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人:李文娟 审题人:李晋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 ‎1.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后世称为《大学》的“八条目”,强调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这种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层次扩展的关系源头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王位世袭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是儒家的经典。中国古代以宗法制为纽带的家族成为自成一体的微型邦国,国家可以看做是宗法家庭的扩大。《大学》的“八条目”,强调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以宗法血缘治理家庭,直到治国、平定天下。这种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层次扩展的关系源头是宗法制度。故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2.宗法制度从夏朝确立,发展于商朝,到西周时期逐步形成嫡长子继承制。因此,这一时期,“大宗在政治上享有特权”。这里的“特权”主要是指 A. 对国家的统治权 B. 对宗族的统治权 C. 对封邑的统治权 D. 对民众的统治权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宗法制形成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将每个宗族中的嫡长子一支确立为大宗,居于同宗中的支配地位或主导地位,故B项正确;A项是周王的权利,排除;CD项是各级贵族的权利,排除。‎ ‎3.【加试题】《尚书》等古代典籍中说天子享受“驾六”待遇,而《周礼》等则认为天子坐车是“驾四”。对此,史学界一直有争论。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广场地下“六马驾一车”考古遗存被发现,天子“驾六”还是“驾四”的争议不证自明。可见 A. 没有遗址佐证的古书必然有争议 B. 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 C. 考古发现肯定比文献史料有价值 D. 《周礼》等书籍历史研究价值不大 ‎【答案】B ‎【解析】‎ ‎“《尚书》等古代典籍中说天子享受‘驾六’待遇,而《周礼》等则认为天子坐车是‘驾四’。对此,史学家一直有争论。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广场地下‘六马驾一车’考古遗存被发现,天子‘驾六’还是‘驾四’的争议不证自明”表明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故B正确;AB表述太绝对,错误;书籍历史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D表述错误,排除。‎ ‎4.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B。“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大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可见孟子的观点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选C。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D。‎ ‎【点睛】儒家代表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是都强调加强道德修养进行教化,正如本题中的“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考生只要理解儒家的主要观点,紧扣孟子所说的“德”“仁”,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5.牛在中国作为勤奋、力量、镇邪、诚实、吉祥、丰足的象征,其形象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文化之中,形成诸如“鞭春牛”“送春牛图”及“舞春牛”“唱春牛”“跳春牛”“春牛会”等灿烂的“春牛”母题民俗文化。“春牛”文化的形成发展主要缘于 A. 个体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 B. 农耕文明不断发展 C. 重农抑商政策的长久推行 D.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答案】B ‎【解析】‎ ‎“春牛”民俗文化和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农耕文化分不开,在农耕文明时代,牛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的牛是相当重要的畜力,故B正确;“春牛”文化主要和农耕文明相关,铁犁牛耕是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之一,A因果倒置,排除;“春牛”文化与抑商政策无关,排除C;“春牛”文化是民俗文化,和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关系不大,排除D。‎ ‎6.《民氏春秋·审时》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齐民要术·种谷》中也有“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结论。这反映了古代农业具有 A. 和谐统一的生态观 B. 因地制宜的生产观 C. 人定胜天的世界观 D. 精耕细作的发展观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的含义是不违农时,掌握土壤条件,则会使农业生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选A;材料也强调因时制宜,所以B表述不全面,排除;材料突出要尊重自然规律,排除C;材料无关精耕细作,排除D。‎ ‎7.据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燕国辖地(今鞍山一带)出土了大量的刀币和铁制农具。在热河兴隆的古代冶铜遗址附近,出土了大量有文字的铸造生产工具的铁花,还有锄、镰、斧、凿、刀等生产工具。这说明 A.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 B. 铁器己在全国各地区普遍应用 C. 铁器开始取代青铜器成为生产主导 D. 