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

‎2018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1.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希腊沿海、多山的自然环境 雅典民主政治形成 B 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人文精神得到彰显 C 康梁等维新人士创办《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报刊 国人普遍接受救亡图存的维新思想 D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和日本生产的白银合计38 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 000或10 000吨 中国商品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6.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作者在此强调的是(  )‎ A.辩证统一 中外关联 B.厚积薄发 以古讽今 C.鉴往知来 贯通古今 D.厚今薄古 学贯中西 ‎7.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忠、孝、廉、节”‎ ‎8.“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可以远溯到(  )‎ A.夏商周时期开创的宗法制度 B.周朝开启的“家天下”时代 C.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 D.汉朝儒家倡导的“纲常名教”‎ ‎9.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家风是什么”节目反应强烈。传统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与“忠孝”、“耕读”关联,不恰当的是(  )‎ A.“忠”——世袭制 B.“孝”——宗法制 C.“耕”——农本观 D.“读”——科举制 ‎10.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商业环境的艰难使经营者重视经商技巧 B.重义轻利的观念被社会各阶层全面认可 C.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的地位相对低下 D.封建经济日益繁荣使商业竞争更趋激烈 ‎11.《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上述转变主要是由于(  )‎ A.甲午中日战争 B.五四新文化运动 C.全面抗日战争 D.中华民国成立 ‎12.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  )‎ A.“进化论”为社会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 B.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变化不大 C.变革救亡图存为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 D.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 ‎13.1983年,中共中央提出:说到统一,有一个用什么“统”的问题。照我们的意见,就是用一个国名、一个首都来‘统’,其余都可以维持现状不变。就是说,既不要用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去“统”,也不要用台湾的现行制度来“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央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B.“一国两制”下台湾内部事务不变 C.台海两岸已实现了自由通商 D.中国反对美国干预海峡两岸事务 ‎14.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等。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 A.突出依法行政 B.对君权的制约 C.强调主权在民 D.对权力的监控 ‎15.潘恩(1737—1809)在其《常识》一书中说:“政府呢,即使在其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一件免不了的祸害;在其最坏的情况下,就成了不可容忍的祸害。”这一思想在美国宪法中主要体现为(  )‎ A.三权分立 B.联邦主义 C.主权在民 D.共和主义 ‎16.与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变一样,儒家思想也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 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躬行道德本位的伦理观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17.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认为,目前的欧盟27国都是属于“被打上欧洲文化烙印”的国家,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国家“只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圈”,而土耳其则毋庸置疑“不属于欧洲文化圈”。这说明“欧洲的联合”需要(  )‎ A.冷战思维 B.政体相同 C.货币统一 D.文化认同 ‎18.“人只有一种天赋的权利,即与生俱来的自由。自由是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而且根据普遍的法则,它能够和所有人的自由并存,它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与生俱来的权利。”与此主张一致的是(  )‎ A.人没有真正的自由 B.人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C.法律纵容自由泛滥 D.法律的制定以自由为原则 ‎19.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 ‎20.春秋时,楚国国君用人“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这体现了(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21.孙中山也提出过要实现社会主义,他在1912年的演讲中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据此判断,孙中山所谓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指的是实现(  )‎ A.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民主平等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平均地权 ‎22.有学者认为:“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首先打垮了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进而剥夺了清帝国的财政税收大权。”英国“首先打垮了”清朝“白银货币本位”的方式是(  )‎ A.商品输出 B.鸦片走私 C.军事进攻 D.迫签条约 ‎23.一个思潮出现之后,引起许多人的讨论。一位德国诗人认为那是一种疾病;另一位法国小说家却认为那是文学中的自由主义,融合怪异和悲剧性或庄严,是生命的完整的真理。这一思潮是(  )‎ A.理性主义 B.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实主义 ‎24.