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3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生物试题 第一部分 一、单选题 1. 如图表示不同的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核苷酸 B. 若②主要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②最可能是磷脂 C. 若③为多聚体,且能C储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是核酸 D. 若④主要在人体的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淀粉 【答案】C 【解析】 图中①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若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A错误;②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若②主要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②是脂肪,B错误;③由C、H、O、N、P 五种元素组成,若③为多聚体,且能储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是核酸,C正确;④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细胞中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D错误。 【点睛】此类问题常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为依托进行考查。分析此类问题要明确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核酸的化学组成、分布、功能等,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2. 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B.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O的含量最多,H次之 C. 同一种植物中萌发的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多 D. 哺乳动物的血钙太低,会出现肌无力症状 【答案】C 【解析】 - 36 - 【分析】 组成细胞的元素大约有20种,C、H、O、N、P、S、K、Ca、Mg等属于大量元素,Fe、Mn、B、Zn、Mo、Cu属于微量元素,其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C、H、O、N、P、S这六种元素的含量占到了细胞总量的97%,称为主要元素;C、H、O、N基本元素占鲜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C>H>N;;C、H、O、N基本元素占干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O>N>H。 【详解】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A错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O的含量最多,C次之,B错误;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也不同,含水量越高,代谢越旺盛,如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C正确;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哺乳动物的血钙太低,会出现抽搐现象,如血钙过多,才会出现肌无力症状,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含量及作用,明确血钙过高或者过低引起的反应,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 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下来说法错误的是 A. GFAJ—1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 B. 砷对多数生物有毒可能是因为砷能够替代磷参与生化反应,制造混乱 C. 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以及糖类、ATP、DNA和RNA等物质中 D. 该发现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寻找生命的思路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体内的元素、化合物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提取题干信息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解】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磷、硫,根据题干可知,砷元素可以代替磷元素,说明体内含量较多的是碳、氢、氧、氮、砷、硫,A正确;由于题干信息“砷可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因此对多数生物来说,砷之所以有毒,是因为砷与磷化学性质相似,它能够“劫持”磷参与的生化反应,制造混乱,B正确; - 36 - 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以及ATP、DNA和RNA等物质,糖类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故砷元素不可能在糖类中代替磷元素,C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本材料“颠覆”了教材的个别说法,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乃至外星球寻找生命的思路,D正确。 【点睛】细菌属于原核细胞,主要元素是碳、氢、氧、氮、磷、硫;糖类的元素组成是碳、氢、氧,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是碳、氢、氧、氮,有的含有硫,DNA、RNA、ATP和磷脂的元素组成是碳、氢、氧、氮、磷,另外需要抓住题干信息中 “利用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 4. 对下面柱形图的相关含义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则b最有可能是蛋白质 B. 若Y表示生物体内Hg含量,a、b、c、d表示四种不同生物,则a最有可能是生产者 C. 若Y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则该培养液中培养的植物,其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少于c离子的载体 D. 若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则在0.3 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组成活细胞的化合物中,水最多,蛋白质含量次之;而组成活细胞的有机化合物中,蛋白质最多。一些重金属元素或者不易分解的有机农药随食物链传递过程中,营养级越高,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越多。纵坐标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则某种离子所占比例越多,表示培养植物吸收越少,进而推断其根细胞膜上该离子的载体越少。在外界溶液浓度一定时,细胞液浓度越大,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越小。 【详解】若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b有机物最多,b最可能是蛋白质,A正确;若Y表示生物体内Hg含量,由于Hg在随食物链的传递,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Hg越多,所以a最少为第一营养级即最有可能是生产者,b最多为最高营养级,c、d次之为中间营养级,B正确;若Y - 36 - 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则某种离子所占比例越多,表示培养植物吸收越少,进而推断其根细胞膜上该离子的载体越少,所以结合图示可知,植物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多于c离子的载体,C错误;在外界溶液浓度一定时,细胞液浓度越大,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越小。若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由于b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大,a细胞液浓度最小,则在0.3 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D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项C,容易对纵坐标的含义理解出现差错。 5. 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B. 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数为4层 C. 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D. 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细胞结构:1为线粒体、2为叶绿体、3为细胞核,4为液泡(或细胞液),5为细胞质基质。 【详解】A.产生ATP的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构有1线粒体、2叶绿体、5细胞质基质,A正确。 B.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1线粒体中产生CO2扩散出来进入2叶绿体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B正确。 C.2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4中含有花青素等色素,C错误。 D.3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C。 - 36 - 6. 如图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B. 可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物质乙 C. 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D. 