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鹤壁高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 B.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 C.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 D.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迁移 2.《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 3.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或进入深山,垦荒种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 A.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 B.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C.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D.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4.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雇主普遍宁愿增加雇佣人数,也不愿致力于技术革新以提高生产效率。这一现象从侧面表明该地区 A.人口增长降低了劳动力价值 B.抑商政策阻碍生产技术革新 C.专制统治制约商品经济发展 D.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不足 5.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D.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 6.宋以后,中国东南闽岭各地种棉者渐多,开始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占城稻以及由西北引进的西瓜,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都有进一步发展;在湖南洞庭湖区还出现了比较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专业户”。这表明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种植结构 B.宋代农村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宋代农村经济作物成为种植主体 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 7.下面是从汉到宋的地域人口比例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 A.政治中心变动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B.黄河流域水患致人口流失 C.海上对外贸易超过陆上对外贸易 D.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 8.下表是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单位:个)。对表格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长江以北 长江以南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98 29 23 938 A.中唐以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农业生产 B.江南农业发展已经超过北方 C.长江流域是唐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D.唐代北方人口数量低于南方 9.押租制是明清时期地主防止佃农欠租的一种制度。佃农交纳押租以后,一般照交正租,如果欠租,地主就在押金中扣除,地主不退押金;押租租佃关系尚未期,地主不能随意换佃。在有些地区,交纳押租的佃农还可以将佃种的土地转佃他人。押租制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地主与佃农的矛盾尖锐 B.封建剥削方式的没落 C.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 D.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10.据史料记载,清初曾大肆圈占京畿地区汉族田地,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从顺治到康熙年间曾前后三次大规模进行类似的“圈地运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动因超过了政治动机 B.一度破坏了汉族农耕经济 C.满足手工工场的发展需求 D.大大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 11.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12.下表反应出褔州茶叶出口猛增。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1853—1859年福州口岸出口茶叶数量(单位:百磅) A.福建茶叶生产迅速扩张 B.内外战争的冲击 C.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英国市场的需求 13.下图为1812~1888年中国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图。该图说明当时中国 A.税收项目较为单一 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关税税率不断提高 14.中国民族机器织业的主持人或创办人,都是缺乏手工棉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这种状况 A.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长期萧条 B.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C.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D.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特殊性 15.史家陈旭麓说:“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这些变化并不是以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别置一新物,可以称为布新而不除旧。”下列不属于材料中的“它”布新之举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派遣留学生 D.发昌机器厂 16.1882年,李鸿章以“泰西通例”为由,奏请清政府对上海机器织布局“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光绪皇帝批准赐予其“十年专利”。这一“专利” A.极大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 B.推动了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领域 C.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反映了洋务军事工业的典型特点 17.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A.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B.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C.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D.反映了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18.1895年,《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内容首为阁抄;余依次为选登英国路透社新闻电讯选译《泰晤士报》等外国报纸的消息、评论;选录津、沪、港、粤、汉等地报纸的新闻、言论,摘编“西国格致有用诸书”;最后附有梁启超等人的编者按和论说。据此可知,该报 A.体现了晚清腐败统治 B.志在于宣传维新思想 C.有利于平息社会矛盾 D.是晚清大众传媒创新 19.