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开展了(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25.1981年1月,年已70的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就任美国第40任总统,他没有学过经济专业,却在最危难的时候带领美国走出“滞胀”泥潭,“里根经济学”成为世界经济史上一个响当当的学说。下列经济措施最有可能属于“里根经济学”的是(  )‎ A.增加福利投入 B.发展混合经济 C.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奉行自由主义 ‎26.“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这一发现”是指(  )‎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的发明 C.蒸汽轮船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 ‎27.1930年代上海《申报丛书》如是描述某经济政策:“解放了个人的商业和个人的工业之束缚,对于农民废止了生活必需量以外的谷物的强制征收。”据此推断,该经济政策(  )‎ A.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卫了新生政权 B.允许自由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使美国逐步走出经济大萧条的阴影 D.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8.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安全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成果。下面对于“金砖国家”理解正确的是(  )‎ A.巴西、印度、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 B.中国将随着国力的增强可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C.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使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 D.“金砖国家”是一个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 ‎29.在斯大林的观念中,国家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所支撑的军事力量)是衡量先进与落后的尺度,至于如何在社会诸层面的现代化及其协调发展等更广义的发展领域赶超先进国家则不在他的视野中。这一观念影响下苏联实施的核心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农业集体化方针 ‎30.有学者指出:各国在经济一体化的初始阶段都能够享受到极大的增长效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取决于各组织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速度和深度。下列最能顺应这一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应是(  )‎ A.欧洲联盟 B.上海合作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31.下列图片中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目的是满足市场需要的是(  )‎ ‎32.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九鼎”、“诸侯七鼎”。下图为春秋时期郑庄公祭祀坑遗址出土文物,这一发现可以说明(  )‎ A.春秋时期严格的等级制 B.考古发现具有偶然性 C.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D.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型 ‎33.下图是1919年一位学者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当时(  )‎ A.该学者反对新文化运动 B.该学者支持五四运动 C.《新潮》杂志深受国人喜欢 D.出现一股尊孔复古逆流 ‎34.所谓“雅尔塔体系(YALTA SYSTEM)”是指二战后期,美、英、苏、中等国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形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由此确立了战后国际和平新秩序。观察右面的漫画,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 A.美国掌控着开启“体系”的钥匙 B.和平秩序正受到军国主义的挑战 C.维护战后体系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D.战后体系遏制了军国主义的复活 ‎35.以下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增加了企业和国家的负担 B.范围仅限于社会低收入群体 C.实施的前提是全面实行国有化政策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36.某一画派的产生受到了光学发展的影响,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应该从光的角度来体现,他们将“光”与“色”作为研究的中心。下列作品中属于这一画派代表作的是(  )‎ ‎37.综观古代都城演变,宋都汴京与唐都长安相比,在城市布局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 ‎①市民文化的逐渐兴起 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日益频繁的对外交往 ④学术思想的交流传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8.2 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动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秦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去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直接原因在于秦朝与西周的(  )‎ A.生产工具的差异 B.政治制度的差异 C.社会观念的差异 D.经济形态的差异 ‎39.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其共同目的是(  )‎ 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实行全民族抗战 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宣传新三民主义 ‎40.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统一六国后修订并完善了《秦律》;此时的罗马法律朝着万民法方向发展。这两种法律(  )‎ A.都适应了统治范围扩大的需要 B.都以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为目的 C.都体现了自然平等的法学理念 D.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41.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现过两次思想解放,它们的相同点有(  )‎ A.