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9 发布 |
- 37.5 KB |
- 3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政治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2018年10月23日上午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为了实现抗风能力16级、抗震能力8级、使用寿命120年,港珠澳大桥设计施工团队为之创新研发了31项工法、31套海洋装备、13项软件、454项专利。这些重大科技成果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这表明( ) ①我国已成为科技全面领先世界的国家 ②科技已成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 A.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D.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3.《论语》中曾子说道:“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句话可反映的文化现象是( ) A.读书是为了交友 B.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生活中 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4.《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日廉,不污日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党的十九大提出弘扬“清正廉洁”的价值观。这表明我国廉洁文化( ) 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一脉相承,具有强大生命力 ④具有鲜明民族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远离都市车马喧,偷得浮生半日闲”。近年来,很多寺庙开展住宿旅游项目,游客参加寺庙位宿旅游,远离都市喧嚣,清晨听着鸟儿的鸣叫醒来,看僧人进行早课、禅修、抄经、冥想等活动,在体验佛教文化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释放。这说明( ) ①人们对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的选择是自觉的能动的 ②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治情操 ③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能够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④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1989年被定为老人节,当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至关重要。这表明( )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中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③人民群众是进行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尊老、敬老彰显当今时代特色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西方国家已有几十年开展儿童分级阅读的历史。目前,我国出台的相关条例提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状况,根据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特点,制定适当阶梯阅读方案,推广阶梯阅读。推广阶梯阅读应该( ) ①忽略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对未成年人分级阅读的影响 ②着重考虑同一年龄段每一位未成年人的不同阅读偏好 ③考虑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 ④借鉴西方国家开展儿童分级阅读的优秀理论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代诗人王冕的这句诗,不但表达出梅花独放幽香的高洁品格,也表达出诗人淡泊自守的精神气节。时至今日,这句诗仍被广为传颂,并引发时代共鸣。这种时代共鸣表达的是( )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和定力 ②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自知和清醒 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大同思想 ④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宽广胸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甲骨文是中国现存的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 ) A.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B.甲骨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 C.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D.甲骨文体现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0.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为中华文化所吸收和借鉴。这突出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 11.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奋斗精神成为了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下列名言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时穷节乃见,一垂丹青 D.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2.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近年来,纪录片纷纷从小屏幕搬上了大银幕。《我在故宫修文物》也不例外,在网络上爆棚之后,又成功登上贺岁档大银幕,与诸多大片同场竞技。中圆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中心研究员刘刻说:“观众不是不喜欢纪录片,而是一直以来,纪录片没有抓住观众的心。”《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萧寒坦言,很多年轻观众被故宫文物修复师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所打动。这说明( ) ①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 ②文化创作可以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能抓往观众的心的文化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 ④文化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如图中的“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 )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②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③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中国的传世古籍浩如烟海,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这同中华民族始终重视编纂、保存和整理古籍文献有着直接的关系。今天我们仍然重视古籍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工作,根据在于( ) ①传统文化无不凝结于古籍文献中 ②文化的积累是文化传承的基础 ③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前提 ④文化的创新不能背离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家风是因为( ) ①家风的传承有利于引领风尚,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②涵养、传承、倡导好家风才能营造清明和畅的政风、党风、民风 ③家风仅仅属于私人的,但良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 ④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 ①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往往催生社会变革 ②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③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④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唐•孟郊•《答姚怤见寄》诗曰: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意思是尽管太阳和月亮在不同的时间发出不同的光辉,却都能为人类世界带来好处。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 ) A.文化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蕴涵着世界文化的共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21.某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号召学生远离手机黄网和网络低俗文化。请你为这些活动选出一个合适的标题( ) A.遵守职业道德,依法经营网络 B.维护市场秩序,打击网络违法 C.提高文化素养,抵制网络污染 D.加强网络建设,繁荣文化市场 22.2018年1月22日,纪录片《创新中国》在央视播出。该片聚焦我国在信息技术、中国制造、生命科学、航空航天与海洋探索等最前沿领域的科学突破和最新潮的科技热点探索,通过真实生动的故事,描绘出中国科技创新实践的宏伟与浩大,以小切口、全视野、大立意记录中国在创新驱动的战略下,逐步迈向“中国创造”的辉煌成就,鼓舞士气,提振信心,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和赞誉。这说明( ) ①纪录片等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②人民真正需要的是健康有益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人民群众是否认同是检验文化创新的唯一标准 ④社会实践是人们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的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中国共产党人梦开始的地方,感受信仰的力量,汲取再出发的动力。重温革命历史意在( ) ①构筑中国精神,为中国发展提供精神指引 ②弘扬主旋律,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③传承红色基因,增加人民对革命历史的情感认同 ④引领社会风尚,满足人们追求高雅精神生活的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网上用故宫淘宝出品的和纸胶带自制彩妆产品一度脱销,这些手工产品将一线国际彩妆品牌与中国宫廷烫金花纹样式相搭配,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风。这说明( ) ①注人传统元素的现代文化,可以提升其经济价值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③增强了文化创造活力,提升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④社会实践创新可以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该材料中蕴含的道理有(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近年来,微电影发展的劲头很强劲。微电影让草根们有了一试身手的机会,同时也被导演、明星赋予了诸多功能,但微电影内容良莠不齐、广告的裹挟、一窝蜂地跟进,也束缚了微电影的良性成长,我们无法否认这一新形式旺盛的生命力,但微电影还有待进一步成熟。