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二轮课件:专题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143页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政治二轮课件:专题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143页PPT)

专题 4 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演讲 人: 目 录 CONTENTS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8 经济全球化 2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19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22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 3 考点 17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考法 1 市场 配置资源的考查 ★★★ 考法 2 市场 秩序有关知识的 考查 ★★★ 4 考点 17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考法 1 市场 配置资源的考查 ★★★ 考法点评: 以 选择题形式考查时,通常是提供经济活动素材,揭示其结果,分析体现的道理或依据、措施等,涉及资源配置的手段、必要性,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及局限性等知识。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通常是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背景,设置措施类、依据类、启示类题型。 5 考点 17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考法 1 市场 配置资源的考查 ★★★ 1. 市场配置资源 ( 1) 资源配置的必要性: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 2) 资源配置的手段 :有计划和市场两种基本手段 。 ( ) 对 资源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 ( ) 是 必不可少的手段。 ( 3) 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 市场 国家 的 宏观调控 6 考点 17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考法 1 市场 配置资源的考查 ★★★ 2.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 1)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 通过 ( )、( )、( ) 等 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进行的。 ( 2)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 即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 价格 供求 竞争 7 考点 17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考法 1 市场 配置资源的考查 ★★★ 2.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 2)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 即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 宏观 上看 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 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 ) 微观上 看 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 竞争机制 ) 总体上看 市场配置资源的两个优点,归结起来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配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8 考点 17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考法 1 市场 配置资源的考查 ★★★ 2.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 3) 市场调节的 局限性 :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①公共物品(路灯等公共性设施)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消费者可以免费使用(“搭便车”),或者想要收费非常困难(如路灯),价格机制起不到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导致市场失灵。②市场调节 存在( )、( )、( )等 固有的弊端。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 9 考点 17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考法 1 市场 配置资源的考查 ★★★ 2.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 4) 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区分 10 考点 17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考法 1 市场 配置资源的考查 ★★★ 2.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 5) 市场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但不能认为是唯一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认为只要有市场竞争,就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知识拓展: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十九大报告要求) 11 例 1 [北京文综 2018·30 ] 近年来 ,北京打响蓝天保卫战,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呈下降趋势,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 ① 清洁空气具有公共物品属性,需要政府 干预 ② 政府干预提高了排放者所承担的 成本 ③ 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和自然界自净能力 增强 ④ 空气产权难以界定清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③④ 【 解析 】 本题考查宏观调控等知识。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清洁空气不能仅由市场调节,还需要国家宏观调控,①符合题意。政府通过增加排放者所承担的成本,以减少排放,保卫蓝天,②符合题意。空气质量好转不是企业在市场上的自发行为,自然界自净能力不会自发增强,③与材料不符合。在产权不清晰的情况下,不利于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④观点错误 。 A 12 考点 17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考法点评: 此 知识点是近几年高考的高频考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诚信问题是此考点中的热点。在以后的高考中有可能在此处设计非选择题,或以市场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法行为,或以国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政策措施为背景材料,考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知识。 考法 2 市场 秩序有关知识的 考查 ★★★ 13 考点 17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1. 市场秩序混乱 ( 不讲诚信、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 ) 的原因 ( 1) 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市场调节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和弊端。 ( 2) 从政府角度看,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 3) 从企业角度看,有的企业不遵守法律法规,不遵守职业道德,诚信缺失。 考法 2 市场 秩序有关知识的 考查 ★★★ 14 考点 17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2 .面对市场秩序混乱、诚信缺失应采取的措施 ( 1) 政府 ( 国家 ) ① 国家 运用 ( )、( ) 和 必要 的 ( ) , 加强宏观调控。具体措施: a. 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经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 b. 制定并完善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加强信息引导,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②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③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考法 2 市场 秩序有关知识的 考查 ★★★ 经济 手段 法律 手段 行政 手段 15 考点 17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2 .面对市场秩序混乱、诚信缺失应采取的措施 ( 2) 企业 ① 企业必须面向市场,生产出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②生产经营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遵纪守法,遵守市场规则,诚实守信,自觉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 (3) 消费者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考法 2 市场 秩序有关知识的 考查 ★★★ 16 例 2 [课标全国 Ⅲ2016·14 ] 过去 ,国外品牌汽车在中国市场销售,必须通过品牌汽车厂商授权的专卖店进行。 2015 年 1 月,中国实行“平行进口车”制度,允许贸易商直接在国外购买汽车,进口到国内销售。中国推行“平行进口车”制度意在 ( ) A. 拓宽国外品牌汽车销售渠道,打破价格垄断 B.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善汽车产业结构 C. 降低进口汽车价格,扩大其市场占有率 D. 增加国外品牌汽车进口数量,提高关税收入 【 解析 】 本题考查宏观调控。过去进口汽车必须通过品牌汽车厂商授权的专卖店销售,实质上形成了对进口品牌汽车的垄断。现在实行“平行进口车”制度,只要是贸易商都可以在国外购买汽车,到国内市场进行销售,打破了对进口品牌汽车的垄断, A 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汽车技术的引进, B 不符合题意;国家这一政策的变化显然不是为了扩大国外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 C 不符合题意;该制度的推行客观上会带来增加国外品牌汽车的进口数量的结果, D 不符合题意。 A 17 1.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 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 》 中提出,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依法惩治违法犯罪分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品牌管理专业人才,造就一大批技艺精湛、技术高超的技能人才。材料中所提举措的经济学依据有 ( ) ①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和 滞后性 ② 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 作用 ③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 动力 ④ 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需要政府发挥作用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③④ 1.C 【 解析 】 本题考查市场秩序、劳动者的作用等知识。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体现了劳动者的作用,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③说法正确但在题干中未体现,应排除。 