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复习精练:必修1第三单元第七课个人收的分配考能训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 1.(2018浙江11月选考,3)任何情况下,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个人所获得的收入也越多。( ) 答案 F 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居民收入增长,但居民收入能否增长受经济发展、分配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题中观点说法绝对,是错误的。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 答案 F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主要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 ) 答案 F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促进财富创造。 4.当下,提高特困人员求助供养标准是再分配注重公平、促进共同富裕的体现。( ) 答案 T 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注重公平。 ( ) 答案 F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6.(2015浙江10月选考,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前提。( ) 答案 F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二、选择题 7.下列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基本原则的有( ) 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的收入 ②国有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 ③农村土地流转获得的收入 ④私营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实施,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①②正确。③④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8.(2018海南单科,1)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工资收入是按劳分配收入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具体要看企业的所有制性质,①错误。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不全是按劳分配,也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等收入,②错误。③④说法正确。 9.股权激励是企业拿出部分股权用来激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优秀员工的一种方法。当被激励的人员满足工作年限等激励条件时,即可成为公司的股东,从而享受股东权利。员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收入( ) ①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②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 ③属于按管理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④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股权激励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但会扩大收入差距,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10.(2017浙江11月选考,13)小刘与朋友共同出资设立了A公司,其中小刘出资额为10万元人民币。三个月后,经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小刘以11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将自己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了老张。一年后,A公司因经营不善依法破产。据此可判断 ( ) ①A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 ②小刘转让所得应缴纳增值税 ③老张对A公司的债务清偿责任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 ④小刘转让所得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收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由“共同出资”“出资额”可知,A公司属于有限责任公司;小刘转让股权获得的收益属于生产要素中资本要素参与分配的收入,①④正确。小刘转让所得涉及的应该是个人所得税,而不是增值税;小刘以11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将自己的全部股权转让给老张,意味着老张持有该公司的股权为11万元,对公司债务的清偿责任为11万元。②③错误。 11.(2017浙江4月选考,13)下表为2016年某省居民人均收入主要指标调查数据,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指标 绝对数(元) 增长(%) 人均可支配收入 38 529 8.4 其中 工资性收入 22 207 7.5 经营净收入 6 589 6.6 财产净收入 4 337 6.3 转移净收入 5 396 16.7 注:转移净收入是和转移支付相关的收入。 A.人均收入增长加快 B.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增加 C.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D.再分配调节效果不明显 答案 C 本题考查个人收入分配方式。财产净收入属于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中都包含相关的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因而,C项可以由题中表格推出。表格只反映了2016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没有相关的比较,不能得出A项结论。题干也不涉及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的相关比较,也不能推出B项结论。转移净收入与转移支付相关,是再分配调节的体现,从它增长的数据看,效果明显,D项说法错误。 12.2018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指导企业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落实这一政策有利于( ) ①贯彻我国的按劳分配原则,健全再分配制度 ②提高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③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 ④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落实这一政策让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有利于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提高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②④符合题意;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主要体现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涉及再分配制度,①与题意不符;③“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说法过于绝对。正确选项为B。 13.“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这说明( ) 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②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③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④再分配更加突出效率,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地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这说明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①正确;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是收入分配公平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②正确;财政支出属于再分配,材料中体现的是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体现,③不选;材料中的做法是注重公平的体现,不是突出效率,④不符合题意。 14.下表为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支出的数据。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数额 与去年相比增长 GDP 593 288亿元 6.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 430元 8.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 778元 8.7% 城镇居民人均支出 17 846元 6.2% 农村居民人均支出 7 623元 8.6% 注: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8年超过城镇居民。 ①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逐年缩小趋势 ②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③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提高 ④收入分配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我国GDP在增长,城镇、农村居民的收入在增长,他们的支出也同比增长,这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材料反映出近些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这说明城乡收入差距整体上呈逐年缩小趋势,①②符合题意。③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5.2018年5月国务院下发三类人员基本工资调整方案,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重点是向基层倾斜。此次工资调整有利于( ) A.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B.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C.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D.发挥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答案 A 国务院下发三类人员基本工资调整方案,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重点是向基层倾斜。此次工资调整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A符合题意,排除B;C、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6.