这告诉我们( ) ①我们可以好好享受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②发展大众文化要坚持提倡多样化与弘扬主旋律的统一 ③必须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我们越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越需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据此回答第27~29题。 下列属于腐朽文化的是( ) ①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 ②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 ③殖民文化、邪教文化、色情文化等 ④封建迷信、愚昧思想、庸俗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8.我们越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越需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据此回答第27~29题。 腐朽文化的危害性主要是( ) ①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侵蚀民族精神 ③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 ④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9.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②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③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多样化 ④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拜金主义等思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0.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指出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 ( ) ①能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新,外化于行 ③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④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古诗词中的名句佳篇浩如烟海,不可胜数。那些动人的诗词,运用优美的语言、意境、艺术将人生哲理、高尚情操与正能量表现出来,那些被诗歌史列入并大力传扬的诗人、词人,通常都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留下了诸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等名句。《中国诗词大会》从《诗经》开始,到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数千年。中国古诗词通过央视等媒体播出,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诗词大会》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的意义。 32.(6分)在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问题上,有人认为:对不同文化持什么态度,有三种境界,一是党同伐异,二是求同存异,三是敬其所异,即善于美人之美的最高境界。达不到第三种境界将从文化上失去大国风范,削弱包容、吸收不同文化的能力即软实力。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对待不同文化需要敬其所异”的理解。 3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开眼看世界的先驱魏源,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谭嗣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纪元的毛泽东,一代代中华儿女不畏艰难、上下求索、矢志奋斗,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让我们再次感悟到伟大的民族精神的磅礴力量。 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结合材料,谈谈我们该如何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34.(12分)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紧扣“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主线,让全国观众过了一个欢乐祥和难忘的夜晚。本届春晚创新和亮点很多,概括如下:一是以百姓为中心,说身边故事,抒真切情感,带去阖家快乐。二是融入更多的国际性元素,将春晚文化覆盖到世界各国,使“中国春晚”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品牌和名片。三是突出中国元素、民族符号、地域文化,分会场突出美丽中国的独特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政治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2018年10月23日上午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为了实现抗风能力16级、抗震能力8级、使用寿命120年,港珠澳大桥设计施工团队为之创新研发了31项工法、31套海洋装备、13项软件、454项专利。这些重大科技成果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这表明( ) ①我国已成为科技全面领先世界的国家 ②科技已成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综合国力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③越来越多的国家十分看重文化的巨大作用,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解答】①错误,我国并没有成为科技全面领先世界的国家; ②错误,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④符合题意,上述重大科技成果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这表明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2.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 A.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D.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解答】A符合题意,根据题意,“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C表述错误,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手段; D表述错误,“就是”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紧扣“让人震撼、令观众动容、无限敬仰”等关键信息,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或错误的选项。 3.《论语》中曾子说道:“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句话可反映的文化现象是( ) A.读书是为了交友 B.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生活中 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 ①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③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解答】A说法错误,读书不一定就是为了交友,材料中的观点也没有涉及; B符合题意,“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意思是真正的君子用道义去交朋友,通过交友辅助仁德,从文化生活角度来看,体现了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生活中; C不合题意,古代有传媒,但还没有大众传媒; D不合题意,材料观点体现不出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考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能准确把握其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需要考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说法错误的和与材料无关的选项。 4.《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日廉,不污日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党的十九大提出弘扬“清正廉洁”的价值观。这表明我国廉洁文化( ) 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一脉相承,具有强大生命力 ④具有鲜明民族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解答】①表述错误,民族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②③符合题意,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具有相对稳定性,而古代和现代对廉洁文化有不同的解释,体现了廉洁文化一脉相承,具有强大生命力; ④不合题意,材料强调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而没有涉及鲜明民族性。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学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与材料无关以及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 5.“远离都市车马喧,偷得浮生半日闲”。近年来,很多寺庙开展住宿旅游项目,游客参加寺庙位宿旅游,远离都市喧嚣,清晨听着鸟儿的鸣叫醒来,看僧人进行早课、禅修、抄经、冥想等活动,在体验佛教文化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释放。这说明( ) ①人们对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的选择是自觉的能动的 ②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治情操 ③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能够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④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 (1)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解答】①符合题意,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选择远离都市的寺庙旅游,体验佛教文化,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的选择是自觉的能动的; ②符合题意,人们通过体验佛教文化,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释放,体现了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感化人的心灵、陶治情操; ③错误,题干陈述的是游客参加寺庙住宿旅游,在体验佛教文化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释放。与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无关,此项与题意不符; ④错误,题干陈述的是游客参加寺庙住宿旅游,在体验佛教文化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释放。与创新传统文化无关; 故选:A。 【点评】本题的基本定位是理解型;主要陈述了游客参加寺庙住宿旅游的相关内容;在题目中,“体验佛教文化”“释放”等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根据题目可知,解答此题要从文化与生活入手。 6.