习题 18 2.2018 年 7 月 4 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发布了 《 关于加强食用植物油标识管理的公告 》 ,要求规范食用植物油特别是食用植物调和油标签标识,坚决遏制虚假标识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违规行为。对此的相关认识中正确的是 ( ) ①政府运用行政措施调控市场、保护 消费者 ② 国家的上述要求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 表现 ③ 出现虚假标识是市场竞争不可避免的 产物 ④ 规范标签标识有利于维护市场规则与秩序 A.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③④ 2.B 【 解析 】 本题考查规范市场秩序的知识。政府机关发布公告,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是运用行政手段调控市场的体现,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①④正确。②说法错误,国家的要求是宏观调控的体现,故排除。市场竞争也可以守法、诚信,虚假标识并非不可避免,③错误。 习题 19 3. 经济学中的“灯塔效应”表明,渔民都不愿意一个人支付像建造灯塔这样的公共物品的费用,因为要组织其他人免费使用灯塔的代价非常大。这一效应表明 ( ) ①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 排他性 ②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等 弊端 ③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 宏观调控 ④ 市场经济需要法律和道德来规范与引导 A.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②④ 3.C 【 解析 】 本题考查国家科学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经济学中的“灯塔效应”表明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应主要由政府来提供,即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与“灯塔效应”无关,排除。 习题 20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法 2 科学 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的 考查 ★★★ 考法 1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 考查 ★★★ 21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法点评: 以 现实生活中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比较为背景,大多设置选择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 优点 ) ;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通常不是单独考查本知识点,而是把这三个特征的某些内容作为答案要点之一,往往设置体现类、依据类非选择题。 考法 1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 考查 ★★★ 22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基本标志 。 考法 1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 考查 ★★★ 23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考法 1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 考查 ★★★ ( 1) 坚持的 ( ) 主体 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公有制 24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考法 1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 考查 ★★★ ( 2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处理 好 ( ) 和 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政府 25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法 1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 考查 ★★★ 考法提示: ( 1) 涉及体现类题目时,要注意分析材料对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涉及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则体现公有制为主体;涉及关注分配公平,缩小两极分化,则体现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涉及国家的调控措施成效显著,则体现我国的宏观调控更加科学。 26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法 1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 考查 ★★★ ( 2) 涉及依据类非选择题时,通常是提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效的素材,其依据可涉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财政的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共同富裕、转方式、调结构、新发展理念等。涉及依据类题目时,遵循先综合后分析的原则,先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鲜明的特征,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然后结合材料逐一分析其特征,如基本标志、根本目标、科学宏观调控等,还可以结合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内容进行分析。 27 例 3 [北京文综 2016·29 ] “跑步热” 的兴起,使一些城市的马拉松比赛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赛事组织者常常面临报名者众多而参赛名额有限的困难。在解决参赛名额这一稀缺资源配置的难题时 ( ) ① 先到先得的排队法能缓解供求 矛盾 ② 随机分配的抽签法能实现资源的优化 配置 ③ 价高者得的拍卖法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公平 原则 ④ 优先本地报名者的做法是采用计划手段配置资源 A.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③④ 【 解析 】 本题考查市场与计划、市场配置资源。先到先得,实质是尊重积极参与,有利于缓解参赛名额的供求矛盾,①符合题意;优先本地报名者的做法,是组织者人为规定的,不是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这是用计划手段配置资源,④符合题意;随机分配的抽签法体现了公平,但可能导致参赛水平不高的人参赛,不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②说法错误;价高者得的拍卖法,强调谁出价高谁得到名额,身份、地位等都不起作用,这体现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③中“违背”一词说法错误。 B 28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法 2 科学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的 考查 ★★★ 考法点评:对此 知识点的考查,从近几年高考题的题型上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有,选择题突出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非选择题突出对知识的准确调取能力。从取材上看,主要紧贴国家大政方针,多角度选取图表、文字材料。除了深入把握本考点内的知识外 , 还要注意与就业、财政、税收、公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市场调节、对外开放等知识的联系 ; 要密切关注我国在发展与改革问题上的重大决策及取得的成就。 29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法 2 科学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的 考查 ★★★ 1. 为什么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 1)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的领域市场不能调节 ( 国防治安、公共服务 ) ,有的领域不能让市场调节 ( 枪支、麻醉品 ) 。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容易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波动、两极分化等后果,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2) 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30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法 2 科学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的 考查 ★★★ 1. 为什么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 3)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由( )决定 。 知识拓展: 公共物品是指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是指当一个人消费该物品时并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非排他性,是指要阻止一个人免费享用该物品的代价非常大。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31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法 2 科学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的 考查 ★★★ 2.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2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法 2 科学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的 考查 ★★★ 3. 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33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法 2 科学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的 考查 ★★★ 3. 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34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法 2 科学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的 考查 ★★★ 3. 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35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法 2 科学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的 考查 ★★★ 4.我们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 考法提示: 做题时注意抓关键词,注意区分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 经济手段的关键词 :经济政策、经济计划、经济利益的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收入和支出数量、税收、税率、国债等)、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阶梯水价、阶梯电价、提高农产品最低收购价等。 法律手段的关键词 :经济立法、经济司法、依法查处、依法打击等。 行政手段的关键词 :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 。 36 考点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法 2 科学的宏观调控相关知识的 考查 ★★★ 特别提示: ( 1) 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有特征,并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的 。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不能直接插手和干预微观的企业经营活动。 