 2 把电阻丝 R 均匀拉长 2 倍,拉长后电阻 阻值为 2R ③普通灯泡灯丝断了再重新搭接上时,电灯 灯丝的电阻将变小.. R 4 R1 R2 I U K E Y : B D B B D C C B A D B A 断 路 ( 1 ) 没 有 断 开 电 源 连 接 电 路 ( 2 ) 滑 动 变 阻 器 滑 片 没 有 移 到 最 大 阻 值 处 ( 3 ) 电 压 表 的 量 程 选 得 太 大 必定会遇上 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 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 A. AB BCU U , AB BCI I B. AB BCU U , AB BCI I C. AB BCU U , AB BCI I D. AB BCU U , AB BCI I 一段导体接在电源上,已经有一定电流通过导体,如果再拿 一 段导体串进电路中,则原导体中的电流(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有甲、乙、丙三根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已知甲和乙一样粗,但甲比乙长;乙和丙一样 长,但丙比乙细,则这三根导线电阻大小关系是( ) A. R 甲>R 乙>R 丙 B. R 甲>R 丙>R 乙 C. R 丙>R 甲>R 乙 D. 无法确定 一条粗细均匀的电阻线,电阻为 3Ω,要使其电阻变为 48Ω,应该把它的长度均匀拉伸为 原来的( ) A. 2 倍 B. 4 倍 C. 6 倍 D. 8 倍 将甲、乙两段导体分别接在同一电源两端,发现通过甲导体的电流大于通过乙导体中的电 流强度,则甲、乙电阻的大小比较有( ) A. 甲导体电阻大于乙导体电阻 B. 甲导体电阻小于乙导体电阻 C. 甲导体电阻等于乙导体电阻 D. 甲、乙两导体,电阻大小无法比较 如图所示,当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值变大的是( )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白炽灯泡的灯丝断开后,可把断头搭接起来继续使用,这时灯丝的 ( ) A.电阻变大,电流减小 B.电阻变小,电流增大 C.电阻和电流都增大 D.电阻和电流都减小 某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推断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 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 ( ) A.电阻—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滑动变阻器 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接法:一头接电阻丝 一头接滑动电阻器 遵循“一上一下”原则 B A C 若只接上面会出现电流 过大----短路 若只接下面会出现电阻 过大 K E Y : C A D B B C B C 200Ω-----最大阻值为 200Ω 1.5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1.5A 实物图: 结构示意图: 符号: 注:除滑动变阻器外,其余电路图中的符号不能画在拐角处,且需要用直尺方方正正的画出电 路图,这是中考阅卷老师专门扣分 滑动变阻器的应用: (1)旋钮式开关(收音机) (2)风力测定仪 (3)油量表(摩托) 补充: (1)门卫与电铃,要求四面八方有人来按开关, (2)牛羊圈,要求当牛羊跑出圈时碰断 电铃响电灯亮. 导线,电铃响 铭牌 (200Ω,1.5A)意义 浮标是一个杠杆 油面升高,R 变小, 油量表指针偏转较大 油面降低,R 变大, 油量表指针偏转较小 观察灯泡的亮暗程度可以知道风力的大 选择题常会出现四个电路图要 求你判断,首先并联的是错的......,再 从提干中找出要求是”声控”还 是”光控” 第六章 欧姆定律 实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的关系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刚开始把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处的作用) ②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阻,实现多次测量 实验结论: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是欧姆定律) 此实验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只限此实验,不要与别的实验混淆 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公式: I(电流)----安培(A)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串联: 此图是初中电学的重点,既是″测量小灯泡 电阻”的电路图,又是″测量小灯泡电功率” 的电路图,只不过这里的电阻换成和小灯泡 而已 UI R 它的变形有: 求电阻用 UR I 求电压用U I R 注:这两个式子没有意义,只是数学 上函数的变形,R 只和材料 长度 横 截面积(温度)有关 V A Rx R′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则有 R 总=R1+R2 串联后的电路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大 I=I1=I2 串联电路的特点 U=U1+U2 R=R1+R2 有时只会要求画两个(即前后) (3)楼道里的声控节能灯 楼道里的光声控节能灯(提干中会出现”夜间”等字样) 并联: 电路中 电流 电压 电阻的比值 串联:U1/U2=R1/R2 U1:U2= R1:R2 I1:I2=1:1 并联: I1/I2= R2/R1 U1:U2=1:1 欧姆定律的理解 ①公式中 I U R 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 ②I U R 已知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量 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④ UR I 是引申出来的,没有实在意义,只是为了方便计算,不能 说电阻随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UR I 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间接通过计算求 出电阻,这种测量方法叫伏安法 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开关、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各一个,导线若干。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是保护电路;②是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求出电阻值的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按照以上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前把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位 置;(保护电路的作用)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取 并记录三组以上电流表、电压表数据(实际电 压不能超过额定电压); (4)分别利用公式计算导体电阻值; (5)求平均值: 1 2 nR R RR n 结论:灯泡亮度不同 灯丝的温度不同 灯丝的电阻不同 几次测得的小灯泡的阻值不相等的原因:灯丝的电阻随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注:此实验不同于“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的关系”的实验,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并联后的阻值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小 I=I1+I2 并联电路的特点: U=U1=U2 1 2 1 1 1 R R R 并 1 2 1 2 R RR R R 并 或 所以不能求平均值...... 此实验电流表用较小量程的原因:使实验更加精确 减小误差 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略) 此只是点是送分题,都是生活常识一定要抢到分 欧姆定律专题 由于老师会去找大量的欧姆定律题,所以这里只给出经典的题(欧姆定律需要多练,但是中 考都是基础题) 经典例题 1: 考点 1:电路的连接 例 1:如下图中,灯 LI 和 L2 是串联的是______,并联的是_______· 考点 2:导体和绝缘体 例 2:下列四组物质中,都属于绝缘材料是( ,) A.水银、玻璃、油 B.玻璃、石墨、纯净水 C.塑料、橡胶、陶瓷 D.干木柴、陶瓷、海水 考点 3:作图题和电路设计 例 3: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例 4:如图 2 所示,在图中 内填上适当的电表。 图 2 丙 例 5:请按用电常识及安全用电原则把图 3 示中的电灯和三脚插座接入电路中. 考点 4:判断电路故障 例 7:如图 4 所示,闭合开关后,两个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 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电流表坏了或没接好 B.L1 灯丝烧断了 C.L2 灯丝烧断了 D.L1 的两端接在一起了 例 8:如图 5 所示,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但电流表仍然有示数, 电压表读数为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电流表的示数有变化,其故障原因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B.开关接触不良 C.小灯泡两端短路 D.灯泡的灯丝断了 考点 5:判断滑动变阻器对电流、电压的影响 例 9:如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 S 后,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的是( ) 例 10:如右图所示,M、N 是两接线柱,当 M 接 C、N 接 B 时, 闭合开关 S 后,为了使小灯泡变亮,滑片 P 应向_______移动; 如果要使电流表示数减小,当 M 接 A、N 应接_______或_______ 同时滑片应向_______移动. 图 3 图 5 L1 L2 图 4 此类题十分重要,在后面的电功 率更能突出 考点 6: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综合运算 例 11:电阻 R1:R2=1:3,如果把两个电阻串联在电源电压为 6V 的电路中,电流比为_______, 电压比为________;如果把这两个电阻并联在电源电压为 9V 的电路中,电流比为_______, 电压比为________。 例 12:如图 6 所示,R1 与 R2 串联后电阻为 150Ω,其中 R2 为 50Ω,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 15V 求(1)电流表示 数为多少?(2)R2 两端的电压为多大? 例 13:如图 7 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阻 R1=5Ω,电流表 A1 的示数为 I1=lA,电流表 A 的 示数 I2=1.5A,求: (1)R1 两端的电压 U1; (2)通过 R2 的电流 I2; (3)R2 的阻值. 例 14:如图 9 所示,电源电压一定,电阻 R1=8Ω,R2=12Ω. (1)若开关 S 闭合,S1,S2 断开,这时电流表示数为 0.3A,则电源 电压多少? (2)当开关 S、S1、S2 都闭合,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1A,则 R3 的阻 值多大? 例 15:在图 10 所示电路中,用电器的电阻 R=50Ω,要求通过它的电流能在 50~500mA 范 围内变化,则选用的电源电压最小应为多少?