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1989年被定为老人节,当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至关重要。这表明( )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中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③人民群众是进行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尊老、敬老彰显当今时代特色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 (1)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指的是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表现形式: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解答】①④符合题意,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1989年被定为老人节,当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至关重要。这表明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尊老、敬老彰显当今时代特色; ②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并不能说中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③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进行文化创新的源泉。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7.西方国家已有几十年开展儿童分级阅读的历史。目前,我国出台的相关条例提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状况,根据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特点,制定适当阶梯阅读方案,推广阶梯阅读。推广阶梯阅读应该( ) ①忽略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对未成年人分级阅读的影响 ②着重考虑同一年龄段每一位未成年人的不同阅读偏好 ③考虑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 ④借鉴西方国家开展儿童分级阅读的优秀理论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在: (1)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3)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要求我们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指导意义: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要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又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个性)。 【解答】①说法错误,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不能忽略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对未成年人分级阅读的影响; ②说法错误,矛盾有主次之分,“着重考虑同一年龄段每一位未成年人的不同阅读偏好”违背了抓主要矛盾; ③符合题意,矛盾具有特殊性,因此推广阶梯阅读应该考虑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 ④符合题意,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在此推广阶梯阅读应该借鉴西方国家开展儿童分级阅读的优秀理论成果。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难度不大。 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代诗人王冕的这句诗,不但表达出梅花独放幽香的高洁品格,也表达出诗人淡泊自守的精神气节。时至今日,这句诗仍被广为传颂,并引发时代共鸣。这种时代共鸣表达的是( )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和定力 ②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自知和清醒 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大同思想 ④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宽广胸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是什么? ①内涵: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②表现: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2)为什么?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如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①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解答】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诗句表达出诗人淡泊自守的精神气节,即透漏出出发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时至今日,这句诗仍被广为传颂,并引发时代共鸣,所以这种时代共鸣表达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和定力,表达了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自知和清醒; ③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不能表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大同思想; ④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宽广胸怀。 故选:A。 【点评】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不符合题意的均可以排除。 9.甲骨文是中国现存的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 ) A.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B.甲骨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 C.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D.甲骨文体现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2)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文字的发明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解答】A错误,应该是文字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B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 C符合题意,甲骨文是中国现存的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D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甲骨文体现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10.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为中华文化所吸收和借鉴。这突出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有异和兼收并蓄。 ①所谓“求同有异”就是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 ②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3)包容性的意义: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时这种包容性,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解答】B符合题意,“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为中华文化所吸收和借鉴”,表明中华文化能够兼收并蓄,突出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CD不合题意,均排除。 故选:B。 【点评】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正确把握题干的主旨,围绕主旨选择选项,不符合题意的均可以排除。 11.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奋斗精神成为了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下列名言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时穷节乃见,一垂丹青 D.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1)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中华民族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要求。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解答】A不合题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强调的是为学的态度; B不合题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与奋斗精神无关; C不合题意,“时穷节乃见,一垂丹青”指在危难的关头,一个人的节操才能显现出来,没有涉及奋斗精神; D符合题意,“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意思是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满天的红霞依然很瑰丽。写出了诗人对老年人的生活寄托了一种瑰丽的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气势豪壮、奋进不息的精神。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奋斗精神”,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单项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与题目内容无关的选项。 12.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先进文化文化建设 (1)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意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3)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当代中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答】材料中的调查内容及其数据说明网络文化环境需要治理,要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①说法正确。 作为青少年,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增强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自觉选择健康向上的文化,②说法正确。 ③④不是针对网络文化中令人担忧的现象提出的措施,与题意不符。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时考生要正确理解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如何维护青少年的思想健康。难度中等。 13.近年来,纪录片纷纷从小屏幕搬上了大银幕。《我在故宫修文物》也不例外,在网络上爆棚之后,又成功登上贺岁档大银幕,与诸多大片同场竞技。中圆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中心研究员刘刻说:“观众不是不喜欢纪录片,而是一直以来,纪录片没有抓住观众的心。”