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解析版)

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3分共54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 功 B. 重力势能 C. 电荷量 D. 电场强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功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选项A错误;‎ B.重力势能有大小无方向,标量,选项B错误;‎ C.电荷量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选项C错误;‎ D.电场强度有大小有方向,是矢量,选项D正确;‎ ‎2.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 C. 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的运动周期越长 D. 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所有行星都沿着不同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选项A错误;‎ 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椭圆轨道的焦点处,选项B错误;‎ 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的运动周期越短,选项C错误;‎ 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选项D正确。‎ ‎3.真空中两个完全相同、带等量同种电荷的金属小球A和B(可视为点电荷),分别固定在两处,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用一个不带电的同样金属球C先后与A、B球接触,然后移开球C,此时A、B球间的静电力为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静电力大小为:,‎ 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小球C先与A接触:,‎ 带同种电荷的金属小球C再与B接触:,‎ 则两点电荷间的静电力大小为:,‎ 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由库仑定律可知,在真空是必须确保电荷量不变,且电荷间距要大是能将带电量看成点来处理.同时两球带同种电荷,所以当与A球接触后的小球C与B球接触时,则先出现电荷中和,然后再平分电荷。‎ ‎4.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且M端带正电 B. 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且N端带正电 C.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 D.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两端都带正电或负电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所以M端带正电,N端带负电,MN两端的金箔都会张开,是感应起电现象。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5.已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公转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此可求出(  )‎ A. 地球的质量 B. 太阳的质量 C. 地球的密度 D. 太阳的密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太阳的质量为M,行星的质量为m ‎。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太阳的万有引力提供,则有:, 解得:;‎ 已知r和T,可求出太阳的质量M,但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m和地球的密度。由于太阳的半径未知,也不能求出太阳的密度。‎ A.地球的质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太阳的质量,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地球的密度,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太阳的密度,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6.地球半径为R,一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为F,若高空某处受到的万有引力为,则该处距地面的高度为(  )‎ A. R B. (-1)R C. R D. 3R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体在地球表面,根据万有引力,有,距地面h处: ,‎ 解得:h=(-1)R,‎ A.R,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 (-1)R,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R,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3R,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7.如图所示,小明用与水平方向θ角的轻绳拉木箱,绳中张力为F,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l。已知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箱质量为m,木箱受到的 A. 支持力做功为 B. 重力做功为 C. 拉力做功为 D. 滑动摩擦力做功为 ‎【答案】C ‎【解析】‎ 对木箱受力分析,支持力竖直向上,则支持力做功 WN=Nlcos90°=0,故A错误;重力做功 WG=mglcos90°=0,故B错误;拉力做功为 WF=Flcosθ,故C正确;木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N+Fsinθ=mg得 N=mg-Fsinθ,则摩擦力 f=μN=μ(mg-Fsinθ);摩擦力做功Wf=-fl=-μ(mg-Fsinθ)l,故D错误;故选C.‎ ‎8.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某运动员在做俯卧撑运动,运动过程中可将她的身体视为一根直棒,已知重心在C点,其垂线与脚,两手连线中点间的距离Oa、ob分别为0.9m和0.6m,若她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则克服重力做功和相应的功率为( )‎ A. 430J,7W B. 4300J,70W C. 720J,12W D. 7200J,120W ‎【答案】B ‎【解析】‎ 设重心上升高度为h,根据几何知识可得,解得h=0.24m,故做一次俯卧撑克服重力做功为mgh=144J,所以一分钟克服重力做功为W=30×144J=4320J,功率约为,故B正确.‎ ‎9.