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学科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2018年6月1日‎,某天文爱好者在云南西双版纳目击到火流星划过天际,消失在夜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火流星体原本可能属于 A. 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 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 绕彗星公转的天体 D. 绕卫星公转的天体 ‎2. 火流星绝大部分已在大气中燃烧成灰烬,这反映大气作用是 A. 降低了地球表面温度 B. 避免地球生物遭受紫外线伤害 C. 减小地球表面昼夜温差 D. 利于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安全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火流星划过天际,消失在夜空可知,火流星应为流星的一种,流星是绕日公转的天体,B正确。‎ ‎【2题详解】‎ 火流星在大气中燃烧量非常小,对地表温度没有影响,A错误;火流星绝大部分已在大气中燃烧成灰烬不会减少达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线,B错误;火流星在大气中燃烧并不能减小昼夜温差,C错误;燃烧成灰烬后达到地球表面,对地球的撞击减小,有利于保护地球的生命安全,D正确。‎ ‎3.‎2008年12月1日傍晚,天空出现了“双星伴月”天象奇观,金星、木星这对夜空最明亮的星星与一弯细细的娥眉月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 关于组成“笑脸”的天体,叙述正确的是(   ) ‎ A. 金星、木星是月球的卫星 B. 金星、木星是太阳的卫星 C. 金星是距地球最近行星 D. 金星、木星体积比月球小 ‎【答案】C ‎【解析】‎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远近排序依次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和海王星。因此金星距地球的距离进行比木星近,月球是卫星。故C答案正确。金星、木星围绕太阳旋转,属于太阳的行星。A、B错误。卫星绕行星转,因此行星的体积一般比卫星大。故D错误。‎ ‎4. 太阳巨大的能量来自于( )‎ A. 中心高温高压下的核聚变反应 B. 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 光球层释放出电磁波 D. 色球层耀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正确。‎ ‎【考点定位】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下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关于图中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色球层 B. ②—光球层 C. ③—日冕层 D. ①—日冕层 ‎6. “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发生 ‎① 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 ② 信鸽迷途 ‎③ 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④ 患皮肤癌几率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5. C 6. A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了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5题详解】‎ 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读图分析,①为光球层、②为色球层、③为日冕层。故选C。‎ ‎【6题详解】‎ 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①正确;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使信鸽迷途,②正确;地球上只有两极地区会出现极光,③错;患皮肤癌几率增加是因为臭氧层的破坏,④错。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的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省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顺利“睁眼”。该望远镜将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图为建设中和建成后照片)‎ ‎7. 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 )‎ A. 太阳辐射非常强 B. 太阳活动干扰小 C. 天气变化影响小 D. 电磁环境比较好 ‎8. 下面四幅地貌图中与该天文台所在地貌的成因一致的是( )‎ A. B. ‎ C. D. ‎ ‎【答案】7. D 8. D ‎【解析】‎ ‎【分析】‎ 探测能力延伸到太阳系外缘,即覆盖整个太阳系。‎ ‎【7题详解】‎ 结合贵州的地理环境特点,太阳辐射条件较差,A错误;太阳活动干扰差别不明显,B错误;天气多阴雨,影响大,C错误。主要原因只能是电磁环境较好,能够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D正确。‎ ‎【8题详解】‎ A为海蚀崖;B为风蚀地貌;C为角峰;D为天坑,为流水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天文台所在地貌为喀斯特洼坑,与D一致。‎ ‎【点睛】考查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利用材料信息,分析问题,难度一般。‎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开发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9. 下列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A.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 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C. 海拔高,气候寒冷 D. 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10. 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 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B. 藏南谷地的地热 C. 高原北部的风能 D.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答案】9. C 10. B ‎【解析】‎ 本题组以青藏地区优势能源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青藏地区其他能源的能量来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9题详解】‎ 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中水汽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使得太阳能丰富,A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导致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使得太阳能丰富,B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气候寒冷与太阳能丰富无关,C符合题意。青藏高原位于30°N附近,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故而太阳辐射强,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C。‎ ‎【10题详解】‎ 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辐射能,排除A。藏南谷地的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选项B符合题意。高原北部的风能,它是由大气运动直接形成的能源,而大气运动是太阳辐射能地区分布不均导致的,因此风能形成与太阳能有关,排除C。雅鲁藏布江的水能是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能源,而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排除D。所以选B。‎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 A. 爬行类 B. 鸟类 C. 鱼类 D. 两栖类 ‎12. 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地质年代是 (  )‎ A 古生代 B. 元古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13. 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演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 A. 哺乳动物时代 B. 爬行动物时代 C. 海生藻类时代 D. 裸子植物时代 ‎【答案】11. C 12. C 13. A ‎【解析】‎ 本题组以动物演化进程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鱼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出现繁盛的时代,考查学生对动物演化进程的掌握程度。‎ ‎【11题详解】‎ 图中显示,爬行类出现在古生代后期,鸟类出现在新生代,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早期,两栖类出现在古生代中后期,因此出现最早的是鱼类,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2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动物演化进程图中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图中显示,爬行类动物宽度最宽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选项C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古生代爬行动物开始出现,种类较少,排除A。