甲、乙、丙三物质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叶绿体中 【答案】C 【解析】 据图可知,物质甲的组成元素为C、H、O、N、P,并且参与染色体组成,故物质甲为DNA,DNA是该动物的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是主要遗传物质,A项错误;组成物质乙的元素有C、H、O、N、S,且物质乙参与染色体的组成,故物质乙是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呈紫色,B项错误;物质丙的组成元素有C、H、O、N、P,并且参与生物膜的构成,可知物质丙是磷脂,磷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项正确;叶绿体的双层膜属于生物膜,含有物质丙(磷脂)和物质乙(蛋白质),叶绿体基质中含有少量的物质甲(DNA),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和基质中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都属于蛋白质(物质乙),因此甲、乙、丙三物质能同时出现在叶绿体中,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以及细胞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可先分析题图确定甲、乙、丙的本质,然后根据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分析判断。据图示可知,甲、乙构成染色体,故甲为DNA,乙为蛋白质,甲、丙构成细胞膜,故丙为磷脂。 7. 中国科学家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一种脂质类物质,主要用于治疗疟疾。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胆固醇和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脂质 B. 脂质在哺乳动物精子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C. 脂质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D. 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 36 -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固醇类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A正确; B、性激素的本质是固醇类,故脂质在哺乳动物精子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 C、脂质中只有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C错误; D、脂质合成的“车间”是内质网,D正确。 故选C。 8. 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有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组成蝎毒“染色剂”的化学元素有C、H、O、N等 B. 这种染色剂的合成、加工和分泌需要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 患者可以通过口服的方法摄入这种“染色剂” D. 氯代毒素能够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可能与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A、B.蝎毒“染色剂”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说明这种染色剂属于分泌蛋白,因此组成蝎毒“染色剂”的化学元素有C、H、O、N等,这种染色剂的合成、加工和分泌需要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A、B正确; C.蝎毒“染色剂”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水解而失去作用,因此患者不能通过口服的方法摄入这种“染色剂”,C错误; D.氯代毒素能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说明氯代毒素能被癌细胞特异性地识别,可能与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D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以题意信息为切入点,从中抽提出关键的信息:蝎毒“染色剂”是一种分泌蛋白、能被癌细胞识别,据此围绕“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 9. 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36 - A. 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B. 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 C. 蛋白质的分解都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 D. 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 【答案】B 【解析】 【分析】 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内的两种生物大分子有机物,其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有20种,主要由C、H、O、N元素组成;核酸分DNA和RNA,DNA分子的碱基有A、G、C、T四种,RNA分子的碱基有A、G、C、U四种,由C、H、O、N、P元素组成;DNA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详解】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而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故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A错误;核酸包括DNA和RNA,两者的合成都需要相关酶的催化,而这些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蛋白质的分解需要蛋白酶的参与,而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分解不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C错误;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但是不会破坏肽键,且核酸分子中不含肽键,D错误。 10. 下图甲、乙依次为蛋白质、核酸的单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可为羧基或氨基,R基的种类决定了单体的种类 B. 图甲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影响蛋白质的多样性 C. 若④是脱氧核糖,则图乙是SARS病毒核酸的单体 D. 若⑤是胞嘧啶,则图乙可代表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为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 36 - 氨基酸,其结构式中的①、②可以分别表示氨基酸、羧基;图乙是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可以表示脱氧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其分子式中④是脱氧核糖或核糖,③是磷酸,⑤是含氮碱基。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为氨基酸的结构式,其中①可为羧基或氨基,R基的种类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A正确;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有关,B正确;SARS病毒的核酸是RNA,因此其结构式中的④是核糖,C错误;若⑤是胞嘧啶,则图乙可代表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或胞嘧啶核糖核苷酸,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单位的结构式,并能够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的名称。 11.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与核糖体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成分 B. 质粒与T2噬菌体的D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C. 生长激素与抗体都能向细胞传递信息 D. RNA聚含酶与mRNA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答案】B 【解析】 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而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rRNA和蛋白质,A错误;质粒本质是小型环状DNA,能携带少量遗传信息,T2噬菌体的DNA作为其遗传物质,同样能携带遗传信息,B正确;生长激素属于信息分子,能向细胞传递信息;抗体不属于信息分子,不能向细胞传递信息,C错误;RNA聚含酶本质属于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m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错误。 12. 下图表示细胞中几种化学元素与相应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③④代表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⑤具有催化作用,则①可与双缩脉试剂反应显紫色 B. 若②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则②比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 C. 若⑥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则③中不含单糖 D. 若⑦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④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答案】B - 36 - 【解析】 【分析】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为C、H、O、N;糖类、脂肪的元素组成为C、H、O;核酸的元素组成为C、H、O、N、P。图示分析:①是氨基酸,③是核苷酸,④是单糖。 【详解】A、若⑤具有催化作用,组成元素是C、H、O、N,则⑤是蛋白质,①是氨基酸,①不会与双缩脲试剂反应,A错误; B、若②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则②是脂肪,则②比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B正确; C、若⑥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由C、H、O、N、P组成,则⑥为DNA,③为脱氧核苷酸,含有脱氧核糖,C错误; D、若⑦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⑦为纤维素或果胶,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D错误。 故选B。 