一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点运动到点,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粒子带正电荷 B. 粒子加速度逐渐减小 C. 点的速度大于点的速度 D. 粒子的初速度不为零 ‎【答案】A ‎【解析】‎ ‎【详解】A.带电粒子所受合外力(即电场力)指向轨迹内侧,知电场力方向向左,粒子带负电荷,故A项符合题意。‎ B.因,可知从A到B,粒子加速度逐渐减小,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粒子从A到B受到的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速度减小,则A点的速度大于B点的速度,选项C项不合题意。‎ D.由图可知,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速度逐渐减小,故粒子在A点速度不为零,选项D项不合题意。‎ ‎10.关于电源电动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电动势E=可知E跟q成反比,电路中移送的电荷越多,电动势越小 B. 由电动势E=可知E跟W成正比,电源做的功越多,电动势越大 C. 由电动势E=可知电动势E的大小跟W和q的比值相等,跟W的大小和q的大小无关,由电源本身决定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动势的定义式,电动势反映了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由电源本身决定,与电路中移送的电荷无关。故A错误。‎ B.对于给定的电源,根据电动势的定义式知:移动单位正电荷非静电力做功越多,电动势才越大,故B错误。‎ CD.电动势反映了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电动势E的大小跟W和q的比值相等,跟W的大小和q的大小无关,由电源本身决定。故C正确。故D错误。‎ ‎11.一个人站在阳台上在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上抛出,竖直向下抛出,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 A. 上抛球最大 B. 下抛球最大 C. 平抛球最大 D. 三球一样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机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解得,所以三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A. 上抛球最大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 ‎ B. 下抛球最大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 ‎ C. 平抛球最大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 ‎ D. 三球一样大与上述计算结果相符,故D符合题意。‎ ‎12.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 A. 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 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C. 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 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B、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不变,由可知不变,增大d,则变小,而由可得电容器的电压U变大,从而使得静电计的电压U变大,其指针的偏角θ变大,故A正确、B错误;‎ CD、同理可知保持d不变,减小S,则变小,而由可得电容器的电压U变大,使得静电计的电压U变大,其指针的偏角θ变大,故选项C、D均错误。‎ 故选:A.‎ ‎13.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接,板间电压为,形成竖直向下场强为的匀强电场.用喷雾器从上板中间的小孔喷入大小、质量和电荷量各不相同的油滴。通过显微镜可找到悬浮不动的油滴,若此悬浮油滴的质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悬浮油滴带正电 B. 悬浮油滴的电荷量为 C. 若将上极板下移一点,悬浮油滴将向上运动 D. 油滴的电荷量不一定是电子电量的整数倍 ‎【答案】C ‎【解析】‎ ‎【详解】带电荷量为q的油滴静止不动,则油滴受到向上的电场力,而题图中板间场强方向竖直向下,则油滴带负电,故A错误;根据平衡条件有:,解得:,故B错误;根据平衡条件,有:mg=qE,当增大场强,电场力增大,则悬浮油滴将向上运动,故C正确;不同油滴的所带电荷量虽不相同,但都是某个最小电荷量(元电荷)的整数倍,故D错误;故选C。‎ ‎14.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根据这一假说,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设电量为e的电子以速率v绕原子核沿顺时针方向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该环形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大小为,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B. 电流大小为,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C. 电流大小为,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D. 电流大小为,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答案】D ‎【解析】‎ ‎【详解】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电子运动周期为,根据电流的定义式可得电流强度为:,因为电子带负电,所以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即沿逆时针方向,故D正确,ABC错误。‎ ‎15.R1、R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区域Ⅰ B. 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区域Ⅱ C. 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区域Ⅰ D. 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区域Ⅱ ‎【答案】A ‎【解析】‎ ‎【详解】AB.在I-U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电阻的倒数,由图可知电阻R1的阻值较大,电阻R2的阻值较小。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小于任意一个电阻值,所以的伏安特性曲线在电阻值比较小的I区。故A正确,B错误; CD.若将两电阻串联后接入电路,由于串联后的总电阻大于任意一个电阻,所以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在电阻值比较大的区域Ⅲ;故CD错误;‎ ‎16.