(2017浙江11月选考,14)下表为2013—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 )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 8.1 8.0 7.4 6.3 人均GDP实际增速(%) 7.2 6.8 6.4 6.1 A.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B.劳动报酬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C.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D.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答案 A 表格反映了2013年至2016年我国人均GDP实际增速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及其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其保持了相同的变化趋势,增速上也基本一致,这说明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A项正确切题。 17.《北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其中城乡老年人和劳动年龄内居民实行“基层首诊”制度。与此同时,财政人均补助标准由原来的1000元、1040元统一提高到1430元,提高了40%。这是( ) ①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的表现 ②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表现 ③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的表现 ④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与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没有直接关联,①不选;国家提高财政人均补助标准,这是国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表现,②正确;国家提高财政人均补助标准不属于初次分配的范畴,③不选;国家提高财政人均补助标准表明国家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 18.目前,各地正密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工资指导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辽宁等十省市确定上调2018年最低工资标准,四川等地也相继调整企业工资指导线,均线保持在7%以上。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 ) ①发挥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社会公平 ②通过劳动报酬的增长实现社会公平 ③国家保护合法财产性收入的体现 ④对劳动者劳动价值的尊重和认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故排除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说的是劳动收入,而不是财产性收入,故排除③。②④都是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正确认识。故本题答案选B。 19.收入分配差距历来为全社会所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下列属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再分配措施的是( ) ①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②加大财政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 ③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 ④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B 加大财政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以及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均属于缩小分配差距再分配措施,②④正确切题。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会扩大收入差距,①不选。③属于初次分配,故排除。 20.洛伦兹曲线找出了判断居民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该指标以面积A除以A与B面积之和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认为商越小,则居民收入越公平。要使“商”值变小,可行的举措有( ) ①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积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③规范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④完善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政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②与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无直接关系。④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收入差距。①③是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措施。故选A。 21.要解决漫画《相形见绌》(见下图)中反映的问题,必须( ) A.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B.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C.进一步拓宽居民就业创业渠道 D.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答案 D 漫画通过收入增长与GDP增长的反差,反映了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增长滞后的现象,因而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D项正确切题。 22.某上市公司原来效益很好,后因在分配上不断向高级管理人员倾斜,挫伤了普通员工的积极性,以至于公司效益下滑,公司股价随之下跌。这说明( ) ①公司效益影响员工收入 ②公司效益影响股价高低 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④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分配向高级管理人员倾斜导致公司效益下滑,说明分配是否公平影响效率,④正确切题;公司效益下滑,公司股价下跌,说明公司效益影响股价高低,②正确切题。①③不合题意。 23.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 A.效率越高收入差距越大 B.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比 C.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D.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答案 D 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根据图可知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正方向变化,说明一定的收入差距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但在x1之后,随着收入差距扩大,效率反而降低,两者成反方向变化,说明收入分配不公已影响到经济效率的提高。D项说法正确,其余选项均错误。 24.从一个水龙头打水,有人用大桶,有人用小桶。无论让谁先打,全部打完水的时间是一样的,因为水龙头的流速是一样的。但就效率而言,先让用小桶的人打水会缩短所有人打水的总时间,一定时间内可以让更多的人完成打水的任务,体现了“短作业优先法”。这种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促进公平需要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②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 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保证 ④合理的公平表现为相对平等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但就效率而言,先让用小桶的人打水会缩短所有人打水的总时间,一定时间内可以让更多的人完成打水的任务”体现了促进公平需要合理的机制和政策,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①②说法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④与题意无关。 三、综合题 25.L市人均GDP排全省第二,但城乡收入比达3.1∶1。2004年,L市开始实施“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凤凰”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一批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以土地承包权、房屋、技术等入股,并可以在合作社务工。农民每月有固定工资收入,还可以领到保底土地入股红利,又可以参加合作社分红。合作社效益越好,分红越多,农民积极性越高。实行“三变”改革后,L市沉睡的土地资源被盘活,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76万减少到2015年的38.99万,贫困发生率从29%下降到14.95%。 (1)从分配制度的角度,说明“三变”改革的意义。 (2)运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知识,谈谈L市的变化对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难题的启示。 答案 (1)L市实施“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凤凰”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坚持了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既调动了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又尊重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房屋和技术的所有权,盘活了土地等资源,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2)①“三变”改革盘活了土地等生产要素,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缩小了城乡差距。这启示我们,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要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难题。②合作社“工资+保底红利+分红”的分配方式, 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启示我们,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③L市的变化启示我们,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解析 第(1)问,要把握材料中“三变”有内涵及其影响的信息,明确“三变”体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调动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的知识进行综合说明。第(2)问,要结合材料中“三变”及其意义的信息,从效率对公平和公平对效率两个角度分析启示并作总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