货币和文字的使用己相当普遍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考古现场出土的铁制农具说明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进而可以推断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所以A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得出铁器在全国普遍使用的内容,所以B项错误;也看不出铁器取代青铜器的证据,所以C项错误;货币和文字的使用普遍与否与材料无关,所以D项错误。‎ 点睛:铁制农具的产生使社会生产力产生飞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出现使封建生产关系逐步得以确立,精耕细作成为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 ‎8.中国古代臣下上帝王奏章中往往使用“昧死上言”“冒死陈闻”“臣有斧质之罪”等词。如秦朝丞相王绾、御史大夫李斯等上书建议用最尊贵“泰皇”为帝号也要称“臣等昧死上尊号”。这表达了 A. 臣子张扬道义的抗争精神 B. 权威文化的绝对服从意识 C. 对无道君主的恐惧和懦弱 D. 古人谦虚谨慎的处事态度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中国古代臣下上帝王奏章中往往使用‘昧死上言’‘冒死陈闻’‘臣有斧质之罪’等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达了权威文化的绝对服从意识,即至高无上的皇权产生的影响,B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臣子的抗争精神、对君主的恐惧和谦虚谨慎的处事态度,ACD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9.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内史杂》明确规定:“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汉代文献中更是记载道:“公府椽(指属官佐吏)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这反映了秦汉时 A. 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B. 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 C.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D. 三公九卿间既配合又牵制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的“有事请也,必以书”“但以文案为务”,说明政事运行和公务处理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反映出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说法错误,规范化制度化的权力运行不能认为是体制僵化;D项结论与材料无关,排除。‎ ‎10.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规定是为 A. 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 B. 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 C. 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 D. 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对官府的主管官员的任职和调动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预防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即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1.秦朝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亦必等”,还规定由官府有关机构校正衡器的权、斗桶和升,且至少每年应当校正一次。这些规定 A. 有利于各地区经济交流 B. 体现对农业活动的重视 C. 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D. 标志统一国内市场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亦必等”,可见,统一度量衡打破了春秋战国以来度量衡混乱局面,便利于各地区的交流融合,故选A;统一度量衡是从经济社会角度来巩固统一,故排除B;秦统一后,统一度量衡,故排除C;统一度量衡,不能成为统一国内市场形成的标志,排除D。‎ ‎12.当代著名史家杜维运先生说:“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是历史的两大要素。所谓历史叙事,一般来讲,是叙述以往发生过的事件。历史解释大致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晋)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 B. 叔孙通为刘邦设计礼仪,使君臣尊卑差别犹如天壤之别 C. (汉代)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 D. 皇帝兼并天下诸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答案】B ‎【解析】‎ ‎“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属于历史叙事,故A错误;“使君臣尊卑差别犹如天壤之别”属于历史解释,故B正确;“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属于历史叙事,故C错误;“兼并天下诸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也属于历史叙事,故D错误。故选B。‎ ‎13.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朝代 县制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层级 秦 郡县制 郡——县 二级制 汉 西汉和东汉前期:郡——县东汉末期:州——郡——县 二级制 三、级制 A. 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B. 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 C. 两汉统治者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 D. 