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呈现“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这是继洋务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的出现都 A.受到政府政策的推动 B.促进了政治体制的转变 C.由国际环境变化决定 D.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 20.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 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 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 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 21.1904年,由几位华商发起,成立北京首家服务于一般市民的发电企业“筹办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此后,北京内外城一些主要街道和部分商户开始安装电灯,供电服务逐渐从宫廷、使馆、军政机关、商户转向民用。这一现象直接得益于 A.城市化进程推动 B.初步实现工业化 C.国际市场的扩大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2.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把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A.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B.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C.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D.提高了整个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 23.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A.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 B.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 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社会转型期女性平等地位确立 24.1922年,吴蕴初在上海创办天厨味精厂。为了对抗日本味精的冲击,他不得不借“国货”为天厨味精打开销路,甚至捐献飞机表示抗日,进而博得爱国名声,天厨味精的销路于是猛增,吴本人也被称为“味精大王”。这一现象反映了 A.爱国运动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 C.日本对华贸易优势逐步衰弱 D.实业家有较强民族救亡意识 25.1929年出版的《申报》报道了山东滕县红枪会变乱的新闻,其中提到红枪会要求给妇女“放任缠足”的权利。1933年据山西省统计,全省15岁以下的女孩缠足的还有32万2千余人。这反映出当时 A.民变顺应社会潮流 B.传统观念的稳固性 C.民主自由深入人心 D.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26.近代以前,全国最重要的交通线是连接首都的交通线。在各地区,通往行政中心所在城市的道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道路。到了近代,中国的新式交通,无论轮船、主要公路还是航空,大多或以港口城市为起点,或与通往港口城市的道路相连接。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解体 B.中西贸易发展 C.经济结构变迁 D.社会动荡加剧 27.据统计,1927-1936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对有确实担保之外债(如以关税、盐税、铁路等为担保的),即清偿本息达24.900余万银元;对于没有确实担保的外债,截止至1934年6月,已承认并归人整理的达109.600万银元。国民政府清偿整理外债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政府债务信用 B.转嫁国内经济危机 C.树立对外自主形象 D.争取列强承认支持 28.“近数十年来,新兴的工业,亦非少数,惜乎兴起之初,未有通盘计划,而任企业之家,人自为战,大多数偏于沿江沿海。民国二十六年战事起后,被破坏的,竞达70%。”材料表达的观点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速度较快 B.国家工业布局应考虑均衡性 C.沿江沿海不适宜发展工业 D.工业被战争破坏的非常严重 29.1942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查盐为日用必需品,关系国民经济至巨,业经中央决定实行专卖,所有过去原有专商引岸及其他关于私人独占盐业之特殊待遇及权益,应即自专卖实行日起一律废除。”这一政策 A.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B.其目的是适应战争特殊环境 C.顺应了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D.抑制了官僚资本膨胀的势头 30.金冲及在《转折年代》中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材料表明 A.中国获得了与美国平等的贸易地位 B.美国以其经济优势获得隐性的贸易特权 C.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影响依然存在 D.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处于不利的逆差地位 31.下图反映了新中国 A.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 B.农业产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C.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 D.公有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 32.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编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由材料可知毛泽东明确 A.肯定发展公有制对工业化的价值 B.将私有经济全部改造为国营经济 C.通过多种所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 D.总路线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33.1953年后,中共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有偿地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资料逐步收归国有,实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质变”。这一方式 A.利于减少对生产的冲击 B.全盘借鉴苏联经济模式 C.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34.据统计,1949年至1957年,全国城市人口由5765万增加到9949万,增加了72.58%;农村人口则由48402万增加到54704万,仅增加了13.02%。这一时期人口增长不平衡,主要是因为 A.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B.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影响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 35.1956年,安微芜湖有的农业合作社实行了“生产队向管委会包工包产”的办法。河北邢台县将主要农作物的夏季管理包到户的社占全县总社数的一半,这些措施意在 A.对农业合作社进一步探索 B.改革农村的土地所有制 C.强化人民公社的经营体制 D.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36.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 A.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B.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 C.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 D.