电路中所用变阻器 R0 的阻值变化范围至少应 在怎样的范围内? 考点 7:实验探究专题 例 16:某同学用一小灯泡(电阻不变)作实验,来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 关系: (1)请画出电路图后,连接实物 图 6 图 7 图 9 图 10 (2)请把下表的测量记录的空白处填完整: (3)结论:在_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个实验中,采用了_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 例 17: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 (1)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处于___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要滑到______端。 (2)在某次测出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上图所示,则通过灯的电流为______A,灯泡两端 的电压为______V,灯泡的电阻是______Ω. 经典例题 2: 1、如图 1,电源电压为两节干电池,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 0.8A,电压表示数为 1.6V,则通过灯泡 L1 的电流是 A,通过 L2 的电流是 A,L1 两端的电压是 V,L2 两端的电压是 V。 2、如图 2,依次把铅笔芯(碳棒)、塑料棒、玻璃棒、橡胶棒、接到AB之间,能使灯泡 发光的是 。 3、把下列的物质,根据要求进行分类(把序号填在横线上):(1)纽扣电池 (2)电 吹风机 (3)手机电池 (4)灯泡 (5)发电机 (6)电冰箱 (7)电热水器 (8) 干电池 第一类:把 能转化为 能的是 电阻 R=______Ω 电压 V 2 6 电流 A 0.8 1.2 1 2 30 0.60.40.2 A 0 30.6- 15 5 100 321 V 0 13- 图 1 图 3 图 2 第二类:把 能转化为 能的是 4、如图 3 所示的电路中,当 S1 闭合 S2 断开时,电压表示数是 2.5V,当 S1 断开 S2 闭合时, 电压表示数是 6V,则灯泡 L1 两端电压是 ,L2 两端电压是 ,电 源电压是 。 5、关于电压和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电荷,所以只要使导体构成通路,电路中就有电流 B、电路两端只要有电压,电路中就有电流 C、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之一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6、关于手电筒的使用,下列错误的是( ) A、手电筒的电路是串联的 B、开关与小灯泡并联 C、金属外壳相当于导线 D、灯泡发光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约是0.2A 7、关于导体的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的电阻比铜的电阻大; B、长导线的电阻比短导线的电阻大; C、细导线的电阻比粗导线的电阻大; D、长度相同、粗细相同的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8、一根粗细均匀的细导线,其电阻为1.6Ω,将它对折起来作为一根新导线,则这根新导线 的电阻为 ( ) A、0.4Ω B、0.8Ω C、1.6Ω D、3.2Ω 9、现有四段导线,甲、乙、丙都是铜线,丁是镍铬丝,甲乙等长而甲较粗,乙与丙等粗 而丙较长,丙与丁等长而且等粗。关于它们的电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的电阻最小 B、丙的电阻最大 C、甲和乙的电阻相等 D、丁的电阻最大 10、小明用伏安法测量某电阻R的阻值时,错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调换了,闭合开关后, 将出现的情况是( ) A、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 B、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 C、两表指针均有明显偏转 D、两表指针均几乎不动。 11、在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 ) A、电压表示数增大,灯泡变暗 B、电压表示数增大,灯泡变亮 C、电压表示数减小,灯泡变暗 D、电压表示数增大,灯泡变亮 12、如 图6是一种自动测 定油箱内油面高度 的装置,R是滑 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即电流表)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 油面的高度,它的工作过程是( ) A、油面升高,R变大,油量表指针偏转较小 L1 L2 图5 图6 图7 B、油面升高,R变小,油量表指针偏转较大 C、油面降低,R变大,油量表指针偏转较小 D、油面降低,R变小,油量表指针偏转较大 13、如图7所示,电源电压是6V,闭合开关后两个灯泡都不发光,用电压表测量得到ab 间电压为0V,bc间的电压为6V ,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L1、L2均短路 B、L1、L2均开路 C、L1开路且L2短路 D、L1短路且L2开路 14、一个定值电阻为20Ω,测得它两端的电压是3V,则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要使通过 它的电流变为1A,则此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15、把R1和R2串联后接在电压为6V的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为0.2A,R2两端的电 压是4V,求: (1)R1和R2的电阻各是多少? (2)如果把R1和R2并联后接入同一个电路中,通过干路的电流是多少? 16、如图9所示,电源电压是6V,电阻R1为8欧姆, R2为4欧姆,求(1)电路的总电阻是多少? (2)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KEY: 经典例题 1 1、甲;乙,丙; 2、C 3、略 4、略 5、略 6、略 7、B 8、C 9、D 10、右;D;C;右; 11、1:1;1:3;3:1;!:1; 12、(1)0.1A;(2)5V 13、(1)5V;(2)0.5A;(3)10Ω 14、(1)6V;(2)24Ω; 15、(1)25V;(2)0—450Ω; 16、(1)略;(2)5Ω;4V;0.4A;(3)电阻;电流与电压成正比;(4)控制变量法; 17、(1)断开;右;(2)0.3A;2.1V;7Ω 18、(1)(2)如下(3)9.64 物理量 实验序号 电 压 (V) 电 流 (A) 电 阻 (Ω) 图 9 经典例题 2 1、0.8;0.8;1.6;1.4 2、铅笔芯 3、(1)电能;其他形式;(2)(4)(6)(7) (2)其他形式;电能;(1)(3)(5)(8) 4、2.5V;3.5V;6V 5、C 6、B 7、D 8、A 9、A 、D 10、B 11、A 12、B、C 13、D 14、(1)0.15A;(2)20V 15、(1)R1=10Ω;R2=20Ω;(2)0.9A 16、(1)12Ω;(2)4V 第七章 电功和电功率 电能就是电功,表示利用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做功的过程(做功可以理解为消耗能量)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电能用 W 表示,国际单位是 焦耳(J)常用单位 度(kw·h) 1 度=1 千瓦时=1 kwh=3.6 ×106J W(电能/电功) 焦(J) ①W 用 J t 用 S P 用 w t(时间) 秒(S) P(电功率) 瓦特(w) ②W 用 kw·h t 用 h P 用 kw 计算公式:W=UIt =P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2Rt= U2t/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I2Rt W1:W2:W3:…W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U2t/R W1:W2= 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 常用公式 W= W1+W2+…Wn 电能表:是测量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器,单位:千瓦时/度(kw.h) 电能表上“220V”“5A”“10(20)A”“3000R/kwh” 等字样,分别表示: ①“220V”表示该表应在 220V(家庭电路)中使用 ②“10(20)A”表示该表额定电流 10A,允许短时间 通过最大电流 20A,接入电路的最大功率 2200W ③“50Hz”表示该表要在 50Hz 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④“3000R(r)/kW.h”表示用电器每消耗 1 kW.h(度) 电,电能表的转盘转 3000 转 1 2.7 0.28 9.64 2 3 4 X 圈 总转数 如果不理解公式,就当此点 为垃圾知识处理,今几年广 东没有考这类题,估计今后 应该不会怎么考。要学会放 弃 注意单位统一 注:求每转 X 圈用了多少的电能 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电能表月 初读数 月 底读数是 这个月用电 19.2 度电 【最后一位有数字是小数位】 ①铭牌上标注的电压叫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的功率叫额 定功率,通常试题中常出现许多用电器接在大于额定电压的电路中,此时用电器实际电压发 生改变,实际功率也发生改变,所得出的功率不是额定功率,所以要求出实际功率有两步: 由 ②一个用电器只有额定电功率和额定电压,有无数个实际功率,随着接入不同电压的电率而 不同。实际功率是指用电器某一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它随用电器的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当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就等于额定功率 ③在同一用电器,电压增大,电流增大,电功率也增大。成正比 P=UI ④在不同电压下,电功率越大,小灯泡就越亮,所以,不要认为电压越高,电流越大,小灯 泡越亮。P=UI 在这里不成立 在做电功率的选择题,宜用排除法 例:甲乙两灯额定电压相同,把他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甲灯较亮,则 B A 通过甲灯的电流比乙灯大 B 甲灯的额定功率比乙灯小 C 甲灯的实际功率比乙灯小 D 甲灯的电阻比乙灯小 分析:甲灯比乙灯亮,说明 P 甲>P 乙,由 P= I2R 可知,R 甲>R 乙,所以可以排除 A D 两个 荒唐的选项,又甲灯较亮,所以甲灯的实际功率大于乙灯,所以选 B 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通过测出电流和电压,从而得出电功率 P=UI Pz 220-40 220V 指额定电压 220V 40W 指额定功率 40V 注:该实验不能求平均值,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值下的功率 判断灯泡的发光程度 实质是判断电阻,常给出灯泡的铭牌,判断是串并联后,求电阻即可 3 2 4 6 8 3 2 6 5 4 ╳3.6╳106J= J 求出实际功率,因此电阻 R 是求出实际 功率的媒介计算出电阻,再利用 材料: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定植电阻、滑动变阻器、 开关、导线 结论:①小灯泡的电功率跟电压成正比 ②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功率 当 U 实>U 额,P 实>P 额 亮 当 U 实=U 额,P 实=P 额 正常发光 当 U 实ρ铁>ρ铝 学习密度入门选择题常考 ⑦ 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密封容器里装有氧气,当活塞 A 向左移动时, 容器里氧气的密度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不能确定 如图是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线,则由图线可知 ( ) A.