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大联考地理试卷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大联考地理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 2021 届新高考第四次大联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下图为长江中游地区不同时段耕地数量转换来源与转换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 1990-2015 年耕地面积 A.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2.下列关于耕地转换方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990-1995 年增加的耕地主要来源于林地 B.1995-2000 年增加的耕地主要来源于水域 C.2005-2010 年减少的耕地主要用于植树造林 D.年减少的耕地主要用于城乡建设 3.1990-2015 年该区域的发展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B.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C.区域人口总数减少 D.对自然环境的干预减弱 【答案】 1.B 2.D 3.B 【解析】 【分析】 1.耕地面积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耕地转入和耕地转出的数量关系,即耕地的净转化率。读图上面的横坐标 可知, 1990-2015 年, 该地区耕地的净转换率始终为负值, 说明耕地转入小于转出, 所以耕地面积持续少。 故选 B。 2.耕地的转换方向有转入和转出之分,耕地转换率为负值表示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转换率为正值表示耕 地面积增多。据图可知, 1990-1995 年增加的耕地主要来源于水域, A 错误; 1995-2000 年增加的耕地主 要来源于城市建设用地, B 错误; 2005-2010 年以及减少的耕地主要用于城乡建设, C错误, D正确。故选 D。 3.由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转入和转出的来源可知,耕地转出的方向主要用于扩大林草、水域等生态用地 和城乡建设用地。说明该区域第一产业(农业)比重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区域内人口数量会增 加;伴随着城市的建设和生态退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干预有所增强。综上所述,故选 B。 【点睛】 本组题读懂图是解题的关键,耕地的净转换率看上面的横坐标,对应值为负值表示面积减少,为正值表示 面积增加;耕地转换来源比看下面的很坐标,柱状所占比例为负值表示耕地的转为其他用地,柱状所占比 例为正值表示其他用地转为耕地。 2.下图为某游客于 2019 年 6 月 22 日在北京西部郊区(约 40° N)某光伏发电产业园区一角拍摄的照片,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拍摄者位于太阳能集热板的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为保持充足的光照,拍摄当日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与地平线的夹角)最接近 A. 17° B. 1° C. 63° D. 50° 【答案】 1.C 2.A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方向的判定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1.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了取得更好的集热效果,图中太阳能集热板应该朝向正南 方,故拍摄者位于太阳能集热板的东南方向, C 正确。 2.为保持充足的光照,太阳能集热板正午时应该与当地的正午太阳光线垂直。 6 月 22 日太阳直射北回归 线,此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 73 度 26 分,因此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为 16 度 34 分,最接近 17 度, A 选项正确。 【点睛】 本题需要注意太阳高度角和太阳能集热板倾角的区别。 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太阳能集 热板倾角是太阳能集热板与地平面的夹角。 3.美国小麦年产量一直比加拿大高,其原因不包括( ) A.耕地面积广大 B.人口数量多 C.热量条件较好 D.黑土土壤肥沃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和美国、加拿大地理特征的掌握程度。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两国中部都有广阔的平原,但美国适合耕种的耕地面积远大于加拿大,导致小麦年产量较 高, A 不符合题意。两国都是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从事农业的人口少,所以人口数量不是影响 小麦产量的原因, B 符合题意。美国的纬度位置比加拿大较低,热量条件较好,适合种植小麦的地区面积 大,单产较高,导致小麦产量比加拿大高, C不符合题意。美国西部草原地区黑土分布面积比加拿大大, 土壤肥沃,导致小麦产量比加拿大高,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4.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该河谷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 A.丙处为红壤,土壤贫瘠 B.每年 3、4 月是该河的洪水期 C.谷底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由于整体构造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宽广的谷底形成阶地 2.该河谷地区最适宜聚落布局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1.D 2.D 【解析】 【分析】 1.图中显示,丙处为河漫滩,有大量河流堆积物,矿物养分丰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A 错误;材料 信息表明,图示河谷位于我国江南地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当地降水最丰富的月份是 6~7 月,因此每 年 6、7 月是该河的洪水期, B 错误;由于两岸遮挡,谷底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且谷底多水体,热容量 大,因此谷底白天升温慢,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C错误;河流阶地指由于地壳上 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 当地由于整体构造抬升, 河流下切侵蚀, 宽广的谷底形成阶地, D 正确。 故选 D。 2.图中显示,甲地离河面高,面积小,处于阴坡,发展聚落的空间、水源和光照条件较差,不是该河谷 地区最适宜聚落布局的地点,排除 A;图中显示,乙地和丙地位于河漫滩,洪水位高于两地,即经常会被 洪水淹没,因此不适合聚落布局,排除 B、C。