【点睛】识记各种有机物的元素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物质,根据题干情境准确作答。 13. 如图所示为某多肽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该多肽由3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B. ③⑤⑦的形成过程都要脱掉水分子 C. 该多肽链游离的羧基多于游离的氨基 D. 该多肽化合物的名称为三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多肽化合物的示意图,其中①是氨基(-NH2);②、④、⑥和⑧表示R基团;③⑤⑦是肽键(-CO-NH-);⑨是羧基(-COOH)。 【详解】A、R基中④和⑧是相同的,所以该多肽化合物由4个、3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A正确; - 36 - B、③⑤⑦是肽键,每形成一个肽键需要脱掉一分子水,B正确; C、该多肽链游离的羧基分布在②和⑨,游离的氨基在①,所以该多肽链游离的羧基多于游离的氨基,C正确; D、该多肽化合物由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名称为四肽,D错误。 故选D。 14. 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质 a 上含有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 B. 组成物质 a、b、c、d 的基本单位共有 8 种 C. 过程①的产物中有些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D. 过程②的场所是核糖体,该过程中有水生成 【答案】A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物质a为基因、物质b为mRNA、物质c为tRNA、物质d为具有催化作用的RNA(即酶)。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位于mRNA上,A项错误;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其基本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RNA(包括b、c、d)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B项正确;过程①是以DNA为模板生成RNA的转录过程,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C项正确;过程②表示翻译,其场所是核糖体,在该过程中会发生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水和肽链,D项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图中呈现的信息,准确识别a、b、c、d所示物质的名称,正确推断①②所示生理过程,据此与所学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15. 下列与教材实验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加速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染色,可用适宜浓度的盐酸处理细胞 B. 淀粉酶与淀粉常温下混合后,快速置于预设温度环境中可减小实验误差 C.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时,水解后需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 - 36 - D. 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橙黄色颗粒 【答案】C 【解析】 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染色需要保持细胞的活性,不能用盐酸处理,A错误。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为减小实验误差,需先把淀粉酶与淀粉分别在预设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再混合,B错误。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时,水解后需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以去除盐酸,防止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正确。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要用到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错误。 16. 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 B. 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C. 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D. 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大分子(糖类、脂质、核酸、蛋白质)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这些小分子称为结构单元。糖类的结构单元是单糖,如多糖的结构单元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能源物质,如淀粉是植物的能源物质,而糖原是动物的贮能物质。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的不同,而具有多种功能,如催化、免疫、运输、识别等。核酸包括DNA和RNA,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RNA与基因的表达有关。脂质包括磷脂(细胞膜的成分)、油脂(贮能物质)、植物蜡(保护细胞)、胆固醇、性激素等。 【详解】A、如果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中心碳原子,2表示肽键,3是R基,R基种类有21种,A错误; - 36 - B、如果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是碱基,碱基有4种(A、U、C、G),B正确; C、由于碱基连接在五碳糖上,如果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脱氧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表示碱基,碱基有4种(A、T、C、G),C错误; D、如果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摸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不同的,D错误。 故选B。 17. 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者都能合成和加工蛋白质 B. 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 两者都可以进行无丝分裂 D. 两者都可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都可以合成蛋白质,A正确;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 C、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C错误;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高等植物,D正确。 故选C。 18.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DNA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B. 原核细胞既不具有生物膜系统,也不具有生物膜 C. 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肺泡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 D. 细胞内的囊泡可来自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外的膜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DNA的分布、细胞器的功能、生物膜系统、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其中含有DNA的结构有细胞核和线粒体,A - 36 - 错误;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因此不具有生物膜系统,但有属于生物膜范畴的细胞膜,B错误;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C错误;细胞内的囊泡可来自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外的膜结构,例如:当细胞以胞吞方式摄取大分子时,首先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D正确。 【点睛】易错点辨析: ①生物膜系统指细胞内的全部膜结构而不是生物体内的。 ②原核生物、病毒类生物无生物膜系统。 19. 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④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 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C. 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沆淀 D. ⑤为肌糖原,当人体血糖浓度降低时,可以分解为葡萄糖来补充血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示中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不能继续水解;纤维素构成植物细胞壁,为植物细胞的结构物质,植物细胞壁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详解】④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A正确;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其中二糖、多糖可继续水解,但单糖不能再水解,B错误;②中的蔗糖不是还原性糖,不可用斐林试剂鉴定,C错误;肌糖原不能分解形成葡萄糖,D错误。 故选A。 20.