ρ1>ρ2>ρ3 B.ρ1<ρ2<ρ3 C.ρ1=ρ2=ρ3 D.无法判断 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 10 dm3,里面装有密度为 2.5 kg/m3 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 5 g 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 密度为( ) A.1 kg/m3 B.2 kg/m3 C.2.2 kg/m3 D.2.5 kg/m3 有一个铝球,其质量为 5 kg,体积为 3 d m3,密度为ρ铝=2.7 ×103 kg/ m3, 则该铝球( ) A.一定是实心的 B.一定是空心的 C.可能是实心的 D.可能是空心的 如图所示是 A、B、C 三种物质的质量 m 与 体积 V 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 三种物质 的密度ρA、ρB、ρC 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 A.ρA>ρB>ρC 且ρA>ρ水 B.ρA>ρB>ρC 且ρC>ρ水 C.ρA<ρB<ρC 且ρA>ρ水 D.ρA<ρB<ρC 且ρC>ρ水 ρ甲 ρ乙 m V ρ甲>ρ乙 越靠近纵坐标,密度越大 只适合所有的密度图像 考试时,“不 能确定”的 选项在没有 把握时,最 好不要选 此类题有很强的 逻辑性,在学习 密度时,是必考 的经典题 V(cm3) m(g) 3 2 1 1 2 30 3 A B C 本题在 2005 年的广东中考出现过,其他 省市也陆续在之前或之后出现 图 1 图 2 图 3 如图所示,将质量相等的汽油,酒精和水,分别 装入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ρ汽油<ρ酒精<ρ水)( ) A.甲是酒精 B.乙是水 C.丙是汽油 D.甲是水 已知冰的密度为 0.9×103kg/m3 ,一定体积的水凝固成冰后,其体积将( ) A.增加 1/10 B.减少 1/10 C.增加 1/9 D.减少 1/9 小丽准备测量石块的密度,正确的测量顺序是: A.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V1 B.用天平称出物体碎石质量 m C.用碎石轻轻放入量筒中,读出此时碎石和水的总体积 V2 D.将 m、V 代入公式中,算出碎石密度。 E.根据 V1、V2算出碎石的体积。 KEY: B A C E D 如图所示,将一个铁球(不一定是实心的)分别放入酒精、水和水银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是 (选填 “a” 、“b”或 “c”) 。 KEY: c 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 1 所示情况. (1) 他 应 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 2 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 “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 1 所 示的情况,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 3 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 _________g. KEY:这里不给出答案,不懂问物理老师 .下列列出由实验测定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单位 kg/m3) 铜 8.9×103 水银 13.6×103 氧气 1.43 铁 7.9×103 纯水 1.0×103 空气 1.29 甲 乙 丙 K E Y : CABBADC a b c 酒精 水 水 铝 2.7×103 煤油 .08×103 水蒸气 0.60 冰 0.9×103 酒精 0.8×103 氮气 0.09 认真阅读上表,你一定能从中发现物质密度的一些规律,请写出三点 (1) _______________ (2) (3) KEY:这里不给出答案,不懂问物理老师 一块碑石体积是 60c m3, 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碑石的岩石样品,测出质量为 70g, 用量筒装水测出它的体积为 25cm3 ,这块碑石的质量为多少? 体积为 20cm3, 质量是 89g 的空心铜球,在空气中灌满铅,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我国约有 4 亿多人虚配带近视眼镜,组成眼镜的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 材料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 钛合金 透光量 92% 91% 密度/kg·m-3 1.3×103 2.5×103 8.0×103 4.5×103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磨损 耐腐蚀 (1)求一块体积为 4×10-6 m3 玻璃镜片的质量为多少? (2)一副铜合金架的质量为 2×10-2kg,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求一副以钛合金镜架的质 “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 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 量为 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 14.8g.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 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KEY:这些都是超经典的例题,这里不给出答案,不懂问物理老师 第十二章 运动的描述 在物理学中,物体未知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叫做机械运 动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把某些物体假设为参照物 注:①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并非真的不动,因为运动是绝对的,宇宙中找不到一个绝 对不动的东西,没有参照物时无法对物体的运动情况尽情判断或描述 ②对于同一个物体而 言,由于选定的参照物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记住: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因为我们所处的宇宙也是在运动) 经典考查: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飞行员在高空飞行顺手抓住了一个子弹,是因为飞行员与子弹保持 相对静止 ② 地球同步卫星不懂,是因为它顺着地球自转的速度,同时运转。在人们眼里,相对静止。 ③“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桥流(水不流)所选的参照物时水。注意了解《望天门山》 《早发白帝城》等诗,会以有关运动知识等点作为考点 ④在均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有一滴水在一位乘客头上,则这滴水仍会掉在乘客的头上(此观 点如同匀速的火车上抛球)航天飞机和空中加油机在空中对接总是保持相对静止 ,其方向、 速度相同(飞机飞船对接也时如此) 经典例题: 观察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解析:房顶上冒出的烟飘向远方可知风是向右刮的,甲车的旗子向左飘,所 以甲车的运动有三种情况:(1)可能静止(2)可能向右运动(3)可能以小于风速的速度 向左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所以选 B(此题难度偏大,在大考一般不 会出现太经典的题目,记住答案也是一种考试技巧) 例:飞机空中加油,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是 ( D ) 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静止的 B.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D.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 运动的快慢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运动的快慢;速度与物体的路程和时间无关(速度是一种属性) S(路程) 米(m) t(时间) 秒(s) V(速度) 米每秒(m/s) 1m/s=3.6km/h a 图方法是: b 图方法是: 甲 乙 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 )()( t SV 时间 路程速度 变形公式 VtS V St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①比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②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③比较通过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如图所示,在标牌上我们可以知道的信息有: (1) ; (2) 。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 动 常识:人步行速度 1.1m/s ,自行车速度 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 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 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 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 经典例题: 小球 G 静止放在光滑车厢的底板上(设车厢底板足够长),如图所示。 当车厢受到水平向左的力作用时,车厢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 则车厢在运动过程中,小球 G 对地的运动情况是( D ) A.做与车厢同方向的加速直线运动 B.做与车厢反方向的加速直线运动 C.匀速直线运动 D.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所示,将一玩具电风扇固定在一个与地面间摩擦极小的小车上, 当电风扇工作而转动时,小车将_ _ __ (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不动”),原因 是 。 KEY: 向右运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风扇给空气向左有推力,空气给风扇向右有 长度、时间、以及其测量 长度 国际单位:米(m) 测量工具:刻度尺 游标卡尺 米尺…… 甲和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 甲>V 乙,只 限所有的的速度坐标图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坐标图 KEY:比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北京 40km 60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 μ m 1m=106 μ m 1m=109nm 1μm=103nm A 物体长 3.70cm 注意要估读到小数点后一位,这是中 考出卷人和阅卷人最喜欢抓考生的把 柄,也是初中唯一要估读的考点 感性的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 2.5m、课桌高 0.7m、篮球直径 24cm、指甲宽度 1cm、铅笔 芯的直径 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 1.75dm 、 手掌宽度 1dm 、墨水瓶高度 6cm 特殊的测量方法: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化曲为直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 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 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 n 张纸的厚度 L,则一 张纸的厚度为 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 n 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 管的长度 L,则细铜丝直径为 L/n。 