图中显示,元古代爬行动物还没有出现,排除B。图中显示,新生代爬行动物的种类较少,排除D。故选C。‎ ‎【13题详解】‎ 图中显示,新生代时,表示哺乳类的条带宽度,在各类动物中增长最为速度,哺乳类动物物种丰富且增长迅速,因此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哺乳动物时代,选项A符合题意。图中显示,爬行动物时代在新生代物种较少,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生藻类时代是古生代早期,排除C。裸子植物时代是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前期,排除D。故选A。‎ ‎2017年9月8日‎,在俄罗斯阿德勒上空,一架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三条大小不一的风柱从天际垂到海面,飞机在极其危险的距离内躲过了这股自然之力,平安飞越该区域,成功着陆。‎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 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时,飞机正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 高层大气 ‎15. 该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变化正确的是 A. 逐渐下降 B. 逐渐上升 C. 先上升后下降 D. 先下降后上升 ‎【答案】14. A 15. B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与特点,熟练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即可得答案。‎ ‎【14题详解】‎ 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的现象,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由此判断龙卷风多发生在对流运动旺盛的对流层,飞机与龙卷风相逢,说明相逢于对流层,故答案选A。‎ ‎【15题详解】‎ 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逐渐降低。因此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应该逐渐上升,B正确。‎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壳 ②地幔 ③地核 B. 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 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17. 图中的X处即为(  )‎ A. 古登堡界面 B. 莫霍界面 C.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 内核与外核交界 ‎【答案】16. B 17. A ‎【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16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甲波和乙波在①层中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B正确;‎ 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③为内核,A错误;‎ 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C错误;‎ 乙波为横波,在地幔中也可通过,无法通过地核,D错误。‎ ‎【17题详解】‎ X为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A正确,B、C、D错误 读北半球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8. 若①②③④处的气压分别为P1、P2、P3、P4,则 A. P1<P2 B. P2<P‎3 ‎C. P2=P4 D. P3>P4‎ ‎19.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M处温度较N处高 B. 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C. 气流a自东向西运动 D. d处盛行上升气流 ‎【答案】18. D 19. B ‎【解析】‎ 试题分析:‎ ‎【18题详解】‎ 同一水平高度,等压线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所以P3 > P4,P1 > P2,故A项错误,D项正确;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P2 > P3, P2 > P4,故B、C项错误。‎ ‎【19题详解】‎ 据等压面的凹凸情况可以判断,M处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垂直方向下沉气流,N处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垂直方向上升气流,说明M处气温高于N处,故A、D项错误;环流方向为逆时针,故B项正确;气流a自西向东运动,故C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气压大小的判读 ‎【知识拓展】等压线的判读方法 ‎1、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2、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的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的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3、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下图为我国第五套人民币20元票样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0. 此人民币票样,展示的是我国何处景观 A. 九寨沟风光 B. 桂林山水 C. 泰山风光 D. 长白山天池 ‎21. 下列对该处景观成因叙述,错误的是 A. 石灰岩广布,岩性纯,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 B. 位于我国热带湿润地区,全年降水丰沛 C. 气候利于生物生长,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为其形成创造了条件 D. 与该地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密切相关 ‎【答案】20. B 21. B ‎【解析】‎ 此人民币票样,展示的是我国山水景观,水如玉带,缓缓流动,应是桂林山水景观。九寨沟风光多瀑布,泰山风光缺少河流。该处景观成因是石灰岩广布,岩性纯,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流水侵蚀形成。‎ ‎【20题详解】‎ 此人民币票样,展示的是我国山水景观,水如玉带,缓缓流动,应是桂林山水景观,B对。九寨沟风光多瀑布,A错。泰山风光缺少河流,C错。长白山天池是火口湖,不是河流,D错。‎ ‎【21题详解】‎ 该处景观成因是石灰岩广布,岩性纯,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流水侵蚀形成,A正确。位于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夏季降水丰沛,B错误。气候湿热,利于生物生长,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为其形成创造了条件,C正确。与该地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密切相关,D正确。‎ ‎22.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2011年4月勘察时,发现“豹头”掉在地上,金钱豹已“一命呜呼”,导致其发生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 风力侵蚀作用 B. 冰川侵蚀作用 C. 海浪侵蚀作用 D. 流水沉积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 ‎【详解】‎ ‎“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说明此地貌的形成与海浪作用有关,“豹头”掉在地上,金钱豹已“一命呜呼”,说明海浪的侵蚀作用使得岩层破碎图,故C正确.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冰川作用一般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 ‎【点睛】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海浪作用一般在石质海岸分布明显).‎ 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下图示意近地面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3. 图中箭头对应的力中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4. 如果图示现象为近地面AB两地热力环流引起,当两地冷热差异增大后,形成风的原动力会( )‎ A. 增大 B. 先小后大 C. 减小 D. 先大后小 ‎25. 关于图中A点和B点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B处风力大于A处 B. B处水平气压梯度小于A处 C. A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D. AB两处地转偏向力都平行于等压线 ‎【答案】23. C 24. A 25. A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等压线高低分析,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b为风向,c为地转偏向力,d为摩擦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始终垂直,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力大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4题详解】‎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当两地温差加大时,气压差也会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加大,风力增加,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5题详解】‎ B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大于,A项正确。