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六、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浙江)
第六、七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考纲展示]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a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和原因 b 3.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b 考点一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问题导思 知识梳理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什么? (1)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①原因:古代史官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②特点: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3. (1)原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是什么?意义何在? (2)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易错提醒 (1)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地域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能认为是它们的简单相加。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既渐趋融合,但又保持各自特色。 (2)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发扬其“包容性”的特点,扬弃吸收。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 史书典籍 作用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意义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特点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2.正确区分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区 别 角度 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纵向)的角度来说的 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厚重(横向)的角度来说的 侧重点 侧重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 侧重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 见证或 表现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联系 两者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别的特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 考向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典例1 (判断)(2017·浙江11月选考) 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 答案 F。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考向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典例2 (判断)(2015·浙江10月选考)“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说明不同的自然条件决定不同的区域文化。( ) 答案 F。由教材中“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可判断,试题中的说法将“影响”因素说成了“决定”因素,该题是错误的。 考向3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典例3 (判断)(2017·浙江4月选考)文化包容性是指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 答案 F。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题目中只强调了兼收并蓄,因此题目观点片面。 1.(判断)汉字这种独特的“方块字”,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它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 答案 T 。 2.居住在西藏东南部察隅县的僜人部落有其独特的语言而无文字,察隅僜人文化别具风格,犹如雪域高原盛开的“芭蕉花”。这凸显出( ) A.中华文化独领风骚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察隅僜人文化别具风格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应选C。 3.丝绸之路既是一条通商必经之路、合作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文明对话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化形态,它们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我们要发挥文化先行的优势,以包容的心态制定规划,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发挥文化先行的优势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求同存异,要求我们能与沿线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一带一路”各文化形态和谐相处。 (3)兼收并蓄,要求我们与沿线国家在文化交流合作中能够相互吸收、借鉴各自的优秀文化成果,共同促进“一带一路”文化的繁荣发展。 考点二 中华民族精神 问题导思 知识梳理 1.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易错提醒 (1)不能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等同于其全部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除了这五个基本内涵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合作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基本内涵 作用 爱国主义 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团结统一 在任何时候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爱好和平 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勤劳勇敢 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自强不息 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地位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作用、意义 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新时期主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考向1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典例1 (2017·浙江11月选考)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塞罕坝人经过55年的艰苦奋斗,三代人的顽强拼搏,创造了荒原变林海、沙漠成绿洲的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彰显了中华民族的(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团结统一精神 ③爱好和平精神 ④自强不息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辛勤劳动、建设祖国是爱国主义的体现,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①符合题意;塞罕坝人经过55年的艰苦奋斗,三代人的顽强拼搏,体现了自强不息精神,④符合题意;题目没有体现团结统一精神,②排除;题目没有体现爱好和平精神,③排除,故选D。 考向2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典例2 (判断)(2016·浙江4月选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名句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 答案 T。 1.(判断)感动中国人物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 ) 答案 T。 2.“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苦难中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 A.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 B.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D.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答案 B 解析 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因为民族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3.爱国需要理性,而行为的理性取决于思维的理性。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C.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答案 B 解析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应选B。 课时训练 一、判断题 1.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 答案 T。 2.在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中国传统科技具有整体实用的特点。( ) 答案 T。 3.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 ) 答案 F。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4.“愚公移山”“大禹治水”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精神写照。( ) 答案 F。“愚公移山”“大禹治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写照。 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 答案 T。 二、选择题 6.古人认为,羊是膳食美味,所以羊大为“美”。“美”与“善”同义,故金文的“善”字从羊从二言,表示众口夸赞的意思;羊性情温顺,因此“善”又有善良、慈善之义……由此可见( ) A.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B.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答案 A 解析 金文的“善”字从羊从二言,表示众口夸赞的意思,又有善良、慈善之义,体现了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故A当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B错误;C、D不符合题意。 7.孔子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收集整理编成《论语》一书,这本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这说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D.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缩影 答案 C 解析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故选C。 8.随着“中文热”在世界范围内的升温,文化部推出了汉字教材《100个汉字认识中国》。它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节庆习俗、文学典故等为汉字塑造了丰满的形象,使其流畅易懂、精妙优雅。该教材(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③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④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从“汉字”和“100个汉字的流畅易懂、精妙优雅”,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①入选;该教材出台的背景是“中文热”在世界范围内的升温,因此这样做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入选;②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9.杭州钟灵毓秀,远古即孕育了灿烂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宋室南迁,在此建都,不少中原地区缙绅仕宦移民杭州,使中原文化在此积淀,与杭州原有文化相交融,重新打造出具有浓重北方韵味的特色江南文化。这表明( ) A.杭州文化是杭州一方水土孕育的产物 B.杭州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C.人口迁徙与文化传播同步推进 D.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答案 B 解析 由“与杭州原有文化相交融,重新打造出具有浓重北方韵味的特色江南文化”可知,应选B。 10.(台州市2017年9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试题)红军长征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其铸就的长征精神成为今天激励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巨大动力。这表明长征精神( ) ①凝聚着不屈的时代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②根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④是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11.长征路上,无数革命先辈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下列名言警句中,能够正确反映艰苦奋斗精神的是( )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艰苦奋斗。④不符合题意,其意思是:指出自己观点和方法的人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而听的人可以从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才能发挥出群众的智慧,很明显,与艰苦奋斗关系不大。 12.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国精神”( ) ①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②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 ③是中华民族之魂 ④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主要体现的是“中国精神”具有支撑祖国进步发展的巨大作用,但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先进性的弘扬,①错误;材料表明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与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无关,②排除。 13.(2015·浙江10月选考)今年,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精神的核心是( ) A.团结统一 B.爱国主义 C.爱好和平 D.自强不息 答案 B 解析 解题时抓住设问的题眼“这一精神的核心”,明确这一精神所代表的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很容易选出B。 14.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川藏、青藏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两路”精神( ) ①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②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③体现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④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②错误;“两路”精神未体现爱好和平,③排除。 15.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铁榔头”郎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从“铁榔头”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 )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答案 A 解析 从“铁榔头”身上折射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说明了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具有历久弥新的品质,故A符合题意。 三、综合题 16.“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几十个国家、几十亿人口。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我们发挥文化先行的优势,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包容的心态推动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从而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共同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包容性的知识,说明我们以包容的心态推动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的意义。 (2)运用矛盾同一性的知识,说明沿线国家应如何处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答案 (1)我们以包容的心态推动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合作,有利于我们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 (2)①文化与经济作为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依赖,沿线国家发挥文化先行优势,推动文化借鉴、交流与融合,从而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共同发展。②文化与经济作为矛盾双方相互贯通。通过沿线国家文化借鉴、交流与融合,把文化先行优势转化为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共同发展的物质力量。 17.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结晶。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无论比分怎么样,从来没有放弃过。”现在时代虽然不同了,但女排精神没有褪色,反而愈加闪光。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展示了强大正能量,展示了“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这样的精神。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女排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答案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 (2)女排精神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3)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