如图所示,在铅笔上整齐排绕 20 匝漆包线,则漆包线直径约 mm。 KEY: L/n=6cm÷20=0.33≈3mm 时间 国际单位:秒(S) 测量工具:停表 秒表 沙漏 日晷…… 经典例题: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爬行, 并每隔 10s 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图片。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如下表: 照片序号 1 2 3 4 5 6 时间 t/s 0 10 20 30 40 50 路程 s/mm 0 12.0 22.2 48.7 61.2 (1)请你根据图中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 运动,整个 50s 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 A 点沿直线运动到 F 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 0.2s 闪拍一 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 A 点到 F 点是作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共运动了 cm 的路程;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F 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KEY:以上两题思路或者考点一样,这里不给出答案,不懂问物理老师 第十三章 力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我物体的作用叫做力(F) 单位:牛顿(N) 力的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 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力的三要素:①大小 ②方向 ③作用点 (所有的力都用这三要素,这里只需要知道就好,平时的考试不会考查这么细的内容) 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物体间有力的作用,必定同时存在连个物体: 一个叫施力物体,一个叫受力物体。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除非发生形 变),不互相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可能有力的作用,例如磁铁间的作用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 1N;拿起一个苹果所用的力是 1N…… 力的相互作用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同一直线上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 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经典考查: ①用脚踢球,足球又精致变成运动的,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同时脚感到痛, 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踢足球时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只受重力 ②划船的人要向后划水,水给船一个向前的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在 A.B 两处推门,在 A 处较容易推开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0 11 A B C D E 8 96 74 50 1 2 3 F 12 13cm 送分题常用图片过一段话来说明有关于 力的物理知识 注意划线的字眼,容易和后面的平衡力混淆, 别说学生了,有些老师自己会弄混 此图也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 的作用点有关 如图是你很熟悉的物理演示实验,请写出你从图中观察到的两个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 示例:现象──塑料片飞出后会下落。 物理知识──塑料片受到重力。 (1)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推理)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不受力可能 静止,可能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惯性(惯性是维护物体运动的原因,是一种属性,惯性只和质量有关) 把物体保持运动转台不变的特性叫惯性,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注意描述的时候,不能说获得惯性,而是说物体具有惯性 常考生活中的惯性:榔头紧固、头球、人坐车……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当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由于惯性而表现出)的运动规律。所以 也叫做惯性定律. 经典例题: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D ) A.人走路被障碍物绊倒时会向前倾倒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 C.子弹从枪膛射出,仍然向前运动 D.铁球从高处自由落下,越来越快 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 12 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 状 态 可 能 发 生 的 变 化 是 ( 多 选 ) ( BC )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C.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D.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如图 A 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 态如图 B 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 C 和 D 所示 送分题常考,力的效果、力 的作用 由图 A、B 或图 C、D 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 )。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 木块和水都具有 的性质。 KEY:向右运动速度减小 向左运动速度增大 维持它原先运动状态 惯性的题目大多来自选择题,且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识,需要自己总结 经典考查: 1 原来静止的汽车突然开动,车上的乘客会向后倾倒 原来开动的汽车突然停止,车上的乘客会向前倾倒 2 从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先后落下三包货物(不计空气的阻力)三包货物在空中的排 列情况是: 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3 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力突然消失,则这个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学 习“牛顿第一定律”入门选择题常考 4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 实验:探究牛顿运动定律 如图所示,小车从同一斜面及同一高度下滑,在不同材料上继续运动,分别停止在图示 位置上则: 二力平衡 物体处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叫平衡状态 (1) 使小车从同一高度下滑是为了:使小 车会的相同的初速度 (2) 小车在不同平面上通过的距离不等 这表明了:小车在不同平面受到的阻 力不同 (3) 探究得到的结论是:初速度相同的物 体,受到的阻力越大,运动的路程越 短 平衡力: 物体在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物体受到平衡力时,至少受到两个 力,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力。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一种情况。 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一定要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并且物体是处于平衡状 态 合力的概念: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一个力相同时,这一个力就叫做这几个力的合力。 因为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所以所受合力为 0 大小相等 二力平衡条件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 同一物体 即: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一对平衡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 相 同 点 1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 2 方向相反 方向相反 3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不 同 点 1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平衡力的作用 效果可以互相抵消,合力为零) 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一对相互作用力 不能互相抵消,也不能求它们的合力) 2 不一定同时存在 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3 不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 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 经典考查: ①茶杯放在桌子上,茶杯的重力和桌子对茶杯的支持力都作用在茶杯上,这是一对平 衡力(这是一个经典考点,注意都作用在茶杯上,茶杯可以换成别的物体) ②汽车在水平地上没有被推动,说明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了一个平衡力的作用,即 汽车受到的推力等于汽车所收到的阻力(注意汽车可以换成别的物体) ③一个氢气球匀速上升,若细绳突然断了,则小球将继续上升一段时间后下降 ④如图所示,重物所受到的重力和塑料板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平衡力 ;当塑料板 上压的重物越重,塑料板的弯曲程度 越大 ,重物所受到的支持力 越大 。 ⑤往两个小盘里放上质量相等的砝码,可看到小车保持静止。这 时小车受到的两个小盘及其所载砝码的重力相等。这样,又可以 得出上述的二力平衡条件。 ⑥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② 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 10 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其中 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此点易与力的作用混淆,注意划线字体 一本书放在桌上,桌子放在地面上,下列几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书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 B、书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D、桌子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 速直线滑动。以下叙述中的二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如图所示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 止状态,下列几种说法中属于相互平衡的力是( ) 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 B.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C.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D.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 一个物体只受到大小均为 30N 的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完全相 同,则这个物体所受的合力的大小为( ) A、0 B、15N C、30N D、60N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弹力 弹簧测力计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压力 支持力 推力 拉力……实质都是弹力 弹力的条件:(1)互相接触 (2)弹性形变(即两物体相互挤压)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注:①一个弹簧测力计挂着一个重物 G,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重物挂在吊环上,手 提秤勾,则示数大于 G ②在太空飞船上不能使用弹簧测力计,学习本知识点入门时常以选择题出考 K E Y : D B D C A D 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两个物体甲和乙通过细绳与弹簧连接在一起。甲重 10N 放在地面上;乙重 5N 被 吊在空中,它们均保持静止。若不计弹簧及细绳的重量,弹簧受到的拉力为______N,甲物 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_N。 KEY:5 0 一人的两只手同时各用 8N 的力,分别向两侧拉一个弹簧测力计两端的挂钩时,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是( A ) A.0 N B. 8 N C. 16 N D. 20 N 重力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规则物体的重心:几何中心 不规则物体的中心:没有固定答案,但可以用悬挂法 支撑法 大小 重力的条件: 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墙面是否 水平。 作用点:重心 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注:物体产生于地球的引力,若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物体受到的重力则减小一半。 G(重力) 牛顿(N) m(质量) 千克(kg) g (常数) 9.8(N/kg) 注:注意对 g 的理解:表示质量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10N. 注意重力方向的表述:是竖直向下,决不能写成垂直向下。 经典例题: 如图是一个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伞未打开时做加速运动,伞全部张开后是匀速降落,运动员 在伞打开前后的受力情况是( B ) A.重力大于阻力,重力小于阻力 B.重力大于阻力,重力等于阻力 C. 重力大于阻力,重力大于阻力 C.重力等于阻力,重力大于阻力 运载火箭在发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点火前火箭竖直立在发射台上时,只受重力作用 B.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受到重力和向上推力的作用 C.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重力作用 D.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向上推力的作用 如何找物体的重心: 考试时又是为了方便,通常 g 会取 10 N/kg, 但是不排除 9.8N/kg,这也是失分的原因,考 试卷上都会有提示 CA DB 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测同一物体,测量的结果是( ) A.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相同 B.天平测的相同,弹簧测力计测的不同 C.天平测的不同,弹簧测力计测的相同 D.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不同 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把一个重为 2 牛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 作用。若苹果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分别为 F1、F2 , 则( ) A Fl 可能小于 F2。 B Fl 可能等于 F2。 C Fl 一定等于 F2。 D F1 一定大于 F2。 跳伞运动员在降落中,前阶段速度是增大的,伞全张开后是匀速降落阶段,它前后两阶段受 力情况分别是( ) A、重力大于阻力;重力小于阻力; B、重力大于阻力;重力大于阻力; C、重力等于阻力;重力小于阻力; D、重力大于阻力;重力等于阻 力; ☆(送分题)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1) (2) 如图,一重 4 牛的木箱静止在斜面上,请用给 定标度作出其所受重力的图示. 如图所示,一个球 A 被一挡板 B 挡在斜面上。请你 在图中画出球 A 所受到的重力和挡板 B 对球 A 的支持力的示意图。 实验: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例 1.如图所示,把不同质量的钩码依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分别读出它们的大小记在下面的表格中,并计算出每次重力和质 量的比值,根据上述实验与数据,得出结论如下: . 质量 m/kg 重力 G/N 重力和质量的比值 0.10 0.20 0.30 KEY: 结论:重力和质量成正比(或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一定的) 2 牛 注:的木箱画重力,重力 的大小是2个2牛的长度 质量 m/kg 重力 G/N 重力和质量的比值 0.10 1.0 10 0.20 2.0 10 0.30 3.0 10 K E Y : C B B B A D D 例 2.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受到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实验记录 如下表: 被测物体 物体质量 m (kg) 重力 G (N) 比值 G/m (N/kg) 比值 G/m 的平 均值(N/kg) 1 0.1 0.99 9.9 2 0.2 1.96 9.8 3 0.3 2.91 9.7 ⑴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工具有 和 。 ⑵在上表空白处填出 G/m 的平均值。 ⑶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KEY:(1)弹簧测力计 天平 (2)12.8 (3)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摩擦力 两物体相互接触,做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力叫摩擦力 方向:与相对运动相反 摩擦力的条件 大小(影响因素):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②接触面所受的压力 作用点:重心 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据统计有一半的中考卷中有此实验 例 1.为了测定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实 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甲方案:在水平实验桌面上将木板用线拉住,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块,使木 块在木板上面滑动。 乙方案:将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木块,沿木板方向水 平拉木板,使木板在木块下面滑动。 (1) 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应选择________方案。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2)从实验误差方面考虑,应选择_________方案。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KEY:(1)选择乙方案 选择理由:甲方案中,木块运动要求匀速,实际很难控制,乙方 案中,模板滑动式可以控制的,实验操作较容易。 (2)选择乙方案 选择的理由:甲方案中,由于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不易读准示 数。乙方案中,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实验较容易操作。 例 2. 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 实验.如图所示,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 第 1 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 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 第 2 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记下相应的示数; 第 3 次:把两块相同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 记下相应的示数。 试验次数 木板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摩擦力/N 1 2 3 若已知每个木块的质量为 2kg,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 (1)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2)比较第 l、3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KEY: 试验次数 木板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摩擦力/N 1 20 4.0 4.0 2 20 4.0 4.0 3 40 8.0 8.0 (1)1、2 (2)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或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摩擦力的分类: ①静摩擦力:尚未发生相对运动,具有运动的趋势。