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表格显示汉代地方制度实行郡县制或者州郡县制度都是延袭秦朝的郡县制,虽然在汉朝的时候有所改变,但是基本上政治体制保持了稳定性,故A项正确;郡县制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时期已经产生,故B项错误,西汉初期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在局部又实行了分封制,故C项错误;东汉时期地方行政体制并非发生的质的变化,而是郡县制基础上的发展,故D项错误。‎ ‎14.1983年湖北张家山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包括《二年律令》,内称:“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这一规定 A. 旨在增强中央权威维护统一 B. 目的是厉行法治突显皇权至上 C. 促进了国家政务的有序运行 D. 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责任意识 ‎【答案】D ‎【解析】‎ 根据“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可知,法律规定对不廉洁、不胜任的官吏予以免职,这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责任意识,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增强中央权威、突显皇权至上,排除AB;材料信息与国家政务的有序运行无关,排除C。‎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分析解答即可。‎ ‎15.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记载:“战国亩产量79.41斤,西汉初年93.68斤,汉武帝时期117.11斤,1938年115斤,1949年130斤。”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 传统农业的再生产形式有落后性 B. 我国粮食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C. 我国重视农业的政策具有持续性 D. 传统的科学技术不能提高生产率 ‎【答案】A ‎【解析】‎ 可以看出从战国到汉武帝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的亩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是远没有人口增长数目快,因此可以看出传统农业的发展缓慢,形式具有落后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说法没错,但是没有挖掘到材料本质;C选项材料体现不出;D选项说法错误,在封建社会时期,这些科技对生产是有所提高的。‎ ‎16.据资料统计,唐代文职官员中科举出身者约占38%,《旧唐书》传主1590人,有科目者531人,占33.39%;传主四品官以上有1246人,有科目者占36.68%,都不过40%,进士与明经生徒、杂色并用。据此可知,唐代 A. 注重选拔综合型的人才 B. 封建门阀制依然存在 C. 科举制阻碍阶层流动 D. 官吏来源方式多样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科举出身者占比较低,进士与明经、生徒、杂色并用,这说明唐代官吏来源方式多样化,故D正确;科举出身者占比较低,进士与明经、生徒、杂色并用,这并不能说明唐朝注重选拔综合型的人才,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门阀士族势力在唐代文职官员中的比例,不能说明封建门阀制依然存在,故B错误;科举制有利于阶层流动,C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进士与明经、生徒、杂色并用”,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选官来源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7.汉武帝亲政之后,其根据儒家学士的建议设立了“五经博士”,根据五经的内容来教授、选拔官吏,而后《论语》和《孝经》得到官方重视,进一步扩大经书的内容。汉武帝的这些做法表明 A. 法家、墨家思想已经消失 B. 儒学思想地位日益巩固 C. 官方教育体系已经成熟 D. 汉朝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答案】B ‎【解析】‎ ‎【详解】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根据五经的内容来教授、选拔官吏,巩固了儒学思想的地位,故B正确;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并且也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汉武帝重视儒家思想,无法体现官方教育体系已经成熟,也不能体现汉朝教学质量是否得到保障,排除CD。‎ ‎18.传入中国后的佛经译文屡遭改动,例如,“丈夫供养妻子”改成“丈夫支配妻子”,“妻子体贴丈夫”改成“妻子敬其丈夫”。这种现象反映了 A. 佛教思想遭到了士人抵制 B. 儒学吸收了佛教基本教义 C. 佛教借助儒学实现中国化 D. 理学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 ‎【答案】C ‎【解析】‎ 通过材料可知,改动后的佛经融合了中国儒家思想中的纲常伦理,是佛教中国化的体现,C正确。A项中的“了士人抵制”,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佛教吸收儒学教义,B错误。D项是程朱理学的作用,材料并未体现,排除。‎ ‎19.唐代谏官,多由门下省长官选取有学问、有气节的人充任,他们随从在宰相身旁,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这反映出唐代谏官制度 A. 开创了民主政治先河 B. 改变了三省的运行机制 C. 有助于决策层有效沟通 D. 助长了权臣的专政乱权 ‎【答案】C ‎【解析】‎ 由“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这样就避免了皇帝与丞相的冲突,有利于有助于决策层有效沟通,故选C;唐朝属于君主专制,不是民主政治,排除A;唐朝属于三省六部制,谏官不参与决策执行,排除B;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实行君主专制,皇权至上,排除D。‎ ‎20.下表是唐代宰相及科举入仕宰相数据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时期 初唐 武则天 玄宗 肃宗至德宗 顺宗至武宗 宣宗至僖宗 宰相数目 ‎63‎ ‎151‎ ‎59‎ ‎63‎ ‎96‎ ‎98‎ 科举入仕 ‎5‎ ‎31‎ ‎22‎ ‎21‎ ‎69‎ ‎86‎ 科举入仕%‎ ‎7.91‎ ‎20.53‎ ‎37.29‎ ‎33‎ ‎71.88‎ ‎87.76‎ A. 