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新课标通用版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作业
考点训练35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题组一 基础小题] 1.(2018·山东淄博一中期中)《新全球史》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民族主义领袖是孙中山。孙中山的基本思想总结为“三民主义”。即号召消灭外国人的特权、实现民族统一、发展经济和建立以普选制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这一时期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特点是( ) A.推翻清朝封建专制腐败的统治 B.振兴民族经济,改善国计民生 C.明确提出反帝,谋求民族平等 D.反对满洲贵族,实现五族共和 答案 C 解析 根据“号召消灭外国人的特权、实现民族统一、发展经济和建立以普选制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可知,这一时期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特点是明确提出反帝,谋求民族平等,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推翻清朝封建专制腐败的统治,排除A项;B、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2.(2018·江西高安期中)1921年6月,孙中山说到:“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 ) 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 B.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 C.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 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份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说明孙中山是想通过发展民生实现国家富强来实现民族独立,故答案 为C项。材料是探讨实现民族独立的手段,不能反映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排除A项;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来看,“首倡”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1921年6月中共尚未成立,排除D项。 3.(2018·江苏沭阳期中)1925年5月,上海《民国日报》报道:“国民党自改组以来……国民了解了国民党的主张,因而挺身加入者,据现知概数,已达百万以上。”材料说明( ) A.国民党已成为人民政党 B.新三民主义符合时代需求 C.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主流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拥护和支持,符合20世纪20年代反帝反封建的时代需求,故B项正确。国民党是资产阶级的政党,不是人民的政党,故A项错误。1919年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中国政治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主流,而是强调新三民主义符合时代需求,故D项错误。 4.(2018·江苏清江期中)1924年孙中山在《建国纲领》中指出:“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表明孙中山主张( ) A.调节社会财富,解决民生问题 B.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剥削 C.通过政治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D.进行民族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说明孙中山关注民生,属于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故A项正确。B项是中共土地政策。C项是民权主义。D项是民族主义。 5.(2019·浙江杭州测试)2016年11月11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切缅怀了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 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领导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不朽功勋。孙中山先生最伟大的精神遗产是( ) A.改组中国国民党 B.三民主义纲领及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等伟大的精神品质 C.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进 D.领导辛亥革命并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 B 解析 孙中山改组中国国民党,领导辛亥革命并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进,三者属于孙中山政治活动的成就,不是精神遗产,排除A、C、D三项;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和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等伟大的精神品质,属于孙中山先生最伟大的精神遗产,故B项正确。 6.(2018·陕西咸阳期末)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何去何从是摆在中共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毛泽东用自己的实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毛泽东的这种“大胆尝试”( ) A.指导了中共开始独立领导人民军队 B.标志着中共已从幼稚走向成熟 C.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 D.探索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探索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道路,故D项正确。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人民军队的开始,故A项错误;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共已从幼稚走向成熟,故B项错误;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故C项错误。 7.(2018·云南一模)法国学者毕仰高认为人民大众之所以支持共产党,“主要并不是因为党的领导干部和红军官兵的抗日活动,而是在于他们的行为让民众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他们真正回应了民众的需求”。材料反映了毛泽东思想中的( ) A.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 C.自力更生 D.群众路线 答案 D 解析 “而是在于他们的行为让民众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他们真正回应了民众的需求”反映了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路线,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材料中群众路线的主旨,排除。 8.(2018·浙江台州质量评估)毛泽东在某篇文章中说:“孙中山死去二十四年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都大大地向前发展了,根本上变换了中国的面目。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这两件事:(一)在国内,唤起民众。……(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及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该文章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孙中山死去二十四年了”可知是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做了政治理论准备,故D项正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表于1930年,主要论证中国革命道路,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主要对中国革命的历程作详尽完整的论述,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于国民大革命时期,主要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及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9.(2019·四川资阳入学检测)1949年,毛泽东主席曾说:“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共产党的这个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是固定不移的。”毛泽东这一思想( ) A.奠定了社会主义政党理论的基础 B.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经建成 C.发展了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D.发展为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原则 答案 A 解析 新中国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毛泽东认为共产党要“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的思想为社会主义政党理论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经建成是建国后的1954年,故B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政党合作理论,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故C项错误;D项为1954年宪法原则,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10.(2018·江苏沭阳期中)毛泽东指出:“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该论述出自( ) A.《新民主主义论》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的叙述可以看出毛泽东强调的是经济建设问题,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情。A项是与革命有关的理论,排除。B项是论述依靠农民完成民主革命问题,排除。C项是论述新中国成立后有关经济建设的问题,正确。D项论述的是在社会主义建成后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故排除。 11.(2018·湖南师大附中质检)有学者认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才是他一生思想和事业的真正转折点,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真正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C.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D.总结了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就 答案 C 解析 A项应为中共十四大的内容,与题干中的事件“南方谈话”不符,排除;“南方谈话”未涉及政治体制改革,排除B项;D项不符合“真正转折点”的材料主旨。邓小平“南方谈话”中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这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C项正确。 12.(2019·河北邢台月考)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认为,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要培育“四有”公民,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 )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B.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要培育‘四有’公民”“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信息可知,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C项正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与材料强调“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符,排除A项。