例如:推桌子,桌子不动 ②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例如:铅笔、卷笔刀…… ③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例如:圆珠笔、车轮……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 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在中考时,主要考察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的大小及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经典考查: ①传送带对货物的摩擦力与货物运动方向相同;皮带上涂上皮带蜡是为了增大摩擦(有 益摩擦) ②人向前走路,后脚摩擦力向前,前脚摩擦力向后。自行车后轮摩擦力向前,前轮摩擦 力向后 ③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杆之前手上抹一些镁粉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手握单杆不能太紧是为 了减小摩擦力 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当拉力 F=15 N 时,重 30 N 的物体 A 在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则此物体受到的 摩擦力为( A ) 甲 乙 丙 A F A.15 N B.30 N C.45 N D.7.5 N 如图所示,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只箱子, 但未推动,这是因为( C ) A.箱子质量太大 B.推力小于箱子与地面的摩擦力 C.推力等于箱子与地面的摩擦力 D.箱子的重力大于推力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 40N 的水平力将一个重 30N 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处于静止状 态,则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是( B ) A、40N B、30N C、10N D、70N 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拉力分别为 F 甲、F 乙、F 丙,不计滑轮与轻绳间的 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B) A.F 甲<F 乙<F 丙 B.F 甲>F 乙>F 丙 C.F 甲>F 乙=F 丙 D.F 甲=F 乙>F 丙 如图所示,物体 A 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 F/2 时,物 体 A 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 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B ) A.减小为原来的 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 2 倍 D.无法判断 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 例如: A.轮胎上刻有花纹 B. 车轮做成圆形 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 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E.脚踏板凹凸不平 F.刹车时用力捏闸 G. 车轴处装有滚珠 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1)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 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 的是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 ; 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 ;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的 是 . (2)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与地面间摩擦力的方向朝 (填“前”或 “后”). KEY:AEH,CF,BG,D 前 杠杆 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很多物体可以抽象为 硬棒)。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 O 表示 用同一根硬棒作杠杆时,使用中方法不同,支点位置也会不一样。 如撬石块的过程中支点可在棒的一端[图 1(A)]也可在棒的中间[图 1(B)]。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2 表示 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 l1 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 l2 表示 画力臂方法:⑴ 找支点 O;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 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大括号) 注:任何机械胜利必然费距离,反之费力必然省距离 生活中常见的杠杆 选择题常见的杠杆 O F1 l1 l2 F2 好 好 笑 ! ~(*^__^*嘻嘻…… 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 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 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注: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 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 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 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 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经典考查: ①简单机械在我国古代就有了很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应用. 如图,它的支点是 C 点,(不是 B 点)在匀速拉吊桥时,它属于一个 省力杠杆 ②下图有两个滑轮,请设计一个最省力的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 A B C 需要知道每一个图的支点,学会画出每一个图的动力、阻力、 动力臂和阻力臂 KEY: F 杠杆的分类: ①F1 = F2 L1 =L2 (等臂杠杆)等臂杠杆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例:天平、定滑轮 ②F1 < F2 L1 > L2 (省力杠杆)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费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 离比阻力作用点大。例:羊角锤、道钉撬、老虎钳、开瓶扳手、板车、抽水机手柄、手术剪 刀、铁皮剪刀、修枝剪刀、指甲剪、汽车脚刹 ③F1 > F2 L1 < L2 (费力杠杆)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省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 离比阻力作用点小。例:火钳、钓鱼杆、筷子、镊子、船桨、裁衣剪刀、理发剪刀、铁锹、 笤帚、起重机吊臂、肱二头肌、缝纫机蹋板 注意:省力和省距离不能兼顾 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用力 F 将球形重物滚上台阶时,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杠杆,那么( ) A.它的两个力臂相等 B.这杠杆的支点是球心 O 点 C.这杠杆的支点是球与地面的接触点 D.这杠杆的支点是球与台阶的接触点 室内有一种装垃圾的桶,如图所示,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松开脚时,盖由于受到 重力作用,而自动盖上,则开启盖子时,根据图中所示结构可知( ) A.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 B.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 C.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且都是省力杠杆 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一个是省力杠杆,一个是费力杠杆 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A.道钉撬 B. 火钳 C. 钢丝钳 D. 天平 如图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送分题常考,学习杠杆必定 遇上此类题 如图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曲肘将茶杯向上举起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B.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C.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D.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如图所示,一根一端粗一端细的木棒,用细线悬起来,刚好在水平处平衡,如果沿悬挂线锯 成两段,则( A ) A.粗端较重 B.细端较重 C.两端一样重 D.无法比较 剪刀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它的种类有各种各样的,但其实都是一对________.如 图所示的剪刀,你认为剪较硬的物体时,应该使用剪刀________;剪纸或布时,应该使用剪 刀________;修理树枝时,应该使用剪刀________. A B C D E KEY: 杠杆 E AC D 在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带刻度的杠杆、铁架台、 钩码、线和________等,在图中每一个钩码质量均相同,杠杆已平衡, 如果此时将两边的钩码同时远离支点一格,则杠杆将________平衡(填 “能”“不能”). KEY: 弹簧测力计 不能 例题:如图所示是一种起重机的简图,用它把质量为 4×103kg,底面积为 1m2 的货物 G 匀 速提起。(取 g=10N/kg)问: (1)当货物静止于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若把货物匀速吊起 16m,用了 40s,则货物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3)起重机对货物做了多少功? (4)吊起货物时,为使起重机不翻倒,其右边至少要配一个质量为多大的物体? 已知:OA=10m,OB=5m。