37 例 4 [课标全国 Ⅱ2016·14 ] 2012 年,某国司法部起诉甲公司和五家出版社,指控其涉嫌合谋操纵电子书价格,违反了 《 反垄断法 》 ,令消费者遭受了数千万美元的损失。 2015 年,法院裁定罪名成立,开出了 4.5 亿美元的罚单。该案例说明 ( ) ① 市场调节存在 滞后性 ② 企业和社会组织均以盈利为经营 目标 ③ 法律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 手段 ④ 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③④ 【 解析 】 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秩序的知识。题中案例说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①不符合题意。社会组织不一定都以盈利为经营目标,②错误,排除。材料中的案例说明,国家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违法问题,③符合题意。要从根本上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必须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④符合题意。 D 38 1. 在去年的食用玫瑰采摘期,花农丰产却未丰收。食用玫瑰价格从每公斤 30 多元跌到 3 元以下,使花农受到了巨大损失。“暴涨惊市,暴跌伤农”,为稳定玫瑰生产,维护农民利益,下列采取的措施中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是 ( ) ① 花农与收购企业签订销售协议,发展订单 农业 ② 政府为花农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农民 生产 ③ 政府制定玫瑰最高价与 最低价 ④ 将花农的土地集中起来,扩大种植规模,降低成本 A.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①④ 1 .B 【 解析 】 本题考查市场经济的特征。为了防止“花农丰产却未丰收”的现象,花农可与收购企业签订销售协议,发展订单农业,政府可为花农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农民生产,①②符合题意。商品的价格应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且政府不能制定玫瑰最高价与最低价,③说法错误。④中的措施并不能有效解决丰产不丰收的问题 。 习题 39 2. [浙江杭州 2018 期末] 2017 年还是资本风口的共享单车, 2018 年却变成了市场风险。任何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都会经受市场的“洗礼”。同时,任何一种经济形态,都不能完全放任于市场。材料说明 ( ) ①市场能够比较及时、准确地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 配置 ② 政府需要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治理共享单车乱 象 ③ 宏观调控应在分享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中起重要 作用 ④ 消除市场调节的弊端应完善相关行业规范、法律法规 A.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②③ 2.A【 解析 】 本题考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任何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都会经受市场的“洗礼”,市场能够比较及时、准确地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①符合题意;任何一种经济形态,都不能完全放任于市场,这说明宏观调控应在分享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中起重要作用,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排除②;④中“消除”表述错误。 习题 40 3.“ 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 · 帕金在其所著的 《 经济学 》 一书中提出来的。所谓“挤进效应”,即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 ) ①国家增发国债,加大 财政补贴 ② 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 点 ③ 国家增发纸币,加快 货币流通 ④ 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③④ 3.A 【 解析 】 本题考查科学的宏观调控。“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①②符合题意;国家增发纸币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与题意不符,并且题中涉及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都属于货币政策,③④不符合题意。 习题 41 考点 19 中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考法 2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 考法 1 历史性 的变革 ★★ 考法 3 开启新征程 ★ 42 考点 19 中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考 法 1 历史性 的变革 ★★ 考法点评 : 本 考点是教材修订后新增内容,已在 2018 年全国卷中有所渗透。可能会结合新发展理念和国家宏观调控等知识考查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原因、取得的成就及其表现。 43 考点 19 中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考 法 1 历史性 的变革 ★★ 1.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 2 )表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 1 )原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44 考点 19 中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考 法 1 历史性 的变革 ★★ 1.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 3 )正是由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所以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可以说,“历史性成就”是因,“历史性的变革”是果。 45 考点 19 中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考 法 1 历史性 的变革 ★★ 2.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 2 )表现: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 1) 原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46 考点 19 中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考 法 1 历史性 的变革 ★★ 3.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 2) 表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 1) 原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47 例 5 [课标全国 Ⅲ2018·13 ] 我国 2013—2017 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如图 5 所示,据此可以推断出 ( ) A. 民间资本投资逐年增长 B. 企业投资回报率逐年提高 C. 企业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D. 新增就业人口与新增就业岗位缺口逐年加大 【 解析 】 本题考查经济建设职得重大成就有关知识,结合图表反映的经济现象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图表反映了近五年来我国新增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这主要跟企业环境的优化有关, C 正确。图表并未反映哪一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数量在增加,无法推导出民间资本投资在逐年增长, A 不选。新增企业数量增加不能推断出企业投资回报率逐年提高、新增就业人口与新增就业岗位缺口逐年加大, B 、 D 不选。 C 48 考点 19 中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考 法 2 新时代 的社会主要矛盾 ★★★ 1. 新时代的社会 主要矛盾 为什么 : 是什么: (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怎么办: 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49 考点 19 中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考 法 2 新时代 的社会主要矛盾 ★★★ 2. 我国当前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并不意味着我国基本国情发生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 50 例 6 [上海高考 2016·9 ] 造成 右图中两个变量走势相异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2007-2015 年我国 ( ) A. 农业现代化、专业化进程加快 B. 高科技战略性新兴工业发展 C.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D. 出口总量增长及产品结构优化 【 解析 】 本题考查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有关知识。从图中可知, GDP 增长率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稳,但是拉动就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中导致了 GDP 增速放缓, C 是符合经济新常态趋势的特点,通过发展服务业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就业的增加, C 符合题意; A 、 B 、 D 都会导致 GDP 增速加快,与题意不符 。 C 51 考点 19 中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考 法 3 开启 新 征程 ★ 考法点评: 本 考点是教材修订后新增内容,已在 2018 年全国卷中有所渗透。可能会结合新发展理念和国家宏观调控等知识考查新征程的时间及任务安排。 52 考点 19 中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考 法 3 开启 新 征程 ★ 1.“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2 ) ( ) 一百年 奋斗目标: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1 ) ( ) 一百年 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建党 新中国 成立 53 考点 19 中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考 法 3 开启 新 征程 ★ 2. 两个阶段安排 ( 1 )第一个 阶段 ① 时间:从二〇二〇年到 二〇三五年 ② 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③表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54 考点 19 中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考 法 3 开启 新 征程 ★ 2. 两个阶段安排 ( 2 )第二个 阶段 ① 时间: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 中叶 ② 目标: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③ 表现: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5 考点 19 中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考 法 3 开启 新 征程 ★ 特别提示: 新时代 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56 例 7 [山东淄博 2019 届开学考] “十三五” 规划建议指出,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加强分类扶持贫困家庭 , 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扶贫。这样做是为了 ( ) ①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 富裕 ②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目标 ③ 扩大就业,解决人民的就业 问题 ④ 促进多源节约,淘汰过剩产能 A.