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 ‎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据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的损失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的思想是 A. “仁”‎ B. 无为 C. 有教无类 D. 对鬼神敬而远之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关注是否“伤人”而不关心财产损失情况,这明显体现了他的以人为本的“仁”的思想。所以答案选A。‎ ‎2.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B.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C.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D.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由材料“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可知,材料反映了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要求根据现实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这属于法家的思想,故选D。A、B两项分别反映了墨家的“尚贤”和“兼爱”主张,故排除;C反映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故排除。‎ ‎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这一材料说明 A. “百家争鸣”时儒学成为主流学说 B. 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 ‎【答案】C ‎【解析】“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科举是在隋唐时期创立,因此AB时间不符;D也不对,因为明末清初思想是批判君主专制,带有早期民主的色彩,与题干内容不符。“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联系所学知识,理学倡导三纲五常,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故答案选C。‎ ‎4.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进步意义是 A. 反对私有制 B. 反对君主专制 C. 倡导民主自由 D. 反对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意为天下为公,反对君主专制集权,反对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反对私有制和中央集权、没有体现倡导民主自由,排除A、C、D项。‎ ‎5.《九章算术》中包括田亩、粮食、赋税、土方、仓窖等应用问题的计算方法;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功能就是敬授民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即取此意;中国古代还有编订农书的传统,不仅有私人修撰,更有朝廷主持编订的著作。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科技 A. 具有服务于农业发展的特点 B. 其发展受到农业社会的限制 C. 不可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 D. 注重经验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中包括田亩、粮食、赋税、土方、仓窖等应用问题”、“编订农书的传统”可分析出古代科技发展为农业服务的特点。故选A ‎6. 关于唐代书法的特征,诚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论述的:“它们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律、律令中。”下列书法家的作品最能体现盛唐书法的这一特征的是 A. 王羲之 B. 张旭 C. 颜真卿 D. 赵孟頫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的是唐代楷书。A项是东晋的书法家;B项是草书大家;D项是元朝的赵孟頫。颜真卿是唐朝的书法家,其楷体特点是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被誉为“颜体”,故答案选C。‎ ‎7. 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 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B. 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C. 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变法的有力工具 D. 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后世对儒学态度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前者对其继承发展,而后者全盘否定。前者之所以继承、改造,是因为儒学影响深远,他们以此来减少变法阻力。而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批判儒学,也是因为其根深蒂固,实为专制统治的工具,故本题选A。B不符合康有为。C不符合新文化运动。D错误,儒家思想中也有一些积极成分可以利用。‎ ‎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主要是在 A. 戊戌变法后 B. 辛亥革命后 C. 国民革命后 D. 五四运动后 ‎【答案】D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后期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故此题应选D项。AB发生在五四运动前,主要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排除;国民革命后发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排除C。‎ ‎9.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所反映的思想是( )‎ A.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 B.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C.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D.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孙中山所说的“‎ 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实现三民主义的方法、途径,不是反帝反封的革命目标,不是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也不是对同志们的勉励,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10. 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道路 ”‎ B.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共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A是毛泽东思想的内容;BC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D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故答案选A。‎ ‎11.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 A. 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C ‎【解析】 “从1978年到199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是指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早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已经提出;B是新中国历来的外交方针;D在1979年开始实施。因此选C。‎ ‎12. 新华社电:“这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材料表明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 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神舟5号”发射成功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说明了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给我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注意“空间技术”这个关键词。结合相关史实可知, C两项正确。‎ ‎13.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 智者运动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C.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D.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希腊思想复活”指的是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旗号的文艺复兴。“原始基督教复活”指的是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回归基督教传统,否认教会权威的宗教改革,故正确答案为C。智者学派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启蒙运动是一次反专制反宗教神学的思想运动,排除ABD三项。‎ ‎14. 英国的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他的思想观念是( )‎ A. 君主立宪 B. 社会契约论 C. 革命权利说 D. 天赋人权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协定”说明了社会契约的存在,故本题选B。A、D从材料中无法体现。C虽有所体现,但题干的重心在前部分,故答案为B。‎ ‎15.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他又一个著名的观点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美德即知识 C. 生而平等 D. 信仰得救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的含义说明了只有认识清楚自己才能可能克服和战胜自己的弱点,进而才可能影响或控制别人,即材料强调了“认识你自己”的重要性,词句名言出自苏格拉底,“知识就是美德”也是苏格拉底的名言,故答案选B。A是智者学派的观点;C是启蒙运动的思想;D是宗教改革的思想。‎ ‎16. 提出思想自由,对理性做了哲学的探讨,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道出了启蒙的真谛。这位伟大思想家是 A. 洛克 B. 伏尔泰 C. 卢梭 D. 康德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启蒙思想家康德提出思想自由,对理性做了哲学的探讨,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道出了启蒙的真谛。所以答案选D。‎ ‎17.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 A. 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B. 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 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 D. 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蒸汽机的作用,它的产生使动力来源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所以B正确,CDA不符合题意。‎ ‎18.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A. 珍妮机 B. 蒸汽机车 C. 电灯 D. 骡机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根据材料““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的前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ABD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所以答案选C。‎ ‎19.‎ ‎ 电视连续剧《天仙配》有这样的情节:唐朝张百胜因孝道而升天成为玉皇大帝,而后他的年龄基本上是恒定的,七仙女亦然,永葆青春。假设此情景成立,其科学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A. 相对论 B. 量子论 C. 转基因理论 D. 进化论 ‎【答案】A ‎【解析】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题目中的年龄“恒定”,“永葆青春”是钟慢效应的缩影,A正确;量子论是微观世界的理论,CD是生物学理论,不符合题意,排除BCD。