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地理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7我国的“三农”与粮食问题新人教版必修3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 考点 7 我国的“三农”与粮食问题 “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 建设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一直是考试的重点。 1.把握农业发展的思路 区域农业的发展应主要从农业发展的条件、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农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三个方 面进行分析。 (1)评价某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的思路:要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做到因 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2)分析农业生产特点的思路:一般从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类型等方面分析。耕作制度主要看所处的温度 带,热量丰富,复种指数就高。 (3)分析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关系的思路:强调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如农牧业生产与水 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等问题及相应措施。 2.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均农产品占有量还比较低。 (2)“靠天收粮”“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扭转,农业综合生产力比较低,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 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农业生产波动较大。 (3)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比重太小。 (4)农业的“新、特、优”产品还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 (5)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破坏严重,如耕地减少,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沙化,森林面 积减少等,使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趋频繁。 3.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 因素 内容 自然因素 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等导致耕地退化 人为因素 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退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分析世界粮食问题的角度 (1)产生原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依然存在;粮食地区生产和消费严重不平衡;发展中国家贫困,粮食生产 技术仍较落后;人口增长过快。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 (2)解决措施:主要措施是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产。扩大耕地面积潜力不大,应主要采取改进农业技术、 提高单产的办法来增加粮食产量。同时,还必须注意保持生态平衡。 2.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 ①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业,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对各种 作物合理布局;②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大力发展加工业,提高农业效益;③调整农村经济结 构,根据各地域情况,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为农民增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①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②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③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 化服务体系。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①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和抵御旱灾的能力,实现旱涝保丰收;②加大中、低产田治理力度, 合理用肥,加快水土流失耕地的治理;③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效益,吸 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学技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学种田,科技兴农,如:改良耕作制度、 良种培育等。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的粮食问题及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 (1)我国的粮食问题:①受自然条件影响,粮食总产量不稳定;②受社会经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人口规模大,人均粮食占有量低;受世界粮食价格影响较大。 (2)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要实施科学种田, 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③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 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丰富多 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④要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例如使用优良品 种,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 4.我国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产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积极推进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灾害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 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 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渍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商品粮基地类型 甲 乙 丙 丁 占全国商品粮 基地的比重(%) 耕地面积 40.17 6.82 23.43 29.58 农业人口 19.91 4.7 28.5 46.89 粮食商品率 35.2 27.2 19.6 29.0 材料 2:“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项目 2020 年 2030 年 人口(亿人) 15.43 16.00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6 820 7 360 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 442 460 材料 3:我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 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我国粮食生产规划中将商品粮基地分为四类:南方高产区、黄淮海平原区、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 根据材料 1 判断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商品粮基地。 (2)依据材料 2 分析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的实施,甲要保持全国商品粮供应基地的地位,今后的发展途径是 什么? 【答案】(1)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南方高产区。 (2)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需求量都增加。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增加;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食 物结构改善,人均粮食需求量增加。 (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西部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 西部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地区优势。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 (4)①发展农业科技,精耕细作,提高粮食单产;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③改善农 业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 2015 年年初,农业部发布消息称,今后要推进土豆主粮化,土豆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内蒙古乌兰 察布市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优,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都”。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图。表为 乌兰察布市四个代表旗气候资料统计表(1970~2000 年)。据材料,回答 1-2 题。 表 乌兰察布市四个代表旗气候资料统计表(1970~2000 年) 四子王 化德 集宁 凉城 丰镇 年平均气温(℃) 3.6 2.8 4.3 5.5 5.4 年降水量(mm) 315.3 320.6 363.6 410.7 395 1.关于 A.B.C.d 四处马铃薯优势产区的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a 处,石漠化现象严重,地表水缺乏 B.b 处,围湖造田,灌溉水源不足 C.c 处,降水丰沛,光热条件不足 D.d 处,多冻土,土壤贫瘠 2.根据材料,判断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品质优良的原因主要有( ) ①热量充足,无霜期长 ②光照充足,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 ③多为草原植被下,发育的栗钙土,土壤肥沃 ④雨热同期,年降水量大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A 2.B 【解析】 2.结合乌兰察布位置和气候资料分析,乌兰察布因纬度和地形影响,年均温低,热量不足;年降水量多在 400mm 以下,属半干旱、半湿润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该地植被为草原,发育栗钙 土,土壤较肥沃;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选 B 项。 考点:不同区域农业发展限制条件;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品质优良的原因。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格局图”。 材料 2:“北大荒管辖区域图”。 (1)根据材料 1,完成下表。 地区 条件 甲 乙 丙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2)丁区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地位下降,从外地调入粮食量逐年增多,其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箭头 A、B、C 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 【答案】(1) 地区 条件 甲 乙 丙 优势条件 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 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光热水充足 限制性因素 热量不足 水资源不足 旱涝灾害频繁 (2)地块小、河网密,不利于大规模机械耕作 人口稠密、城市化占用土地、农业结构调整。 (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西部 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地区优势。 每道试题 4 分,共 20 分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农业主产区战略布局示意图,回答 1~2 题。 1.对下列各组农业主产区生产优势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 B.c——光照充足、降水较丰富 C.c——气候湿润、温差较大 D.g——地势平坦、雨热同期 2.下列农业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 A.a——大力开垦土地发展灌溉农业 B.c——适当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 C.g——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 D.h——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实行机械化生产 【答案】1.D 2.B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农(农耕区)牧(畜牧区)区界线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 3~4 题。 3.由上图可知( ) A.农牧区界线的总体变化是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变化大 B.农牧区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重心南移 C.农牧区界线的变化是自然条件变化的结果 D.农牧区界线主要向西南方向推进 4.农牧交错带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 A.增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实行机械化,建设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种植饲料作物,发展舍饲养殖业 【答案】3.A 4.D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 (1)描述图示地区年均温分布的主要特点,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判断甲河流的类型、流向,简述理由。 (3)图中乙附近地区为畜牧业区,据图简述该畜牧业区分布的有利条件。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国家相继在松嫩平原建立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国营农场。目前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粮食产区。 (4)说出松嫩平原粮食产区的主要特点。 【答案】 (1)主要特点:年均温自南(低纬)向北(高纬)渐低;极小值(小于-2℃)位于图示地区西北部;中部地区等 温线向北凸出,年均温比同纬度的两侧的高;西北部地区等温线较其他地区密集,单位距离年均温的变化 较大。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地形。 (2)类型:内流河。原因:甲河流最终汇入内陆湖中。流向:自东北流向西南。原因: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降 低。 (3)低山丘陵地形;降水在 400 毫米左右;有优质草原分布;位于耕作区与林区之间,饲料较丰富。 (4)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专业化水平高,经营规模较大(国营农场),等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