B处水平气压梯度大于A处;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风向垂直于等压线时平行于等压线;故BCD项错误。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 ‎26.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________曲线能正确表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试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 ‎(2)A层厚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________层(填字母),原因是什么______。‎ ‎(4)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部分主要在________(填字母)层顶部被________所吸收。‎ ‎(5)适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__层(填字母),原因是什么_____。‎ ‎【答案】 (1). ① (2). 近地面大气平均温度大于‎0℃‎;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3). 随纬度的升高,对流层高度逐渐降低 (4).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对流运动越弱。 (5). A (6). 水汽、尘埃多;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7). B (8). 臭氧 (9). B (10). 水汽、尘埃少,能见度高,天气晴朗;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大气垂直分层图为材料,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 ‎【详解】(1)大气垂直分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近地面大气平均温度大于 ‎0℃‎‎;对流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所以图中①曲线能正确表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 ‎(2)A层靠近地面,为对流层,地面辐射是其主要热量来源,故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对流运动越弱,厚度越薄,故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的升高,对流层高度逐渐降低。‎ ‎(3)对流层空气下部温度高,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对流层集中了大部分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所以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4)平流层中含有臭氧层,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对流层的上部B层为平流层。‎ ‎(5)B层为平流层,平流层大气的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平流层中水汽和固体杂质少,大气透明度高,适合高空飞行。‎ ‎【点睛】整个地球大气层象是一座高大的而又独特的“楼房”,按其成分、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世界气象组织把这座“楼”分为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2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____,乙图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 砾石 粉砂    B.粉砂 黏土 砾石 C.砾石 粉砂 黏土 D.砾石 黏土 粉砂 ‎(4)上图所示地貌从成因上讲属于_____________地貌,从气候角度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地区。‎ ‎【答案】 (1). 冲积扇 (2). 三角洲 (3). 堆积 (4). B (5). A (6). C (7). 风积 (8). 西北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地貌景观为材料,考查地貌类型和形成的原因。‎ ‎【详解】(1)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从图中地貌轮廓和位置可以判断,甲图是冲积扇,乙图是三角洲。‎ ‎(2)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的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地貌。丙图中B处为山前河流出山口,A处为河流的入海口处。‎ ‎(3)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所以图中沿A→B方向物质按照颗粒物大小的分布规律是颗粒物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砾石、粉砂、黏土.原因是流速减缓,搬运能力减弱。故选C。‎ ‎(4)上图所示地貌为沙丘,位于干旱地区由风力堆积形成,从成因上讲属于风积地貌,从气候角度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风能是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 材料二 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当发生材料二中左上图情况时,应出现于右上图中的________ (时段)。 ‎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 ‎ ‎(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4)下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 ‎【答案】(1)8~16时 ‎ ‎(2)变小 ‎(3)如下图。‎ ‎(4)如下图。‎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风能信息和海岸附近等压面示意图为材料背景,考查气压差异与温度变化、影响风的因素、热力环流,综合性一般,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 近地面同一水平面上,温度越高,气压越低;温度越低,气压越高,读左上图可知,此时近地面同一水平面上,海洋的气压高于陆地,则气温低于陆地,对比由上图可知为8~16时。‎ ‎(2) 风变小了即风力变小。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故风力变小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变小,反映在材料二的图示中即a、b之间气压差变小,故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变小。‎ ‎(3)由(1)分析可知,材料二中图示a处气压低,b处气压高,即可画出热力环流。‎ ‎(4)由图中风向可知,b处气压高于a处气压,气压梯度力由b指向a,图示风向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形成,故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 ‎29.读“大气的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1)图中甲表示________,乙表示________,丙表示________,丁表示___________。‎ ‎(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要大于地球,请解释原因。‎ ‎(3)请用地理原理解释“高处不胜寒”。‎ ‎【答案】(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散射 ‎(2)月球没有大气,白天大气对太阳无削弱作用,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无保温作用,气温低。 ‎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海拔高,获得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保温作用主要是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大气的逆辐射 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不易散失,得以保温。‎ ‎【详解】(1)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甲指向地面,表示太阳辐射,乙箭头从地面指出,表示地面辐射,丙从大气辐射指向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丁表示另一种削弱方式即散射。‎ ‎(2)据大气的保温原理可知,月球没有大气,白天大气对太阳无削弱作用,‎ 到达月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没有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地面无保温作用,气温低。‎ ‎(3)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可知,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而海拔高的地方,距离地面较远,获得的地面辐射少,因此气温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