‎ ‎20. “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 牛顿力学—蒸汽机—机加械工业 B. 内燃机—火车—运输工业 C. 电磁感应理论—发电机—电力工业 D. 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电子工业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核心思想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A不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实现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B不对,内燃机属于技术成果而不是科学理论的突破;D不对,电子计算机应与量子论有关。‎ ‎21.“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由理想变成现实。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 A. 飞机的广泛使用 B. 电话和电报的使用 C. 国际互联网的诞生 D. 航天事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地球村”由理想变成现实。故答案为C项。A、B项都是传统的交流渠道;D项与材料无直接关系。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中“最重要”的要求,排除。‎ ‎22. 立下遗嘱用他的一部分遗产建立一个基金,用其利息奖励世界各国对物理、化学、医学、文学以及和平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这位立遗嘱者的主要发明是 A. 电动机 B. 炸药 C. 电话 D. 汽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科技成就。从材料的信息可以看出,材料表明的科学家是诺贝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炸药是诺贝尔的发明。所以答案选B。‎ ‎23.他是伟大的奥地利音乐家,其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被誉为“歌曲之王”。据此判断这位音乐家是 A. 贝多芬 B. 舒曼 C. 施特劳斯 D. 舒伯特 ‎【答案】D ‎【解析】舒伯特是的奥地利音乐家被称为“歌曲之王”,D正确;A是德国;B是法国;C是“圆舞曲”之王。‎ ‎24. 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 A. 古典主义 B. 现实主义 C. 浪漫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B ‎【解析】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排除A项;题干反映关注现实社会、真实再现实社会等特点,符合现实主义绘画风格,B项正确;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排除C项;现代主义以非理性主义为基础,表现出激烈的反传统倾向,排除D项。‎ ‎25. 托尔斯泰的一部作品深刻揭露了当时俄国上流社会的腐败以及道德的沦丧。这部作品是 A. 《人间喜剧》 B. 《红与黑》‎ C. 《安娜•卡列尼娜》 D. 《悲惨世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深刻揭露了当时俄国上流社会的腐败以及道德的沦丧。‎ 二、非选择题 ‎26.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机器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工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各异而实同耶。‎ r——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观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绎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纬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得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他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得原因做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刊《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 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犯非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考查学生抓住材料有效信息概括归纳的能力。‎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文字“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等进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新见”, 依据材料文字“而分治之以群工”、“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归纳得出。‎ 第(2)问,第一小问,方法,“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绝对尺度”,可见作者认为历史事件应该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去评价,否则有失偏颇。第二小问,注意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评论。‎ 第(3)问,注意围绕“传统”和“交流”,审题时抓住两者“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分析作答。‎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巴尔扎克“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知识,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材料二 (欧洲)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高尔基 材料三 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试图以人生和世界的荒诞为主题,表现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茫。自1952年诞生以来,一直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经久不衰。‎ ‎(1)材料一反映了巴尔扎克的文学风格是什么?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高尔基的观点是什么?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二战后西方国家兴起的文学流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以此为特征的文学流派被统称为什么?‎ ‎【答案】(1)巴尔扎克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2)批判现实主义不能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母亲》。‎ ‎(3)反传统;后现代主义文学。‎ ‎【解析】‎ ‎(1)根据“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尔扎克的文学风格是现实主义,他的代表作是《人间喜剧》。‎ ‎(2)观点:根据“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却不能够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得出观点是批判现实主义不能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结合所学可知,高尔基的代表作是《母亲》。‎ ‎(3)根据“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试图以人生和世界的荒诞为主题,表现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茫”可知,文学流派是现代主义,特征是反传统;反传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比萨斜塔,伽利略在此做过落体实验;如图苹果落地,牛顿思考它的原因。‎ ‎ ‎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 ‎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 ‎(2)举两例说明材料二中“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的说法。‎ ‎(3)据材料二、三,说明近代科学引起了什么思潮产生?恩格斯认为在这种思潮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王国”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1)方法:观察;实验。‎ ‎(2)举例: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和牛顿力学,推翻了教会支持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上帝创造万物说等。‎ ‎(3)思潮:理性主义;理想化的王国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并没有真正消除社会的不平等。‎ ‎【解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 ‎(2)根据材料“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可以联系伽利略和达尔文两位科学家,列举出二人的成就即可。‎ ‎(3)思潮:根据材料三“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卢梭的社会契约”结合所学可知为理性主义。本质:根据材料“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结合所学可知这个“理想化的王国”的本质是资产阶级专政,并且没有真正消除社会上的不平等。‎ ‎29.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而奋斗的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其卓著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强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大总统誓词 材料二 ‎ ‎ 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争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三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为之奋斗的革命目标。‎ ‎(2)根据材料二,归纳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道路。‎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说明材料三中的观点在中共十四大得到怎样的创新?邓小平理论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举出三位伟人共同的精神品质。‎ ‎【答案】(1)目标:推翻清政府(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实现国家独立富强。‎ ‎(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3)创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会议:中共十五大。‎ ‎(4)品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精神;忧国忧民的情怀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强公认。”可知孙中山奋斗的革命目标。即推翻清政府(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实现国家独立富强。‎ ‎(2)根据材料二“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争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可知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道路。‎ ‎(3)从材料三“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可知,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根据所学可知邓小平理论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十五大。‎ ‎(4)根据所学可知三位伟人在不同时期为中国的独立和富强提出了各自的奋斗目标,体现的共同精神品质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精神;忧国忧民的情怀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