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 B.针对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而提出 C.以反对个人崇拜为重点内容 D.推动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或发展 ‎42.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变革的高潮之一。与以往的近代化思潮相比,它的超越之处表现在(  )‎ ‎①提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反对专制 ②要求发展实业,以强国强民 ③批判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旧伦理道德 ④倡导文学革命,改用白话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3.“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的是(  )‎ A.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44.古代雅典民主实践尽管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但是,二者也有所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  )‎ A.民主的实现方式 B.有限制的选举权利 C.民主的基本原则 D.权力的监督形式 ‎45.列宁提出的《四月提纲》与中共“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两者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主张用和平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都主张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 C.都结合本国国情,为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 D.中共“二大”的革命纲领照搬了俄国 ‎46.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存在一些相同、相似点,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顺向关系。”其中属于两者“顺向”关系的是(  )‎ A.两者与世俗统治者(君主或地方长官)关系 B.两者都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C.两者都强调人的意志、理性与自由 D.两者都强调人的伟大,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 ‎47.霍布斯鲍姆把1914~1991年这一时期定义为“极端的年代”,他认为经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这些经济上的“改革与重组”共同之处是(  )‎ A.奉行凯恩斯主义 B.适当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C.发展“混合经济” D.发展新经济 ‎48.19世纪浪漫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密切关系得到加强,因为两者都(  )‎ A.强调情感和意志的统一 B.强调了对新的工业技术的社会贡献 C.反对帝国主义的扩张 D.在启蒙运动中发现共同点 ‎49.《晋书·苏峻传》载:“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于是豪杰所在屯聚,而峻最强。”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均田制度遭到破坏 B.豪强地主经济的扩张 C.重农抑商政策收效甚微 D.政府社会控制力量缺失 ‎50.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 A.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B.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 C.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 D.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51.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世地位自宋徽宗以后“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成为忠义的化身,享受中国乃至世界华人圈的奉祀。究其根源最有可能的是(  )‎ A.关羽的忠勇 B.理学的推崇 C.人民的爱戴 D.经济的发展 ‎52.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新航路开辟 ‎53.1840年以来,中国棉花、大豆、蚕桑、烟草、花生、蓝靛、桐油等农产品原料的种植面积都逐年增加。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近代工业的发展 B.西方列强的侵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小农经济的发展 ‎54.明清之际,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受到“经世致用”思潮的冲击。其原因不包括(  )‎ A.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推动 B.先秦儒家实学传统的影响 C.明朝灭亡与清朝建立的冲击 D.君主强化专制统治的需要 ‎55.恩格斯指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包括(  )‎ ‎①罗马法注重调节经济关系,法律程序严谨 ②罗马法中包含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③近代资产阶级需要法律维护其利益 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6.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 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57.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第三世界崛起 C.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 D.欧洲走向联合 ‎58.“‘冷战’‎ 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 B.战时同盟解体 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D.国家实力变化 ‎5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黄金时代。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在这些年以5.6%和7.3%的前所未有的增长率增长,促成这一繁荣的因素包括(  )‎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福利国家制度的确立和扩展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行 ④冷战期间军事购买力的增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0.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各个集体农庄的庄员的庭院吧——一无所有。”