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③④ 【 解析 】 本题考查开启新征程。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政策是为了促进贫困人口脱贫,提高其收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①②正确;扶贫和脱贫的目的不是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也不是为了淘汰过剩产能,③④不符合题意。 A 57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考 法 2 大力 发展实体 经济 ★★★ 考 法 1 坚持 新发展 理念 ★★★ 考法 3 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 ★★★ 考法 4 实施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58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考法点评: 本 考点是近三年高考的热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都有呈现。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时通常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方针政策、行业行为、企业措施为背景直接考查五大发展理念中的某个或某几个理念的贯彻和落实;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时,并不单独考查某个理念,而是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结合在一起,从意义、措施等角度加以考查。 考法 1 坚持新发展理念 ★★★ 59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难题 考法 1 坚持新发展理念 ★★★ 发展 不平衡问题和一些领域的发展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求失衡,新产业和新动能成长还不够快。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 60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 坚持新发展理念的重要 意义 考法 1 坚持新发展理念 ★★★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 贯彻 ( )、( )、( )、( )、( )、 的 发展理念。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61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 全面理解新发展理念 考法 1 坚持新发展理念 ★★★ ( 1) 创新发展 ① 侧重点: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②重要性: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③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62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 全面理解新发展理念 考法 1 坚持新发展理念 ★★★ ( 2 )协调 发展 ① 侧重点: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②要求: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63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 全面理解新发展理念 考法 1 坚持新发展理念 ★★★ ( 3 )绿色发展 ① 侧重点: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②要求: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64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 全面理解新发展理念 考法 1 坚持新发展理念 ★★★ ( 4 )开放发展 ① 侧重点: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②要求: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65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 全面理解新发展理念 考法 1 坚持新发展理念 ★★★ ( 5 )共享发展 ① 侧重点: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②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66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 全面理解新发展理念 考法 1 坚持新发展理念 ★★★ 特别提示: 解答 时注意五大发展理念分别是解决经济社会不同方面问题的,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准确判断国家和企业要解决的是哪方面的问题,以此找出应贯彻的相应理念及提出针对性举措。 67 例 8 “数以亿计的人可在自家屋顶、田间建立一个小型发电厂,只要它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而且通过互联网和电网与世界连接相互交易”,这是“互联网 + 能源”的一个愿景和行动。其重大意义在于() ①每个人都可以是电力消费者也可以是 生产者 ② 可以极大地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 替代 ③ 能源供给结构将实现电能化且价格十分 低廉 ④ “互联网 + 能源”能全面推动各传统产业升级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③④ 【 解析 】 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以及新发展理念等有关知识。小型发电厂的建立,互联网和电网与世界连接,使得每个人既能生产电力,又能消费电力,由于使用的是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极大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①②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涉及“价格十分低廉”这一信息,③排除。“互联网 + 能源”能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但不能全面推动各传统产业升级,④观点过于绝对化,排除。 A 68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考法 2 大力 发展实体经济 ★★★ 考法点评: 此 知识点涉及的热点颇多,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 2025” 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是未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要务必加以重视,知识内容要进行深化和扩展。出题形式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但以非选择题居多。非选择题以图表题出现的可能性极大,既要概括基本经济信息,又要求说明发展实体经济的原因和措施。 69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实体经济 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考法 2 大力 发展实体经济 ★★★ 1. 重要性 70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 . 具体要求 考法 2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 要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考法提示: 分析实体经济发展状况时,既要看到实体经济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和人民的重要性,又要看到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发展实体经济时,要从国家的战略高度、政府经济政策、金融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际合作等宏观角度出发,也要从企业经营与发展这一微观角度出发去提出措施。 71 例 10 [河南重点中学联合体 2019 届适应性测试] 2018 年 4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落实 《 政府工作报告 》 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发展壮大新动能,创建“中国制造 2025” 示范区。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加快国内外标准接轨,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该举措旨在 ( ) ①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②促进我国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 供给量 ③ 以质量提升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 效益 ④ 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促进生产的调整升级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③④ 72 例 [河南重点中学联合体 2019 届适应性测试] 【 解析 】 本题考查发展实体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展开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国内外标准接轨,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旨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以质量提升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①③符合题意;发展实体经济,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目的在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而不是扩大规模,增加供给量,②错误;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需要,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B 73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考法 3 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 ★★★ 考法点评: 本部 分内容在高考中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所涉及,选择题多以农村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集体经济的新形式等为背景,考查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等知识点;非选择题多以近几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乡村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情况为背景设置意义类、措施类题目,考查社会公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城乡融合发展、农村土地改革等热点。 74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 重要性 考法 3 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 ★★★ 农业 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75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 . 