强调平稳推进工商业改造 37.1959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社员私养家禽、家畜和自留地等四个问题的指示》,指出社员可经营不超过人均占有耕地的5%的自留地;鼓励社员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水边路旁的零星闲散土地种植庄稼和树木,不征公粮、不派购任务。这一举措 A.停止了“三面红旗”错误指导 B.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贯彻了党的“八字方针”精神 D.解决了粮食供应紧张问题 38.“二五”计划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工作方法六条》:要求计划做三本帐,中央做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对外公布,第二本则是则成的计划,不对外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账就是中央的第二本帐,这在地方式必成的,地方的第二本账也是期成的。由此可见 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严重 B.中央部分纠正左倾错误 C.经济非正常发展态势明显 D.调整八字方针初见成效 39.1962年,中共中央将原来并入国营商业的合作社商业和小商小贩逐步退出来,重新组成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同时,恢复社员自留地,鼓励社员经营多种家庭副业,开放农村集市贸易。这些措施表明 A.政府妥善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对立 B.原有体制弊端得到初步解决 C.国民经济调整注意发挥市场调节 D.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均衡发展 40.下面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工业产值高于农业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农业出现最低点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灾害的影响 C.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是因为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D.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是因为“八字”方针的实施 41.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对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减少,而由农民进行市场交易的,或者超产由国家加价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反映了 A.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国人共识 B.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城市对农产品需求增加 42.20世纪70年代末期,个体商被称为“二道贩子”。到了80年代,个体商贩则被称为“倒爷”,上述称呼的演变反映了 A.人们对财富追求的渴望 B.国家经济法规日益健全 C.计划经济最终被废止 D.国家经济政策逐渐放宽 43.1998年国务院关于实行住房改革的目标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与这一目标相关的是 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展 B.住房商品化的完全实现 C.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矛盾的尖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44.1988年宪法修正案中指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党的十四大提出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十五大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有益补充”到“共同发展”,再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变化主要表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B.改革开放是私营经济发展的源泉 C.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D.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 45.1953年,新中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将东北做为建设的重点;1979年,中央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使之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影响这些地区成为不同时期经济建设重点的共同因素 A.都是著名的侨乡 B.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C.都容易获取技术支持 D.都有重工业基础 46.15世纪以后,西欧商人用美洲白银换取中国的黄金,由于中国和日本的金银比价不同,再用中国黄金到日本换取更多的白银从中赚取差价,所获高额利润就地购买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地的商品然后再高价转卖到欧洲和美洲。这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价格革命导致了物价暴涨 B.全球商品交流网络开始形成 C.工业革命使社会财富增加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47.“商业革命”激起了欧洲国家之间商业竞争和对海洋的控制权,引发了英西战争、英荷战争、英法七年战争等大国之间战争,促进了西欧各国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材料意在说明 A.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 B.“商业革命”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D.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已初步建立 48.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来往于中国和墨西哥之间。自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后,二十年间约有3000吨白银流入中国。这一历史事件 A.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B.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C.促使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表明中国生产力有巨大飞跃 49.16世纪中叶开始,荷兰相继出现一批全国性商业公司,同时也产生了与之相关的交易所和信贷模式。出现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 B.欧洲区域性市场的发展 C.争夺世界殖民霸权的需要 D.海外贸易的催化剂作用 50.17至18世纪的英格兰人们曾以喝啤酒和麦芽酒的形式喝掉他们谷物总产量的一半,后来他们又转向喝中国茶,茶水里还要添加从牙买加舶来的食糖,从最低层的农民到最高层的贵族,英格兰人普遍消费茶叶,而且消费量极大。材料反映了当时英格兰 A.生产力水平和消费水平较高 B.开始崇尚东方人的生活方式 C.贵族与平民的界线日益模糊 D.积极发展与东方的海外贸易 51.早期殖民垄断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874年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形成。下列关于两种类型“垄断”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B.实质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都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D.