信中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农民反对苏维埃的起义 C.重工业发展过快 D.粮食短缺,人们生活困难 ‎61.对下列人口统计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南方 北方 朝代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西汉 ‎2 470 685‎ ‎19.8%‎ ‎9 985 785‎ ‎80.2%‎ 唐代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 北宋 ‎11 224 760‎ ‎62.9%‎ ‎6 624 296‎ ‎37.1%‎ A.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南方经济逐步发展 D.北方经济发展缓慢 ‎62.《唐书》记载的唐朝830名进士的分布来源见图示(注:士族指的是世家大族或豪门望族;寒门即庶族指的是一般的中小地主;小姓指的是二者之间的阶层),由此图示可知(  )‎ A.唐朝依然延续了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 B.唐朝时所有的人都可以参加进士考试 C.士族小姓寒门子弟中进士人数一样多 D.唐朝科举考试进士分布来源很不平衡 ‎63.下表是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两白银),从该表可直接得出(  )‎ 年龄 进口 出口 ‎1885年 ‎88 200 018‎ ‎65 005 711‎ ‎1895年 ‎171 696 715‎ ‎143 293 211‎ ‎1905年 ‎447 100 082‎ ‎227 888 197‎ ‎1911年 ‎471 593 943‎ ‎377 338 166‎ A.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机会 B.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 C.清政府面临贸易结构失衡的困境 D.对外贸易的增长根本原因是清末新政 ‎64.下图为西汉以来我国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统计柱状图,导致图中节妇烈女人数开始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专制统治的加强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科考制度的影响 D.思想控制的强化 ‎65.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该表反映出(  )‎ ‎  类别 年份  ‎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制品 ‎1893‎ ‎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 ‎20.5‎ A.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B.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不断扩大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本解体 D.中国近代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66.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罗斯福新政时期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 年份 GNP总量(10亿美元)‎ GNP增长率%‎ 失业率%‎ ‎1930‎ ‎90.4‎ ‎-12.3‎ ‎8.7‎ ‎1933‎ ‎55.6‎ ‎-4.1‎ ‎24.9‎ ‎1935‎ ‎72.2‎ ‎10.9‎ ‎20.1‎ ‎1938‎ ‎84.7‎ ‎-6.3‎ ‎19.0‎ ‎——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A.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 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D.新政时期的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 ‎67.“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材料反映的董仲舒的主张是(  )‎ A.阴阳相生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以德治国 ‎68.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  )‎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极力维护宗法制 C.主张废除分封制 D.推崇法家思想 ‎69.1916年荣氏创立了申新纺织公司,到1918年盈利率达到74.2%,随后申新发展成9个厂。申新纺织公司这一时期发展的原因有(  )‎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推动 C.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发展 D.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70‎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中记载:1841年1月6日道光帝命湖南、贵州各调兵一千,四川二千往广州,湖南兵51天后到达,贵州兵47天后到达,四川兵79天后到达。这一现象能够说明(  )‎ A.清朝法令军备废弛 B.清朝军事体制落后 C.清朝全国动员抗敌 D.清军武器装备落后 ‎71.1977年7月30日,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多的邓小平,第一次公开亮相,出现在工人体育场的看台上,观看一场足球比赛。日本共同社报道: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都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狂热的掌声。这反映了国人怎样的愿望(  )‎ A.结束动乱局面 B.恢复国民经济 C.实现拨乱反正 D.推进改革开放 ‎72.发表于1940年1月,阐述中国革命理论和策略,在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性质、领导权等问题。“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上述材料来源于百度词条,它是毛泽东的哪部著作(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73.1984年,邓小平对《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出了高度的评价:“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这反映了当时(  )‎ A.党的工作重点实现重大转移 B.改革的市场取向已渐趋明朗 C.科学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D.传统观念开始受到强烈震撼 ‎74.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75.“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的“新”的含义(  )‎ A.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已经具备 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D.开创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 ‎76.