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36 - ③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⑤人体细胞内CO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 ⑥葡萄糖从小肠被吸收进入到人的红细胞要通过4层膜,每次都要消耗能量 ⑦汗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2、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 3、真核细胞的碱基互补配对发生于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 4、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其中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详解】①硝化细菌和颤藻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①正确;②细胞学揭示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细胞结构的多样性,②错误;③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在细胞质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有分布,DNA的复制、转录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故在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③正确;④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磷脂属于脂质,不属于固醇,④错误;⑤人体细胞只能通过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产生场所为线粒体基质,故人体细胞CO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⑤正确;⑥葡萄糖从小肠被吸收进入到人的红细胞要通过小肠上皮细胞的两层细胞膜、血管壁细胞的两层细胞膜和一层红细胞膜共5层膜,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⑥错误;⑦汗腺细胞分泌汗液,汗液中不含蛋白质,故汗腺细胞的核糖体并不多,⑦错误。综上分析,①③⑤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1. 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型H7N9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也不是生命系统 B —只变形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C. 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36 - D.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甲型H7N9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寄生在活细胞中时具有生命特征,A错误; B、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因此一个变形虫既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个体,B正确; C、精子具有细胞结构,C错误;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命系统,D错误。 故选B。 【点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22.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2月1日称,南美洲严重出生缺陷(小头症)数量的猛增很大程度上与寨卡病毒有关,已经构成了国际卫生紧急事件.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会导致人发烧、出疹子、关节痛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病毒属于生命系统中最微小的结构层次 ②寨卡病毒的RNA位于其拟核中,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③为了研究寨卡病毒的致病机理,可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普通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 ④寨卡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也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A. 0项 B. 1项 C. 2项 D. 3项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据此答题。 【详解】 - 36 - 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①错误;②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细胞核,也不含拟核,②错误;③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培养基培养该病毒,③错误;④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④错误。故选A。 【点睛】易错点:容易把病毒划归为原核生物,认为它有拟核、核糖体等结构,甚至可以在培养基中独立生活繁殖。 23. 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 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 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 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答案】C 【解析】 细胞根据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不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A错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且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C正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D错误。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共性的理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都是DNA,虽然原核细胞不具有真核细胞的某些结构,但也能进行相应的生理功能,如蓝藻无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对于这样的特例,需重点掌握,也是高考的重点。 24. 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个图形,要想图2转化成图1,正确的叙述是( ) A. 视野变暗 B. 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 视野观察到的实际面积变大 D. 图2放大的倍数小于图1 【答案】C 【解析】 - 36 - 【分析】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详解】A、图1为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2为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由高倍镜换成低倍镜后,视野会变亮,A错误; B、图2中八边形位于视野中央,图1八边形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移到视野右上方,需要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B错误; C、换上低倍镜后,视野观察到的实际面积变大,C正确; D、图2放大的倍数大于图1,D错误。 故选C。 25. 如图是四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结构上看,大肠杆菌细胞与图中Ⅲ所示细胞同属于原核细胞 B. 图中⑥是高尔基体,其在Ⅱ细胞中的功能是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C. 图中的Ⅰ可代表人体的胰岛B细胞,其合成的分泌蛋白有胰岛素 D. 判断Ⅳ是低等植物细胞的标志结构是图中③中心体和④叶绿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四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从结构上看,大肠杆菌细胞与图中Ⅲ所示的蓝藻细胞同属于原核细胞,A正确;图中⑥是高尔基体,其在Ⅱ所示的高等植物细胞中的功能是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B错误;图中的Ⅰ为高等动物细胞,可代表人体的胰岛B细胞,其合成的分泌蛋白有胰岛素,C - 36 - 正确;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判断Ⅳ是低等植物细胞的标志结构是图中③所示的中心体和④所示的叶绿体,D正确。 【点睛】梳理常见的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各种细胞器的分布,据此明辨图中①~⑦所示结构的名称,进而推知Ⅰ~Ⅳ所示的细胞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判断各选项。 26. 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⑦有H20生成或有H20参与的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⑥ C. ④⑤ D. ⑤⑥⑦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①错误; ②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的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蓝藻等,②错误;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病毒,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③错误;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病毒,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④错误;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⑤正确; ⑥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⑥正确; ⑦无氧呼吸既没有水的生成,也没有水的参与,有H20生成或有H20参与的呼吸过程一定是有氧呼吸,⑦正确; 综上分析可知,正确的说法有⑤⑥⑦,选D。 27.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 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C. 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 36 - D. 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细胞增殖、生物膜、细胞膜及细胞分化的有关知识。细胞增殖都需要消耗能量;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出入细胞及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方式有三种: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通过相邻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和相邻细胞之间形成通道传递信息;细胞分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普遍性、遗传物质不变性。 