唐朝在科举制度之下,君主专制强化 B. 初唐科举入仕宰相比例很低,说明世官制还有很大影响 C. 唐朝科举入仕宰相比例逐渐成上升趋势,说明科举制在选官中的作用增强 D. 唐朝科举入仕宰相比例逐渐成上升趋势,说明唐代的行政效率逐步提高 ‎【答案】C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了唐朝科举入仕宰相比例逐渐成上升并占主导地位,这说明科举制在唐代选官中的作用逐渐增强,故C正确;君主专制强化与相权的削弱有关,材料无法体现,故A错误;虽然初唐科举入仕宰相比例很低,但这并不能说明世官制还有很大影响,故B错误;科举入仕宰相比例上升与行政效率提高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材料关键数据,学生可以发现:唐朝科举入仕宰相比例逐渐成上升并占主导地位,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的作用与地位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1.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 唐朝的门下省 B. 宋朝的枢密院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说明“给事中”属于管监察的官员,据此可以推断管监察的唐朝门下省,应该符合题意,故选A;B属于军事机构、CD分别是明清时期皇帝的侍从机构,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三省六部制 ‎22.马端临的《文就通考·选举考》载:“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故当官少称职之吏,其弊三也。”此记载指出了 A. 魏晋九品中正制使豪族垄断仕途形成了门阀政治 B. 唐代进士科考重视诗赋文章,考试科目欠缺实用性 C. 汉察举制令地方宫举孝廉,束縛了士人的品德砥砺 D. 明清科考以八股文为主,禁锢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中的关键信息是“进士者”“诗赋”“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唐代进士科考重视诗赋文章,考试科目欠缺实用性,故B正确;九品中正制不符合题干中关键信息“选举考”,排除A;从“进士者”“诗赋”可知是科举制不是察举制,排除C;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八股取士,排除D。‎ ‎23.宋以前,谏官劝谏的对象是皇帝,御史台、御史弹劾的对象则为官员,谏诤对事,弹劾对人。而宋神宗元丰改制时则规定谏官的职责可以同掌讽喻规谏,谏官有权监督大臣。此后,谏官的主要对象则改为官员,出现了“台谏合一”的趋势。据此可知,宋代 A. 监察机构日益多元 B. 吏治腐败问题较严重 C. 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D. 规范官员的选择方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谏官的职责由劝谏的对象是皇帝,到掌讽喻规谏,权监督大臣,谏官的主要对象则改为官员,加强了君主专制,C正确;“台谏合一”无法体现监察机构日益多元化,排除A;材料信息与吏治腐败无关,排除B;“台谏合一”强化了君主专制,并非规范官员的选择方式,排除D。‎ ‎24.中国历史上对女性审美的地域认知在南宋以前认同黄河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后认同长江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前高大丰硕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南宋以后纤小轻盈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中国古代女性审美认知的地域变化反映出 A. 社会经济区位的变迁 B. 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 各地区审美差异消除 D. 民族文化已逐渐统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以后完成,材料中体现出南宋之前和之后审美观的变化,体现出经济区位变迁影响审美变化,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君主专制的信息,故B项错误。C项错在各地区审美的变化,但是并没有说这种差异已经消除,故C项错误。D项错在并没有证据表明民族文化逐渐走向统一,故D项错误。‎ ‎25.北宋蔡襄在担任福州知府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福州五戒》,其一曰:“娶妇何谓,欲以传嗣,岂为财也。观今之俗,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表明当时 A. 社会风气逐渐败坏 B. 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C. 逐利意识普遍强化 D. 门第制度不复存在 ‎【答案】B ‎【解析】‎ 过去娶妻的目的是传宗接代,现在主要是从财富角度考虑,体现出传统观念受到物质利益的冲刺,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社会风气的败坏信息,故A项错误;逐利意识普遍强化说法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娶妻的观念,不能说明门第制度消失,故D项错误。‎ ‎26.‎ ‎ 宋代《管氏地理指蒙》指出: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这种理论到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才有所改变,其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 明朝传统科技的进步 B. 科举制对科技的促进 C. 欧亚两洲交流的加强 D. 海禁政策被政府否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这种解释当然不是完全的封建迷信,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是从事物的属性出发解释其行为,方法上有一定的科学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认识改变的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欧亚两洲交流的加强。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磁针的解 ‎27.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据此可知,南宋时期 A. 