图中显示,丁地离河面较近,高于洪水水位,面积较大, 处于阳坡,发展聚落的空间、水源和光照条件较优,且受洪水影响小,因此丁地是该河谷地区最适宜聚落 布局的地点, D 符合题意。故选 D。 【点睛】 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河流下切,原先宽广的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上,形成 的阶梯状地形。宽广的河谷底,大部是河漫滩,河床只占小部分。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 的影响下,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 越高,形成时代越老。 5.下图示意 2030 年预测中国、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正确的是 A. 2030 年中国人口出生率高于发达国家 B.1970 年前后为中国人口出生率高峰期之一 C.40 岁人口数量中国多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D. 2030 年中国老年抚养比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2.面对图示反映我国未来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目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大力引入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 ②退休年龄提前 ③完善养老制度 ③产业结构升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1.B 2.C 【解析】 1.据图示意, 2030 年新生儿出生率低于 5% ,而发达国家略高于 5% ,故 A 错误。图中 60 岁左右的人口 对应的是 1970 年前后出生的人口, 图中显示该年龄段有一个明显的比重增大, 证明在 1970 年时出现人口 生育高峰, B 正确。图中反应 40 岁人口比重较高,但没有人口基数作为参考无法断定人口数量是否高于 其他发展中国家, C 错误。老年抚养比 =老年人口 /劳动力人口。 2030 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发 展中国家,老年人口比重高则劳动力比重相比较低,因此抚养比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D 错误。故选 B。 2.图中反应我国在未来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出生率较低以及老年人口基数较大带来的老龄化问题。 该问题会导致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国防、 经济发展等问题。 我国将来的发展需求更多的是素质较高的劳动 力,因此不应大力引入发展中国家劳动力,①错误。退休年龄提前回导致劳动力缺口更大,养老金压力也 增大,因此应延迟退休,②错误。完善养老制度可以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水平及幸福感正确。通过产业结 构升级,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从而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 需求,正确。故选 C。 6.如图为北京市、桂林市多年平均气温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北京和桂林四个季度平均气温的差值推断( ) A.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于夏季 B.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C.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夏季普遍高温 D.太阳辐射强度随雨季的长短而变化 2.第二季度,北京与桂林气温差异最小,其原因是( ) A.北京沙尘暴频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太阳直射点移至桂林以北 C.北京寒潮频次减少,夏季风替代冬季风 D.桂林进入雨季,影响气温上升 3.北京与桂林第四季度平均气温均高于第一季度,说明( ) A.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近地面 B.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C.太阳辐射直接影响气温的高低 D.气温的高低取决于大气的保温作用 【答案】 1.C 2.D 3.A 【解析】 1.北京和桂林第一、四季度的气温差异大于第二、三季度,说明我国东部地区而不是全国大部分地区的 气温差值是冬季大于夏季, C 对, A 错。正午太阳高度角受直射点移动影响, B 错。太阳辐射强度不只受 天气状况的影响,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高度角,还有纬度位置, D 错。故选 C。 2.第二季度北京与桂林的气温差异是四个季度中最小的,第二季度( 4、 5、6 月份)桂林进入雨季,多 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桂林的气温上升缓慢,致使第二季度两城市的气温差异最小, D 对。沙尘暴频发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应使气温降低,不会缩小二地温差, A 错。桂林大 约在 25° N,太阳直射点不会移动到桂林以北, B 错。 4 月份北京仍受冬季风的影响, 5 月份受夏季风的 影响较弱,即第二季度,影响北京的夏季风还不能完全替代冬季风, C 错。故选 D。 3.北京与桂州第四季度平均气温均高于第一季度,即第四季度包括太阳辐射最少的 12 月,第一季度包括 气温最低的 1 月,最冷月没有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少的 12 月,而是错后了一个月,这说明太阳辐射不是对 流层大气的直接而主要的热源,近地面才是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A 对, B 错。太阳辐射不是对流层大气 的直接而主要的热源, 所以太阳辐射没有直接影响气温的高低, C 错。气温的高低最终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不会取决于大气的保温作用, D 错。故选 A。 7.2016 年 9 月 15 日 22 时 04 分,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 FT2 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点火发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发射时,纽约 (40 ° 43′ N, 74° W) A.夜幕刚刚降临 B.朝九晚五的白领们刚刚开始一天的工作 C.老人们正在享受午后的阳光 D.绝大多数人们还在睡梦中 2.10 月 19 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在经过多次变轨后,成功实现了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此时 A.地球公转速度在变慢 B.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但仍昼长于夜 C.太阳直射点由较高纬度向较低纬移动 D.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减小 【答案】 1.B 2.D 【解析】 1.