【详解】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中,间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需要消耗能量,分裂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细胞的核膜、内质网和细胞膜中都属于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都含有磷元素,B正确;两个相邻细跑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C正确;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属于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一般不可逆,D正确,所以选A。 【点睛】无论生物个体是否成熟,细胞增殖都需要消耗能量;内质网是由单层生物膜围成的细胞器,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28. 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甲、乙、丙代表物质,a、b、c、d、e代表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几项( ) ①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甲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②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离不开丙 ③制备细胞膜可选用鸡血作实验材料 ④在a~e的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 ⑤图中a可表示葡萄糖进入所有细胞的过程 ⑥图中b可表示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 - 36 - ⑦图中c可表示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的过程 ⑧ 图中e可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的过程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表示蛋白质,乙表示磷脂双分子层,丙表示糖蛋白(膜的上方为外侧,下方为膜的内侧)。a、e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和能量,代表主动运输;b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c、d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表示协助扩散。 【详解】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①正确;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糖蛋白有关,但是胞间连丝与糖蛋白无关,②错误;鸡血细胞中具有细胞核和多种具膜细胞器,不适合作为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材料,③错误;在a~e的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④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⑤错误;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⑥正确;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是协助扩散,⑦正确;图中e是主动运输出细胞的过程,⑧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错误选项有4项,选C。 【点睛】本题关键要注意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尤其要注意糖蛋白的分布(判断细胞膜外侧)与功能(与多数信息交流有关)。 29. 下列有关“骨架(或支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信息传递有关 B. 多聚体的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C.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原核细胞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 D. DNA分子中的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答案】D 【解析】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A项正确;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B项正确;原核细胞的细胞膜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而且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具有流动性,C项正确;DNA - 36 -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项错误。 【点睛】 本题抓住“骨架”这一关键词,把细胞内微梁(管)系统、生物膜的基本结构、DNA双螺旋结构及生物大分子等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道综合题,意在考查教材中小字及难理解的黑体字,避免在此处出现盲区。 30. 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①~④表示其中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在质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 B. ②可自发形成双层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 ③分布于质膜中,能催化质膜中发生的生化反应 D. ④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可控制某些离子出入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对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分析可知,①是糖蛋白,②是磷脂分子,③胆固醇,④是蛋白质。 【详解】糖蛋白(①)分布在质膜的外侧,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A错误;磷脂分子一端亲水,另一端亲脂。由于细胞存在于水溶性的介质中,因此磷脂分子会自发形成双层结构。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与磷脂分子无关,B错误; ③是胆固醇,分布于质膜中,但不具有催化功能,C错误; 蛋白质(④)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作为载体时,可控制某些离子出入细胞,D正确。故选D。 31. 如图是几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丁中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丙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宿主细胞 - 36 - B. 和甲一样,所有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都需要线粒体 C. 乙含有叶绿体,所以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丁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甲中一定能找到一种细胞结构与丙的物质组成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题图分析:甲是水绵、乙是蓝藻、丙是病毒、丁是细菌。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比较项目 原 核 细 胞 真 核 细 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详解】A、丁是细菌,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但部分细胞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 B、有些真核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所以没有线粒体,例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B错误; C、乙不含叶绿体,含叶绿素和藻蓝素,C错误; - 36 - D、如果丙是RNA病毒,其组成是RNA和蛋白质,甲中核糖体和其成分相同,如果丙是DNA病毒,其组成是DNA和蛋白质,甲中染色体和其成分相同,D正确。 故选D。 32. 如图是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的生物膜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所在的细胞结构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 B. ②所在的细胞结构中不可能含有色素 C. ③的内膜向内折叠可以增大酶的附着位点 D. ④的外膜可以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 【答案】B 【解析】 ①为两层平行的双层膜结构,是叶绿体膜的一部分,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A项正确;②为单层膜结构,可以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或细胞膜等膜的一部分,若为液泡膜,则②所在的细胞结构(液泡)中可能含有色素,B项错误;③的外膜光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的嵴可以增大膜面积,进而增大酶的附着位点,为线粒体膜的一部分,C项正确;④的双层膜上有核孔,为核膜的一部分,核膜的外膜可以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D项正确。 【点睛】本题以“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的理解及其掌握情况,这为细胞知识的复习提供了思路:即可以通过某一共同的结构特征,把知识进行纵向联系实现综合。例如本题,可按照具有双层膜结构与单层膜结构等特征将细胞的结构进行分类,从而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33. 如图为物质X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RN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示过程只体现生物膜系统在功能上的联系而没有体现在结构上的联系 B. 图示过程的实现只依赖于生物膜上的脂质分子的运动 C. 