理学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B. 政府注重提高民众素养 C. 理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 D. 理学压抑了人性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南宋时期出现了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受理学思想影响的生活理念,反映了理学思想的世俗化,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理学的思想体系,排除A;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理学压抑了人性的发展,排除D。‎ ‎28.朱熹在兴复白鹿洞书院时,曾勖勉学生不要参加科举,不要只想追求利禄,即使是青衣紫袍满地皆是,也不要俯身去拾,而要向颜渊学习,居陋巷钻研圣贤经传,只追求明诚两进、敬义偕立。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代书院教育与科举制的对立凸显 B. 朱熹旨在宣扬“存天理,灭人欲”‎ C. 理学思想出现反功利、重实学倾向 D. 理学注重社会教化,有利巩固统治 ‎【答案】C ‎【解析】‎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但朱熹的意见并不代表所有宋代书院教育,所以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朱熹对天理的追求,排除B;由材料“不要参加科举,不要只想追求利禄……只追求明诚两进、敬义偕立”,可见理学思想出现反功利、重实学倾向,故选C。朱熹的思想在其在世时期被视为异端,并不被统治者认可,排除D。‎ 点睛:由于朱熹的思想在当时被称为“伪学”,所以朱熹多在在民间书院讲学。朱熹的《四书章句集解》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成为理学的经典,可见宋代书院教育与科举制并不对立。‎ ‎29.元朝行省官员通常有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分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另外,行省多名官员中,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这些措施的目的是( )‎ A. 加强君主专制 B. 体现民族平等 C. 实现地方分权 D. 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材料“官员通常有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说明元朝统治采用分权的方式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B项材料无法体现。‎ 点睛:材料“官员通常有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是解题的关键。‎ ‎30.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徐元瑞《吏学指南·府号》说:“分镇方面,故为行省。”《元史》《明宗纪》和《达识帖睦迩传》也说,行省官掌“方面之权”,充“方面之寄”,《元史·百官志七》也说:“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此“分镇方面”和“方面之权”体现行省制的特点是 A.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 行省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也是中央派驻机构 C. 行省与腹里互为表里 D. 行省是中央派驻机构 ‎【答案】B ‎【解析】‎ ‎“分镇”体现出的是行省作为地方行政单位时隶属于中央的;“方面之权”体现出的是行省在地方区域内有一定的自我管辖权,因此体现出的是两方面的含义,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只体现出“方面之权”的内涵;C选项错误,行省与腹里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互为表里,而是管辖与被管辖的关系;D选项只体现出“分镇方面”的内容。‎ 点睛:解答本题要清楚的认识到“分镇方面”和“方面之权”之间是有不同含义的,因此我们在分析选项的时候需要我们把这两层含义分别表现出来,不能只概括出其中某一个方面,这样是不完整的。‎ ‎31.如下图,图示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反映的实质是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中央官制的完善 C. 选官制度的完善 D. 君主专制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示中“三公九卿”“中朝”“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都是不同朝代的中枢机构,反映的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朝代的中枢机构,反映的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排除;B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朝代的中枢机构,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C。‎ ‎32.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不论老童、低秀才还是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都以“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一现象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出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只是是书籍的普及,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故排除B、C。‎ 点睛: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以说明、表明、反映等为设问词语的试题年年都有。