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天津市四合庄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天津市四合庄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天津市四合庄中学2018-2019第一学期高一 地理期中质量检测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图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世界上最“贵重”的詹姆斯·韦拍望远镜将在2018年发射。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日地连线上(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 1. 按天体的运动特征,该望远镜类似于()‎ A. 行星 B. 恒星 C. 卫星 D. 星云 2. 有关望远镜运行位置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天空呈现蔚蓝色 B. 磁暴现象常威胁航天器安全 C. 常发生极光现象 D. 太阳辐射强度比地球大气上界小 如图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其自转周期与地球的相近,自转方向与地球的相同,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有大气层。据此回答3~4题。     ‎ 3. 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 A. 表面均温更高 B. 属于远日行星 C. 昼夜温差更大 D. 大气层厚度更大 4. 在“第二行星家园”上最有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证据是 A. 自转周期与地球的相近 B. “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与地球的相近 C. 自转方向与地球的相同 D. 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有大气层 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做5-6题。‎ 1. a 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 B. 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 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 D. 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2. 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  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 ‎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④b处大气的保温效益差[来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深层地热是指地球深层数千米、温度更高的深层地热能或干热岩资源,深层地热能将成为主要可再生能源之一。据此回答7-8题。‎ 3. 深层地热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软流层 4. 深层地热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最可能是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辐射 D. 地球内部 5.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直接关系的是 A. wifi信号的中断 B. 指南针指向异常 C. 浙江气候的形成 D. 北极绚丽的极光 在我国某城市的路边,老师拍摄到了如图所示的路灯。完成10-11题 ‎ 6. 该城市路灯的太阳能集热板最有可能的朝向是 A.  向北 B.  向西 C.  向南 D.  向东 7. 我国适合大量设置这种路灯的城市及自然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  乌鲁木齐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B.  拉萨海拔高,气候寒冷 C.  重庆 盆地海拔低,水汽多,保温作用强 D.  海口  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 ‎2015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千米的速度向火星挺进。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8.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 黑子和耀斑 B. 耀斑和太阳风 C. 黑子和太阳风 D. 耀斑和日珥 9. 在太阳剧烈活动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 ‎ ‎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 ②尽量减少室外的活动 ‎③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 ④控制大型发电设施的发电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 ‎ 太阳活动是指 A. 太阳的运动 B. 太阳上的黑子和耀斑C. 太阳的辐射 D. 太阳大气的变化 2. ‎2017年为太阳活动极小年,那么下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应在 A. ‎2022--2023年 B. 2027--2028年 C. 2030--2031年 D. 2020--2021年 3. 太阳耀斑暴发时 A. 飞越在加拿大上空的飞机比飞越在美国上空的飞机更安全 B. 在北极上空看到绚丽的极光 C. 在南极上空看到绚丽的极光 D. 卫星通讯可能中断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各题。 ‎ 4.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 甲—乙段 B. 乙—丙段 ‎ C. 丙—丁段 D. 丁—甲段 5. ‎2014年1月31日为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 甲点 B. 乙点 C. 丙点 D. 丁点 圆形地球同步轨道又称为地球静止轨道,在这样的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将始终位于赤道某地的上空,相对于地球表面是静止的。这种轨道卫星的地面高度约为 3.6万千米。它的覆盖范围很广,利用均布在地球赤道上空的 3颗这样的卫星就可以实现除南北极很小一部分地区外的全球通信。读图和材料完成19-21题 ‎ 6. 我国发射地球赤道同步轨道卫星时,运载火箭起飞后通常飞行方向是 A. 向东南飞行 B. 向西南飞行 ‎ C. 向东北飞行 D. 向西北飞行 7.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与赤道上A地相比 A.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小 B.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大 C. 角速度大、线速度小 ‎ D. 角速度小、线速度大 1.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A. 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 运行轨道面垂直于地球赤道平面 C. 运行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即23小时56分4秒 D. 运行轨道面与地轴夹角为66°34′‎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22-24各题 ‎ 2. 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A. 地幔 B. 地壳 C. 外核 D. 内核 3. 下列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球内部由里向外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②地壳的厚度不均匀,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③地幔以古登堡界面为界划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④地核是地球内部三个圈层中温度最高的一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 岩石圈位于 A. ①顶部 B. ②的全部 C. 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D. ③外部 读我国新疆某灌溉良好的绿洲与周围半沙漠地区1.5米高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25-26 ‎ 1. 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 绿洲地区的气温日较差更大 B. 半沙漠地区气温极值出现的时间比绿洲早 C. 温度数据取自于当地的冬季 D. 图中太阳辐射最强与温度最高的时间一致 2. ‎①时段内,a处的风向主要为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3. 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转偏向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 B. 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C.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 D. 在三个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4. 海面上的风力通常比陆地风力大些,原因可能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 B. 地转偏向力大 C. 摩擦力小 ‎ D. 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读右图,回答29-30题。 ‎ 5. 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A. 低纬度的对流层 B. 低纬度的平流层 C. 高纬度的平流层 D. 中纬度的平流层 6. 该层大气 A. 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 ‎ B. 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 C. 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D. 受强烈的太阳辐射而呈电离状态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完成31-33题。‎ 1. 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C. 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作物光合作用 D.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2. 大棚打开门时,正确的空气流动情况应该是下图中的 A. B. C. D. ‎ 3. 每年7、8月,南京郊区农民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主要目的是 A. 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 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 增强地面辐射,提高作物存活率 D. 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小红暑假到河北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下图为房屋布局图。据此回答34-35题。‎ 4. 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A. 大气环流 ‎ B. 热力环流 ‎ C. 温室效应 ‎ D. 季风环流 5. 此时,“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 由西向东 ‎ B. 由东向西 ‎ C. 由南向北 ‎ D. 由北向南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2题,共30分。‎ 1.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2分共12分)‎ ‎(1)图中字母A表示大气和地面的反射 ,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_过程有关。‎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_____过程有关。‎ ‎(4)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 2. 下图是“某地近地面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每空2分共18分)‎ ‎(1)左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2)在右图中用四个箭头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3)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A地空气垂直运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若此时为夜晚,A、B两点中表示陆地或陆地,那么此时吹________(海/陆)风。‎ ‎(5)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AB两地中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一 地理试卷答案 ‎【答案】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70分 1. A 2. D 3. C 4. A 5. A 6. B 7. A 8. D 9. C 10. C 11. A 12. A 13. A 14. D 15. A 16. D 17. A 18. B 19. A 20. B 21. C 22. A 23. D 24. C 25. B 26. C 27. C 28. C 29. D 30. C 31. C 32. A 33. D 34. B 35. D ‎ 综合题 共2题30分 ‎36.共12分 ‎ (1) 太阳辐射 ‎(2)晴朗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丙 ‎(3)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甲 ‎(4)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 ‎ ‎  ‎ ‎37. 共18分 ‎(1)④   ⑤‎ ‎(2)见图 ‎(3)地面冷热不均   B   A   冷却收缩下沉 ‎(4)  陆 ‎[来(5)A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