纽约位于西五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晚了 13 小时,北京时间 9 月 15 日 22 时 04 分,纽约时间大 约为 9 月 29 日 9 时 16 分,因此选 B。 2.1 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 11 月 19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半球 的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长;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离近日点越来越近,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移动。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减小。故选 D。 8.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②减轻城市内涝③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④提供工业用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不适宜推广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的城市 A.杭州 B.成都 C.广州 D.敦煌 【答案】 1.A 2.D 【解析】 1.活水公园也是一种湿地,可以起到调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减轻城市洪涝,改善水环境,可以提供 部分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但不适宜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据此,①②③对,本题选 A。 2.活水公园是一种雨水收集系统,适用于降水量大的区域,选项中的杭州、成都、广州等均降水较多, 只有敦煌位于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不适宜建设活水公园。据此分析本题选D。 【点睛】 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有: (1) 湿地的产出功能: 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 粮食、药材、 木材及珍稀动植物 (“资源的宝库” ) 。 (2) 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 ) 。 (3) 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 ) 。 (4) 湿地的降解功能: 湿地中的许多挺水、 浮水和沉水植物, 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 分解、 吸收有害物质, 降解环境污染 ( “地球之肾” ) 。 9.长白山北坡植被带的垂直变化最为完整。而火山灰分布区易受流水侵蚀,植被生长环境很不稳定, 植被发育较差。下图示意长白山火山灰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坡植被带自下而上垂直分布为 A.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苔原 B.常绿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 C.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冰原 D.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针叶林 2.东坡只有地势较平坦处形成了小面积森林,其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量 C.光照 D.土壤 3.火山灰在东坡最厚表明历史时期天池大规模火山喷发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1. A 2. D 3. 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读图析图能力, 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 律以及森林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需要结合基础知识,抓住图文材料关键信息分析答题。 1.该山脉是长白山,山麓地带是针阔混交林带, B、C 错。北坡植被带自下而上垂直分布为针叶阔叶混交 林一针叶林一亚高山岳桦林一高山苔原, A 对。高山草甸比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在针叶林上面, D 错。 2.由題意可知,长白山北坡的火山灰最少,地理环境趋于稳定,所以会被垂直分布较为稳定,东坡火山 灰最多,随着流水对火山灰的侵蚀,土壤条件不断变化,只有在地势平坦处,受流水侵蚀作用小,土壤条 件稳定,才发育小面积森林,故 D 对。 3.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火山灰在东坡最厚,表明历史时期天池大规模火山喷发时吹西北风,季节 是冬季, D 对。 A、 B、 C 错。 10.下图是我国苹果优势产区分布图,与渤海湾产区相比,黄土高原产区的优越条件是 A.水源较丰富 B.降水更充足 C.昼夜温差大 D.地势更平坦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图中阴影部分水果产区分布图,位于我国秦岭 -淮河以北的暖温带地区该区域属于温 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因而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水果品质好, C正确, B 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苹果属于温带水果,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降水不易过多的气候,对水资源需求李较小, A 错误;图中 的苹果生长区位于黄土高原和山东丘陵地区,地形坡度较大, D 错误,故选 C。 11.读近几年 GDP增速排名位居全国前三的省级行政区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注:括号内数字是该省级行政区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1.结合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GDP增速排名与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 B.天津老龄化缓解,得益于出生率上升 C.重庆老龄化趋缓,主要因为经济衰退 D.表中 17 年排名的省级行政区都位于西部地区 2.贵州 GDP增速快的主要原因 ( ) ①外资规模大 ②国家政策的支持 ③产业层次低 ④人口年龄结构较好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答案】 1.D 2.