“这是一个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在这巨人群体中,我们可以看到(  )‎ A.达·芬奇 伽利略 B.卢梭 牛顿 C.康德 达尔文 D.法拉第 普朗克 ‎77.“3月8日到12日,彼得格勒城的妇女们上街游行,要求政府解决面包短缺的危机。失业的工人,缺粮、断饷的逃兵与贫穷的农民趁机加入……”该事件使俄国(  )‎ A.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签订了退出战争的和约 D.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78.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在工业化时期,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主要是指(  )‎ A.牺牲农业、农民的利益为工业提供粮食、资金和原料 B.余粮收集制 C.取消商品、货币关系,实行供给制 D.大规模开荒,提高粮食产量 ‎79.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  )‎ A.需求差异 B.民族差异 C.生活方式 D.自然环境 ‎80.《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 A.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统治 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周王权 C.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D.通过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81.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指出:“男女皆平等独立,婚姻之事不复名为夫妇,只许订岁月交好之和约而已,行之六十年,则全世界之人类皆无家矣。……全世界之人既无家,则去国而至大同易易矣。”在这里,康有为所要表达的思想主张是(  )‎ A.消灭家庭私有制实现人人平等 B.和约婚姻是实现人类平等的基础 C.婚姻与家庭革命是实现人类大同的重要途径 ‎ D.男女独立式的婚姻制度将导致全世界的人无家可归 ‎82.学者赵轶峰在《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中指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o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其意在说明黄宗羲的思想(  )‎ A.没有突破儒家理论 B.堪称近代制度典范 C.具有近代思想色彩 D.有违儒家民本精神 ‎83.1899年,孙中山在东京与梁启超讨论土地问题时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然后授之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有一层地主从中睃削之,则民可以大苏。”由此可见,孙中山在土地问题上的主张(  )‎ A.与罗斯福相似,主张国家干预 B.与资本主义一致,主张土地私有 C.与马克思主义相似,主张土地国有 D.与斯大林模式相似,主张农业集体化 ‎84.“中国已不再是旧式‘中央帝国’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而是‘今日地球村’里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旧中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B.新中国之初打破资本主义阵营 C.新中国游离于世界外交舞台之外 D.新时期外交致力于维护和平与发展 ‎85.古希腊人相信:“惟法律是将众人结合为一的最基本纽带,故而无法满足于行使单纯的专断权威。”“彼时整个文明都服从法律的统治……现代世界兴起于旧世界的废墟之上,却依然紧密联系着古代城邦的法律概念。”(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这表明古希腊(  )‎ A.法律是紧密联系各城邦的基本纽带 B.奠基了人类宪政文明的历史进程 C.城邦法律因专断而导致了文明毁灭 D.城邦法律是西方各国立法的蓝本 ‎86.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的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  )‎ A.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B.罗马法导致公民组织的诞生 C.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87.伏尔泰说:“商业已使英国的公民富裕起来了,而且还帮助他们获得了自由,而这种自由又转过来扩张了商业;国家的威望就从这些方面形成扩大了。商业渐渐地造成了海军的力量,从而英国人也就成为海上的霸王。”材料所体现的思想主张是(  )‎ A.商业的发展使英国文明、强盛 B.殖民掠夺使英国人获得了精神自由 C.公民平等促成了英国海军的强大 D.公民自由是建设强大国家的必然条件 ‎88.亚当·斯密说:“没有广阔的国外市场,那在幅员不大,仅能提供狭小国内市场的国家……制造业就没有好好发展的可能。”他论证的是(  )‎ A.市场和工业革命的关系 B.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关系 C.手工生产和机器生产的关系 D.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关系 ‎89.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虽然苏联经济的落后和低效、斯大林集体化和大规模镇压的残暴与无情也引人注目,但这些都不及苏联经济不受萧条影响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一时间模仿苏联五年计划之举纷纷出现,‘计划’和‘规划’成为政坛术语。”据此可知,该学者(  )‎ A.肯定计划经济体制的完美无瑕 B.否认苏联经济存在的诸多问题 C.认识到斯大林体制的可取之处 D.坚信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 ‎90.美国学者小福尔索姆认为:“历史学家们都赞扬(罗斯福)新政是处于衰退的国家迫切需要的方案。但事实并非如此……(二战)以难以想象的力度把美国人从大萧条中解救出来。巨额的军火支出,印证了凯恩斯的那句:政府支出能够保障繁荣。”据此推断,作者认为(  )‎ A.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走出大萧条 B.政府支出扩大不利于结束危机 C.二战是大萧条结束的真正原因 D.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经济危机 ‎1.C 2.C 3.B 4.D 5.A 6.C 7.C 8.A 9.A 10.C ‎ ‎11.C 12.C 13.B 14.D 15.A 16.A 17.D 18.B 19.B 20.B ‎ ‎21.D 22.B 23.C 24.B 25.B 26.B 27.B 28.B 29.C 30.A ‎31.C 32.C 33.A 34.B 35.A 36.C 37.A 38.B 39.C 40.A ‎ ‎41.D 42.B 43.C 44.A 45.C 46.A 47.A 48.A 49.B 50.A ‎ ‎51.B 52.C 53.B 54.D 55.D 56.D 57.C 58.A 59.A 60.D ‎61.C 62.D 63.C 64.D 65.D 66.C 67.D 68.B 69.B 70.B ‎ ‎71.C 72.C 73.B 74.B 75.B 76.A 77.B 78.A 79.D 80.C ‎ ‎81.C 82.C 83.C 84.D 85.B 86.A 87.A 88.A 89.C 90.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