《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萧寒坦言,很多年轻观众被故宫文物修复师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所打动。这说明( ) ①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 ②文化创作可以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能抓往观众的心的文化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 ④文化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发展大众文化 (1)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2)含义: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解答】①②符合题意,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观众不是不喜欢纪录片,而是一直以来,纪录片没有抓住观众的心”说明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也说明文化创作可以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表述错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 ④表述错误,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文化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故选:A。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14.如图中的“雷风侠” 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1、文化传承与创新 (1)发挥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的作用,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解答】①符合题意,“雷风侠”形象的设计者为传播正能量,宣传雷锋精神,设计出了此形象,有利于使青少年学习雷锋精神,净化社会风气,体现了作者的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说法错误,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说法错误,文化创新要引进和吸收优秀的外国文化,而且材料没有涉及外国文化; ④符合题意,雷锋是我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人物,“雷风侠”能够获得青少年的喜爱正是由于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更有利于宣扬雷锋精神,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15.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 )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③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解答】①④符合题意,北京冬奥会之所以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因为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融合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③说法错误,“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考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能准确把握其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需要考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说法错误的和与材料无关的选项。 16.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②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③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变化,也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解答】①④符合题意,“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说明科学技术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表述错误,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技术不能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③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17.中国的传世古籍浩如烟海,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这同中华民族始终重视编纂、保存和整理古籍文献有着直接的关系。今天我们仍然重视古籍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工作,根据在于( ) ①传统文化无不凝结于古籍文献中 ②文化的积累是文化传承的基础 ③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前提 ④文化的创新不能背离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解答】①说法错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只凝结于古籍文献中。 今天我们仍然重视古籍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工作,是因为文化的积累是文化传承的基础,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前提,故②③符合题意。 ④说法也错误,传统文化有糟粕和优秀之分,文化创新可以背离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我国重视古籍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工作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难度适中。 18.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家风是因为( ) ①家风的传承有利于引领风尚,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②涵养、传承、倡导好家风才能营造清明和畅的政风、党风、民风 ③家风仅仅属于私人的,但良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 ④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答】①错误,应该是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引领风尚,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②④符合题意,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家风是因为涵养、传承、倡导好家风才能营造清明和畅的政风、党风、民风,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③错误,家风不仅仅是属于私人的。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19.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 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 ①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往往催生社会变革 ②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③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④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文化传播手段;教育的作用 1、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教育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解答】①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或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②④符合题意,由材料内容可知,慕课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③说法错误,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的是教育。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20.唐•孟郊•《答姚怤见寄》诗曰: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意思是尽管太阳和月亮在不同的时间发出不同的光辉,却都能为人类世界带来好处。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 ) A.文化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蕴涵着世界文化的共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分析】本题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①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解答】A说法错误,文化差异性受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不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符合题意,尽管太阳和月亮在不同的时间发出不同的光辉,却都能为人类世界带来好处。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说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蕴涵着世界文化的共性; C说法错误,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而不是呈现着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说法错误,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渐趋融合,但并没有日趋同一。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注意排除错误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 21.某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号召学生远离手机黄网和网络低俗文化。请你为这些活动选出一个合适的标题( ) A.遵守职业道德,依法经营网络 B.维护市场秩序,打击网络违法 C.提高文化素养,抵制网络污染 D.加强网络建设,繁荣文化市场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市场对生活的影响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由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 (2)政府和公民怎样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①政府: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②公民:要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坚持先进文化,提高辨识、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解答】A不合题意,题干要求从学生的角度来选择标题,这是从经营者的角度回答的; B不合题意,这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说的,不是从学生的角度; C符合题意,手机黄网和网络低俗文化的现象,说明由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带来了令人忧虑的现象,作为学生,应该增强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提高文化素养,抵制网络污染; D不合题意,这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说的,不是从学生的角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22.2018年1月22日,纪录片《创新中国》在央视播出。