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图表信息提取能力及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图表信息提取能力:据表格可知,老龄化程度与 GDP 增速无关,天津、重庆的老龄化 程度较高,但 GDP 的增速较慢, A 错误;天津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老龄化得到缓解,主 要是由于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外来人口对多,进而导致老龄化得到缓解, B 错误;从 2012 年至 2017 年重庆老龄化程度增加, C 错误;表中 2017 年排名中的省区为贵州、西藏、重庆,都位于西部, D 正确, 故选 D。 2.据表格可知,贵州省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老龄化程度较低,人口结构较好,④正确;近年来,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贵州取得众多发展的机会,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为中心的产业,经济迅速发展, ②正确,③错误;贵州位于西部地区,国外的投资较少,因此外资规小,①错误,综上分析故选 C。 12. 下左图为吐鲁番露天地膜种植西瓜景观,右图为吐鲁番某温室大棚内 “悬空西瓜 ” 景 观. “ 悬空西瓜 ”采用新型的吊蔓式栽培方法,西瓜藤蔓沿铁丝或绳子等向上生长。 据此完成问题 . 1.吐鲁番露天西瓜栽培育苗期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主要作用是 A.提高土壤肥力 B.减轻低温冻害 C.防止水土流失 D.增强地面辐射 2.采用悬空种植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单位面积西瓜产量 B.提高西瓜育种技术 C.降低西瓜对水源的需求 D.降低人工劳动成本 3.与露天地膜种植的西瓜相比,该地温室大棚种植的 “悬空西瓜” A.甜度更高 B.果色较均匀 C.果实更重 D.果形较差 【答案】 1.B 2.A 3.B 【解析】 1.一般的地膜由塑料组成,不易分解,可能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污染等,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故 A 错 误; 吐鲁番西瓜栽培育苗期为春季, 春季气温低, 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采用地膜覆盖能够起到保温作用, 从而减轻低温冻害的影响,故 B 正确;吐鲁番盆地气候干旱降水少,不易发生水土流失,故 C 错误;地 膜覆盖能够减少地面热量扩散到膜外, 从而保持土壤温度, 没有增强地面辐射, 故 D 错误, 所以该题选 B。 2.吊蔓式栽培,能够使西瓜藤蔓沿铁丝或绳子等向上生长,减少对地面空间的占用,提高植株的密度, 所以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故 A 正确;吊蔓式栽培方式是新技术的利用,主要目的是提高西瓜的产量, 不是为了提高育种技术,故 B 错误;悬空西瓜对水源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可能因为植株需要向上增长,增 加了植株的密度,所以需要的水分增加,故 C错误;因为瓜藤蔓沿铁丝或绳子向上攀爬,需要搭建攀爬的 瓜架,会增大劳动力的强度,从而增大劳动力成本,故 D错误,所以该题选 A。 3.温室大棚昼夜温差比露天的小,所以其糖分的积累少,甜度要低于露天的,故 A 错误;悬空的西瓜接 受日照面积比露天的大(露天的西瓜和地面接触的那部分照不到) ,所以果色较为均匀,故 B 正确;悬空 的西瓜限于瓜蔓的承受能力,个头应不会很大,故 C 错误;悬空的西瓜不会受到和地面的挤压力,所以 果形较好,故 D 错误,所以该题选 B。 【点睛】 地膜覆盖具有减轻雨滴打击、防止冲刷,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天旱保墒、雨后提墒,促进作物对 水分的吸收和生长发育,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能使土壤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使地温下降慢,促 进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生长发育,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 13. 城市建成区内的建筑物数量与建成区面积要随城市规划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下图为某大城市 在城郊规划的 “一居住小区近 1 年来的区内建筑物数量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动态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 列小题。 1.图中信息表明该居住小区 ( ) A. 2009~2010 年建筑物数量下降 B.2012~2015 年建筑物数量增长而建成区面积下降 C.2010~2014 年建成区面积在不断增长 D. 2014~2015 年建筑物数量下降而建成区面积不变 2.据图分析可知,该小区建筑物数量的变化对区域的影响是 ( ) A.小区的环境质量下降 B.降低了建筑物的高度 C.城市的土地利用率降低 D.造成建成区面积的无序扩张 【答案】 1.C 2.A 【解析】 1.图示时期,该居住小区建成区面积和建筑物数量的增长率都大于 0,说明建成区面积和建筑物数量一 直在增大,不存在下降情况,故选 C。 2.图中建筑物数量的增长速度大于建成区面积的增长速度,意味着区内建筑物密度越来越大,说明区内 的土地利用率提高了, C错。该小区的环境质量会有所下降, A 对;建筑物高度的变化与建筑物的数量变 化无关, B 错;该居住小区是按规划调整的,故建筑物的数量变化不会导致建成区面积的盲目扩张, D 错。 故选 A。 【点睛】城市的合理规划 (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 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2)合理城市规划的作用: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 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3)城市的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与分散疏松两类。 在我国,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有些大城市为了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 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可以分散城市布局。 (4)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 工业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区位;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需劳动力多的工业区接近居民区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 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 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居 民区内。 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远离城市, 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 护带中一般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留有发展余地。 (5)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得到最优方案。 14. 热带云林是位于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系统,在植被高度上持久或季节性地有云层存在。云林在 水分捕获和动态方面的作用使该生态系统具有独特性。 委内瑞拉安第斯山某地云林被开辟为牧牛场, 其降 雨水文过程发生显著变化。下图为云林开辟为牧场前后水循环环节示意。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维持云林生态系统内部较大水循环量的关键环节是 A.云雾截留量 B.叶片截留量 C.枯落物截留量 D.蒸腾量 2.开辟为牧场后,蒸腾量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增加 B.空气湿度增大 C.叶片截留量减小 D.云雾减少,光照增强 3.随着放牧强度的扩大 A.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径流量增加 C.土壤蒸发量减小 D.地下径流量增加 【答案】 1.B 2.D 3.B 【解析】 1.读“热带云林水循环示意”图可知,在云林生态系统内部水循环环节中,叶片截留量占 51%,所以维 持云林生态系统内部较大水循环量的关键环节是叶片截留量, B 对, ACD 错。故选 B。 2.开辟为牧场后,破坏植被,没有热带云林涵养水源,降水量会减少, A 错。空气湿度减小, B 错。叶 片截留量减小不是蒸腾量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 C 错。开辟为牧场后,破坏植被,没有高大的热带云林, 云雾减少,光照增强,蒸腾作用增强,这才是导致蒸腾量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 D 对。故选 D。 3.对比分析“热带云林水循环示意”图和“牧场水循环示意”图数据可知,随着放牧强度的扩大,植被 破坏严重,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降水量会减少, A 错。地表径流量增加, B 对。云雾减少,光照增强, 土壤蒸发量增大, C 错。地下径流量减少, D 错。故选 B。 15.下图为我国某高寒草原地区小范围内, 不同植被覆盖度的土壤含水率垂直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 A.地下 0-10cm 土层的土壤含水率最低 B.土壤含水率与植被覆盖度总体呈正相关 C.土壤含水率随深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D.土壤含水率的垂直差异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2.影响不同植被覆盖度的 0-10cm 层土壤含水率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气温 C.降水 D.风速 3.该地区裸地土壤含水率大致与深度成正相关,推测该地区植被根系最密集的深度为 A. 0-15cm B.15-25cm C.25-35cm D.35-45cm 【答案】 1.B 2.A 3.D 【解析】 【分析】 1.从图中可以读出植被覆盖 30%和 60%的含水率最低土层深度均为 40-50cm,故 A 选项错误。植被覆盖度 越高, 土壤总含水率越大, 故 B 选项正确。 植被覆盖 60%的土壤含水率随深度增加呈现出复杂的波动变化, 故 C选项不正确。土壤含水率的垂直差异与植被覆盖度在不同深度表现出不同关系,故 D选项不正确。故 选 B。 2.因不同植被覆盖度而使地表的遮荫程度不同,从而造成表层蒸发差异较大,故正确答案为 A选项。故 选 A。 3.裸地土壤含水率与深度成正相关,而该地区有植被覆盖的区域在 35-45cm 深度含水率却是随深度的增 加而下降,说明根系在此深度吸水最多,即根系密集度最高。故正确答案为 D选项。故选 D。 16.生态小康家园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 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在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的 一种生态农业庭院经济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夜间,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顶,首要目的是 A.减少病虫害 B.减少能量损耗 C.减少水分蒸发 D.增加室内温差 2.“楼顶花园,楼上家园,地面果园”是生态农业庭院的写照,下列属于楼顶花园主要作用的是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B.增加湿度,利于产出 C.天然氧吧,实现零排放 D.资源再生,提高产能 【答案】 1.B 2.A 【解析】 【分析】 1.夜间,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项,首要目的是减少能量损耗, D 对。温室的主要功能是提高 温室内温度,增加室内外温差不是目的, A 错。草垫覆盖不能减少病虫害, B 错。玻璃温室能够减少水份 蒸发,与草垫无关, C错。 2.“楼顶花园,楼上家园,地面果园”是生态农业庭院的写照,楼顶花园的主要生态作用是夏季隔热, 冬季保温, A 对。利于产出,提高产能是经济效益, B、D错。楼顶花园与生产实现零排放无关, C错。 点睛: 夜间, 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项, 首要目的是减少能量损耗。 玻璃温室能够减少水份蒸发, 与草垫无关。 楼顶花园的主要生态作用是夏季隔热, 冬季保温。 楼顶花园中植被, 与生产实现零排放无关。 17. “城市蔓延”是指原来主要集中的中心区的城市活动扩散到城市外围,城市形态呈现出分散、低密 度、区域功能单一。“城市蔓延”现象存在的地区的特点是( ) A.以第一、二产业为主 B.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 C.劳动力极为短缺 D.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 “城市蔓延 ”是指原来主要集中的中心区的城市活动扩散到城市外围, 故出现 “城市蔓延 ”的国家 或地区主要是经济发达区域或发达国家。该类区域一般具有以第三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机械增长率较高,青壮年劳动力可能会短缺,但并没有极为短缺。据此分析选 B。 18.下图示意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13 年,海河流域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洪水,自此以后,在海河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其主 要目的是( ) A.调节水量,缓解旱涝灾害 B.调水入京,解决缺水现状 C.建坝发电,解决能源短缺 D.水产养殖,促进经济发展 2.治理海河流域洪涝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山区河段裁弯取直 B.天津市区河段修建蓄洪水库 C.干流入海河段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D.源头地区建立分洪工程 【答案】 1.A 2.C 【解析】 1.海河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中上游 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因此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 害。