一质量为的滑块,以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变为(方向与原来相反),在整段时间内,水平力所做的功为(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动能定理得。‎ A. ,选项A符合题意;‎ B. ,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选项D不符合题意;‎ ‎17.如图所示,质量 M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中木块,并最终留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以速度v运动。已知当子弹相对木块静止时,木块前进距离为L,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x,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F恒定,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B.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等于系统能量的损失,有 Fx=mv02-(m+M)v2‎ 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不合题意;‎ C.对木块运用动能定理,有 FL=Mv2-0‎ 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对子弹,由动能定理 ‎-F(L+x)=mv2-mv02‎ 则 故选项D符合题意。‎ ‎18.如图所示是具有更高平台的消防车,具有一定质量的伸缩臂能够在5min内使承载4人的登高平台(人连同平台的总质量为400kg)上升60m到达灭火位置,此后,在登高平台上的消防员用水炮灭火,已知水炮的出水量为3m3/min,水离开炮口时的速率为20m/s,则用于( )‎ A. 水炮工作的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104W B. 水炮工作的发动机输出功率为4×104W C. 水炮工作的发动机输出功率为2.4×106W D. 伸缩臂抬升登高平台的发动机输出功率约为800w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水炮发动机做的功为水增加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伸缩臂在抬升等高平台的同时也将本身也抬高了,计算做功时,需要计算这部分功,结合根据公式分析.‎ 伸缩臂将人与平台抬高60m,用时5min,同时伸缩臂也有质量,设为M,则其输出功率为 ‎,D错误;水炮工作的发动机首先将水运至60m高的平台,然后给水20m/s的速度,即做的功等于水增加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每秒射出水的质量为,故,功率为,B正确AC错误.‎ 二 实验题 (共14分)‎ ‎19.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的,沿木板滑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根据打点计时器所打在纸带上的点进行计算.‎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实验中对每次释放小车的位置要求是____________(填“不做特殊要求”或“不同位置”或“同一位置”)。‎ ‎(2) 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3) 实验中正确操作的情况下,小车的运动过程是( )‎ A. 一直加速运动 B. 可能做曲线运动 C. 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匀速直线运动 D. 先变加速直线运动,后匀速直线运动 ‎(4) 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5)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__部分进行测量(根据如图所示的纸带回答).‎ ‎【答案】 (1). 交流 同一位置 (2). D (3). D (4). B (5). GJ ‎【解析】‎ ‎【详解】(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交流电源;实验中对每次释放小车的位置要求是同一位置。‎ ‎(2)平衡摩擦力时要让小车拖着纸带最终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即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故选D;‎ ‎(3)实验中正确操作的情况下,小车的运动过程是先在橡皮条作用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故选D.‎ ‎(4)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橡皮条的弹力等于摩擦力,此时橡皮条仍处于拉伸状态,小车还没有运动到两铁钉的连线处,故选B.‎ ‎(5)由纸带可看出,在纸带的GJ部分点迹已经是均匀分布了,说明小车做匀速运动,速度达到最大了,故选GJ部分进行测量.‎ ‎20.利用图实验装置探究重物下落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问题.‎ ‎(1)实验操作步骤如下,请将步骤B补充完整:‎ A.按实验要求安装好实验装置;‎ B.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接着先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C.图为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纸带,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分别测出若干连续点A、B、C…与O点之间的距离h1、h2、h3….‎ ‎(2)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物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结合实验中所测得的h1、h2、h3,可得重物下落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纸带从O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物增加的动能为________,减少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_.‎ ‎(3)取打下O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为零,计算出该重物下落不同高度h时所对应的动能Ek和重力势能Ep,建立坐标系,横轴表示h,纵轴表示Ek和Ep,根据数据在图中已绘出图线Ⅰ和图线Ⅱ.已求得图线Ⅰ斜率的绝对值k1=2.94 J/m,请计算图线Ⅱ的斜率k2=_______J/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与重物所受重力的比值为________(用k1和k2表示).‎ ‎ (4)通过对k1和k2的比较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只要求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接通电源 放开纸带 (2). mgh2 ‎ ‎(3). 