“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材料强调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不符,排除D项。 [题组二 模拟小题] 13.(2019·广西百校联考)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高级干部不由选举产生,而是由党魁直接指派;党员也分成三个级别,即“首义党员、协助党员和普通党员”;所有党员必须立下誓约,并加盖指模(即按手印),声明“牺牲自己,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其背景是( ) A.君主专制势力十分强大 B.领导涣散致革命屡次失败 C.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 D.民国时期民主化持续发展 答案 B 解析 “立下誓约,并加盖指模”“牺牲自己,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说明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之后屡次失败,从而决心加强革命领导组织力量的目的,故B项正确。从中华革命党分为首义党员等即可判断,当时时间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君主专制势力十分强大”这个说法显然错误, 故A项错误;孙中山要求党员按指印服从他,干部不由选举产生而由首领指派等信息说明,这些措施并不能体现民主共和思想,故C项错误;孙中山这些加强革命领导力量的行为,并不能体现民国时期民主化持续发展,故D项错误。 14.(2018·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应是建国以后国内的“基本矛盾”即整个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矛盾,而“主要矛盾”是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一论断( ) A.是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B.基本符合中国的国情 C.否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对革命事业的贡献 D.具有一定“左”倾色彩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届二中全会对建国后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分析,基本符合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国情,故B项正确。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标志着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否定民族资产阶级对革命事业的贡献,故C项错误;七届二中全会对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比较全面客观的,不是“左”倾,故D项错误。 15.(2019·河北邢台月考)新加坡学者郑永年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变化,产生了强大的改革动力。“之后,官方再也没有出现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争论”。这反映出南方谈话( ) A.加速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 B.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C.为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奠基 D.使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再次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D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是改革开放,之后一直不变,排除A项;中共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不符, 排除B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排除C项。 [题组三 高考小题] 16.(2018·全国卷Ⅱ)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孙中山认为法、美革命实践“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即“组织之方法”。结合所学可知,俄国有团结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孙中山强调的便是学习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方式,故C项正确。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不可能走苏俄革命道路,也不会放弃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排除A、B两项。孙中山把原因归结为领导核心组织方法,而非斗争目标,故排除D项。 17.(2018·海南高考)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 ) A.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B.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A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B项正确;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 可得出其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消灭私有制的主张不符合,D项错误。 18.(2017·天津高考)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可知,此时应处于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符合要求,故选D项。《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抗战时期,《论联合政府》发表于抗战胜利前夕的中共七大上,《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均在新中国成立前,排除A、B、C三项。 19.(2017·北京高考)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 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可知,毛泽东在阐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B项正确。材料没有具体阐述新三民主义理论的内容,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不与资产阶级合作,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除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还包括一切抗日力量,如开明地主等。另外,抗战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与材料中的“内外压迫”不符,故排除D项。 20.(2015·北京高考)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 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A.五四大潮的洗礼 B.长征 C.上井冈山 D.重庆谈判 答案 D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和平,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并签订《双十协定》。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国民党很快撕毁协议并挑起内战,据此可知D项正确。A、B、C三项发生在抗日战争之前,不符合要求,故排除。 [题组一 基础大题] 21.(2019·江苏睢宁调研)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正是因为他对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孙中山先生始终在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始终受到全中国人民由衷的景仰。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 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实现“民生幸福”,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什么主张?后来进行了怎样的“创新”?试分析其“创新”有何现实意义。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内涵。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答案 (1)主张:平均地权。创新: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意义:要关注民生;要注重公平和正义。 (2)贡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3)内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认识: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第(1)问,根据“民生幸福”可得出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具体表现为平均地权。“创新”是指新三民主义对民生主义的发展,指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意义:根据现实中民生、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建设需要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时间“20世纪20年代”,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第(3)问,根据“邓小平领导下”“富国强民”的道路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根本转型”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4)问,结合所学,回答三大思想精髓的相似之处,及理论与实践要相结合,同时要认识到思想理论的不断完善过程。 [题组二 模拟大题] 22.(2018·广东汕头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情况(一大至十四大)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数据库 综合分析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发展历程,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观点: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灵魂。 论述:中国共产党注重实事求是。一大提出要打倒资产阶级,但二大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建党初期以城市工人运动为重心,遭受重大挫折,中共四大、五大及时调整,提出了建立工农联盟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主张。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和建设伟大成果的法宝。 解析 本题据材料表格内容“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例如: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灵魂。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社会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变化、党的历次会议的主题内容和核心任务的变化等方面加以说明。注意史论结合即可。 [题组三 高考大题] 23.(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 (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和国民党一大。第(1)问,结合材料一得出民族主义的内涵是反对君主专制、构建民族国家,结合所学的法国大革命的史实,挖掘法国大革命对于反对封建专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作用,从思想、政治角度回答出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人们认为……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及材料二中“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概括;第二小问“不同”根据二者反对的对象概括,“原因”要结合中法两国各自的社会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