材料“ 113 年,海河流域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洪水, 自此以后, 在海河流域西部、 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 说明其主要目的是调节水量,缓解旱涝灾害。 故 A 正确。 2.海河流域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是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缺乏蓄洪滞洪场所、入海通道较少,水流不畅。 所以治理海河流域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是在各大支流的上游修建水库, 中游洼地修筑蓄洪工程; 在下游开 挖人工运河,分散水流。故 C 正确, A、B、D 错误。故选 C。 【点睛】 本题难度适中, 主要考查了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 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海河发生洪涝灾 害的原因进行解答。 19. 地名作为对地表特定地域空间的指称,有的可以反映特定时期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下图所 示区域年均降雨量 320.8 —432.4mm,且 7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 7—9 月。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推测图示区域聚落空间分布特征为() A.集中 西南最密 B.分散 东北最稀 C.集中 东南最密 D.分散 西北最稀 2.影响图示区域聚落分布的主导因素为() A.气候 B.地貌 C.河流 D.植被 3.图示甲区域众多聚落以“沟”、“湾”、“井”为名,这表明该区域() A.现代风沙活动频繁 B.历史时期气候干旱 C.现代河流湖泊众多 D.历史时期温暖湿润 【答案】 1.C 2.C 3.D 【解析】 【分析】 1.根据材料以及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气候偏干旱,聚落分布集中而非分散,排除 BD;该区域西北方向 为毛乌素沙地,聚落最稀,东南方向河流、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对较好,聚落分布最密, A 错, C 正确, 故选 C。 2.该区域气候偏干旱,水源相对不足,聚落为方便取水,主要沿河流分布,河流是影响图示区域聚落分 布的主导因素, C 正确;其他因素均非主导因素。故选 C。 3.地名反映了特定时期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图中甲区域沙地分布较多,河流欠发育,但众多聚落以 “沟”、“湾”、“井”命名,表明该区域在历史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沟谷发育, B 错, D 正确;甲区域 现代河流湖泊较少,现代风沙活动频繁,但不是该地区众多聚落以“沟”、“湾”、“井”命名的原因, AC错。故选 D。 20.下图示意成都至重庆三条铁路干线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成都至重庆三条铁路选线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连接更多城镇 B.节约建设成本 C.提高运行速度 D.缩短运营里程 2.成渝铁路以石砌工程为主,未广泛利用水泥等建材,主要原因是( ) A.可就地取石,成本低 B.石砌工程结构稳定,结实耐用 C.当地石砌技术水平高 D.当时经济落后,工程物资短缺 3.与成渝铁路相比,新建的两条高铁( ) A.桥隧数量减少 B.线路坡度减缓 C.建设成本降低 D.运输费用降低 【答案】 1.A 2.D 3.B 【解析】 【分析】 1.. 从图上可以看出, 两条高铁线路比成渝铁路经过的城市多, 加强了成都与重庆之间城市的交流与沟通。 所以建设成都至重庆三条铁路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成都、重庆及沿线的运输需求,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特 别是两条高铁线路,要尽可能地经过两地间的城市,故 A正确;里程长,不利于节约建设成本,故 B错; 铁路可以通过修建桥梁、隧道等技术手段提高运行速度,不是铁路选线的主要原因,故 C错;三条线路没 有选择直线布局,会导致运营里程变长,故 D错。所以选 A。 2.结合地理常识可知,成渝铁路自四川成都至重庆,是新中国成立后完全采用国产材料建成的第一条干 线铁路,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刚刚发展,如果当时有水泥等建材,就不会用石头作为材料了,毕竟用石头 作为材料,不如水泥钢筋等建材浇筑的工程牢固,故 A,B 错误。石砌技术水平再高,也不如水泥钢筋等 建材浇筑的工程牢固,故 C错误。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刚刚起步,工业产品及基础建设用的各种物资生产 能力不足,修建桥梁和隧道用的水泥等建材短缺,因此成渝铁路未广泛利用水泥等建材,而以石砌工程为 主,故 D正确。所以选 D。 3.地表形态影响交通线路走向:山区沿山谷或河谷延伸。随着科技进步,人们掌握的工程技术越来越高, 能够在崇山峻岭中和大江大河上修建交通线。 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不断降低。 新建的两条高 铁线路比成渝铁路短,而沿线多山地地形,线路缩短后桥隧数量可能增多,故 A 错误;高速铁路的运速提 高,而运速的提高需要以平缓的线路为基础,故新建的两条高铁线路坡度减缓,故 B 正确;高速铁路建设 成本高,所以运输费用会增加,故 CD错误。所以选 B。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 21.(地理一选修: 6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水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水中上游,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下图为丹江口 水库外围生态过滤库图。 分别说明生态过滤库中植物与生态过滤坝的作用。 【答案】 植物的作用: 减小地表径流流速, 使泥沙沉积; 阻截、 过滤和吸收入库污染物, 改善和净化水质; 给鱼类提供食物。生态过滤坝的作用:滞留和沉降入库泥沙,防止主库泥沙淤积、库容减少;可减少进入 主库的污染物和营养盐类,防止主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 【解析】 整体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水源地和水体自净能力的认识, 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水源地保护 的意义。可参考沼泽湿地对水体的过滤作用。 丹江口水库作为水源地应该具有良好的水质, 然而水库上游河段有一定的污染物影响水质, 因此在河水进 入水库前加以治理,使其水质达到标准才能进入水库。从材料可以看出挺水植物位于入口处,植株高大密 集,它可以减小地表径流流速,使泥沙沉积、阻截、过滤和吸收入库污染物。位于河流入库口也便于人力 捞取漂浮污染物。浮生植物也可以进一步进化水体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植物为鱼类提供饵料,鱼类反 过来控制植物的数量,使其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生态过滤坝(工程措施)作为最后的一道屏障,只 有表层水体可以进入水库。