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乙的膜面积减少、丁的膜面积增加 D. 图示过程也能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答案】C - 36 - 【解析】 据图分析,物质X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则物质X表示分泌蛋白;甲表示核糖体(含rRNA),乙表示内质网,丙表示高尔基体,丁表示细胞膜,戊表示线粒体(含少量DNA和RNA)。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可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A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体现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即蛋白质和脂质分子都可以运动,B错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内质网会首先形成囊泡,其膜面积减少;之后囊泡转移到高尔基体,加工完之后,其膜又形成囊泡,所以高尔基体膜基本不发生变化;再之后,囊泡运输到细胞膜,使细胞膜面积增大,C正确;原核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D错误。 34.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学说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 细胞学说的内容之一是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D.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 2、细胞学说的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细胞学说的意义: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详解】A、细胞学说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A正确; B、病毒无细胞结构,B错误; C、细胞学说的内容之一是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C正确;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B。 35. 在下列有关实验叙述的组合中,正确有几项( ) - 36 - ①双缩脲试剂A液、B液和蒸馏水的组合既可用来鉴定蛋白质,也可用来鉴定还原糖 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使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③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时,应选用含叶绿体小而多的细胞来观察 ④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先置于生理盐水中以维持正常形态,再滴加健那绿染液染色 ⑤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先后用低倍和高倍显微镜观察三次,形成自身前后对照 ⑥科学家通过伞藻的嫁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控制着伞藻帽的性状 A. 0项 B. 一项 C. 两项 D. 三项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还原糖、脂肪的鉴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相关知识。 【详解】①鉴定蛋白质和鉴定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浓度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错误; ②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质量分数8%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可以使DNA和蛋白质分开,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的相互结合,错误; ③叶绿体太小会影响到观察效果,应选择叶绿体大的细胞观察,错误; ④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与0.9%的NaCl溶液相当,载玻片上滴一滴0.9%的NaCl溶液,在载玻片上用吸管滴一滴健那绿染液,再用牙签在口腔壁上刮几下,以获得人口腔上皮细胞,将用牙签刮取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放在健那绿染液滴中,盖上盖玻片,错误; ⑤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先后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三次,形成自身前后对照,错误; ⑥嫁接实验是为了与核移植对照比对,单做一个实验不能说明细胞核控制遗传性状,还有可能是细胞质中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控制的,两个实验比照才能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错误。 故选A。 【点睛】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 - 36 - 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36.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胞间连丝是高等植物细胞间遗传信息交流的通道 B. 生物膜上的磷脂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 C.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会比较大 D. 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内区域化,使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A、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和物质运输的通道,但不是遗传信息,A错误; B、内质网是脂质合成场所,包括磷脂、胆固醇等,B正确;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数量较多,因此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核仁就会比较大,C正确; D、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内区域化,使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D正确。 故选A。 37.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 36 - B. 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 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 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答案】C 【解析】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0〜4h内,原生质体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说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而原生质体体积增大,是由于物质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细胞渗透吸水所致,A错误;在0〜1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说明物质A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不断失水,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所以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不相等,B错误;在2〜3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增大,则是因为随着物质A不断被细胞吸收,使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细胞渗透吸水所致,C正确;0〜1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细胞失水,此时A溶液渗透压>细胞质基质渗透压>细胞液渗透压(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需明确:①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在一定浓度的溶质不能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在一定浓度的溶质可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②关键是理清脉络,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分析两曲线的变化趋势,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 38. 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B. 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 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 D.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 【答案】C 【解析】 【分析】 0.9%的生理盐水与人和哺乳动物血浆中无机盐的浓度相同,水分子进出细胞膜达到动态平衡,因此红细胞能保持正常形态。在低浓度的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涨破,在高浓度的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皱缩。 【详解】 - 36 - 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但红细胞无细胞壁结构,故不会发生质壁分离,A选项错误;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水分子进出细胞膜达到动态平衡,而不是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B选项错误;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甚至导致涨破,C选项正确;渗透是指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扩散,D选项错误。 【点睛】当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浓度达到平衡时,水分子的扩散不会停止。