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52.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反映了 A. 西方主导了国际体系 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不同文明间冲突加深 D.国际规则的逐步完善 53.近代早期欧洲的企业家组成私人公司,希望从商业贸易活动中获利。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法政府颁行股份公司法,股份公司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这表明 A.近代早期欧洲企业以股份制为主 B.股份制企业私有制属性逐步改变 C.政府立法推动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D.生产力推动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 54.1839年,围绕着《谷物法》(规定,在英国粮价每夸特低于80先令时,绝对禁止粮食进口),以曼彻斯特几家大厂主为核心的反谷物法同盟成立,反谷物法的斗争导致英国政局长期动荡不安,内阁更迭频繁。这一斗争实质上反映了 A.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的矛盾 B.工业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的矛盾 C.关税保护与自由贸易的矛盾 D.租地农场主参加议会选举的要求 55.19世纪欧洲工人的工资有明显增长,工人家庭的食品支出下降了25%。工人们既有结余用以订阅报纸,也可以到音乐厅和咖啡厅休闲。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掠夺积累财富 B.商品输出获利丰厚 C.工人斗争改善待遇 D.生产方式发生变革 56.15、16世纪时英国国王一再颁布法令禁止圈地,限制牧场主养羊头数,同时增收租税;而在17世纪中后期以后,英国政府则通过一道道圈地法案,支持圈地运动,圈地政策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在于 A.英国资本主义农牧场的迅速发展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 C.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D.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57.下表为德、英、美三国不同时期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1913年的工业指数为100),这表明 A.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美德逐渐取得工业垄断地位 D.垄断导致大国经济竞争激烈 58.1880年-1914年间,美国增长率在6倍以上的20个行业中,13个是新兴部门。这些新兴部门的产值增长17.6倍,相当于整个制造业增长率的4倍。如1903年成立的福特汽车公司,由于推行新的科学装配线,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汽车基价由1910年950美元下降到290美元,迅速得到普及。材料表明 A.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中心 B.大企业在新科技运用中占主要地位 C.科学技术改变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 D.科学影响人类的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 59.1888年,美国科学家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动机。1914~1927年,美国在制造业中使用的电力由占动力总量的39%提高到78%。这说明 A.电力比蒸汽动力更具优势 B.美国重视对新技术的应用 C.美国开始工业革命时间晚 D.美国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60.1896年,一位英国记者在《德国制造》一文中说:“看看你们的周围……各位的衣服布料是德国织的……甚至各位喜欢看的报纸的纸张也是同一个地方产的。即使烧掉德国制造的包装纸,手里拿的拨火棍也是德国制造的。”这位记者意在说明 A.英国自由主义政策遇到困境 B.德国率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C.德国政治经济制度比较先进 D.英德两国应相互设置贸易壁垒 一.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40分) 6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雍正年间,陕西的五个茶马司相继归并。乾隆中期,茶马贸易基本全面终止。清代除陕西、四川、江西、湖南等少数州县仍然颁行茶引以外,其他地区允许自由贸易。陕商将四川、陕西、湖北等的茶叶销往西北及西南各省;晋商主要贩运安徽等地茶叶,后来贩运路线更扩展到了湖南、福建等地。徽商借水运之便将大量茶叶运到山东、河北、东北等地。其他各地的茶商……在推动本地茶叶市场建立和繁荣的过程中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清朝康熙年间,茶叶市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情况,即中国的茶叶开始向欧洲出口,出口量值渐增。1716年,英商从广州运回茶叶3000担,占总货值的80%。此后,茶叶贸易成为英国与东方贸易最主要的商品。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茶叶都占从中国进口货值的50%以上。1785-1794年升至85%。鸦片战争后二三十年,中国的茶叶出口增长迅猛。英国的华茶出口1868年比1838年增加约100万担。 材料二 1876年后,中国茶叶出口开始出现不景气,突出表现是量增价减。尤其是在1877-1888年,出口量增加很快,但因为受到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叶出口的影响,中国茶出口价格迅速跌落,而且对英国的出口开始减少。1870年代以后,英国茶叶消费增加的部分几乎全是印度茶。 1890年英国驻汉口领事列举了印度和锡兰的种茶人优于中国种茶人的有利条件:可资运用的资本较大;没有厘金、入市税和出口税;具有化学和农业知识;对购买者的嗜好和要求了解得更彻底;有无数的公共工程,旱季便于灌溉,雨季避免淹没;茶园面积庞大,有优良机器等。 ——材料均摘编自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至19世纪60年代中国茶叶贸易的概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时期茶叶贸易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1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后期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8分) 6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12分) 鹤壁高中2021届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答案(每题1分,共60分) 1-10 ADBAB ADADB 11-20 CBBDD CABAD 21-30 ABBAB CDBBB 31-40 AAABA DBCCD 41-50 CDDDC BBADA 51-60 DADBD BADBA 二.非选择题答案(40分) 61. (1)概况:传统茶马贸易衰落,民间自由贸易发展,国内外市场扩大,茶叶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影响: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14分) (2)趋势:由盛转衰(在国际竞争中日益处于不利地位)。原因: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受到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叶出口的冲击;中国茶叶在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税收政策等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8分) 62.(1)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6分) (2)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1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