从能力要求看,这类题目往往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分析和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考查方式主要有二:一是从一个现象(情境)切入,考查政治、经济或者文化等任何一个方面,解题时需要准确理解题目提供的现象(情境),透过这一现象(情境)并结合时代背景做综合分析,看到现象(情境)所关联的问题的实质,才能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二是以一类或者多种历史现象(情境)为切入点,考查政治、经济、文化等任一方面,解题时需要透过这些现象(情境)再结合时代背景或者历史环境综合分析,找出其共性或差异,得出相关的规律、趋势。‎ ‎33.《广志绎》称:明代万历时,“天下马(码)头,物所出所聚处,苏、杭之币(丝织品),淮阴之粮,维扬之盐……无锡之米”无所不有。这说明当时 A. 区域贩运兴盛 B. 市镇经济繁荣 C. 商帮大量出现 D. 自然经济瓦解 ‎【答案】A ‎【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码头汇聚多种内地的物品,说明当时区域贩运兴盛,A正确;材料描述的不是市镇经济,B错误;商帮不符合题意,C错误;自然经济解体是鸦片战争之后,D错误。‎ ‎34.康熙皇帝曾说:“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由此可知康熙时期 A. 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B.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C. 官僚制度尚未成熟 D. 君臣权限划分不明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材料清康熙“臣下可仕则仕……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所能体现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矛盾的解决是皇权的高度集中,故A项正确;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在宋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已经解决,故B项错误;中国的官僚制度在隋唐时期已经走向成熟,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君臣权限的划分,故D项错误。‎ ‎35.下表为顺治朝、康熙朝、乾隆朝八旗子弟科举取中人数统计情况表(录取总名额基本稳定)。据此可知 朝代 科数 八旗举人人数 顺治朝 ‎2‎ ‎112‎ 康熙朝 ‎16‎ ‎635‎ 乾隆朝 ‎27‎ ‎1090‎ A. 满洲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 儒学影响得以扩展 C. 政府崇尚以文抑武政策 D. 选官注意地域平衡 ‎【答案】B ‎【解析】‎ 表格体现出八旗子弟科举取中人数大幅度提升,这说明接受儒学教育的八旗子弟越来越多,即儒学影响得以扩展,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满清贵族垄断政权,故A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表格未涉及地域平衡问题,故D项错误。‎ ‎36.中国古化户籍制度体现了维护社会治安、教化乡里、规定身份等级、稳定宗族组织、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等诸项社会整合功能。同时,科举考试也要求考生必须在原籍地、以本身所属户籍类别参加。这反映了户籍制度的实质是 A. 维护儒家伦理道德 B. 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C. 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D. 保证选官相对公平 ‎【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国古化户籍制度体现了维护社会治安、教化乡里、规定身份等级、稳定宗族组织、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等诸项社会整合功能”可知,户籍制度的实质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故B正确;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限制了人口的流动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C不是户籍制度的实质,排除;“科举考试也要求考生必须在原籍地、以本身所属户籍类别参加”,有利于选官的相对公平,但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D不属于实质,排除。‎ ‎37.下表为乾隆元年安徽休宁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由此可知,当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 户数 占有土地及比例 ‎1亩以下 ‎69‎ ‎27.43亩,2.4%‎ ‎1--10亩 ‎122‎ ‎494.62亩,43.6%‎ ‎10--20亩 ‎36‎ ‎469.36亩,41.4%‎ ‎20亩以上 ‎6‎ ‎142.86亩,12.6%‎ 合计 ‎233‎ ‎1134.27亩,100%‎ A.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 自耕农经济较盛行 C.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 土地租佃现象普遍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中1--10亩农户占43.6%,10--20亩的农户占41.4%,这说明当地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较盛行,故B项正确;20亩以上的占12.6%,说明土地兼并现象相对来说不太严重,故A项错误;数据信息是土地占有情况,没有涉及农业生产效率,也不能体现租佃关系,故CD项错误。‎ ‎38.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蚕桑养殖获得 利润高于种地,故大多农户发展蚕桑,没有体现农耕技术衰退,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以及地主在蚕丝收获之际催收田租,这些说明了养蚕缫丝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主的剥削程度减轻,故D项错误。‎ ‎39.黄宗羲在《原君》中论及君主的起源时说,君主这一职位原本是极为辛苦的差事,如果不是最富有牺牲精神的人是根本无法承担的,所以,许由、务光知难而退,拒绝接受君位;舜虽然不得已接受了,但最终还是让与他人。此言论 A. 主张通过禅让制来限制君权 B. 是为了解决君主制的弊端 C. 宣扬了天下人人平等的理念 D. 