具体要求 考法 3 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 ★★★ 要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76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 有关乡村振兴具体举措的要点 考法 3 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 ★★★ ①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②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③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④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⑤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77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 有关乡村振兴具体举措的要点 考法 3 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 ★★★ 考法提示: ( 1 )以农业现代化、土地使用权流转、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为背景考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时,可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共同富裕、增加就业、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等方面作答。 78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 有关乡村振兴具体举措的要点 考法 3 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 ★★★ ( 2 )结合当前农村发展存在的诸如: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差距较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民就业问题、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受到限制、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庄治理方面依然薄弱等问题来回答解决措施时,可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市场配置资源、国家科学宏观调控、发挥财政作用等角度提出建议。 79 例 11 [陕西四校 2019 届联考] 根据 农业农村部近日通知的 2019 年中央农业建设投资计划编报要求, 2019 年中央投资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重点补助:数字农业农村建设项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项目、农业农村部部属单位基础设施建设等 4 个建设项目。农业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经济意义有 ( ) ①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②提高城镇化进程,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③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 转变 ④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降耗增效,保护环境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② ③ D .②④ 80 例 11 [陕西四校 2019 届联考] 【 解析 】 本题考查科技兴农等知识。①选项是对农民与农村的意义,与题意不符。②选项是对农村发展的意义,与题意不符。题目中,中央投资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对相关项目进行重点补贴以发展农业科技,这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降耗增效,保护环境。③④选项入选。 B 81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考法 4 实施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考法点评: 本 考点是高考命题相对较冷的考点。近三年全国卷中没有直接考查。从题型上看,应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新发展理念,分析区域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措施。 82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 重要性 考法 4 实施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对于 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83 考点 20 贯彻 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 具体要求 考法 4 实施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加大 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84 例 12 2018 年 3 月 30 日,国家发改委连发七个文件,为振兴东北出台了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包”。这是加快推动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大举措,也是发挥我国制度优势促进跨区域合作的创新举措,对于加快推进东北振兴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推动东北经济脱困向好,实现新一轮振兴 ( ) ①事关全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大局,事关区域协调发展 全局 ② 要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更有力的举措抓好稳增长和保 民生 ③ 要把新产业、新业态放在东北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塑东北装备 竞争力 ④ 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基础作用 A. ①④ B . ③④ C . ①② D .②④ 【 解析 】 本题考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东北振兴涉及的是区域协调发展,①入选。实现东北振兴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东北经济社会发展,②入选。我们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③错误。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④错误。 C 85 1.2018 年 4 月,中国建设银行无人银行在上海正式开业。这是国内第一家“无人银行”,是一个全程无需银行职员参与办理业务的高度“智能化”银行网点。“无人银行”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表现在 ( ) ① 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更好服务实体 经济 ② 降低银行人力运营成本,增加就业 压力 ③ 消费者可享用安全快捷全自助智能 服务 ④ 推动服务效率的提高和人类劳动的解放 A.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③④ 1.D【 解析 】 本题考查创新发展理念。商业银行利用智能化进行业务办理,为消费者带来了方便,全程智能化减少人工的使用,使得劳动力得以解放和服务效率提高,③④正确。利用智能化办理业务可降低银行人力运营成本,但不能降低银行经营风险,且增加就业压力不是积极影响,①②错误。 习题 86 2 . 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下列属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措施的有: ( ) ①完善金融体系→扩大信贷规模→激活资本市场→提升股市 信心 ② 完善产权体系→保护投资者利益→撬动民间资本→激发经济 活力 ③增值税取代营业税→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劳动者收入→扩大住房需求→房产供给增加 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产品创新、智能化、高端化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③④ 2.C 【 解析 】 本题考查发展实体经济。①选项错误,股市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故排除。③选项错误,房地产市场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故排除。通过完善产权体系,保护投资者利益,撬动民间资本,从而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②入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了产品创新、智能化、高端化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也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④入选。 习题 87 3. 上海市重在从顶层设计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缩小城乡差距,力争率先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今后,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将明显加大,上海郊区农村整体面貌和农民生活水平将明显改善。这表明,上海市 ( ) ① 通过以乡带城构建新型城乡 关系 ② 以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融合 发展 ③ 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工作重中之 重 ④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 A.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②③ 3.B 【 解析 】 本题考查乡村振兴战略。材料主要说明,上海市将通过新型城镇化加大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②④符合题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必须要坚持以城带乡,①错误。“三农”问题是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③说法错误。 习题 88 考点 21 经济全球化 考 法 对 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考查 ★★ 考法点评: 本 考点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之一。从题型上看 , 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 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的几率要小一些。从考查内容上看 , 集中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上 , 其次是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 跨国公司在近几年没有单独考查。在备考中 , 既要一如既往地重视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 , 又要适当关注跨国公司这一“冷”点 ; 在时政上 , 要密切关注国际上发生的中美贸易战等重大经济事件对我国、对世界的影响 , 关注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经营发展等。 89 考点 21 经济全球化 1. 区分经济全球化的三点表现 考 法 对 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考查 ★★ 90 考点 21 经济全球化 2.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现阶段, 是 ( ) 以为 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 考 法 对 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考查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91 考点 21 经济全球化 3. 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考 法 对 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考查 ★★ (1) 积极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 (2) 消极作用: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92 考点 21 经济全球化 4.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考 法 对 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考查 ★★ 比较 优势是国与国之间由于人口、资源等禀赋的差异形成的竞争优势,二优取其重,二劣取其轻。我国过去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力成本较低,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主要优势,但目前这种优势已经不再明显。