2.80(2.73~2.87均可) (4). k2小于k1,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解析】‎ ‎【详解】(1)B.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接着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2)重物下落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纸带从O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物增加的动能为 减少的重力势能为 ‎(3)取打下O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为零,因为初位置的动能为零,则机械能为零,每个位置对应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为相反数,即重力势能的绝对值与动能相等,而图线的斜率不同,原因是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 根据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计算图线Ⅱ的斜率 根据动能定理得,‎ ‎ ‎ 则 图线Ⅰ斜率 图线Ⅱ斜率 知k1-f=k2,则阻力f=k1-k2. 所以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与重物所受重力的比值为.‎ ‎(4)通过对k1和k2的比较分析,k2小于k1,可得到的结论是: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三 解答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共32分)‎ ‎21.如图所示是公路上的“避险车道”,车道表面是粗糙的碎石,其作用是供下坡的汽车在刹车失灵的情况下避险.质量m=2.0×103kg的汽车沿下坡行驶,当驾驶员发现刹车失灵的同时发动机失去动力,此时速度表示数v1=36km/h,汽车继续沿下坡匀加速直行l=350m、下降高度h=50m时到达“避险车道”,此时速度表示数v2=72km/h.‎ ‎(1)求从发现刹车失灵至到达“避险车道”这一过程汽车动能的变化量;‎ ‎(2)求汽车在下坡过程中所受的阻力;‎ ‎(3)若“避险车道”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17°,汽车在“避险车道”受到的阻力是在下坡公路上的3倍,求汽车在“避险车道”上运动的最大位移(sin17°≈0.3).‎ ‎【答案】(1)从发现刹车失灵至到达“避险车道”这一过程汽车动能的变化量是3.0×105J;‎ ‎(2)汽车在下坡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是2.0×103N.‎ ‎(3)汽车在“避险车道”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33.3m.‎ ‎【解析】‎ 试题分析:(1)已知汽车的质量、初速度和末速度,汽车动能的变化量等于末动能减至初动能,由动能的计算式解答.‎ ‎(2)对于下坡过程,据动能定理求汽车所受的阻力.‎ ‎(3)对于汽车在“避险车道”上运动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最大位移.‎ 解:(1)从发现刹车失灵至到达“避险车道”的过程汽车动能的变化量为:‎ ‎△Ek=‎ 已知v1=36km/h=10m/s,v2=72km/h=20m/s,m=2.0×103kg代入上式解得:△Ek=3.0×105J ‎(2)由动能定理得:mgh﹣Ffl=△Ek,‎ 代入数据解得:Ff=2.0×103N ‎(3)设向上运动的最大位移为s.由动能定理得:‎ ‎﹣(mgsin17°+3Ff)s=0﹣‎ 代入数据解得:s=33.3m 答:(1)从发现刹车失灵至到达“避险车道”这一过程汽车动能的变化量是3.0×105J;‎ ‎(2)汽车在下坡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是2.0×103N.‎ ‎(3)汽车在“避险车道”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33.3m.‎ ‎22.如图所示,喷墨打印机中的墨滴在进入偏转电场之前会被带上一定量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使电荷发生偏转到达纸上.已知两偏转极板长度L=1.5×10-2 m,两极板间电场强度E=1.2×106 N/C,墨滴的质量m=1.0×10-13 kg,电荷量q=1.0×10-16 C,墨滴在进入电场前的速度v0=15 m/s,方向与两极板平行.不计空气阻力和墨滴重力,假设偏转电场只局限在平行极板内部,忽略边缘电场的影响.‎ ‎(1) 判断墨滴带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2) 求墨滴离开电场时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y. ‎ ‎(3) 求墨滴在两极板之间运动时电场力做的功;‎ ‎【答案】(1)负电荷 (2) 6.0×10-4 m (3) 7.2×10-14J ‎【解析】‎ ‎【详解】(1)负电荷.‎ ‎(2)墨滴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墨滴在两板之间运动的时间 t=.‎ 代入数据可得:‎ t=1.0×10-3 s 墨滴在竖直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a=‎ 代入数据可得:‎ a=1.2×103 m/s2‎ 离开偏转电场时在竖直方向的位移 y=at2‎ 代入数据可得:‎ y=6.0×10-4 m.‎ ‎(3)墨滴在两极板之间运动时电场力做的功 W=qEy=7.2×10-14J ‎23.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塞车比赛。比赛路径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后,从B点进入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点,并能越过壕构。已知赛车质量m=0.1kg,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1.5W工作,进入竖直圆轨道前受到的阻值为0.3N,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计。图中L= 10.00m ,R=0.32m, h= 1.25m,S=1.50m。问:‎ ‎(1)赛车恰能越过壕沟时在C点的速度多大?‎ ‎(2)若赛车能够顺利通过轨道最高点,要求在B点的速度最小多大?‎ ‎(3)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取g=10 m/s2)‎ ‎【答案】(1)3m/s (2)4m/s (3)2.53s ‎【解析】‎ ‎【详解】(1)赛车通过C点后做平抛运动,由题得:‎ s=vCt ‎ ‎ ‎ 解得 ‎(2)赛车通过轨道最高点的速度vm,需满足 ‎  ‎ 且赛车由B点到轨道最高点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取水平轨道平面为参考平面,则有:‎ ‎ ‎ 解得 ‎(3)由于vB>vC,则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 t≈2.53s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