该片聚焦我国在信息技术、中国制造、生命科学、航空航天与海洋探索等最前沿领域的科学突破和最新潮的科技热点探索,通过真实生动的故事,描绘出中国科技创新实践的宏伟与浩大,以小切口、全视野、大立意记录中国在创新驱动的战略下,逐步迈向“中国创造”的辉煌成就,鼓舞士气,提振信心,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和赞誉。这说明( ) ①纪录片等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②人民真正需要的是健康有益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人民群众是否认同是检验文化创新的唯一标准 ④社会实践是人们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的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发展大众文化;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发展大众文化: (1)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2)含义: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解答】①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②④ 正确,材料说明人民真正需要的是健康有益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实践是人们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的源泉; ③错误,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唯一标准; 故选:C。 【点评】本题本题发展大众文化;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23.“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中国共产党人梦开始的地方,感受信仰的力量,汲取再出发的动力。重温革命历史意在( ) ①构筑中国精神,为中国发展提供精神指引 ②弘扬主旋律,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③传承红色基因,增加人民对革命历史的情感认同 ④引领社会风尚,满足人们追求高雅精神生活的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①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必要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只有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解答】①③符合题意,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中国共产党人梦开始的地方,感受信仰的力量,汲取再出发的动力。重温革命历史意在构筑中国精神,为中国发展提供精神指引,传承红色基因,增加人民对革命历史的情感认同; ②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④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引领社会风尚,满足人们追求高雅精神生活的需求。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应运用的解题方法为排异法,即排除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材料的主旨不符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类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难度中等。 24.网上用故宫淘宝出品的和纸胶带自制彩妆产品一度脱销,这些手工产品将一线国际彩妆品牌与中国宫廷烫金花纹样式相搭配,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风。这说明( ) ①注人传统元素的现代文化,可以提升其经济价值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③增强了文化创造活力,提升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④社会实践创新可以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因此文化创新要着眼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解答】①不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不属于现代文化; ②说法错误,错在“相互促进”,先进的文化对经济才有促进作用; ③ 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用故宫淘宝出品的和纸胶带自制彩妆产品将一线国际彩妆品牌与中国宫廷烫金花纹样式相搭配,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风,增强了文化创造活力,提升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④符合题意,用故宫淘宝出品的和纸胶带自制彩妆产品一度脱销,表明社会实践创新可以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也可运用排除法去除本身说法错误的及无关的选项。 2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该材料中蕴含的道理有(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指导思想),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①面向现代化是充满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面向世界是具有开放精神的重要体现;面向未来是鼓励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 ②民族性,即代表着中华民族为追求独立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剥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科学性,即坚持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众性,即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既扎根于人民大众的文化实践,又发展于人民大众的文化创造活动。 2.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解答】①④ 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②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③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及善于运用知识对选项进行辨析排除。 26.近年来,微电影发展的劲头很强劲。微电影让草根们有了一试身手的机会,同时也被导演、明星赋予了诸多功能,但微电影内容良莠不齐、广告的裹挟、一窝蜂地跟进,也束缚了微电影的良性成长,我们无法否认这一新形式旺盛的生命力,但微电影还有待进一步成熟。这告诉我们( ) ①我们可以好好享受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②发展大众文化要坚持提倡多样化与弘扬主旋律的统一 ③必须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发展大众文化;文化市场对生活的影响 1、发展大众文化 (1)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2)含义: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3)要求: ①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②提供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2、文化市场对生活的影响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2)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所以,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解答】①不合题意,材料除了分析了文化市场的“喜”,还分析了“忧”,因此“好好享受”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 ②③符合题意,微电影的发展势头强劲,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中要求我们发展大众文化既要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同时更要弘扬时代主旋律,针对微电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④表述错误,优秀文化才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27.我们越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越需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据此回答第27~29题。 下列属于腐朽文化的是( ) ①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 ②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 ③殖民文化、邪教文化、色情文化等 ④封建迷信、愚昧思想、庸俗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1.含义 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成表现出来。 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2.危害 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环境,对社会具有危害性;腐朽文化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解答】①不合题意,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属于落后文化; ②③符合题意,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殖民文化、邪教文化、色情文化等,属于腐朽文化; ④不合题意,封建迷信、愚昧思想、庸俗文化,属于落后文化。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识记及理解的能力,较为简单。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好文科的基础。学生要注意夯实基础,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以避免失分。 28.我们越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越需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据此回答第27~29题。 腐朽文化的危害性主要是( ) ①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侵蚀民族精神 ③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 ④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1)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 (2)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解答】①②③④正确,腐朽文化的危害性主要是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知识的再认,难度不大。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和理解。 29.