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产品具有价格优势;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我国产品具有技术优势。准确把握我国的比较优势,明确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93 考点 21 经济全球化 5. 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考 法 对 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考查 ★★ ( 1)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2) 经济 全球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经济融合。目前来看虽然出现了“逆全球化”思潮,但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而经济一体化只是局部区域、局部领域内的状态和进程。 94 例 13 [课标全国 Ⅲ2017·15 ] 2016 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对全球 164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 11 299.2 亿人民币元,居世界第二位,近 10 年平均增幅超过 25% 。中国对外投资蓬勃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 ( ) ① 减少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降低汇率 风险 ② 促进投资对象国的就业增长和经济 发展 ③ 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 发展 ④ 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③④ 【 解析 】 本题考查投资需求增长与就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全球化、“走出去”战略等。材料涉及的是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也就是金融投资之外的实业投资,如水、电、煤、气、石油、房地产、矿产资源开采等。这种投资方式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促进投资对象国的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化的经营能力,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与外汇储备及汇率风险、资本市场一体化无关,①③排除。 C 95 1. 读下图,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甲乙两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与贸易。据此可以推断 ( ) ① 甲国出口 M 商品比出口 N 商品优势 大 ② 乙国进口 N 商品比进口 M 商品优势 大 ③ 甲国出口 N 商品比出口 M 商品优势大④乙国进口 M 、 N 两种商品都无比较优势 A.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③④ 习题 96 1.C【 解析 】 本题考查比较优势。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生产 M 商品和 N 商品的成本都比乙国低,但相比较而言,甲国生产 N 商品的成本比生产 M 商品的成本更低,这对甲国来讲生产 N 商品是一种比较优势,可见,甲国出口 N 商品比出口 M 商品优势大,③正确,①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国生产 M 商品和 N 商品的成本都比甲国高,但相比较而言,乙国生产 M 商品的成本与甲国生产 M 商品相比,比生产 N 商品与甲国生产 N 商品相比的成本差距要小,这对乙国来讲,生产 M 商品是其比较优势,生产 N 商品却是劣势,对乙国来讲,进口 N 商品比进口 M 商品优势大,这可以节约大量的社会劳动,②正确,④错误。 习题 97 2. 弗里德曼在 《 世界是平的 》 一书中,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益处。其中一段话颇令人回味:“小时候父母常常说:‘儿子,乖乖把饭吃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没饭吃。’现在,父母会对孩子说:‘女儿啊,乖乖把书念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正在等着抢你的饭碗。’”这段话表明 ( ) ①从“抢饭”到“抢饭碗”凸显了从竞争资源到竞争就业机会的 转变 ② 作为生产力重要因素的人才资源,趋向于全球 流动 ③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一体化,使劳动力市场竞争更 激烈 ④ 劳动者要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 A. 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④ D .①② 2.D【 解析 】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从题干中可以看出,从“抢饭”到“抢饭碗”凸显了从竞争资源到竞争就业机会的转变,作为生产力重要因素的人才资源,趋向于全球流动,①②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经济并没有一体化,故排除③;材料强调劳动者应树立竞争就业观,而不是多种方式就业观,故排除④。 习题 98 3.2018 年 4 月 13 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30 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 ( ) ① 有利于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投资 环境 ② 能够发挥我国在世界市场发展中的主导 作用 ③ 顺应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 水平 ④ 能够有效避免贸易摩擦,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③④ 3.B【 解析 】 本题考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潮流,有利于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投资环境,有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①③符合题意。②夸大了我国的作用。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并不能避免贸易摩擦,④说法错误。 习题 99 考点 22 国际 经济竞争与合作 考 法 1 对 国际经济组织的考查 ★★★ 考法 2 对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 考查 ★★★ 考法 3 对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考查 ★★★ 100 考点 22 国际 经济竞争与合作 考 法 1 对 国际经济组织的考查 ★★★ 考法点评: 对 国际经济组织的考查,主要落在一“大”一“热”上。“大”指在国际上影响大的国际经济组织,如世贸组织、世界银行等,这些组织在历年的国际经济事件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可能联系当年的经济事件对它们的有关知识进行考查。“热”主要指一些不一定大,但在当年的经济热点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国际组织,或我国新加入的一些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这些组织也可随当年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考查。但对那些“热”的国际组织的考查更多地侧重于政治生活,在经济生活中考查还是侧重于“大”的国际组织。本考点在过去几年考查较少,从题型上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的考查会结合其他知识,如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复习时一定要细致掌握好课本知识。 101 考点 22 国际 经济竞争与合作 1. 世界贸易组织的 地位 考 法 1 对 国际经济组织的考查 ★★★ ( )、( )、( ) 并 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02 考点 22 国际 经济竞争与合作 2. 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考 法 1 对 国际经济组织的考查 ★★★ 世界 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103 考点 22 国际 经济竞争与合作 3.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考 法 1 对 国际经济组织的考查 ★★★ 有 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考法提示: 涉及世界贸易组织的题目通常是选择题。一是往往提供多边贸易谈判的材料,要求判断它的作用: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二是国与国之间发生贸易纠纷,通常涉及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104 例 14 世贸组织各成员普遍认同应加强世贸组织的作用,呼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但在多边贸易机制未来方向性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据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① 各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是对称 的 ② 世贸组织推动国际分工和资源的全球 配置 ③ 各成员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 基础 ④ 多边贸易机制的发展能消除竞争和冲突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②④ 【 解析 】 本题考查世贸组织。①与题意无关,材料并未涉及各成员的地位及权利关系;②正确,各成员认同应加强世贸组织的作用,说明世贸组织推动了国际分工和资源的全球配置;③正确,各成员认同应加强世贸组织的作用,但在多边贸易机制未来方向性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说明各成员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是对立甚至冲突的根源;④说法错误,多边贸易机制的发展并不能消除竞争和冲突 。 C 105 考点 22 国际 经济竞争与合作 考法点评: 此 知识点的考查重在“合作”与“竞争”两个词上。前些年国际经济合作考查要多一些,如我国加入一些国际组织、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等,由此考查应该开放、怎样开放等相关知识。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摩擦显著增多,高考题中对于以此类问题为典型的国际经济竞争的考查力度显著加大。以此类热点来反思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足或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理解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探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此类问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选择题侧重于课本知识;非选择题则多与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组织、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知识结合考查,以原因意义类和措施类题型为主。 考法 2 对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 考查 ★★★ 106 考点 22 国际 经济竞争与合作 1. 为什么要积极开展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我国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被世界各国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证明了的,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考法 2 对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 考查 ★★★ 107 考点 22 国际 经济竞争与合作 2. 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措施 (1) 坚持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的原则。 考法 2 对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 考查 ★★★ ( 2) 坚持 “引进来”与“走出去” 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国际竞争力。 (3) 企业要 积极应诉 ,利用世贸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 企业要 依靠科技创新,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 。 (5) 调整 经济结构 ( 或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 ) 。 108 例 15 [课标全国 Ⅱ2018·15 ] 2018 年 4 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 12 大举措,包括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等。扩大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意味着 ( ) ① 金融市场结构将发生变化,系统性金融风险 降低 ② 金融产品将更加丰富,市场主体有更多 选择 ③ 金融机构的成本将降低,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提高 ④ 将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促进中国金融业改革 A.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②④ 109 例 15 [课标全国 Ⅱ2018·15 ] 【 解析 】 本题考查银行、对外开放等知识。扩大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取消对本国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等举措,有利于外资及外国银行参与我国金融业竞争,使金融市场的主体增多,金融产品更加丰富,竞争更激烈,有利于我国金融业的改革,②④符合题意。金融业的对外开放,金融市场结构将发生变化,但系统性金融风险会提高,①观点错误。金融机构的成本将降低,但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还受银行自身竞争能力的影响,不一定会提高,③观点片面 。 D 110 考点 22 国际 经济竞争与合作 考法点评: 此 考点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高频考点。常立足两个角度来考查,一是通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认识“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二是从国家角度,结合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认识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措施。 复习时要密切关注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最新调整、我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典型事例、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的对策等。 考法 3 对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考查 ★★★ 111 考点 22 国际 经济竞争与合作 易混辨析: 正确理解“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 考法 3 对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考查 ★★★ 112 考点 22 国际 经济竞争与合作 (2) 区分对外开放格局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考法 3 对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考查 ★★★ 全方位 就是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所有国家进行开放;宽领域就是对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广泛领域对外开放;多层次就是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发区、沿海、沿江、沿边、内陆中心城市等多种形式对外开放。这种开放格局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13 考点 22 国际 经济竞争与合作 (3) 注意区分“走出去”与对外贸易 考法 3 对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考查 ★★★ 广义 的“走出去”战略包括货物与服务出口、劳务输出、国际融资、国际旅游以及对外投资等企业跨国经营的各个方面。狭义的“走出去”战略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形式,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而达到提高国际竞争力。教材上的“走出去”战略是在狭义上使用的。而对外贸易的出口仅指货物的出口 , 二者的范围是不同的。因此,“走出去”战略不包括对外贸易的出口。同时要注意区分对外贸易与对外资金、技术的交流,对外贸易不包括对外资金、技术的交流。 114 考点 22 国际 经济竞争与合作 2.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措施 考法 3 对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考查 ★★★ ( 1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 2 )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115 考点 22 国际 经济竞争与合作 2.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措施 考法 3 对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考查 ★★★ ( 3 )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4 )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 5 )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 116 考点 22 国际 经济竞争与合作 3. 如何提高“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水平 考法 3 对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考查 ★★★ ( 1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 2 )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117 考点 22 国际 经济竞争与合作 3. 如何提高“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水平 考法 3 对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考查 ★★★ ( 3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考法提示: 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时,通常设置当前我国企业在对外经济竞争与合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涉及措施、启示、意义等角度。回答此类题目,一要有国际意识,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资源,有规则意识和利用规则保护自己的意识;二要有风险意识,采取措施防范对外投资的风险;三要有竞争意识,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四要有针对性,仔细阅读材料内容,针对材料中涉及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 118 例 16 [课标全国 Ⅲ2018·15 ] 某 国 2013—2017 年对外贸易差额变化如图 6 所示。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该国平衡总体贸易收支的是 ( ) ① 降低进口关税,扩大成套设备 进口 ② 制定配套政策,引进国外 高新技术 ③ 完善产业体系,减少关键零部件 进口 ④ 优化旅游环境,大力吸引海外游客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③④ 119 例 16 [课标全国 Ⅲ2018·15 ] 【 解析 】 本题偏难,考查考生运用对外贸易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如何促进贸易收支平衡的能力。贸易收支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贸易收支平衡是指进口额等于出口额。对外贸易差额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比较的差额。根据材料信息,近五年某国贸易整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则应扩大进口。由于服务贸易差额小于零,出口小于进口,则应减少服务类进口。扩大成套设备进口、引进国外高新技术,有利于增加某国进口,保持某国贸易收支平衡,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观点正确,但不会对平衡某国总体贸易收支有帮助,不选。 A 120 1.2017 年 9 月 3-5 日,第九届金砖国家峰会在中国厦门举行。本次峰会的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重点在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全球治理、开展人文交流、推动机制建设等方面推进合作。此次厦门峰会,中国创造性地提出“金砖 +” ,传递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与“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建设理念不谋而合。提出“金砖 +” 的中国方案 ( ) ① 可以均衡“金砖 +” 各经济体的 发展水平 ② 有利于“金砖 +” 各成员分享彼此发展 机遇 ③ 有利于推动贸易自由化、经济 多极化 ④ 与我国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求一致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③④ 1.C 【 解析 】 本题考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金砖 +” 的中国方案传递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与“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建设理念不谋而合,与我国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求一致,有利于“金砖 +” 各成员分享彼此发展机遇,②④符合题意;“共享”并不等于“均衡”,①说法错误;③中的“经济多极化”说法错误 。 习题 121 2. 中国商务部多次表示,钢铁产能过剩是全球性问题,实施贸易保护措施不仅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和钢铁产业发展问题,反而会对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形成阻碍。面对国外的反倾销,我国企业应当 ( ) ①积极利用有关国家和国际经贸规则,切实维护自己的 合法权益 ② 对澳进行贸易报复,对其相关产品征收惩罚性 关税 ③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并提高产品 附加值 ④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灾难 A.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2.A 【 解析 】 本题考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面对国外的反倾销,我国企业应当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①③ 符合题意;②中“进行贸易报复”的做法是错误的,故排除;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④错误 。 习题 122 3.G20 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 1999 年 12 月 16 日在德国柏林成立,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 G20 峰会旨在推动以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 G20 的成员国遍布全球,带来的经济益处是 ( ) ①有利于加强成员国间贸易 投资 ② 形成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多极化 趋势 ③ 成员国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商品更加 丰富 ④ 成员国企业风险降低,效益增加 A.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②④ 3.A 【 解析 】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G20 峰会作为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成员国之间可以有更为密切的经济交往,①③符合题意;②是政治益处,不是经济益处,应排除;二十国集团的建立和企业风险无直接关系,企业效益与多种因素相关,排除④ 。 