由于分子是在不断进行无规则运动的,所以即使细胞膜内外浓度达到平衡状态后,水分子依旧会不断进出细胞,保持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39. 如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图中S1为0.3mol/L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0.3mol/L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初始时液面高度一致,A装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刚刚开始时,装置A和装置B中水分子从S2侧进入另一侧的速度一样 B. 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 C. 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D. 若不加入酶,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时,S1溶液浓度等于S2溶液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渗透装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从溶质浓度低的溶液向溶质浓度高的溶液的转移现象。图A中S1为0.3mol/L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所以漏斗内液面上升。图B中S2为蒸馏水、S3为0.3mol/L葡萄糖溶液,而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所以右侧液面先上升,后下降。 【详解】A、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实验刚刚开始时,由于装置A和装置B中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分别相同,所以水分子从S2侧进入另一侧的速度一样,A正确; B、由于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所以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B正确; - 36 - C、装置A因渗透作用,水分子进入漏斗使液面上升,加酶后,漏斗中溶液浓度继续增大,液面会继续上升,但是由于蔗糖被水解酶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其中由于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所以漏斗内溶液浓度减小,而烧杯中溶液浓度增大,故漏斗中液面开始下降,C正确; D、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后,由于漏斗中溶液存在势能,所以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D错误。 故选D。 【点睛】 40. 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 B. 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的要大 C. 乙→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 D. 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状态时,水分子仍然通过跨膜运输进出细胞,A错误; 甲→乙变化表明,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其内在的原因是:结构①所示的细胞壁的伸缩性比②所示的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要小,B错误; 乙→丙表示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变化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所致,C正确; 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因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不会破裂,D错误。 【点睛】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脉络,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 36 - 41. 下图是细胞内三类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及功能图示如下,请据图回答: (1)元素X、Y依次是________。 (2)某单体A中含有2个羧基和1个氨基,其中一个羧基位于R基,另一个羧基________;生物大分子D除可行使上述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功能(写出两项即可),该类物质在功能上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3)单体C是___________,若物质M可被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成绿色,则与N相比M特有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由D加N构成的结构或生物有____________(写出两项即可)。 (4)若B是葡萄糖,那么在植物细胞中特有的E有________________,B、E能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5)生物大分子D、E、F都是以__________为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答案】 (1). N、P (2). 和氨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 免疫、调节、运输 (4). 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 (5). 核苷酸 (6). 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7). 核糖体、HIV、烟草花叶病毒等 (8). 淀粉、纤维素 (9). B (10). 碳链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结合图解综合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把较琐碎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到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这一知识点上,有利于掌握和应用。考生可根据题意梳理所学相关知识,再结合从题图中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作答。 (1)根据图中D的功能可推知D是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C、H、O、N - 36 - ,故元素X表示N;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故F表示核酸,其组成元素包括C、H、O、N、P,所以元素Y表示P。 (2)单体A是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因此,若该氨基酸中含有2个羧基和1个氨基,一个羧基位于R基,则另一个羧基和氨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生物大分子D是蛋白质,蛋白质除可行使上述功能外,还具有免疫、调节、运输等功能;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直接决定了蛋白质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 (3)由前面分析可知,生物大分子F是核酸,其单体C是核苷酸;若物质M可被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成绿色,则物质M是DNA、N是RNA,DNA与RNA相比DNA特有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T);由D(蛋白质)加N(RNA)构成的结构或生物有核糖体、HIV、烟草花叶病毒等。 (4)若B是葡萄糖,那么E是多糖,在植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 (5)生物大分子D,E、F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碳元素被称为生命系统的“核心元素”。 42.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关于细胞自噬体的。自噬体是由从内质网脱落的双层膜包裹部分细胞质和细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等成分形成的,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请据图分析有关问题: (1)自噬体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自噬体和溶酶体的结合利用了膜的_____________特点。动物细胞中的生物膜系统除了线粒体膜、内质网膜、溶酶体膜之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 (2)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如果线粒体受损严重,则细胞生命活动影响较大的_______________(填运输方式)。 - 36 - (3)雌性动物的卵巢和雄性动物的睾丸中内质网比较发达,与这些细胞能够合成________________有关。 (4)如果遇到养分不足、缺氧等特殊情况,细胞中自噬体的数量将______________(填“增多”或 “减少”)。 【答案】 (1). 磷脂双分子层 (2). 流动性 (3). 高尔基体膜、核膜、细胞膜 (4).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 (5). 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6). 性激素 (7). 增多 【解析】 【分析】 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细胞中的细胞器主要有:线粒体、内质网、中心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把细胞器类比为细胞内繁忙的车间,则线粒体是“动力车间”、叶绿体是“养料制造车间”、内质网是蛋白质运输和脂质合成车间、溶酶体是消化车间、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和分泌车间、其中线粒体和叶绿体还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站。 【详解】(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结构的基本支架,自噬体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也是磷脂双分子层,自噬体和溶酶体的结合,利用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的特性。动物细胞中的生物膜系统除了线粒体膜、内质网膜、溶酶体膜之外还包括高尔基体膜、核膜、细胞膜等。 (2)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如果线粒体受损严重,则细胞生命活动影响较大的是主动运输、胞吞胞吐,因为这两者都需要线粒体为其提供能量。 (3)雌性动物的卵巢和雄性动物的睾丸中内质网比较发达,与这些细胞能够合成性激素有关,因为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4)如果遇到养分不足、缺氧等特殊情况,则细胞中的自噬体的数量将增多,通过消耗自身衰老的细胞器等物质获得养分满足自身需要。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43. 回答下列问题。 (1)玫瑰精油可用玫瑰花瓣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进行蒸馏时,冷凝管的进水口比出水口___________(填“高”或“低”)。蒸馏收集到的乳浊液是玫瑰精油和水的混合物,要得到玫瑰精油,需要向乳浊液中加入NaCl,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油层还需要加入无水Na2SO4,其目的是 - 36 - 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通过发酵制作果酒时,发现在制作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糖,可以提高酒精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家庭以葡萄为原料制作葡萄酒时,可以不添加酵母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混入空气,发酵液会变酸,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离出油层和水层 (2). 低 (3). 促进油和水的分离 (4). 吸去芳香油中残留的水分 (5).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可以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能源物质,还可以作为酒精发酵的原料 (6). 葡萄皮上附着有野生的酵母菌 (7). 醋酸菌大量增殖,进行醋酸发酵 【解析】 【分析】 植物芳香油主要是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 玫瑰精油的提取流程:鲜玫瑰红+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 果酒发酵的常用菌种是酵母菌,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增加数量,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 【详解】(1)水蒸气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离出油层和水层。在进行蒸馏时,为了避免防止冷凝管炸裂,进水口比出水口低。蒸馏收集到的乳浊液是玫瑰精油和水的混合物,要得到玫瑰精油,需要向乳浊液中加入NaCl可以促进油和水的分离;得到的油层还需要加入无水Na2SO4,可以吸去芳香油中残留的水分。 (2)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可以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能源物质,还可以作为酒精发酵的原料。故在通过发酵制作果酒时,在制作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糖,可以提高酒精度。在家庭以葡萄为原料制作葡萄酒时,由于葡萄皮上附着有野生的酵母菌,故可以不添加酵母菌;在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混入空气,会造成醋酸菌大量增殖,进行醋酸发酵,发酵液会变酸。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玫瑰精油的提取以及果酒的制作,考查的知识点比较简单,均属于识记水平的考查。果酒的制作利用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原理,利用糖类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 36 - 44. 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而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利用酶A分解木糖产生酒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备含琼脂的培养基和倒平板的过程中,下列选项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酒精灯 ②接种环 ③高压蒸汽灭菌锅 ④培养皿 (2)将自然界收集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仅以______为碳源的培养基中,_______(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 (3)若从自然界中分离尿素分解菌,则应向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指示剂。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 (4)常利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对酶A进行分离纯化,纯化后的酶A可以用电泳法检测其分子量大小。在相同条件下,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电泳速度越快,说明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③④ (2). 木糖 (3). 无氧 (4).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5). 酚红指示剂 (6). 甘油管藏 (7). 凝胶色谱法 (8). 其分子量越小 【解析】 【分析】 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计算:依据是培养基配方的比例。 (2)称量:牛肉膏比较黏稠,可同称量纸一块称取。牛肉膏和蛋白胨易吸潮,称取时动作要迅速,称后及时盖上瓶盖。 (3)溶化:牛肉膏和称量纸+水加热取出称量纸→加蛋白胨和氯化钠→加琼脂(注意: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补加蒸馏水至100mL。 (4)调pH; (5)灭菌: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采用干热灭菌。 (6)倒平板。 【详解】(1)①相关操作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①正确;②制备培养基时不需要接种环,②错误;③培养基需要用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③正确;④制备培养基时需要培养皿,④正确。故选:①③④。 - 36 - (2)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而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利用酶 A 分解木糖产生酒精,将自然界收集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仅以木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在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 (3)若从自然界中分离尿素分解菌,则应向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长期保存菌种可采用甘油管藏法。 (4)常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纯化后的酶A可以用电泳法检测其分子量大小,在相同条件下,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电泳速度越快,说明其分子量越小。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步骤;识记微生物计数方法及注意事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5. 科研人员利用固定化酵母直接发酵甜菜汁生产燃料乙醇,如图表示相关的工艺流程。请分析回答: (1)图1的步骤①中,溶化海藻酸钠时要注意____________,步骤②中加入果胶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步骤③中进行增殖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1的步骤④体现了固定化酵母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研究表明使用固定化酵母的酒精产量平均值高于游离酵母的对照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上常将酶固定化以反复利用。部分操作如下:将酶固定在_______(“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将其装入反应柱内后,需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固定化酶柱,以除去未吸附的酶 。一般来说,酶不适合采用__________法固定化。 【答案】 (1). 小火加热或间断加热,防止海藻酸钠焦糊 (2). 分解果胶,瓦解细胞壁,提高甜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 (3). 增加酵母菌的数量,提高发酵效率 (4). 容易与产物分离,并能重复使用 (5). 凝胶珠内部容易产生无氧环境,有利于酒精发酵 (6). - 36 - 不溶于水 (7). 包埋 【解析】 【分析】 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点,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酵母细胞的活化。 (2)配置氯化钙溶液:要用蒸馏水配置。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 (4)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 (5)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 【详解】(1)溶化海藻酸钠时要注意小火加热或间断加热,防止海藻酸钠焦糊,果胶酶的目的是分解果胶,瓦解细胞壁,提高甜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步骤③中进行增殖培养的目的是增加酵母菌的数量,提高发酵效率。 (2)步骤④循环利用体现了固定化酵母容易与产物分离,并能重复使用的优点;固定化的酵母是与凝胶珠结合,包裹在凝胶珠内,与游离的酵母相比,凝胶珠内部容易产生无氧环境,有利于酒精发酵,所以使用固定化酵母的酒精产量平均值高于游离酵母的对照组。 (3)固定化酶时,所用的载体不溶于水,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来,因此一般来说,需要使用物理吸附法或化学结合法进行固定,不适合采用包埋法固定化。 【点睛】本题考查固定化酵母细胞,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条件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 3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