显然它可以降低水速,滞留和沉降入库泥沙,防止主库泥沙淤积,使得库容减 少;可减少进入主库的污染物和营养盐类,防止主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 【点睛】 本题主要是沼泽湿地对水体净化作用的应用。 本题相当于是在河流入库口人为建造了一个沼泽, 能够削减 径流、净化水质、减少河流含沙量等作用。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桑树,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气候,气温 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 25- 30℃ ,气 温降到 12℃ 以下则停止生长。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桑蚕是以桑叶为主要食料的 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生长适宜温度为 22~28℃ ,自孵化至吐丝结茧, 24~25℃下约需 24~26 日, 26~ 28℃ 下约需 21~23 日,结茧过程约需 2~3 日。桑蚕茧可缫丝,蚕丝主要用于丝绸生产。 材料二: 广西宜州市域面积 3869 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 89.80 %。总人口 62 万,其中 农业人口 49 万。地处黔桂交通要冲,又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地,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近年来,江浙等 东部地区种桑面积日渐缩小,随着国家实施 “东桑西移 ”战略,广西宜州市的桑蚕产业突飞猛进,已成为 “中国第一大桑蚕基地 ”,茧丝绸相关企业也已有 20 多家。但目前宜州绝大多数养蚕户还是在自家院子 里养殖,加工企业缫制出来的生丝大多为中低档,丝绸加工行业的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还有待提升,印染 后整理技术、 产品设计等水平较差。 如何完成从 “ 东桑西移 ”到 “东绸西移 ”的 “破茧化蝶 ” 问题一直困 扰着宜州桑蚕产业。下图示意宜州在广西的位置。 (1) 与江浙相比,说明宜州有利于种桑养蚕的气候条件。 (2) 从市场角度说明宜州桑蚕养殖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3) 当地政府应如何促进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的转变。 【答案】 (1) 与江浙相比,宜州纬度低,热量条件好,桑叶生长的时间长,一年内桑蚕养殖的次数多;雨 季更长,更适宜桑树生长,以山地丘陵为主,利于排水;受伏旱、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影响相对较小 (2) 蚕茧产量大,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交通运输便利,便于产 品输出 (3) 引导农户进行规模化养殖,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扶持,以提高桑蚕的产量和品质;整合桑蚕 加工企业, 加大产品推广力度, 打造本地品牌; 为企业引进高素质管理、 技术和设计人才提供便利和支持;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养殖户和加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我国桑蚕养殖业发展的因素及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知识点。 【详解】 (1)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一般从光热水的组合及气象灾害方面分析。与江浙相比,宜州纬度较低,热 量条件好, 桑叶生长的时间长, 一年内桑蚕养殖的次数多; 雨季更长, 更适宜桑树生长, 以山地丘陵为主, 利于排水;受伏旱、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影响相对较小。 (2)市场条件一般考虑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价格、外运成本等。近年,国内外市场对桑蚕产品需求 量大;宜州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交通运输便利,便于产品输出,这些条件促使宜州桑 蚕业迅猛发展。 (3)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是一种蚕茧产业的升级,当地政府需要引导农户进行规模化养殖, 提高桑蚕的产量; 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扶持, 以提高桑蚕的品质; 加大宣传推广, 打造本地品牌; 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便利和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养殖户和加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等。 【点睛】 产业转移影响因素: 1.劳动力因素 2.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 4.国家政策的调整 5.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6. 地价昂贵 7.环境污染 8.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 产业转移产生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了 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豆性喜暖、对光照要求较高。生长适宜温度为 20℃ - 25℃ ,开花结荚期适宜温度为 20℃ - 28℃ ,种 子发芽和开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较高。阿根廷大豆一般于 11-12 月播种, 4-5 月收获,主要种植于潘帕斯 草原农牧区 ( 如左图 ) 。大豆压榨加工企业大多分布在巴拉那河及支流岸,榨油后的剩余物质豆粕是优质 的饲料,被广泛用于养殖业。阿根廷是世界第一大豆油和豆粕出口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两国已 达成豆粕输入中国的协议。近年来,阿根廷调整农业结构,减少了大豆播种面积。右图为罗萨里奥气候资 料图。 (1)说出阿根廷有利于大豆生长的气候条件。 (2)分析大豆加工企业大多分布在巴拉那河及支流沿岸的原因。 (3)简析中国从阿根廷进口豆粕的主要原因。 (4)试推测阿根廷减少大豆播种面积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 (1)气温较高 , 能满足大豆生长的热量需求 ; 降水丰富 , 能满足大豆生长期内的水分需求 ; 大豆生长 期水热充足 , 长势良好 ; 地处中低纬 , 光照充足 ;4~5 月降水较少 , 利于豆荚变干、收获。 ( 任答四点即可 ) (2)巴拉那河及其支流附近地区是重要的大豆产区 , 为企业提供充足原料 ; 支流众多 , 形成便利的水运网 , 降低运输成本 ; 巴拉那河与海港相连 , 河海联运 , 便于产品出口。 (3)中国人口众多 , 饲养牲畜量大 , 豆粕的市场需求量大 ; 中国大豆主要产于东北地区 , 豆粕产量不能满足 国内需求 ; 阿根廷豆粕产量大 , 出口量大。 ( 任答两点即可 ) (4)有利于恢复草场 , 扩大畜牧业的发展空间 ; 减轻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 减 轻环境污染。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工业的区位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一般包括:光照、热量、水分、以及水热搭配情况等。 材料提到大豆对气候的要求:“大豆性喜暖、对光照要求较高,生长适宜温度为 20℃ -25℃,开花结荚期 适宜温度为 20℃-28℃,种子发芽和开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较高”,根据前面材料的这些要求,结合阿根 廷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分析即可。“阿根廷大豆一般于 11-12 月播种, 4-5 月收获”,可知夏初播种, 秋末收获。热量条件:据罗萨里奥气候资料图可知,大豆生长期气温基本在 20℃以上,能满足大豆生长 的热量需求;前期中期水分条件:根据罗萨里奥气候资料图可知, 11-3 月降水丰富,能满足大豆生长期内 尤其是发芽和开花期的水分需求;水热搭配:据图可知大豆生长期水热充足,长势良好;光照条件:地处 中低纬,光照充足; 5 末期水分条件: 4~5 月降水较少,利于豆荚变干、收获。 (2)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河流对工业的影响主要是水运,本题中河流沿岸还是原料产区,更 能显示出河流附近地区对工业生产的重要性。 据图可以看出巴拉那河及其支流附近地区是重要的大豆产区 , 可以为企业提供充足原料;河流支流众多 ,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地形平坦,水流平稳,形成便利的水运 网,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巴拉那河与海港相连,河海联运,便于产品的出口。 (3)豆粕是优质的饲料,被广泛用于养殖业,中国从阿根廷进口豆粕,要从中国和阿根廷两个方面来分 析,一是中国内部供不应求,二是阿根廷产量多,出口多。具体来说:中国人口众多,饲养牲畜量大,豆 粕的市场需求量大;中国大豆主要产于东北地区,豆粕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阿根廷豆粕产量大,出口 量大。 (4)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注意,本题只需要回答有利影响。阿根廷减少大豆播种 面积 ,空出来的土地可以恢复成为草场 ,扩大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同样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恢复草原植 被后,可以减轻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取消大豆种植,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获得更多的生态和环境效益。 24.根据图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四川天府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国家级新区(图甲) , 范围包括成都市及新津、简阳等周边多个 县市, 其中成都市约占整个天府新区规划面积的 94%,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是天府新区靓丽的名片 —— 60% 以上是 生态用地、农业用地、河流湖泊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只占 30%左右。 鹿溪智谷是天府新区的一个 规划范例,以鹿溪河为主体,在沿河地带将建设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和众多社区 公园,以宜业、宜居、 宜商的科技创新和国际化现代科技服务功能区作为规划目标,充分体现生态优先的理念。 为实现这一理 念,规划区建设地下廊道,将输水线、电缆、通信等市政设施布局在廊道中,实现道路、绿地与管 网协 调配置。乙图为鹿溪智谷地面部分规划示意图。 (1)根据图文材料概括鹿溪智谷规划的主要特点。 (2)简析鹿溪智谷确定发展目标所依据的社会经济条件。 (3)从城市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鹿溪河生态走廊大面积建设的公园绿地带来的效益。 (4)简要说明地下廊道建设的主要作用。 【答案】 (1)特点:城市沿河呈轴向发展;绿地、水域等生态用地比重高;城市镶嵌在生态绿地中,形成 组团式空间形态; 依托自然资源和工程建设, 实现科技园区与生态绿地的合理配置, 实现了城乡融合。 (答 3 点即可) (2)条件:靠近成都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完善,能受到成都市强大的辐射和影响,进一步培育出研发设 计、科技、金融等高技术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制造业;创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了新区的竞争力,吸引 科技人才至此就业和定居;地价较低(或新区出台优惠政策) ,承接现代制造业等相关产业转移的优势突 出。(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3)效益:调节局部小气候;有效抑制粉尘、汽车尾气等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起到 防灾和抗灾的功能(城市公园能承担防灾、避难等功能) 。(答 3 点即可) (4)作用:节约城市土地;降低了市政设施的维护检修成本(杜绝了城市马路拉链) ;(让)更多的土地 用于城市绿化。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规划及其影响。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鹿溪智谷沿河呈轴向发展; 60%以上是生态用地、农业用地、河流湖泊用地,城 市建设用地只占 30%左右,绿地、水域等生态用地比重高,依托自然资源和工程建设,实现科技园区与生 态绿地的合理配置,城市镶嵌在生态绿地中,形成组团式空间形态,实现了城乡融合,充分体现生态优先 的理念。 (2)从图中可以看出,鹿溪智谷靠近成都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完善,成都为四川政治中心,科技发达, 受到成都市强大的辐射和影响,进一步培育出研发设计、科技、金融等高技术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制造业; 在沿河地带将建设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和众多社区 公园,创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了新区的竞争力, 吸引科技人才至此就业和定居;新区出台优惠政策,且距中心城市较远,地价较低,承接现代制造业等相 关产业转移的优势突出。 (3)公园绿地可增大蒸发量,减轻热岛效应,调节局部小气候;公园绿地具有吸烟滞尘的作用,可有效 抑制粉尘、汽车尾气等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公园能承担防灾、避难等功能,起到防灾和抗灾的功能。 (4)将输水线、电缆、通信等市政设施布局在廊道中,少占用城市用地,节约城市土地,有更多的土地 用于城市绿化;集中廊道中,可杜绝了城市马路拉链,降低了市政设施的维护检修成本。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