习题 123 700 分综合 考 法考练 综合考法 1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综合考查 综合考法 2 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的 综合 考查 124 综合考法 1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综合考查 考法点评: 以 非选择题形式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时,往往是对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宏观调控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要求能够综合调动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通常的考查角度有:依据 ( 合理性 ) 、意义 ( 重要性 ) 、措施等。针对存在的问题设置措施类题目是高概率的命题方向。 700 分综合 考 法考练 125 综合考法 1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综合考查 1.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1)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2) 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700 分综合 考 法考练 126 综合考法 1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综合考查 1.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3) 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① 原因 ( 为什么 )a.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b.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c. 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d.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700 分综合 考 法考练 127 综合考法 1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综合考查 1.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3) 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② 措施 ( 怎么办 )a. 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规则。 b.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和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c.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700 分综合 考 法考练 128 综合考法 1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综合 考查 2.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 1) 基本 特征: ( ) 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 2) 宏观调控 ① 原因: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②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③手段: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700 分综合 考 法考练 129 综合考法 1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综合考查 3. 我们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 特别提示: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较大,同时受能源、资源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十分迫切,因此既要保证就业,保障民生,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这就需要我们采取创新的思路和措施。 700 分综合 考 法考练 130 综合考法 1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综合考查 考法提示: 以 上述材料为背景,针对某些措施设置意义类题目、依据类题目、措施类题目,需要调动和运用的主要知识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财政税收政策及作用、市场配置资源及其优点、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企业的相关知识等。 700 分综合 考 法考练 131 [课标全国 Ⅱ2017·38(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 分) 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 为保障玉米的生产和供给,我国长期实行以保护价(对农产品规定最低收购价)收购种植户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 2012 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和正常流通受阻。 2016 年,国家发改委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种植)补贴”的新机制。 2016 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比上年出现下跌。新机制运行扭转了近些年玉米价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加的局面。 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6 分) 132 【 答案 】1. 政府完善补贴政策;( 2 分)种植户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 2 分)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2 分) 【 解析 】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及其影响等相关知识。本题是措施类非选择题,主要分析两个主体:政府和种植户。政府应结合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来回答,种植户应结合企业经营的有关知识来回答。 133 综合考法 2 新 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 的综合考查 考法点评 : 作为 教材修订后新增的内容,通常以我国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获得的成就设置情境,考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的理念、举措。复习时要注重联系当前时政,积累时政语言。 700 分综合 考 法考练 134 综合考法 2 新 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 的综合考查 ( 1 )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700 分综合 考 法考练 135 综合考法 2 新 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 的综合考查 ( 2 )怎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700 分综合 考 法考练 136 综合考法 2 新 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 的综合考查 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②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700 分综合 考 法考练 137 综合考法 2 新 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 的综合考查 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700 分综合 考 法考练 138 综合考法 2 新 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 的综合考查 ⑤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700 分综合 考 法考练 139 综合考法 2 新 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的 综合考查 ( 3 )十九大报告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论述的核心要义 “一个目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一条主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两个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三个变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三有经济体制”: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 有 度的经济体制。 “四者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加快建设 实体经济 、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 产业体系 。 700 分综合 考 法考练 140 综合考法 2 新 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 的综合考查 ( 3 )十九大报告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论述的核心要义 “三个变革”:推动 700 分综合 考 法考练 141 综合考练 2 “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不一样的速度。 [ 北京文综 2018·38 ( 2 )] (12 分) 142 [ 北京文综 2018·38 ( 2 )] 【 答案 】 我国 的经济总量持续增加,经济增速下降,由高速转为中高速。( 2 分)发展观念转变,由追求速度转向追求速度与质量的统一。( 2 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劳动和资本的贡献率下降。( 2 分)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由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等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 2 分)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相比,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较高且呈上升趋势,高能耗行业增速较低且呈下降趋势。( 2 分)新动能成为重要动力,工业结构优化,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促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 分) 读上图,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这些“不一样的速度”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12分) 综合考练 2 143 【 解析 】 本题就我国进入新时代的时代特征,提供相应多组的宏观经济学数据,考查考生运用经济学理论概括图意的思维能力。图表类试题往往需要紧抓设问中的限制词“不一样的速度”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从速度切入,分析各种速度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抓住三组图表的表头、注释等提示的关键信息,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进行作答。注意这类试题的得分要点在于:一是答案构成先要直接概括表头和比较项目的增减状况及其趋势,然后用理论术语进行概括;二是注意全面分析,素材有多个比较项目和注释,一定要全面分析和概括,不能遗漏;三是设问中往往有答案方向的限制与指向;四是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图表的内涵,善用经济学的理论术语进行概括和升华。 综合考练 2 [ 北京文综 2018·38 ( 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