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黄宗羲从揭示君主起源入手,指出君主要“富有牺牲精神”,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家天下”行为的合法性,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明确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否定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合法性,并未提出解决君主制弊端的办法,故排除B项;材料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没有宣扬天下人人平等的信息,C项错误。‎ ‎【点睛】确认识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所提出的一些主张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传统思想的范畴,只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仍然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因此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40.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 天文历法科学严密 B. 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 C. 农学研究因循守旧 D. 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 ‎【答案】D ‎【解析】‎ 题干说的是古代中国二十四节气逐步确立并最终被写进历法沿用至今,这是适应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天文的内容,故排除A;北方经济在唐中期以前持续领先,但是唐代中期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由北方逐渐往南转移,到南宋就转移到了南方,之后北方经济就不领先了,故排除B;题干体现的是跟历法相关的内容,不是农学研究的问题,故C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醒世恒言》卷二十《张廷秀逃生救父》中,赵昂欲害死张权,掏出银子来放在桌上,就换来巡捕杨洪“吩咐个强盗扳他,了其性命”的承诺。卷三十五《徐老仆义愤成家》中,老仆阿寄通过经商获利,重振主母家业,且勤谨自守,获得了乡人的尊重,还获得朝廷旌表,《明史》将其事载入“孝义传”而名垂青史。《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记载:“甲在舟中,看了千金,转忆十娘,终日愧悔,郁成狂疾,终身不痊”,能让李甲独自留在悔恨和痛苦中的是沉水的“百宝箱”,写尽了对公子贪图千两白银的嘲讽。‎ ‎——摘编自明代中后期冯梦龙编选的“三言”‎ 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从上述故事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明朝重大历史现象,并评析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析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1:情节:经商获利得到乡人的尊重,还获得了朝廷旌表。‎ 历史现象:明代中后期,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评析: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白银大量流通,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商人社会地位提高,从商的人越来越多;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反映市民需求的通俗读物小说得到大量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老仆阿寄因忠贞、重义而经商成功,得到朝廷的认可,被列入孝义传,肯定人的正当收益,表明重农抑商政策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下出现松动。‎ 示例2:情节:李甲独自留在悔恨和痛苦中的是沉水的“百宝箱”。‎ 历史现象:明朝中后期,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盛行。‎ 评析: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新航路开辟,白银大量来自美洲并被用以购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明中期,白银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币的地位,白银货币化推动商业性行为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取向,富民阶层兴起,社会权威已然出现,社会风气产生很大变化。货币经济的发展,也扩大了个人的自由,促进了社会的分化,孕育出了一种与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完全不同的价值追求,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关系模式、生活方式、行为标准和政治活动样式,导致了社会心理的动荡和各阶层力量对比的改变。‎ 示例3:情节:赵昂换来巡捕杨洪掏出银子“吩咐个强盗扳他,了其性命”的承诺。‎ 历史现象:明朝中后期,官商勾结,政治腐败。‎ 评析:(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概括归纳,可以看出材料共呈现三个情节,即“赵昂换来巡捕杨洪掏出银子‘吩咐个强盗扳他,了其性命’的承诺”“经商获利得到乡人的尊重,还获得了朝廷旌表”“李甲独自留在悔恨和痛苦中的是沉水的‘百宝箱’”;然后联系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对三个情节进行解释说明。如“经商获利得到乡人的尊重,还获得了朝廷旌表”的这一情节,反映出明代中后期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联系史实进行评析,可以从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等因素来说明。解答本题首先必须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然后对历史现象进行评析,尽量做到准确全面。‎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不论哪一国,其元始的政治,必为民主。后来虽因时势的变迁,专制政治逐渐兴起,然民主政治仍必久之而后消灭。