(起重机本身重力不计) (1)F=G=mg=4×103kg×10N/kg=4×106N ( Pa m N S FP 4 2 4 104 1 104 (2) sms m t sv /4.040 16 K E Y : A D B B D A F ① ② ③ ④ F F F (3)W=FS=Gh=4×104N×16m=6.4×105J (4)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 F1L1=F2L2 即 G·OA=m0g·OE 代入数据得:4×104N×10m=m0×10N/kg×5m m0=8×103kg 其他简单机械 滑轮 1、定滑轮:使用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 定滑轮的实质:等臂杠杆 特点: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移动 动滑轮的实质:省力杠杆 特点:省力,但费距离 3、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 发现:滑轮组用几段绳子(数动滑轮身上的的绳子数,而不是定滑轮)就能省重物几分之一 的力 注:画滑轮时,动滑轮上的绳子数遵循“奇动偶定”的原则 偶数 起绕 定滑轮 奇数 起绕 动滑轮 经典考查: 垃圾桶也是近几年的杠杆新题,ABC 是省力杠杆;A’B’C’是费力杠杆 在图中加在绳子末端的力 F 与滑轮所提重物的重力 G 间的关系是:(不计滑轮与绳子的 重) (1) F = 1 G; (2) F =1/2 G; (3) F =1/3 G; (4) F =1/4G 经典例题: 如图是脚踩式垃圾箱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BC为省力杠杆 B.A′B′C′为省力杠杆 C.两杠杆均为省力杠杆 D.两杠杆均为费力杠杆 这里的经典考查还有很多,需要自己补充 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 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 置 A 拉至位置 B,在这个过程中动力 F:(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平衡状态(O 为支点)。已知物重 G=180N。若不计杠 杆和滑轮重,则 F 应为( ) A、90N; B、120N; C、270N; D、30N。 如图所示中,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 G 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 F1、 F2、F3,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 ) A.F1 最大 B.F2 最大 C.F3 最大 D.一样大 如图的装置中,甲物体重 5N,乙物体重 3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 力计自重,则甲受到的合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 A.0 N,3 N B.0 N,5 N C.2 N,5 N D.2 N,3 N 如图所示,一根一端粗一端细的木棒,用细线 悬起来,刚好在水平处平衡,如果沿悬挂线锯成两段,则( ) A.粗端较重 B.细端较重 C.两端一样重 D.无法比较 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是由三个杠杆 ABC、OBD、OED 组成,用指甲刀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ABC 是省力杠杆,OBD、OED 是费力杠杆 D.ABC 是费力杠杆, OBD、OED 是省力杠杆 用剪刀剪叠得较厚的纸片或布时,用剪刀的刀尖不容易剪断,改用剪刀刀口的中部去剪,却 很容易剪断。这是因为( ) A.增大了动力 B.增大了动力臂 C.减小了阻力 D.减小了阻力臂 如图所示,当杠杆平衡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5 牛顿,则物体的重力 G( ) A.等于 5 牛顿 B.大于 5 牛顿 C.小于 5 牛顿 D.无法判断 要使车轮从图中障碍物上翻过去,其中最省力的是( ) A.F1 B.F2 C.F3 D.一样省力 物体重力 G,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匀速前进,这时物体受到 地面的摩擦力为(滑轮组的重力和摩擦力不计)( ) A、3F B、2F C、1/3F D、1/2F 如图所示,用一个跟杠杆始终保持垂直的力 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地转到水平 位置的过程中( ) 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 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用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设作用在 A 端的力 F 始终竖直向下,在将重物慢慢提 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F 的大小将( ) 两图适用 F1 F2 F3 F1 F2 F3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如图所示杠杆,可以绕固定点 O 自由转动,B 端挂一重物,要 使杠杆平衡,在 A 端加的四个力中,最小的力是( ) 一根长为 L,重为 G 的均匀木条,支在中间刚好平衡,如果 在起左端锯下全长的 1/4,叠放在左端剩余部分的上面,如图, 则杠杆( ) A、仍然平衡; B、左端下降;C、右端下降; D、无法判断 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 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 结论。 比较(a)、(b)两图可知: 。 比较(b)、(c)、(d)三图可知: KEY: 这里不给出答案,不懂问物理老师 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滑轮匀速向上提升重物,物重都是 600 N,不 计动滑轮重及摩擦,绳子的拉力 F 甲为________N;F 乙为________N. 若将重物提高 1 m,则甲滑轮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 m; 乙滑轮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 m. KEY: 200 300 3 2 认真分析下列各图,物体的重力都是 20 N,(不考虑 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 F 的大小分别是 FA=________N,FB=________N, FC=________N. KEY:20 40 10 如下图所示装置,用两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在 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重为 60 N,水平面 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为 20 N,不考虑其他摩擦,则 F1=_______N,F2=________N. F F1 2 KEY:20 10 此类题在选择题中常考,经常会分析错误,需要把滑轮竖直分析,且标上数据 会简便些 如图所示,物体 A 和 B 所受重力都为 120 牛,滑轮重力不计。 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 A 和 B 时,FA 为 牛,FB 为 牛。 K E Y : A A B D A A C D C D B C F F A A 甲 乙 a b c d KEY:60 120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物提起,画出 所用拉力最小的绕绳方法 两图适用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重力和压力的比较 区别 重力 G 压力 F 定义 由于地球吸引而是物体受 到的力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 产生 由于地球的吸引 由于物体间的挤压 大小 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与物体的挤压程度有关 方向 竖直向下 垂直并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 被压物体表面 说明:当物体处于水平位置(如放于地面)压力等于重力 重力示意图: 压力示意图: 有时压力与重力有关,它可以是重力产生的,还可以不是重力产生的,下面所示各面上放 置的物体,质量相同,它们受到的重力大小和方向都相同,但各面上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和方 向却不相同,图2中地面所受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图3中斜面所受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图4中墙面所受压力和物体的重力毫无关系。 注意重力和压力的作用点的位置 图是一种常见的活塞式抽水机示意 图,在图中画出手柄所受动力F1的力臂及 阻力 B O A F1 G N图2 G N图3 G N 图4 从这些例子中可知,支持面上受到的压力其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只是一种特殊情况,若仅以 这一特殊情况就认为压力总等于重力,显然是错误的,最好的办法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压力 影响压力的效果的因素:①压力②受力面积 ①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实验:影响压力的效果的因素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方案。甲图 是研究小组将小木凳放入沙盘中,乙图是在小木凳上增加一个重物,丙图是将小木凳翻转过 来,倒置于沙盘中,并在凳上仍然放置一个等重的重物。根据甲、乙图的分析,可以得到的 结论是 ;根据乙、丙图的分析,可以得出 的结论是 。 KEY: 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压强 压强是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压强( P) 帕斯卡(Pa) 压力(F) 牛顿(N) 受力面积(S) 平方米(m2 ) 公式 p= S F 的适用范围 是压强的定义式,具有普遍适用性,即既适用于固体也适用于液体。 方法 应用举例 增 大 压 强 (1)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 面积(2)受力面积一定时, 增大压力(3)增大压力,同 时减小受力面积 切菜刀刃磨得越薄,切东西越利;缝衣 针做得细又长:锤子用力砸钉子,钉 子不很尖 减 小 压 强 (1)压力一定时,增大受益 面积(2)受力面积一定时, 减小压力(3)较小压力,同 时增大受力面积 书包带做得宽;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 用空心的砖块盖房子 经典考查: ①骆驼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强,在沙漠中行走自由 ②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加压强,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通过观察细沙(海绵)的凹 陷程度,说明压力的作用效 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 小有关 p F S G S ③批货的脚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强使其在天花板上不会掉下来 ④深海鱼上岸会死是因为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以上例子在选择题中常考 压强的经典考查有许多,这里需要自己总结 经典例题: 如右图所示,一块正方体如图 a,两边分别切去如图 a 中虚线所示的长方体部分,按图 b、c、 d 放置,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比较为 A.一样大 B.b 最大 C.c 最大 D.d 最大 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砖块,其中对桌面压强最大的是 甲 乙 丙 A.