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度高考生物(专题08 遗传的分子基础)二轮过关测试
专题 08 遗传的分子基础 1.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 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2.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 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 35S 和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5.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 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 实验预期结果“杂合”噬菌 体的组成 预期结果序号 子代表现型 1 与甲种一致甲的 DNA+ 乙的蛋白质 2 与乙种一致 3 与甲种一致乙的 DNA+ 甲的蛋白质 4 与乙种一致 A.1、3 B.1、4 C.2、3 D.2、4 6.假设一个双链均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 DNA 由 5 000 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 碱基的 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 31P 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 100 个子代噬菌体。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至少需要 3×105 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C.含 32P 与只含 31P 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 1∶49 D.该 DNA 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7.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 DNA 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 DNA 的合成,且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 合成时,在 DNA 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 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 有适量的序列为 GTACATACATG 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 4 种脱氧核苷 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 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 10.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 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tRNA 种类不同 B.mRNA 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11.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转录时 RNA 聚合酶能识别 DNA 中特定的碱基序列 C.mRNA 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子的容错性 13.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 A.磷脂和蛋白质 B.DNA 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 D.神经递质和受体 14.以“—GAATTG—”的互补链转录 mRNA,则此段 mRNA 的序列是( ) A.—GAAUUG— B.—CTTAAC— C.—CUUAAC— D.—GAATTG— 15.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 DNA 双链 T G mRNA tRNA 反密码子 A 氨基酸 苏氨酸 A.TGU B.UGA C.ACU D.UCU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B.每种氨基酸仅由一种密码子编码 C.DNA 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D.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 【解析】选 C。具体分析如下: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项 A=T=5 000×2×20%=2 000,G=C=5 000 ×2×30%=3 000。DNA 复制 n 次后需要加入鸟嘌呤脱氧核苷 酸 的 个 数 =(2n-1)×1 个 DNA 中 的 鸟 嘌 呤 脱 氧 核 苷 酸 数 =99×3 000=2.97×105 错误 B 项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 DNA 进入作为模板,不需要 错误 细菌提供 C 项 1 个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经半保留复制形成的 100 个子代 有 2 个子代噬菌体含 32P,98 个含 31P,所以含 32P 的子 代噬菌体与含 31P 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 2∶98=1∶49 正确 D 项 由于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个密码子编码,所以 DNA 发生基 因突变对应的氨基酸可能不变,控制的性状可能不变 错误 10. 【解析】选 B。具体分析如下: 11. 【解析】选 C。具体分析如下: 选 项 判 内容分析 断 A 项 正 确 转录时以 4 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RNA B 项 正 确 转录时,RNA 聚合酶识别转录的起始部位,识别转录终止 信号,促使聚合酶反应的停止 C 项 错 误 核糖体在 mRNA 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 项 正 确 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降低了翻译出错的几率,有利 于稳定遗传 易错起源 1、 DNA 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例 1. 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DNA 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一、DNA 分子的结构 2.DNA 的两条链反向平行 3.碱基对的形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由该原则知:A=T,G=C, 因此:A+G=T+C=A+C=T+G=50%。 4.碱基比的共性与特性 (1)共性: 注意:上述比值不因生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即不具有物种特异性。 (2)特异性: 每个 DNA 分子的 的比值是不同的,恰是 DNA 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体现。 5.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 (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即 (2)有关碱基互补配对计算的一般规律: ①规律一: 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A=T,C=G,A+G=T+C,A+C=G+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 啶碱基总数,各占全部碱基数的 50%;不互补配对的两个碱基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 50%, 简记为“不配对碱基之和占总数一半”。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 简记为“双链中,不配对的两种碱基之和的比值为 1。” ②规律二: 双链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是另一条互补链中这一比值的 倒数。 设双链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 简记为:DNA 两互补链中,不配对的两种碱基之和的比值乘积为 1。 ③规律三: 双链 DNA 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在两条单链中所占比例等于在整个 DNA 分子中 所占比例。 设 双 链 DNA 分 子 中 的 一 条 链 上 A1+T1=n% , 因 为 A1=T2 , A2=T1 , 则 : A1+T1=A2+T2=n%。 所以 A+T=(A1+A2+T1+T2)/2= =n%。 简记为:配对的两种碱基之和在双、单链中所占比例相等。 ④规律四: 在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某碱基占碱基总量的百分数等于两条链中百分比的平均值。 设双链 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上的腺嘌呤 A 所占的百分数为 A1%,另一条链上的腺嘌呤 A 所占的百分数为 A2%,则整个 DNA 分子中腺嘌呤 A 所占的比例为 。 简记为:整个双链 DNA 分子中,某种碱基所占百分比等于两条链中百分比的平均值。 易错起源 2、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例 2. 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真核细胞内,一个 mRNA 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 mRNA 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 1.区别 复制 转录 翻译 时间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 和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的间期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 的两条链 DNA 的 一 条 链 mRNA 原料 4 种 游 离 的 脱 氧 核 苷酸 4 种游离的核 糖核苷酸 20 种游离的氨基酸 条件 酶 (DNA 解 旋 酶 、 DNA 聚 合 酶 等 ) 、 ATP 酶(RNA 聚合 酶等)、ATP 酶、ATP、tRNA 产物 2 个双链 DNA 1 个 单 链 RNA (mRNA 、 tRNA、rRNA) 多肽链 模板 去向 分别进入 2 个子代 DNA 分子中 恢复原样,与 非模板链重新 绕成双螺旋结 构 分解成单个核苷酸 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 留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 mRNA 上结合多 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 条肽链 碱基 配对 A-T,T-A, C-G,G-C A-U,T-A, C-G,G-C A-U,U-A, C-G,G-C 遗传 信息 传递 DNA→DNA DNA→mRN A mRNA→蛋白质 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 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2.联系 易错起源 3、 中心法则及其应用 例 3.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 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 mRNA 的 C.DNA 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 病毒中没有 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1.中心法则的提出 (1)提出人:克里克。 (2)基本内容(用关系简式表示): 易错起源 4、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例 4. 艾弗里和同事用 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 实验组号 接 种 菌 型 加入 S 型菌物 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① R 蛋白质 R 型 ② R 荚膜多糖 R 型 ③ R DNA R 型、S 型 ④ R DNA(经 DNA 酶处理) R 型 A.①不能证明 S 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 S 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 S 型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 (1)机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实例: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引起的。 2.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 (1)机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实例:囊性纤维病是编码一个跨膜蛋白(CFTR 蛋白)的基因缺失了 3 个碱基导致蛋白 质结构改变而引起的。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2)生物体性状的调控: ①性状(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控制的。 ②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 着生物体的性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