……大抵民主政治的废坠:(一)由于地大人众,使代表会议而不能召集。(二)大众所议,总限于特殊的事务,其通常的事务,总是由少教主持常务的人执行的。久之,此少数人日形专擅,对于该问大众的特殊事务,亦复独断独行。(三)而大众因情势涣散,无从起而加以纠正。专制政治就逐渐舴成了。这是形式上的变迁。若探求其所以然,则囯家大了,政情随之复杂,大的、复杂的事情,普通人对之不感兴趣,亦不能措置。此实为制度转变的原因。‎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提取观点,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准许考生采用不同视角论述(如:中国古代政治发展演变的趋势、影响中国古代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因素、时势变迁,制度转变的环境因素—-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为例等,下面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 论题:中国古代政治上民主形式只是统治者为达到专制集权的一种手段。‎ 阐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实行朝议、廷议制度,与大臣共商军国大事,但最终由皇帝裁决;古代出现的谏议制度对君主权力起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但这一制度只是君主专制制度的附属物;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宰相分工协作但彼此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科举制的推行,打破了特权阶层垄断仕途的局面。使社会各阶层均能通过这一渠道入仕,但这一制度仍是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的工具。因此,中国古代虽存在形式上的民主,但它只是达到专制集权的一种手段,不是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民主。‎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取观点。例如中国古代政治发展演变的趋势、影响中国古代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因素、制度转变的环境因素等等。如提取观点中国古代政治上的民主形式只是统治者为达到专制集权的一种手段。就要结合所学中国古代的朝议制度、谏议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作用等进行阐述。最后总结中国古代虽存在形式上的民主,但它只是达到专制集权的一种手段,不是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民主。‎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上的一个死结,西方外交要求平等,天朝体制讲究藩属,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 乾隆时代(1793年)‎ 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 咸丰时代(1860年)‎ 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 同治时代(1873年)‎ 英、法、俄、美等六国使节终于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 ‎1873年被称为大清朝“礼崩乐坏”元年:清廷将觐见礼仪问题下放给大臣们商议。‎ 翰林院编修吴大澄激烈反对外国使节用平等礼仪觐见同治皇帝,理由是破坏了祖宗旧制,会改变清朝的政体。‎ 浙江道监察御史边宝泉激烈要求外国使节行跪拜礼仪,用中国臣子跪拜之礼要求外国使节是一种优待。‎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认为,国家正面临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朝廷礼制应随情势变通,既然已将西方诸国“许为敌国,自未便以属国之礼相待”。‎ ‎——摘编自腾讯历史《转型中国1864-1949》‎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历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清末礼崩乐坏问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充分运用材料信息,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解析准确,阐释充分,逻辑严谨,表述清楚)‎ ‎【答案】论题:礼崩乐坏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转型过程的艰难;礼崩乐坏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逐步走向近代化;礼崩乐坏表明中国外交由宗藩外交逐步转向近代外交.举例:礼崩乐坏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转型过程的艰难.乾隆时代,坚持马戛尔尼行跪拜礼以及擅改外交文书,表明清政府闭目塞听,闭关锁国,完全落后于世界.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仍然坚持藩属外交,进一步反映了清政府的愚昧腐朽,背离了近代化的潮流.同治时代,外国使节终于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反映了中国外交终于由宗藩外交转向近代外交,是社会转型的表现.但是清政府内部在这一问题上的激烈争论表明,保守愚昧势力仍然强大,近代化进程面临严重阻碍.外交礼仪的争执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缩影,这一过程表明,尽管面临重重阻力,但近代化的潮流不可逆转.‎ ‎【解析】‎ 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需要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围绕“清末礼崩乐坏问题”和自己的理解,确定一个与之相关的观点,然后围绕题干中的相关史实以时间为序进行论述,最终要得出与自己的观点相对应的一个认识,来总结陈词即可。围绕材料可以提出的相关观点可以是礼崩乐坏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转型过程的艰难;礼崩乐坏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逐步走向近代化;礼崩乐坏表明中国外交由宗藩外交逐步转向近代外交;等等。‎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