甲 B. 乙 C.丙 D.都一样 有些吊车的后轮旁边固定有四个可以升降的方形铁柱 如图,在吊车吊较重的物体时,将此四根铁柱子放下 来,支撑在地面上,其目的是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将 B、A 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 上方的磁环 A“悬浮”在空中,如图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 G,则磁环 B 对 木支架底座的压力 F 与重力 G 的大小关系是 A.F<G B.F=G C.G<F<2G D.F=2G 一小孩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层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 ) A.立即站着不动,大声呼救 B.改成单脚站立,减小压力 C.轻轻伏在冰面,爬向岸边 D.加快速度跑开,逃离险境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秤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 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的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和木块对桌面压强 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 C.减小,不变 D.增大,减小 在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用活塞封闭一定时的空气,活塞可左右移动且不漏气。当保持温度不 变,用力 F 向右推活塞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的质量、密度、压强增大; B、 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压强增大; F A C、 气体的密度不变,质量、压强增大; D、 气体的压强不变,质量、密度增大;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装入质量相 等的水,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游泳的人由河边走向深水处的过程中,如果河底布满碎石 子,则 A.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脚的压力越来越大 B.脚疼得越为越轻,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C.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D.脚疼得越来越轻,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 如下图所示,长方体铁块 A 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把 A 略向右移动, 则 A 对桌面的压力 F1、压强 P 的变化情况是 A、F 不变,P 不变 B、F 不变,P 变大 C、F 变小,P 变小 D、F 变大,P 变大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动物身上的各种器官不断地完善,以适应生存的环境。我们所了解的 以下事例中,有减小压强功能的是 A.号称“森林医生”的啄木鸟,长有细长而又坚硬的尖喙,便于啄开树皮 B.人口腔里的牙齿根据咀嚼功能的不同,分出了切牙、尖牙等 C.骆驼的体重比马的体重大不了一倍,脚掌面积却是马蹄的三倍 D.大象长有两个大大的耳朵,不仅可以发挥听觉功能,还能用于散热 在海滩发案现场留了罪犯清晰的专利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绘制了鞋模, 经测量的平均厚度为 3cm,质量 675g;有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 压强为 1.5×103 Pa,则罪犯的体重为多少(牛)?(g=101N/g) 封冻的江河水面能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 7×10 Pa 5 Pa,一辆 20t 的坦 克能够在冰面上行驶吗?(共有两条履带,每条履带跟地的接触面积 是 2m2) 如图所示,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站在水平沙面上,它的质量为 400 kg,每只脚掌的面 积为 2×10-2m2.求: (1)骆驼对沙面的压力的大小;(2)骆驼对沙面的压强。(g=10N/kg,写出带公式的运算过程) (3)骆驼脚掌约为马蹄掌的三倍,这样大的脚掌好处? KEY: 这里不给出答案,不懂问物理老师 K E Y : D A D D C B B B B C 甲 乙 丙 液体压强 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内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深度:指由上(水面)向下竖直的距离) ③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由上得出,液体压强只和液体深度、液体密度有关 实验:探究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 例 1.在“探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中各图所示的操作。 ⑴为了顺利地完成该实验,除了图中画出的各种器材外,还需要用到______。 ⑵比较图中代号为_________的三个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 的压强相等。 ⑶比较代号为___________的两个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 跟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___________。 ⑷比较代号为___________的两个图,可以知道: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KEY: (1)刻度尺 (2)A B C (3) E F 越大 (4) C D E 深度:指由上(水面)向下竖直的距离 不管容器是什么形状,只要是同种液体,且 在同一高度,压强相等 p h 例 2. 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水 5 朝上 4.8 2 水 5 朝下 4.8 3 水 5 朝侧面 4.8 4 水 10 朝埘面 9.5 5 水 15 朝侧面 14.2 6 酒精 15 朝侧面 11.4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序号为 1、2、3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2)比较序号为 3、4、5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比较序号为 5、6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4)由上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KEY: (1)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或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液体压强只和液体深度、液体密度有关 P(压强) Pa ρ(密度) kg/m 2 g(常数) N/kg h(深度) m 推导过程: 液柱体积 V=Sh ;质量 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P= gh 是液体的压强公式,由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液体 深度有关,而与所取的面积、液体的体积、液体的总重无关。 公式P= gh 的适用范围: 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不适用于计算固体的压强,尽管有时固体产生压强 恰好也等于 gh ,例如:将一密度均匀,高为 h 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 强: P= ghS gsh S gV S G S F 但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由此认为固体对支持物产 生压强都可以用P= gh 来计算。但对液体来说无论液体的形状如何,都可以用P= gh 计 算液体内某一深度的压强. ghp 液 公式P= gh 和P= S F 的区别和联系 P= S F 是压强的定义式,也是压强的计算公式,无论对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是适用的。 而P= gh 是通过公式P= S F 结合液体的具体特点推导出来的,只适合于计算液体的压 强。 经典考查: 例 1.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若液体内部 A、B 两点处在同一水平高度,且设两点的压强分别为 pA 和 pB,则它们的关系如何? 解析:在图中,根据公式 p gh 可知,水的密度较大但深度较小,p 的大小并不能确 定,此时可将 A(或 B)点的压强,转化为液体对底部的总压强减去高度为 h 的液体柱产生 的压强,通过比较得到答案。这里介绍一种更加简单的极值考虑法,如图乙由于 A、B 处于 同一水平高度,我们假设 h 的高度与装水容器的水面高相同,由于 A 点压强为大气压,而 B 点的压强为大气压与 B 点上方酒精柱产生的压强之和,所以 pB>pA。 变形题: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水,试比较 A、B、C 各点由液体产生的压强 p A、pB、pC 的大小。 分析:由于液体的密度相同,本题关键是弄清 A、B、C 各点的深度。深度是指从自由液面 到该处的竖直距离,从图中可知: h4=15cm-5cm=10cm=0.1m hB=15cm=0.15cm hC=15cm-10cm=5cm=0.05m 由 B 点深度最大,A 点深度其次,C 点深度最小。 所以 B 点压强最大,A 点压强其次,C 点压强 最小,则:pB> p A>pC 例 2.在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圆台形容器,里面装有一部分水,若将该容器颠倒放置,试 比较颠倒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5厘米B 图4 15厘米 A 10厘米 C 解 析 : 比 较 液 体 内 部 压 力 , 可 尝 试 用 液 体 内 部 压 强 公 式 , 根 据 p gh 有 F pS ghS ,颠倒前水的深度较小,但受力面积较大,而颠倒后水的深度较大,但受 力面积较小,此时无法比较 F1、F2 的大小。此时可选取中间量进行变换比较,对于缩口容 器,液体对底部的压力总大于液体本身的重力 F1>G,对于敞口的容器,液体对底部的压力 总小于液体本身的重力 F2<G,而在容器颠倒的过程中,液体的重力并没有改变,所以不难 得出结论:F1>F2。 例 3.如图,冰块浮在杯中水面上,若冰完全熔化后,水面高度如何变化? 解析:设冰块熔化前后水对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p1、p2,容器中水面高度分别为 h1、h2, 将冰块、水构成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整体重力不变,且对于直壁容器水对底部的压力 就等于总重力 p F S G S ,所以冰块熔化前后水对底部的压强不变,p1=p2 则ρ水 gh1=ρ水 gh2,h1=h2,可见,冰完全熔化后,水面高度保持不变。 1 如图是一个玩具枪示意图,当向左推动活塞 A B C 三处压 强大小的关系 pAP 乙 D.η甲<η乙,P 甲
W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 s1、s2、s3 三个等高斜面匀速拉到顶部,且 F1>F2>F3,则拉
力所做的有用功
A.W1=W2=W3
B.W1>W2>W3
C.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