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②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③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多样化 ④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拜金主义等思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①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②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诱发人们的不良思想,滋生丑恶现象。 【解答】①②④符合题意,三项分别从国内、国际以及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目前依然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符合题意要求; ③不合题意,选项不是我国依然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不合题意,排除; 故选:D。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首先,封建思想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其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30.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指出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 ( ) ①能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新,外化于行 ③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④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1)含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表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要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解答】①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而不是智力支持; ②④ 符合题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新,外化于行;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③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识记及理解的能力,较为简单。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好文科的基础。学生要注意夯实基础,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以避免失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古诗词中的名句佳篇浩如烟海,不可胜数。那些动人的诗词,运用优美的语言、意境、艺术将人生哲理、高尚情操与正能量表现出来,那些被诗歌史列入并大力传扬的诗人、词人,通常都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留下了诸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名句。《中国诗词大会》从《诗经》开始,到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数千年。中国古诗词通过央视等媒体播出,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诗词大会》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的意义。 【分析】本题题目类型意义类主观题型,答题范围文化生活,知识限定:文化对人的影响,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朗读者》节目能够给观众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触动。根据材料一中“中国古诗词通过央视等媒体播出,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可知涉及文化影响人的来源;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特点:深远持久、潜移默化;及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并适当展开分析。 【解答】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国诗词大会》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为全力营造重温古诗词、学习古诗词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古诗词,优美的语言、易经中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传统美德,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守高尚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让人们在无形中受到古诗词和作者人格魅力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让人们在领略古诗词的魅力中,激发正能量,提高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点评】本题属于意义类的主观题型,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作答,知识限定明确,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在教材中的第一单元第二课,体系是比较明晰和集中的,包括文化影响人的来源、表现、特点、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考生要结合材料及设问的要求进行对应分析。 32.(6分)在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问题上,有人认为:对不同文化持什么态度,有三种境界,一是党同伐异,二是求同存异,三是敬其所异,即善于美人之美的最高境界。达不到第三种境界将从文化上失去大国风范,削弱包容、吸收不同文化的能力即软实力。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对待不同文化需要敬其所异”的理解。 【分析】本题题目类型认识类主观题,答题范围文化生活,知识限定:文化多样性,要求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对待不同文化需要敬其所异”的理解。理解类试题首先要从是什么角度进行分析,由题目及材料内容可知,强调的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其次要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分析,答案涉及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及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最后要从如何做的角度进行分析,涉及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包括正确态度和原则等。 【解答】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有个性特征,但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因此,对待不同文化需要敬其所异。 ②“敬其所异”坚持了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③“敬其所异”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有利于促进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④“敬其所异”遵循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是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的表现,能使不同文化和睦相处,促进世界文化发展进步。 【点评】本题属于认识类主观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作答,知识限定明确,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在文化生活第三课中,包括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意义及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解题时应该根据题目指定范围、题型,结合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再选择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且分角度写出。注意:认识理解类试题一般要从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3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开眼看世界的先驱魏源,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谭嗣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纪元的毛泽东,一代代中华儿女不畏艰难、上下求索、矢志奋斗,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让我们再次感悟到伟大的民族精神的磅礴力量。 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结合材料,谈谈我们该如何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分析】本题为直问式的简答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我们该如何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此为基础题,考生根据书本知识回答即可。 【解答】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扬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点评】本题为政治基础知识类试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能正确的做出本题。 34.(12分)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紧扣“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主线,让全国观众过了一个欢乐祥和难忘的夜晚。本届春晚创新和亮点很多,概括如下:一是以百姓为中心,说身边故事,抒真切情感,带去阖家快乐。二是融入更多的国际性元素,将春晚文化覆盖到世界各国,使“中国春晚”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品牌和名片。三是突出中国元素、民族符号、地域文化,分会场突出美丽中国的独特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属于措施类试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通过材料“一是以百姓为中心,说身边故事,抒真切情感,带去阖家快乐。”可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材料“融入更多的国际性元素,将春晚文化覆盖到世界各国”可知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通过材料“突出中国元素、民族符号、地域文化”可知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解答】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优势,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民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点评】本题为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要坚持“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以“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